1、7李商隐诗两首平“语”近人习大大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 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 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经典释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出自礼记学记。学记这一篇是专门讲教育问题的,既然讲教育问题,就会涉及一个话题:怎么样才能
2、学得好?怎么样又会学不好?在学记这一篇文章里,讲怎么样会学不好的时候,提到了六种可能,其中一种可能就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独学”,就是一个人学习,没有朋友一起切磋琢磨,那会有什么后果呢?第一,孤陋,就是见识浅薄;第二,寡闻,就是见识不广。一个人既学识浅薄又见识不广,就很容易成为井底之蛙,就会故步自封、夜郎自大,就很难再进步了。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广交朋友,集思广益。所谓广交朋友,并不是滥交朋友,而是要像孔子所说的那样,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就是和正直的人交朋友,和诚信的人交朋友,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样我们的眼界、心胸才能放开,我们才能进步。我们如今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向别
3、人学习,不用像唐僧西天取经那样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只要举手之劳,就可以做到。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格外珍惜这个时代赐予我们的机会。互联网那么发达,与其联机游戏,不如集思广益,跟全世界的人交朋友,跟全世界的文明交朋友,在交朋友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这样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也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国学经典大学经典名句解读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注释】选自大学第三章。贤:前一个,尊敬;后一个,所尊敬的贤人。亲:前一个,亲近;后一个,所亲近的亲族。乐:前一个,以此为乐,享受之意;后一个,喜乐,快乐。利:前一个,以此为利益,得到之意;后一个,利益。【译文】君子尊敬
4、所应尊敬的贤人,亲近所应亲近的亲族,普通人享受所得到的快乐,利用所得到的利益,所以才终生不忘记前代圣王。【赏析】这句话是对此之前半部分的总结,前半部分论述前代圣君止于至善的德行,人民敬仰,不能忘怀。形容更新民风的效果,以证明明德的作用,所以后世有德之贤士,有感先王德行的宏大,自然敬而仰之。后代君子继承前王的宏德基业,自然怀念感激,百姓享受安居乐业的快乐,所以才终生不忘前代圣王。说理充分,证明了“止于至善”的巨大作用。诗海拾贝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赏析】这是一首专咏落花的诗。首联写落花与人的心情,含蓄蕴藉,耐人
5、寻味。颔联“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从侧面描写落花的飘零之感,萎靡之相,惨淡之色,无奈之势,连同庭院的冷旷,时光的清凄,诗人的怨悱,无不具现,令人目眩神迷。颈联“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两句,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断肠人又逢落花,自然倍觉伤情。“眼穿仍欲稀”一句写出诗人的痴情和执着,他望眼欲穿,希望花莫再落,却事与愿违,枝上残留的花朵仍然四处纷飞不止,越来越稀疏。尾联写花为装点春天而开,却落得飘零沾衣的结局。表达了诗人素怀壮志,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全诗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动人。资料链接一、作者档案【简历】 李商隐(约813858年),晚唐诗人,字义山,号
6、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李商隐生活在大唐帝国日趋衰败的晚唐时代,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藩镇跋扈等现象深为不满。因此,他热衷政治,企望革新。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绹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始终被排挤,于禄微位卑的幕僚生活中度过一生。四十六岁时抑郁而死【作品】 随师东有感二首富平少侯北齐二首锦瑟燕台诗碧城三首重过圣女祠柳枝五首夜雨寄北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等【评价】 晚唐诗坛上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齐名,称“温李”二、人物颂歌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李商隐您满腹才华,年少有志
7、,理应有一番作为,却在朋党斗争中无辜受累,潦倒终身。“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恐怕是您一生最大的悲剧,纵使一生从未放弃过为仕途的求索奔波,但早已注定是个落寞的收场。您不能像李太白那样,花间一壶酒,舞得影凌乱;也不能像陶渊明那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您的性格使得您只能留在现世中漂泊无依,上下求索。于是您把心中的不甘、愤懑、无奈、哀怨和寥落的希望,全小心地藏在诗里。“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这和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容易遭到损坏的命运多么相似,和才华横溢、有抱负而潦倒终身的您又是多么相似!然而一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时代,毁了一个仕子的前途,却造就了一位诗人李商隐。见过柳
8、三变的多情,见过苏东坡的专情,见过元稹的痴情,但深情者,唯有您!那个“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为爱断肠的您;那个忆想“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生钟情的您;那个浅唱“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清词丽句的您;那个低吟“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幽怨的您。您历尽人间情爱沧桑、世事无常,本可万念俱灰,但您却用笔写下了一首首缠绵悱恻、温婉动人的诗歌,为晚唐日渐衰颓的诗坛描绘出了一道道彩虹。三、背景探寻1锦瑟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李商隐的诗语言
9、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马嵬(其二)这首诗为咏史诗。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出逃,行至马嵬坡,六军不进,逼玄宗赐死杨贵妃及其亲属,史称“马嵬之变”。诗开首说“海外”,指传说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寻其魂魄,有方士说在海外仙山找到了她,并带回金钗之类的饰物给唐玄宗看的故事。四、相关知识1咏史诗咏史诗是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叙述、评价、凭吊或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怀抱的诗歌。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是东汉时班固的咏史。到了唐代,怀古咏史诗的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怀古咏史诗首先是诗中有历
10、史,或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或历史遗迹。因为是诗歌,是文学作品,所以诗中的“历史”不必如史书中的“历史”那么确切。这当然不是说怀古咏史诗可以歪曲、篡改历史,作为一种艺术创作,诗人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叙述历史,表情达意,就需要创造出更集中、更典型的环境、形象。李商隐的咏史诗之所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原因就在于此。2古代节日习俗【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
11、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被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宋代欧阳修有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驾有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2、。”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冷食。时间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奉君。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
13、为清明习俗之一。元稹有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的诗。【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赐衣:“宫衣亦有
14、名,端午被恩荣。”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有宫词:“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
15、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举
16、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来也渗入腊日习俗。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一、认读字音(1)锦瑟(s) (2)弦柱(xin)(3)
17、惘然(wng)(4)马嵬(wi) (5)未卜(b) (6)宵柝(tu)(7)晓筹(chu) (8)驻马(zh)二、一词多义(1)及(2)更(3)然三、古今异义(1)一弦一柱思华年古义: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今义:指青少年时代。(2)望帝春心托杜鹃古义: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今义:指思慕异性的心情。四、积累名句(一)课内名句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3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马嵬(其二)(二)相关名句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
18、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3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4不知人万里,时有燕双高。(迎寄韩鲁州)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7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隋宫)8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锦瑟1.赏析比兴、用典等表现手法。2.理解诗中的惆怅情绪。1请从诗中找出表明内容之眼(诗眼)的三个字:思华年;再从诗中找出表明诗人情感之眼(诗眼)的两个字:惘然。2行文图解1下列对李商隐的锦瑟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B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春”的典故来
19、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欢快、喜悦之情。C颈联“沧海月明”和“蓝田日暖”对仗,造成强烈的对比。诗人以为阴阳冷暖、明珠美玉,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D尾联明确提出: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限怅恨?即在当时,也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以多层曲折来说明那种怅惘的痛苦心情。明确选B。B项中用“望帝啼春”的典故不是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也并非“充满了欢快、喜悦之情”。2. 首联中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者强调“一弦一柱”有何用意?明确诗人由“五十弦”想到了年近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一生。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既以锦瑟起兴引出年华虚度的
20、伤痛;又以锦瑟作比,含蓄表达怀抱利器而埋没于世的悲愤。强调“一弦一柱”,则表明每一件事都很值得回忆,每一件事都会引起强烈的感触。3. 用典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各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诗歌原文典故对表现人物感情的作用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周梦蝶既是美好的梦境,又是虚幻之境,借此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妙情景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化鹃借此以冤情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之情沧海月明珠有泪沧海珠泪明月珠泪,构成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复杂的怅惘情怀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玉烟借此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美好愿望无法实现的怅恨系弦的柱合称,指弹奏乐曲。华年:青春年华
21、,这里指一生。庄生:庄子。晓梦迷蝴蝶:见庄子齐物论,庄周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变为庄周。本诗用此典,意在说明一个物我混同的境界。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马嵬(其二)赏析对比手法及其表达效果。1马嵬(其二)是咏史诗,从结构章法看采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明确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时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运用倒叙:“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2行文图解1下列对马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22、项是()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州,不过是空想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牛郎织女不知他俩可以永不分离。D末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明确选C。C项,阐述错误,“当时”指昔年七夕相约之时。“七夕笑牵牛”,意为七夕之夜,长生殿上两人曾欢笑密约,并笑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相见之短暂;“
23、当时”曾“笑”他人,而今却不如牵牛织女之长久相恋。相比之下,令人可悯而又可笑。2. 本诗运用了三组对比来表明讽刺贬责之意,请简要分析。明确颔联用“鸡人报晓筹”与“虎旅传宵柝”的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对比,暗示主人公重享昔日的安乐的希望已经破灭。颈联中“当时”与“此日”形成强烈对比,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实质上是对唐玄宗荒淫生活的指责与讽刺。尾联中“四纪天子”与“卢家莫愁”对比强烈,讽刺辛辣而深刻。“如何”二字开启了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深思李、杨悲剧的根源,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荒淫好色、怠于政事、任用奸臣、远离忠贤,以致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之用典
24、与对比【课内链接】锦瑟中诗人用“庄生”梦中的浪漫神奇想象,把人带入美好的梦幻景象,令人神往;又用“望帝”把心托给“杜鹃”的典故,让人仿佛置身于“杜鹃啼血”的氛围中,更感受到离别后的思念之深。梦中的朦胧美如一幅画,雾也朦胧,水也朦胧,鲛人落泪成珠,蓝田美玉在阳光下闪烁,仿佛燃烧出缕缕轻烟,冉冉飘拂。马嵬(其二)颔联、颈联、尾联三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马嵬兵变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嘲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 尾联中“
25、四纪天子”与“卢家莫愁”对比强烈,讽刺辛辣而深刻。【考点解读】一、用典1含义: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2运用典故的作用:(1)增强说服力,即援引古事或古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古已有之,自己的话是正确的。(2)有些不便说的内容,用典就可以表达得委婉、含蓄,效果更好。(3)运用典故,还可以使语言典雅精练。3典故的分类:根据运用的方式可分明用和暗用,根据运用的意图可分正用和反用。(1)明用。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2)暗用。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
26、时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3)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词。(4)反用。取典故所述之人、事而反其意用之。二、对比对比(对照)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对比与反衬是不同的。对比强调两相对照,形成鲜明的比较,二者相得益彰,都是作者要表现的重点,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而反衬则是烘“云”托“月”,描写的重点只有一个,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有主次、偏正之分。【解题指津】一
27、、鉴赏古诗词中的典故,需要:(1)必须了解原来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它和诗歌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密切关系。(2)明确诗人对所用典故的态度:是正用,还是反用。(3)体会诗人用典的意图。诗人对往事的重提,肯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的媒介。也就是说,诗人用典是针对现实而来的。只有与现实相结合才能体味到诗人的情感所在。(4)掌握答题步骤。第一步,找出用典的地方;第二步,对用典的地方具体分析;第三步,结合诗歌的思想情感分析诗人用典的作用。二、鉴赏古诗词中的对比,需要:分析时应抓住两点:一是点明哪两部分形成对比,二是这样对比的表达效果。具体答题步骤:步骤一: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步骤二:结合诗句
28、阐释对比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步骤三:指出运用对比手法的艺术效果(如对形象塑造、意境营造、情感主旨表达的作用)。即时应用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课所学方法,解答后面落实应用案中的第9、11题。倒叙手法【课内挖掘】马嵬(其二)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时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
29、伏。【技巧指导】倒叙是指把事情的高潮、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叙述,接着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敘述。具体技巧:一、表现主题的部分在前例文:昏黄的灯光下,妈妈依旧在不停地拧着螺丝。一下,又一下,每一次的拧紧都用上了全身的力气。三轮车架下的妈妈,两鬓已经布上了银丝,眼角的皱纹好似一条条深深浅浅的沟壑,粗糙的脸颊在灯光下愈加显得苍白,一双枯树皮似的手在不停地用力、用力看着妈妈的双手,那幕往事从脑海里汩汩地浮现出来。小作者的意图是通过描写以骑三轮车为职业的妈妈每天起早摸黑地对家庭的付出,来表现母爱的伟大。例文中妈妈修三轮车的片段无疑是最能表现文章主题的部分,小作者把这部分提到了文章的开头进行
30、叙述、描写,顺理成章地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二、最精彩的部分在前例文: 今天早晨,在水东街上,一位学生正急匆匆地赶往学校,后面,一位老大爷在紧紧跟随。转眼间,这位学生迅速地闪进了学校,径直朝班级走去,老大爷也急忙跟了进去。老大爷为什么要跟踪这位学生呢?事情还得从上个星期天下午说起。例文的叙述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它设置了一个悬念,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勾起了读者的阅读欲望。小作者把这一精彩的部分放在作文开头,自然引出了对过去事件的回忆。三、事件结果在前例文: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枚胸针。这不是一枚普通的胸针,这胸针,凝聚着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当我看到它,奶奶那慈爱的面容就浮现在了我的眼前“在我
31、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枚胸针”,这是事件的结果,小作者把这个结果放在文章的开头,很自然地引出对这枚胸针由来的往事的回忆。使用倒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将事件的某个部分提前,其他内容仍需要进行顺叙,这样才能让读者明白前因后果,使得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2文章开头叙写的内容,必须是事情的“高潮”或“结局”,而且这个“高潮”或“结局”应该是一件事情中最能吸引人的地方。3必须交代清楚起止点,开头部分与正文部分之间要运用恰当的过渡句或过渡段,使界限分明而衔接自然,否则会造成读者思维混乱,影响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比如在行文中可用“小时候”“少年时”“中学时”等表时
32、间的标志语做巧妙转换,可用“记得那是一个清冷的早晨”“曾回想起那个场景”“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原来春天一直在我身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等过渡句巧妙衔接,会使文章结构紧凑,表意畅达,一气呵成。【针对训练】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文字。悄悄的提醒那悄无声息的提醒,那记忆犹新的眼神,始终让我无法忘怀,它让我变成一朵金雀儿,懂得做人要时时谦逊。顺时针刚刚结束一场巨大的“脑细胞运动”,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身后的A君急不可耐地抓住我的肩膀,急匆匆开口:“考得怎么样?”眼神中充满期待与好奇,我只是淡淡一笑,漫不经心地答道:“还好吧!”说罢,又低下头,专心致志地做手头的作业,一脸平静与淡定。我变了,变得
33、谦逊了。逆时针720把时针转720,也就是整整两圈48小时前,我绝不是现在这副模样。那是一场大型考试刚刚结束时,我的成绩可谓名列前茅,心中不由得沾沾自喜,嘴角不断上扬,我自鸣得意。老师发下的试卷,我随意地瞟了一眼,看着那些题目,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屑,这种题还要做?下课后,X君从我身边经过,他不幸在此次考试中失利,我不费吹灰之力便战胜了他,想到以前他横行霸道的样子,我心中微微不悦,口中嘀咕:“成绩还没我好,真可笑!”一种叫鄙夷的神情充满了我的眼睛,同时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也蒙蔽了我的心灵。顺时针360如果再把时间向前转360,也就是24小时,我站在了数学老师的面前。赵老师目光犀利,眼中的怒火让我的
34、心颤了颤,他的镜片在惨淡的日光灯下折射出泛白的寒光。我微微低着头,双手绞着,手心不断冒出细小的汗珠,紧张而害怕,我盯着自己的脚尖,一动不动。他轻声咳嗽一下,低沉的声音从他喉中逸出:“我发现你近来”他的食指弯曲,有意地敲了两下桌子,便不再说话,只是一直看着我,带有告诫性的目光顺着凝固的空气滑进我的眼里,揉进眼眸,硌得生痛,我从中读出了四个字:心浮气躁。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师的目光太深邃,有失望,看到我为成绩自得的失望,但更多的是期待,期待我迷途知返,在老师悄悄的提醒之下,我终于从歧途中走了回来,心也顺利归位。悄无声息的提醒,刻骨铭心的记忆。【课内挖掘】自唐以来,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出现了许多以玄宗李
35、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的马嵬、苏轼的荔枝叹、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等。人们历来对李、杨二人的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表现出不同的感情和态度,概括起来主要是三种:一是同情与赞美。二是讽刺,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中描写了玄宗为了博得美人一笑,而不惜从万里外的南方运来荔枝,揭露了其奢侈腐化的生活。三是同情兼讽刺,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应该是二者兼之。而李商隐则别出心裁,在将长恨歌的故事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浓缩之后,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杨贵妃的死与海外招魂的对比中,
36、在承平年代的鸡人报晓与逃亡时期的虎旅传宵柝的对比中,在长生殿“七夕盟誓”与马嵬坡“六军驻马”的对比中,在四纪为君而不能保一妇人与民间夫妇尚可白头偕老的对比中,诗人批判的锋芒直指唐玄宗。同时,诗人也于有情人与无情世事的对比中,感慨了人生无常、富贵难安。所谓无常,一是无常态,二是难预料,三是难抗拒。这是永远困惑人类的生命主题,也是文学的永恒话题。面对不期然的命运,即使贵为天子,也难避免。适用话题爱情、永恒、人生【运用范例】她的美艳在华夏千年史册上无人比肩,她的柔情让父子两代为之神迷,她的故事烙刻着红颜祸水的万世骂名。中国历史的悠悠长卷,烙刻着这么一个充满传奇色彩,同时又具争议性的人物杨玉环。听到这
37、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你想到的是“四大美人”还是“安史之乱”?如果凡事不分青红皂白,只把责任往女人头上加的话,那显然是不公平的。正如杨玉环被认为是爆发“安史之乱”的最大元凶。这显然是儒家思想“女子与小人不可养也”的大肆影响而造成的结果。随着唐朝的烟消云散,随着杨玉环和唐玄宗的爱情之花无情地凋谢,杨玉环也落下了挥之不去的千古骂名。一个与唐玄宗生活了十几年的弱女子,对政治毫不感兴趣,对政治没有任何野心,从没弄过权,更从未干涉过任何关于朝政的事情。就算后来杨国忠叛变,也不能和杨玉环扯上任何的关系。仅凭她与唐玄宗之间的深厚爱情,就落下了狐媚圣上的罪名,最终甚至还成了爆发“安史之乱”的最大缘由,致使千年
38、以来人们都在指责杨玉环,唾弃杨玉环。可是,爱情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为什么最终爆发惨不忍睹的战争就是杨玉环一人的罪过?就只让一个女子背负这样一个万世骂名、千古冤屈?难道理由单单是因为杨玉环是女人?难道身为一国之君就没有爱情的权利?或者真的是没有触碰过政治的杨玉环亲手毁了这一切?显然不是吧。那么,杨玉环何罪之有?怎堪红颜祸水之名?请还她一个清白吧。夜读李商隐深夜,在群星璀璨、飞光流辉的大唐帝国的诗空中,解读李商隐。情怀便如夜一样温柔,诗一样古典。仿佛看到他徘徊于长安城外的郊原,袖袍款款,丝绦飘荡,长髯掀拂着惊涛骇浪的意象;浓郁的眉宇间挽结着爱的抑郁和缠绵,在晚唐帝国的斜阳日暮里,吟哦着“夕阳无限
39、好,只是近黄昏”的诗章义山出身寒微,但寒门关不住天才童星的光辉,他在七八岁的时候,便显露出非凡的诗才,这在连吵架都有平仄诗韵,能作诗就有荣华富贵的时代,义山不能不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某豪门主动愿与李家结为儿女亲家,愿意资助义山成才。这对经济拮据的李家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又一段爱的悲剧,在世间上演了。多少年以后,随着义山名声显赫,出入官宦豪门的机会多了,接触的世面也广了,一个偶然的机缘,他认识了一位大家闺秀,或是小家碧玉。这中间或许有过类似“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浪漫,或是有一段“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佳话。然而,这是一次注定没有结果的开花,因为义山已有婚配。世间的美,有
40、许多像被树摇碎的月影,像被风吹谢的落红,美,总是隐藏于悲凄之后。当那位情深如海的姑娘,得知“萧郎成陌路”,鸳鸯蝴蝶翻为梦后,一定是万念俱灰,于是卸去珠钗,剪断青丝,郁郁而皈空门,从此,青春红颜,陪伴青灯黄卷。而之后的义山,更是椎心泣血,政治上的失意,仕途的潦倒,对伊人的追忆、悔恨,使之写下了异帜独树的“无题”诗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定是清音如水的锦瑟,引起了诗人对往事的思恋,然而,思恋有什么用?在当时也不过成就了以后的追忆而已! 多么无奈而悲怆。情到深处不由人,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
41、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人饱蘸相思之苦写下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相见非易事,相别何其难!“蚕死”“烛尽”,唯其如此,才能表达相思之痛,这是拼却生命的爱啊!青鸟探看,分明是天上人间的遥望。晚年,诗人对往日的恋情依旧难以割舍。万首唐人绝句中收录义山一首夜雨寄北。本来就是有题的无题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莽荒的大巴山漂泊的诗人,归期无定,无限孤寂的诗人,在悱恻、绵密的秋雨寒窗下,是多么渴望在幽幽的灯烛下,守着终生所爱,互诉衷情,一面剪着渐剪渐生的
42、灯花,一面倾诉着远别日子的思念,这是人生何等快慰之事啊。我不反对把义山的无题诗看作寄寓政治之作,但我更愿意把它们当作情诗解读,虽然历代众说纷纭,但我敢断言:没有真正爱过的人,绝对写不出如此情致深蕴、撕心裂肺的诗句。李商隐,在光彩夺目的诗国里,你永远是一颗玫瑰色的星辰。【佳作赏析】本文在无限的遐想中,设置了种种情境,让我们感觉李商隐就在身边,倾听着如水的叙说。整篇文章抓住一个“情”字,细致地分析了李商隐的几首无题诗,表达了作者自己独特的感受。【写作借鉴】1学描写第一段,想象李商隐的形象,描写他的动作、穿着、容貌、神情、语言等,情境设置有特色,用词生动,形象感人。2学佳句第二段中,“寒门关不住天才
43、童星的光辉”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童年李商隐的卓越才华;“这在连吵架都有平仄诗韵,能作诗就有荣华富贵的时代”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写出唐朝是诗歌盛行的时代。3学想象 第四段追溯锦瑟的写作背景,运用了想象,想象“情深如海的姑娘”万念俱灰,郁郁而皈空门,李商隐倾尽追忆、悔恨和思念而作锦瑟。把锦瑟解读为爱情诗,合情合理。4学过渡第五段“一定是清音如水的锦瑟,引起了诗人对往事的思恋”一句由对锦瑟诗的解读过渡到对无题诗的解读,使文段之间结构上连贯自然,内容上发展递进。不一样的民歌,一样的情怀10月2日,一场以“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为主题的饕餮盛宴中国民歌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拉开帷幕。在为期8天的
44、时间里,来自34个省、市、自治区的32组原生歌者,将通过“河水天上来”(上、下)、“长歌万里行”(上、下)、“共饮一江水”(上、下)、“大海故乡情”(上、下)共8期节目,为我们展开一幅融地域特色和竞技展演于一体的中国民歌版图,将中华民族的文艺瑰宝、文化精粹展现在最高规格的舞台之上,共同唱响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从黄河到边疆,从长江到沿海,不同地域有着各自独特的人文风情,孕育出独属本民族、本地区的特色民歌。它们时而如长江大河,波涛汹涌,时而如渔船垂钓,怡然自得,让人们在熟悉的歌声里,体验着每个民族、每个地区从古至今的风云变幻、文化底蕴。陕西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四川的康定情歌、内蒙古的草原上升起不
45、落的太阳、新疆的阿拉木汗、吉林的阿里郎、广西的山歌好比春江水、云南的蝴蝶泉边、重庆的川江号子、海南的万泉河水清又清、台湾的回家的歌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故事。从这些歌唱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这些民族的今天,也可以想象他们的昨天,甚至能看到他们的未来。透过这些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民歌,我们又可以发现它们本质上的共通点:唱出的都是当地人民最原始的生活的味道,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歌,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大自然最朴素的看法,对爱情最本真的咏叹;也是本民族文化精髓和精神内涵的体现。无论是山歌、对歌还是溜溜调、小调,无论是号子、弹唱还是舞歌、风俗仪式歌,无论经历几轮年代更迭,无论经过多少不
46、同演绎,当旋律响起时,总有令人跨越时空界限的魔力,让人感受到它所要传达的情绪,感知到音乐最本质的美好。因为民歌里有“根”民歌是人民之歌、民族之根,流淌着民族的血脉,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是在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中逐渐形成的,又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记录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民歌是我们祖先的声音,是我们记住乡愁的依托,是我们不忘本心的泉源。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现所属民族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节目组进行了精心设计。在参演者领域,强调最多的便是“原生态民族歌手”。为了让观众更深入和透彻地了解这些民歌的根源以及包含的背景故事,央视综艺频道当家主持人在节目录制期间全部
47、亲自带队跋山涉水,深入到全国各地少数民族聚集地寻找原生态的民歌,和歌者进行采访交流。为了用最淳朴、最天然的声音为观众演唱经典民歌,节目组请出了“中国民歌天然活化石”目前最高水平的民歌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组成了“传承人方阵”。因为民歌里有“情怀”民歌是为生活放歌、为时代发声,是根据人的机能唱自己的生活,集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独特情感表达。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所以每一首经过时间大浪淘沙之后沉淀下来的民歌,背后都是一段传奇。这些基于故事而创作的民歌融汇了更多的感情色彩,使得它们在传唱过程中更易打动人心。为了寻找“看得到的故事”,推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节目组进行了特别安排。8期
48、节目以中国民歌为传播主体,以参演者的演唱为承载方式,以民歌的传统演唱形式赛歌打擂为呈现手段,“为我而站”“五谷定音”的环节设计新颖而又富有生活气息。设置嘉宾点评环节,由田青、李松、王黎光、蒙曼等音乐界、文化界专家担任, 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民歌故事,普及民俗文化知识。将新民歌作品与其相应的原生民歌集合展示,既是对民歌知识的普及,也体现了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起于乡野,流于现世,不同时期的民歌故事串联起来,就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文学艺术)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民歌正是如此。在浩如烟海的原生态民歌当中,有不少被列入了非物
49、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如朝鲜族民歌阿里郎、云南彝族的“跳菜舞”、山西的“左权开花调”等。还有一些民歌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传唱,如康定情歌曾经入选联合国100首世界民歌。民歌,是歌,更是文化,需要有人记住,有人欣赏,有人传承。中国民歌大会是民歌的大全,民族的盛会,通过极具匠心的节目编排、极具民族特色的舞美设计等,让人们更多地、更好地了解了民歌从何而来,为什么成为经典。它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展示中国民歌艺术魅力的平台,提供了一个把这些最古老、最优秀的原生态文化传承下去的契机,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对古老文化艺术的传承。举国欢庆日,民族筑梦时,让我们走进中国民歌大会,共同关注这幅徐徐铺开的、波澜壮阔的中国民歌
50、版图,在歌声中聆听中国故事,领略中国气派,烙印中国记忆。 (时间:45分钟分值:45分)一、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27分)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海外徒闻更九州 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 四纪:四十年解析:选D。D项,“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2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2分)()A庄生晓梦迷蝴蝶 B蓝田日暖玉生烟C空闻虎旅传宵柝 D不及卢家有莫愁解析:选C。C项,这是写当时唐玄宗、杨贵妃真实的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3品味下列诗句,
51、停顿错误的一项是(2分)()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解析:选B。B项,应为“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4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根据律诗的特点,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2分)()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_。月榭故香因雨发,_。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A别树羁雌昨夜惊风帘残烛隔霜清B风帘残烛隔霜清别树羁雌昨夜惊C残烛风帘隔霜清别树羁雌昨夜惊D昨夜别树羁雌惊风帘
52、残烛隔霜清解析:选A。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的角度考虑,只有A项最为恰当。5名句默写。(6分)(1)锦瑟一诗的“_,_”两句,表现的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2)马嵬(其二)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_,_;从对比角度写李、杨的爱情悲剧的句子是:_,_;用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诗句是:_,_。答案:(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2)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6仿照画线的句子,在下面语段的
53、横线处另写三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9分)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李商隐,我懂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缠绵的思念;读李商隐,_;读李商隐,_;读李商隐,_。解析:画线部分的句式为“读李商隐,我懂得”,解答时,先要引用一句诗,然后写出感悟。答案:(示例)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我懂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一种心灵的契合我懂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是一种智慧的借鉴7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4分)李商隐的诗,一向以难于理解而著称,梁启超曾经
54、说过:“李商隐的诗,我也读不懂,但每次读到锦瑟重过圣女祠等诗,就会自然产生一种美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难以释手。”对锦瑟的解读历来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爱情诗,也有人说是李商隐年老回忆旧时叹咏身世的诗。答:解析:从语段上看,引用梁启超的话,主要还是为了证明开头第一句话的观点。答案:李商隐的诗以难于理解著称。二、阅读提升(1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9分)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蝉的生活习性起兴,“高”以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地位之高;蝉的“
55、难饱”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B颔联进一步描摹了蝉的鸣声。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C颈联换了主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这一转就打破了咏蝉的限制,扩大了诗的内容。D尾联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手法写蝉。“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解析:选A。A项,“高”以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9. “故园芜已平”化用了陶渊明“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典故,请解释“故园芜已平”这句诗的含意。(6分)答:答案:这里是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意为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已经成
56、片,透露出诗人的失意与悲凉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家念归之意。(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1011题。(9分)风雨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中的“宝剑篇”,系借指自己抒发不遇之感的诗作,故用“凄凉”来形容。从字面看,两句中“凄凉”“羁泊”连用,再加上用“欲穷年”来突出凄凉羁泊生涯的无穷无尽。B颔联抒写羁泊异乡期间风雨凄凉的人生感受。前句触物兴感,实中寓虚,用风雨中飘零满地的黄叶象征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与后句虚写青楼管弦形成一寂一喧的鲜明对比。C颈联两句中一“遭”一“隔”,写出了诗人在现实中孑然孤立的处境,也蕴含了诗人对“薄俗”的强烈不满。D通过层层回旋曲折,终于将诗人内心的郁积苦闷抒发到极致。末句以问语作收,似结非结,给人留下苦闷无法排遣、心绪茫然无着的印象。解析:选B。B项,颔联的后一句是实写。11. 本诗采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例简要分析其效果。(6分)答:答案:“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两句,以风雨中飘零的黄叶象征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与后句青楼管弦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沉沦寒士与青楼富贵苦乐悬殊、境遇迥异的两幅对立的人生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