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1引言指出了秦汉王朝的起止时间及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其历史地位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秦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秦汉王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秦汉王朝开创的一系列制度,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袭。2引言通过中外历史的对比,指出了秦汉王朝在当时的世界地位。印度的孔雀帝国昙花一现,迟至公元4世纪才形成局部统一。而中国在秦亡之后出现长达四百年的大一统繁盛局面。古罗马和安息帝国雄踞地中海和西亚时,东亚屹立着强大的秦汉王朝。公元12世纪,亚欧大陆古文明地区并列的4个帝国(东汉、贵霜、安息和罗马)中,汉朝和罗马的历史地位尤其重要。3引言指出了汉朝丝绸之路
2、产生的影响。使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开始影响世界;世界优秀的文明成就也开始融入中国固有的文化。高考范围2秦汉(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2)秦末农民战争(3)两汉政治经济制度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4)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匈奴的兴衰西域各族与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5)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越南的关系与西亚、欧洲的往来丝绸之路(6)秦汉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哲学与宗教史学与文学雕塑与绘画近五年高考试题(一)全国卷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
3、了 D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B C D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2导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分裂割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A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黄巾起义 D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3下列手工业行业中较早兴起的是 A A冶铁业 B制瓷业 C造纸业 D印刷业(二)上海卷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市历史试题4秦朝时期,郡的监御史主要负责 DA收取赋税 B征发兵役 C管理军事 D监察郡守5既通天文,又擅文学,其发明创造保持世界记录长达1700多年的我国科学家是 AA张衡 B祖冲之 C僧一行 D郭
4、守敬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市历史试题2下列帝王中,被誉为“中兴之主”的是 AA光武帝刘秀 B隋文帝杨坚 C唐玄宗李隆基 D明成祖朱棣4堪称当时世界之最,却加速民不聊生、王朝倾覆的宏大工程,除隋朝的大运河外,最为典型的是 BA都江堰 B秦长城 C唐长安 D明皇宫37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列举西汉同西域关系的主要史实。(5分)(2)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夫人之墓。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了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见下图),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
5、?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3分)(3)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1分) (4)揭开这一谜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你认为有哪些方法?(4分)37(1)汉与匈奴的战争、和亲、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物产传内地、西汉技术入西域、西域都护设置等,以上几点每点1分,5点以上给5分。 (2)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1分)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23分); (3)能正确对应和概括其历史意义(1分),如:假定为今新疆地区人,则可答进一步了解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4)能结合史实具
6、体回答(14分)如:可以从老山汉墓中继续查找(l分);到西域实地考查研究(1分);查阅有关历史文献资料(1分);如具体答史记、汉书等资料;民间的史料;国外记载的资料等;(2分)。(如答从西域民族的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上来旁证,或其他合理的方法,可酌情加12分)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28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从下列秦砖、汉瓦与画像石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6分) 秦砖 西汉瓦当 东汉画像石28秦砖:秦砖的形状,秦朝文字的特点(或小篆)等。 汉瓦:
7、汉瓦的形状,文字的特点(或隶书)等。 东汉画像石:东汉农民耕作、狩猎(或畜牧),或汉朝农业生产的状况和特点等。35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远古时代,长江、黄河流域就是我国先民聚族而居、繁衍生息的地方;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防洪治水、农田灌溉和舟辑航运的进步与创新,也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请按前述四个方面分别举出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若干史实。(13分)35先民聚居: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大汶口文化等。 防洪治水:都江堰、东汉(或王景)治黄河、元朝修治黄河等。 农田灌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吴国、唐朝、吴越、南宋、明朝等兴修水利工程,三国时期的翻车、唐朝的筒车等灌溉工具等。
8、舟楫航运:秦朝的灵渠、隋朝大运河,元朝修建运河(或漕运)、造船业、指南针的使用等。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3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些还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器或催化剂。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请按朝代顺序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十项成果,并逐项概要说明理由。(共13分) 例:战国时期的“四诊法”,奠定了中医诊断的基础。 汉代的造纸术,方便了文字记录,也是对世界文化交流的一大贡献。34每项成果及其理由只要言之有据都给分,有成果无理由或
9、理由错误都不得分。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对世界近代文明的三大影响另加分。同一朝代不分先后,朝代顺序错误,按最小剔除法处理,如c.a.b.e.f.d.g.h.j.i, c.d.j. 不计分,a.b.e.fg.h.i.计分。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4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D董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三)广东卷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历史考试广东试卷3秦朝施政主要依据的学说是 D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法
10、家学说4西汉时取消了一些残损肢体肉刑的皇帝是 B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3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商君书农战材料二 (晁错对汉文帝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依附土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汉书食货志回答:
11、根据材料,结合商鞅、晁错所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两人的重农主张。(10分)38、答案要点:(10分)商鞅处于战国兼并战争时代,认为只有发展农业,国家才能强大;百姓从事农业,则易于治理和驱使。(这是赢得兼并战争的保证)。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日后秦统一奠定了基础。(5分)晁错处于西汉安年经济凋敝时期,主张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民基本生活要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5分)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历史考试广东试卷2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B A吸取秦亡教训 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C汉初
12、“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3封建王朝在珠江流域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始于 A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东晋34我国古代曾多次发生大规模人口流动,原因不尽相同。试按三种不同的流动原因各举一例,并分别阐述其影响。(15分)34答案要点:(15分) 政府移民实边:如秦迁徙内地人民到河套地区等。 少数民族内迁:如西晋末年五族内迁等。 躲避战乱:如西晋末年北方人迁往南方等。 向海外谋生:如明清时期许多中国人到南洋等。 评分说明:各次人口流动的影响不尽相同,答案只要符合史实,叙述成理,即可给分,每例所得不超过5分。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历史考试广东试卷2下列
13、各项,属于人头税的是A 算赋 口赋 调 租 A B C D3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D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材料二 (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均摘自汉书食货志 回答: 分
14、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4分)结合材料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6分)31答案要点:(l分)秦朝的暴政;(2分)文景之治。(2分)赋税繁重,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导致民不聊生,甚至天下大乱;(3分)轻摇薄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3分)(四)综合卷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40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今天的“亚欧大陆桥”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读图5回答:(34分) 图5 丝绸之路示意图(1)西汉和唐朝,在现今的天山山脉南北,曾先设置了 、 和 等军事行政机构(或官职),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15、(6分)(2)古代的“葱岭”。相当于我国今天 市附近的 高原和 山。(4分)(3)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所反映的主要是哪一时期、哪种宗教的艺术成就。(4分)(4)读图6,并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敦煌许多文物经历千余年保存比较完好的自然地理原因。(6分)(5)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它既是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又是联结亚欧大陆的新纽带。它加强了我国东西部的联系,也加强了我国同中亚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友好往来。据此请分析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14分)40(共34分)(1)西域都护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2)喀什 帕米尔 喀喇昆仑(3)隋唐 佛教(4)从图示的资料可以看出,该地地
16、处内陆,年降水量约50毫米,气候干旱,风沙埋没。(5)基础产业先行,有利于东西部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交流;推动沿线各国的经济与国际贸易发展;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周边环境。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37(34分)长城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赠给联合国的礼品之一便是一幅以长城为图案的挂毯。材料一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据汉书记载:“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利遂,(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 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 以给使
17、外国者。”材料二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材料三据明史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数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劫,故不敢入犯”,长城沿线“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围,田野日辟,商赏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举出汉武帝时期西汉除修筑长城之外,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 (2)嘉峪关魏晋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参照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3)参照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在处理汉蒙关系方面
18、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这些举措产生了什么影响。 (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心声。1933年,中国军民在长城一线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请举出其中的一个事例。 (5)参照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国华民族的象征。37答案要点: (1)对匈奴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张骞通西域。 (2)使用先进农耕技术(或农业发达);丝绸之路(或道路)畅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抵御匈奴侵扰;实施军事、政治管理;保护商旅往来;有利于民族交往和经济发展。 (3)加强长城防御,阻止蒙古侵扰;与蒙古议和互市。边塞安定,互通贸易,长城南北经济共同发展,促
19、进民族交融。 (4)中国守军在山海关、长城各口抗击日军(或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5)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或爱国精神);聪明智慧、坚韧、勤奋、开拓进取。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37(28分)对人的尊重和对生存权、发展权的追求,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回答:(1)战乱使庐舍为墟,生灵涂炭。汉书记载“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兆民大悦”。结合“约法三章”的背景,谈谈你对该法规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认识。(4分)37(1)约法三章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和财产的尊重,获得人民拥护。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之一。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20、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二)(四川、吉林、湖北、湖南、重庆卷)12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B A、战国时期 B、秦朝 C、汉朝 D、隋朝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回答1617题。16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A 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 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 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 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17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BA 实行察举制度B 设置刺史C 取消封国D 创设御史大夫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老课程版)16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原因是AA儒生攻击郡县制,非议秦始皇 B儒
21、生主张“非攻”,反对兼并战争C秦的暴政与儒家仁政思想相抵触 D儒家的仁爱主张不利于秦始皇横征暴敛17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B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五)春季卷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北京、安徽卷)历史试卷 6下列水渠。开凿时不以灌溉为目的的是 A A. 灵渠 B. 白渠 C. 六辅渠 D. 郑国渠7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C A. 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B. 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D. 打通“丝绸之路”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北京、安徽卷)历史试卷3我国以煤为燃料冶铁始于 C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北京卷)13平定叛乱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途径。西汉“吴楚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是A( )A地方势力坐大,中央无法有效控制B民族矛盾的激化C皇帝与开国功臣的斗争D境外势力的煽动(六)广西卷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广西卷)历史试卷2、秦汉之际北方游民族中势力最强大的是AA匈奴 B 鲜卑C 突厥 D 乌桓(七)江苏卷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历史试卷2下列政治举措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是B A实行刺史制度B,设置西域都护 C实行察举制 D颁布“推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