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湘夫人学习目标1.了解屈原及其诗歌的风格。2.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诗歌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和端午北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赏析此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诗人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何等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
2、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一、作者简介屈原(约前340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归)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居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又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
3、到小人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平,遂自沉汨罗江,殉身于自己的政治理想。二、背景简介湘夫人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共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九”是个虚数,表示很多的意思。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
4、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大致言之成理。但将九歌完全定为屈原的自作新创,似有不妥。现在一般认为,九歌是屈原依据当地民间祭歌加工改写而成,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此说均可信。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或谓夫妻神。湘君是以巫师扮演的湘夫人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君的情景;湘夫人是以巫师扮演的湘君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夫人的情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北渚(zh)目眇眇(mio mio)罾(zn)澧(l) 庑门(w) 芳椒(jio)薜荔(b l) 擗(p) 褋(di)芳馨(xn) 搴(qin)2辨形组词。 3解释下列句子中
5、加点的词。帝子降兮北渚:水边的浅滩袅袅兮秋风:微风吹拂的样子与佳期兮夕张:张设罗帐罾何为兮木上:鱼网夕济兮西澨:水边葺之兮荷盖:编草盖房子捐余袂兮江中:抛弃遗余褋兮澧浦:读wi,赠送时不可兮骤得:指会面的时机、机会4文学文化知识。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者。文学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等,其中离骚为其代表作。传说我国民间五月初五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汨罗江里的英魂屈原。一、整体把握1说说此诗开头所渲染的环境气氛,对于全诗所起的作用。答:_答案此诗开头所渲染的环境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有力地渲染了湘君不见湘
6、夫人的惆怅和迷惘的心理。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这里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以清秋的景色构成一个美妙而略带轻愁的意境。这样一开始就有力地衬托了湘君久候恋人不来所勾起的怅惘。2诗歌中有着大量的景物描写,为什么不能说本诗是一首写景诗呢?答:_答案湘夫人是一首很有特色的爱情诗。以景现情,寓情于景,可以说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湘夫人的景物描写十分成功。它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与评价湘君的心理活动相映衬,即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诗人将湘君与湘夫人约会的地点放在湘水一带,时间又是在秋天,整个画面是秋天水上景色。这就为诗中主人公提供了抒发相思
7、愁苦的自然环境。在湘君的心中,以为“帝子降兮北渚”湘夫人曾经在约会的地点(北渚)等待过自己。然而当他到来时湘夫人已经离开了。他望穿秋水也不见对方的影子,心中忧伤万分。“目眇眇兮愁予”中的“愁”顿时在此环境中触发。“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进一步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主人公不见心爱的佳人到来,从极想会见至没有会见,心理落差非常之大,有一种失落感。主人公的情绪体验染上了某种色彩,于是构成一种审美心境。这时,在湘君的眼中,尽是令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景色:秋风瑟瑟,似乎凉意渗透心间;落叶纷纷,犹如一颗沉重的心渐渐下沉;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湘君面对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愁
8、绪四溢。情与景水乳交融,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妙的意境。二、细部探微3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答:_答案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厅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因此当九嶷山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
9、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译文:我听说湘夫人啊正在召唤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2)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译文: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院,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3)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译文: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剖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4)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译文:会面的机会不能屡屡得到,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以排遣愁思。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几句表达湘君怎样的感情,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_答案这几句诗集中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
10、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来。一、中心主旨湘夫人是湘水男神向女神表达思慕之词,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以及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感情是始终不渝的。二、写作特色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是融情于景、以景染情的手法。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湘夫人此二句之妙,还在以景写情。刘熙载云:“叙物以方情谓之赋,余谓楚辞九歌最得诀。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
11、叶下,是写出目眇眇兮愁予来;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正是写出思公子兮未敢言来,俱有目击道存,不可容声之意。”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四句,是因情造景、象征寓意。鸟不宿到树上而聚集在水草里,鱼网不撒在水中而挂到树上,麋鹿不在草地上而跑进庭院里,蛟龙不潜在水底而爬到水边,这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景象,而是假想的反常景象。是湘君在等不到湘夫人、心情越来越懊丧的情况下,对自身尴尬处境的自我比况。而反过来,这种反常景象在头脑中的出现,这种自我比况心理的发生,也充分体现出当时湘君的心情懊丧到何种程度。这样的景物描写,不是将情感融入现实景物,不是以景染情,而
12、是通过象征、隐喻、暗示的途径来达到表现目的,特点鲜明,很有表现力,但一般只能用在某些特定情况之下。爱国诗人的典范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怀抱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主张改革政治、任用贤才。因同贵族集团斗争,遭谗去职,屡被放逐。后自沉汨罗江而死。诗人一生为了祖国,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惜奔走先后,试图“及前王之踵武”。当他看见“党人”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就大声疾呼:“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当他一再受到群小的排挤和迫害时,就奋不顾身地同他们斗争到底,至死不悔。诗人一生的历史就是同旧贵族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历史。他的悲愤的歌唱,一字一句都倾注了深沉的爱国的
13、思想感情,成为千古传诵的杰作。应用指南这则素材比较经典,应用较广,在历届高考优秀作文中,不乏应用者。可以应用到“爱国”“气节”“勇气”“个性”“情操”等诸多话题或材料作文中,应用时变换陈述角度,突出特色,自然融入话题中。感受千古情愁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无名氏上邪)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愿为连根同死之秋草,不作飞空之落花。(唐李白代寄情楚词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
14、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宋陆游钗头凤)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宋陆游钗头凤)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金元好问摸鱼儿)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元王实甫西厢记)意中人,人中意,则那些无情花鸟也情痴。(清洪昇长生殿)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鲍鹏山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义。物质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
15、屈原的代表作离骚,简单地说,既是对士之朝秦暮楚式自由的否定,也是对士之“弃天下如弃敝屣”的自由的否定,同时也标志着另一种观念的建立:忠。令人稍感吃惊的是,正是这样一位向君权表忠的人,一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精神却表现得尤其强烈而突出。正是这种矛盾现象,使得屈原几乎在所有时代都会得到一部分人的肯定,又得到另一部分人的否定。离骚中的句子,充斥着“恐”、“太息”、“哀”、“怨”骚者,哭也!为时光哭,为生命短暂哭,为短暂的生命里不尽的痛苦、失意哭。注意,他诗中的“民”,也就是“人”,“民生”即“人生”,“民心”即“人心”。他开始从“人”的角度、“人”的立场来表达愤怒,提出诉求。我们知道,诗经中的愤怒,往往是
16、道德愤怒,是集体的愤怒;而屈原的愤怒,虽然也有道德的支撑,但却是个人的愤怒。屈原很执著地向我们诉说着他受到的具体委屈:他政治理想的破灭,楚怀王如何背叛了他,顷襄王如何侮辱他,令尹子兰与靳尚如何谗毁他从他的诗中,我们读出了人生的感慨,读出了人的命运,读出了一个不愿屈服的个人所感受到的人生困窘,一个保持个性独立意识的人所受到的压迫甚至迫害。如果说,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诗经,其人生感受的尖锐性大有折挫而略显迟钝的话,那么,怒形于色,被班固批评为“露才扬己”的屈原,则以其“发愤以抒情”(惜诵),“自怨生”(司马迁)的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当个性在面对不公与伤害时,是何等地锋利而深入。这种
17、锋利,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伟大的个性,便从这血泊中挺身立起。“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诗人;一个时时在掩面痛哭的诗人;一个面向风雨“发愤以抒情”,对人间的邪恶不停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行吟泽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诗经的俗世精神很了不起,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俗世精神恰恰消解了个人的意义,阻碍了个性的张扬。它入世的深度恰恰减少了个性的深度。而屈原,在以不堪一击的个体面对命运时,他的个性在绝望中显示的高度、深度与完美却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古代,像离骚这
18、样华丽的交响乐实在太少。单从篇幅上讲,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篇。作为抒情诗,能展开如此宏大的篇章,不能不令人叹服屈原本人思想和个性精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它形式上的特点。正是由于他自设情节,使得一首抒情诗才能像叙事诗那样逐层打开。抒情诗有了“情节”,也就必然是象征的、隐喻的。所以,象征和隐喻也是离骚的主要艺术手法,比起诗经的比兴,屈原“香草美人”的系统性设喻,与上天入地等自设情节的使用,是一次巨大的飞跃。不管怎么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中可考的作者也有多位,但我总觉得,诗经之伟大,乃是整体之伟大,如果拆散开来,就每一首诗而言,可以说精致、艺术、有个性,但
19、绝说不上“伟大”。“伟大的诗人”须有伟大的人格精神,可以滋溉后人;须有绝大的艺术创造,可以标新立异,自成格式,既垂范后人又难以为继。应该说,在这两点上,屈原都当之无愧。(选自天纵圣贤,有删改)赏析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本文以酣畅的笔墨为我们刻画了屈原坚忍的形象,不灭的精神。我们深信:屈公不朽,精神永存。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北渚(zh)袅袅(nio)眇眇(mio)B沅水
20、(run) 薜荔(b l) 澧水(l)C潺湲(chn yun) 云汀(tn) 九嶷山(y)D水裔(y) 屋椽(chun) 馨香(xn)答案B解析“沅”读yun。2下列字形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聘望荒忽芳椒庑门B江皋嘉期缤纷逍遥C容与遗赠衣袂辛夷D哀宛迂缓偕逝润饰答案C解析A聘骋。B.嘉佳。D.宛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创新。B中华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如果我们不记下同代人的雪泥鸿爪,后人就难免要雾里看花了。C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
21、他也不懂,但是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便言为心声了。D没想到我忙了很长时间,到头来只是海底捞针一场空,这种傻事我以后再也不干了。答案B解析A“空前绝后”是前后都没有,不合语境。C.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与文意不符。D.海底捞针:形容事情非常困难。应为“海底捞月”。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B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作出了贡献。C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
22、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能力,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D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答案A解析B“创造的”应改为“创造了”。C.应为“提升熊猫对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接受能力”。D.有歧义,是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还是“股票”“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语意表达模糊。二、文本阅读阅读屈原的湘夫人,完成文后题目。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中, 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
23、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5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_答案这里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以清秋的景色构成一个美妙而略带轻愁的意境,有力地渲染了湘君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的心理。三、课堂延伸阅读屈原的橘颂,完成
24、68题。橘颂屈原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可任兮。纷缊宜脩,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注后皇:即后土,皇天,指地和天。徕:同“来”。剡(yn):锋利。纷缊:即“氤氲”,此处指橘子的香气四溢。淑离:美丽。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在美。本节虽
25、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嘉树”的一派自豪、赞美之情。B本诗第二节,即从对橘树的外在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全诗境界就一下得到了升华。C橘颂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前半部分缘物抒情,以抒情为主;后半部分缘情咏物,以描写为主。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D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涵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热爱祖国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永远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了。答案C解析应该是“前半部分缘情咏物,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以抒情为主”。7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
26、橘”的外在美?这些外在美又表现了“橘”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诗句分析。答:_答案文章从叶、花、枝、棘、果等方面写了“橘”的外在美。“独立不迁”“廓其无求”“横而不流”“闭心自慎”“淑离不淫”“梗其有理”。说明了“橘”淡泊宁静、疏远浊世、超然自立、豁达正直的精神品质。8请从诗歌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本文主旨。答:_答案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技巧。作者巧妙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它幼年时,就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它长成以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诗中的“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突然揽入诗人自己
27、,并愿与橘树长相为友,面对严峻的岁月,这便顿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橘的崇高精神全部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参考译文】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根深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枝儿层层,刺儿锋利,圆满的果实。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小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内善外美而不放荡,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良师。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这里作我为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