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天津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试卷第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
2、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B隋、唐 C宋、元 D明、清3.马克斯韦伯指出:“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因而使他们无法连成一气地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在他看来,该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保证官员文化素养防止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公平公正选拔人才ABCD4.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小农经济下农
3、民的生活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5.“杭州(南宋都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不能说明A临安城市商业发达 B临安夜市、早市相连C政府加强管理商业 D商业活动无时间限制6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A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C以“陶片放逐法”对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 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7.古罗马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
4、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义是 A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 B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 C保护奴隶的正常交易 D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8.“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9.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
5、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该材料反映的是A代议制民主B总统制政体C两党制特色D联邦制机制10.“分权原则之所以会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这主要说明 A.分权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 B.分权会带来各权力之间的摩擦 C.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 D.分权是一种无奈的选择11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一文指出:
6、“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这说明 A中国的近代文明对西方具有吸引力 B文化的自身魅力决定其传播的程度 C文明的交融和汲取具有明显的差异 D中西文化交融和汲取的过程较相似12.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
7、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14.右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可见,当时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151939年1月2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提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
8、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毛泽东旨在说明A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始终密切合作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C百团大战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 D国民党军队在两个战场的重要贡献16下图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前洋纱输入中国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洋纱的输入A使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B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外商原料产地C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说明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17.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9、。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意在 A拓展洋务领域,推进洋务运动 B否定洋务运动,主张全盘西化 C用西方生产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 D希望李鸿章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181888年4月申报载文: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这反映出近代社会新旧观念剧烈冲突上海处于开风气之先地位近代工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生活呈现半殖民地特征 A B C D19.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1926年工业产量比重生
10、产资料生产40.7%43.7%48.1%43.4%43.9%消费资料生产59.3%56.3%51.9%56.6%56.1%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符合表中信息的是 A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经济稳定增长 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基础之上 C为以后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埋下祸根 D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20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A基本上反映了当时苏俄的经济探索 B设想在中国进行新经济政策的实验C证明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是
11、对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21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22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开展了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23.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
12、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困难,物资缺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24.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20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25梅森在冷战
13、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26.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可见1913年1938年1973年法国8.9%23.2%38.8%英国13.3%28.8%41.5%美国8.0%19.8%31.1% A.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复苏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27.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
14、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苏俄新经济政策苏联斯大林模式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A. B.C.D.28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A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 B加入世贸,融入全球经济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 D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29.1950年
15、,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指出,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A矿业资源互补 B人力资源共享C科学技术交流 D消除贸易壁垒30.在欧洲,一些教堂为前来许愿的人们提供许愿蜡烛。这种小蜡烛是从中国天津进口的,进价只有0.06元人民币,折合0.007欧元,而教堂的售价却是0.7欧元。七八十欧元的棉服,从中国进货时大约只需付七八十元人民币。中国获得的利润很低,欧洲得到的却是“超级利润”。这种现象不能说明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C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 D西方强权使中国产品利润空间很
16、小第II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到答题卡上2本卷共3题,共55分。31.( 19分)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从朝贡外交向现代外交转轨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朝贡外交走进历史博物馆同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头上分不开,也就是说,是不平等条约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
17、不情愿地接受了现代外交。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推进中国融入全球化历史进程(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不平等条约对促进中国的外交近代化所起的建设性作用。(4分)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美、英等国已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同盟国,中国战场的战略地位大为提高。中国加紧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活动。1942 年 3 月,新任外交部长宋子文向美国政府正式表达了中国希望立即废除旧约,改订新约的要求。由于中国政府的主动姿态,并且为了争取中国继续坚持抗战,美、英两国经过反复磋商后,决定采取一致行动,分别与中国谈判废约。1943 年1 月11 日,中美、中英分别签订条约,废除
18、了在华治外法权和一些特权。摘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4分)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英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英国政府不能漠视中国人民的政府已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大陆这一事实,英国在华实际利益超过了任何其他西方国家,12月以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三个英联邦成员国接连宣布承认新中国,英国迫于形势压力,终于在1950年1月6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郑启荣、孙洁琬试论19451954年英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承认新中国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英国承认新中国在当时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材料四 我国周
19、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2013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4)归纳材料四的观点,并根据国际形势分析其形成的原因。(4分)(5)综上,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2分)32.(20分)历史上的货币流通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
20、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摘自国史大纲(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丝银”贸易出现的国内外条件。(3分)材料二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
21、”,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2)材料二中为何会出现“银贵钱贱”“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的现象?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系(4分)材料三 1933年3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授权财政部长把所有黄金和黄金证券转入国库,用纸币与之兑换;禁止金币、金条和黄金证券的出口,停止国外美元兑换黄金,放弃金本位制。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而美元的价值则不断下降。从政府购买黄金开始,到美元重新定值的三个月中,美元贬值40.94。美元贬值使美国的商品获得更大的海外市场
22、,使国内商品价格有了一定的提高。美元贬值使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而国库则由于保有黄金,从美元贬值中获利28亿美元。这笔款项除主要部分20亿美元被用作稳定国际汇兑中美元比价的稳定基金外,6.45亿美元被用来付清国民银行的债券,1.39亿美元用作联邦储备银行向工业贷款的基金。摘编自胡国力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3)归纳材料三中美国金融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分析这次金融改革所产生的影响。(6分)材料四“白银的世界货币中心地位在世界上持续了几个世纪后逐渐被黄金取代。二战后,美国把黄金与美元挂钩,创立起“美元帝国”。寇玉琪货币:统治世界的终极武器(4)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美元帝国
23、”建立的背景,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规范世界市场秩序做出了哪些努力?(5分)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有所调整,1美元同人民币比价从2.8元曾升至8.27元,近年来又回落至7.0元以下。中国震撼(5)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货币兑换美元汇率变动的国内因素。(2分)33.(16分)交通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重要侧面,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于1872年,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官督商办企业之一。作为中国第一家近代民族工商企业,招商局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在招商局的带动下,兴办股份制企业在中国迅速蔚成
24、风气。1872年,股份制企业只有招商局一家,到1887年,在申报上公开登载股票价格的企业就达36家。招商局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开创作用,还表现在它以其先行一步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或直接创办、或参与投资、或派员管理,带动了一批新兴民族工商企业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轮船招商局在促进近代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其在中国航运发展史上的地位。(4分)材料二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他使用从英国进口的万能蒸汽机,驱动客轮在哈得孙河航行,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1811年,英国人利用这项发明也很快造出了自己的汽船。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每个角落,
25、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交通运输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它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加强各地之间的交往,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世界市场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材料三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1870年210105938221880年37216917516581890年617224331349191900年760284402602024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3)阅读材料三,归纳19世纪后半期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6
26、分)材料四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对加快“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及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沟通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京沪高铁是高铁技术的集大成者,科技创新造就多个世界纪录。对沿线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带动作用,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摘编自新华网等(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3分)2015届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答案一选择题 (45分,每题1.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ADDCCBDADCCDADD1617181
27、92021222324252627282930CAADABBDCDBBBAD二、非选择题(55分,31题19分 32题20分 33题16分)31.( 19分)(1)特点:以天朝上国自居,热衷于形式上的朝贡礼仪;以政治目的为主,忽视军事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2分)作用:打破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局面,冲击了天朝上国观念;促使中国从朝贡外交向现代外交转变。(2分)(2)原因:外交方针(策略)的主动性(中国政府的主观努力);中国坚持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中国人民长期的反帝斗争;抓住中国战场战略地位提高的有利时机。(4分,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3)原因:国内舆论的压力;英国在华利益
28、的驱使;英联邦出现分裂趋势的威胁。(3分)影响: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有利于发展与民族独立国家的外交关系。(2分)(4)观点: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2分,任答2点即可)原因: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形势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分)(5) 启示:只有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真正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这样才能促进国家的繁荣与富强。(2分)32. (20分)(1)国际: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殖民扩张。(2分)国内:丝绸等传统手工业发达。(1分)(2)原
29、因:白银外流;列强侵华加剧。2分)关系: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3)内容: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2分)影响:扩大了国内外市场;减轻了农民的债务负担;增加国家储备;促进工业发展。(4分)(4)背景:战后美国实力膨胀;西欧地位衰落;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3分)努力: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2分)(5)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2分)33.(16分)(1)作用: 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抵制了外来的经济侵略。(2分)地位:标志着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的诞生。(2分)(2)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世界贸易范围和规模扩大;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3分)(3)特点:铁路交通发展迅速;铁路交通的发展极不平衡。(2分)成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和资本输出;世界各地社会发展的不平衡。(4分,每点1分)(4)影响:加速我国铁路现代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沿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之间的经济交流,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