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2516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语文学科测试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早在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称为“第三次科技浪潮的华彩乐章”。从2009年起,“大数据”逐渐成为人们争相讨论的词汇之一。如今,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的研究项目中,都能看到大数据的身影。有学者认为对不同的使用者来说,大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对于投资人和创业者而言,大数据是热门的融资标签;对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或工程师来说,大数据意味着对一堆数据进行计算;对于消费者或者互联网用户来说,大数据是商家尽可能搜集的跟终端消费者相关的行为数据有学者认为大数据的特点主要体

2、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大数据相较于传统数据来说,最大的区别体现在数据规模上,传统的大型数据集规模一般为TB级别,而大数据的规模则呈千倍级的增长,从TB跃升至PB。第二,大数据不再是传统的结构化数据,而是包括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和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种类型的非结构化信息。第三,大数据本身拥有海量信息,但信息必须通过分析才能实现从数据到价值的转变,而真正可用的数据可能只有很小一部分。第四,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及时,流转快速,能保证大数据的新鲜和价值。为什么人们对大数据如此关注?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院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经济学人杂志数据编辑肯尼思库克耶在其合著的畅销书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

3、革中指出,大数据时代分析的信息量很多,在处理个别现象的数据时不用依赖随机采样。大数据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它让人们关注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只需知道“是什么”,而不用知道“为什么”。这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模式,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对人类的认知方式和交流方式提出了新挑战。(取材于杨敏等相关文章)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大数据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数据规模巨大 B. 数据类型多样C. 数据可用度高 D. 数据流转性快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大数据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数据从1980年到现在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词。B. 大数据广泛应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C. 大数据对

4、不同的使用者能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D. 大数据在处理个别现象数据时不用依赖随机采样。【答案】1. C 2. A【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理解。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对材料一的理解,C项,结合文本内容“但信息必须通过分析才能实现从数据到价值的转变,而真正可用的数据可能只有很小一部分”分析,“可用度高”错误。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大数据”的理解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

5、比较、辨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早在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称为第三次科技浪潮的华彩乐章。从2009年起,大数据逐渐成为人们争相讨论的词汇之一”分析可知,“从1980年到现在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词”,篡改文意。材料二大数据这股浪潮正在兴起,人民大众的经济、交通、医疗、旅游、服务等方面的生活形态,都可能在互联网平台上展开。目前,大数据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最广泛。京东通过建立PB级大数据平台,将每个用户在网站上的行为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提高与用户的沟通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实现了向不同用户展示不同内容的效果。例如,针对用户不同的属性特征、性格特点或行为习惯,在他们搜

6、索或点击时,网站将展示符合该用户特点和偏好的商品,尽力给用户提供友好舒适的购买体验,这就能有效提高用户的购买效率,提高用户黏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网上购物时,页面总能很“神奇”地为我们提供最想购买的商品的原因。大数据在公共交通、打车出行等交通领域的应用也已初步展开。很多人都有在寒冬户外苦苦等公交车的经历,如今出门前只需提前查询地图,就知道车辆多久能够到站。交管部门可以将实时路况与百度地图大数据对接,依托百度地图的交通大数据,为公众提供专业的城市实时交通信息;客户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来满足个性化出行需求,提高出行效率。利用大数据,还可以通过分析预测出行交通规律,指导公交线路的设计,调整车辆派遣密

7、度,进行车流指挥控制,以做到及时梳理拥堵,合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与民生福祉密切相关的健康医疗领域也在逐步应用大数据。我国部分省市正在实施病历档案数字化,以配合临床医疗数据与病人体征数据的相关分析,用于远程诊疗、医疗研发,甚至还可结合保险数据分析,用于商业及公共政策制定等。北京市政府联合百度公司及其他智能设备商和服务商共同宣布推出的“北京健康云”项目,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数据实时展示,来报告流感、手足口病、肝炎、艾滋病、肺结核等主要传染病动态,并预测未来传染病趋势。在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企业和个人方方面面的今天,大数据将逐渐成为很多行业、企业实现其价值的最佳途径,大数据的应用也将会全面展开。(取材

8、于王轶辰、孙博洋相关文章)3.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京东PB级大数据平台能有效提高用户的购买效率。B.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预测在户外等公交车的时间。C. 大数据能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等重大城市问题。D. “北京健康云”能够利用大数据预测某传染病趋势。4. 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大数据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情况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某金融公司分析用户消费数据,评定用户信用等级及合理的授信额度。B. 某社区根据住户情况大数据,推荐社区维修服务项目,安排维修时间。C. 游客通过手机“旅游数据在线”了解景点实时信息,来帮助规划出行。D. 根据地质地理条件和天气观测结果,预测某地区某时一定

9、会发生地震。【答案】3. C 4. D【解析】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C项,结合文本内容“还可以通过分析预测出行交通规律,指导公交线路的设计,调整车辆派遣密度,进行车流指挥控制,以做到及时梳理拥堵,合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分析,“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等重大城市问题”,于文无据。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错误设置一般为

10、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D项,“根据地质地理条件和天气观测结果,预测某地区某时一定会发生地震”推断错误,“一定”的表述不符合“大数据”的特征,只能是预测。材料三大数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在大数据热中,也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冷思考,并积极应对。一是隐私泄露问题。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这个世界越来越透明,人们就好像处在“鱼缸生活”中,个人的身份信息、行为信息、位置信息甚至信仰、观念等隐私信息,都可能被记录、保存、呈现,每个人的信息,无一不被外界掌握。二是信息安全问题。个人所产生的数据包括主动产生的数据和被动留下的数据,其删除权、存储权、使用权

11、、知情权等本属于个人可以自主的权利,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得到保障。大数据使用的失范与误导,如大数据使用的权责问题、相关信息产品的社会责任问题等,也是信息安全问题衍生的伦理问题。三是数据鸿沟问题。一部分人能够较好占有并利用大数据资源,而另一部分人则难以占有和利用大数据资源,造成数据鸿沟。学术界普遍认为,针对大数据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应确立相应的伦理原则。大数据技术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权责统一原则和尊重自主原则,数据的存储、删除、使用、知情等权利应充分赋予数据产生者,还应该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消除可能引起的风险。2016年,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出台,这是国内首个大数据地方性条例。大数据地方立

12、法对国家层面立法起到了推动作用。有法律规范,大数据产业才会得到更为健康的发展,而健康发展、不断创新的大数据产业,也会带动我国的数字化高速发展。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于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控制。解决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问题,需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但从根本上看要靠技术事前保护,所以应鼓励以技术进步消除大数据技术的负面效应,从技术层面提高数据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水平。(取材于杨维东等相关文章)5. 下列对三则材料中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的“颠覆”:“颠”字可以写成“巅”。B. 材料二的“福祉”:“祉”读作zh,和“福”字同义。C. 材料二的“肺结

13、核”:“肺”字一共八画。D. 材料三的“衍生”:“衍”是会意字,从“氵”从“行”。6. 下列三则材料中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的“华彩乐章”:最精彩的技术B. 材料二的“用户黏性”:用户的忠诚度C. 材料三的“鱼缸生活”:被束缚的、不自由的生活D. 材料三的“数据鸿沟”:掌控数据能力的巨大差距7. 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数据给生活带来便利,但很多情况下人们对自己产生的数据难以自主。B. 针对大数据发展热潮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应该确立倡导相关的伦理原则。C. 我国已经出台了大数据监管的地方条例,这有助于推动国家层面的立法。D. 我国的数字化高速发展,必

14、将会带动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创新。8.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大数据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影响。【答案】5. A 6. C 7. D 8. 大数据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对人类的认知方式和交流方式提出了新挑战;大数据让老百姓生活更便利,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变化;大数据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伦理问题,需要进行冷思考、积极应对。【解析】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词语解说。需要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意思。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A项,“颠覆”,释义为颠倒失序;颠仆、跌落;谓倾侧,翻倒;颠坠覆败、灭亡;推翻、摧毁;困顿。“巅”为山之顶,“颠”有颠

15、簸之意。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词语解说。需要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意思。C项,结合语境内容“个人的身份信息、行为信息、位置信息甚至信仰、观念等隐私信息,都可能被记录、保存、呈现,每个人的信息,无一不被外界掌握”分析可知,是指透明生活,生活的比较公开化。7.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综合分析文本的内容,筛选主要信息,分析选项内容。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D项,结合文本内容“有法律规范,大数据产业才会得到更为健康的发展,而健康发

16、展、不断创新的大数据产业,也会带动我国的数字化高速发展”分析,因果关系不当。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槐里先生传戚澜先生姓王,名杰,字世杰,居秘图湖之后。其先世尝植三槐于门,自号槐里子,学者因称曰槐里先生。始祖为晋右将军羲之。曾祖性常与其弟秉常、敬常俱以文学显名国初,而性常以广东参议死于苗之难。父遁石翁,以德学为世隐儒。先生自为童子,即有志圣贤之学。年十四,尽通四书五经及宋诸大儒之说。时朝廷方督有司求遗逸,部使者闻遁石翁之名,及门迫起之,不可得。见先生,奇焉,谓遁石翁曰:“足下不屑就,罪且及身,宁能以子代行乎?”不得已,乃遣先生备邑庠弟子员。时教谕程晶负才倨傲,奴视诸生,见先生

17、,辄敬服,语人曰:“此今之黄叔度【1】也。”岁当大比,邑有司首以先生应荐。比入试,众皆散发袒衣,先生叹曰:“吾宁曳履衡门矣。”遂归,不复应试。宣德间,诏中外举异才堪风宪者,破常调任使之。时先生次当贡,邑令黄维雅重先生,为之具行李,戒仆从,强之应诏。先生固以亲老辞,乃让其友汪生叔昂。既而遁石翁殁,又当贡,复以母老辞,让其友李生文昭。而躬耕受徒,以养其母。母且殁,谓先生曰:“尔贫日益甚,吾死,尔必仕。毋忘吾言!”已终丧,先生乃应贡,入南雍【2】。祭酒陈公敬宗闻先生至,待以友礼,使毋就弟子列。明年,荐先生于朝。未报,而先生殁。先生仪观玉立,秀目修髯,望之以为神人。无贤愚戚疏,皆知敬而爱之。言行一以古

18、圣贤为法。尝谓其门人曰:“学者能见得曾点意思,将哂然无入而不自得【3】,爵禄之无动于衷,不足言也。”先生与先君冷川先生友,先君每称先生所著易、春秋说周礼考正,以为近世儒者皆所不及;与人论人物,必以先生为称首。澜时为童子,窃志之。然从先君宦游于外,无因及门也。今兹之归,先生殁已久矣。就其家求所著述,仅存槐里杂稿数卷;而所谓易、春秋说周礼考正者,则先生之殁于南雍,其二子皆不在侍,为其同舍生所取,已尽亡之矣,呜呼惜哉!先君幼时,尝闻乡父老相传,谓王氏自东晋来盛江左,中微且数百年,元时有隐士善筮者,与其先世游,尝言其后当有大儒名世者出,意其在先生。而先生亦竟不及用,岂尚在其子孙耶?(取材于王阳明全集)

19、注:【1】黄叔度:东汉著名贤士。【2】南雍:明代称设在南京的国子监为“南雍”。【3】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什么境地都没有不自在的。9. 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及门迫起之 起:起用B. 比入试 比:等到C. 无贤愚戚疏 戚:亲近D. 已尽亡之矣 亡:死亡10.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其先世尝植三槐于门 然从先君宦游于外B. 学者因称曰槐里先生 无因及门也C. 为之具行李 为其同舍生所取D. 强之应诏 则先生之殁于南雍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宁能以子代行乎怎么能让你的儿子代替你前去呢B. 吾宁曳履衡门矣我宁愿拖着鞋子在草房呆着

20、啊C. 破常调任使之打破常规调任和使用他们D. 中微且数百年中道衰落将近数百年12.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程晶恃才傲物,看见槐里先生却非常尊敬佩服,并极力赞扬先生为贤士。B. 槐里先生有多次机会可以入仕,但是都推让了,后因母亲遗愿应举入仕。C. 国子监祭酒陈敬宗,用对待朋友的礼节对待槐里先生,并向朝廷推荐他。D. 文中善筮者认为,王氏家族会出现的大儒者,就是已被任用的槐里先生。13.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先生固以亲老辞,乃让其友汪生叔昂。言行一以古圣贤为法。14. 文中第三段槐里先生表达了对曾点之志的认同,请结合槐里先生所说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相关内容,简

21、要回答槐里先生认同的原因。【答案】9. D 10. A 11. A 12. D 13. 先生以双亲年老为由坚决地推辞,就推让给朋友汪叔昂。言行一贯(或言行一致)把古代圣贤之人作为榜样。 1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点之志是:在春天,穿着春服,长幼相携,在沂水沐浴,在舞雩台上享受春风,表现出他对融入自然、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槐里先生认为领悟“曾点之志”就可以做到淡泊功名,微笑地面对任何处境,洒脱自得,所以他认同。【解析】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D项,“亡”,结合

22、“其二子皆不在侍,为其同舍生所取”“呜呼惜哉”等内容分析,应该译为散失。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介词,在。B项,副词,于是,就;名词,缘由。C项,介词,替;“为所”表被动。D项,代词,他;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

23、可以“省略”。A项,结合前后文内容“足下不屑就,罪且及身”“不得已”等分析可知,应该是愿意让你的儿子代替你前去吗。1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D项,结合文本内容“元时有隐士善筮者,与其先世游,尝言其后当有大儒名世者出,意其在先生”分析可知,“意”表示推测,“就是已被任用的槐里先生”表述错误。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

24、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固”译为坚决,“辞”译为推辞,“让”译为推让。“以为法”译为把当作榜样。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

25、概括。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也就是说,不仅要能概括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所导致的结果或某个(几个)人物的所作所为,还要能揭示出这个事件的意义,或者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或者某种现象的本质,或者某种观点等。简要回答槐里先生认同的原因,“学者能见得曾点意思,将哂然无入而不自得,爵禄之无动于衷,不足言也”,就会微笑着,无论到什么境地都没有不自在的,对功名利禄无动于衷,(其他的)都不值得说了。淡泊功名,微笑地面对任何处境,洒脱自得。参考译文:先生姓王,名杰,字世杰,居住在秘图湖的后面。他的先辈曾经在门前种植了三株槐树,自号槐里子

26、,学者于是就称他为槐里先生。先生的始祖是晋朝右将军王羲之。曾祖性常与弟弟秉常、敬常都因为文学在建国之初扬名。王性常以广东参议之职死在苗祸之中。父亲遁石翁凭借品德和学问成为当世隐者。先生自从成为童生,就有志于圣贤之学。十四岁的时候,就精通四书五经和宋代很多大儒者的学说。当时,朝廷正督促有关官员寻访遗世的隐逸之人,御史听闻遁石翁之名,就到家里要强迫起用他,没有成功。看见了先生,认为他是个奇才,就对遁石翁说:“您不屑于就任,惩罚就将到您自身了,愿意让你的儿子代替你前去吗?”不得已,才让先生成为县学生员。当时的教师程晶,自负有才学,态度倨傲,看见先生就很尊敬佩服,对人说:“这是当今的黄叔度啊。”当年应

27、该有乡试,县邑官员首先推荐了先生去应举。等到考试之时,众生衣冠不整,先生感叹说:“我宁愿拖着鞋在草房呆着啊。”于是就回去了,不再去应试。宣德年间,朝廷诏令朝廷内外推举可担任风宪官的优异人才,打破常规调任和使用他们。当时先生按年次应当参加选拔贡士的考试,县令黄维一向看重先生,为他准备行李,安排仆从,强迫他应诏。先生以双亲年老为缘由,坚决推辞,就推让给自己的朋友汪叔昂。不久,遁石翁去世,先生又应当参加选拔贡士的考试,又以母亲年老为由推辞,推让给自己的朋友李文昭;而自己躬身耕种,教授学生,来赡养自己的母亲。他母亲将要去世的时候,对先生说:“你越来越贫穷了,我死了,你一定要去为官,一定不要忘记我的话!

28、”等到办完丧事,先生才去应试,进入到南京的国子监。国子监祭酒陈敬宗听闻先生到来,用对待朋友的礼节对待他,使他不用列于弟子之列。第二年,又向朝廷推荐先生。还没有得到消息,先生就去世了。先生仪表堂堂,眉清目秀,长长的髯须,远远望见让人以为是神仙。无论贤能愚蠢、亲近疏远,(先生)都知道敬重并且爱护他们。言行一贯把古代圣贤之人作为榜样。曾经对自己的学生说:“学者能够领悟曾点的想法,就会微笑着,无论到什么境地都没有不自在的,对功名利禄无动于衷,(其他的)都不值得说了。”先生和先父冷川先生为友,先父每每称赞先生所著的易、春秋说周礼考正,都认为是近代儒者比不上的,和别人谈论起人物,也一定称先生为首位。我当时

29、为童生,偷偷记住了这些。然而,跟随先父宦游在外,没有缘由到先生家门。现在回来了,先生已经去世很久了。去先生家里讨求他的著作,仅存下槐里杂稿数卷;而所谓的易、春秋说周礼考正,因为先生在国子监去世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都不在旁边服侍,被他同屋的学生拿走,已经都散失了,这真是太可惜了!先父年幼的时候,曾经听闻乡里父老传言,说王氏从东晋以来在江左兴盛,中道衰落将近数百年了。元代有位擅长占卜的隐士,与先生的先人交往,曾经说他的后人里会出现一位名扬天下的大儒者,意思大概指的是先生。而先生也最终没有被任用,难道(大儒者)还在他的子孙中(出现)吗?古诗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杂诗左思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

30、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1】守空堂。壮齿【2】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注:【1】块然:孤独貌。【2】壮齿:壮年。15.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秋风”两句以写秋景起笔,写出了秋风寒冷、白露凝霜的景象。B. “柔条”两句写植物的枝条一日日苍劲,绿叶一天天地渐趋萎黄。C. “明月”两句写明月从云边露出,“皦皦”突显出月光的明亮皎洁。D. “披轩”两句写诗人夜不能寐,便开窗面对前庭,听得雁鸣嗷嗷。16. 从全诗看,“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两句中,“月”这一意象含有愁情,下列诗句中的“月”不含这种情感的一项是A.

31、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B.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C.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D. 我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朱淑真菩萨蛮)17. 本诗中“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和陆游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都有“空”字,请分析这两个“空”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异同。【答案】15. D 16. A 17. 相同点:二者都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情感。不同点:“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中的“空”是空旷、空荡的意思,更侧重于表达孤独之感。“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是白白地、徒然的意思,更侧重于表达盛年不再、年华老去的感

32、叹。【解析】1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D项,“嗷嗷晨雁翔”,直到晨飞的大雁嗷嗷叫唤,可见开窗面对前庭的时间之久,因人老志不达的失落而愁肠百结。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选项为内容错误。1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意象分析。“月”这一意象含有愁情,诗句中的“月”不含这种情感,具体分析诗句内容

33、,建议使用排除法。A项,明月透过松针之间的缝隙透射在大地上,仿佛碎了的月亮在散落在地上,让人心沉静。此处取的应该就是“月”的本意,时近黄昏,日落月出。1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中的“空”是空旷、空荡的意思,更侧重于表达孤独、志不达的失落。“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是白白地、徒然的意思,自己当年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我期许,但是,期望没有实现,,鬓发已经白了。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怀。更侧重于表达盛年不再、年华老去的感叹。二者都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情

34、感。18.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词的基本特色。屈原在国殇里歌颂为国捐躯的将士:“_,_。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出了他在陋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达了对莲的喜爱,“中通外直,_,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回忆了自己少年时的豪情壮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答案】 (1). 带长剑兮挟秦弓 (2). 首身离兮心不惩 (3). 无丝竹之乱耳 (4). 无案牍之劳形 (5). 不蔓不枝 (6).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 书生意气 (8). 挥斥方遒【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

35、,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劳”“蔓”“亵”“意”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一卷星辰杜甫,我的河南乡亲,中国古代诗圣,“一个从无人知晓的地方来的虚拟国度的首脑”(鲍勃迪伦)。杜甫往往被冠以“现实主义诗人”名号。“现实主义”,应该是一种对现实不回避的态度,而非一种艺术风格。我赞同布罗茨基的一句话:“不能在诗歌这个词前面加上形容词。”同样,不能在诗人前面加上形容词,如“先锋”“后现代” “民间”等等。诗歌、诗人本身已自足而广大,要

36、么是一首诗、一个诗人,要么什么都不是。一切现实主义,都是超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使杜甫不瞒不骗,真与自然;超现实主义使他能将平庸、残酷的现实,坚持下去。我喜欢河南诗人罗羽的现实主义之作祖国诗:“鹌鹑是你的祖国,夜莺的咳嗽不是你的祖国/鲁山牛腿山羊是你的祖国”尽管他被称为一个先锋主义诗人。先锋,不是某类写作风格的专利,而应是所有诗人、作家都应具备的精神。尤奈斯库说:“先锋就是自由。”就是思想自由、表达自由。任何一个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发现和表达都应独一无二,尽管困难,只有一少部分杰出诗人才能做到,也不应放弃对于这“困难”“独一无二”的认知和追求。杜甫就是唐代的先锋诗人,他能与古人窠臼为敌,与时风流弊为

37、敌。现实的,必须是先锋的都需要“为敌”的勇气和才力。读杜甫,强烈感到,伟大诗歌的本质就是悲歌,痛彻肺腑。伟大诗人的命运或许只能是悲剧,“慷慨有余哀”。青年时期,杜甫写出望岳,像李白;中年、晚年,因时代巨变而诗风巨变,写出登高登岳阳楼,与登泰山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已甲,充满“悲”“病”字眼。生活愈破败,其诗愈雄奇、苍凉、辽阔。杜甫不再像李白,而成为杜甫自己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杜甫启示我们,写什么不是问题,怎样写也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一个诗人能否诚实面对自我和世界,这是最基本的写作准则和诗学伦理。杜甫感时感应一个时代乙的冲击;忧国忧虑一个具体而非抽象的国度,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这国度的肌肉

38、、血脉、神经和呼吸。像杜甫一样承受了、担当了、克服了自己的命运,一个诗人才有存在的价值,并有可能成为一个国度、一个时代的徽记。杜甫之后,热衷于应制诗、酬唱诗的诗人多矣,撒娇、献媚、谋利,诗歌气象趋于软弱、阴柔、陈俗。像杜甫一样切肤感受着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等别离之痛并哭泣的诗人,稀近于无。市场经济时代,诗人们所面对的个人或公共的疑难,为写作带来复杂性和难度,也可能使写作者丧失表达的勇气、辨别力、底线。趋利、避义、罔顾左右而言他的写作丙。当我揣着信封里的小规模润笔而为高档楼盘写广告诗,或伪造一点泪水写所谓“底层诗歌”的时候,杜甫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差异巨大,如同云朵与泥巴。像杜甫那样写作,我

39、们就不敢在汶川大地震面前、温州动车追尾事件面前轻浮、草率地抒情,就耻于化装舞会式、市场营销式的游戏和表达。青年时代喜欢李白,中年以后,觉杜甫更亲。杜甫之所以逐渐被后世认可并尊称为诗圣,不仅仅在于他情怀中的仁慈、广大,也在于他诗的驳杂、多元。“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这样恣肆、霸气、脱口而出的句子,像那个总在痛哭流涕的杜甫写的吗?的确是他写的。集嶙峋与柔软、秋兴与春愁、沉痛与轻快、放歌与烂醉、展示与讲述于一身,一个诗人才可能伟大。伟大的诗人像山川,峰岭变幻、一言难尽。2012年,杜甫诞辰一千三百周年,我与众多诗人赴河南祭拜。杜甫出生地郑州郊区巩县依山而凿的一间窑洞,木门

40、紧闭,门前有杜甫童年打枣的雕塑。杜甫墓:庞大土丘混同于山坡,衰草绵延,如白发瑟瑟“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融入故乡山坡的一个诗人的巨大白头,依旧忧思难眠。以杜甫为镜,一个人、尤其是中年人,其写作应能够与内心及周遭广大苍凉的秋意,保持呼应,发生关系。是时候了,与无边落木一同萧萧而下,尽管夏日曾经盛大。五十三岁那年,杜甫在长江上写下旅夜书怀,有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前一句是空间,后一句是时间。空间、时间在两个维度上展开和奔流,并定格于六年后长沙到岳阳的一艘破船上。我也正渐渐接近他晚年的光景和心境,像他一样处于远离中原的异乡。不同的是:他漂泊在江上,把越江而去的一只沙鸥看成未来的自己;我

41、漂泊在城市,把城市的云烟看成梦乡的地图。他在痛苦,我在痛快所以我将很快就在人间、纸上消失,而他负责继续承受人间和纸上的疼痛、苦难。 (取材于汗漫一卷星辰)19.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迥然不同 无所不在 大行其道B. 无所不在 迥然不同 大行其道C. 迥然不同 大行其道 无所不在D. 大行其道 无所不在 迥然不同2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超现实主义使杜甫将平庸、残酷的现实坚持下去。B. 作者认为时代巨变使中晚年杜甫诗风巨变,风格沉郁顿挫。C. 杜甫诚实面对自我和世界的写作态度使我们不敢草率抒情。D. 第段划线句用比喻手法表现出杜甫墓地无

42、人祭拜的荒凉。21. 作者为什么认为杜甫既是现实主义诗人,又是先锋主义诗人,请简要回答。22. 请简要概括第段的内容,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23. 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划线句的含义。24. 一部名著在表达上都有其“独一无二”之处,下列对相关作品这一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第五回以独特的判词形式暗示了诸多人物命运。B. 孔乙己是呐喊中唯一一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C. 边城的语言质朴、有诗意,带有浓郁的湘西方言特色。D. 老人与海体现了独特的“电报体”风格,简短、精练。【答案】19. A 20. D 21. 对现实不回避,不瞒不骗,真实与自然。对现实生活的发现和表达都独一无二。(思想自由、

43、表达自由)能与古人窠臼为敌。有勇气与时风流弊为敌。 22. 第段写了杜甫诗歌风格的驳杂、多元,这是杜甫成为伟大诗人的重要原因。使文章不再局限于介绍杜甫的仁慈和广大,更加丰满了杜甫的诗圣形象,丰富了读者对杜甫的认知,表达了作者对杜甫的赞叹之情。 23. 作者和杜甫都处于晚年漂泊的境况, 他在痛苦指的是杜甫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为国家而忧叹;我在痛快指的是我局限于个人主义,在眼前的安逸和小利中获得满足;因此,我的这种个人主义没有多大价值和意义,不具备永恒性,而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则将永远地流传下去,表达了作者对杜甫精神的敬佩。 24. B【解析】1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在文

44、中的意思理解。需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无所不在: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大行其道: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一般为贬义词或中性词。结合语境内容分析,甲处,“与登泰山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已”,表示比较;乙处,修饰“冲击”;丙处,结合“趋利、避义、罔顾左右而言他的写作”分析可知,形容写作方式,综合A项正确。2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结合文本内容“融入故乡山坡的一个诗人的巨

45、大白头,依旧忧思难眠”分析,“无人祭拜的荒凉”错误。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认为杜甫既是现实主义诗人,又是先锋主义诗人的原因,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46、结合文本“应该是一种对现实不回避的态度”“一切现实主义,都是超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使杜甫不瞒不骗,真与自然;超现实主义使他能将平庸、残酷的现实,坚持下去”“任何一个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发现和表达都应独一无二”“杜甫就是唐代的先锋诗人,他能与古人窠臼为敌,与时风流弊为敌。现实的,必须是先锋的都需要为敌的勇气和才力”分析可知,对现实不回避,不瞒不骗,真实与自然;能与古人窠臼为敌;有勇气与时风流弊为敌。2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段内容概括及作用分析。立足文本第段的内容,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不仅仅在于

47、他情怀中的仁慈、广大,也在于他诗的驳杂、多元”,杜甫诗歌风格的驳杂、多元,文章不再局限于介绍杜甫的仁慈和广大。“集嶙峋与柔软、秋兴与春愁、沉痛与轻快、放歌与烂醉、展示与讲述于一身,一个诗人才可能伟大。伟大的诗人像山川,峰岭变幻、一言难尽”,丰满了杜甫的诗圣形象,丰富了读者对杜甫的认知。“青年时代喜欢李白,中年以后,觉杜甫更亲”,表达了作者对杜甫的赞叹之情。23.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我们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分别理解“痛苦”“痛快”的含义,结合上文内容“我也正渐渐接

48、近他晚年的光景和心境,像他一样处于远离中原的异乡。不同的是:他漂泊在江上,把越江而去的一只沙鸥看成未来的自己;我漂泊在城市,把城市的云烟看成梦乡的地图”分析。“我将很快就在人间、纸上消失,而他负责继续承受人间和纸上的疼痛、苦难”,我的这种个人主义没有多大价值和意义,不具备永恒性,而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则将永远地流传下去。2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相关作品“独一无二”特点分析,B项,“唯一”错误。鲁迅在呐喊中运用了大量的第一人称叙事,以时间和空间的异同,将第一人称叙事结构分为3种类型: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第一人称叙事;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第一人称叙事;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的第一人称叙事。孔乙己

49、中的“我”仅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小伙计,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其作用既在于集中笔墨以一个场景“咸亨酒店”、一双眼睛来写孔乙己潦倒悲惨的一生,同时也是为了使故事更为真切动人。写作25. 微写作。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80字。有些经典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时代的徽记”,请从红楼梦呐喊红岩平凡的世界四部名著中,选择一位人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从下列含有“帆”的诗句中选取一联,展开想象,描绘画面。要求画面完整,描写生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论语中的“温故知新”“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都与

50、教育、学习相关,请选择其中一个,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阐述你对这个成语的认识。【答案】学思结合 温故知新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二是学习如何获

51、得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应该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6. 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应该爱读书,读好书,学会读书请以“读书之道”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个人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国家有追求民族复兴的梦想,人类有追求和平共荣的梦想这些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以“筑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答案】读书之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让我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享受读书的乐趣。书让我们找到一个最好的、最忠实的朋友,它永远不会抛弃你,也不会

52、背叛你。无论我们是在欢乐或痛苦中,还是在寂寞或彷徨时,书总会静静地伴在我的身边,分享我们的喜悦,抚慰我们的心灵。古人说:“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存全利而无少害者,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书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读书让我告别了平庸。古人有“不读诗,无以言”,今人有“不读书,何以言”的论调。确实是这样,读书可以增长我的见识,丰富我的情感,提高我的阅历,自然也就与平庸绝缘。读书可以让我发觉世界的精彩与生活的美好;读书可以让我在阅读中相互融合,而又相互分离。这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沟通的快乐。无论在清晨,还是在黄昏,手捧一本泛着清香的书,坐在沁着凉意的草地

53、上,让碎碎的阳光懒懒地撒在身上,然后在青草与阳光的味道中,用长着触角的心灵抚摸和领略书中的奥秘,领略在其他地方领略不到的快乐与安谧,充实着平乏的大脑。书真的让我告别了平庸。读书让我发现真爱。我似乎已经感觉到了徐志摩那片雪花的快乐;“我们都是平等的”打开简爱,我似乎被里面的主人公带到另一个世界,为她那坚强、宽容而又充满爱心的品质所深深感动了,看到那令人伤感的场面,主人公哭了,我也哭了,这是真性情的表现。简爱那娇小的身躯却承受着如此悲苦的命运,常常让我泪眼婆娑。但她那顽强的性格,博大的心胸,给了我远离自卑的勇气,坚定生活的信念。那是一种收获,一种悲伤后的快乐,一种痛苦后的幸福,一种爱过之后的刻骨铭

54、心。读书让我享受着生活。读书使我天天乐在其中,这是那种让我永远都无法忘怀的感觉。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它是一种享受像聆听一只鸟在快乐的鸣叫,像欣赏白雪落地的无声。也许我真的应该将心灵变成一支精致的软囊,装进鸟鸣,装进飞雪。不论在哪里,书中那清雅的醇香,都会充满甜美的回忆和幸福的情愫。是书中的奥妙让我快乐,让我享受生活的每一天。我爱读书,书给我解开了许多不解之谜,书给了我一双观察事物的慧眼,书给我生活带来了种种情趣。有了书,我就拥有了通向幸福之门的万灵钥匙;有了书,我就拥有了心系天下苍生的宏愿;有了书,天涯

55、海角也近在咫尺。这就是书中的奥妙。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确定文章体裁;划定取材范围;掌握写作重点。“读书之道”,可以结合“读书”的意义、作用、收获等内容分析立意。读书好,读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读好书,明确什么是好书,才能让他们明确读书的方向读书要有选择,这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好读书,做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书就是放眼世界的一扇窗,是通往心灵的一条路,是闪耀知识的一道光,是折射人生的一面镜,是挥散阴霾的一柄剑,是握住幸福的一双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读书的传

56、统早已融入民族性格的深处。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形象地体现中华民族对读书的酷爱。读书,修身养性,明理得道;读书,窥天地之妙,得万物之灵。思想的精髓,文化的血脉,都在读书中绵延不绝,久传于世。“筑梦”,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去寻找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照亮前进的道路,指引方向;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驶向成功的彼岸。有信心、有意志去拼搏。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或平凡、或伟大,但都在为实现它而奋斗者、努力着。这个梦想,犹如一颗种子一样,被埋在土下,春天到了,它慢慢的萌芽,生长,然后破土而出,迎接了温暖的太阳。可以结合“筑梦”的重要性,“筑梦”的意义等角度阐述。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

57、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点睛:命题作文需要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展开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巧妙构思,化抽象为具体。“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