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208.50KB ,
资源ID:54325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325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高一历史教案 4.8 解放战争 2(人教版必修1).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高一历史教案 4.8 解放战争 2(人教版必修1).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4.8 解放战争 教案 (人教版必修1)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本课叙述的史实从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发动内战,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共争取和平民主,打退国民党进攻,最终建立起新民主主义国家,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决定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胜负的斗争在政治战线和军事战线上同时进行(主要是在军事战线上进行的)。整体来看,中共与国民党从合作走向对抗,从争取和平民主走向内战。斗争中中共反蒋与抗美结合

2、,前线斗争与后方土改结合,中共一线斗争与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结合,最终以弱胜强,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解放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一次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思路设计教学准备教师:(1)搜集与解放战争相关的图片、资料、影视信息等,制作多媒体课件。(2)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题目:你对解放战争了解多少?你最想了解解放战争中的哪些知识?学生:(1)课前预习解放战争,按照教师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2)有条件的同学利用网络搜集与解放战争相关的材料如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三大决战等。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2)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

3、问题情景,分层设问,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提高课堂效率。(3)归纳总结法。重点难点重庆谈判;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由于新教材严格按课程标准编写,重点写决战阶段的军事斗争,内容比较单一。而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由于战场上的失败,还包括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力量对比、人心向背以及政权的性质。国民党军队战场上的失败则是在军事斗争的结果。这些在教学中需要加以充实,并做好教材内容同充实内容的整合,并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这是本课的难点之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土地改革;北平和谈;掌握解

4、放战争的过程,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典型的历史材料、图片和地图,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做一定的引导和一定程度上的讲授;划分阶段;归纳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军事指挥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的意识。(3)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

5、人民历史的选择。教学设计导入设计“中国的革命,自1927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在1939年,毛泽东作出了这样的评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两大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政治信仰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也不同,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从合作走向对抗,从争取和平民主走向内战,决定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斗争在政治战线和军事战线上同时进行。推进新课请同学看教材上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照片,完成问题:1.蒋介石既然确立了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又为何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2.毛泽东该不该去?为什么?3.谈判的成果是什么?4.会

6、谈是否给中国人民带来和平?问题情境1:争取和平民主1.重庆谈判(1)原因美国为了自身战略利益,扶蒋反共。国民党迫于国内外求和平、反内战的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策略,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共同商讨国家大计”。共产党方面,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同时也考虑到蒋介石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可能经过和平谈判,有条件地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地位,造成两党合作、和平发展的新阶段,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2)时间:1945年8月至1945年10月10日。(3)结果:经过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内容有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但对人

7、民军队及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4)影响:如果蒋介石以后发动内战将陷于被动地位。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根据“协定”,1946年1月召开各党派代表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协会议,再次确认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中共为实现民主和平作了积极的努力,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支持。但是,毫无诚意的国民党继续坚持一党专制独裁的方针,执意破坏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先后制造了一系列迫害民主人士的惨案,暗杀了著名民主人士闻一多等人,加紧内战部署。1946年6月底,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问题情境2:全面内战时

8、期多媒体显示:材料一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暂时占有优势。它有430万军队,占领着3亿以上人口的地区,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他们还接收了100万投降侵华日军的全部装备,并且有美帝国主义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材料二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只有120万人,不及国民党军队的1/3,装备是“小米加步枪”,并且被分割在十几块根据地里。解放区只有1亿多人,其中大部分地区土改刚刚开始,反动封建势力还没有被肃清,革命的后方还不够巩固。同时,解放区基本上没有外援,一切靠自力更生。提问:面对敌强我弱,国民党暂时占有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优势,中共采取了怎样的方针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成就?1

9、.战略防御(1)方针政策战略上藐视敌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术上主要作战方法以运动战为主、主要作战目标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2)结果: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多媒体显示三幅红色经典电影图片大转折大决战大进军。随着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共中央及时调整战略部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进而发动战略决战,最后大进军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1947年6月,根据毛泽东确立的“两翼牵制、三军配合”的部署,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的序幕。多媒体显示战略反攻的图表:2.战略反攻(1)战略反攻首选中原的原因(结合地图)由于国民党此时正在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中原地区兵力空虚。大别山是

10、一个老根据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原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可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迫使其进攻山东、陕北的部队回援,同解放军争夺这块战略要地。(2)概况:两翼牵制、三军配合。(3)意义:打破了国民党的中原防御体系。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作用。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也是蒋介石反动统治走向灭亡的转折点,也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走向灭亡的转折点。多媒体显示: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3.战略决战(1)

11、战略决战时机的选择(决战前国共势力比较)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在人民解放军方面:军队数量迅速增加,已发展到280万人。装备上有很大改善,建立了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解放区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后方更加巩固,广大农民积极支援解放战争。在国民党军队方面:军队数量迅速下降。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国民党发动的是反人民的内战,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处境十分孤立。国民党只能重点防守一些战略要地,对东北地区是撤是守,国民政府举棋不定。中共认为决战时机成熟,决定发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拓展延伸: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

12、时期都进行了怎样的土地制度改革?为什么不同时期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学生讨论,归纳总结法)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1931年,中共制定土地革命路线,规定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会

13、主要矛盾的变化。大革命时期(1924-1927)中国人民北洋军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以国共为代表的国内阶级矛盾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中日民族矛盾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原因:为了调动农民的革命、生产积极性或一切革命因素。不同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变化,充分表明了中共土地政策的日趋完善和成熟。(2)三大战役的概况多媒体分别展示三大战役的地图。辽沈战役(关门打狗,瓮中捉鳖)战略决战的首战为什么选在东北?第一,东北地区是全国五大战场兵力超过敌军的唯一战场。第二,东东北敌军被我军包围在几个大城市中,所占地区十分狭

14、小,补给非常困难,而且敌军战略意图是撤是守,还举棋不定。第三,东北工业基础雄厚,解放东北可为解放全中国奠定特质基础。第四,歼灭了东北敌军,人民解放军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战场的作战。淮海战役(中间突破,分段歼敌)平津战役(先打两头,后打中间)多媒体显示三大战役概况的表格:战役名称作战部队和指挥员战役时间歼灭和改编敌人数解放地区歼灭或俘获敌指挥官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军林、罗1948年9-11月47万多人东北全境范汉杰、廖耀湘淮海战役中原、华东解放军刘、邓、陈、粟、谭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55万多人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杜聿明黄百韬黄维平津战役东北、华北解放军林、罗、聂1948年11月至

15、1949年1月52万多人华北全境陈长捷(3)三大战役取胜的意义: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问题探究:思考解放战争迅速发展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1)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决策英明,领导正确。(2)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3)国统区中共地下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4)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熟知蒋介石玩弄权术的人都知道,权术“大师”蒋介石在其政治生涯中,以退为进捞资本多达十多次,每次总能成功。而在三大战役之后,面对战场上的大溃败,蒋介石又一次玩弄以退为进的策略,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这一次他能成功吗?4 .解放战争的胜利(1

16、)北平谈判面对国民党的求和,为迅速结束战争,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但为早日实现和平,减轻人民的痛苦,中共与国民党进行了谈判。1949年国共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和谈破裂。(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渡江,4月23日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进军大西北和大西南,解放了除台湾以外的全部中国领土,解放战争取得了胜利。多媒体显示:蒋介石:我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是被国民党打倒的。毛泽东:哈哈,中正言之有理呀!但只说对了一半。问题探究:共产党在抗战时根据地不到中国的半壁江山,并且主要在农村,但在解放战争爆发后的短短的三

17、年时间,却解放了整个中国大陆,这是为何呢?引导学生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从国民党方面说: 从共产党方面说(主要原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中共领导(核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理论指导(灵魂)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革命道路(方向)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革命军队(中坚)统一战线(保障)问题情境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方法指导:这个问题应尽量放在中国历史的长河和世界史中去理解。教师引导:倘若将1949年前后的中国作一比较,你觉得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屈辱独立(自主);专制民主;分裂(割据)(基本)统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中国历史的

18、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严重束缚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最腐朽的上层建筑,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只有推翻三者的统治,中国的生产力才能获得解放,中国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给整个世界会带来什么变化与影响?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1)国内意义:标志着中国屈辱、分裂历史的结束,新民主主义国家即将诞生。(2)国际意义: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3)思想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课堂

19、小结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历史,继承先烈们传承下来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复兴而努力。板书设计活动设计围绕下面两则材料设计一系列题目,让学生回顾历史,联系现实,从国共两党的关系演变中获得历史启示。“中国的革命,自19

20、27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在1939年,毛泽东作出了这样的评论。2005年4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今日(2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表示,国共两党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既标志着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我们两党愿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心和诚意。我们共同迈出的这一步,必将记载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册上。请完成下列问题:1.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呈现何种历史特点,制约两党关系的原因是什么?2.胡锦涛总书记说“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那么,国共两党在历史上还有哪两次握手?分别形成于哪一年?以什么事件为标志?3.

21、回顾历史,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原因是什么?4.两次国共合作对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5.回顾历史,国共两党有哪两次对抗?6.展望两党的再次合作,你认为合作的首要前提是什么?答案提示:1.特点:两党从合作到对抗,再到合作,再到对抗。两党之间的矛盾斗争始终存在。原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2.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3.第一次合作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第二次合作是为了取得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

22、利。4.第一次合作:大革命取得了伟大的成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北洋军阀。第二次合作:全国各阶层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的完全胜利。5.大革命中,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全国确立,对共产党实行屠杀政策,于是阶级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国共走向对抗。抗战胜利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国共关系完全破裂。6.一个中国的原则。习题解答本课测评思路引领:中共的努力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着手;胜利的意义应尽量放在中国历史的长河和世界史中去理解。答案提示:政治:参加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参加北平和谈。经济:制定

23、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军事:进行战略防御,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展开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向全国进军,结束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100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学习延伸思路引领:从执政党的角度,从精神层面的高度去理解。答案提示:“两个务必”形成了“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有利于纯洁党的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有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