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8 ,大小:269KB ,
资源ID:54289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289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6(人民版必修1).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6(人民版必修1).doc

1、阶段特征 1. 原始社会 本阶段基本特征为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集体劳作和生活,共同享用得来的生活资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无阶段、剥削和压迫。原始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缓慢,特征相对简单。在复习时应注意原始社会生产生活方面的一些重要变化。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应特别注意各原始人类遗址的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 人类生产活动的变化:即由最原始的采集和狩猎发展为原始农业和原始家庭饲养业。原始农业和原始家庭饲养业的开展,是母系氏族社会繁荣的基础。 人类生活形态的变化:即由穴居的迁移生活发展为定居生活。 (4)人类生产生活组织的变化:即由原始人群进入氏族公社,氏族

2、公社又先后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其变化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其本质含义则是人类血缘关系的变化。 人类生产关系的变化: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氏族首领将公有的剩余产品据为己有,产生私有财产。氏族成员出现贫富分化。穷人和富人之间逐渐产生对立,发展为阶级。贫穷的氏族成员由于债务的关系沦为奴隶,富人则成为奴隶主,奴隶社会的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雏形已经形成,而普通氏族成员则成为平民阶层。当阶级出现,阶级斗争随之产生。奴隶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地位,镇压奴隶的反抗,必须要有可利用的力量国家和阶级,国家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形成。 2. 奴隶社

3、会 ( 约公元前 21 世纪公元前 476 年 ) 夏朝 ( 约公元前 21 世纪约公元前 16 世纪 ) :中国奴隶社会的建立时期。应特别注意归纳奴隶制建立的表现。 政治:奴隶制的建立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和一系列奴隶国家机器的出现为标志。 经济:夏朝的社会经济初步发展,为后世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商朝 ( 约公元前 16 世纪约公元前 11 世纪中期 ) :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疆域:非常广大。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 政治制度:奴隶制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商朝奴隶主用残酷的刑法,镇压人民。“人牲”和“殉葬”也是商朝奴隶制发展的表现。 经济:在夏朝基础上进

4、一步繁荣,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种类繁多,产量提高;畜牧业饲养牲畜种类较多,数量也很大;商朝手工业相当发达,以青铜制造业最为重要。 文化:商朝文化成就领先于世界,以文字和天文学成就最为突出。 西周 ( 约公元前 11 世纪中期公元前 771 年 ) :中国奴隶社会的繁荣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疆域:空前广大。 经济:繁荣发达,是我国农业原生作物系统的形成时期;手工业分工更细。 政治:奴隶社会的各种制度渐趋完备,是西周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中国奴隶社会的两种最典型、标准的制度井田制和分封制均在西周时期达到完善。应分别掌握这两种制度的具体内容,特别应注意这两种制度的联系。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

5、西周的经济制度,也可以看做是奴隶社会的典型生产关系。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并和井田制相适应。联系这两种制度的纽带是土地和义务。 春秋时期 ( 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476 年 ) :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政治:分封制的瓦解。春秋时期,较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他国的支配权而进行争霸战争,其性质是非正义的掠夺战争。但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大大加强了统一的趋势;在战争中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争霸战争也沉重打击了西周以来的奴隶主贵族统治体系,加速了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瓦解。 经济:井田制的瓦解。春秋后期,铁农具的使用和

6、牛耕的开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发展,私田的开垦增多,影响到国君的财政收入。公元前 594 年,鲁国率先颁布“初税亩”,在客观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由国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变;贵族为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改变剥削方式,让劳动者上交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产品分配制度发生变化;生产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化,由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转变成了封建地主和农民的关系。至此,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 3. 封建社会 ( 公元前 475 年 1840 年鸦片战争前 ) 战国时期 ( 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 ) :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阶段。 政治:继

7、春秋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在经济基础领域得以确立后,战国时期的上层建筑也发生明显变化。在新兴地主阶段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历经 100 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国确立。在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彻底。它彻底废除了井田制,而代之土地私有制;又废除分封制,代之以另一种政治制度以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中国奴隶社会的两种最典型的制度分别为封建社会中两种最典型的制度所取代。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获得一定发展,并互相推动。考生必须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这三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是农耕社会,某时期经济的发展必须首先反映在农业领域。随着农业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劳动

8、力可以解放出来从事手工生产,带来手工业的发展,而这两种行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必不可少,商业也必然随之繁荣。 文化:战国时期的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均取得突出成就。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当属意识形态领域的“百家争鸣”现象。这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巨大变革。奴隶制的统治基础井田制彻底崩溃,封建生产关系在各国先后确立,各诸侯国兴起变法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集权政治代替了奴隶主的集权政治。百家争鸣正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的这些巨大变革;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在古代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人们认识自然和

9、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思想素材;春秋战国以来,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诸侯纷争,社会动荡,为知识分子流动和思想自由创造了社会环境,活跃了战国时期的学术空气,造就了一批有见解的思想家;战国时社会变革也促使阶级关系变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化,各阶级从维护本阶级利益出发,寻找自己的代理人,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抨击批评对方,以确立自己的学说,这诸多因素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秦汉 ( 西汉、新朝、东汉 ) 时期 ( 公元前 221-220 年 )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政治上几度出现强盛的局面,是我国封建社

10、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本阶段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为巩固统一,在中央建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和三公制,在地方确立郡县制,并在思想文化方面通过“焚书坑儒”等强硬手段,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其实质是奴隶社会分封制的残余对封建上层建筑的威胁。自景帝开始“削藩”,又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初步削弱王国的势力。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从根本上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是西汉解决王国问题最关键的步骤。随之又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王国问题至此得到根本解决。为以思想上的统一加强政治上的统一,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

11、术”,将儒家思想确立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其主要原因在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这是东汉一朝政治上的突出特点。豪强地主指在政治上享有特权,在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而且世代相传具有特殊身份的大地主,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还拥有私人武装,是对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 经济:本阶段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如西汉初年针对秦的暴政,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东

12、汉初年针对西汉后期至新朝严重的奴婢问题,汉光武帝注意整顿吏治,并下九道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经过几代的治理,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民族关系: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 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战国后期,匈奴族威胁中原,迫使北方各国筑长城自卫。秦朝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迁发内地人民充实边防。西汉初年“白登之困”后,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并不能杜绝北方边患。汉武帝时,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三次大败匈奴,基本解除北方的威胁。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北匈奴仍不断骚扰北方边郡。东汉政府两次

13、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它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 两汉时期,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往来,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的开发,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两汉的疆域也得到了扩展。 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秦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在当地设三郡,迁移中原人民到那里戍守,还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汉武帝则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同内地各族人民的联系。 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

14、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同东方领国朝鲜、日本的往来更为频繁,中华民族的文化开始对这些东方国家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文化: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各民族的联系加强,中外的经济政治交往频繁,科技文化由此得到很大发展。造纸术的发明以及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成就,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20 589 年 ) :本阶段的特点是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格局。 政治:本阶段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乱世。秦汉以

15、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这是东汉以来分散的封建豪强地主经济的产物。至魏晋时期,豪强地主上层又发展为士族。东晋南朝时期,士族制度获得充分发展,士族控制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并垄断了仕途,其腐朽统治是阻碍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国家统一的政治基础。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南北经济的明显差异,也使南北政治统一缺乏必要的经济条件。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内部明显的民族差异,也妨碍着国家统一。 经济:本阶段最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江南经济的开发,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朝以前,中国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正是由于该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性,使它成

16、为历代统治者争夺的对象。因此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战乱,这就使黄河流域原本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不断遭到破坏。特别是东汉末年,北方大规模的战乱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几经洗劫,黄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坏,人民生活流离失所,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长江流域此时却获得了发展经济的一些便利条件。南方此时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大批北方农民生活迁居南方,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某些统治者如宋朝的刘裕也比较注意采取措施发

17、展生产。因此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赶上北方,为国家实现政治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前提。 民族关系:本阶段出现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明显差异。由于东汉和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造成尖锐的民族矛盾,故而形成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民族大分裂的局面。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局面,成为国家统一不可或缺的条件。 民族融合指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古

18、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融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完成:一、民族迁徙,指东汉以来周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这既是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族融合的前提。二、友好交往,指北方各族逐渐改变以前的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也学到了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济。三、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四、某些少

19、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五、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在北方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为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加国力而进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均田制,它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其余措施如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等,都加速了民族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文化:尽管本阶段政局混乱,但我国的科技文化仍取得了辉煌成就,并超越秦汉,有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如数学、农学等,其成就即使与后代“治世”相比也毫不逊色,为我国封建文化在隋唐时期

20、达到繁荣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 (581 907 年 ) :本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中国处于世界发展前列,是最文明先进,最繁荣发达,最富庶的强大国家。 政治: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定的完善时期,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能,三省最高长官的地位均相当于丞相,便于集思广益,彼此又互相牵制,避免相权过大威胁君权,因而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对固有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统治者也可以进一步笼络士人,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也对魏晋南朝以来腐朽的士族制度产生了冲击的

21、作用。这两种制度的完善保证了封建政治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封建社会的另一对固有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本阶段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由于唐玄宗在边境设藩镇,导致地方权力膨胀,对中央集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从而爆发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而衰。而安史之乱后,地方上更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并直接导致唐朝的灭亡。 经济:隋唐政权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唐统治者更把赋税制度由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该制度最大特点在于“庸”的设置,即可以纳绢或布代服徭役。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租庸调制又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这两种制度成为唐朝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加剧,大

22、量国有土地私有化,使政府手中可以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780 年唐政府实行两税法。它改变了过去以人工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但它并没有限制土地兼并,因此唐朝后期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导致农民战争的发生。 民族关系: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关系空前繁盛,特别是唐朝前期,因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昌盛。这为汉族政权发展民族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边疆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他们迫切要求吸收唐朝先进文化,主动和唐朝政府发展关系,如松赞干布向

23、唐朝政府求婚即是例证。而唐朝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也较为开朗,积极采用如直接管辖、册封和平等交往等多种方式主动发展同周边各族的关系。 对外关系:唐朝国力强盛,对外吸引力大;陆海交通也比较发达;政府又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些都为对外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此时唐朝同东亚各国如朝鲜、日本的交往十分密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也包括城市建筑、文字、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对西亚、南亚各国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唐朝文化固然对外国的影响深远,但外来文化对唐文化作用也极其明显。唐文化的博大精深,泽被深远,是建立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的。各国、各地区、各

24、民族的经济文化是互相影响,互为补充的,各国家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 文化:隋唐时期,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取得了新的更大的成就。文化昌盛发展的原因包括政治稳定,全国统一,为文化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唐朝政府奉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朝鲜、日本、印度、西亚各国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本国的文化内涵。这时期的文化出现下列特点:全面繁荣,即在文学艺术、科技、宗教等方面均出现了杰出成就,兼容并蓄,即广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世界领先,即在很多领域均出现了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如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等;影响深远,是“中华文化图”的源头。 五代十国辽

25、宋夏金元时期 (907 1368 年 )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经济上,重心南移,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地区扩展,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政治:本阶段的政治局面经历了封建国家的再度分裂局部统一民族政权的并立全国重新统一的过程。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但在全国的版图上还存在着辽、大理等发展政权,后来更陆续出现了西夏和金。因此北宋只是局部统一的朝代,而区别于大一统的汉唐。北宋亡后,又出现了南宋与金的对峙。直至 1279 年,元政权凭借其强大的武力使全国重新归于统一。 本阶段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

26、度的强化阶段。主要体现在北宋和元朝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巩固统治,本着“强干弱枝”的指导思想,解除中央和地方大将的兵权,使地方行政权和财政权分开,又在中央组织强大的禁军。这些措施避免了地方分裂的再现,使北宋在政治上出现了稳定的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又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和军队数量的激增,造成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的局面。至北宋中期,已出现严重的财政、政治和边防危机。为缓和矛盾,富国强兵,宋神宗任命王安石进行变法。他制定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和保甲法等措施,力图限制官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缓解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由于用人

27、不当,特别是新法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削弱了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遭到特权阶层的反对,新法没有成功。 元朝统一全国后,为有效治理广阔的国土,实行行省制,初步奠定了后世省区的规模,并通过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等机构,有效地保证了中央对包括西藏、台湾在内的广大边疆地区的管辖,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 经济:本阶段,在农业和手工业繁荣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商业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已打破了唐朝“市”、“坊”的界限;货币种类繁多,尤其是北宋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民族政权的边境上,还兴起了“榷场”贸易。 本阶段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南宋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

28、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的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地位。 本阶段中国古代纺织业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南宋时,棉花种植推广,棉纺织工艺水平提高。到元朝棉花种植地区进一步扩大,棉纺织业逐渐取代丝织业成为纺织业的重心。 民族关系:本阶段民族政权长期并存,战争连绵。尽管这些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这突出表现在战后的议和活动上,例如北宋和辽订立的“澶渊之盟”,有利于满足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增进了各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了边疆地区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因此和平共

29、处仍是本阶段民族关系的主流。特别是元朝统一后,又一次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现象,并出现了汉族外迁、形成新民族等新特点。 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重心发生明显变化。由于汉族政权相对弱小,控制区域有限,与外国的内陆贸易受阻,“丝绸之路”不复畅通。南宋时期,由于政府大力扶植,加之造船技术的进步,经济繁荣等便利条件,海路成为对外交流、贸易的重心。元朝时期,陆路交通和海上贸易均很发达,再次出现了对外交往繁荣发达的情况。 文化:宋元文化高度繁荣,继续领先于世界,在天文历法、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大发明均在本阶段外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

30、贡献。 明清 (1840 年鸦片战争前 ) 时期 (1368 1840 年 ) :本阶段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政治: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时期,其突出特点即为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统治者在中央废丞相,在地方废除省制,设三司;清朝统治者在中央设立军机处,以上中央或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均加强了君主权力。明清统治者均采取一些“非常”措施以维护统治,加强君主权威。如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严密监视和控制官员、百姓,并以八股取士作为科举考试的形式,以培养皇帝的忠顺奴仆;清朝统治者则大兴“文字狱”,造成“万马齐喑”的恶劣局面。这些措施的出台,恰恰是封建制度

31、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还需指出的是,在明末农民战争中,李自成起义军鲜明地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问题。这也反映出封建统治已经日益不稳固。 经济:本阶段封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清初年的统治者都比较注意恢复发展生产,为此些他们调整统治措施,以缓和矛盾,稳定小农。如明太祖奖励垦荒,减免租税;清朝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实行的人头税,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开始松弛,从而减轻了无地农民的负担,稳定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明清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均达到繁荣。在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基础上,明朝由后期,在江南的丝织业等

32、部门中,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雇佣剥削关系的萌芽。清朝前期有缓慢发展,但受到腐朽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但新生产关系的出现,毕竟可以反映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没落。 民族关系:本阶段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的重要巩固时期。特别是清前期,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了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还周到地安置了回归的土尔扈特部,使其为开发边疆作出贡献。清政府还通过册封西藏宗教首领和派驻藏大臣,紧密控制了西藏。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强了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并使其拓展了疆域。 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封建王朝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明显变化。自明朝郑和下西洋后,统治者即开始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清前期统治者效法之

33、。该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交流和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茫然无知,是中国落伍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同时,本阶段中国开始遭到西方早期殖民活动的骚扰,如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侵占台湾。这也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文化: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没落,使明清文化出现了不同于以住的新特点。在思想领域,产生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学者;在科技领域,中国虽仍在传统科技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产生了几部总结性的著作,但在近代自然科技和人文科学方面则明显落后于西方;在文学艺术领域,则开始出现鞭挞封建礼教、反映封建制度没落的小说、戏剧作品,如红楼梦、牡丹亭等。第一章

34、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重点和难点精析考点1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1如何理解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从“禅让制”到“世袭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要求。奴隶制度具有残酷的一面,但大量奴隶的使用,保存了劳动力。奴隶主占有大量生产资料可以组织大规模生产,社会分工的扩大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进入奴隶社会是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主要标志。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曾论述到:“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只有在公

35、社瓦解的地方,人民才靠自身的力量继续向前迈进,他们最初的经济进步就在于利用奴隶劳动来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生产。甚至对奴隶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成为大批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都被杀掉,而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2、关于“禅让制”和世袭制问题“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从“禅让制”到“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认识,是阶级对立的结果,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3、为什么说夏朝已进入奴

36、隶社会?原因:(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夏朝已经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国家和氏族制度的一个根本区别)。(3)夏朝已经有了种种压迫人民的机关国家机器。4、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1)、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的作用: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拓展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

37、家。最终导致王室衰微,列国纷争的后果,逐渐形成诸候割据的状态。分封制崩溃:春秋时期。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2)、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始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因耕地阡陌纵横,象“井”字形状,故称为井田。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

38、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 (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井田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4)、分封制、井田制与奴隶制国家的盛衰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完善的奴隶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分封制起到维系、调

39、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保证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的作用。是西周奴隶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奴隶制经济形态存在、发展和西周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和井田制相互影响,二者的存在成为西用奴隶制国家兴盛的支柱。西周末年以后,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局面的出现表明分封制的瓦解。在丧失政治保证和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下,井田制在春秋后期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制度度存在的经济基础最终瓦解,新的封建经济基础随之产生。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度的瓦解。5、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和国人暴动的性质: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斗争都是反抗奴隶制国家暴虐统治的正义斗争,也是奴隶主

40、贵族争权夺利的斗争。“国人”是平民,举行暴动的是平民和奴隶,“国人暴动”是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斗争。考点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1、春秋诸侯争霸战争的正确认识和评价(1)、 春秋争霸战争是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因此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因此“春秋无义战”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却忽视了争霸战争的客观作用。(2)、 “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 列宁 对于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实现区域统

41、一有积极作用。对于保护华夏进步文化,增强各族间的融合有一定作用。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霸主都曾进行过改革用以增强国力,其统治下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使经济得以发展。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增长,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交替,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2、认识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性质的不同?春秋争霸战争的性质;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和人口的兼并战争。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性质: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实质是什么? 新兴地主阶级夺权的斗争。3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的因素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

42、成统一的趋势。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各国的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促进了旧制度的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变法中秦国势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了条件。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又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战国时期各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4、战国商业发展的表现和特征及进一步得到发展的社会原因表现: (1)、 商品种类繁多,不仅有铁制品、丝麻织品、漆器,而且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 (2)、 商业城市兴起,一些诸侯国的都城临淄、邯郸

43、、大梁、郢都有买卖场所。 (3)、 商人活跃,不少大商入获利丰厚,富比王侯。 特征: (1)、 商品种类繁多:但主要是人民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和统治者的奢侈消费品。 (2)、商品流通地域更广,超出一个诸侯国的范围,并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广大市场。 (3)、商业中心一般为政治中心,是政治中心的附庸; (4)、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占有土地成为新兴地主。 原因:(1)、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建立,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商业作为封建经济的一部分和心要补充;也必定得到发展。(2)、“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了为农业服务的手工业、商业发展。这是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5、春秋战国改革和战

44、国变法的不同及原因春秋改革: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的“初税亩”。 二者实质上承认土地私有制。战国变法:主要由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和秦国的商鞅变法等。 (1)、不同之处:目的: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是为了建立霸业;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制、建立和巩固地主所级专政,进而实现统一。内容: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都注意重用人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整顿军队;战国时期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废除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的持权。奖励农耕和军功;实行县制。建立集权政治,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权力。特点: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都没有用

45、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改革维护的都是奴隶主专政的旧制度:战国时的变法废除了旧的奴隶制;确立了新兴地主的统治地位。(2)、根本原因: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之所以如此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春秋时期特别是大国争霸的前期,奴隶制经济基础还比较巩固。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伴随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产生,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发展。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正是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强大之后的必然要求。封建制度的确立;也是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6、如何看待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变法是在春秋后期开始的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贵族夺权斗争初步胜利基

46、础上进行的。变法是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变法使封建制度在各国确立起来,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变法中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的新局面。7、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1)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3)思想文化方

47、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4)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5)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打破了列国旧的分野,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8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结

48、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的因素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的趋势。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各国的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促进了旧制度的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变法中秦国势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了条件。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又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战国时期各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9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呈现的两个显著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数目逐渐减少;战国时,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等七国,七国继续

49、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渐富强,秦王赢政经过大规模兼并战争,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由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确立。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鲁国首先采取按亩收税的方法,承认土地私有。一些贵族将土地出租,收取地租转化为地主,奴隶转化为农民,井田制瓦解,意味着奴隶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诸侯国经过100多年的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封建制度最终确立。考点3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界异常活跃的社会原因第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

50、建立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第三,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异常活跃,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四,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纷纷网络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裕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第五,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和敢于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第六,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2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思想解放、人才辈出的局

51、面,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罕见的现象。它是我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发展时期。究其原因: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大变革有利于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战国时期处于历史大变革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各阶级、阶层针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各种方案,宣传自己的主张,于是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实际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阶段的文化必然是此阶段政治、经济的反映。战国时期之所以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是

52、和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它是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阶级关系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思考题: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并指出各派主张的思想实质。3、老子“无为”主张的实质是什么? 企图阻止新兴的封建政治、经济发展,维护即将崩溃的奴隶制秩序。4对儒、法、道家思想的综合认识(我国封建时代治国模式的形成认识)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 “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

53、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5、先秦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文字成熟:甲骨文成

54、为我们今天汉字的直接来源。思想基础: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派别都已出现,构成传统文化主体内容的儒家思想和作为补充来源的法家和道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各家争鸣中更是各露睁嵘。教育奠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源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文学传统形成,代表是屈原及其作品。史学奠基:以孔子编春秋为标志。科技奠基: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天文历法、医学、建筑三大领域。学习目标 阶段特征 重点难点 概念阐释 经典题例 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原始社会元谋人、北京人、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大汶口文化的基本情况和黄帝、尧舜禹的传说,以及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的产生。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断代工程研究成果,

55、掌握三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本情况。 3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角度去看待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封建制的确立和商鞅变法。 4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明确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5、通过对两次社会形态更替原因的分析,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6、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分析西周的井田制和分封制的特点及相互关系。7、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阶段特征 从距今约170万年至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代。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在母系氏族繁荣

56、阶段,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发明了原始农业,并形成了一些原始手工业。父系氏族时期,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阶级的出现,孕育着原始社会瓦解的因素,人类社会出现文明的曙光。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夏、商、周三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高度的奴隶制文明,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确立了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 公元前8世纪前期至公元前3世纪晚期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诸侯争霸,使旧的制度和统治秩序被破坏,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而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革命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重点难点 1关于

57、“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问题 “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选举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适应当时部落战争的需要,亲近的氏族部落结成部落联盟,部落联盟通过参加联盟的各氏族,部落首领,召开联盟议事会,选贤举能,产生部落联盟首领作为联盟的军事首脑,传说中尧、舜,禹等部落联盟首领的更替就是禅让的结果。实际上“禅让”,不是在绝对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的。它只限于氏族贵族范围,同时强力在“禅让”中往往起决定作用,这实际预示着原始社会的崩溃。 传说中,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也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虽推举伯益为首领,但启凭借实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从而结束了这种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王位世袭制确立

58、,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确立。这种制度经历了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到1912年最终结束。 2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虽然原始社会的社会成员是建立在乎等、无剥削、无压迫、平均分配产品的社会关系上的,但它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状态下,为维护人类的生存而必须采取的一种社会形态。它是与原始社会极端低下的生产力相适应的。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奴隶的集体劳动不仅推动了社

59、会经济发展,而且还创造了高度繁荣的文明。从历史发展来看,奴隶社会时期不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雕社会,而且还创造了原始社会所没有的令世人瞩目的文化成就。 3、如何认识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变法之一,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一是商鞅变法顺应了封建发展的历史趋势,这是根本所在;二是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三是商鞅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商鞅变法前就舌战旧势力,用“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历史进化思想驳斥了旧贵族,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变法过程中,他又不畏强权,严惩了鼓动太子出来破坏新法的公子虔,公孙贾等旧贵族,从而确保了新法的实施。商鞅变法之所以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主要体

60、现在他的变法内容上。 4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昌盛的原因第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阶级关系的变革,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第三,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异常活跃,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第四,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纷纷网络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裕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第五,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有观点的思想家。第六,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

61、文化的繁荣。 5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 “春秋无义战”,大国的争霸战争,虽然都以“遵王壤夷”相号召,但霸主们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统治的势力范围,掠夺更多的土地、人口和财物。人民在战争中付出的代价很大,所受痛苦也最深。据不完全统计;春秋各国军事行动有4鹃次(实际数字远不止于此)。而宋、郑兵灾最重,郑七十二次、宋四十六次。一次楚围宋达九个月之久,使宋城“易子而食,析骸以爨(cuan窜)。”这些小国介于大国之间,“无岁不聘,无役不从,以大国政令之无常,国家罢病,不虞荐至;无日不惕,岂敢忘职?”处在如此境地的小国,其统治者自然要把一切负担转嫁到人民身上,人民处境的困难可想而知。 不过

62、,从整个历史进程看,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战争超出了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由西周百余“国”的纷争,到春秋十四个诸候国的争霸局面,经过兼并战争,再剩战国七雄形成地区性的统一,为秦的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前提。而且在争霸战争中,一些国家吞灭了周围的部族小“国”,各族之间频繁迁徙和交往,加强了经济文化联系,为民族的初步融合打下了基础。春秋时期的华夏族在夏商周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在东方,以齐鲁为中心,和散居的东夷部落逐渐融合。在西方,以秦为中心,融合了西戎各部。在北方,以晋为中心,与诸狄相融合。在东北,以燕为中心,与山戎、北戎融合,在南方,以楚为中心,和诸蛮、西南夷逐渐融合在东南方,以吴越为中心,和越人相融合。这

63、些地区性的民族融合,为后来汉族的形成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争霸过程中,各霸主为增强国力,都进行了政治、军事改革,这保证了其统治下社会秩序的相对安定,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第四;战争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增长,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第五:争霸战争也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交替,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产生。 概念阐释 1分封制 西周建立后,为适应统治的需要,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土地俘虏赐给王族成员,传说,中圣王的后裔和商的遗民以及立功的将士,让他们在地方作诸侯,分区管理,辅佐周王,被封的诸侯在封国内继续分封,通过这种逐级分封,下级对上级承担缴纳贡物,军事保,卫,服从

64、命令等义务。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封建制度确立后,它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2、井田制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开始于商,盛行于西周,在这种制度下,土地所有权属国王,层层分封后,受封的奴隶主贵族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权,不能随意转让买卖土地,同时还需缴纳“什一”之税作为贡赋,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井田上奴隶集体劳动,其劳动果实完全被奴隶主贵族占有。随着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私田”大量出现,奴隶主贵族控制着私田产品,逐渐出现“公田不治”的局面,再加上奴隶的不断反抗,井田

65、制在春秋后期开始瓦解,鲁国的“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的地位。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终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经典题例例1公元前8世纪平玉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周室衰微王命不行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尊王攘夷大国争霸,(2000年全国高考题上海卷)A、 B C D解析选C。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春秋初期历史阶段持征的理解力。平王东迁后;东周开始进入春秋历史时期。此时期的周王室地位削弱,对诸候已失去了控制,与此同时,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频繁的争霸战争,一些大国利用“尊王攘夷”为借口,争做霸主。而此时东周的都城一直在洛邑,显然不符合

66、历史实际。因此,是当时政局的特点。例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2000年全国高考题)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答案:A例3认为夏朝的建立是我国奴隶制国家出现的理由是 A国家机器的建立B财富分配不均C“天下为家”局面出现D奴隶主剥削奴隶答案:A例4阅读下列材料:人民日报报道: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目前阶段性成果已初步完成。这阶段性成果,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这意味着我国历史准确的公元纪年将有4200多年,为我们讨论(夏商周)三代历史并进而往前追寻中华文明的

67、源头,奠定了基础。在这一工程的实施中,科研人员根据古文献竹书纪年中有关日食的记载,结合考古遗址的分期测定及文献所载夏代总积年的数据,最终对夏代始年得以估定。 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回答(1)一(3)题:(1)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国人暴动” 平王东迁 “周召共和” 犬戎攻破镐京A B C D答案:A(2)关于日食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食是月亮的影子落到地球上发生的 B,日食是地球的影子落到月亮上发生的C、日食是由太阳黑子的活动引起的 D日食是由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引力变化引起的答案:A(3)科研人员通过分析历史上发生的日食现象确定历史纪年的事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68、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人在客观规律前无能为力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 A B C D 答案:B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学习目标1、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断代工程研究成果,掌握三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本情况2、 正确认识世袭制、井田制、分封制等重要制度。3、 了解三代更替的原因4、 认识国家的基本概念重点:周的重要制度 难点:国家概念教学方法:讲述法、文献法、对比法板书:一、夏的建立1、 基本状况2、 国家特点 3、 夏桀的暴政和商汤灭夏 二、商的兴亡 1、基本状况 2、盘庚迁

69、殷 3、商纣的暴政 三、周的兴衰 1、武王伐纣和周的强盛 2、国人暴动 3、西周灭亡和平王东迁烽火戏诸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周幽王即位时,国势已经衰微。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关中发生地震。幽王不顾百姓死活,继续过着享乐的生活。他有一个特别受宠爱的妃子褒姒,很漂亮,但不爱笑。为了让褒姒发笑,幽王绞尽了脑汁。最后,他把目光盯在了骊山顶上的烽火台上。什么是烽火台呢?简单地说,就是古时传信报警的一种建筑。遇到敌情时,白天报警,燃狼粪冒浓烟;黑夜报警,点柴草起火光。浓烟和火光会把敌情很快传遍各地。周幽王为了取悦褒姒,就下令点起烽火。各国诸侯看到烽火升起后,知道京城告急,就急忙率领人马前来救助。周幽

70、王和褒姒看到诸侯在骊山脚下忙乱的情形,感到非常可笑,褒姒终于大笑。谁知这一笑,竟使西周灭亡的日子到来。因周幽王废长立幼,加剧了内部矛盾。被废掉的太子宜臼和其母亲申后要求申侯(指申后的父亲,宜臼的外公)报仇。申侯勾结犬戎进攻镐京。当镐京被围时,周幽王下令再次点起烽火求救,但诸侯都怕上当,谁也不来,犬戎终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诸侯们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 四、井田制和分封制正文: 基本特征:1、 夏朝是我国奴隶制度的形成阶段,就必定带有王位世袭制的出现、奴隶制古家机器的出现,积极压迫与反抗关系的出现2、 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奴隶制生产关系得到发展意味着奴隶的数量、使用奴

71、隶劳动的广泛性高于夏朝,这是商朝成为世界上大国的重要原因。3、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阶段,奴隶制度比商朝完善,奴隶制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因而西周时期,我国能在东方具有重要地位。 一、夏的建立1、基本状况:(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BC1600)关于“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选举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适应当时部落战争的需要,亲近的氏族部落结成部落联盟,部落联盟通过参加联盟的各氏族,部落首领,召开联盟议事会,选贤举能,产生部落联盟首领作为联盟的军事首脑,传说中尧、舜,禹等部落联盟首领的更替就是禅让的结果。实际上“禅让”,不是在绝对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的。它只限于氏

72、族贵族范围,同时强力在“禅让”中往往起决定作用,这实际预示着原始社会的崩溃。 传说中,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也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虽推举伯益为首领,但启凭借实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从而结束了这种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王位世袭制确立,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确立。这种制度经历了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到1912年最终结束。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财产、贫富分化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原始社会后期氏族、部落和联盟首领特权演变的结果。2、国家特点 有国家机器(官职、监狱、刑法、军队等)二里头遗址(河

73、南偃师)3、夏桀的暴政和商汤灭夏:人民将夏桀比喻成太阳,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虽然原始社会的社会成员是建立在乎等、无剥削、无压迫、平均分配产品的社会关系上的,但它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状态下,为维护人类的生存而必须采取的一种社会形态。它是与原始社会极端低下的生产力相适应的。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奴隶的集体劳动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而且还创造了高度繁荣的文明。从历史发展来看,奴隶社会时期不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雕社

74、会,而且还创造了原始社会所没有的令世人瞩目的文化成就。 二、商的兴亡 1、基本状况 汤、以亳(河南郑州)为都城 2、盘庚迁殷(河南安阳)原因:1、前期的王位争夺2、政治动乱3、自然灾害商历史重大转折点,此后近300年商定都于此 3、商纣的暴政 表现:1、生活腐朽2、刑罚残酷3、“人祭”“人殉” 结果:阶级矛盾激化 夏、商衰亡的根本原因:统治者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改朝换代。 三、周的兴衰 1、武王伐纣和周的强盛 BC1046 镐京 伐纣性质: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统治的正义战争 2、国人暴动 国人:都城及近郊的贫民,属于被统治阶级原因:周厉王暴政 结果:“周召共和” 、西周衰落 3、西

75、周灭亡和平王东迁 原因;1、阶级矛盾2、民族矛盾(犬戎) 四、井田制和分封制1分封制鲁、燕、卫、晋(王族);齐(功臣);宋(先贤) 西周建立后,为适应统治的需要,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土地俘虏赐给王族成员,传说中圣王的后裔和商的遗民以及立功的将士,让他们在地方作诸侯,分区管理,辅佐周王,被封的诸侯在封国内继续分封,通过这种逐级分封,下级对上级承担缴纳贡物,军事保,卫,服从命令等义务。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封建制度确立后,它逐渐被郡县制取代。影响:积极:巩固统

76、治、扩大疆域 消极:王室衰微、诸侯分立 2、井田制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开始于商,盛行于西周,衰落于春秋。在这种制度下,土地所有权属国王,层层分封后,受封的奴隶主贵族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权,不能随意转让买卖土地,同时还需缴纳“什一”之税作为贡赋,政治上要完全服从周王的命令,军事上要随同出战,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井田上奴隶集体劳动,其劳动果实完全被奴隶主贵族占有。随着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私田”大量出现,奴隶主贵族控制着私田产品,逐渐出现“公田不治”的局面,再加上奴隶的不断反抗,井田制在春秋后期开始瓦解,鲁国的“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的地位

77、。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终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1)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2)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3)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4)分封制实质上是在奴隶社会土地王有的前提下,利用宗法血缘纽带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的制度。 第三节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学习目标1、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经济情况2、 分析三代经济发展的原因重点:三代的农业、商的青铜业 难点:对青铜时代的理解教学方法:讲述法、文献法、对比法板书:一、农业和

78、畜牧业 二、青铜业、手工业 1、青铜时代 2、玉器 3、纺织 4、陶瓷 5、漆器 三、商业、交通、城市 正文:认识:生产力发展是一切社会变革、发展的原动力,夏、商、西周三代经济的进步,促进了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典型特征,是辉煌灿烂的三代文明的物质基础。 一、农业和畜牧业1、农业发展原因 (1)、三代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2)、主要采用奴隶和庶民集体劳动的方式2、农业发展的表现: (1)作物品种增多,“五谷”在商时已种植 (2)耕作技术提高,会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3)农田水利的发展 (4)农用工具 :极少用青铜器3、畜牧业:用途:食用、拉车、祭祀 二、青铜业、手工

79、业 1、青铜时代 青铜铸造是商、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其青铜器数量、种类之多空前绝后,所以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 夏:发现较少。铭文极少 商:铸造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有铭文 西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皿增多,有些动物形状的器皿栩栩如生。铭文多。 2、玉器 妇好(盘庚之侄商王武丁的妻子)墓中出土700多件 3、纺织 西周丝织品已有斜纹提花、刺绣技术。 4、陶瓷 商、周出现原始瓷器,由大汶口文化的白陶发展而来。 5、漆器 (1)、河姆渡文化中就出土了红漆碗 (2)、商的漆器制造已达到较高水平,周的漆工艺大量用于造车。三、商业、交通、城市 1、三代商业、交通

80、的特点 (1)、交通工具种类很多 (2)、商业和交通受到重视,商朝以贝为币、“商人”的称呼、商业都市、 (3)、交通设施配套:商周的旅舍、邮驿传递制度 意义:三代的交通和商业是建立在奴隶制农业和手工业发达的基础上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必然要求一定的产品交换,于是商业产生。商业的发展和政治军事的需要又推动了交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并增进各地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推动了我国奴隶制文明的进步。2、 西周交通比商发达的原因: (1)、政治上便于周王巡视各诸侯国,也便于诸侯朝见周天子 (2)、经济上便于各诸侯国向周天子纳贡 (3)、军事上有利于周天子调动各诸侯国的军队 3、三代

81、的城市 是全国的政治、交通的中心;是国家机器、王权加强的表现和结果。1东周的建立和分期教师讲解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结束,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争战而得名。从表面上看,春秋和战国都是国家分裂,天下大乱时期。但实际上,两者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点,同学们可以记一下,慢慢理解、体会。(1)春秋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战国是礼崩乐坏之后的时代;(2)春秋是由统一走向分裂,战国是由分裂走向统一;(3)春秋是旧的社会秩序乃至观念形态瓦解的时代,

82、战国是新的社会秩序和新的观念形态处于酝酿之过程的时代。下面我解释一下:(1)春秋时期从平王东迁算起,可看作是礼崩乐坏的开始。春秋三百年间,在政治舞台上尽管表现为大国争霸,但历史的实质性内涵则是礼乐文化的逐渐崩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三分公室等事件,可以视为礼乐文化的最后瓦解和新的社会秩序得以产生。虽然这新的社会秩序可能还算不上秩序,但毕竟是以新的面貌取代了旧的礼乐文化。由于这新的社会秩序的不稳定性,又决定了它从产生之日起就在寻求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也可以说,不论是战场上的厮杀,还是以后我们将要讲到的百家争鸣,都可以视为对新的社会秩序的寻求。不同的只是前者为客观效果,后者为主观意图。(2)周代的礼

83、乐文化既是一套严密的等级制度,但同时又是一种大一统的政治模式,春秋的大国争霸是对大一统政治模式的否定。即是说,春秋时代的整个时代精神乃是一种“离散”的精神,既为政治上的分裂,亦为文化上的背离。而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乃至频繁的战争,却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奏曲,或者说其发展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3)春秋时期虽为礼崩乐坏,但同时人们在背离礼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制于礼制,这一点在思想领域尤为突出。比如孔子,他讲究“克己复礼”,但又授徒讲学与礼制相违背。因为兴私学本身就是对官府垄断教育的否定。政治领域里这种矛盾现象也有,特别是受制于礼制或迫于周天子名义上的权威为普遍现象,所以他们谋取霸权,往往打着“尊

84、王攘夷”的旗号。而战国时期,由于礼制已彻底破坏,不再作为社会规范而存在,故人们的观念形态完全挣脱了礼乐文化的羁绊。政治领域里,各诸侯国把自己看作是主权国家,其同周天子不再是君臣之关系。在思想领域,人们不再去想如何维护周礼的问题,而是思考如何借助传统的思想而重建社会观念形态的问题。关于这些内容,当我们学习完本课后,会有所理解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具体情况。板书2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教师引导请大家看课本的第二段内容,看书时一要找出王室衰微的表现,二要思考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王室衰微的表现是: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

85、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之间的关系是:王室衰微为诸侯争霸提供了前提,诸侯争霸反过来又促进了王室衰微。教师讲述东周王室衰微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王畿面积大为缩小。周平王迁都洛邑初,还有约方圆六百里的王畿。随之因赏赐有功诸侯及被外部侵夺,渐次缩减,最后只剩下洛邑周围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盘。(解释:王畿:即国都附近的地方。又叫京畿、畿辅)。(2)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郑桓公是春秋时期一位诸侯,他眼见王室政治腐败,诸侯叛离的倾向愈益滋长。在王室衰微、周天子没有力量继续维持统治秩序的情况下,庄公(桓公)打起“以王命讨

86、不庭”的旗帜,联合齐、鲁,攻打宋、卫,制服陈、蔡,并打败北戎,稳定了东周的政局。但却乘机独霸王室权力,与周天子的矛盾日益尖锐。平王时,王室与郑国已互不信任,相互交换质子,后来周桓王上台,剥夺庄公权力,庄公不满,派人割了王室洛邑的庄稼。周郑从“交质”发展到“相恶”的地步。尖锐的对立,终于引起一场大战。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军讨伐郑国,王师惨败,周桓王被箭射中了肩膀。天子威信扫地,从此一蹶不振。(3)诸侯对天子的朝聘,贡献大大减少,王室财政拮据,不得不仰赖诸侯的资助,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赙”(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受诸侯的摆布。周襄王曾

87、低声下气地向郑国“请盟”,后业又接受晋侯的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天子共主的地位,此时已名存实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社会进入了动乱时代。教师引导刚才看了课本第二段的内容,知道了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那现在请同学们继续看课本第三段的内容。在看书过程中,注意一下齐国的自然环境、管仲改革的内容、改革与富国强兵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然后,我们共同来解决。学生看书教师提问齐国在什么位置,其自然环境怎么样?学生回答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教师引导春秋时我国还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而齐国能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另辟蹊径,使自

88、己变成了一个东方大国。这体现了一种什么道理?学生回答这体现了一个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道理。教师补充这实际上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协。而且通过改革,把资源条件转化为经济优势。最终使齐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教师讲解齐国地处海滨,拥有丰富的鱼盐和矿藏,从太公开始,就“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到了春秋年间,农业、手工业,特别是冶铸、纺织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齐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最终成就了霸业。(讲到这里,教师可以插一些关于齐桓公和管仲的事迹,从而使学生明白不拘一格用人才可以给国家带来兴旺的道理。也可以让学生讲,以活跃课堂气氛)下面,请同学们归纳一下管仲变法的内容和齐

89、桓公称霸。板书(1)管仲改革和齐桓公称霸。学生回答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建立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教师提问从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及改革的内容来看,齐国实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富国强兵。教师讲解我们看一下齐桓公任用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达到这个目的?每一项措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是什么?管仲改革的第一个内容是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即政治上实行国野分治,加强对全国城市和乡村的管理。即“叁其国而伍其鄙”。(板书)把全国分为二十一个乡。工商之乡六,士农乡十五。把居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士之子永为士,农之子永为农,工商之子永为工商”。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是政治上的,而且是

90、军事上的。它使军政合一,达到了兵民合一的效果。齐国在争霸的军事行为中之所以能够成功,同这种改革措施是分不开的。在发展生产方面,根据土地的多少、好坏征税,重视工商业,提倡发展盐铁和铸造货币,采取调节物价等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管仲改革的第二个内容是改革军事制度,建立强大的军队。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在内政改革的基础上改革军制,把居民组织和军事编制给合起来,工商,专心本业,免服兵役。士农乡(农乡),即出士兵之乡,每户出一人当兵,五乡的士卒为一军,全国组成三军。平时生产,农闲训练,战时出征。由于他们居住集中,互相熟悉,提高了战斗力。第三个内容是以“尊王攘夷”相号召,扩充边

91、界。这实际上已经是建立霸业的过程了。公元前664年,山戎侵燕,桓公率军北伐山戎,保卫了燕国。两年之后,狄人侵邢,桓公出兵相救。又两年,狄人侵卫,桓公再次发兵击狄救卫。齐桓公打击戎狄的行动和救患扶危的精神,获得了诸侯的普遍拥护和称道,大大提高了齐国的声威。当南方的楚国不断北侵的时侯,齐桓公又发兵击楚,消除了楚对中原的威胁。在这前后,齐桓公又在“尊王攘夷”的旗号下,陆续吞并了几十个小国,拓地千里,把山东大部和河北东南部统一了起来,使这一地区的“东夷与华夏之辨”随之消失。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会盟于葵丘(今河南兰考东),周天子也派人参加了这个诸侯大会。会上订立盟约,

92、共推齐桓公为霸主,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教师提问同学们快速看一下齐桓公称霸的下一段,回答继齐桓公之后的另一位霸主是谁?学生回答晋文公。教师引导晋文公怎么样成为霸主的?学生回答晋文公上台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那时楚国势力已发展到黄河流域。后来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教师总结正确。晋文公确实是在改革的基础上打败楚国,做了中原霸主的。下面我再作一些补充。板书(2)晋文公改革和继为霸主教师讲述晋国是汾水下游一个小国,春秋时期疆域已扩大到整个汾水流域。晋献公晚年,因宠爱骊姬,废嫡立庶,引起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

93、重耳至齐,受到齐君赏识,以女齐姜给他为妻。后来重耳与随行的赵衰、狐偃等人先后到曹、宋、卫、郑、楚等国,历经艰难,最后到达秦国。这时,晋怀公即位,昏庸乱政,不得人心。于是,秦穆公出兵助重耳回国夺取了政权。重耳在外流亡19年,62年即位,是为晋文公。由于晋文公长期在外流亡,了解民间疾苦,故即位后便着手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这些措施都为晋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晋文公善于识人和用人,这也是晋称霸的原因之一。他执政之初,首先对复国有功的谋臣武将论功行赏,并张榜公布,以免遗漏了该赏的功臣。介子推跟随晋文公流亡期间,屡建功劳。行将封赏时,他却托病回家,奉养老母,甘受清贫。介之推从人解张见他榜

94、上无名,十分不平,夜至宫门求见。文公悔之很深。赶忙派人隆礼驾车去接介子推。可是介已提前背着老母悄然离去了。晋文公又张榜全国,请介子推出来为官。后接到报告说介子推隐居在绵上(今山西介休东南)山谷之中。晋文公带着文武官员亲往绵山迎请。但由于山高林密,难寻踪影。有人献计烧山逼介主动走出,结果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子推与母相抱而死。据说,后来人们由此而过寒食节,并户户插柳,以召介子推之魂。正因为晋文公爱惜人才,并重用有才干的人厉行改革,所以很快稳定了晋国政局,发展了国力,最终建立了霸业。教师提问晋楚争霸,晋国打败楚国,确立霸主地位的是哪一场战役?学生回答城濮之战。教师引导谁能讲一下城濮之战中退避三舍的故事

95、?退避三舍的实质是什么?学生讲述史载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在晋国内乱逃往在外时,曾受到楚王的殷勤接待。当在宴会上楚王问到重耳以后用什么报答他时,重耳是这样回答的:若是真能托您的洪福回国取得政权,等到将来万一晋楚两国发生战争,我一定让晋国军队退避三舍之地。如果退避三舍之地仍然得不到楚国的谅解,那就得周旋一下了。到城濮之战时,晋军没有食言,果然退避三舍,最后趁楚军大意之时打败了楚军。(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可以课本上的注释为基础,由教师讲述)教师分析在城濮之战中,晋军处于劣势,退避三舍不仅使晋军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在军事上也使晋军避开了在不利条件下同楚决战,保存力量,待机破敌。在决战中晋军避

96、开了敌人强大的中军,选择比较薄弱的两翼冲击。又伪装败逃,造成了敌人的错觉,然后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使自己在局部上占据优势,再从局部的优势转变为全局的胜利。因此,退避三舍的实质是避敌锋芒,诱敌深入,寻机歼敌的策略。教师讲解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晋文公在位期间,先后灭掉30多个小国,开拓疆土千里之多。晋文公成为齐桓公之后春秋时期另一位霸主。教师提问现在关于齐桓公和晋文公两位霸主的历史我们讲完了。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大家讨论一下,选出代表来回答。学生讨论学生回答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

97、因是两个国家都进行了改革。教师补充春秋时期的霸业政治,是在以变求强的争霸过程中实现的。各大国为谋霸权而改革,因改革而富强,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齐国和晋国都通过改革而迅速致强,改革涉及到内政、生产和军事等方面的内容。教师过渡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取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暂时遏制了楚国北进的势头。但楚国仍然是南方一个大国,一直有北进的打算,因此,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的时间。后来,楚庄王打败了晋军,做了中原霸主。 教师讲解楚在城濮之战中暂时受挫。公元前626年,商臣即位,是为楚穆王。穆王时国力得以增强。庄王即位后,以富有才干的孙叔敖为宰,整顿内政,兴修水利。发展武力,国势更加强盛。公元前60

98、6年,楚庄王北进至洛邑附近。迫使周定王为他举行隆重礼仪,并向鼎之轻重,大有取周而代之之势。庄王问鼎,明显暴露出北上称霸的意图。公元前598年,楚围郑,晋景公出兵救援。次年,晋、楚会战于邲(bi,今河南武陟东南),晋军大败。三年后,楚又伐宋,宋向晋告急,晋畏楚而不敢与之争锋。从此,中原各国背晋向楚,使得楚庄王饮马黄河,成为在中原霸主。板书(3)楚庄王继晋称霸中原教师引导刚才我们讲了楚庄王称霸中原,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课本上关于吴越争霸的小字部分。除了理顺吴越争霸的过程外,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勾践的什么?板书(4)吴越争霸学生看书学生回答答案一:我们应该学习勾践那种卧薪尝胆的精神。答案二:我们应

99、该学习勾践那种能屈能伸的人生态度。答案三:我们应该学习勾践那种不忘国耻发奋图强的精神。教师提问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霸主地位确立的方式是什么?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学生归纳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都是通过内政、军事、生产等方面的改革,富国强兵,通过战争打败对手,再召集诸侯会盟,确立起霸主地位。(挂春秋争霸形势图)教师引导我们讲过了春秋争霸,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做过霸主的国君。学生回答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教师讲解请大家看春秋争霸形势图,在上面指出齐、晋、楚、吴、越、宋、秦的位置。为什么让大家指这么多的位置呢?因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一般我们都称春秋五霸。哪五霸呢?说法有多种。一说是

100、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越王勾践。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也有自己的新观点。下面,我们对春秋的争霸战争作一简单地评价。板书3对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思考、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去评价春秋的争霸战争。学生讨论学生回答答案一:春秋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答案二:春秋的争霸战争使一些小国被大国吞并,一些疆域较大国家出现。答案三:春秋的争霸战争促使了一些国家进行改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教师补充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但应注意的是: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应该抱着一分为二、实事

101、求是的观点。应该用辩证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看问题,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评价:投影显示(1)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是大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而发动的。战争的结果是肥了大国诸侯,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无义战”。(2)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春秋是我国历史上新旧制度的交替时期,战争过程中,打击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扫清了道路。奴隶制度迅速瓦解。(3)争霸战争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大国在争霸和兼并中,开拓了疆土,使春秋初年的100多个国家,逐步缩减成10余国,形成了南方的楚,北方的晋、燕,东方的齐,

102、西方的秦,东南的吴、越这几个势力中心,实现了区域性局部统一。这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4)争霸战争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争霸战争一方面使交战国家和战乱地区的经济受到破坏,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国为了争霸,都重用有才干的政治家,厉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措施,出现了经济发展、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的景象。由于战争的关系,人们流动频繁,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原地区较先进的经济文化得到了传播。(5)争霸战争促进了各族的大融合。频繁的战争,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和各族间的广泛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族杂居共处,打破了原来各族间的区域界限,加速了中华民族的形成过

103、程。教师过渡我们讲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时提到了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实现了局部统一。到战国时,大的诸侯国只剩下了七个,它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挂图显示七国的位置)教师讲述这在历史上被称为战国七雄。板书战国七雄1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教师讲解春秋时期,晋国新旧势力的斗争异常激烈。在这斗争中,韩、赵、魏、智、中行、范氏六家新兴势力逐步取得了胜利,从而控制了晋国政权,称为“六卿专政”。但六卿的势力发展并不平衡。后来,韩、赵、魏、智四家联合起来,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并瓜分了这两家的土地。到公元前453年,韩、赵、魏又联合消灭了智氏,从此晋国政权就控制在这三家手中。赵氏占据晋的北部地区,建都

104、城于晋阳(今太原);韩氏占据晋的中部地区,以平阳(今山西临汾)为都城;魏氏占据晋的南部地区,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晋君只保有绛和曲沃两小块土地。至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史称“三家分晋”。田氏是齐国新兴势力的代表。春秋中期以后,田氏家族的势力迅速膨胀。田氏采取了“厚施薄敛”的办法,向贫民放贷时,采取大斗出小斗进的措施,获得了民众的拥护。特别是在战乱和受灾之年,民众归之如流水。公元前490年,齐景公死,贵族高氏、国氏立景公的儿子荼为国君。田氏乘机发动武装政变,打败了国氏、高氏,立景公的另一个儿子阳生为国君,由田乞为相,掌握了实际权力。田乞死后,其子田

105、常继相位。政权开始完全落到田氏手里。田常任命田氏兄弟和同族人作都邑大夫,扩大了自己的封地。到公元前476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完成了田氏代齐的步骤。公元前386年,田和列为诸侯,仍沿用齐国国号。“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表明新兴势力在晋、齐两国取得胜利。也表明战国七雄并存局面的形成。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一看“战国七雄”一目的内容,从中找出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主要战役名称及参与国家。学生看书学生回答主要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前两次战役发生在魏齐之间,长平之战发生在秦赵之间。(挂图显示战国形势,学生从图上找出战役位置)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特点?

106、学生看书比较或看三十六计VCD相关内容。教师补充同学们可以从军队规模、持续时间、用兵谋略、战况结局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回答春秋时期的城濮之战是为争夺霸权的一场战争,战胜国以取得霸主地位为主要目标。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是一场吞并对方的战争,秦国不仅要打败赵国,而且通过从肉体上消灭敌人彻底要把对方吞并,进而统一中国。教师讲解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不仅战争本身的过程不同,而且战争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春秋时期的政治,就是各大国争夺霸权的政治,是大国靠武力胁迫弱小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强权政治。体现在战争中,就以逼迫对方在政治上臣服于自己为主(也曾把若干小国吞并)。战国时期的政治,就是富国强兵,吃掉对方,进

107、而统一中国的政治。因此,春秋政治是“争霸”为主,战国政治是“兼并”为主。历史在争霸过程与兼并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板书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及特点课堂小结到现在为止,本课的内容就学习完了。我们这一节课主要讲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两大问题。春秋和战国是东周的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共同特征是分裂和战乱,但时代内涵不同。故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内容也不同。希望大家下去以后,认真复习,多看一些相关书籍,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段历史。布置作业1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战争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答案:A2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是在_战役之后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

108、长平之战答案:D3下列各诸侯国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秦国B赵国C晋国D韩国答案:C板书设计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东周的建立和分期2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1)管仲改革和齐桓公称霸(2)晋文公改革和继为霸主(3)楚庄王继晋称霸中原(4)吴越争霸3对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二、战国七雄1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及特点活动与探究1设计方案教师组织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战国时期几次主要的战争,下面我们模拟一下桂陵之战中围魏救赵一段。其故事梗概如下:公元前354年,魏伐赵。围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救赵。出征前,孙膑对田忌说:“今魏国和赵国作战,精锐必力

109、竭于国外征伐,老弱亦必疲惫于国内,齐军不如急趋魏都,乘其空虚,攻此魏国要地,魏军必回师自救,齐军可截击之,既解赵国之危,又重挫魏势。如何?”田忌采纳了孙膑之计,举兵西攻魏国。魏军得讯后立刻回师本国,当魏军行至桂陵时,遭到齐军的伏击,魏军大败。下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设计出多种救赵方案,介绍方案特点,评价优劣,在比较鉴别中认识围魏救赵战例的典型意义。学生分组设计学生评价教师讲解“围魏救赵”中孙膑采取的实际上是“攻其所必救”的策略。齐军如果直接到邯郸城下和魏军作战,效果未必好。因为长途行军,士卒疲弊,粮食供应等,这些问题必须考虑。而且对魏来说,对付齐军是以逸待劳。而直接出兵大梁,效果则要好得多。大梁是

110、魏国的首都,是魏军必救之地。守城兵士又多是老弱之辈。攻大梁对魏军震慑很大,能造成军心不稳,无心恋战的效果。而在魏军回救途中,设伏歼敌则是以逸待劳之举。在近代史上,“围城打援”的做法与此类似,刘伯承最擅长这一点。因此,军事谋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战争的成败。2成语故事会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搜集、交流,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讲故事。化装表演,漫画绘画等。小组内设策划人,搜集人,讲演表演人,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合作参与。可搜集的成语故事还有:数典忘祖、管鲍之交、老马识途、一鸣惊人、朝秦暮楚等。备课资料一、关于春秋五霸关于春秋五霸,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为春秋五霸。此

111、说见之于白虎道号篇。一说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此说见于王褒四子讲德文,曰:“五伯以下,各自取友:齐桓以管鲍隰宁,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有舅犯赵衰,取威定霸,以尊天子;秦穆王由五羖,攘却西戎,始开帝绪;楚庄有孙叔子反,兼定江淮。威震诸夏;勾践有种蠡泄庸。克灭强吴,雪会稽之耻。”一说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此说最早见于墨子所染曰:“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入后世。”到了荀子,则明确将这五人称为五霸了。齐桓、晋文、楚庄、

112、吴阖闾、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故它焉。略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一说以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为春秋五霸,此说见之于汉书诸侯王表“衰则五霸扶其弱”,颜师古注“此五霸谓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吴夫差也。”一说以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为春秋五霸,此说见之于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五霸者,大国秉直道以率诸侯,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是也。”这是自汉以来最为流行的说法。总的看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比较固定。不好确定的是勾践、阖闾(或夫差)、秦穆公、宋襄公几人。这可能是取舍标准不一造成的。中国历史文化悬案总览“春秋五霸”

113、何指一文,有删节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沈原、倪天礼、耿刘同主编二、关于楚庄王问鼎中原“楚王问鼎”一事出自史记楚世家:“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之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子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三、关于战国时期的战争进程战国时代,以公元前341年

114、齐魏马陵之战为界,战争按进程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此前,东方六国矛盾主要体现在他们之间的兼并战争方面。秦国虽为“七雄”之一,但由于偏安西北一隅,而且春秋以降,受到国力和地理因素地限制,无法自由地向东发展,只能称霸西戎,以图发展。中原则表现为魏国首王独霸一时,继而又形成齐魏对峙的长期混战格局。马陵之战后,形势发生了变化,战国历史进入第二阶段,即列国围绕秦齐双雄称霸,展开了错综复杂的合纵连横斗争。秦国自商鞅变法后一跃成为强国,加快了东进的步伐,齐也在扩张势力。夹在中间的韩、赵、魏等国受到威胁,事关安危存亡,北燕南楚也不免有唇亡齿寒之虑。秦齐两强遥相对峙,展开了极其复杂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斗争。秦先破齐

115、楚联盟,齐因楚背约伐楚,楚衰。齐、韩、魏又合攻秦国,经3年激战,攻入函谷关,秦被迫求和。秦深感东方六国的巨大威胁,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越战越强,公元前260年秦取得长平之战胜利后,更显示出扫平天下的雄心大志。秦王嬴政时,统一全国。四、关于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山西永禄一号尸骨坑)山西高平县西北有一山谷,东西南北各60步,人们称它为省冤谷。这里便是长平古战场遗址。前262年,秦赵大军于长平对峙。赵将廉颇采取筑壁坚守,耗其锐气的策略,两军相持三年不分胜负。赵孝文王即位后,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召回廉颇,换成赵括。赵括命令全线出击秦军,进入白起的伏击圈,被围困46天后,赵括被杀,四十万赵军作了俘虏。

116、秦将白起放回240名少年兵卒,其余全部坑杀在省冤谷中。近年,考古发现了古长平之战坑卒的遗址。仅永禄1号尸坑,就发现完整尸骨一百三十多具。第五节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学习目标1、 正确认识和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和影响2、 正确分析管仲改革对齐国的在作用3、 熟记春秋战国的历史演变和重大历史事件重点:春秋、战国的战争 难点:战争促进民族融和教学方法:讲述法、文献法、对比法板书: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1、社会性质、状况 2、战争性质、目的 3、诸侯争霸 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1、战国七雄 2、主要战争及性质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和 正文: 春秋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一时期

117、是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生产力发展,周王室衰微,周王成为诸侯的傀儡。 战国自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表现为:政治上,诸侯争霸进一步促进国家的统一,各国新兴地主阶级展开变法运动,封建制度得以确立;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思想上,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引起思想领域的变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确立。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以下方面: (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

118、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2)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

119、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2、比较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异同 (1)相同点:都有扩大地盘、掠夺人口的目的。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在影响上,都是大吞小、强凌弱,减少了诸侯国数目,加速了奴隶制瓦解和促进了封建制形成。同时不可避免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巨大破坏。 (2)不同点:战国兼并具有封建兼并战争性质,而春

120、秋争霸仅是奴隶主大国争霸战争。春秋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而战国兼并战争在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后,导致一个封建大帝国产生。 (3)诸侯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各民族逐步融合,人民都渴望统一,这样就形成统一的趋。 3、比较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根本原因 (1)不同:春秋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内容为任用贤才,改革内政、生产、军事;特点是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战国变法的目的是建立、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完成统一;内容为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中央集权;特点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2)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春秋

121、时期,奴隶制仅仅开始瓦解;战国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4、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 (1)老子政治思想的实质及影响: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面对着变革的社会,他的主张实质上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尽管当时没有统治者会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但他的思想在后世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社会动荡之后(特别是在西汉初,其思想一度成为统治思想),社会需要休养生息,老子的无为思想为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无为思想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消极的一面。 (2)如何认识孔子的阶级实质: 教材有言,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

122、思想中的保守部分。面对着社会的变革,显然孔子同老子一样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所以孔子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国君采纳他的主张,最后郁郁回到鲁国,安心教书育人。 (3)如何评价墨家思想: 墨家反映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有进步的一面,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在阶级社会无法实现。 (4)孟子思想的实质及地位: 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其根本目的不是为百姓考虑,是为统治者长治久安计,他的主张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但是面对着你死我活的兼并战争,如何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孟子的思想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司马迁评价孟子说“迂远而阔于事情”。孟子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后世“民本”思想的

123、重要来源。 (5)如何认识荀子的唯物思想: 物质决定意识,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反映在荀子思想中便产生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这种思想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但这也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古代社会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当与此有关。 (6)辩证分析法家的思想及地位: 韩非子的思想:历史向前发展,今必胜古,主张按现实需要变革;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其思想敢于直面大变革、大动荡的社会现实,顺应了统一的趋势,

124、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所以在各家中只有法家思想在当时是最有用的,各国的改革变法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法治”过度易导致暴政,使阶级矛盾激化,应一分为二来评价,以后秦王朝因暴政短命而亡,说明法家思想不能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 (三)、难点知识剖析 1、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来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从上面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变革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税收问题(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变革的社会条件:经济基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合乎秦

125、国国情,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 (2)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措施执行坚决,这也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 (3)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坚决斗争。 提醒: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表现,因此,商鞅变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道理。 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 (1)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以及封建制度的确立,为思想文化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 (3)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剧烈的社会变革,使得思想界异常活跃,这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各国

126、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上的需要,纷纷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养“士”蔚然成风,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越地位,也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5)私学兴起与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才干、敢于发表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 (6)民族融合不断加强,使各民族文化交流扩大,丰富了中原文化。 (7)夏商周时代的成果奠定了后来科技文化繁荣的基础。 思想文化是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因此,其繁荣的原因离不开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 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1、社会性质、状况 性质: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争霸战争频繁。 2、战争性质、目的 战争性质:奴隶主贵族间非正义的争霸战争 目的:争夺更

127、多的土地和人口 表现:(1)、大国吞并小国;(2)大国之间的吞并 3、诸侯争霸 三个阶段:早期:齐桓公称霸 中期:晋楚争霸(晋文公、楚庄王) 晚期:吴越争霸(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桓公称霸的原因:1、齐国是东方大国,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进行改革,增强了实力,使齐国成为东方大国。 3、提出符合形势需要的“尊王攘夷”口号,并在争霸战争中多有建树,北御夷狄、南制强楚。 标志:BC651葵丘会盟注:春秋时期还有秦国秦穆公称霸西戎,宋襄公试图称霸中原等,所以春秋五霸只是一个泛称。 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1、战国七雄 形成:春秋战国后期至战国前期,随着封建生

128、产关系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后必然要求政治上的权利,于是出现了卿大夫夺取诸侯权力的事件,分封制被破坏殆尽。 BC403,韩、赵、魏三家分晋 齐国田氏代齐 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2、主要战争及性质 史实:(1)、齐、魏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2)、秦国的兼并战争,秦赵长平之战,吞并六国 性质:封建新兴地主为了统一全国的兼并统一战争。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不同: 、春秋五霸先后出现,战国七雄同时出现、春秋五霸处于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战国七雄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战争性质不同、春秋时战争规模较小,战国战争频繁、剧烈、春秋时各诸侯仍表面承认周天子的地位,战国时各国诸侯都成王,周天子已无

129、足轻重。、春秋战争是对分封制的破坏,而战国的战争则是为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而准备。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和 途径:1、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如中原的农业生产方式传入匈奴。 2、战争将先进的制度、文化、科技扩展到少数民族地区,推动了各族进步。意义: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后记: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认识:(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当时战争频繁、诸侯称霸称雄的实质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变革在军事上的反映。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开拓疆土,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社会生产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却由此

130、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 (2)、春秋战国时时期,诸侯在争霸战争中,为了战胜,都十分重视选贤任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增长,加速了奴隶制的崩溃,推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重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文化的进步。尤其是社会经历新旧变革,更是推动了各种学术流派的产生,使我国思想界出现前所未有的诸子百家的局面,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学习目标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社会转型期,其本质是所有制的变革,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2、 各国变法实质是用国家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

131、将封建土地所有制法定下来。3、 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巨大作用,为其统一六国奠定基础,也使法家思想在秦占统治地位,但其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秦及后世也产生消极影响。4、 提高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和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重点:铁器、牛耕推广;商鞅变法 难点:由公田到私田;变法的性质教学方法:讲述法、文献法、对比法板书:一、铁器、牛耕推广 1、铁农具的使用 2、牛耕的推广 3、水利灌溉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三、商业和城市四、由公田到私田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齐、鲁变改革 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 3、商鞅变法 正文:一、铁器、牛耕推广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132、是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1、铁农具的使用 状况: 、西周晚期已经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的范围扩大 意义、影响:、标志我国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必将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 2、牛耕的推广 耕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3、水利灌溉发展 中原:桔槔 春秋楚国:孙叔敖修芍陂 战国秦国: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 魏国:西门豹渠 原因:各国为实现富国强兵,发展农业的需要,也是封建制在产生过程中对农业生产的促进的一种表现。二、手工业的发展原因:农业的发展,也是生产力进步在手工业上的表现。部门

133、冶铸业漆工艺纺织业煮盐业酿酒业手工艺专著冶铁业青铜铸造业技术进步铸铁柔化技术金银错技术和雕铸艺术的发展(莲鹤方壶)采用夹纻技术战国时长沙楚墓出土以麻为原料,纤维细密山西池盐、山东海盐、四川井盐用曲酿酒考工记(记载齐国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意义比欧洲早2000年使青铜器皿更为精致美观是我国酿酒古代技术的重要发明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三、商业和城市 1、商业、城市发展的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又推动农业、手工业的进步) 表现: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可买到各地产品。商业发达促进许多诸侯都城成为商业中心。临淄、邯郸、郢等。城市人口增长。 2、商人

134、:春秋后期的范蠡、战国后期的吕不韦四、由公田到私田公田私田来源周王分配在井田之外开垦的土地形状有一定的规格,呈井字形随地形而异所有权土地国有,不得转让、买卖土地私有义务向国王交纳贡赋开始不交税,后缴纳税赋。分配方式努力集体劳动,产品归奴隶主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保留一部分阶级关系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农民公田转化为私田的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量荒田被开垦。公田转化为私田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化,其核心是生产资料左右至的变化,由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开始变化为封建土地所有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其瓦解说明了奴隶社会开始解体。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135、,私田出现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关系开始形成。私田的出现不仅冲击了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还影响了国家的税收。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 春秋时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控制力已几乎完全丧失。诸侯们对他们封国内的土地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属于他们的。对于人民的占有权也是这样。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士之滨,莫非王臣”这一原则已经过时了,取而代之的新的原则是“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这一原则的改变,是土地国有制破坏的标志。 从此,天子不能控制“天下”的土地,诸侯也不能控封国内的土地,贵族们也无力经营管理他们所分到的井田。有权有势的人,强占田地为己有,不少农奴逃跑,到边远地区开荒耕种。诗齐风

136、甫田曰:“无田(同“佃”)甫田,维莠骄骄”。“无田甫田,维莠桀桀”。“甫田”就是大田、公田,“骄骄”、“桀桀”是野草茂盛之象。汉书食货志(上)曰:“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至此,井田制在迅速破坏。土地私有制的萌芽和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井田制尚未瓦解的情况下,私有土地的来源有如下四条主要途径:1.赐田转向私有棗周天子或诸侯赐田,不一定赐给封君。也就是不一定是“授民授疆土”,由于土地所有可以和政治统治分开,就出现了纯经济利益性的赏赐。如赵简子赐给名医扁鹊“田四万亩”,赵烈侯赐给两位歌唱家田“八万亩”,这些赐田都转向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

137、。2.贵族之间通过转让关系,将部分土地转向私有。这种情况在西周时已经出现,春秋时期更有发展。3.贵族之间互相劫夺土地,据为已有在春秋时期,贵族之间劫夺土地的情况是严重的。4.开荒地据为已有棗当时由于已有了铁器,青铜工具也很锐利,所以开垦荒地者很多,其中有中小贵族领主,也有逃亡的农奴和平民。开荒地一般不向国家登记,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通过各种途径转化而来的私有土地急剧增加。至春秋后期,终于出现了土地的买卖关系。土地买卖是土地的抵押、典当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土地私有权确立的标志。当时,私有土地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农民自种,这样的农民就是自耕农;二是地主出租土地给佃农耕种,以收取实

138、物地租,这是一种新的租佃关系,是封建地主经济的萌芽。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1、春秋时齐、鲁变改革 内容: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 鲁国“初税亩” 目的:增加国家税收,富国强兵性质:奴隶主贵族的经济改革影响: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客观上对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瓦解和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产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内容:魏国李悝的变法 楚国吴起的变法 秦国商鞅的变法 目的: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性质:地主阶级领导的政治改革,实质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影响:先后进行100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3、商鞅变法(BC356)内容简析第一次社会组织:“

139、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加强国家对人民的控制,也体现了专制主义的残暴。经济方面: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促进了小农经济和农业的发展,但抑商政策对经济发展也有很强的限制作用。政治方面: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废除封建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动摇了分封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文化方面:“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了认识,强化了法制,从思想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也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第二次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物产交流和经济发展。政治方面:废分封,行县制结束了分封制,封建郡县制开始。土地制度:“为田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成功原因: 顺

140、应了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开拓精神,大胆的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持。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意义: 经济上: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军事上:秦国逐步强盛。深远影响: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负面影响: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后记:对战国变法的认识:1、战国变法历经100多年,封建制才得以确立,表明了社会变革的长期性。 2、商鞅被车裂表明社会变革的艰巨性。 3、商鞅死后,其变法措施仍继续推行,表明社会变革的不可抗拒的必然性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

141、的文化学习目标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文化空前繁荣,出现大批的思想家,影响深远。2、 分析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原因、条件。3、 对有关史料能进行阅读、分析、理解,提取有效信息。重点:重要思想家和其观点 难点:百家争鸣原因和条件教学方法:讲述法、文献法、对比法板书:一、老子和孔子 1、老子及其思想 2、孔子及其思想 二、百家争鸣 1、原因、条件 2、各家思想及观点三、诗经和屈原四、诸子散文 1、孟子的散文 2、庄子的散文五、艺术六、天文、物理、医学正文: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总体趋势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分裂走向统一,其社会的形态特征在文化、思想上有一定体现。诸子百家产生原

142、因:铁器时代的到来,生产力显著提高。(根本原因)社会经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继承了夏、商、周三代的文明。诸侯争霸、民族融合,社会逐步趋向统一,有利于文化交流和发展。一、老子与孔子派别代表作主要思想备注老子道家道德经学说比较深奥,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推崇“小国寡民”的社会思想,又有狭隘守旧的特点“有无相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孔子儒家编订和整理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五经提倡“仁”学,仁是其思想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保守的一面)教育上:“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

143、垄断。推动了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生三千,达者72人。(子路、颜渊、)二、战 国 时 代 百 家 争 鸣墨子墨家兼爱(爱一切人);非攻(反对不正义的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尚贤(主张用人唯贤,反对王公贵族的任人唯亲。其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影响较大,有“非儒即墨“的说法。孟子儒家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他们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主张“人之出、性本善”。被尊为“亚圣”。思想有利于劳动人民,有利于封建同治,有利于社会进步,但当时仅靠仁政无法完成

144、统一,与现实又一定的差距。荀子儒家 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对自然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使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和人民改造自然能力增强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对自然积极进取的精神打破了儒家”畏天命“的束缚,所以后世科技不断涌现,创造辉煌中华文明。庄子道家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是“我”主观产物。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对当时社会变革的悲观和无奈,也反映了下层人民对封建统治的不满。韩非子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应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

145、遵循古代的传统。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不阿贵”。有进步的历史观、符合社会和统一的需要,其思想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有积极意义,后被秦过采用,为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孙武、孙膑兵家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三、诗经和屈原 1、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内容: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也的诗歌。 类别:风、雅、颂 规模:共305篇 意义:其中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在世界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 2、屈原:历史地位:我国伟大的诗人,与但丁、莎士比亚、哥白尼并称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文学成就:1、创造了“楚辞”体裁。 2、代表作:离骚九章九歌四、诸子散

146、文 1、孟子的散文 以刚柔并济的辩论见长。 2、庄子的散文 文章优美,想象丰富。秋水、逍遥游 3、韩非子的散文:善于用寓言比喻现实。五蠹五、艺术 1、绘画 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妇女凤鸟图,御龙图、嵌错赏功宴乐壶。 2、音乐 音乐水平很高。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六、天文、物理、医学1、天文历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成就: BC613,发关哈雷彗星的记载,比西方早600多年。BC595,确立十九年七闰的法则,比西方早160年。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2、物理:墨经3、医学:战国时扁鹊采用四诊法,被奉为“脉学之宗”。后记:春秋战国时期科技发展与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密切相关

147、,体现了铁器、牛耕推广下封建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与之相关的天文、历法成就突出。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与之有关的物理学成就巨大。新兴的封建之生产关系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的春秋战国时期,对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重点和难点精析考点1:秦朝的统治1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秦统一的原因: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实际上的可能两个方面分析秦统一的原因。(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县

148、制,有的还实行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长期争霸战争,大国拓展了疆域,形成了局部统一。(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力量较强,封建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149、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的三公制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其特点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官而掌握人事大权,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制来说,具有很大的进步性。(2)原因:经济根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完成、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理论来源: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3)过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

150、,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4)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借助于神权来巩固和加强;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5)积极作用: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独立和保障经济、文化发展。 (6)不利影响:这套制度愈严密,人民所受压迫也愈严重。君主专制易使皇帝成为专制独裁的暴君,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3秦始皇的功过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他顺应历史发

151、展的潮流,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引起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4、对秦长城的评价积极方面:抵御了匈奴等少数民族的骚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正

152、常发展,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闻名世界,是人类文明的一份宝贵遗产。消极方面:它一定程度上隔绝了中国人民与北部少数民族的往来,不利于民族融合,它是统治阶级滥用民力的产物,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5、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完成统一,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继承和发展。秦因暴政而亡曰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吸取,促成两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修筑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雄伟的建筑之一。考点2: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1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革新 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两汉社会制度比起秦朝更加完备,汉朝在废

153、除苛法的前提下,进行革新。包括: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等。在这些内容中,主要是围绕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与矛盾展开的,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矛盾、选用官吏的形式,对百姓的管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此外,通过“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和限制藩王的活动。在选用官吏的形式中,以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为最主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实行编户制度,加强对百姓的管理。2、“汉承秦制”的主要含义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承袭秦朝的监察制。汉武帝发展为刺史制度,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承袭

154、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承袭秦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3、秦汉统治思想的演变(1)、统治思想确定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需要,是统治阶级的需要。战国时,社会经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大变革,反映社会变革的儒、墨、道、法等学说出现百家争鸣局面。(2)、秦国用法家思想、商鞅变法而富强,又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而统一六国。统一过程中,秦始皇接受了韩非子法家思想,以吏为师,祟尚法治,实行严刑峻法,并焚书坑儒。一方面,法家思想适宜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儒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秦始皇没有认识到儒家学说对巩固统一的作用。(3)

155、、西汉建立初年鉴于秦亡教训和当时社会的极端贫困,采用了黄老道家学说,无为而治。采用轻徭薄赋,约法省禁,与民休息,恢复经济,稳定统治。(4)、到汉武帝时,随着王国问题解决,中央集权加强需要实现思想统一;而黄老政治的实行,诸子百家学说流行,不适应思想统一和政治的需要。儒生董仲舒对儒学又进行改造,使之适应当时大一统需要。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长安设太学,用儒家经典教学,培养封建官吏。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通过战国至汉武帝200多年的探索,我国封建统治阶级终于找到了儒家统治思想。但是,还应看到,汉武帝虽尊祟儒术,实际上是“霸王道杂之”,儒法并用,是经过

156、改造的儒家思想进行管理和控制。考点3: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1、西汉与匈奴的关系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政策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1)第一阶段: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原因:匈奴力量很强,而西汉经过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经济凋敝,国力薄弱。影响:有利于集中力量恢复经济,增强国力。 (2)第二阶段: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原因: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有力量打败匈奴。影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3)第三阶段:西汉后期又采取和亲政策,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原

157、因:匈奴内乱,西汉后期杜会问题严重,也无力进行大规模战争。影响: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双方和睦相处。2、对我国历史上和亲的不同看法一种意见持否定态度,认为西汉初年的和亲是对匈奴的忍辱退让,结果反而使匈奴更加骄横,连年入掠。另一种意见与此相反,认为和亲是封建社会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办法,它导致民族间的和解,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对和亲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应完全否定。和亲从根本上说,是为历代统治者自身的统治目的服务的,但客观上或多或少地有利于缓和国内的民族矛盾,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一定的作用。再有一种意见认

158、为,应将和亲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历史上和亲有不同的类型,一种是针对敌对的民族,如西汉初年与匈奴的和亲;一种用于友好的民族,如西汉中期与乌孙的和亲;再一种用于已经内属的少数民族,如西汉末年与南匈奴的和亲。不同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和亲所产生的客观效果不同,但一般来说,其结果都是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3、张骞通西域的意义张骞通西域,不仅获得了大量过去闻所未闻的资料,而且也传播了西汉的声威。张骞通西域,开通了西域的道路,司马迁称此行为“凿空”。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更频繁,规模与范围更大。使臣、商队、宗教僧侣的往来,使当时世界几大文明汇聚,西域文化更

159、加丰富多彩。张骞通西域以后,天山南北与内地首次联成一体,中原同西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封建国家的影响深入边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4、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由于各种原因,汉族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家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定其他少数民族对于祖国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因此,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而应该站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的农场上,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颂扬,反之要给予否定和鞭挞

160、。 (2)、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和民族融合。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尽管各民族之间有掠夺、有迁徒、有战争、有议和,但战争是短暂的,而友好则是长期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3)、正确看待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但也存在矛盾、斗争和战争。它与民族关系的主流相比,只是民族关系的次要部分。由于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民族之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个民族的统治者所挑起的,从这个角度看,民族矛盾说到底是阶级矛盾。由于矛盾的复杂发生,不能把民族斗争简单地归结为阶级斗争。

161、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有的压迫与反压迫的性质;有的是进步与落后之间的斗争;有的是为了消灭割据分裂国家统一的战争;有的是民族统治者彼此之间的攻伐混战。鉴于此,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分析,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明确给予肯定和否定。5、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开通的意义(一)路线 陆上丝绸之路:长安 河西走廊 新疆 安息 西亚 大秦 海上丝绸之路:广东 印支半岛 马来半岛 马六甲海峡 孟加拉湾 印度半岛南端(二)开通的意义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海上丝绸

162、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扩大了秦汉文化的影响,促进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拓展;使中国外交更活跃,范围也更大。两汉时期,我国的外交开始突破东亚范围,走向世界;加强了欧亚几个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使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开始影响世界,世界优秀的文明成就也开始融入中国文化。6、两汉时期中外关系的特征及其原因 特征:以商贸为主,丝织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与亚洲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163、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人欧洲。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 原因: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丝织、冶铁等技术领先世界;张骞沟通西域;交通发达,两汉政府保护交通的畅通人;科技文化成就辉煌;统治阶级比较重视考点4:秦汉时期的文化1、秦汉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原因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进步是秦汉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科技成就既是秦汉文化发展的表现,又是秦汉经济发展的动力。秦汉形成统一帝国,政治统一,促进各地人民生产生活交流,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强有力的政府也促进秦汉文化的发展。秦始皇统一文字,西汉

164、武帝以后大兴儒学教育,鼓励对外交流,东汉明帝求佛法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当然封建政府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也会对科学文化发展有不利作用,如秦始皇焚书坑儒等。但总体看来,秦汉统一帝国政府的存在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交流的增多也有利于文化的进步。外来文明的传入也促进了秦汉文化的发展。(2)秦汉时期文化的特点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朝独尊儒术,都具有大一统的特点,同时各地、各族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中华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秦汉大规模吸取外来文化的长处,特别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华文化接纳包容了西域、印度的文化;

165、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西域,甚至远播欧洲,向南传到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地区。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九章算术的问世、天文和医学成就等,表明那时的中国科学技术等处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先进行列,文学艺术等也形成与发展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风格。至今,国外仍有人称中国人为“汉人”,称中国学为“汉学”。 气势宏大。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史记等都表现了秦汉时期人们的奋发向上的精神,显现出宏大不凡的气势。(3)秦汉文化的某些成就超越时空,影响中国,影响世界。数学、中医、造纸等成就一脉相传,不断地发展,许多今天仍在使用。我们现在依然为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的气魄而惊

166、叹,这些已不仅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而且也是整个人类的宝贵遗产。儒家思想在诸子思想中取得独尊地位,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对以后近2000年的封建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史记及许多秦汉文艺作品,历代都有观者喜爱和研究。今天,宗教、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冲突都对现代社会有重要影响,秦汉时期的许多观点对现在仍有启迪。秦汉文化的许多成就开始外传,促进“中华文化圈”的形成。秦汉文化是秦汉时代留给后人的遗产。秦汉时代是中国人值得自豪的时代!2、秦汉时期古代宗教新格局的形成古代宗教形成新格局:外来的佛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并存。原因:东汉明帝求佛法、建白马寺等说明统治者的鼓励提倡是宗教发展的重要因素

167、;神仙方术和迷信思想是宗教产生的助推器;道教所宣扬的观点对百姓的吸引说明人民的苦难、社会问题是宗教产生发展的土壤。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导言)3、秦汉时期思想的特点儒学经董仲舒阐发,既使儒学神秘化,又使儒学官方化,成为汉代思想的突出特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哲学观点的对立;佛道并存的宗教格局开始形成。4、关于秦亡汉盛问题秦与西汉都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王朝。秦仅存在15年,二世而亡;西汉存在了200多年,在汉武帝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局面。1、从两

168、个王朝的建立看,秦朝由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发展而来,没有经过农民战争对政权改造这个环节。而西汉是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后建立的,刘邦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亲历者,农民战争对封建政权的改造作用很大。 2、从统治政策看,秦崇尚法家思想,统治残酷,实行严刑峻法,徭役繁重,人民赋税负担沉重,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致使社会矛盾激化。而西汉初的几代皇帝,面对社会经济凋敝的状况,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爱惜民力,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3、从国家进行的重大工程看,秦朝征调大量劳力用于长城和陵墓、宫室的修建。而西汉则多利用国家力量进行水利工程的修建,前者破坏生产,后者有利于生产。4、在对

169、待王国贵族和割据势力方面,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思想文化政策方面秦汉也有差异。5、秦始皇、秦二世与西汉前期几位皇帝的个人性格和秉性也有不同。以上原因导致了秦汉两种不同的结局。 学习目标 阶段特征 重点难点 概念阐释 经典题例 学习目标1能够再认再现一些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2通过对秦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分析和概括,宏观上把握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认识秦汉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3通过对秦汉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的复习,认识这一制度的时代性、民族性及其巨大的历史作用和残酷性,据此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正确认识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

170、人物的历史作用。4通过对秦汉民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5通过对秦汉时期文化繁荣表现及其成因的分析,认识一定历史阶段的思想文化,是这一阶段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必然反映。 阶段特征 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的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有:1政治上:国家实现统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2经济上:封建经济得以发展。3民族关系上:秦汉时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第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各民族联系得到加强,匈奴、越族和西域各族等少数民族为祖国的历史,特别是对边疆的开发作出了伟大贡献。 4对外关系上

171、:是我国外交的开创时期。“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东汉时,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这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的最早的直接友好往来。5文化上:秦汉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第一个高峰,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重点难点1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 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实际上的可能两个方面分析秦统一的原因。(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县制,有的还实行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在民族关系方

172、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长期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力量较强,封建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因此秦具备统一的主客观条件。2国家制度和地方制度演变 从国家制度来看,秦始皇吸取周灭亡的经验教训,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从而建立了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统治制度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皇权至高无上的基础上,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组成中央政府,其中相权较重,可以辖制百

173、官。到汉代,统治者虽然继续采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开始有意削弱相权,加强皇帝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汉武帝时还实行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虽然级别不同,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这对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起了重要的作用;再就是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从地方制度来看,秦吸收周亡的教训,否定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初年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郡县制,到西汉中期则从实践中认识到分封制的弊端,实际上取消了这一制度,然而地方割据则在刺史制度和察举制推行后期变得十分严重。3统治政策的演变 秦主要以法家

174、思想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强调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镇压,实行暴政。西汉初年,刘邦则推崇黄老思想,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文武兼用,安定了社会秩序,恢复了社会经济。从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大一统,使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在尊儒的同时,汉武帝还崇尚法制,尊儒尚法成为他进行统治的指导思想。 4如何评价长城 自秦以后,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金、明等各代都曾大举修筑或增建长城,其中以汉代和明代规模最大。修建长城并不限于汉族王朝,北魏、金等北方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的王朝,为防备草原新起的游牧族,也修筑长城。在一定时期里长城对保障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汉代河西长

175、城还保卫过丝绸之路的畅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历史也表明,长城并非双方不可逾越的防线。对中原王朝而言,长城的防卫作用必须和一个朝代强大的军事政治实力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来。中原王朝往往必须以强劲的武力远征塞外,或以高明的政治手段控制住草原各族,才能真正保证边疆的巩固。当任何一个中原王朝衰败之际,再坚固的城墙也无法阻挡得住北方的铁骑。 长城并非只是各民族争战的舞台。长城内外农牧民族之间始终就既有矛盾冲突,也有密切的交流与融合。农业区与游牧区都各有自己所特有的产品,是对方所没有或缺少的。尤其是游牧经济,从形成时就是一种单一的不完全经济,它无法生产许多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工具,对农业区有更大的依赖性。中国古

176、代北方民族不断冲击中原,除了统治集团的矛盾外,其生产结构的某些不合理也是重要的经济动因,掠夺战争往往是正常交往受到障碍后的必然结果。中原农业地区向游牧地区大量输出各种手工业晶、农产品和生产技术,支援和丰富了游牧地区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促使不少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出现了飞跃和进步。游牧地区向中原提供的大量畜产品,对汉族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农耕地区不仅良种马不能充分自给,以前也没有驴、骡。驴在汉初的内地还与奇珍异宝并列,被视为稀有,后来从草原引进,逐渐成为民间常用役畜。这些比马更健壮耐劳的牲畜在中原推广,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谁也离不开谁。这种深刻的

177、内在联系是任何人工关塞所隔绝不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本来主观上想阻断南北,被许多统治者和士大夫视作“华夷天堑”的长城,客观上却不时起到了民族交流的枢纽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长城又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 随着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与巩固,长城作为我国国内民族间的防御工程的作用日趋减弱直至消失。唐朝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基础上建立,它的统治区远远深入到大漠以北;元朝和清朝统治者原本就来自长城以外,他们更全部实现了长城内外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华夷大统一。唐、元、清三代帝王都不屑于再修长城。清朝对长城采取了“但留形胜壮山河”的态度。清以后,长城的实际政

178、治军事功能就完全转变为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象征。这条蜿蜒的巨龙从此只是作为一个伟大的古迹静卧在崇山峻岭之中,激发着人们的缅怀与思考。5西汉的“和亲”问题 “和亲”是西汉统治者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中原王朝无力用军事手段抵御外族的入侵,被迫采用“和亲”政策。公元前200年,在“白登之围”中,刘邦被困七天才得解围,汉政府感到实力不足,而采用刘敬建议,与匈奴结“和亲之约”,规定汉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匈奴最高统治者为阏氏(皇后),并每年奉送匈奴大量物资,同时进行贸易。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对匈奴进行反击,放弃了“和亲”政策。随着匈奴族内部矛盾的激化、对汉战

179、争的失败,特别是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不少匈奴人倾向于与汉族恢复和亲。汉元帝时,呼韩邪率部归附汉朝,汉匈结束了长期的战争状态。呼韩邪单于提出和亲,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这是汉匈之间重大的和亲行动,是汉匈之间和平友好的重要表现,昭君及其后代对汉匈两族和平友好作出了重要贡献。 除汉匈之间有和亲关系之外,为联络西域各族,共同抗击匈奴,西汉皇帝也曾与西域各族实行过“和亲”。前105年开始,汉先后以宗室女细君、解忧嫁与乌孙王。这种和亲实际上成为一种外交策略。6关于张骞、班超经营西域的认识 一是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定位版图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二是把先进的汉文化远播中国周边的各少数民族,使各民族加人

180、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三是加深了汉族人民与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大团结。四是开拓了“丝绸之路”,既发展了各族人民的经济,又使古老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五是开拓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甘英出使大秦和大秦王送礼汉桓帝,这是中国古代外交的开始。7秦汉时期的民族融合、民族关系的特点 这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由于中央政权的强大,民族交往常以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开发、设立机构进行管辖为形式。一方面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转入边疆地区,带动当地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文化进步。同时,中原也吸收了当地许多有益的东西,丰富了汉与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民族间的战争也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一种

181、特殊方式,战争过程中,双方人口交互流动,客观上造成了接触和交流。秦汉时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民族融合是历史的主流和趋势。 这一时期民族关系体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1)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如秦派兵征越族,设三郡,迁人口,铁器技术传人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而且汉族与越族杂居;促进了民族融合。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加强了内地与西南各族的联系;(2)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这主要体现在两汉与西域的关系上;(3)北方边境战争不断,主要发生在中央政权与匈奴之间。8关于秦汉文化的总体认识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处在上升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实现了国家统一,经济恢复发展,各民

182、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同时也开始了中外交往。这一切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它上承战国的“百家争鸣”,继承先秦“诸子百家”的遗风,使文学、艺术、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汉赋和乐府诗的出现,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著有(论衡,司马迁的史记成为中国史家之绝唱。汉武帝设立太学推动了官办教育的发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展现了秦汉时期的风姿。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革新技术的需要,自然科学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数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张仲景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的“五禽戏”流传至今。总之,秦汉时期的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灿烂的奇葩。 9如何全面理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183、 董仲舒认为,人君受命于天,替天进行统治。如果人君无道,天将降灾异来谴告和威慑。他附会(春秋)中记载的自然灾害和异常天象,说这些便是上天对君主的政事有所不满而显示的警告。君主仍不改悔,上天就会进一步降下灾祸使他亡国丧命。这表明上天对君主非常慈爱,愿意帮助君主制止祸乱,只要不是坏到极点,上天都希望加以扶持保全。所以,君主应该强制自己奉行天意,着重德治教化,辅以法治刑杀,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朝廷百官以至万民。这种论调既是公开宣扬君权神授,用天命来为皇帝大唱赞歌,也有借助神权规劝君主改正的意义。显然,这是一种充满迷信色彩的唯心主义说教。但在当时对于树立皇权从而加强中央集权,警示君主约束自己,有一定的

184、进步意义。概念阐释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为帝;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产生这一政治制度的原因:(1)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2)封建地主阶级也

185、需要有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3)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演变过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跨,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借助于神权来巩固和加强;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积极作用:(1)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2)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发展,国家独立。 实质:地主阶级压迫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工具。 不利

186、影响:(1)这套制度愈严密,人民所受压迫也愈严重。(2)君主专制易使皇帝成为专制独裁的暴君,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8丝绸之路 古代东西方之间有一条重要商道,即“丝绸之路”,亦称“丝路”,是中国古代穿越新疆地区通往南亚、西亚乃至里海、地中海沿岸的商路。自张骞通西域后至15世纪,1000多年中,大量的中国货物通过这条商路运往西域,一直到达欧洲。由于当时中国的丝织品享有国际盛誉,而经此路运输的商品又主要是丝织品,因而称为“丝绸之路”。这条丝路东起长安,向西过河西走廊到敦煌,随后,商路分为南北两路。北路出玉门关,途经龟兹,在疏勒以西越葱岭,穿过大宛、康居、奄蔡,南抵安息,再向西到大秦(古罗马)。南路

187、取道鄯善、于阗、莎车,过葱岭到大月氏、安息等国。南北两路在途中彼此沟通,形成许多支道。这条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全长7000多公里,它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中国的漆器、陶瓷器、铜镜等,以及养蚕、织丝技艺、火药、造纸、印刷术等,都通过这条道路传到西方。与此同时西域和欧洲的物产如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瓜及玻璃制品、宝石、香料等也都由此传人中国。佛教、景教、伊斯兰教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艺术也相继进入我国,并融人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 汉武帝之后,开辟了一条与北方丝绸之路平行的南方航路,原因是:陆路通道,经过沙漠、险山,气候干燥炎热,加上因战乱、盗寇、瘟疫等影响,交通经常阻塞,甚至完全中断。海上丝绸

188、之路的开拓,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对于发展中国与欧亚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促进作用。丝绸之路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都远远超过了其本意,成为东西方文明互相交往的同义语。 经典题例 例1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崇法反儒 防止旧势力复辟毁灭文化 加强思想控制 (2000年津赣卷)A B C D提示这是一组合式选择题,是由多项选择题转化而来的,难度较大。应从当时时代背景入手分析。秦王朝的建立是法家思想的产物,扰政权与旧势力的斗争而说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儒家思想充当了旧势力的代表。题干中列举的

189、、项都是当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至于项则既不是直接目的也不是主观目的,而是客观效果。故选B。 例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2002年天津文综)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思想C“性善论”D“大一统”的思想提示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目的是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从而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而儒生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就是为适应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而提出来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重大历史名词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又是明确思想与政治的内在关系。故选D。 第三章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学习目标 阶段特征 重点难点 概念阐释 经典题例 学习目

190、标1、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的原因、表现和影响,把握分裂和统一的关系。2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意义和影响。3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特点和我国经济格局变化的原因和表现。4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特点,理解文化与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关系。 阶段特征 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本单元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也称魏晋南北朝,从220年到589年。在东汉末年军阀馄战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局部统一。在此基础上西晋完成全国统一。由于士族官僚的日益腐化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及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晋短期而亡。取而代之的是东晋和十六国的对峙,继之是南北朝的并

191、存。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依附关系加强,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制度。士族门阀势力膨胀;民族关系方面出现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解放,取得了一系烈成就。 重点难点1魏晋南北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化 魏晋南北朝各项具体的政治制度承袭秦汉而又有变化发展,成为隋唐制度的渊源。由于社会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有所削弱,门阀士族专政更使皇权衰弱不堪,经历了一个低潮但南朝各代皇帝宠任寒人,削弱门阀北朝少数民族政权从部落制走向中央集权,又是少数民族政权汉化深入的标志。中央官制因袭东汉发展

192、趋势,尚书台(省)的权力越来越重,中书省、门下省相继没立。西晋时。三省分立制基本确立。地方行政制度上,承袭东汉末年制度,以州、郡、县三级行政为核心,也有许多变化,如在重要州和战略要地设都督州、郡、县各级行政机构因其所在地理位置及所统民户多少分为不同等级,其长官待遇不同。这一些变化为隋唐所继承。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地位及启示 (1)这一时期经济从宏观上看,在纵的方面表现为艰难曲折、波浪式的前进;横的方面,由于北方屡遭破坏,江南以及西北的发展,向着全国均衡发展的方向跨进了一步。(2)上述经济的进退,都与一定的政治环境相关,国内相对安定,经济就前进,反之亦然。(3)发展经济要同本国实际结合才能奏效

193、。例如曹操把汉代边疆屯田经验,同曹魏统治区内人民流亡,“土业无主,皆为公田”的现实结合,实行屯田,取得成功。(4)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要靠逐步深入的改革来推动,例如北朝经济中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改革。(5)发展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要求有一定良好的政治环境与政策措施相配合外,就经济内部而言也需要许多措施的配合。如农业的发展,就与水利的兴修、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与推广密不可分。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只是破坏,更不是一团漆黑,它也有光明,也有创造和启示。3、九品中正制与士族制度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冲击了地主阶级统治,军阀混战也扰乱了原有的统治秩序,因而汉代的察举征辟制等选官制度已无法实

194、行。曹操为扩充实力,延揽人才,惟才是举,用人不拘一格。到曹丕称帝后,为巩固统治,创立了九品中正制。据通典选举典载;“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品。”九品中正制,初创时,中正考评士人、家世、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主要看重门第和家世才能已无足轻重。而中正是品评官,中央有关部门依据中正对士人评定的品第,选拔官吏时授子相应的品级或等级。九品中正制是对曹操唯才是举的否定,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定程度的产物。曹丕创立九品中正制,借助世家高门以巩固曹魏政权,

195、而世家高门借政治地位和九品中正制以发展世家大族的势力。到西晋时,已呈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士族以外的地主称为庶族。士族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时得到巩固,东晋时达到鼎盛,南朝时逐渐衰落。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使得世家高门的势力扩充和发展。西晋政权以士族作为其统治基础。士族制度与士族政治得以巩固和发展,西晋政权完全被土族垄断。到东晋时,门第成为衡量贵贱的惟一标准,士族势力膨胀。到南朝末年,南方士族衰败,腐朽性日益显露士族成员的无能。使庶族地主势力抬头。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在九品中正制基础上完善、发展,决定了这一时期

196、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4汉族地主在南方统治长期存在的原因 从东晋建国到南朝陈灭亡,汉族封建政权在南方一直坚持了二百七十多年。汉族封建政权在南方之所以长期存在,其原因如下:第一,由于当时民族矛盾的存在。南方政权具有华夏正统地位。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他们代表着汉族的统治。不论是否抗战,客观上起着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抵抗的组织和鼓舞作用,因而能得到南北方贵族地主和人民的广泛支持。第二,南方经济相对发展,提供了较可靠的物质基础。江南经济开发,农业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第三,南方汉族政权,代表了当时先进生产力,在一定时期内起着保卫封建经济、文化的积极作用。第四,南

197、方封建政权得到了南北方地主的广泛支持。其政权,基本是以北方大地主为主体,南北地主的共同专政。第五,南方统治集团有一些比较有作为的人,其政治比西晋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相对清明一些。如东晋时的王导、谢安、南朝时的刘裕等人。当时虽然士族占统治地位,但这些较有见识的士族大家,也采取了一些较清明的政治、经济、军事政策。第六,南方有着长江、淮河等天然屏障对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起了一定作用。5如何认识魏晋南北朝分裂与统一的关系 纵观这分裂动荡达300年其总体特征是:分裂不是辐射式,而是向心式的;不是越分越散,而是越分越合,蕴含着统一因素;统一趋势明显发展。其表现: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民族

198、融合加快,通过民族迁徙、联合斗争、友好交往、政治改革等途径而与汉族大融合,民族隔阂和民族矛盾减弱。局部统一的实现。先是三国的局部统一,西晋后五胡十六国时,前秦统一黄河流域;继而又北魏统一,最后北周统一,连续出现了天下归二的局势;一些有识见的政治家,如曹操、渚葛亮、祖逖、孝文帝等人,都为实现统一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和活动。国家的分裂给人民带来苦难,人民渴望统一。总之,在长期的分裂中,仍孕含着统一因素。正是在民族融合加强和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下,统一因素逐渐增强从而为实现更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6魏晋南北朝时的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在民族迁徙、杂居相

199、处、长期交往、矛盾斗争的过程中,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因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多是当时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少数民族的汉化通常是民族融合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点的吸收。从社会进程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另外,也是汉族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其表现:(1)东汉末年以后迁居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四百年左右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2)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基本汉化,汉族吸收了胡服、胡食、胡乐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3

200、)南方以及西南、西北等地,也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民族融合。(4)少数民族接受汉化,实现封建化,封建化又促进某些民族间的融合,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5)民族融合的实现,为隋唐时期的繁荣统一准备了条件。7、从经济、政治、地理角度分析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从公元220年曹魏政权创立到263年蜀汉灭亡,三国鼎立达43年,若以280年孙吴灭亡作为这一时期结束的标志则长达61年这种鼎立局面相对大一统来说是种倒退。但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混乱,则是局部统一,是进步的,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有:经济因素:东汉以来,江东的浙东平原和益州的成都平原经济状况虽不及黄河南北,但都有很大进步。而北方战乱,人口户数不

201、及汉代全盛时期经济趋向平衡是三国立国基础。政治因素:随着经济发展成长起来的地方大族则是其政治基础;吴、蜀二国在短期交战后,长期结盟:在三国鼎立中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虽进攻不足,但自保有余。地理因素:在依靠步兵,以骑兵为惟一机动力量的时代。地理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孙吴占据长江天险刘备进入益州”保其岩阻”,曹魏只得“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因祁山”,处处设防,暂时承认对峙局面。8、关于佛教盛行的原因 佛教盛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佛教盛行的原因:第一,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为佛教流行提供了社会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信仰,幻想摆脱痛苦

202、。第二,佛教本身有很大的欺骗性,佛教所宜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很容易欺骗和麻痹广大劳动人民。第三,统治阶级的提倡。 佛教盛行的表现:信奉佛教的人多,上至皇帝、王公、贵族和大臣,下至背通百姓,都信奉佛教;佛寺遍布各地,僧尼众多;佛教寺多院在政治、经济上有很大势力。佛教的影响:同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佛教没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大大加重厂人民负担;出现了反佛教的斗争,以范缜最为突出,范缜的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9、江南经济开发的认识 秦朝时征服越族设三郡、徙民实边、开凿灵渠。汉武帝时注重加强内地与西南

203、的联系。但是早期南方开发,并未改变南方的落后面貌,中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开始赶上北方,为隋朝大统一提供条件。 概念阐释寺院经济 南朝时,寺院经济恶性膨胀,占有了许多劳动力,白徒、养女等都是被剥削者,是寺院的依附农民,不在户籍。封建国家和地主庄园;寺院庄园争夺劳动力的矛盾很尖锐。据南史循吏列传郭祖琛传记载:“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南朝对僧人的称谓)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赏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而僧尼多非法皆使还俗附农,罢白徒

204、养女如此则法兴俗盛,国富人殷。不然,恐方来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复国有。”士族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士族以外的地主称为庶族。士族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时得到巩固,东晋时达到鼎盛,南朝时逐渐衰落。东晋和南朝前期,门阀士族严格区分门第的尊卑,在高门大姓与寒门庶族之间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壁垒。士族的社会地位,不因政治地位的升降受到影响。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特权。为了维护特权,土族过分夸大土庶之间的差异,他们不屑于担任那些事务烦琐、升迁机会较少的官职,也不愿带兵打仗,更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甚至坐不同席。东晋末年以后,士族在

205、奢侈腐化中开始走向衰落,庶族代之而起。八辈之蚕 一年八熟的蚕名,文名“八辈蚕”“八茧蚕”。据永嘉记记载:“永嘉(今浙江温州市)有八辈蚕:炕珍蚕三月绩,柘蚕四月绩,朊蚕四月末绩,爱珍五月绩,爱蚕六月末绩,寒珍七月末绩,四出蚕九月初绩,寒蚕十月绩。凡蚕再熟者,前辈皆谓之珍。”唐朝诗人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二:“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窜宫帘。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对八辈之蚕也有记载。百炼钢 这是我国古老的炼钢工艺,其主要特点是反复加热锻打。古代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一轻,直到斤两不减,即成百炼钢。魏晋时期是百炼钢的鼎盛期,曹操有“百炼利器”五把;孙权有三把宝

206、刀,其中有一把就名为“百炼”;刘备令蒲元造宝刀五千把,上刻有“七十二炼”。灌钢 灌钢是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在重修政和证类本草铁精中说:“杂炼生、揉作刀镰。”这是对灌钢最早的记载。灌钢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生铁和熟铁的含碳量,制成优质钢。其操作工艺有多种,一种是把生铁和熟铁片捆在一起人炉冶炼(见于沈括梦溪笔谈);一种是把生铁放在上面,熟铁放在下面,生铁先熔化,渗淋熟铁之中(见于宋应星天工开物),还有用其他工艺制炼的。 经典题例 例1(2000年全国高考)下列对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军队战斗力不强 D军事指挥不当C、攻打东晋不得人心 D游牧民族不习水战(剖析)本题

207、为否定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前秦失败原因的辨析能力前秦军队虽多,但内部矛盾重重,战斗力不强,苻坚等将领的指挥失当;对东晋的攻打受到南北方人民的反对。这些导致了前秦的失败。游牧民族虽不习水战,但淝水之战的战场主要是陆地,水战对战争胜负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答案:D例2(2000年上海高考)促成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是A、民族融合的趋势 B政府与宗主争夺农户C、南北对峙的形势 D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剖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北魏均田制实行原因的认识和综合,归纳能力回答时,首先要根据“直接原因”的限制条件进行分析直接原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最近期、最直接的原因。A,C两项都是均田制出现的背景,不是直接原因B项

208、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叙述,但当时的宗主(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隐庇户口,直接影响了北魏政府的赋税收入,这就与教材所述“为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一致起来了。D项显然与当时的实际不符。答案:B例3(2001年全国高考)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内迁后,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A、匈奴族 D鲜卑族 C、羯族 D羌族(剖析)本题考查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理解能力。孝文帝的改革,对促进民族融合、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黄河流域的社会发展等,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从这点上着,鲜卑族的内迁所产生的历史作用最大。答案:B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学习目标 阶段特征 重点难点 概念阐释 经典题例 学习目标1认识隋唐政

209、治、经济制度的内容、作用;对比唐朝前后期统治的不同特点和由盛转衰的原因、影响。2了解隋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城市等方面的表现。3了解隋唐周边少数民族的概况及与中央政权的关系。4结合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认识隋唐较开放的对外政策的作用,概括对外交往的概况及特点。5认识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成就和特点。 阶段特征 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始于581年隋朝建立,终于907年唐朝灭亡,历时320多年。隋文帝杨坚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代周建隋,在历时300多年的大分裂后实现了大统一。隋炀帝杨广横征暴敛、穷兵黩武,从而造成了隋朝的短命而亡。两朝的一治一乱

210、,形成鲜明的对照。继隋而起的唐朝,唐初统治者接受隋速亡的教训,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历史步人良性发展的轨道。唐朝的繁盛冲昏了唐玄宗的头脑,孕育了唐中叶的一系列变乱,使唐由盛转衰。唐末农民战争的爆发,瓦解了唐的统治,最后被藩镇所灭。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全国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 重点难点1、对隋朝历史地位的认识 隋朝统治短暂,历经一治一乱(指开皇之治和隋炀帝暴政)。二世而亡但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

211、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朝代。(1)隋朝在前一时期民族融合和南北经济发展基础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重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2)隋朝在借鉴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和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唐朝及以后的历代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3)隋朝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并开始部分推行以庸代役的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开凿的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控制,隋朝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开启了中国中世纪的盛世局面。(4)隋朝加强了同东突厥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发展与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日本,东南亚各国、波斯的友好往来,对唐朝民族关系、

212、对外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5)由于隋炀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隋朝在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覆亡,其教训为唐初统治者接受,促进唐朝前期的繁荣。2历史上的突厥和“东土耳其斯坦”问题 突厥是我国古代的游牧民族,活跃在新疆阿尔泰山和中国北方草原一带,552年建立汗国。隋文帝时,利用突厥的内乱,出兵打败突厥。此后,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西突厥在隋炀帝时一度降隋,隋朝将降众迁往内地。东突厥强大起来后,时常骚扰唐朝边疆。唐太宗时大败东突厥,东突厥归附唐朝。西突蹶在唐初又叛乱,后被唐高宗所灭。其后裔渐渐融人其他民族。自20世纪初以来,极端宗教狂热分子,根据殖民主义理论,编造了一套“东突厥理论”,鼓吹东突厥斯坦白古以

213、来就是一个独立国家”,并错误地称新疆为“东突厥斯坦”,还号召新疆一切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他们这种论调,否认了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否认了自汉朝以来中央政权对新疆的管辖,也不符合突厥族历史实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的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相联合,掀起了“东突厥斯坦运动”,多次制造恐怖活动。对这一系列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活动,我国政府给予了坚决打击。3如何认识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从主观方面看,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动机包括三点:一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二是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三是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由于在隋朝之前,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

214、那么,隋朝开凿运河与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从客观上看,又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这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运河的开通还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运河沿岸,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4秦隋的相似之处 (1)都是结束分裂实现大统一的朝代。(2)都开创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并被后世沿用。(3)都有一项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万里长城和大运河)。(4)都因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推翻或瓦解。(5)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6)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被迫实行宽舒政策出

215、现繁荣局面,5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主要职权和作用 (1)三省,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2)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一一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3)历史作用: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

216、这种制度。6隋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海、陆丝绸之路畅通。(2)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3)国内务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4)隋唐政府对外采取较为开明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7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比较 租庸凋制以人丁为收税标准。不根据土地多少征收。一个人受一份地,缴一份租。服一份劳役,还要缴一份绢。两税法则按资产纳税,其推行扩大了纳税面赋税征收,由按人丁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要依据,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为以后历代税制开了先例,这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8对汉唐盛世局面的认识 (1)史学家往往把汉唐盛世并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

217、世,是当时治世的反映。其共同原因是两朝建立背景相同,都是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后建立的对封建生产关系有一定调整。开国之君也亲历了农民战争的洗礼。汉唐都是在结束战乱、社会趋向统一安定时,社会经济才得以恢复和发展。汉唐前期的君主都很注意吸取前代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注意发展生产。从而分别出现了盛世景象。汉唐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都与生产技术的改进联系在一起。如:二牛一人的犁耕法、曲辕犁、筒车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汉唐都重视水利,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汉唐前期统治者都注意处理民族关系既打败了经常侵扰中原的少数民族。又积极开展同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开发和内地经济文

218、化的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对外交往。汉唐前期出现大治的盛世局面是劳动人民劳动的结果,启示:国家统一、社会定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先进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处理好民族关系、开展对外交往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9、古代中枢机构的变化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两个朝代,其所建立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上承汉魏。下接宋元。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唐所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的秦汉三公九卿制”的继承和发展宰相职位的增多,分割了相权。减少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这一体制被后代所继承和发展。10、赋税制度的演化 唐朝是赋税制度完备和发

219、展时期,统治者在这方面作了较为成功的探索和调整。先是发展了北魏的租调制,实行租庸调制;继而又根据变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局势,实行两税法,从而实现丁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两税法对后来的一条鞭法、地丁银制有重大影响。11、隋唐时的民族政策 隋唐时是我国民族关系大发展时期,其民族政策借鉴了秦汉时的经验和做法,较好地处理了国内民族问题。此外,隋唐时各民族的演变,对掌握我国古代民族概况有重要作用。12、综合认识隋唐时的文化现象 隋唐时文化成就卓著对其要综合地、全面地分析。文化现象是政治和物质的反映,是统治政策、强大的国力、开放的对外政策和民族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和体现。同时,隋唐文化的繁荣对唐朝政治、经

220、济和民族关系有一定促进作用,13、隋唐的对外关系 唐朝对外交往和国际交往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这方面与汉,宋元和明清有关方面有着鲜明的继承和对比关系,要注意对这方面相关知识的综合和比较。 概念阐释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后,藩镇凭借军队各据一方。当时安史余部尚有很强的实力,唐无力平定,只好默认既成的事实,就地封他们为节度使。其中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卢龙节度使李怀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势力最强,他们“招令遗孽,治兵缮邑,部下各数万劲兵,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其次是平叛中涌现的一批战将,效法安史降将,纷纷拥兵自重,“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地方行政、司法、财

221、税大权被他们完全操纵。方镇死后,或父子相继,或部下拥立,名义上申报朝廷,实际上朝廷无法干预。唐德宗曾企图削藩,不批准成德节度使的嗣位表章,造成“四镇之乱”,方镇权重依然如故。到宪宗时,决心削藩,也取得一定进展。但地方豪绅已和节度使勾结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生死相系,利害相关,所以无法改变藩镇割据局面。它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藩镇割据、长年战乱,给社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赋敛成倍增加,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朋党之争 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不同派别的争权斗争,史称“朋党之争”。宪宗元和三年(808),制科考试时,牛僧孺、李宗闵在策论中批评时政,抨击宰相李吉甫,遭李吉甫排斥,久不叙用。到唐穆宗

222、时,牛僧孺曾一度为相,李吉甫之子李德裕等,指斥李宗闵主持科考舞弊,李宗闵等人被贬官,斗争更趋复杂。朝廷大臣分化组合,形成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派相互倾轧四十余年。李党领袖李德裕和郑覃皆出身士族高第、宰相之子,皆以门荫人仕,主张“朝廷显贵,须是公卿子弟”。其理由是自幼漂染,“不教而自成”。而牛党领袖牛僧孺、李宗闵等,多由进土登第,反对公卿子弟垄断仕途;在对待藩镇的态度上,两派各执一词。李党世代公卿,支持唐廷抑制强藩,因为节度使强大,影响他们的利益;牛党大多来自地方州郡,与藩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利害相关,主张姑息处之,希望朝廷承认割据事实。在对待周边少数民族政

223、权的问题上,双方态度也相去甚远两党争持日久,最后变为意气相攻。除去不同利害,已无明显的政见不同。如当时朝堂宦官擅权,两党争相攀附权阉,以为援助。两党交替执政,相互攻伐,使腐败的朝廷更加混乱。唐武宗时,李德裕高居相位,将李宗闵贬斥流放封州;宣宗时,牛党得势,李党皆被罢斥,李德裕被贬死崖州。宣宗时牛僧孺病死,牛李党争才告结束。唐文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租庸调制 唐朝在均田制基础上制定的租庸调制规定:每丁每年缴纳租粟2石;户调随乡土所产,绫(或绢、葹2丈,绵3两,或纳布2丈5尺,麻3斤;每丁每年服役20天,闰年22天,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一天折合纳绢3尺,称为庸。若政府额外加役,

224、则加役15天的免调,加役30天的,租调全免。额外加役,不得超过50天。唐代的庸,正式把部分力役税转变为实物税。唐代租调也由前代的按户征收改为按丁征收。如遇自然灾害,可部分或全部免租庸调。大食 即阿拉伯帝国,唐代以后称之为大食。大食是7世纪时在阿拉伯半岛崛起的伊斯兰教国家。8世纪中期,已征服西亚、北非和南欧的一些地区,并深人中亚,占领了今阿富汗、印度北部,成为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同时伊斯兰教也随之传布各地,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一直在西亚。因帝国建立在军事征服基础上,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统一没有维持多久,分裂割据局面就出现了。10世纪时,帝国境内

225、有三个哈里发国家,即我国史书中记载的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黑衣大食、以开罗为中心的白衣大食和在西班牙的绿衣大食。到12世纪70年代,各哈里发国家先后覆灭。波斯 波斯帝国是兴起于伊朗高原西部的西亚古国。这里指波斯的萨珊王朝(226651)。6世纪后期,波斯受突厥入侵扰,后来双方争夺丝绸贸易斗争十分激烈。萨珊王朝与中国早有往来,北魏史书上有记载。633年,大食人侵入波斯,大破波斯军。后来,波斯为大食占领。661年,萨珊王朝国王卑路斯求援于唐朝,后入居长安,唐玄宗授予右武卫将军,客死长安。其子泥涅师志图复国未成,也病列长安。 经典题例 例1(2000年全国高考)下列各项,在后世又曾大规模增修或扩建的工程是

226、郑国渠都江堰赵州桥长城大运河A B C D(剖析)本题为组合式选样。选项中所提五大工程为考生所熟知但命题角度比较新,要求考生必须对其发展变化过程有准确认识,长城为秦时修建,但明朝时曾增修、扩建。大运河,隋朝开挖,元时改修,都江堰在历史上未曾增修、扩建过,不要把对其的维护也理解为增修,扩建。本题一定要准确理解增修、扩建含义。答案:D例2(2002年全国文综)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使 B总税务司 C、澎湖巡检司 D理藩院(剖析题干所示机构的职责是分明的,总税务司是近代中国的海关机构,澎湖巡检司是清代管理台湾和澎湖的机构,理藩院是清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市舶使是唐设置的对外贸易机构。答案

227、:A例3(2003年春季高考)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门第限制 B削弱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剖析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作用的理解。科举制度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科举取上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丁皇权。答案:B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学习目标 阶段特征 重点难点 概念阐释 经典题例 学习目标1认识宋元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措施和影响。2认识宋元

228、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归纳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和过程,分析各阶段南方经济发展的条件,原因及其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3认识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了解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的过程和影响。4了解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表现及其对当时我国及世界的巨大影响。 阶段特征 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本单元叙述的是从朱温907年建立后梁到1368年元朝灭亡共460多年的历史,涉及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各封建王朝。 唐灭亡后的50余年中,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五个朝代;与其并存的先后有南方和山西的十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10世纪初,北方的契丹建立辽。960年北宋建立,开始统一活动,相继实现了中原和南方的统一。中国

229、境内处于辽、宋、夏先鼎立。女真兴起后,灭辽和攻宋后,又出现了金与南宋的对峙。蒙古建国后,势力渐强,开始统一活动,建立元朝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各民族又一次重新组合时期。我国反复处于分裂割据和南北对峙局面,各民族政权先后并立,少数民族先后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宋代和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消除了藩镇割据。在与各少数民族关系中,宋朝不时处于屈辱状态,但汉族仍保持了主体民族地位。封建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高度发展,对外交往也有了新的突破。与此同时,古代文化达到了高度繁荣的水平,出现了许多位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文化成就。 重点难点1正

230、确认识宋朝的历史地位 宋朝是继五代以后建立起来的统一封建王朝。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多称为“弱宋”。如何认识宋朝的历史地位呢?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漆侠都认为,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漆侠曾形象地说到,我国封建社会的总趋势,经历了两个马鞍形,从战国经秦汉是第一个高峰,魏晋时期下降,唐代又逐渐上升,宋代发展为高峰,元代又降下来,明清恢复发展。宋朝的历史地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评价。政治方面,宋代典制对后世影响巨大,其突出现象是藩镇割据消除,进一步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大国,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元明清继承。农业方面,宋代人口过亿,为汉唐两倍,垦田也是汉唐两倍,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手工业方面有了

231、很大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突出,其中商品货币关系进步明显,海上贸易空前发达,在文化科技方面,三大发明完善或发明于宋代,对世界影响巨大。文学、史学、教育、哲学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总之,宋朝在我国历史发展总过程中无论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处于极其重要的阶段。2关于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评价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巩固君主地位和加强中央集权,针对君弱臣强和兵变割据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集中军权;分割宰相权力、削弱和分割地方长官权力,加强行政权;集中财权和司法权;发展科举制等。宋太祖用不杀戮功臣等不流血的措施,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铲除了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兵变换代的主要支柱,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232、。这些举措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伪再现,这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也为后来封建国家的统一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是,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产,生了很多弊端,特别是宋太宗以后的诸帝,对已矫枉过正的东西不能适可而止,因而积重难返,出现了明显的弊端。第一,兵将分离,使将帅无权,指挥不灵,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守内虚外”,削弱了边防,因而边患迭起,时时受到辽、西夏侵扰。第二,致使权力分散、机构重叠、官僚机构庞大,北宋被视为“积贫积弱”的王朝。3、宋初割据局面是怎样解决的 自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到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达到顶峰。但五代十国时期也孕育了统一因素。

233、经过长期的战争,士族地主势力受到扫荡,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轻,从而大大减少了分裂割据的因素,增长了统一的基础。后周柴荣的改革,大大抑制了藩镇,加强了皇权,增强了国力,并开始了统一战争,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北宋建立后,先确定了完成统一的正确策略,根据“先南后北”的策略,宋太祖、宋太宗在十几年中,陆续消灭了南方和北方的十国,从而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藩镇割据。与此同时,在政治、经济上宋太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夺朝中大将兵权,派文臣做知州,改革军制和军队,从而将军权集中于皇帝,消除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军事基础。4如何认识王安石变法 应从三个方面认识:(1)变法是在北宋中期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政治

234、危机和边患危机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改革。(2)变法的内容,主要用以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它虽使封建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军队战斗力有所增强,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但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以根本解决,因而无法真正缓和严重政治危机。 (3)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变法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没有进行任何调整,反而从根本上保护和认可了地主占有的土地。因为变法面临的危机中,政治危机是根本性的。这一危机是由地主兼并土地,阶级矛盾的尖锐造成的。既然如此,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也就无法解决农民的问题,当然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次,在地主阶级保守派所代表

235、的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被废除。5南宋海路贸易发达的原因 促成南宋海外贸易的发展,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上:江南经济已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社会产品的增多,为海外贸易奠定了物质基础。北方战乱。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和相互征战,使我国与中亚、西域的联系受阻,南宋只有通过海路去发展对外贸易。南宋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巨大发展,当时已能造出适应海上航行的大海船,而且已经普遍使用指南针。主观上:南宋政府采取了鼓励海外贸易的措施,并把它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6、关于藩镇割据问题的解决 自东汉末豪强地主的恶性发展,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分裂割据的因素一直存在。唐代的藩

236、镇割据,五代十国时军阀拥兵自重,使藩镇割据发展到顶峰。历代统治者都力图解决这一问题,宋太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采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治理的办法,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这一历史问题。要联系东汉以来的相关史实,对这一问题进行综合。7、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从秦汉时南方开始开发,三国时吴在南方的经营,东晋、南朝在江南的发展,隋唐时经济重心与北方并驾齐驱,南宋时江南经济超过北方。要注意这一历史进程的综合和总结。8、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问题 这是民族关系极为复杂的时期,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政权的和战,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和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封建化,要注意对纵横两方面进行比较。9、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西传

237、 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得以完成和发展,要注意这一历史进程的总结和综合,从横的方面认识三大发明西传后,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 概念阐释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是后唐的石敬瑭割给契丹的。后唐明宗死后,石敬瑭企图夺取帝位。为了乞求契丹支持,石敬瑭竟向小自己十几岁的耶律德光上表,尊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儿臣,还答应在灭唐之后,把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936年,石敬瑭在契丹的帮助下,打败后唐。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石敬瑭则把幽(今北京)、顺(今北京顺义)、儒(今北京延庆)、檀(今北京密云)、蓟(今河北蓟县)、涿(今河北涿州)、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北)、新(今河北涿鹿)、妫(今河北怀来)

238、、武(今河北宜化)、蔚(今河北蔚县)、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朔州东)、朔(今山西朔州)、云(今山西大同)各州,大致是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割让给契丹。当时的契丹,正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自得到幽云十六州以后,契丹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契丹占幽云后,紧接着攻灭“渤海”政权,吞并渤海地区(今牡丹江上游一带),再次扩展疆域,使统治区内增加了广大农耕土地和众多农业人口。这对契丹社会的进一步封建化,不能不发生重大影响。猛安谋克制 猛安谋克制原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其组织按什伍进位编制,、因有伍长(击柝)、什长(执旗)、谋克(百夫长)、猛安(千

239、夫长)。最初是单纯的出猎组织,后来变成平时出猎、战时作战的组织。随着女真族社会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原来的猛安谋克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完颜阿骨打称帝前,顺应女真族历史发展的趋势,于1114年改造原有的组织,突破了血缘关系,规定以户为计算单位,以三百户为一谋克,设百夫长为首领。十谋克为一猛安,设千夫长为首领。由于实行了“壮者皆兵”即兵民合一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称为猛安谋克户),它是女真族的基本社会组织。金太宗吴乞买统治时期(11231134),随着中原占领区域的扩大,金朝统治集团通过括田,搜刮北方土地变为“官田”。这些官田一部分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其余分赐给女真贵族,

240、还有一部分土地分给迁到中原地区的猛安谋克户。猛安谋克的上层分子,把分得的土地佃给汉族农民耕种,这部分女真人就成为新的地主阶级。一般猛安谋克户分得的土地,规定自行耕种。这就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踏犁 踏犁是一种较好的人力翻土工具,四五个劳动力使用踏犁的功效相当牛耕的一半。这对畜力不足地区解决耕日翻土的困难起过一定的作用。北宋政府于994年(淳化五年)和1005年(景德二年),两次在耕牛缺乏的地区推广踏犁。 占城稻 北宋时水稻的优良品种之一。原产地为占城,其故地在今越南南部。北宋初年,占城稻首先传人我国福建地区,其特点是穗长、无芒、抗旱、早熟、 “不择地而生”,适于普遍栽种。1011年:(大中

241、样符四年),宋真宋遣使从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别在长江、淮河以及两浙地区推广,后来又推广到北方。交子 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盛行铁钱。由于铁贱铜贵,三个铁钱只能折合一个铜钱使用。铁钱极为笨重,例如买一匹马要用铁钱二万枚,重一百多斤,携带极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户联合起来,共同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使用交子的人可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每千钱扣除3作为手续费。这是我国使用纸币的开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上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样,并作了暗记。后因发行人破产等原因不能兑现,发生纠纷,同时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即禁止商人发行。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改由政府发行,每次发行有一

242、定限额,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徽宗祟宁四年(1105)改名为“钱引”,用以代替贬值的“交子”,同时扩大了流通区域。 经典题例 例1(2000年全国高考)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人禁军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剖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宋太祖编练禁军目的的理解。解题时应抓住“主要”二字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五代十国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宋初首先解决的是如何消灭分裂割据和加强中央集权问题,而军事上的目的则相对是次要的。在进行判断时,要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进行分析。答案:A例2(1998年上海高考)南宋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

243、,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一位史学家评论道:“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但是,如此曲解变法之目的和否定其作用,那就有失公允了”,你是否同意?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剖析)此题属小切口、深分析式的材料论证型问答题,考查对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的再现能力和运用辩证唯物史观认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题意,需要判断和论证的是史学家的观点,而该观点又是对朱熹观点的评论,因而答题时既要论证”史学家”的观点,又要反驳朱熹的片面认识,这是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典型试题。回答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要答出“朱熹看法有一定依据”的理由,然后再答出其有

244、失公允的地方,最后提出对王安石变法的总的看法。实际回答时,一方面要以王安石变法结果中的有关事实肯定朱熹观点中的合理成分,这也是论证史学家认为“有一定依据”的依据;另一方面又要从变法的目的和积极效果来指出朱熹观点的缺陷,这也同时论证了史学家认为的“有失公允”的看法。这样应用具体史实来回答,做到了论从史出。(参考答案)王安石变法确实存在用人不当、操之过急造成的一些弊端,但是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培养和选拔人才。朱熹把群奸肆虐,流毒四海归结为变法的目的,显然有失公允。变法的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它使政府的财政情况大为改善,积贫的危机有所缓和。 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

245、衰明、清 学习目标 阶段特征 重点难点 概念阐释 经典题例 学习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意义。2掌握明清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措施、影响,认识封建社会衰落的总体趋势和体现。 3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表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及其原因。4掌握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和产生的影响。5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概况及时代特征,与经济的关系和社会根源,认识科技文化与总体时代特征的辩证关系。 阶段特征 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本单元从1368年到1840年,包括明和清前期(鸦片战争前)两个王朝的历史,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

246、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奠定了中国今天的疆域,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空前巩固。这也是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时期,其间两朝初期虽都有过强盛局面,但并未改变整体衰落的总趋势,这种衰变突出表现在政治、经济、阶级矛盾、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诸方面。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农民战争发展到新阶段;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对外关系方面,虽进行了一系列反侵略斗争,但中外差距拉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失去了对外交往的主动权;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了文艺繁盛、科技停滞的双重时代特征。 重点难点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封建君主专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体。纵观

247、我国封建社会封建君主专制的演变,大体可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和两种形式。从秦到元,是有宰相制的君主专制,而明清时期,则是无宰相制的君主专制。面对封建末世复杂的社会矛盾,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时期的突出特点就是极大地强化了君权。丞相的废除和军机处的设置,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分割,大大加强了君主对中央的控制。明代三司和清代地方督抚的设立,大大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实行,强化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厂卫机构的设置,则大大加强了皇帝对官吏和人民的控制和镇压。这些表明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统治得到了空前强化。明清时期的无宰相制,大大强化了君权;通过地方机构

248、的改革,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同时,思想控制更是日益加强。皇权越来越尊,臣民愈来愈卑,这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演变的轨迹。君主专制统治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在评价其历史作用时,要根据时代变化,结合具体的社会现实进行评价。在明清建立之初,这种制度对纠正前朝弊政,提高办事效率方面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作为封建社会末期来说,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造成中外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君权的过于集中,又决定了皇帝个人品质对统治的制约;通常情况下,封建王朝前期皇帝比较勤勉,而中后期则相对腐朽。因此,封建王朝中后期则往往会出现统治危机和社会矛盾激化的局面,这正是君主

249、专制强化的一种负面影响。2明清中央最高权力机构的变革 伴随着明清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的设置和职权也不断进行了调整。明清的内阁、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相继建制,成为中央最高军政机构。朱元璋废丞相,提高六部职权,六部尚书直属皇帝。朱元璋在面对日理万机的情况下,时感力拙,为帮助自己处理政务,设立内阁,选拔文臣人阁,参与政务。但此时人阁者官品低,也无官属,还不掌握大权。后明成祖创立内阁制,入内阁者称为大学士;后来大学士位高权重,居六部尚书之上,直接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成为事实上的丞相。张居正就是被誉为“宰相”的内阁大学士。清人关后,仍保留了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成

250、为最高军政机构,为加强皇权,清朝皇帝对权力机构进行了调整。虽仍保留着明代的内阁,但清代内阁的职权明显减小了,内阁一直只办理一般性的日常公事,从未掌管重大的机密重务。清初,凡军国要务,“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后来,为防范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的威胁,康熙帝设立南书房,由皇帝挑选亲信组成执掌机要的秘书班子,很多政务不再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执掌,而由南书房办理。到雍正七年,为办理对西北用兵,设立了军机处,由军机处处理一切军国要政,成为辅佐皇帝处理军政的核心机构。此时,议政王大臣会议已名存实亡,到乾隆末年被直接撤销。纵观明清最高军政机构的沿革,是“经历了一个先对前朝政治的沿袭,继则审时度势而演化、发展之的过

251、程。”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君主不断消除对皇权的威胁,皇权逐渐强化,从而使君主专制进入顶峰。3全面评价明清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实行的重要选官制度。其与以往选举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凡普通读书人均有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而有被选拔做官的机会,从而扩大丁皇帝选拔官员的范围,同时也使选拔标准相对公平和客观。这在当时来说,是种较为先进和公正的选官制度。但是,到了明清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发展,科举制日臻完善和周密,作用却走向了反面。与以往各朝相比,其变化如下:第一,科举制与学校制度紧密结合,进学校成为参加科举的必由之路。第二,定期实行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第三,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很大

252、变化。考试内容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对经义的解释,只能以朱熹的观点为标准答案,不得有自己的见解。考试的形式是八股文。严格规定答题文章的具体格式和写作步骤,体现严格的程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从明初至清末的五百年中,在科举制度下虽选拔出了大批官员,维持了封建统治,其中也不乏有能吏贤臣。但从整体上来说,这种呆板的标准化和程式化的考试形式及考试内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淹没了人们的个性,压抑了人们的创新思想和创造力。还引导着应试者向酸腐迂拙、不学无术方向发展。它还浪费了大量人才,消耗了士人的时光。它也埋没了大量人才,如蒲松龄、李时珍等人,都是科举考试的失意者。明清时的科举制,是导致中国社会发展缓慢、中国科技

253、落后、中外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要根据其发展变化,据其所起的历史作用进行综合评价。正如有人所说,在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同时,这种考试制度,对西方的文官制度产生了一定影响。而到了后来,却“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家贫弱”的后果,从而走向了反面。4明清赋税制度的变革 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需要,明清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明中期,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史上的重大改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表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农民人

254、身地位提高;另外,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但从实际施行来看,各地推行的并不一致,真正将赋役合并的并不多。后来随着明王朝的腐败,加征加派接连不断,“条外有条,鞭外有鞭”,人民负担有增无减。清初,取消了明末各种加派,重新恢复了万历时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但限于当时客观条件,一条鞭法实行的并不彻底,康熙帝在康熙五十年先进行小幅度改革,固定人丁,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人丁和丁银的固定,为地丁银的推行创造了条件。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税平均摊人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的推行,一定程度上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

255、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农民人身地位提高。按田亩纳税,使无地农民在法律上不再纳税,赋役不均的现象有斯缓和,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安定。使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人口统计相对客观、真实,这也是乾隆时我国人口骤增的因素之一。总之,地丁银制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5关于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级形态。这种生产关系,在明中后期出现了。其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手工业技术进步。主要行业;先是棉纺织业,后扩展到冶铁业、采矿业、煮盐业、采煤业等手工业领域。先是扛南一带,后扩展至全国。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机户即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即雇

256、佣工人,机房即手工工场。地位:水平低,发展缓慢,整个明中期至鸦片战争前,一直处于萌芽状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居主导地位。影响: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经济上的体现。为市民文学的产生和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封建制度的阻碍和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统治的对立物,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其威势,千方百计的摧残它。封建剥削的残酷性,大批小生产者破产,不可能提供资本主义发展的市场和资金。科举制的实行和严酷的封建统治,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严禁人民进行海外贸易。明统治者还派出矿监、税使、处处进行

257、掠夺、勒索。清政府则在全国各城蚝徒煌馈杩魉啊髡故敌兴臧旌筒砂熘贫壤磁贪倘恕诖饲榭鱿拢邮鹿桃狄械缦蘸腿淌艽蟮呐贪桃嫡咚涓挥校挥姓蔚匚弧虼耍簧俟桃嫡咴谥赂缓螅皇墙朴糜诶笸蹲剩侵冒焯锏兀斓逼獭庋妥璋松缁岵聘幌蜃时镜淖跋煜拗屏俗时局饕迕妊康某沙头埂?o:p6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二者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第一,从时间上看,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达伽马、麦哲伦和哥伦布的航海早半个世纪。从规模、航海次数上、船队规模和数量、船员配备方面看,外国是无法与中国比拟的。这说明,中国人民有足够的能力和胆略征服海洋。第二,从目的上看,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

258、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主要形式是贡赐贸易;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要形式。而西欧航海家的航海冒险,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第三,从影响和后果来看,郑和下西洋增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人民的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同时,还恢复了朝贡关系。赏赐式的贸易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对中国新的经济形态的产生未产生直接作用。这种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政府造成巨大负担。后来因国力衰退而中止。而西欧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同时,其规模、影响越来

259、越大,为后来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打下了基础。 概念阐释东林党 东林党的领袖人物是顾宪成。顾宪成(15501612),南直隶无锡人,字叔时,号泾阳,万历八年(1580)中进士,授户部主事。他为人耿直,主张罢黜奸佞之徒,起用正直之人。他因推举正直人士为阁臣,被神宗降职问罪,后废籍为民。他在常州知府欧阳东风等的支持下修葺东林书院并在此讲学,与其弟、进士顾允成以及或罢官、或归省的左都御史高攀龙、南京吏部主事安希范、南京礼部郎中刘元珍、南京工部主事叶茂才、御史钱一本、国于助教薛敷教合称“东林八君子”,形成东林学派。他们切磋学问,教授弟子,抨击时政,身在书院,心怀天下,得到大部分士大夫的支持,被称为“东林党”

260、。天启初年,东林党人陆续被起用,东林党人和正直官员地位上升。八旗制度 努尔哈赤于1601年建立四旗,这是八旗制度的雏形。1603年筑赫图阿拉城,并迁入居住,准备称汗。1615年正式建立八旗制度,八旗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每旗设固山额真(汉名都统,即旗主)一人,梅勒额真(汉名副都统)二人,下辖五甲喇(汉名参领)、每甲喇辖五牛录(汉名佐领)。后随人丁繁衍,所属佐领时有增设。这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的军政合一,又是“出则备战,人则务农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女真政权的支柱。与此同时,努尔哈赤又设议政大臣五人,共同参预执政;设扎尔固齐十人,听讼治民,掌管民事与司法。凡

261、有重大案件,先由扎尔固齐十人审问,然后报告五大臣,再由五大臣复查,告诉诸贝勒,讨论议决,最后由努尔哈赤亲自审问裁决。 军机处 1726年,雍正帝为了筹划西北军事,。在宫内设立军需房,以便皇帝直接掌握战情,及时处理军机大事,防止泄漏军事机密。后改名为军机房、军机处,1732年成为一个正式的常设机构。军机大臣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级别的官员中亲选。皇帝每日上午召见军机大臣,口授谕旨,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军机处拟好的诏令,可以不经过内阁直接发往各地或交给中央各部院衙门。各地的奏折也不再经过内阁,可直接送交军机处。有关国家庶政、方略都交军机处议复,此外军机处还有向皇帝推荐

262、官员的权力。这样一来,军机处成了秉承皇帝意旨,经办国家一切军政事务的国家中枢。“承旨、出政皆在于此”。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鞭”或作“编”“边”。简称“条编法”,又有“类编法”“明编法”“总赋法”等别名。是明中叶以后赋役制度的改革办法。一条鞭法最早是内阁大学士桂萼于嘉靖九年(1530)首先提出的。后来,一些地方官员曾在江西、浙江、福建等地试行过。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改革,开始向全国推广。一条鞭法的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明神宗实录)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赋役合并,化繁为简

263、,即将各州县赋税徭役的种种项目统一编派,总为一项征收。(二)差役合并,役归于地,把过去按照户丁派役的办法改为按照地丁或丁粮派役。过去差役分三种:里甲(按户征派)、均徭(按丁征派)、杂泛(临时征派),现在三种差役合并,全部折成银两缴纳,同时将一部分差银摊入地亩,即“量地计丁”,派役时既按地又按丁,或丁六粮四,或丁四粮六,或丁粮各半。这种既量地又计丁的派役办法,是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三)田赋征银,官收官解,除国家必需的漕粮缴纳实物外,其余部分折成银两缴纳,改民收民解为官收官解,把银两全交官府,由政府开支,用于购粮或雇役等。一条鞭法的推行,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一条鞭法顺应了历史潮流,

264、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如白银代替实物税,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输银可以代役,农民有了更多的生产时间,国家相对减弱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条件;部分户丁银摊入地亩,使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等。但是,张居正死后,一条鞭法只在河南、山东、陕西等地继续推行,其他地区未彻底实施。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又称“摊丁人地”,是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明朝中后期实行的一条鞭法,代役丁银逐渐摊入田亩征收,但未普遍推行。清初的赋役制度因袭明代的一条鞭法。为了保证丁税征收,掌握人口实数,清廷实行地丁合一、摊丁入亩政策。康熙五十一年(1712),清廷颁布了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诏令,以康

265、熙五十年(1711)全国人丁2 400万作为基数固定人口税,以后人口增加不再加征,这为国家人口的繁衍和雍正时期赋役改革提供了条件。康熙五十五年(1716),广东、四川等省开始将丁银并人田赋。雍正元年(1723),直隶巡抚李维钧奏请丁银摊人地亩征收,得到雍正帝的支持。此后遂在各省普遍推行,乾隆时推行全国。摊丁人亩即丁随地起,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而把固定下来的丁税摊到地亩上,具体办法是把各省丁税原额分摊在各州县的土地上,每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摊丁人亩后,地丁合一,丁银和田赋以田亩为征税对象,简化了税种和稽征手续,是赋役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发展,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

266、要,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名田 更名田,亦称“更名地”“更明地”。明代藩王庄田遍布各地,明末农民战争中,明代诸王宗室大都被杀被逐,丧亡殆尽。清初,许多农民继续耕种藩王庄田的土地,也有无人耕种而抛荒的。康熙七年(1668),清廷下令各省清查明代藩王庄田,将其分别荒熟作价卖给农民。康熙八年(1669),清廷下令“将前明废藩田产给予原种之人,改为民产,号为更名地,永为世业(清通典田制)。据清文献通考田赋二记载:“初,直隶各省废藩田产改人民户,免其易价,号为更名地。”更名田的实施,对于鼓励农民从事生产,开发荒地起了一定的作用。 闭关政策 清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下令“片

267、板不准下海”。康熙二十三年(1684)统一台湾后,开放海禁,允许商民出海贸易,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但规定禁止炮械、军器、火药、硝磺的贸易。康熙五十六年(1717),因为担心本国商人到南洋勾结海寇进行反清活动,除东洋贸易外,严禁中国商人至南洋贸易,只许外商来华贸易。雍正五年(1727)解除这项禁令,至乾隆十二年(1747)又复行禁止。乾隆二十二年(1757)下令停止厦门、宁波、云台山等港口的贸易,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并规定外商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由“广东十三行”办理一切有关外商的交涉事宜。对出口货物的品种加以限制,除原先规定的外,粮食、五金、书籍严禁出口,丝茶的

268、出口品种和数量也有一定限制。乾隆二十四年(1759),两广总督李侍尧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的会馆中,并不许在广州过冬。中国商人不得向外国商人借款或受雇于外商,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闭关政策的推行,是基于封建制度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嘉庆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清代外交史料嘉庆朝四)闭关政策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雍正九年(1731),广东

269、布政使杨永斌奏:定例,铁锅不许出境货卖,而洋船私带,禁止尤严。粤东所产铁锅,每连约重二十斤,(旧制1斤等于16两)。查雍正七、八、九年(17291731),夷船出口,每船所买铁锅,少者自一百连、二三百连不等,多者至五百连,并有至一千连者。计算每年出洋之锅约一二万斤,诚有关系。应请照废铁之例,一体严禁。违者,船户人等照例治罪,官役通同徇纵,照徇纵废铁例议处。嗣后令海关监督详加稽查。至船商煮食器具,铜锅、砂锅俱属可用,非必尽需铁锅,亦无不便外夷之处,于朝廷柔怀远人之德意,并无违碍。得旨:铁舢不许出洋,例有明禁,而广东夷船,每年收买铁锅甚多,则与禁铁出海洋之功不符矣。杨永斌所奏甚是,嗣后稽察禁止及官

270、员处分、商人船户治罪之处,悉照所请行。粤东既行查禁,则他省洋船出口之处,亦当一体遵行,永著为例。(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113) 经典题例 例1(2003年春季高考)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的主要后果是A、统治者大兴文字狱 B儒家思想统治得到强化C、官僚机构更加臃肿 D提高了官僚从政能力剖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股取士影响的掌握。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儒家思想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答案B例2(2000年全国高考)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

271、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货(计算)。”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剖析本题是材料型问答题,旨在考查对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差异的认识,突出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等多种能力的考查,题目综合性强,既是中外、古代近代内容的综合,又是各种思维方式和能力的综合。在回答时,首先据题目要求,提取题干的有效信息。其次确定好比较项是目的、性质、影响和中西方差距等方面的差异。要注意两者的大背景的区别,在明朝专制制度强大的情况下,远航是扬威异域的政治目的。而西方是在资本主义兴起情况下,远

272、航则是经济利益驱动。由此再分析影响。对中国远航业落后的认识,可从明代远航后果、明代通行的闭关自守政策,中外远航的比较等方面进行概括。参考答案目的与性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历史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西方远航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原因:明初贡赐贸易“倍偿其价”,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m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