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234.50KB ,
资源ID:544065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406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市海淀区2016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市海淀区2016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文综2016.4122015年,在江西南昌发掘一座汉墓,因出土文物数量多,所含信息量大,倍受关注。以下出土文物和结论之间相符的是答案:C分值:(4分)解析:结合图表,结合所学知识,A B太绝对,所以排除。D项表述错误,超越列侯的墓葬可能是侯爵的。所以排除。答案是C。【考查方向】中国古代文物的相关知识【易错点】对图表中的知识点没有认真分析,易选错【解题思路】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再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13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

2、判断,这说明了当时A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B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C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D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答案:A分值:(4分)解析: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中书省只是起草诏令,负责具体行政执行的是尚书省。所以,中书省有越职之嫌。所以答案是A。B项表述错误,从材料中无法看出三省制瓦解,亦如此,则是不符合题干,排除。【考查方向】三省六部制【易错点】对材料中三省六部的理解错误,选择D【解题思路】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分析题干,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14“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是我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通过表示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

3、化的规律。两千多年来,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促进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体现了我国科学实用性特点有一定的宗教迷信的色彩促进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ABCD答案:D分值:(4分)解析:结合材料“安排指导农业生产”,得出科学指导农业生产。所以,是正确的。分析选项,是错误的,所以答案是。【考查方向】科学技术的发展【易错点】根据材料未认真分析,错选A【解题思路】阅读材料,提取关键句“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15有学者认为,晚清西学东渐可以分为四个历史阶段:18111842年;18421860年;18601900年;1

4、9001911年。下列西学传播的特点属于第三阶段的是A传播于沿海的通商口岸B系统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理论C开始译介西方史地书籍D开始介绍近代西方各国律例答案:B分值:(4分)解析: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第三个阶段的是。是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是第四阶段。【考查方向】西学东渐的相关知识【易错点】西学东渐四个时期的特点混淆【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答案。16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在民国初年提出的主张的是A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B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C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

5、地价。D我辈须极力振兴实业,讲求民生主义,使我五大族人民,共濬富源。答案:分值:(4分)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是顽固派的主张,所以排除。B 是三民主义,是1905年提出,时间不符。答案是。【考查方向】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易错点】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其他派别观点混淆【解题思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17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评价为“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一些学者认为这次大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这次会议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B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C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答案:B分值:(4分)解

6、析:结合材料“中共二大”得出时间是1922年,这个会议上修改了革命纲领,变为反帝反军阀的革命纲领。答案是。的时间是1940年,时间不符。的时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1927年,时间不符。【考查方向】中共会议的相关内容【易错点】会议不同时期混淆【解题思路】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再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18毛泽东曾致函傅作义:“先生北方领袖,爱国宁肯后人?保卫绥远,保卫西北,保卫华北,先生之责,亦红军及全国人民之责也。今之大计,退则亡,抗则存;自相煎则亡,举国奋战则存。”符合该函件思想的是A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B团结一致,抵御外敌侵略C灵活作战,坚持敌后抗战D接受改编,和平解放北平答案:分值

7、:(4分)解析:结合材料“保卫华北,先生之责,亦红军及全国人民之责也。”说明是抗战前抵抗日本侵华。所以答案是B。A是国民大革命时期,C是抗日战争时期,D是解放战争时期,时间上都不符。【考查方向】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相关知识【易错点】国共十年时期与其他时期混淆【解题思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19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状况的结论是A追求高速度导致经济比例失调B三年经济困难造成经济巨大破坏C压缩投资以实现国民经济调整D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答案:分值:(4分)解析:结合材料,根据图表,1960年到1962年建设投资逐年减少,结合所学知识,由于三年自然

8、灾害,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所以,答案是C。A是大跃进的结果,B是1959年-1961年,D是1964年。【考查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易错点】与其他时期混淆【解题思路】阅读图表,提取关键时间,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20.英国利物浦(见图6)在13世纪初期是从事农业和渔业的人口聚集地,是一个公认的“小渔村”,在中世纪晚期仅与爱尔兰有少量的商业往来。18世纪中期,利物浦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港口城市。在此期间,促进利物浦城市发展的因素有新航路开辟后处于商路中心“商业革命”提供了发展契机从事跨大西洋的“三角贸易”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ABCD答案:分值:(4分)解析:结合材料“1

9、8世纪中期”,此时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所以,排除,得出答案A。【考查方向】英国工业革命相关知识。【易错点】针对工业革命的内容理解不清,容易选错B【解题思路】阅读材料,提取关键时间“18世纪中期”,再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21有同学按时序整理了19世纪下半叶部分国家的重要文献(见图7)。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是A法国民法典B钦定宪法大纲C德意志帝国宪法D土耳其共和国宪法答案:分值:(4分)解析:结合图片,俄国二一九法令发布的时间是1861年,日本帝国宪法的时间是1889年,A是1804年,钦定宪法大纲是1894年,C是1871年,D是1982年。根据时间推定,答案是C。【考查方向】德意志帝国宪法

10、的相关知识。【易错点】与其他国家的宪法时期混淆【解题思路】阅读图片,根据时间,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22西方学者认为,在达尔文之前,生物学的主要研究者是业余爱好者和神职人员,研究主要局限于物种的划分。达尔文和进化论的贡献,就像牛顿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贡献一样,将有机生命从宗教制度中解放出来。“现在,上帝只是一个旁观者人类的思想和创造愈发重要了。”据材料判断,达尔文和进化论的贡献是A否定了教会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B促进了物理学和天文学发展C打破了教会对生物学研究的垄断D确立了理性主义的思想观念答案:A分值:(4分)解析:结合材料“达尔文和进化论的贡献,就像牛顿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贡献一样,将有机生

11、命从宗教制度中解放出来。”,可以得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否定了教会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答案是A。“达尔文和进化论的贡献,就像牛顿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贡献一样”可以排除B;“生物学的主要研究者是业余爱好者和神职人员”可以排除C;理性主义在18世纪中期已经确立,所以D错误。【考查方向】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相关知识。【易错点】对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发展理解不够,容易错选C。【解题思路】阅读材料,提取关键内容,再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23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外交官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封电文,指出:“美国必须在政治舞台上把苏联当作对手,而不是伙伴”,苏联“对理智的逻辑性无动于衷,但对武力的

12、逻辑十分敏感”。因此,美国若拥有足够的实力,并表明准备使用实力时,几乎用不着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这一文件A使二战后美苏关系由战时盟友转为对手B形成了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政治格局C主张美国用战争手段与苏联全面对抗D为美国的“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答案:D分值:(4分)解析:结合材料“1946年2月22日”,说明A错误,因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关系由战时盟友转为对手,时间是1946年7月;B的时间是1955年;“几乎用不着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可以排除C;答案是D。【考查方向】两极对峙的相关知识。【易错点】对材料中时间和内容理解不透,容易错选A【解题思路】阅读材料,提取关键时间和内容,再

13、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二、解答题37.(32分)礼制和礼仪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别,礼制和礼仪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并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碰撞和融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期家族组织与国家政权组织合而为一,形成宗法等级制国家。古希腊罗马的家族组织被打碎,建立了纯粹的地域国家。这影响了东西方治国模式的不同。西周崇尚礼制,礼涵括了典章制度、礼节仪式、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以制度层面为主,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规范。西周的礼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使人们开始突破狭小的部族组织的局限,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它使一个来源多样、由不同族群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与文化上的认

14、同感与归属感。罗马法的发展反映了罗马人依法治国的观念和罗马人崇尚法治的意识。罗马法在治理国家和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摘编自王和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等(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不同的治国模式。分析这两种治国模式形成的背景和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意义。(10分)答案:治国模式:西周采取以礼治国的方式,古代欧洲则是以法治国。(2分)背景:西周的治国模式是因为国家政权组织中家族血缘关系占据核心地位;(2分)古代欧洲则在政治中去除家族血缘关系,为以法治国铺平道路。(2分)积极意义:西周的礼制促成了古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认同,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重要影响;(2分)

15、古代欧洲的法律制度推动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西方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2分)分值:(10分)解析:结合材料“西周崇尚礼制”说明西周的治国理念是礼制;“罗马人崇尚法治的意识”说明罗马治国的理念是法治。根据材料“西周时期家族组织与国家政权组织合而为一,形成宗法等级制国家。”得出西周的背景;“古希腊罗马的家族组织被打碎,建立了纯粹的地域国家。”得出罗马法的背景。“有了心理上与文化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得出意义,“在治理国家和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得出罗马法的意义。【考查方向】东西方不同制度的比较。【易错点】对材料中内容分析不够,容易漏掉知识点:推动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

16、展,对近代西方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解题思路】阅读材料,提取关键内容,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答案。材料二近代以来,西方的礼仪逐渐变得简单、随便而自由。基督教的礼节和教仪对西方的礼仪有重大影响。马丁路德认为信徒们可以通过祈祷直接与上帝沟通,无须基督教原有的繁琐仪式,使西方人的宗教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启蒙运动使罗马教廷又遭重创,人们的宗教观念从此不再像以前那样神圣而庄严了。如果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本身还不能使新教徒彻底摆脱那些繁琐礼节影响的话,那么启蒙运动则深深地触动了人们信仰的灵魂,极大的简化了宗教仪式,并且也影响到传统的天主教徒。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基督徒更为世

17、俗化、商业化。19、20世纪以来西方的宗教礼仪逐渐变得简单而自由化了。西方宗教仪式的变化还反映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仪式的简化和自由也使基督教对西方人精神世界的统治逐渐松弛。摘编自高福进礼仪及西方礼仪:变迁与前景(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社会礼仪变迁的趋势,分析其原因和影响。(10分)答案:变迁趋势:礼仪逐渐简单化、自由化。(2分)原因:宗教改革简化了宗教仪式;启蒙运动提倡理性,冲击了宗教信仰;资产阶级革命推进了社会的自由和平等;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4分)影响:打破神学的思想束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和适应了欧洲社会的现代化。分值:(10分)解析:结合

18、材料“西方的礼仪逐渐变得简单、随便而自由”,得出变化。“马丁路德认为信徒们可以通过祈祷直接与上帝沟通,无须基督教原有的繁琐仪式,使西方人的宗教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说明宗教改革的影响;“启蒙运动使罗马教廷又遭重创,人们的宗教观念从此不再像以前那样神圣而庄严了”启蒙运动的冲击;“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基督徒更为世俗化、商业化。”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作用。“西方宗教仪式的变化还反映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仪式的简化和自由也使基督教对西方人精神世界的统治逐渐松弛。”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意义。【考查方向】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知识。【易错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透,

19、容易漏掉知识点:推动和适应了欧洲社会的现代化【解题思路】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提取材料,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注意摘录原文不得分,要对原文进行处理和加工。材料三近代以前,中国无论是疆土的广袤,物产的丰盈,社会制度的昌明,经济水平的先进,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都是周边其他民族难以相比的。于是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先进政治、经济、文化的辐射圈,促进了东亚民族的进步。许多国家的君王使臣“慕中华而王歆化久矣”,“奉跽鼓舞(跪拜舞蹈),顺附如归,咸仰天而拜曰:何幸中国圣人之教沾及于我”,“仰慕中国衣冠礼仪,乞带冠还国”。这种情况,必然促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士大夫逐渐形成天朝大国、唯我独尊的心理。当时流行的华夷

20、观念认为华与夷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华夏具有完备发达的礼义,而夷狄则没有礼义廉耻等观念。鸦片战争以后,英、法、美、俄等国,不断向清廷提出觐见清帝的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1873年2月同治帝亲政后,西方各国驻华公使以公使团的名义,再次强烈要求觐见清帝。清政府起初婉拒,后又以各国公使觐见须以三跪九叩之礼难之。经过三四个月之久的反复交涉,最后清廷终于同意外国公使可以不行三跪九叩之礼。摘编自王开玺晚清政治新论(3)以中国对外交往以及相关的礼仪变化为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答案:古代历史上,先

21、进的中华文明,强大的国力,发达的经济文化对于周边的国家和民族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促进其社会发展。这些国家和民族仰慕和学习中华文化礼仪。因此,中国古代在对外交往中自尊自信的思想意识有其客观的历史根源。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统治者妄自尊大,片面强调华夷之辩,不了解世界形势的闭塞的思想意识。由此形成要求来访者必须遵守中华礼仪的文化传统。鸦片战争中,清朝政府面对政治经济制度更加先进的西方列强,惨遭失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在政治经济上受到列强的控制,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传统的外交礼仪已经无法维持。西方列强要求废除跪拜之礼,一方面有其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包含侵略意图和傲慢。同治帝接见外国公使,打破了自古以

22、来的传统礼制,是中外礼仪之争的根本转折点,它标志着晚清外交礼仪迈出了由传统向近代化转型的重要一步。外交礼仪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国家实力、国际地位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与冲突。分值:(4分)解析:结合材料“中国无论是疆土的广袤,物产的丰盈,社会制度的昌明,经济水平的先进,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都是周边其他民族难以相比的。于是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先进政治、经济、文化的辐射圈,促进了东亚民族的进步。”说明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对周边国家有带动作用导致其心理优越性与日俱增,要求他国使节必须遵守中华礼仪的文化传统。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政治经济主权遭到侵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要求觐见清

23、帝,内涵轻视之意。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终于同意外国公使可以不行三跪九叩之礼,说明中国古代的传统礼制遭到破坏,标志着中国外交礼仪发生重大变化。【考查方向】近代中国礼仪的变化。【易错点】对材料中内容未认真分析,容易漏掉知识点:外交礼仪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国家实力、国际地位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与冲突。【解题思路】阅读材料,提取关键内容,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40、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关系不断得到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中非双方在20世纪为追求国家复兴与民族自强而在外交领域所作努力的一部分。196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

24、非洲,提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应该建立在互不干涉内政、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表达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关系时,越来越多地使用“合作”而不是“援助”一词,把以往简单的援助方式,提升为双方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富于成效的技术经济合作,从而使中非关系成为推动中非双方实现各自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动力。2000年以来,中非关系的提升不仅表现在政治与外交层面,经贸合作更成为新世纪中非关系发展的核心动力,贸易总额跳跃性增长,中国政府积极支持中国企业投资非洲,以投资带动贸易成为中非经济合作的新特点。摘编自王逸舟中国对外关系转型三十年(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时期,完成下列表格。(10

25、分)答案:时期中非关系的特点(2分)发展中国家的状况(4分)中国的对外政策(4分)第一阶段对非洲国家进行援助,帮助非洲国家的民族复兴争取民族独立,反对殖民主义;万隆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登上政治舞台。在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第二阶段中非之间“合作”与发展,追求现代化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第三阶段加强经贸合作,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面临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两极格局解体后所面对的冲突与动荡。中国深化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努力

26、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分值:(10分)解析:结合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非双方在20世纪为追求国家复兴与民族自强而在外交领域所作努力的一部分”,说明第一阶段是帮助非洲追求国家复兴与民族自强。追求民族解放的运动是不结盟运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舞台;在外交方面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求同存异的方针。【考查方向】新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易错点】对材料中时间和内容把握不足,容易漏掉知识点:争取民族独立,反对殖民主义;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解题思路】阅读材料,提取关键时间和内容,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注意同一时期的内容尽可能的往上写。41.运河为其流经地区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27、位于运河北段的通州已经成为北京行政副中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流经山东境内的运河会通河段疏浚通航,徽商迅速在运河的这一区域开拓市场。此后,晋商进入该区域。徽商晋商在运河区域的活动,刺激了当地人的经商热情,他们也结成商帮来往于运河各地。昔日埋头经史的儒生们也纷纷降尊纡贵,加入到经商行列。运河经过的区域是传统的农业区。明代以前,这里民好稼穑,俗尚淳厚。运河通畅以后,社会风尚习俗为之大变。万历藤县志记载:当时藤县民众“闾阎服饰,恣所美好,益僭滥”,“男子冠巾丝履,妇女珠翠金宝罗纨,但有财尽能索耳。此皆五十年前所无也。”乾隆临清州志记载临清风气是“士女嬉游,故户列珠玑,家称歌舞,饮食燕乐,极

28、耳目之欢,”“仆亦绮罗,婢皆翡翠,陈歌设舞,不必缙绅。”时人叹息说“风俗自淳而趋于薄也,犹江河之走下,而不可返也。”摘编自李泉中国运河文化及其特点(1)依据材料一,概括运河通航给当地社会带来的变化。你如何看待时人对这一变化的评价?(10分)答案:变化:外地商帮抢占当地市场,并且引起当地经商热潮;读书人也从事商业活动;当地人的生活风尚日趋奢华。(6分)看法:时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实际上当时生活方式的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等级秩序。(4分) (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分值:(10分)解析:结合材料“徽商晋商在运河区域的活动,刺激了当地人的经商热情”,说明晋

29、商徽商的刺激;“昔日埋头经史的儒生们也纷纷降尊纡贵,加入到经商行列”儒生也加入经商行列,形成儒商;“运河通畅以后,社会风尚习俗为之大变。”“风俗自淳而趋于薄也”说明习俗变得日渐奢华与浅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习俗的变化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冲击了当时的社会秩序。【考查方向】明代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状况。【易错点】对材料中内容没有认真的分析,容易漏掉知识点:时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解题思路】阅读材料,提取关键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尤其需要注意对材料内容的把握。海淀区高三年级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练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64第一部分(

30、选择题,共48分)121314151617181920212223CADBDBBCACA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37. (32分)(1)(10分)治国模式:西周采取以礼治国的方式,古代欧洲则是以法治国。(2分)背景:西周的治国模式是因为国家政权组织中家族血缘关系占据核心地位;(2分)古代欧洲则在政治中去除家族血缘关系,为以法治国铺平道路。(2分)积极意义:西周的礼制促成了古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认同,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重要影响;(2分)古代欧洲的法律制度推动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西方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2分)(2) (10分)变迁趋势:礼仪逐渐简单化、自由化。(2分)

31、原因:宗教改革简化了宗教仪式;启蒙运动提倡理性,冲击了宗教信仰;资产阶级革命推进了社会的自由和平等;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4分)影响:打破神学的思想束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和适应了欧洲社会的现代化。(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3) (12分)评分标准:第一等(129分)观点明确;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第二等(85分) 观点较明确;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第三等(40 分) 观点不明确;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示例:古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华文明,强大的国

32、力,发达的经济文化对于周边的国家和民族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促进其社会发展。这些国家和民族仰慕和学习中华文化礼仪。因此,中国古代在对外交往中自尊自信的思想意识有其客观的历史根源。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统治者妄自尊大,片面强调华夷之辩,不了解世界形势的闭塞的思想意识。由此形成要求来访者必须遵守中华礼仪的文化传统。鸦片战争中,清朝政府面对政治经济制度更加先进的西方列强,惨遭失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在政治经济上受到列强的控制,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传统的外交礼仪已经无法维持。西方列强要求废除跪拜之礼,一方面有其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包含侵略意图和傲慢。同治帝接见外国公使,打破了自古以来的传统礼制,是中外礼

33、仪之争的根本转折点,它标志着晚清外交礼仪迈出了由传统向近代化转型的重要一步。外交礼仪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国家实力、国际地位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与冲突。40(10分)(2)时期中非关系的特点(2分)发展中国家的状况(4分)中国的对外政策(4分)第一阶段对非洲国家进行援助,帮助非洲国家的民族复兴争取民族独立,反对殖民主义;万隆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登上政治舞台。在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第二阶段中非之间“合作”与发展,追求现代化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第三阶段加强经贸合作,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面临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两极格局解体后所面对的冲突与动荡。中国深化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努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1.(10分)(1)变化:外地商帮抢占当地市场,并且引起当地经商热潮;读书人也从事商业活动;当地人的生活风尚日趋奢华。(6分)看法:时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实际上当时生活方式的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等级秩序。(4分) (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