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49.50KB ,
资源ID:5436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364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高一历史教案 7.2 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人教版必修2).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高一历史教案 7.2 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人教版必修2).doc

1、第二十一课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本课列举了苏联不同历史时期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问题突出,农业长期徘徊不前,影响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由于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适当补充

2、形象化史料,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本课引言由图片和文字组成,引用了赫鲁晓夫手持玉米的照片,并对玉米运动作了简单介绍。建议教师就此设计问题:“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哪个领域入手?为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开始本课的学习。第一目“赫鲁晓夫改革”。课本简要介绍了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结果、评价。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

3、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赫鲁晓夫以农业为突破口,开始了经济领域的改革。建议教师结合具体数据材料说明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农业发展带来的严重问题,加深学生对赫鲁晓夫改革背景的理解。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1)农业改革。农业改革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废除谷物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2)工业改革。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1954年8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开始扩大企业领导的权利,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指标减少52%;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4、如:改革工资制度用计件奖励工资制度代替累进计件工资制,增加了计时工资的比重。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3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应该客观全面。其积极作用在于: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其局限性在于: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5、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讨论题: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让学生分组讨论,答案是开放的,回答合理即可。第二目“勃列日涅夫改革”。教材主要介绍了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经济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在企业管理方面,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2)改革的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结果,可以从两方面概括:一是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二

6、是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国家面临新的困境。建议教师讲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结果后,引导学生比较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异同,然后思考并讨论问题: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最终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与之相比,我国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是什么?第三目“戈尔巴乔夫改革”。教材从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阐述。(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

7、低劣。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面对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2)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问题及影响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还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但是由于对于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经济改革措施仓促上马,缺少宏观决策和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

8、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苏联经济持续下滑,戈尔巴乔夫把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归结于政治阻力太大,为了扫除障碍,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这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在教学中,建议教师选用比较直观的数据材料,让学生加深对改革失误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教材最后的“学思之窗”引用邓小平的一段话,提出问题,作为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总结。在教学中,建议教师引导让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然后联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认真思考讨论邓小平这段话的含义。对教材中设计的问题,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教

9、学设计时应抓住导入、重点难点的突破、学习方法的渗透等关键环节。导入可以采用图片导入(历史照片)和复习导入(见教材分析部分内容)两种方法。在学习赫鲁晓夫的改革背景时,教师设计问题:赫鲁晓夫执政时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让学生重点回顾对斯大林时期苏联农业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从而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及历史意义。关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及后果,教师结合课文“历史纵横”中的内容,适当补充赫鲁晓夫改革的史实细节,如垦荒运动缺乏周密的计划和科学的方法,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新垦区严重风蚀和沙暴。1962年夏,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加之垦荒地的肥力很快耗尽,开荒运动被迫停止。在史料支持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分析赫鲁

10、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及结果,教师可以运用历史比较法,即将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就指导思想、内容、结果、失败原因等几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的共性特征:在指导思想上,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在内容上都重视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改革没有明显成效;在结果上,都在短期内取得一些成效,但苏联社会长期存在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仍然坚持产品经济观和批判“市场社会主义”,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经济体制,只是在保留原有体制

11、基础上的局部调整,因此,无法扭转苏联经济的颓势。通过比较分析,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提供背景资料。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是本课的难点。首先,教师应出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必要性。其次,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要点,试图突破斯大林经济体制的框架,如取消行政命令,打破单一公有制结构等,但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之决策上的失误,仍然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最终导致改革走进死胡同。第三,从多个角度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失误是直接原因,但还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从而感悟社会主义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曲折性。2教学案例【探究主题】(1)赫鲁晓夫改革与

12、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及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提供的经验教训。【活动目标】(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引导学生联系中国的实际,理解改革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与艰巨性。【课前准备】教师组织学生上网查阅相关史实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搜集整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13、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生平资料。【实施过程】(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面的引言内容,使学生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解决苏联的经济问题,赫鲁晓夫率先开始经济改革的探索。(2)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进行学情调查的基础上,列出探究的问题。赫鲁晓夫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客观效果怎样?勃列日涅夫改革与赫鲁晓夫相比有哪些相同点?为什么?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都以失败告终说明了什么?应怎样认识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哪些经验教训?(3)学生搜集资料,在教师引导下解决问题。教师提供相关材料的书目和网站,指导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学生研读分析已搜集

14、的材料,通过师生对话解决需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困惑和生成的新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进行学习总结。四、问题解答【学思之窗】对比新经济政策,理解邓小平为什么说“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解题关键: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符合国情;斯大林开创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水平。思路引领:新经济政策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特点。答案要点:新经济政策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短期内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但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5、的深入,其指导思想日益“左”倾化、教条化,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为什么会出现戈尔巴乔夫改革?其结果如何?解题关键:戈尔巴乔夫面临严重社会危机,造成苏联的解体。思路引领: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必要的,但其失误成为苏联的解体的重要原因。答案要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逐渐下降的危机局面。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为了缓解经济困难,进行改革。其结果是造成苏联的解体。五、资料与注释1原始资料赫鲁晓夫于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的一个“内部报告”斯大林逝世以后,党中央委员会开始执行如下方针:坚定而不懈地指明,夸大某个人的

16、作用,把他变成具有神仙般非凡品质的超人,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相违背的,是不能容许的。由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充分认识到个人崇拜所造成的实际后果以及因破坏党的集体领导原则而带来的巨大危害,同时由于个人独揽大权这一事实,党中央认为绝对有必要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报告有关这个问题的材料斯大林的一些不良品质在列宁活着的时候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但在以后年代里已经发展到严重地滥用职权的地步,因而给我们党造成莫大的损失斯大林根本不允许实现集体领导和集体工作,他不仅对反对他的人要施加暴力,而且由于他的任性和专横,连被他看成与他的思想相违背的人,也要施以暴力。斯大林不是通过说服、解释和耐心地同别人合作,而

17、是把他的思想强加于人,要别人无条件接受他的意见斯大林首创“人民敌人”这个概念。这一名词可以使犯了思想错误或只卷入争论的人毋须证明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它可以自动给这些人加上这个罪名,可以破坏革命法制的一切准则,对他们实施最残酷的迫害,以对付在某一点上不同意斯大林的人,对付那些只是被怀疑有敌意的人,对付那些受到诬陷的人我们现在能够广泛地提出克服敌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个人崇拜和消除它造成的严重后果等问题,证明我们党有着伟大的道德力量和政治力量。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关于增加畜产品生产的决议(根据尼谢赫鲁晓夫同志的报告于1955年1月31日通过)苏共中央全会决定:(

18、一)认为发展谷物业,保证到1960年全国谷物总产量每年至少是100亿普特,这是最重要的国民经济任务(四)同意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关于在1956年将生荒地和熟荒地的播种面积扩大到28003000万公顷的决议保证及时完成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任务,因为开垦这些荒地是增加我国谷物总产量的巨大。(五)鉴于扩大玉米的播种面积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增加谷物总产量的最重要的潜力),全会认为到1960年必须把玉米的播种面积至少增加到2800公顷。玉米是最高产的谷物,应该在我国所有的地区广泛推广。在现代化机械水平的条件下,玉米与其他作物相比,已经不是一种需要花费大量劳动的作物。现在玉米已有可能用方形穴播法播种,从纵

19、横两个方向进行机耕和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同时可以解决两个任务:既可以补充谷物,又可以用它的秸秆做良好的青储饲料(真理报1955年2月2日)苏共中央关于改进苏联国民经济领导问题的决议(1956年12月)鉴于党的首要任务是根据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指示继续大力改进国民经济的领导工作,中央全会决定:一、必须采取措施来根本改进苏联国家经济委员会制定当前的国民经济计划的工作,并且由它负责有效地解决在完成国家计划中随时发生的问题,责成它保证完成计划任务所必需的物资二、全会认为,扩大加盟共和国的权限对改进国民经济领导工作说来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样做可以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坚决贯彻列宁

20、主义的民族政策,可以全面地考虑每个共和国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资源,并且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各加盟共和国的经济和巩固苏联各民族的友谊。为了消除在经济领导方面的过分集中,全会认为必须:采取措施大大地扩大应当归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处理的、与完成全联盟和加盟共和国计划有关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的范围,其中包括基本建设、物资技术供应、劳动生产率、成本、产品销售和拨款等问题;保证进一步扩大各部、部属总局、劳动者代表苏维埃和经济企业的权力;消除多余的重叠的环节,即精简管理机关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现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在分析国内局势时,我们首先碰到的是发展停滞不前。最近三

21、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了一半以上,而到80年代初,已下降到使我们几乎临近经济停顿的程度。一个以前大力追赶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国家,开始明显地失去一个又一个阵地。而且,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和开发现代化技术设备和工艺等方面,同这些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追求“总产值”的做法,尤其在重工业中,已成为“最高任务”,简直就是唯一目的了。基本建设方面也是如此,由于施工期限漫长,大量国家财富被积压。建造了一些造价高但又不能保证达到最高科学技术指标的项目。凡是花费劳动、材料、金钱越多的,就被认为是优秀工作人员或优秀企业。按说生产者“讨好”消费者才是正常的,而在我国,消费者却要由

22、生产者摆布,恩赐给他什么他就用什么。这又是追求“总产值”的结果。我们许多经营管理人员的典型思想是:不是关心增加国家财富,而是关心在某个产品中消耗更多的材料、劳动和工时,并且卖得贵点。结果是“总产值”有了,而商品却不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用于单位产品的原料、能源、其他能源,过去就多出很多,现在仍然多出很多苏联在钢、原料和燃料动力资源生产方面规模巨大,早已无可匹敌,同时却由于浪费、无效地利用而又缺少这些东西。苏联在粮食生产方面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却要每年购进几百万吨谷物作饲料。按每千人平均计算的医生、医院床位最多,但同时在医疗服务中又存在严重缺点,服务质量下降。我们的火箭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

23、星并飞上金星,而在取得这一科学和工程思想的重大胜利的同时,却在为了国民经济的需要而采用科学成就明显落后,我们的许多家用电器落后于现代水平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2课文注释苏共“二十大”在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的中央工作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国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及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这是对斯大林“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修正;国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恢复和加强法制,为“列宁格勒案件”等冤案平反,改变保安机关权力不受制约的非正常状

24、态;党的建设方面,赫鲁晓夫要求批判“个人崇拜”,恢复“集体领导原则”。苏共“二十大”表明,赫鲁晓夫试图通过批判斯大林,为推行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道路。从总体上看,此举顺应当时人心思变的大趋势,所以获得了党内外的广泛支持,但同时也激化了赫鲁晓夫与中央领导层中保守势力的矛盾,同时也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联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从1953年开始,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副业生产和大规模开垦荒地等一系列措施,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53年1958年间,农业产量平均增

25、长率达68,农民年收入从平均每户1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19501960年,在农业人口减少了1100万的情况下,农业产量仍明显增加。在工业方面,尽管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并不成功,但苏联工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19511965年,苏联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107,钢铁、煤炭和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的产量都逐年增加。军事科技水平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1953年,苏联在美国之后不到一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57年,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同年,苏联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1961年,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也成功上天。但在斯大林时代成长起来的赫鲁晓夫,最终未能彻底摆脱思想上的束

26、缚。他的改革具有很大的应急性、随意性、矛盾性和局限性,出现了不少的失误。在国内,对斯大林的批判有过激过火之处,方法步骤也有失周详,造成了国内政治、思想的长期混乱。赫鲁晓夫执政后期,领导人权力过度集中、个人崇拜严重、浮夸风盛行的问题再度滋生。在对外关系上,由于缺乏灵活应对外交突发事件的能力,导致美苏关系因古巴导弹危机一度濒临战争边缘,苏联的国际威望也因此遭受损害;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也削弱了苏联的领导地位。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迫辞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永远退出了政治舞台。1971年9月11日,78岁的赫鲁晓夫与世长辞。到他墓前悼念的人们都能看到一块半黑

27、半白的大理石墓碑,似乎暗示了逝者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一生。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实现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更换,勃列日涅夫接替下台的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开始了为期18年的执政生涯。勃列日涅夫一上台就宣布党中央的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不再由一人同时兼任,全国各级党组织要遵守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的原则。经过选举,柯西金当选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波德戈尔成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这一阶段的苏联领导体制被形象地称为“三驾马车制”。它在70年代中期以前确实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新的领导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赫鲁晓夫时代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整,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集中

28、统一领导,突出了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在肯定斯大林功绩的同时引导社会对他做出比较公正的评价。通过政治上开展的“纠偏”行动,部分地缓和了社会的不满情绪,使新的领导集团得以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中推行必要的改革。从1965年开始,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主持实施了“新经济体制”改革。这项改革适度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价格、利润、资金、信贷等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经济刺激,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此后,又相继采取改进工业组织结构和管理等措施使改革进一步完善。由于改革实行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管理原则,适应了客观需要,又是经过局部试验再逐步推广到全国,因此改革初期成效显著

29、。新经济体制改革前后持续了10余年,“明显地推动了原地打转的国民经济”,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最重要的经济改革之一。在改革过程中,苏联顺利完成了第八和第九个五年计划(19661975年)。其间,苏联社会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3,全国工业总产值从2294亿卢布上升到5112亿卢布,农业生产总值也从883亿卢布上升到1128亿卢布。经济的发展使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据美国国务院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上升到53。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70年代中期是苏联历史上经济增长水平和综合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人民生活最好的时期。戈尔巴

30、乔夫的改革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并着手进行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5年3月1988年6月。这是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和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1985年6月,戈尔巴乔夫在乌克兰视察时的讲话中说:“决定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方向的,不是市场,也不是自发力量,而首先应当是计划。”这表明,当时戈尔巴乔夫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体制,而对市场经济持否定态度。1986年2月苏共二十七大确定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强调加速发展要在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全面集约化的基础上进行。这次大会提出,“各级国民经济部门改用经济领导方法”,要在企业中实行“完全的经

31、济核算、自负盈亏、自筹资金”。同年10月,戈尔巴乔夫第一次提出苏联处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阶段。从1987年1月1日起,苏联开始了以“新经营方法”为中心的新一轮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1月苏共中央全会上的讲话中说,改革就是“广泛运用经济管理方法,抛弃发号施令和行政命令的方法”,“确保经济的各个环节向完全经济核算制原则和组织劳动与生产的各种新形式过渡”。可见,这时苏联的改革重点强调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先的行政命令方法。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这时也有新的变化。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6月苏共中央全会上说,“要根据市场规律有计划地掌握和管理市场”,实际上承认了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32、。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如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会讨论通过了根本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和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草案。接着苏联最高苏维埃正式批准了这一法律文件,从1988年1月1日起生效。国营企业法规定,企业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是独立法人,拥有经营自主权。在企业内部实行“三自一全”,即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和完全的经济核算。企业以利润和收益为衡量经营效益的总指标,职工工资和企业福利改善与最终劳动成果挂钩。在1988年,苏联实行“三自一全”的企业已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0。在此期间,苏联最高苏维埃还先后通过了合作社法和个体劳动活动法等法规。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劳动者和

33、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租赁制和承包制在企业内部开始得到实施,并允许在苏联境内建立与西方合资的企业。苏联的科研体制也发生了变化。1987年9月,苏联通过了关于科研单位改行完全经济核算制和自筹资金的决定,着手改革科研体制,试图把科研单位的成果和经济效益与科研人员的劳动报酬联系起来,以形成新的激励机制。在农村,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建立家庭农场。此外,还对价格、财政、信贷、税收等体制进行改革。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经济改革逐步展开并取得某些效果。第二阶段是1988年6月以后。从1988年6月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起,苏联的改革方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经济改

34、革成效甚微的情况下就骤然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在这次代表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口号,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苏联对历史上的一些冤假错案作了平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组织和团体,他们借口“公开性”和“多元化”,掀起了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全盘否定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浪潮。民族主义势力猖獗,民族矛盾激化。苏共内部也产生了严重分歧,各派别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激烈争论使苏联局势面临失控的危险,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苏联解体的经过1990年3月在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上,决定修改宪法,取消

35、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首任总统。随后,立陶宛宣布独立,1990年,先后有11个加盟共和国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4月,格鲁吉亚宣布独立。1991年3月17日,苏联举行全民公决,大多数公民主张保留联盟。8月公布的新联盟条约规定各加盟共和国拥有本国领土内的全部主权,改国名为“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盟”。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八一九”事件,不到3天,就归于失败。此后,苏联形势急转直下。2月3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下令“中止”俄罗斯共产党的活动;次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并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25日,苏

36、共中央解散。在这种形势下,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1年9月,戈尔巴乔夫被迫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领导人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署了一个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要求苏联停止存在,宣称苏联的法律和其他一切准则在三国内不再适用。21日,俄罗斯等11个苏联前加盟共和国作为独立国家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立国家联合体首脑会议。25日晚,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国旗,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升起。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3学术观点关于苏联改革失误及原因关于苏联改革的失误,传统观点认为,苏联改革失误主要包括:一是从纠正党

37、的历史错误滑向否定党的历史成就。二是从批判停滞的社会主义理论,滑向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三是从发扬党内民主滑向否定党的民主集中制。四是从划分党内职能区分开始,把党政分工变为党政分家。五是模糊和抹杀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最近,一种观点认为缺乏理论创新是阻碍苏联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是缺乏理论创新对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阻碍作用;二是苏联长期坚持产品经济观和批判“市场社会主义”而导致历次改革失败所造成的严重经济后果。此外,另有学者从文化角度分析苏联改革失误的原因,认为,苏共文化、知识分子政策失误根源于诸因素,归结到一点,就是革命极端主义。革命极端主义在改革成为不可避免的条件下,又转化成政治保守主义。保

38、守主义贻误、阻挠了一系列改革及其机遇,造成苏联改革失败的悲剧。苏联解体的总体原因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苏联的解体是“诸多因素的社会合力作用的结果。有远因,也有近因;有外因,也有内因;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微观原因,也有宏观原因;有下层原因,也有上层原因;有浅层原因,也有深层原因。但在探讨什么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时,学者们见仁见智,有“理论滞后说”,由于思想理论战线长期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以及“左”的僵化理论的影响,苏联社会主义理论严重滞后。长期以来,苏联政界、理论界“对马列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不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经验修正和发展马列主义,而是把科学的生气勃勃的马列主义变成封闭的

39、、僵死的、脱离实际的、同人民群众格格不入的教条。这是导致最终丧失社会主义阵地、马列主义阵地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发展落后说”。这主要是指,苏联在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着严重弊端,经济建设没有搞好。有人把它视为众因之根,认为“政治的因素和其他上层建筑的因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有人把它视为众因之一,认为“不能把苏联演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经济没有搞好”。经济没有搞好与苏联政局剧变之间“不是一种直接的、决定性的因果关系。把苏联演变的原因归结为“经济没有搞好”,“会使人们在政治上得出极其危险的结论”。“政治体制僵化说”。这主要是指,执政党自身建设和国家建设

40、问题严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中央高度集权。不少学者把它视为最根本的、最深刻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反映到政治体制上的主要弊端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苏维埃成了空架子,政府形同虚设。加之权力过于集中,个人专权现象严重,政府逐渐丧失了治理和应变能力。“民族冲突说”。从这方面分析苏联解体的论著很多,都认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实践上的失误为苏联解体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实际上,最后对苏联存亡起决定作用的正是各加盟共和国的态度,而这又与民族问题直接相关”。此外还有“苏共蜕变说”、“西方和平演变说”、“戈氏改革失败说”等等。其中,多数学者倾向于从历史根源上去寻找答案,认为“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

41、,就是说苏联传统体制由于弊病太多,已走不下去了,已进入死胡同,失去了动力和机制。”“苏共的瓦解、苏联的解体,总的来说是几十年不断积累下来,潜伏着的社会矛盾恶化发展和总爆发的结果。”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学者们在深入地探讨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时,也比较重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的改革所造成的政治形势对苏联解体的影响,普遍认为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苏共改革的失误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是解体的直接诱发因素。戈尔巴乔夫上台伊始,便推出了经济改革的主张,受阻后,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了政治体制领域。同时,改革的方向逐渐发生变化,直至形成了一条违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改革路线,从而引起苏联经济、政治、社会、民族关系和意

42、识形态出现全面危机,导致苏联解体。由此可见,戈氏所推行的错误路线是苏联演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个人因素对苏联解体的影响不可否认,在苏联解体过程中,个人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因为,“苏联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因此,个人特别是作为最高领导者在苏联的历次体制改革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探讨个人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时,我国理论界更多地集中于斯大林和戈尔巴乔夫。关于斯大林,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斯大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误是苏联演变的潜在因素。对于戈尔巴乔夫,理论界颇多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苏联就不会演变,是戈氏的“新

43、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葬送了苏联。另一部分人持相反观点,认为,戈氏在苏联解体中的确负有责任,但这不是他个人的过错,而是历史发展的显示。随着研究的深入,理论界不断有人尝试从新的视角、新的领域来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并卓有成效。这些新尝试包括最高决策机制、国家结构变形、全球化进程、思想文化模式、社会情绪和社会结构变化甚至涉及到人的自由发展、舆论媒体的作用、俄罗斯的民族特性和俄罗斯的历史传统影响等多方面的内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认识到并且提出:“需要从宏观的历史角度研究苏联74年社会主义实践和苏联剧变”,“把它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和一次被实践证明为不成功的实验,

44、把它放在一个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以来世界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和实际发展的坐标上,来进行一番分析和研究,也许可以把某些主要问题看得更加清楚。”4插图说明略5参考资料目录梁云僮、郭飞:苏联演变与经济改革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吴仁彰:苏联东欧剧变与马克思主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周新城:对世纪性悲剧的思考苏联演变的性质、原因和教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黄宏、谷松主编:东欧剧变与执政党建设,红旗出版社1991年版。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许新等: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杜攻主编:转换中的世界格局,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祝庭勋主编:变迁中的世界格局,长征出版社1992年版。王立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失误与苏联剧变,载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4期。牟正纯:论斯大林模式对苏联解体的影响,载理论学刊1999年第5期。刘克明:苏联剧变的历史教训,载当代社会主义问题1994年第1期。陆南泉: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载世界经济1992年第9期。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