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一、选择题1.【2012合肥八中一模】班固汉书:“(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解析】A自材料可知:西汉时,张安世家中有纺织产业和七百位凭纺织手艺做事的家童。我们可据此推断出西汉时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而B、C、D三项与材料不符。故选A。2.【2012哈尔滨期末考】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
2、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明代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解析】C 题中材料意思是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往南方,而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运到北方,说明了国内物资交流的频繁,故选C。其他选项在材料中得不到支持。3.【2012泉州四校联考】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解析】B材料含义
3、:一夫不耕,天下就有人挨饿,一女不织,就有人受寒。因此,神农和他的妻子都要亲自耕织。这是强调耕织的重要。故选B。4.【2012遂溪一模】.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和货币商品化 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 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A B C D【解析】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出现了劳动力买卖现象,故排除;明清时期资本主萌芽出现,但仍处于手工工场阶段,萌芽十分微弱,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符合题意。5.【2012石景山
4、期末考】 张衡的西京赋中有“郭开九市,通阛带阓,旗亭垂立,俯崇百隧”之语,这表明当时 A. 洛阳城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B. 长安城设立有多个商业区C. 洛阳城商业繁荣,商铺林立 D. 长安城商业受到严重打压【解析】B 张衡为东汉人,长安在洛阳以西,同时从从张衡西京赋中说:西京“郭开九市”,表明长安商业发达。故选B。6.【2012金华十校联考】西汉初年,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下列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有( )西汉政府并未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政府鼓励商业是造成商人富贵的原
5、因西汉初期存在官商勾结的情况 商业资本回流于土地造成了农民流亡A B C D【解析】B 从材料看,西汉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反而富有,造成农民流亡,存在着官商勾结的现象,故与材料不符;与材料中表述一致。故选B。7.【2012三明联考】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工任其消长 B.农业依赖百工 C百工亦为农业 D.农工比重适当【解析】D 材料认为: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使农业和手工业都能按适当比例发展,这样才能使手工业成为农业的支持而非危害农业。故选D。8.【2012乌鲁木齐一诊】杜甫诗“大
6、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赞叹的瓷器种类是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彩瓷【解析】B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由诗句“君家白碗胜霜雪”可推断出这种瓷器应是白瓷。故选B。9.【2012济宁期末考】14.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国内所有的矿产、冶炼、铸造等行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经营,商人不得参与。汉武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统治秩序,增强中央政府实力B保证生产所需铁制工具的供应C进一步拓展官营手工业的经营范围D保障武器生产以满足战争需要【解析】A 本题考查对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从汉武帝加强矿产、冶铁、铸造的国家控制,说明推行抑商政治,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加
7、政府收入,巩固封建的统治。故选A。10.【2012中山期末考】(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比较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已经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耕织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解析】D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从材料看乡村出现集市,商品种类较多,但是注意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商品,A、B、C三项符合材料;从题干同州集市的时间限制,说明尚未打破时空限制,故D项符合题意。11.【2012日照调研】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8、。”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盐铁官营制度 早市夜市出现 商人群体形成 重农抑商政策A B C D【解析】A 的出现都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体现了政治对经济的干预。所以选A。12.【2012日照调研】右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解析】D 从图文情境看打铁的工匠来自私人作坊,排除A项;从图文看,说明小市镇的私营手工业发达,故选B;C、D项图文未能反映,且与史实不符,排除。13.【2012合肥一模】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
9、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ng,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上是A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B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C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解析】D从材料看,官府压制商业买卖,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实质反映了维护小农经济的目的。故D合适。14.【2012泰安期末考】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反映了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传统社会结构解体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礼教
10、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解析】C 中国古代具有重士轻商人的现象,从题干材料看,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说明等级观念淡化,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与史实不符。15.【2012青岛期末考】八卦(见右图)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解析】C 材料表明人们测
11、量影子的长度目的是为了掌握春耕秋收的季节规律,这说明八卦是为农业文明服务的,故八卦与农业生产有关,答案选C。16.【2012福州期末考】.宋代在选拔官吏时有规定:“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注;选送)。”该规定反映出宋代 A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B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C商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 D科考功名失去吸引力【解析】B 据题干材料,宋代选官标准工商业者也可以凭自己的才学被选拔为官吏,而在封建社会的长时间里,商人是不能做官的。这一规定突出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和商人地位的提高;A、C、D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答案选B。17【2012太原调研】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
12、;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此诗主要反映了( )A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 B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C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D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解析】C元稹为唐代诗人,排除A;B现象明清时代才出现,排除B;D项与史实不符,题干材料反映了东西南北各地的商品交流,反映了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故选C。18.【2012吉林期末考】.下列词文中反映宋代都市经济的是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C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D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解析】 A
13、A项是指杭州的繁华,故符合题意;B项是反映了唐代长安整齐划一的棋盘式格局;C项是指宋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D项是指岳飞抗金未成的悲切之情。19.【2012苏北四市联考】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解析】C 从材料中知道苏州纺织业分京苏两派,各有成规,而且都是世代相传,不互相交流,这就说明了技术垄断的存在;而A、B、D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来。故选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所以C正确;AB
14、D与史实不符。20.【2012南京一模】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解析】C 从材料中知道,元代妇女自田中采摘棉花,织成布,给孩子做成各式衣服。体现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特点是自给自足,答案为C。21.【2012安徽师大附中模拟】宋代商业史研究中说道:(城市),特别是在秦汉至唐初“市”制存在的时代,工商业被“市”所吸收。因此,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
15、区域划分相一致。材料主要说明了秦汉时期 ( )A.城市以商业职能为主 B.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 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D.城市商业限制被打破【解析】B 秦汉时期城市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材料中“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也说明了这一点;A、C、D三项与材料不符。故选B。22.【2012黄山质检】39.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B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C保持着浓厚的乡
16、土观念 D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解析】D 本题解答采用排除法。A项材料中并未说明“都”在异地;B项与材料中“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相矛盾;而C项与材料中“怕回乡”也不一致,材料难以说明徽商保持浓厚的乡土观念。从材料看,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忌讳,影响深远,说明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故选D。23.【2012黄桥模拟】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主要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解析】D 材料中“当街出售凉食”、“出租铺席宅舍”都说明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的发达,城市的商业功
17、能增强,故选D。A、B、C三项与材料不符或不符合史实。24.【2012哈师大附中期末考】.傅衣凌主编中国历史明史载: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机工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专门技术反映了明朝手工业A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B纺织业技术分工越来越细C官营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 D个体家庭手工业有所发展【解析】B 从材料说明了丝织业中机工的众多类别,分工越来越细,故选B。二、非选择题25.【2012湖北八校联考】52(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牙行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操纵市镇经济的运作:“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是,市不得鬻,人不得售”;举凡
18、“花、布、柴、米、纱。下及粪田之属,皆有牙行,类皆领贴开张”。在这一时期(明中后期)的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的贸易中,中国以出口生丝、丝织品、瓷器等为主,进口少量土特产,明显的出超,葡、西、日等国商人不得不以大量白银支付贸易逆差,于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这一时期中外贸易的显著特点。樊树志晚明史材料二 时文被大批地印刷和流传是在明代的成化年间以后。成化之前,世间无刻本时文。杭州通判沈澄刊印了一册京华日钞(时文选集),获得了重利。从此以后形成风气,甚至达到了书坊非举业不刊,市肆非举业不售,士子非举业不览的地步。顾炎武曾说过:“至一科房稿之刻,有数百部皆出于苏、杭,而中原
19、北方之贾人,市买以去。” 杨念群何处是“江南”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但没有出现类似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一些学者把明清江南经济与英国经济进行比较,力图找到明清以后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欧的原因。黄宗智提出了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内卷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江南的农户家庭虽然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获得了较高总收入,但由于人口压力导致的劳动报酬递减,人均日产盈却是下降的。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导致社会虽然有“增长”但是却没有发展,也就是出现“无发展的增长”。他把江南经济运行的这一方式称为“内卷化”或“过密化”。黄宗智认为,真正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增加单位劳动的资本投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如18世纪
20、英国农业以及现代机械化农业所展示的情形。但是,明清时期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则是出现了“内卷化”,成为“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典型代表。彭慕兰的核心观点是: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基本同样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此后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这种背离(即西方走向了近代化而中国却没有)的主要原因,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二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彭慕兰把这个东西方分道扬镳的过程称之为“大分流”。根据材料一,概述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6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出版时文反映哪些现象?(8分)根据
21、上述材料,试分析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因为哪些因素从而没有走向近代化。(11分)【解析】本题难度较大。一方面考生要准确理解材料,提取、概括有效信息,另一方面要求考生要具备调动知识、阐述、论证事物的能力。第(1)问和第(3)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第(2)问要求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答出当时大量印刷出版与科举有关的时文反映的历史现象。【答案】.民间对外贸易发达,出口大量商品到外国,处于出超地位。(2分)明代市镇经济发展迅速。(2分)牙行在明代市镇中,一方面助长商品经济的发展,借以从中获利;另一方面却破坏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2分)明代印刷业和出版业水平有较大发展。(2分)明代人口大量增
22、加,科举竞争压力增大。(2分)明代科举八股文,士子通过研习时文,提升八股文水平。(2分)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出版时文是商业行为,出版商有大量的利润。(2分)商品经济只在江南地区发展较充分,在全国范围内,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3分)八股文科举取士,限制了思想发展。(2分)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江南地区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发展没有进入发展型增长。(3分)中国在明清时没有庞大的海外市场和优质的矿产资源。(3分)26.【2012枣庄期末考】53.(20分)不同时期的商业和商人组织反映了我国商业、经济、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牙行是我国古代从事贸易中介的商业组织(右图为洛阳牙行标记)。
23、明朝规定“选有资产的人户充任,官府颁发牙帖”。领帖者需交“帖费”和税银,统称牙税。明长沙府志记载“湘潭牙行获利逾千金”。明末清初,长沙城外的市镇成为商品集中收购的市场,牙人开始充当收购的中介人,牙行数量剧增,如粮食行、盐行、铁行等。牙行兴盛又带动了店铺的增加,1772年,城外各市镇共有门摊189家。(1)材料一中牙行的兴盛反映了什么现象?牙行的兴盛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怎样的推动作用?(8分) 材料二中国近代“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迫使国人“开眼见世界”。绅商们提出决胜于商战”的口号,指出“握四民之纲者,商也”,应“以商立国”。1904年元月,商部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商会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商人以
24、激奋昂扬之势担当起历史赋予的新使命。 徽州旅沪同乡会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2011年03期)(2)据材料二概括“决胜于商战”提出的时代背景。“历史赋予的新使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6分)材料三枣庄市工商业联合会又称枣庄商会。(右图为工商业联合会图标)它作为政府管理非公有刺经济的助手,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枣庄市各类商会多达70家,如06年成立的枣庄市浙江商会包含法人企业一百多家,有市政工程、房地产开发、高科技、餐饮娱乐等行业。商会始终坚持“桥梁、纽带、助手、服务”的宗旨,积极协助枣庄市政府部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慈善捐助,取得了显著成绩。(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枣庄市浙江商会的成立产生了哪
25、些积极影响?(4分) (4)如果以“我国商业组织的变迁”为题目进行研究,你准备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搜集哪些史料?(2分)。 【答案】(1)反映了商品贸易的兴盛,商人群体的壮大。(2分)作用:推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税收;带动了工商业市镇的发展。(6分)(2)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3分)具体表现: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涌现出一批实业家,民族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3分)(3)促进了枣浙两地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有助于两地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管理;有利
26、于政府的招商引资。(4分,任答两点即可)(4)途径:通过查阅档案记录、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其他实物、网络资料等途径。内容:关于我国商业发展的资料,关于商业组织、商人会馆、商部等有关资料。(2分,本问属开放设问,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从牙行兴盛的原因、性质、职能和影响等方面作答。第(2)问要答好“决胜于商战”提出的时代背景、“历史赋予的新使命”的具体表现,需要首先明确相应历史现象出现的时间断限进行判断。第(3)问根据商会成立的宗旨和取得的成就作答。第(4)问需要知道常见的搜集资料的一些途径,也可根据个人或当地实际情况作答。27.【2012西城区期末考】 阅读材料
27、,回答问题: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一份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每年贩运湖丝并绸缎等货,自二十余万至三十二三万斤不等。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至少之年,亦买价至(白银)三十余万两之多。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根据材料,概括18世纪中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背景。【解析】本题为归纳概括题,依据材料获得所需信息答出特点即可;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历史背景时需从政治、经济两方面着手考虑,同时注意同时期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容。【答案】特点:丝绸为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广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对外贸易交易量大。 背景: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江南经济繁荣,丝织业发达;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口通商。(6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