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本资料收集整理了江苏省各地市及部分重点学校20152016学年度期中、期末、模拟、学业等各类考试的历史试题,按照知识点顺序分类汇编而成,是考前50天复习练习重要的辅助资料。一、选择题1(2016江苏学业水平18)198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这些形式不同的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A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2(201
2、6江苏学业水平16)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3(2016江苏学业水平14)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下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A “一五”计划实施B“大跃进”运动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D工业化基本实现4(2016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2)据江苏省统计局权威数据统计:江苏对外贸易从1974年出口077亿美元起步,到1996年出口超100亿美元,用了近23年;从出口超10
3、0亿美元,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的主要原因是()A南通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C浦东开放带来的辐射效应D中国加入WTO促进经济发展5(2016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1)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此会议()A通过了共同纲领文件B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D确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6(2016江苏苏锡常镇一模11)下面是两幅
4、新中国宣传农村的海报,从中可以看出()A都基于土地所有制形式上的根本变革B农民生活水平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C都是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有益探索D都对未来农村建设规划了美好蓝图7(2016江苏苏锡常镇一模10)“可以划出一个有明确地域界线的区域,实行类似特区的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企业。同时,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经济的发展”。材料中的“区域”是()A特别行政区B民族自治区C沿海经济开放区D浦东新区8(2016江苏南通一模11)邓小平说:“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
5、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一讲话()A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B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C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是为九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扫除阻力9(2016江苏南通一模9)阅读下面工农业总产值指数表(1952年指数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中国()A 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C经济建设出现急躁冒进倾向D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10(2016江苏盐城高二必修上学期期末17)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游行活动中出现“小平你好”的标语,同时还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标语,这表明我国当时推行的经济
6、改革举措是()A农业合作化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国有企业改革D确立市场经济体制11(2016江苏泰州一模10)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改革()A要改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B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C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D目标是建立西方自由企业制度12(2016江苏泰州一模9)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曾说: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冬就说过,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几倍、几十倍
7、、以至几百倍于现在的农作物的高产量。今年的农业丰产完全证实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预见。这是共产主义风格的胜利,是破除迷信、彻底解放思想的胜利。这表明()A一五计划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B“大跃进”运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高产量C人民公社化运动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D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左”的倾向13(2016江苏宿迁高二上学期期末18)“个体户”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人们脑海里扎根的。下面两张图片是个体户经营情景。这反映了中国()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丰富人们生活D中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14(2016江苏宿迁高二上学期期末17)“你是英
8、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中反映的运动()A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5(2016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一模10)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这表明中央()A承认家庭副业公有属性B着力纠正“左”倾错误C开始改变人民公社体制D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6(2016江苏盐城上学期期中10)路遥平凡的世界
9、:“(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批判)一声长叹以后,又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象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材料中“社员”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合作社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农村人民公社D农民互助合作社17(2016江苏无锡上学期期中14)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A 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C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1(2016江苏无锡上学期期中13)“披星戴月奔忙跑,滴滴汗珠变钢水。冲天干劲就是诗,快马加鞭就是画。
10、”这是一首来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一首民歌。与此民歌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三大改造B大跃进C八字方针D八大决策22(2016江苏扬州上学期期中12)下图反映了1980年6月,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四川广汉率先取消人民公社,是农民自发改革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左”倾思想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改革具有艰巨性,在新旧观念激烈冲突中展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ABCD23(2016江苏南京学情调研10)1984年,邓小平指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为扩大开放,
11、中国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二、非选择题1(2016江苏学业水平37)(10分)在全球化日渐加速的今天,公司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运行。自19世纪中期公司登陆中国以来,经过一次次试验和修正,崭新的中国公司终于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材料三194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
12、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国家巨型公司,政府成了一应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速度递增。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企业和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其中哪一航运企业推动了我国交通近代化的进程?(2分)(2)据材料二,指出大生纱厂的性质和创办的主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3分)(3)材料三中“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变化?试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这
13、一变化对中国公司发展的主要意义。(3分)(4)公司的兴起、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中国近现代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2(2016江苏常州一模23)(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材料二1960年,中
14、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962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覆盖的范围中,农村是计划较薄弱的环节,在“大集体”下存在着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当我国开始启动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时,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必定成为改革的先导。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自由市场的历史考察材料三陈云指出,“必须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大、各地情况不一样这个事实”,要求中央对地方、地方对工商企业的权力“集中不能过分”,“中央不可能包揽全国的事情,所以应当有适当的分权”,“扩大地方的职权是完全必要的”“有些企业的管理权要
15、下放,财务要下放,利润也要下放”。他的这些主张,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的肯定,委托他主持制定改进经营管理体制的具体实施方案。他亲自代国务院起草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等三个文件,在全国实施。这些措施的提出和实行,对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人民网陈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卓越贡献材料四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人为构建起来的一种体制。政府是这一体制的构建者,也是计划者,因此,政府是整个体制的主体。一方面,政府必然又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保护者,政府为了确保自身意志得以实现,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另一方面,政府必然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者,只
16、有政府的自觉革命,才可能推动这一体制的改革。赵凌云19492008年间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产生、演变与转变的内生逻辑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促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因素。(4分)(2)有人提出以下观点:“正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决定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决定了1979年以来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运用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20字左右)3(2016江苏镇江一模25)(12分)海洋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
17、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女王(到)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
18、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全球化的参与者到塑造者,逐渐走向了全球化舞台的中央今年,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这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正式出台,这不单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升级版,也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中国版的全球化方略:一带一路材料四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
19、,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节选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手段有何不同?(2分)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评价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活动。(2分)(3)据材料三、四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内国际背景及价值追求。(4分)4(2016江苏镇江一模22)(11分)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
20、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材料二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
21、、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蓄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材料三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中国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
22、,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值猛涨。”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4分)(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与英国相比,苏联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有何显著特点?(3分)(3)概述材料三中关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两种观点。(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认识。(2分)5(2016江苏无锡上学期期中24)(1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骨文“男”的写法)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於田也。东汉说文解字材料二(商)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材料三新安僻居山溪中,土地小狭,民人众,世不中兵革,故其齿日益繁,地瘠薄,不给于耕,故其俗纤俭习事。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弇州山人四部稿卷61赠程君五十叙新安土硗狭,田蓄少,人庶仰贾而食,即阀阋家不惮为贾。唐荆川文集卷15程少君行状材料四不可否认,在
24、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以及对我国经济改革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大包干、承包制改革之后,农村小农经济日益狭小,根本谈不上规模经济。不仅如此,原有集体经济也被削弱了,集体财产被分掉了,无法行使协调服务职能,使农业没能向专业化、社会化和农工商一体化转变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规模经营,应将农业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阻止土地经营规模不断萎缩,最终使我国的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30年回顾(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2分)(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秦国呈现了怎样的人地矛盾?商鞅是如
25、何解决这对矛盾的?(3分)(3)材料三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何种经济现象?根据材料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针对材料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试从人地矛盾的角度指出解决的出路。(3分)6(2016江苏扬州上学期期中21)(12分)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功能、地位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古代中国,大约在距今40005000年间,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即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城市,这些城市都是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各地形成了大批城市,这些城市的出现都是中国统治者为了建立政治中心、军事
26、据点而建立起来的。周执前古代城市发展道路的规律及其社会学意义材料二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篆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l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摘编自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材料三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金融贸易区,上海外滩建
27、筑大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2030年代建造的银行办公大楼,多以欧洲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和折中主义风格相融合,建筑的造型、体量和轮廓线与建材的质感、色彩等呈现高度的和谐,代表了上海独特建筑文化背景,尤其是外滩沿线风格多样、鳞次栉比的各式建筑沿江林立,久享“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浙江科技学院施得法教授中外建筑史课程调研报告材料四 上海对外开放大事记: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城市的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的主要原因和特点(3分),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江南市镇在功能上有何变化?(2分)(3)指出近代上海城市建筑体现出的特点,并指出“万国建筑博览会”
28、美誉形成的深层次原因。(3分)(4)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上海城市发展的特点。(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BAACDDCBDB 11-20CDDBBCCBDB 二、非选择题1.(1)运动:洋务运动。(1分) 企业:轮船招商局。(1分) (2)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民族工业)。(1分) 动力:实业救国(经济民族主义)。(1分) 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分) (3)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意义: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1分) (4)因素:民族独立(国家主权);政府政策(社会制度)。(2分)2.(1)因素:朝鲜战争威胁国家安全;国内经济发展
29、的要求;强大的政府权力;社会主义目标的追求。(4分) (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包括:农村中存在农村集市、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地方和企业具有一定的职权;政府是体制的主体。这些因素的存在决定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决定了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农村中的“小自由”成为改革的先导,经济体制改革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地方和企业具有一定的职权,有利于提高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改革是自下而上推进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企业改革。政府是体制的保护者,也可成为改革者。中国改革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9分) 3.(1)原因:封建经济的繁荣;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政府重视海外贸易。(任
30、答两点得2分) 政策:对外开放、平等贸易。(2分) (2)不同:武力征服、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任答两点得2分) 评价:使世界各地逐渐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2分) (3)背景: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2分) 追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2分)4.(1)因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圈地法令的颁布;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大农场的推动等);工业革命的进行。(4分) (2)特点:建立集体农庄,发展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提供资金原料等)。(3分) (3)观点一:“包产到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分) 观点二:“包产到户
31、”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1分) (4)认识: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任答两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赋分)5.(1)特点:一家一户、精耕细作、自给自足。(任答2点2分) (2)矛盾:秦国“地广人寡”(人少地多)。(1分) 解决:以田宅招三晋之人入秦务农;废井田、开阡陌。(2分) (3)现象:明清时期,商帮的出现。(2分) 原因:远离战乱,地少人多;土地贫瘠,产出少。(2分) (4)出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规模经营;劳动力转移(一体化);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答3点3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6.(1)特点:分布于大河流域;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2分) (2)原因:农村商品经济发展(1分) 特点:城镇专业性强;分布密集。(2分) 变化:城镇经济功能增强(经济中心摆脱政治中心而独立存在)。(2分) (3)特点:受欧洲建筑风格影响,带有中西合璧的特点;(1分)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4)特点:上海不断扩大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