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292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4(人民版必修1).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单元以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为线索。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我国进入第一个阶级社会。认识到战国末期的改革,如商鞅变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的古代文明。认识到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知识结构】 元谋人: 夏朝: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世袭制中 远古人类 北京人 国 国家的建立 商朝华 山顶洞人 家 西周:分封制文 原始农 河姆渡原始居民 的明 耕时代 建的 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立起 与源 华夏族、人文初祖 更 青铜文明 部落联盟 迭 禅让 社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会 春秋五

2、霸:的 战国七雄:变 商鞅变法(背景、时间、内容、作用)革 百家争鸣【 易混知识点】(供教师参考) (1) 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 (2)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三、学导程序1、 明确目标(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2、 视案自学(根据导学案所示“预习导航”内容,走进文本,进行自学)3、 合作探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成果,分析探讨自学不懂的问题)4、 展示交流(把各组的自学、合作探究成果做班级展示)5、 疑难点拨(将各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进行师生交流,或教师引导学生突破难点)6、 达标拓展(根据导学案的 “巩固提升”进行自测,并核对评价)7、 总结归纳(把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分析整理)

3、四、学法建议1、 熟读教材,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历史基础知识永远是历史学习的“本”和“源”。历史教材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结构,历史学习首要的一步是熟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把历史知识按历史的发展阶段,识记理解。抓住知识点,深化知识面,以点带面,以面连线,形成点、线、面立体式的知识结构。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夯实基础。2、归纳分类,把历史知识条块化、专题化。 打破时空界限,归纳分类,集合成一个个专题,理清头绪,便于分析比较,加深理解。专题学习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到综合能力提高中不可缺少的部分。3、注重史论结合,增强对时政及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使历史

4、知识与现实紧密结合。体现社会性,注重史鉴功能,提升掌握历史知识的层次,拓展视野。4、在学习过程中,把已掌握的某些知识灵活运用到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当中去,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增强自己迁移知识的能力。五、探究指导探究是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在学习中问题的提出要有意义,有深度。问题的解决要科学合理。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应积极参与,彰显自我,因为这是最能显现你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灵光的环节。它是否具有实效,直接决定了你的学习效果。在初中阶段,同学们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都很有限,怎样才能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老师给出一些方法供你参考:1、 熟读教材,掌握知识结构。归纳史实内在规律,把结论当

5、做问题读,读出新思索,读出新含义。2、 用新的角度来诠释原有的历史问题。平时训练的基础题,样板题,甚至是经典试题,用你今天的思考,多角度、深层次的赋予它新的内容。举一反三,由此及彼。3、 教材中的主体部分,拓展部分,(图、文)思考题等要全面阅读,以你的思维方式读出你的不解,你的疑惑。4、 用逆向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在学习历史时,我们经常这样讲:史实是这样发生的,我们能否反过来想,如果历史不是这样的,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对时代的发展有何影响?养成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进而突出学习历史的价值和史鉴功能。5、 善于倾听.无论小组合作学习还是同学阐述意见,或是老师精练的点拨,都要认真去聆听,去体会。

6、听思路,听归纳,听挖掘。把你的所得,你的疑惑记录在案,然后阐释你的提炼,你的补充。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倡导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小组交流,共释疑难,互助学习,共享成果。对学习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请教师进行点拨或网上查找资料,图书室翻阅相关书籍,最终达到解疑释难的目的。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年级:七年级上 编制:韩玉成 王艳敏 审稿:王志锋2001年,被誉为“北京人之父”的贾兰坡先生与世长辞。贾老生前最大的愿望是“能见到已经遗失的北京人头盖骨”,但未能如愿。1936年,贾兰坡在北京周口店连续发现三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世界为之震惊。可这三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却在1941年准备运往美国躲避战乱的途

7、中,神秘失踪。这些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为何如此轰动?它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吗?它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怎样?中国人为何称炎黄子孙?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吧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 预习导航(阅读教材,发现问题)(一)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2培养比较分析、独立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二)学习重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学习难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异同 (三)学法指导1观察学习法: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想像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自己观察和想像能力。2比较学习法:通过思考和探究“山顶

8、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四)新知初探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2名扬世界的“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与古猿相比,北京人的面部有什么特点?他们制造怎样的生产工具?又是怎样进行生产和生活的?3山顶洞人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长什么模样?他们制造怎样的生产工具?又有了那些生产和生活活动?(五)我的疑惑通过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赶快与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吧。二.课堂探究(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思路点拨】可以从二者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

9、用和社会组织等方面来归纳和比较。三巩固提高(强化训练,提升能力)(一)基础检测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会不会使用工具 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使用火 D会不会缝制衣服 3.今天的人类已学会利用多种能源,北京人最早学会利用的一种能源是( ) A天然风 B大河水 C天然火 D山中石 4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5填写下表远古人 类距今时间体质特征工具制造生产生活状况北京人山顶洞人 6(图表信息题)观察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回答问题:我国原始社会最早的遗

10、址是_ 。 我国原始社会最早的遗址属于_流域。我国原始社会最早的遗址是在_(内陆、沿海)地区。你从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中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二)拓展延伸7.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为什么说“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8.(选做题)考古学家说,曾在山顶洞发现了一枚骨针,这枚骨针长82毫米,有火柴棍那么粗,一头是锋利的尖,另一头是针眼,整个骨针都很光滑。这一发现说明了什么?从考古的角度来讲,这枚骨针的发现有什么重大意义?四归纳反思(整理知识,明白道理)我的收获:_我的疑惑:_ 知识链接你了解北京人遗址吗?北京人遗址,是一个很大的洞穴堆积。最早是在1921年被发现的,正式发掘

11、是从1927年开始,1929年发掘工作由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独立支持,并于当年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轰动了当时世界考古学界。以后陆续出土了200多块属于40多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10万多件石器,以及大量的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古化石。北京人的名字传遍了全世界。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猿人”或“北京人”。 北京人的发现,在世界考古界有着重大意义。北京人遗址的丰富内容的发现,使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得到肯定,也为人类研究早期的生物学演化(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今天,北京周口店已经建立了博物馆,专门收集整理和研究“北京人”,1987年北京人遗址

12、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想一想:北京人遗址为什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年级:七年级上 编制:韩玉成 王艳敏 审稿:王志锋一预习导航(阅读教材,发现问题)(一)学习目标1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2初步培养自己观察历史文物图,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并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3使自己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

13、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的贡献;促发自己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和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心。(二) 学习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学习难点 : 大汶口原始农耕时代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的原因(三)学法指导 1.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并做出分析和解释。(如:观察、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和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半地穴式房屋的复原图,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此不同?)2.通过比较,对比分析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有何异同。(四)新知初探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那么,我国哪一远古居民培育了这一作物?

14、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请概括介绍一下他们的早期原始农耕生活情况。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最早种植这一作物的远古居民又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请介绍一下他们的早期原始农耕生活情景。(五)我的疑惑通过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赶快与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吧。二课堂探究(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探究一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个典型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有何共同特征?【思路点拨】可以通过列表从他们从事的生产活动、使用的工具、生活方式等方面比较。探究二 :请以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作物和他们居住的房屋的异同,议一议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差异性及其原因。【思路点拨】可以结

15、合地理知识从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分析。三巩固提高(强化训练,提升能力)(一)基础检测1.能够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2居住下面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3.下图主要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 ( )A过定居生活 B会纺线、织布C使用磨制石器 D出现私有财产(二)拓展延伸 4.(图表信息题)读下图,请回答:(1)说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分布特点是什么?试据图说明。(2)产生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四归纳反思(整理知识,明白道理)我的收获:_我的疑惑:_知识链接陶 器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

16、明古国之一。中国人民在世界科学史上和文化史上,都曾经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其中陶器的制作工艺及其发展,更是绚丽多彩、鲜艳夺目的一页。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经常和泥土打交道,逐渐发现了黏土与适量的水混合后,它就会有黏性和可塑性,可以用手随意把它塑造成各种形状,在强烈的太阳光下晒干,泥坯变硬,即可盛放干东西。当然,这些土器由于没有经过焙烧,不太坚固,使用时容易破碎,尤其遇水要融化。但是,随着人类世世代代长期用火经验的积累,对于火的使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火与土的结合,社会生活的需要,这就为陶器的出现准备了必要的条件。考古材料证明,陶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古代先民的专利品,只要具备

17、了必要条件,任何一个古代农业部落、人群都有可能独立制作陶器。它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各自独立创造出来的。陶器的出现,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作斗争的新篇章,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陶器的发明,也大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生活史上开辟了新纪元。在制陶技术不断发展、工艺不断改进的同时,人们也对陶器加以装饰。为了美观,用有色颜料,如赭、红、黑、白等在陶器的表面进行彩绘,于是诞生了各种纹饰美观、色泽鲜艳的彩陶,以期达到适用与美观的效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中,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出土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特别精美。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河姆

18、渡和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属于另一种类型,即黑陶。尤其是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中的一朵奇葩。第3课 华夏之祖年级:七年级上 编制:韩玉成 王艳敏 审稿:王志锋一预习导航(阅读教材,发现问题)(一)学习目标1.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如黄帝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2.知道传说和史实的区别。(二)学习重点 黄帝“人文初祖”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三)学法指导 1.通读课文,概括提炼下列基本知识要点:炎黄战蚩尤、华夏族、黄帝华夏始祖、尧舜禹的“禅让”、原始社会的

19、终结、约前2070年禹建立夏第一个奴隶制王朝。2.联系、归纳前两课有关内容,系统了解原始社会的发展全貌,认识华夏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四)新知初探1.传说中的炎黄战蚩尤是怎么回事?华夏族又是怎样形成的?2. 黄帝为什么受到后人的尊敬?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杰出贡献?3.传说中尧舜禹的“禅让”是怎么回事?你认为这种制度好不好?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什么?是谁在何时建立的?(五)我的疑惑通过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赶快与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吧。二课堂探究(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探究一: 后人为什么尊称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至今,海外华人为什么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思路

20、点拨】可以根据华夏族形成的过程和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来总结。探究二: 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思路点拨】可以从二者传播的形式分析。三巩固提高(强化训练,提升能力)(一)基础检测1.每年清明时节,各地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陕西黄陵祭拜的中国“人文初祖”是 (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2.采用“禅让制”推选的部落首领有( )黄帝 炎帝 尧 舜 禹A B. C. D.3.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A炎帝 B尧 C禹 D舜4.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二)拓展延伸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大都有随葬品,但数量的多少,

21、差距很大。材料二(据说)禹晚年,用武力征服了不顺从他的部落,俘虏了这些部落的成员,罚做奴隶。有一次,禹召集部落首领在会稽聚会,到会的首领都要带玉帛来。有个部落首领来晚了,禹竟专断地把他处死。请回答:(1)归纳材料一、二反映的情况。(2)上述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些情况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四归纳反思(整理知识,明白道理)我的收获:_我的疑惑:_知识链接中国“四氏”的传说远古时期,人们以狩猎为生,茹毛饮血。人类在艰苦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发现、发明和创造着。远古时代,人类随时会遭到野兽伤害,于是人们学鸟儿的样子在树上搭窝,把房子建在树上,相传这是“有巢氏”教给大家的。最初,人什么东西都生着吃,后来

22、学会用火烧东西吃。有个叫“燧人氏”的人发现用两块燧石互相撞擦,能生出火。于是他教人们采集这样的石头。后来人们还发现,钻木也能取火,人们再不必为火种的保存而发愁。传说“伏羲氏”教给大家结网、打猎、饲养技术。中国古代农业之神和医药之神是“神农氏”。春天,神农氏偶然将一把野谷洒在地上,不久长出了小苗,秋天有了收获。他组织大家开荒种地。他还遍尝百草,为民治病。读了上面的内容,你对中国远古时期人类文明的产生有了怎样的认识?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年级:七年级上 编制:韩玉成 王艳敏 审稿:王志锋你知道商汤灭桀、“酒池”“肉林”、武王伐纣、周公制礼作乐、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等脍炙人口的故事的由来吗?夏

23、商周三代是怎样产生和更替的呢?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体现了怎样的社会风貌?最早的改革家商鞅为什么遭“车裂”而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的学习吧。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一预习导航(阅读教材,发现问题)(一)学习目标1了解本课的主要知识:如夏朝的建立及统治的中心地区、夏桀的暴政、商朝的疆域、盘庚迁殷、暴君商纣、武王伐纣、分封制、西周灭亡等,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2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进步性和奴隶主阶级剥削的残酷性,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二)学习重点 1. 夏朝的建立。2. 西周的分封制。学习难点 西周的分封制。(三)

24、学法指导1. 运用列表的方法概括夏、商、西周的建立与更替情况。2. 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历史地图,并能自己设计西周分封制的示意图,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 探究、讨论夏、商灭亡的原因,归纳比较其兴衰,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四)新知初探1.我国历史上的“公天下”是怎样被“家天下”所代替的?夏朝这一奴隶制国家有什么特点?2.请讲一讲“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故事。3.归纳一下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内容和作用。(五)我的疑惑通过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赶快与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吧。二课堂探究(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你认为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有哪些?从夏、

25、商、西周的兴亡中你会得到怎样的启示?【思路点拨】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三巩固提高(强化训练,提升能力)(一)基础检测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国家这种形式在我国最早建立是在( )A夏 B商 C西周 D秦2.在我国,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开始于( )A黄帝 B尧 C禹 D启3.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4.请你给下列人物归类,并说出归类的理由。禹 启 桀 汤 伊尹 纣王周文王 姜尚 周武王 5简单制作一个夏、商、西周大事年表(内容要包括重要年代、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三项。)6.(图表信息题)观察

26、下图,根据所学知识,标出每一层人的身份。 四归纳反思(整理知识,明白道理)我的收获:_我的疑惑:_ 知识链接 武王伐纣夏朝以后是商朝。商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奴隶制国家。商朝最后的一个国王商纣统治非常残暴。他加重对奴隶和贫民的剥削,建筑了许多宫殿苑囿,终日饮酒作乐,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人民如果表示不满,他就加重刑罚,残酷镇压。他做了“炮烙之刑”,把铜柱放在燃烧的炭火上,强迫“犯人”在上面行走,“犯人”站不住,就倒在火里活活烧死。他的叔叔比干,为人正直,几次向他提意见,纣王不听任何规劝,竟将比干挖心处死。另一个大臣规劝纣王说:“假如一再胡作非为,将会有亡国丧命的危险!”纣王却回答道:“我的性命生

27、来就有上天保佑,谁能把我怎样?”那时候,渭水流域的周族,迅速发展起来。周原来是商的属国。周文王为国事操心,有时候从清早忙到中午,都顾不上吃饭。他尤其注意用人,姜尚就是他发现的人才。姜尚出身贫寒,年过花甲也没有正当工作。他听说周文王重视人才,就天天在岐山的水边钓鱼,希望看见从这里路过的文王。有一天,他终于见到了周文王,两人谈的十分投机,姜尚受封做文王的军师,后来成为周朝的开国功臣。周文王死后,周武王继位。他得到姜尚、周公旦的辅佐,国家兴盛起来。那时候,商朝的统治更加腐朽,周武王决心灭掉商朝。据说,周先派人到商,察看敌情,派去的人回来说:好的人全被纣王斥逐。武王认为时机还未成熟。最后,察看商朝情况

28、的人报告说:商朝的百姓闭口不敢说话了。武王认为时机已到,就联合西方和南方的部落,向商纣进攻。战争在商都的郊外牧野展开了。那时候,商纣的军队正在同东夷作战,来不及调回。临时把大批奴隶武装起来,开赴前线。奴隶早就恨透纣王,于是在阵前起义,引导周武王的军队攻入商都。纣王被迫登上最华丽的宫殿鹿台,全身挂满珠宝玉器,放火把自己烧死。商朝就这样灭亡了。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建立周朝,把镐京作为都城。读了以上材料,你觉得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吗?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年级:七年级上 编制:韩玉成 王艳敏 审稿:王志锋一预习导航(阅读教材,发现问题)(一)学习目标1.全面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

29、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2.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并进一步认识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3.正确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4.认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文明的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二)学习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三)学法指导1.仔细阅读课文,列表归纳夏、商、西周时期的生产状况,全面掌握奴隶制文明的发展2.学习过程中可与同学们积极交流、讨论,认识奴隶的贡献和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的原因;弄清“青铜文明”这一概念。(四)新知初探1.我国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以司母戊鼎和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30、为例说说我国青铜器的生产有什么特点? 2. 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3. 夏、商、西周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情况下,广大奴隶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五)我的疑惑通过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赶快与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吧。二课堂探究(开动脑筋,解决问题)通过学习和思考,你认为“青铜文明”指的是什么?灿烂的青铜文明与奴隶的悲惨境遇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三巩固提高(强化训练,提升能力)(一)基础检测1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 )A原始社会末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2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B青铜立人像C司母戊鼎 D青铜神树3举世闻名的“三星堆” 文化应该在

31、( )A黄土高原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4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时期已经齐备( )A夏朝 B商朝 C商周 D春秋5.夏、商、西周的文明被称为( )A原始文明 B石器文明 C青铜文明 D陶瓷文明6.(图表信息题)读图回答问题: (1)你能认出上面三件青铜器吗?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存在的年代。(2)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它们各自的用处或特点。(二)拓展延伸7商朝是“灿烂的文明”时代,还是残酷黑暗的时期?四归纳反思(整理知识,明白道理)我的收获:_我的疑惑:_知识链接 青铜铸造业的发展我国古代青铜冶炼铸造始于何时目前还无法作出判断,据传说,禹铸九鼎,远在约公元前2200年。现从考古发掘

32、实物看,时代最早的青铜器是在甘肃出土的铜刀,说明公元前3000年至前2300年我国就有了青铜物品。夏朝时,青铜器多是仿造同一时期石、骨、蚌、陶器制作而成,胎质薄,器表无纹饰,比较粗陋,带有明显的原始性,说明夏朝青铜器还处于初期阶段。商朝时,青铜工艺达到高峰。青铜器种类增多,制作精巧,样式庄重,美观,造型生动逼真;器表还有精美的浮雕和细密的花纹,如龙、虎、人型、鸟蝉等。到商代后期,青铜器上常铸有三重花纹;衬底用云雷纹,上面突起兽面纹,云纹之上又加上几何纹等,器内有时还铸有字数不等的铭文(金文)。西周的青铜铸造技术又有了新发展,器型种类远远超过商代,纹饰从繁缛趋向简朴,体型也比前代轻巧,实用性强。

33、这时期青铜器的突出特点是器物铭文长,字体优美奔放,内容丰富,包括祭祀祖先、征伐、记功、册命和赏赐等。你知道商代青铜器中有哪些杰出的作品吗?你还知道青铜器有哪些历史研究价值?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年级:七年级上 编制:王艳敏 审稿:王志锋一预习导航(阅读教材,发现问题)(一)学习目标1. 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识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2. 掌握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史实;了解战国时期大国间的主要兼并战争。3. 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自己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二)学习重点:齐、晋称霸。学习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三)

34、学法指导1. 通过识读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利用口诀来准确记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如记忆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2. 搜集历史小故事、成语典故、举办故事会等活动,加深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认识。3. 讨论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与同学交流,拓展思维。(四)新知初探1.概括东周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以及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著名的霸主?3齐桓公为什么能够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晋文公又是如何登上霸主地位的?4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5列举战国七雄的名称及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五)

35、我的疑惑通过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赶快与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吧。二课堂探究(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起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思路点拨】通过比较齐、晋称霸的主要措施得出结论。三巩固提高(强化训练,提升能力)(一)基础检测1.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这里的“桓公”是指(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2.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3.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是在( )A城濮之战后 B桂陵之战后C马陵之战后 D长平之战后4.请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退避三舍 桂陵

36、之战 赵括围魏救赵 长平之战 晋文公纸上谈兵 城濮之战 勾践卧薪尝胆 吴越争霸 孙膑(二)拓展延伸5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如“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卧薪尝胆”等,在班级小组里进行交流的基础上举办成语故事会(可以通过讲故事、化妆表演、漫画绘画等形式进行)。并针对某一成语故事谈一下 它对你的启示。 四归纳反思(整理知识,明白道理)我的收获:_我的疑惑:_知识链接 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 战国时代,诸侯国普遍实行征兵制,各国兵额大大增加。士兵主要成分由贵族奴隶主和“国人”改变为农民,作战时所有适龄农民都有可能被强迫编入军队。当时秦、楚二国,各有步兵百万,车千乘,骑万匹;赵、齐、燕各有

37、步兵数十万;魏国最强大时有士卒20万,车600乘,骑5000匹;韩国兵力最弱,也有步兵30万。作战时,常常动用兵力数十万,一次战役被斩首的士兵常达数万甚至数十万。春秋的城濮之战,晋国兵力估计不过二万,楚国兵力估计不过四万。 战国时代以步兵、骑兵、车兵配合的野战和包围战代替了整齐的车阵会战,战争“旷日持久”,有时长达数年。春秋时期主要用车兵作战,双方往往选择平坦的地方决战;战国时由于大量使用步兵、骑兵、适于在险要地形发动攻击,运动战的战术已开始运用。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都是在山险之地进行。战争规模和残酷程度,以屠杀战俘之多可想见。如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大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24万

38、。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军40万。你能从上述文字中体会到战国时代的战争有哪些主要特点吗?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年级:七年级上 编制:王艳敏 审稿:王志锋一预习导航(阅读教材,发现问题)(一)学习目标1. 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的修建;2. 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3. 学会评价商鞅和李冰两位历史人物。4. 通过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认识改革的重要性。(二)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学习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三)学法指导1.联系前面知识,归纳人类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分析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应用推广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变化。2.结合都江堰示

39、意图分析这一水利工程的特征、作用和影响。3.结合商鞅和李冰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评价他们的历史功过。(四)新知初探1概括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情况2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它起到了什么作用?3概括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其历史作用。(五)我的疑惑通过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赶快与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吧。二课堂探究(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思路点拨】应该结合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都江堰的修建和商鞅变法等内容,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来分析。三巩固提高(强化训练,提升能力)(一)基础检测1.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本因素是( ) A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B诸

40、侯争霸C个体耕作 D各国变法2.战国时期变法效果最显著的是( ) A齐 B楚 C秦 D燕3.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要想获得爵位、田宅,必须( ) A有地位 B有钱 C出身显贵 D有军功4.读诗说史。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这是后人称赞战国时期秦国蜀郡一位太守的诗句。(1)请你猜猜看这位太守是谁?(2)他主持修建了哪项著名的水利工程?这项水利工程起了什么作用?(3)这项水利工程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今还发挥着它的作用。对此你有何看法?(二)拓展延伸5.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守旧的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并说明理由

41、。四归纳反思(整理知识,明白道理)我的收获:_ _我的疑惑:_ _ 知识链接战国时变法中的斗争战国时各国变法的措施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削夺贵族的特权,加强中央集权。魏国的李悝主张剥夺贵族的爵禄,以招纳四方贤才;秦国商鞅主张宗室子弟没有立下军功,就不能继承爵位;韩国的申不害主张根据功劳和才能给予奖赏和授予官职。这些措施遭到贵族的疯狂反抗。在秦国,商鞅被车裂而死。在楚国,楚悼王死后,贵族们发动政变,吴起躲在楚悼王尸体边避难。按照楚国法律用兵器伤害王尸的人,要治以灭族的重罪。但贵族们仍然用乱箭将吴起射杀在楚悼王尸体边。楚肃王即位后,因杀吴起而伤害王尸被灭族的就有70余家,贵族势力大大削弱。 通过以上

42、事例你对变法改革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悟?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年级:七年级上 编制: 王艳敏 审稿:王志锋一预习导航(阅读教材,发现问题)(一)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2.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明,培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学习“诗人屈原”,感受良好的道德情操。(二)学习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学习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艺术成就(三)学法指导1.通过列表,按文字、天文、历法、医学、文学和音乐等方面归类梳理先秦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2.可以查阅资料或上网搜集有关

43、的信息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四)新知初探通读课文,圈画要点,完成下表。 先秦主要文化成就(一)类别朝代主要成就文字商朝周朝天文夏朝周朝历法夏朝商朝(五)我的疑惑通过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赶快与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吧。二课堂探究(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战国时的诗人屈原为何深受后人的尊敬和怀念?【思路点拨】通过了解屈原的生平、分析离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来思考。三巩固提高(强化训练,提升能力)(一)基础检测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2. 商朝的“司母戊鼎”以巨大而闻名。鼎的腹内有“司母戊”三个字,你认为鼎内的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 B汉文 C金文(铭文)

44、 D碑文3.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是来源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姓夏的天文学家4.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是( ) A齐桓公 B管仲 C商鞅 D扁鹊5.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 A屈原 B扁鹊 C盘庚 D姜子牙(二)拓展延伸6. 课下阅读离骚篇章,谈谈你对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认识。四归纳反思(整理知识,明白道理)我的收获:_我的疑惑:_知识链接甲骨文的格式和主要内容 甲骨文是商朝以王室为主的占卜活动中的记事文字。当时统治阶级相信天上有主宰人间一切的神;已死祖先也会常常干预活人行动;自然界中的河山等都有神性。因此商王对神鬼几乎每天祭祀,凡事都要通过占卜来决定如何处理。

45、占卜设有专门的人来进行,即史官,他们权力很大,能代替鬼神说话,也是掌握刀笔刻卜辞的人,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对当时的天文历法很熟悉,刻出的卜辞用词简单,内容广泛,还有一套格式。完整的卜辞,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格式: 某某日卜,某史官(或商王自己)问。 要做某事,是吉?是不吉?某日。 每行事之后还将结果刻上。商王凡事必须通过占卜决定,所以甲骨文卜辞反映的内容很广泛。包括:一 较完整的商王朝世袭关系。二 有众、羌、臣、仆、奚、妾、刍等奴隶名称。三 商朝刑法四 奴隶的反抗、逃亡、暴动等斗争。五 官吏名称、设置情况。六 军队征战情况。七 农业、畜牧业、狩猎、交通、手工业等情况。八 商王祭祀时各种仪式。九

46、商王游乐、畋猎、出入行止、梦幻吉凶等。十 奴隶主贵族的生育死亡。十一. 自然界中阴晴风雨雪云雷虹雾等.十二. 天象中的日、月食,星名,历法等。 除了甲骨文,你还了解我国文字发展过程中哪些方面的知识?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古老的文字?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年级:七年级上 编制: 王艳敏 审稿:王志锋一预习导航(阅读教材,发现问题)(一)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2.通过战国时期思想发展史与同一时期的经济、政治特点的联系,学会梳理历史知识,提高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和学习历史的能力。3.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7、二)学习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学习难点:春秋战国时期各位思想家的主张(三)学法指导1. 列表归纳主要学术派别及代表人物、主张、代表作品等。2. 学会从政治主张、教育成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多角度来评价孔子的贡献。(四)新知初探通读教材,圈画要点,按表格提示填写相应内容。类别朝代思想派别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著作思想春秋儒家道家战国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军事春秋兵家(五)我的疑惑通过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赶快与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吧。二课堂探究(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为什么说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思路点拨】可以通过分析孔子的政治主张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和他对教育做出的巨大贡献

48、两个主要方面得出结论。三巩固提高(强化训练,提升能力)(一)基础检测1.孔子总结出的教学经验中,主要针对教师而言的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学而时习之C因材施教 D温故而知新2.如果你想知道“仁”的学说的含义,你应该看( )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孙子兵法3.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的作者是( ) A孙膑 B孔子 C韩非 D孙武4“塞翁失马”成语故事体现了谁的思想(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5.连一连派别 人物 主要主张 儒家 老子 “爱人”、“为政以德”道家 孔子 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法家 墨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墨家 韩非子 “兼爱”“非攻”兵家 孙武 “知彼知己,

49、百战不殆”(二)拓展延伸6.在我们的校园里有时会看到这样一些不良的现象:洁白的墙壁上留下了脚印、球印,崭新的课桌上刻了一些乱糟糟的东西。请运用儒家道德教育的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的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的观点的,就保护校园环境问题和校风建设问题提出你的看法。四归纳反思(整理知识,明白道理)我的收获:_我的疑惑:_知识链接私学的兴办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王官之学”的教育,一般平民和奴隶是没有资格接受教育的。奴隶主阶级把文化垄断作为保持特权的一个手段。孔子在奴隶制走向崩溃的时候,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使平民百姓也有了接受过去只有奴隶主贵族子弟才能享受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等文化教育的机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平民接受教育的人。孔子从教40年,授徒3000多人,“身通六艺者”72人。这是一支巨大的社会力量,是一支文化普及、开启愚盲的浩荡大军。孔子在教育教学的长期实践中,还提出一些至今仍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认为学习和思考要相结合;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后,私学逐渐兴盛,在一定程度上为百家争鸣准备了基本队伍。请你从思想、文化、教育三大方面给周围的人讲讲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和作用。.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