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学案3(人教版必修1)知识巧学升华 一、五四风雷 1五四运动的背景 (1)国际:一战期间,日本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之机加紧侵略中国。1915年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与袁世凯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这促使中国人民反帝情绪日益高涨。而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 (2)国内 政治方面:北洋军阀统治黑暗,社会矛盾加深。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派。他们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利权;对内大肆掠夺,为争权夺利不断混战,人民苦不堪言。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工人罢工斗争频繁发生,为运动发生
2、准备了阶级基础。 思想方面: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一批先进分子所接受,为运动提供了思想条件。 2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上的失败 1919年初,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中国政府作为战胜国代表,向和会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可是,和会在美英等国操纵下,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人民心中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3运动的爆发和经过五四运动经过按下表掌握即可。阶段时间中心主力斗争形式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1919年6月初北京青年学生学生集会游行、罢课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1919年6月底上海
3、工人阶级学生、工人、商人的“三罢”斗争 4.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章、陆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运动的主要力量:学生是先锋;工人是主力;先进知识分子是领袖人物。 (3)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辨析比较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名称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性质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领导力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依靠力量政府和军阀
4、工人和农民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革命前途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资本主义建立人民民主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所属范畴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要点提示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出伟大的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背景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中起了主要作用。新青年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3)组织基础:19
5、20年,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陈独秀和李大钊相继在上海、北京建立共产党组织。此后,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欧洲和日本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组织。这些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 2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 (1)召开: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主要内容 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3诞生的意义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
6、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1)原因:党成立后,在实际斗争中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最大痛苦来自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军阀的压迫和统治,因此决定对一大的纲领进行修正。 (2)制定:中共二大在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基础上,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同时大会决定加入共产国际,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3)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深化升华 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
7、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且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 (1)中共三大提出合作方针:1923年,中共三大根据共产国际指示,通过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2)国民党一大实现合作: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改组国民党的问题。大会主要内容:一是对三民主义作了重新解释,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二是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3)国共合作的基础新三民主义:中国国民党一大通过的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
8、一致,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 难点剖析 因为当时共产党力量弱小,所以采取党内合作方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党组织,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2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其主要表现有:1925年的五卅运动掀起全国反帝运动的高潮;同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成立,统一的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 3北伐战争1926年 (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2)打击目标:主要是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主要成果:歼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
9、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4)工农群众大力支援北伐:湘鄂赣农民运动发展迅速;工人举行罢工支援北伐;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4.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北伐战争不到半年就消灭了两大军阀,占领了半个中国,令世界瞩目。但紧接着,革命形势却急转直下,并很快走向了失败。 (1)帝国主义干涉破坏。 (2)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先是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接着7月15日,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与共产党决裂。随后宁汉合流,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 (3)中共推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过程中,陈
10、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等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四、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国民大革命失败让中共深刻认识到,中共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挽救革命,共产党开始用武装起义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1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等领导掌握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发动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虽然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但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秋收起
11、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南昌起义的同年9月,毛泽东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攻打长沙受挫后,毛泽东率余部向敌人防守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在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中,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即把立足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革命道路。这一思想的提出,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12、。 (1)土地革命: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推动下,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革命热情空前高涨。为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 (2)武装斗争(反“围剿”斗争):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成功地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反革命“围剿”,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3)根据地建设:由于方针正确,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达到十万人。1931年冬,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3、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中国革命终于找到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要点提示 所谓土地革命,就是在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通过土地革命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革命积极性极大提高。 五、红军的长征 1长征背景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各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此时毛泽东被排挤出中央,博古、李德掌握红军指挥权。由于博古、李德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红军苦战一年,伤亡惨重,却未能粉碎第五次“围剿”。 2长征开始 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长征一开始,博古等
14、又犯逃跑主义错误,损失惨重,人员只剩三万多,红军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 3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有重大历史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要点提示 遵义会议的内容: 军事上是辨明红军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组织上是改组党中央领导,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的问题。 4.长征胜利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当地红十五军团会师
15、;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5.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1)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精华,成为以后领导抗日战争的骨干。问题思路探究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专政,由劳工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4)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
16、是无产阶级政党目的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工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阵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决议 请完成: (1)材料一提出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提出的奋斗目标有哪些? (3)比较上述两段材料,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及原因,并对这种变化作简要评价。 思路:解题时一定要紧扣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利于作答的“有效信息”,同时还要以所学知识为依托,进
17、一步理解材料和有效作答。 探究:(1)推翻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 (2)实现共产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材料一未能分阶段地提出党的革命纲领,材料二则明确规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党的最高纲领。原因是在中共二大上,中共已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性质和动力。评价:中国共产党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典题热题新题 例1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符合这些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的选项是() “扶清灭洋”“师夷长技以制夷”“攘外必先安内”“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 B C D 解析:“扶清灭洋
18、”是义和团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继续剿共提出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五四时期的口号。 答案:D 例2 国民革命运动中,政府机构几经变化。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 A陆海军大元帅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解析: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北伐军攻占武汉,国民政府随之迁到武汉,称为武汉国民政府。 答案:C 例3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确立于() A中共二大 B南昌起义 C三湾改编 D遵义会议 解析: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进行了三湾改编,决定支部建在连上,从而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答
19、案:C 例4 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是() 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宗教阶级之区别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 B C D 解析:今天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所以已不具有现实意义。 答案:A 例5 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中国共产党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都提出了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请分别分析三者的性质与影响。你从中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解析:本题的时间跨度较大,但考查的问题并不难,只需要将教材知识迁移过来就可以。跨时空的对比题是高考的高频题,做好
20、这类题的关键是在平日学习中将同类事件对比记忆,这也是一个记忆的好方法。 参考答案:(1)三者性质与影响: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的土地纲领;它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它主张平均分配土地,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平均地权”是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发展;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是无产阶级的土地革命纲领;它使广大贫雇农获得了土地,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2)历史的启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与土地问题。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提出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