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课边塞战争诗四首【名句积累】1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3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4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王维老将行)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6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7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张籍征妇怨)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9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名篇赏析】凉 州 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
2、来征战几人回?诗意:葡萄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的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在催促我上前作战。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古往今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荒凉寂寞的景象。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yun塞垣潺湲恒河沙数Bchn 惆怅 通畅 为虎作伥Chn 烘干 轰动 哄堂大笑Dxun 旋转 晕眩 轩然
3、大波解析:A项,“恒”读“hn”;B项,“伥”读“chn”;D项,“眩”读“xun”,“轩”读“xun”。答案:C2下列各项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羌笛潇条赤坂B铄石莫遣烽火C胡虏策马裹尸D海窟一偶金闺解析:A项,潇萧;B项,铄烁;D项,偶隅。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愁胡虏翻翻:翻转B莫遣只轮归海窟 只轮:一辆战车C无那金闺万里愁 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D蒸沙烁石然虏云 烁石:消融石头。烁,同“铄”解析:A项,翻:反复,叛乱。答案:A4对从军行(其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前三句写景,第四句抒情。写景是抒情的铺垫和基础。B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写
4、景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写景,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C“更吹羌笛关山月”一句,作者借笛声表达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D诗中明显流露出一种思乡之情,表现诗人对战争的反感,有一种消极颓废情绪。解析:D项,诗中没有表现诗人对战争的反感和消极颓废情绪。答案:D二、阅读提升(一)课内赏析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从军行(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注: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_答案:本句写了环境、时序、风物、戍卒。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西边,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戍
5、卒孤独地走上瞭望台,从青海湖上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寒冷。此时此刻,戍卒的思乡念亲之情也正是最为浓烈之时。构成了一幅悲凉而又伤感的画面。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蓟中作高适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塞外图景?答:_答案:诗一开篇,就以“沙漠”“塞垣”这样塞外特有的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伟岸的典型图画。但因为常年战事,边塞之地一片萧条,白日当中,黯淡无光。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岑参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
6、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最后四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_答案:运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朋友为官公正,使热海的炎威都为之消减,热海的“炎热”与朋友的“霜威”对比,赞美了朋友的为官品行。 (二)名句赏析8请自选一个角度(如意境、手法、情感等),对下列诗句作简要赏析。(1)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答:_品评:“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
7、制不住,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深深的思乡之情。(2)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答:_品评:以“沙漠”“塞垣”这样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伟岸的典型图画。接着以“策马”“长驱”和“登”这三个动作,勾画出一个挥鞭驰骋、飞越大漠、慷慨激昂、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 (3)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答:_品评:用了联想和比喻。“阴火”以下四句是诗人的思考和描绘。诗人猜想必是地下的烈火在熊熊燃烧,天地仿佛成了一个奇大无比的炉子,但为何偏偏烘烤西方这一个地方呢?其蒸腾的气势延及整个西域地区。 (4)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答:_品评:这
8、两句以两个典故表达了为保家卫国,宁愿战死疆场也不希望活着回家的爱国之情。 (三)课外赏析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寒闺怨白居易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兵、粮食和衣服,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答:_答案: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
9、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虽简实丰,含蓄蕴藉,余味无穷。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沦陷之时。(1)这首诗写了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答案:重阳节“九日”“登高”“送酒”“菊”(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两句诗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一是直抒其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
10、;二是以想象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_答案: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诗的
11、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三、语言运用12根据所给例句仿写新语句。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幽雅,绿林、落日、孤烟,尽收眼底。边塞诗_李白诗_杜甫诗_答案: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清远而瑰奇,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李白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遄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杜甫诗是幽咽泉流中的一弦琵琶,忧愤而慷慨,风急、天哀、浊酒、涕流,肠热黎民。13根据上下文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使内容相对,句式一致。江南文化与西北文化是特色迥异的
12、两大体系。比之以人物,若江南文化是眉清目秀、伶牙俐齿的才女,西北文化则是粗犷豁达、驰骋沙场的武将;比之以季节,若江南文化是_,西北文化则是_;比之以宋词,若江南文化是_,西北文化则是_。答案:(示例)(若江南文化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西北文化则是)大红大绿、丰硕饱满的金秋;(若江南文化是)缠绵悱恻、婉约柔美的柳词,(西北文化则是)铿锵雄浑、高亢豪放的苏词。(要求符合语境中“季节”和“宋词”的限制,体现江南文化和西北文化的特征,句式基本一致;语句通顺、修饰恰当)相关知识边塞诗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
13、岑参、李颀、王之涣、王翰、王昌龄、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蔚为大观。美文选段装满诗韵的河西走廊张博学河西走廊的大地上,还长出许多诗。特别是长出了极有名、流传极广的唐诗。这些诗,不同于“山色空濛雨亦奇”,不同于“春来江水绿如蓝”,她的意蕴是“北风吹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就是河西走廊,这就是属于河西走廊的诗,多么优美。河西走廊的诗意,古朴而苍凉,浑厚而悠远,天高而路长,在戈壁大漠中还夹杂着死寂和惆怅,但这形成了她独特的意境美。站在嘉峪关城楼上举目远
14、望,看到的是“秦时明月汉时关”,想到的是“万里征战人未还”。时空凝固在几千年以前。在你清楚地听到古人呼吸的同时,你的脑海中,会随着眼前的景物浮现出大量边塞诗人留下的大量动人心魄的、千古绝唱的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绝唱太多,意境太美。中国哪个地方产生过这么多优美绝伦的、震撼人心的、广为流传的、妇孺皆知的诗?答曰:充满诗意的河西走廊,装满诗韵的河西走廊。读唐朝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不到河西走廊,是不能充分领略其意境的。古诗的意蕴正浓浓地飘荡在河西走廊的汉长城上空,现代的世界交响乐又覆盖在上面。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各种语言形成的交响乐,正在休闲、旅游、访古、探险、探秘的热浪中演奏。河西走廊,真的是一个装满诗韵的空间!(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