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3小题,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江苏省南部某一中学高三学生在学校附近甲地先后记录了冬季P、Q两个不同日期的日出方位(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与P日相比,Q日该地( )A. 昼夜时长差距较大B. 日出地方时数值较小C. 地球公转速度更快D. 正午太阳高度更小2. 当太阳位于P位置时,全球昼夜分布最接近图二中的是( )(阴影代表黑夜)A. B. C. D. 【答案】1. B 2. D【解析】1题详解】日出方位应在当地的偏东方位,根据材料可知,PQ两日期日出方位均为冬季先后记录的日出方位,两日期均是日
2、出当地东南方向。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与P日相比,Q日该地日出方位相对偏正东方向。相比而言,Q日太阳直射点直射的纬度较P日更低但太阳直射点均直射南半球,所以Q日更靠近春分日,昼夜时长差距较小,A错误;太阳直射点均直射南半球,Q日更靠近春分日,所以Q日地球公转速度更慢,C错误;Q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与当地的纬度差值更小,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D错误。Q日当地的昼长相对P日更长,所以Q日日出时间更早,Q日日出地方时的数值更小,B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2题详解】A、C、D项,该地位于江苏南部,经度应在120E附近,比0经线早8个小时左右,当地日出时,0经线附近应位于黑夜。故A、C错误,D
3、正确;B项,当太阳位于P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故B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点睛】日出日落太阳方位: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极附近极昼区,日出正北,日落正北。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南极附近极昼区,日出正南,日落正南。“吞口屋”为我国某地典型传统民居(左图),墙体主要采用木材、夯土砖、石材等,屋顶材料为小青瓦及片状石材。整个建筑只在正立面开窗,且窗口较小,窗框多为木框。为提升居住舒适度,专家建议将“吞口的窗户改造为“支撑窗+内
4、平开玻璃窗”(右图),外部的支撑窗用于控制窗户的保温隔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图示“吞口屋”传统民居最可能分布于( )A. 湘西B. 陕北C. 皖南D. 辽东4. 按专家建议改造后,居住体验未明显改善的是( )A. 保温降湿B. 昼夜温差C. 通风透气D. 采光条件【答案】3. A 4. D【解析】【分析】【3题详解】湘西地处山区,山高雾气重,潮湿,“窗口较小”,可以减少湿气进入;山区昼夜温差大,与材料“外部的支撑窗用于控制窗户的保温隔热”比较吻合;“墙体主要采用木材、夯土砖、石材等,屋顶材料为小青瓦及片状石材”,山区木材、石材较多,便于取材,与材料信息相符,A正确。陕北位于黄土高原,黄土
5、土层深厚,直立性强,当地的传统民居是窑洞,与题意不符,B错误。皖南为徽派建筑格式,其突出特点为粉墙黛瓦,马头墙,与题意不符,C错误。 辽东冬季气温低,墙体厚,为了冬季采光,南窗窗口一般比较大,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A。【4题详解】“外部的支撑窗用于控制窗户的保温隔热”,据此可知, 改造后,晚上放下支撑窗,保温作用增强,湿气难以进入室内,室内昼夜温差缩小,白天用长木棍支撑,室内通风透气得到改善,但支撑窗的存在,不利于阳光进入室内,所以采光条件未得到明显改善,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湘西地处山区,山高雾气重,潮湿,而整个建筑只在正立面开窗,且窗口较小,所以“吞口屋”传统民居的居住体验
6、是采光很差,冬暖夏热,不通风,阴暗潮湿等。2021年2月某日,法国南部与甲山地一带出现沙尘天气。下图示意该日某时的天气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此时,丙地的天气比乙地( )A. 干暖B. 湿暖C. 干冷D. 湿冷6. 甲山地的沙尘来自( )A. 法国西部B. 德国南部C. 非洲北部D. 意大利北部7. 在冬春季节,北非地中海沿岸形成的强大干热偏南风可能是受( )A. 副热带高压控制B. 温带气旋影响C. 信风带控制D. 西南季风影响【答案】5. A 6. C 7. B【解析】【5题详解】据图中等压线判断,丙地与乙地的风向分别为偏南风与西北风,且乙丙之间的低压槽的位置,可能存在一个冷锋,丙处
7、在冷锋的锋前暖气团一侧,因此丙地较干暖,而乙处在冷气团一侧,冷湿,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6题详解】非洲北部与法国南部和甲山地一带之间有偏南风,且有沙源,C正确;而法国西部、德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缺少沙源和相应的风向,ABD错误,所以选C。【7题详解】在冬春季节,北非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而不是副热带高压控制,A错误;从纬度位置上看,信风带不控制本区,C错误;西南季风也不影响该地,D错误;图中等压线显示气旋天气系统影响本区域,干热偏南风是受温带气旋影响,B正确。所以选B。【点睛】温带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纬度地区的一种气旋,又称为温带低气压或锋面气旋。温带气旋是一种冷心系统,其出现伴随着锋面,
8、尺度一般较热带气旋大,可达几百乃至数千公里。温带气旋是出现在中高纬度地区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且具有冷中心性质的近似椭圆型的斜压性空气涡旋,是影响大范围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不同沉积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沉积岩。左图为常见沉积岩与沉积环境对应关系示意图,右图为我国某山局地岩层垂直剖面示意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砾岩由砾石沉积而成,据左图推断其沉积环境为A. 陆地B. 滨海C. 浅海D. 深海9. 右图所示岩层剖面表明该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A. 海侵过程B. 海退过程C. 先海侵后海退D. 先海退后海侵10. 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界面M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A. 挤压B. 断裂C. 侵蚀D. 变质
9、【答案】8. A 9. A 10. C【解析】【8题详解】左图显示海洋沉积环境由浅海向深海,逐步由沙砾转变为粘土,岩石粒径越来越小,大颗粒砾石粒径比浅海环境的沉积物更大,所以砾岩的沉积环境为陆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9题详解】右图所示岩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砾岩沉积环境为陆地,由砂岩到页岩到石灰岩,海洋沉积环境逐渐加深。所以该岩层剖面反映的是海水逐渐变深的海水入侵过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10题详解】M界面呈现不规则的弯曲界面,界面两侧的砾岩、砂岩岩层性质均为沉积岩,所以D错。M界面两侧岩层内部无明显弯曲或位移,推断没有挤压或断裂的地质作用,所以A、B错误。M界面呈现不
10、规则的弯曲界面,应该是侵蚀的结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构造等高线是利用等高线表示地表起伏的原理,用等高线表示地下的某一个岩层顶面或底面的起伏形态变化,可以反映出地表以下的地质构造状态。下图是我国某地(30N,104E)的地下a岩层顶部的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图(单位:米,均为海拔高度),图中#1,#2,#3,#4是地质勘探井位置,钻井目标都是地下的a岩层顶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图中四处勘探井深度最大的是( )A. 1号井B. 2号井C. 3号井D. 4号井12. 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及其地貌是( )A. 背斜、山岭B. 背斜、谷地C. 向斜、谷地D. 向斜、山岭【答案】11. C 12.
11、 D【解析】【11题详解】勘探井的深度就是地表海拔与岩层顶部海拔的差值,据此可以依次计算出四个勘探井的深度;1号井等高线数值为250260米,构造等高线是235240米,勘探井深度是1015米;2号井等高线数值为260270米,构造等高线是225230米,勘探井深度是3045米;3号井等高线数值为280290米,构造等高线是230235米,勘探井深度是4560米;4号井等高线数值为250260米,构造等高线是240245米,勘探井深度是520米;根据上述数据可知,3号井的深度最大。故C项正确。【12题详解】 A、B项,观察构造等高线数值和弯曲情况可知,图中的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构造。故A、B项
12、错误。C、D项,根据图中的等高线的形状可判断出图中是山地地形,因此,图中的地形主要是向斜形成之后之后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向斜山,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侵蚀。故C项错误,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向斜山是指与向斜构造相一致的山。即发育在向斜部位的山体。向斜两翼如为松软的老岩层,易被侵蚀,而核心部位为新岩层,侵蚀较慢,其坚硬岩层突露,高出背斜谷成为山。我国T县历史上以农业为主,是亚热带花岗岩丘陵地区水蚀荒漠化的典型代表。2000-2010年,T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8万公顷,治理成效显著。下图中左图示意T县各种治理措施实施面积比例,下右图示意T县各种治理措施资金投入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
13、题。13. T县水土流失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A. 陡坡开垦B. 生态脆弱C. 气候异常D. 人地矛盾14. T县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中最经济的是( )A. 封禁治理B. 生态林草C. 坡改梯D. 低效林改造【答案】13. D 14. A【解析】【13题详解】从材料可知,T县环境为南方丘陵地区,花岗岩广布,耕地有限,而长期以农业为主,土壤侵蚀发生于20世纪初,达100年之久,推测当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因此其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生产方式,即人口数量的增加产生的人地矛盾,D正确。陡坡开垦是不合理生产方式的一种表现,不是根本原因,A错误。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等自然生态环境较好,B错误
14、。气候异常易带来灾害性天气,而不是生态环境剧变的根本原因,所以不是水土流失严重的根本原因,C错误。所以选D。【14题详解】根据图1所示,该地治理措施中封禁面积比例最大,图2中封禁措施资金投入比例相对较小,只有6%,所以最经济,A正确。生态林草措施实施面积不大,但投入的资金比例却是最大的达32%,B错误。坡改梯的实施面积最小,说明该地适宜坡改梯的区域不大,所以经济效益体现不明显,C错误。低效林改造措施投入资金比例最小,但实施面积也小,所以经济效益也不明显,D错误。所以选A。【点睛】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原因:地形复杂,起伏大;降水强度大;毁林开荒;农村生活用能短缺,植被破坏严重。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
15、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关于B地季风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季风性质温暖、干燥B. 夏季风的形成是因为东北信风南移导致C. 因为B地地处沿海地区,气候湿润,没有明显的旱季D. 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16.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 B地吹西南季风,高温多雨B. 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正当时C. 亚洲形成高压中心D. 尼罗河正值汛期【答案】15. A 16. C【解析】【分析】【15题详解】B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风势力弱,性质温暖、干燥,夏季风势力强,A正确,D错误;南亚夏季西南季风性质湿热,其形成是东南信风北移导致,B错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分
16、明显的旱雨两季,C错误。所以选A。【16题详解】C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当地盛行西北季风时,为1月份。B地1月吹东北季风,A选项错误;我国江淮地区梅雨发生在6、7月,B错误;此时亚欧大陆为冷源,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中心,C正确;尼罗河汛期在北半球夏半年,D错误。所以选C。【点睛】梅雨,是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
17、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 )A. 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B. 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C. 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D. 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18. 若推广“有农社区”,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控制城市用地规模B. 完善社区商业布局C. 增加城市能源消耗D. 缓解城市内涝灾害【答案】17 C 18. D【解析】【分析】【17题详解】由题干以及图可知,有农社区是指将农业引入城市,使得农业生产和城市空间相结合,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在其内部实现物质循环使用,C正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给城市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
18、,不是发展“有农社区”的主要意义,A错误;对居民的生产方式改变较小,且不是主要目的和意义,B错误;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也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如增加绿地等,不是有农社区的主要意义,D错误。故选C。【18题详解】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增大城市用地规模,A错误;农业与商业关系不大,B错误;由图可知,有农社区会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因此会减少城市能源消耗,C错误;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减少城市内部硬化率,缓解城市内涝灾害,D正确。故选D。【点睛】有农社区的构想将农业全过程和物质循环代谢系统与社区空间融为一体、互补共生,通过减少生产、生活源头物质输入,增加社区物质
19、循环,可以显著减少社区末端废弃物输出,降低社区对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城市线性代谢的现状。天津港吞吐量在中国北方居第一位,跻身世界港口10强。天津港南北两侧各有一条长达数千米的奇特长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9. 天津港跻身世界港口10强的主要原因是A. 位于渤海,有着优良的港湾条件B. 位于海河入海口,可以海陆联运C. 陆上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D. 依托天津市,有足够的资金保证20. 图中长堤的主要作用是A. 减轻风浪的威胁B. 避免来往船只相撞C. 便于货物的装卸D. 增添一道亮丽风景【答案】19. C 20. A【解析】【分析】该题考查港口发展的条件,防波堤的主要作用。【19题详
20、解】根据材料,天津港吞吐量在中国北方居第一位,跻身世界港口10强。吞吐量大是主导因素。影响吞吐量大小的主要是经济腹地的大小,交通的便利程度,C对。港湾条件、入海口、资金是重要因素,不是最主要原因,A、B、D错。【20题详解】天津港位于季风气候区,南北两侧长堤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季风吹起的风浪的威胁,便于船舶停靠,A对。避免来往船只相撞、增添一道亮丽风景不是主要目的,B、D错。货物的装卸在码头上,C错。甲、乙、丙是世界典型大都市,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下图示意大都市城市分区空间范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甲、乙、丙分别是( )A. 纽约、东京、上海B. 上海、纽约、东京C. 东京、纽约、上海D
21、. 纽约、上海、东京22. T1-T3期间,乙大都市的发展特点是( )A. 城市扩张逐渐放缓B. 核心区增长已停滞C. 内城区变化很显著D. 边缘区大规模开发23. 上海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的合理措施是( )A. 控制城市规模,弱化各分区功能差异B.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物质消费水平C. 加强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开放交流D. 疏散密集人口,提升核心区居住质量【答案】21. A 22. D 23. C【解析】【21题详解】由大都市城市分区空间范围变化图片可知,甲城市空间在同时期一直是最大的,可以判断是纽约,丙城市空间范围在同时期中是最小的,可以判断是上海,所以乙是东京。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2、【22题详解】由图片可知,乙大都市城市扩张先放缓后略有加快,A错误。核心区一直在增长,并没有停滞,B错误。内城区在三个时期变化较小,C错误。边缘区变化明显,可能是大规模开发导致,D正确。故选D。【23题详解】上海是丙,上海的核心区和边缘区空间范围变化最为显著,但规模依然小于东京和纽约。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强化各分区功能差异,从而提高环境人口容量,A错误。提升物质消费水平,会降低环境人口容量,B错误。加强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开放交流有利于提高利用率和获得更多的资源,所以能够提高环境人口容量,C正确。核心区产业集中,吸引人口集中,不可能通过简单的疏散人口提升居住质量,并且提升核心区居住质量对提高环境人
23、口容量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点睛】未来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应该向现代化都市圈方向发展。中央已经明确,要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为此,应采取多方面措施优化都市圈的空间结构,一是要严格控制县改区,防止超大特大城市摊大饼式无序蔓延;二是推进中心区功能和产业扩散;三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城郊经济。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54分。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目前,中国已成为秘鲁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秘鲁也是中国在拉美主要投资对象国之一。秘鲁面积128.5万平方千米,人口3081万,为印加文明发祥地。国内具有丰富能源资源,其中可再生能源占比达50%以上。下图为秘鲁区
24、域简图,甲地和乙地多年平均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统计图。(1)说明秘鲁境内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可再生能源的差异。(2)说出秘鲁水电站建设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类型并简析原因。(3)水稻是秘鲁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试分析其种植的有利条件。(4)分析乙地气温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答案】(1)西侧:降水少,光照丰富,太阳能充足;临海,潮汐能、风能丰富。东侧: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森林资源丰富。 (2)地震、滑坡、泥石流原因: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地震活动;由于地震活动频繁,岩体破碎,降水多,落差大,易造成滑坡、泥石流。 (3)纬度低,热量、光照充足;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位于冲积扇,土壤较肥
25、沃;人口多,劳动力充足;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南移,平均太阳高度角大,白昼较长,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北移,平均太阳高度角小,白昼较短,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解析】【分析】本题以秘鲁为背景,考查能源分布的特点,区域自然灾害及原因,农业区位条件和影响气温的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和区域图的判断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调动知识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能源的分布特点。可再生能源主要从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森林分析。安第斯山脉西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日照丰富,太阳能充足;临海
26、,潮汐能、风能丰富。安第斯山脉东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且据图可知,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东侧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因此森林资源丰富,生物质能源丰富。【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灾害及原因分析。秘鲁位于美洲板块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活动;由于地震活动频繁,岩体破碎,加上降水多,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易造成滑坡、泥石流;因此影响水电站建设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影响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主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有劳动力
27、、饮食习惯、种植经验等。自然条件可知,结合区域气候特征分析,秘鲁境内降水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区域内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位于冲积扇,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有,秘鲁人口3081万,人口多,劳动力充足为种植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为文明的发源地,说明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太阳光照等。读图知,乙地全年气温在15以上,但7月份气温较低,1月份气温较高,原因是该地位于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平均太阳高度角大,白昼较长,该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南半球平均太阳高度
28、角小,白昼较短,该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2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部分跨国企业逐步将产能从中国转移至东南亚地区,转移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下图为中国与东南亚五国人口结构对比图。材料二:2020年,越南以近3%的GDP增速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1997年以来,越南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保证工业区的集聚发展,并提出了“2050愿景”,明确打造胡志明市、河内市以及岘港市等重点经济区,在经济上发挥主导性增长极作用。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越南享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特殊的贸易优惠政策和额外关税减免优惠。下图为越南工业区分布示意图。(1)说明与中国相比,东
29、南亚五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2)分析越南工业区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原因。(3)有人认为未来越南将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你是否赞同,并简述理由。【答案】(1)东南亚五国劳动力工资成本低;东南亚五国的人口结构更为年轻化,未来劳动力人口增速快于中国. (2)分布格局:南北多,中间少;多沿铁路线(或港口)分布。原因:政府政策引导;南、北部产业基础好;南、北部地形平坦,腹地较广(或中部狭窄,地域间交通联系不便);南、北部水、陆交通便利。 (3)赞同:越南在国际贸易上处于有利的地位;越南的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中国低;伴随着产业转移,越南的就业机会增多;越南的政策扶持。不赞同:越南承接的多为低附加值的
30、加工环节;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体系不完善;越南科技水平较低。【解析】【分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及其影响因素、工业集聚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比中国,东南亚五国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价格较为低廉,因此工资成本较低;材料一图中显示东南亚五国人口结构更显年轻化,中国的老龄化将逐渐严重,因此东南亚五国未来的劳动力人口增速比中国要快。【小问2详解】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越南南部和北部区域地形平坦开阔,土地面积较为宽广,因此腹地较广,且南北部区域的
31、产业基础较好,南北区域靠海,因此水运交通便利,且图中显示有铁路接连南北,因此路上交通也便利,因此南北部区域的工业集中且多,而中部区域多山地且狭窄,分布较少;由于铁路和海上海运的便利,工业基本都分布在铁路沿线和港口区域内。除外还受到越南政府政策的导向影响。【小问3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越南在国际贸易的地位逐渐地升高,处于有利的地位,且越南未来年轻劳动力将增多,由于目前经济相对较低,劳动力价格廉价,较中国低,且随着各行业产业的转移,越南的就业机会迅速增加,导致越南的经济不断的上升,材料显示越南的优惠政策较大,因此赞同也是可以的。但是由于越南的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有限,因此承接能力较
32、低;且大多承接的是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利润较低;基础设施设备较差,技术较为落后;产业的体系不够完善,不能形成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难以体现,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科技水平也比较低,因此可能成为不了下一个“世界工厂”。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o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长江开发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材料二下图为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示意图。(1)简析长江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2)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简述上海对长江经济带的辐射功能。(3)目前长江流域水环
33、境压力较大,简述成渝城市群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使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辐射;通航里程长,为经济带提供便利水运交通;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为经济带工农业发展提供电能;径流总量大,水资源丰富,为经济带发展提供水资源等。 (2)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的最大港口,是最大的商业中心,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能够带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所以上海对长江经济带有辐射带动作用。 (3)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增强环保意识。【解析】【分析】本题以长江经
34、济带三大城市群示意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长江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与上海对长江经济带的辐射功能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长江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从长江的航运价值,供水,发电等角度分析作答。长江作为我国的“黄金水道”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构成了我国发达的内河航运网,既沟通南北交通,又加强内地和沿海的联系,使经济技术优势的辐射范围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产生有力地推动作用;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水能的开发为经济带工农业发展
35、提供电能;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径流总量大,水资源丰富,为经济带发展提供水资源等。【小问2详解】上海对长江经济带的辐射功能主要从上海的区位条件来进行分析。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的最大港口,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重要的金融中心,是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是最大的商业中心,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因此上海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能够带动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对长江经济带具有辐射带动功能。【小问3详解】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长江含沙量大;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生活和生活排污量大。因此,为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建设沿江绿色发展轴,流域内的生态治理,需要在其上游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植被;在河流的整个流域内加大对企业的监督,促进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其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同时要加强对流域内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