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自主复习】考点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干知识】【名师点拨】1.欧共体的形成2.“欧共体”与欧洲经济共同体不是一个概念。“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成立于1967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不能把“欧共体”混同于1958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4.美欧关系的变化5.不结盟运动6.漫画:二战后美日关系的演变 美日邦交之透视1987年时代封面说明:从漫画可以看出二战后美日关系是既合作又斗争。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对美国态度逐渐强硬。【认知深化】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1)原因西欧各国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二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法德逐渐实现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创造了条件。(2)特点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领域扩展。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合作范围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3)影响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欧洲各国长期保持合作和欧洲的和平发展。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
3、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大的市场。【经典例题】(2020山东卷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A. 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B. 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C. 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D. 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答案】A【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欧洲进行,战争削弱了英法德等西欧国家实力,而美国在战争中实力大增,成为战后世界经济霸主,国际格局发生了变化,欧洲国际地位遭受挑战
4、,正是在此背景下,库登霍夫卡来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A正确;凡尔赛体系激化了法德矛盾,排除B;美国联邦制确立时间是在1787年,与库登霍夫卡来基的倡议提出时间相隔久远,而且“欧洲合众国”的构建模式不是联邦制模式,排除C;国际联盟中不仅仅有欧洲国家,而且德国在1926年才加入国联,排除D。考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主干知识】【名师点拨】1.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2.欧洲“一体化”3.苏联解体的原因4.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认知深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多极化是指当今世界存在多个力量中心,处于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迄今为止,多极
5、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国这一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俄罗斯经济的振兴及大国地位的恢复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2)影响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潮流。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
6、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经典例题】 (2021浙江卷15)2005年1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堪称中非合作典范的中非峰会在北京召开。与会领导人郑重宣示,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回顾历史,下列项中,体现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史实有1954年,日内瓦协议达成,结束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非洲民族独立国家掀起建交高潮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的不结盟运动诞生阿尔及利亚等国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 B C D【答案】C【解析】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提
7、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没体现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故错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非洲民族独立国家掀起建交高潮,是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体现,故正确;不结盟运动(亚非拉)诞生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没体现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故错误;阿尔及利亚等国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体现,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课时检测】1.1958年7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巴黎。他与戴高乐的会谈围绕东西方关系、法国大国地位、北约、法国发展核武器、黎巴嫩问题、欧洲等众多话题展开,但总
8、的基调是分歧大于一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反映出 ()A.欧洲成为美苏争霸重点B.美国反对欧洲联合C.两极格局受到挑战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答案】C【解析】1958年正值欧洲走向联合的起步阶段,而且题干中“法国大国地位、北约、法国发展核武器”说明法国正在崛起,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导致法美两国会谈的分歧大于一致,两极格局受到挑战,故选C。1958年正处于冷战时期,欧洲在冷战时期一直是美苏争霸的重点,故排除A;题干中未体现美国对欧洲联合的态度,故排除B;1958年法美两国会谈的众多话题主要是政治问题,无法说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故排除D。2.某学者表示,超级大国是
9、不能退休的。但是,它们可能将被迫与其他国家分享舞台。这一结论反映出()A.世界政治格局多元化 B.两极格局已无法维持下去C.第三世界冲击了两极格局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答案】D【解析】题干中超级大国“被迫与其他国家分享舞台”说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故选D。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呈现多极化趋势, 而不是多元化,A错误;据材料可知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B错误;第三世界冲击两极格局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前, C错误。3.1969年,联邦德国开始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革命”采取务实、强硬、灵活的外交政策,通过美国来影响世界,与西欧既联合又斗争。200
10、9年,美国推出外交“新规”,否定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上述现象体现出()A.冷战的阴影卷土重来 B.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失败【答案】C【解析】材料分三层,第一层是1969年联邦德国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改善与苏联、东欧的关系;第二层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与西欧既联合又斗争;第三层是2009年美国否定“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绝对敌我的外交政策。由这三层可知联邦德国、英国、美国都在根据国家利益不断调整外交政策,不再唯意识形态开展外交,而导致三国外交政策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故选C。
11、4.1960年苏联科学院成立非洲研究所,又成立人民友谊大学,帮助亚非拉国家培养建设干部。1960年,日本外务省将加强对非交往作为当年外交的一大课题,并准备在未来两年内集中力量扩大对非贸易。1961年美国肯尼迪政府正式提出“新非洲”政策,开始大幅增加对非援助。这说明()A.非洲历史文化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B.非洲在美苏全球争夺中居首要地位C.冷战大背景下的大国援非活动升级 D.非洲独立国家增加改变了世界格局【答案】C【解析】材料内容分两层,一是苏联帮助亚非拉国家培养建设干部;二是日本与美国政府扩大对非贸易与增加对非援助,联系材料中时间可知此时为冷战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与日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援非
12、活动意在争夺非洲“中间地带”,故选C。5.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冲击着美苏霸权主义B.得到了美苏两国支持C.加剧了美苏间的斗争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答案】A【解析】据题干“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信息,表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美苏的霸权均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故选A。6.雅尔塔体系保卫战后和平与发展的任务是通过大国合作来实现的。这种合作,主要通过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和平机制,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决策
13、”的表决程序来实现。这一机制在冷战中没有改变,在冷战结束后也没有改变。这表明()A.雅尔塔体系源于五大国实力均衡B.冷战的结束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崩溃C.两极格局结束后冷战思维仍然继续存在D.多极化趋势维持着雅尔塔体系的均势与和平【答案】D【解析】A表述与题目中“雅尔塔体系保卫战后和平与发展的任务是通过大国合作来实现的”不相符,故A错误;B表述与题目中“这一机制在冷战中没有改变,在冷战结束后也没有改变”不相符,故B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冷战思维的变化,牵涉的是大国合作、一致表决的运行模式,故C错误;结合前面的分析,多极化趋势维持了雅尔塔体系的均势与和平,故D正确。7.1994年2月25日,俄罗斯总
14、统叶利钦在欧安会上说,冷战并没有结束,欧洲面临着陷入“冷和平”的危险,从而使“冷和平”一说受到世人瞩目。如果把冷战重新定义为“冷和平”,那么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C.美俄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直接冲突D.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94年欧洲面临着陷入冷和平的危险”“把冷战重新定义为冷和平”和冷战的概念,“冷和平”就是采取除了武力直接对抗外的一切对抗手段,但要维持表面的和平,故选B。8.(2021衡水模拟)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基本上能操纵联合国贯彻其意图,以至于联大有美国“表决机器”
15、之称。但此后,美国操纵联大会议愈感乏力,1985年提出要求根据负担会费的多少“加权”选举权,甚至威胁退出联合国。这一变化主要基于()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B.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守势C.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D.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应该是政治影响力,而不是经济问题。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货币体系,对于联合国的影响力是次要的,排除A;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冷战中并不是处于防守态势,而是进攻态势,排除B;世界多极化格局还没有形成,C表述是错误的;美国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在联合国中的控制力下降,主要是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独立并且加入了联合国,冲击了美国的霸权。9.1990年8
16、月,民主德国议院决议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并于不久后签署了厚达1 100页的统一和约。10月3日,当时的联邦总统魏茨泽克发表讲话:“我们能在没有政府和约协定,没有宪法约束及议会决议的情况下,温馨完成统一大业,这是多么美好的事。”以下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两个德国以平等的地位完成了统一B.魏茨泽克的讲话与统一实际相矛盾C.西德经济高速发展是统一根本原因D.两德和平统一引起东欧剧变【答案】B【解析】根据“民主德国议院决议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可知不是平等统一,故A错误;民主德国通过决议,并签署了统一和约,而魏茨泽克却说“没有政府和约协定”,因此相互矛盾,故B正确;材料未体现德国统一的原因,
17、故C错误;东欧剧变是从1989年波兰剧变开始的,故D错误。10.(2021南平模拟)在柏林墙倒塌30多年后,德国社会有两张“面孔”:原西德各州的繁荣和东德各州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德国是欧盟的第一大经济体,但繁荣的柏林周围到处都表现出社会失衡。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德国()A.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B.再次面临严峻的分裂危险C.统一后的融合之路艰辛漫长D.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矛盾【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在柏林墙倒塌30多年后,德国社会有两张面孔:原西德各州的繁荣和东德各州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结合所学可知1989年柏林墙拆除,随后两德统一,但统一了30多年的原东西德地区经济差距依然巨大,说明统一后
18、德国在缩小东西部贫富差距、真正实现融合等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故选C;“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统一后的德国差距依然很大,并未体现出再次分裂的危险,排除B;贫富差距导致的社会失衡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排除D。11.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美国时代周刊曾用几个“10”概括了东欧五国的事态:“波兰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材料表明()A.东欧剧变发生的时间短、速度快B.东欧剧变是这些国家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总爆发C.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对社会主义政权的支持D.
19、东欧剧变是在西方策划下产生的连锁反应【答案】B【解析】材料中讲到美国时代周刊用几个“10”概括东欧五国的剧变,从波兰的10年到罗马尼亚的10个小时可以看出东欧剧变并非短时间发生的,而是各国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故选B。12.右图是有关美国“911”事件的政治漫画。该漫画的主题是()A.恐怖事件给地球带来灾难B.基地组织造成了世界局势紧张C.恐怖袭击使美国战略重心发生转移D.美国借反恐大力推行霸权主义【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漫画不难推断,尽管大楼还在冒着黑烟,但是星条旗魔爪已经在全球扩展,说明美国在反恐名义下进行新一轮的全球扩张,故选D。13.英国BBC广播电台曾发行了一部纪录片The Chin
20、ese Are Coming,探究中国在全球影响的扩大,并讨论一个热门的问题,即如果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会给世界造成什么影响。这说明()A.中国是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力量B.中美对峙的新冷战格局即将出现C.美国“单极世界”梦想彻底破灭D.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答案】A【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纪录片The Chinese Are Coming,探究中国在全球影响的扩大”突出了在当今时代下中国影响力的扩大,故选A。14.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21、A.“一超多强”局面基本瓦解 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C.美国综合实力的衰弱 D.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答案】D【解析】解读题干,根据所学可知,政治多极化是经济多极化的反映,而这些争议则说明了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故选D。15.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世界形势变化示意图。对该图理解最全面的是()A.多种因素决定政治局面的变动B.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向日益明显C.冷战结束后将会出现六极格局D.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较为复杂【答案】A【解析】观察图片,可知图片反映了联合国和欧、中、日、俄、印等力量的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变化起着关键的作用,故选A。政治多极化在图中只是一个结果而非过程,故B错误;六个力量中
22、心并不代表六极格局,故C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两极格局解体过程的相关提及,故D错误。16.(2020威海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雅尔塔体制下,始终存在着美苏激烈的军事对抗。这种军事对抗和国际危机相联系,和局部战争相联系,和核战争相联系。该体制是一个对世界和平造成持久的、严重的威胁的国际体制。摘编自“雅尔塔体系与战后世界格局”学术讨论会综述材料二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斗争中,综合国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中经济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基础。拥有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决定一国或国家集团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既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也取决于发展中国家
23、的经济能否腾飞。摘编自马小军当代世界多极化与国际社会新秩序(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你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答案】 (1)参考答案一:不同意。理由:在雅尔塔体系下,美苏实力相当,双方更多地以和平协商方式来处理矛盾;雅尔塔体系审判战犯,肃清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联合国确立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因此雅尔塔体系在“控制战争”,尤其对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参考答案二:同意。理由: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相互妥协的产物,随着实力
24、对比的变化及争夺世界霸权需要的推动,两国大搞军备竞赛,不断插手世界各地事务,导致大量局部战争的爆发,世界处于核战争的恐怖之中,因此雅尔塔体系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威胁。参考答案三:不完全同意(或该观点是片面的)。理由综合以上。(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日本经济的“起飞”;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美国实力衰退;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解析】第(1)题本题属于开放试题,材料的主要观点是雅尔塔体制是一个对世界和平造成持久的、严重的威胁的国际体制。如果选择不同意这种观点,则可从雅尔塔体系下,美苏对抗对于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和平协商方式来处理矛盾、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等角度回答。如
25、果是同意的观点。则可从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相互妥协的产物、两国搞军备竞赛、引发世界紧张与动荡的角度概括。第(2)题根据所学可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日本经济的“起飞”、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美国实力衰退、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等方面概括。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关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是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在分期标准(依据)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因而分期各异。有“两分法”(1945-1972年,1973年至今);“三分法”(1945-
26、1955年,1955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60年代末至今);“四分法”(1945-1949年,1949-1960年,1961-1968年,1968年至今);“六分法”(1945-1949年,1949-1955年,1955-1962年,1962-1972年,1972-1979年,1979年以来)等。张脉强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政治格局与阶段特征”自行选择一种分期法或提出新的分期法,并对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选择其中一种分期法,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分期法【答案】示例一:选择“两分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两个时期,
27、1945-1972年,1973年-20世纪90年代初。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对峙在全球范围内展开。20世纪5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1972年,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以及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改变了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两大阵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70年代后,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及不结盟运动力量的提升、欧共体与日本的综合实力的增强,使世界格局已经不再按照美苏预期的方向发展,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所以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两个时期。示例二:提出新的分期法
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1945年-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2分)说明:1945年至20世纪50年代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逐渐形成,局部性的军事对抗较为激烈,两极格局最终形成。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初步出现,如欧共体的成立,第三世界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等力量开始冲击两极格局。20世纪80-90年代初为美苏两极格局逐渐终结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时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走向瓦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欧洲一体化加快、其他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都极大地冲击着世界原有的格局。因此,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加以分析说明,阐述及说明须有史实依据)【解析】首先根据材料中“由于在分期标准(依据)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因而分期各异”选择一种分期标准或依据进行阐述说明。阐述时结合所学列举相应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