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题组合保分练6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为了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设计师会对历史剧的服饰做一些改变,有些只是让花纹更加,有些则是不顾及历史事实,。为了尊重历史而拘泥于教条不可取,但不顾历史事实去随意演绎,让观众因服装混乱而搞不清历史,则更不应该。A繁杂李代桃僵固然B繁复李代桃僵显然C繁杂张冠李戴显然D繁复张冠李戴固然解析:选D“繁杂”指(事情)多而杂乱。“繁复”指多而复杂。“繁复”用在此处恰当。“李代桃僵”指李树代替桃树而僵死,比喻兄弟相爱相助,患难与共,后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张冠李戴”指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
2、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张冠李戴”用在此处恰当。“显然”指容易看出或感觉到;非常明显。“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固然”用在此处恰当。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摆脱僵化的思想,跳出思维定式,学会多角度看问题,才能认识事物的全貌与真相。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推开窗户,一阵清新、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漫山遍野荡漾着无边的春意。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距离春节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可在外工作的他恨不得时光飞逝,能快点回到故乡和家人团聚。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坐在高铁上,时速近400公里,村庄
3、、树木飞速后退,转眼就是一座城市,让人兴奋不已。解析:选AB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喻雪花,描绘的是冬景,这和“无边的春意”的语境不符。C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着时序交替、时光匆匆不可待的哲理,这和“恨不得时光飞逝”的语境不符。D项,诗句写的是瀑布由上而下的运动,与高铁运动的语境不符。3下列诗词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解析:选DA项,“绿”和“红”分别指代叶和花。B项,“红巾翠袖”原指女子装饰,这里代指女子。C项,“粉黛”原指
4、妇女化妆用的白粉和青黑色的颜料,粉以抹脸,黛以描眉,这里代指六宫中的女性。D项,以“梨花”喻雪,属于比喻。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苏轼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斗转星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但江面已远。当年,苏轼写了赤壁赋,感慨人生短暂,江山永恒如今滩地上已盖满房子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几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抬头北望,远处才见白茫茫的长江江面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A BC D解析:选C按照登山所见所思的顺序排列,依次是:登临而观山壁下死
5、水抬头远望长江江面长江上的江滩江滩上的房子联想苏轼写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据此不难得出答案。二、古诗文小题(11分)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子20)取字。自称称名,如项羽自称为“籍”;尊称别人称字,即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如称屈平为屈原。B古代帝王的自谦辞有孤、寡人、不谷;“朕”,秦以前不论尊卑,人人皆可自称“朕”,如离骚中“回朕车以复路兮”,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C我国古代纪年、纪月、纪时,皆有特别方法及称谓。有年号纪年法,如“永和九年”;有干支纪年法,如“癸丑”“壬戌”等。朔、望、晦,分别指每月的月初、月中、月末的那一天;古人把一
6、夜分为五个时辰,称为五更或五鼓,“寂寂人定初”中的“人定”指的是1921点。D古人座次有尊卑之分,帝面南,臣面北;宾东向,主西向;官位以右为上,坐车一般以左为上。解析:选CC项,“人定”指2123点。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乘骐骥以驰骋兮,!(屈原离骚)(2),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3),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4)其间旦暮闻何物?。(白居易琵琶行)(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6)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7)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8),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答案:(1)来吾道夫先路(2)故不积跬步(3)寄蜉蝣于天地(4)杜鹃啼血猿哀鸣(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6)伛偻提携(7)草色遥看近却无(8)复道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