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荆轲刺秦王【思维导图】【微试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惊,自引而起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B秦伯说,与郑人盟 秦王必说见臣C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D诚能得樊将军首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答案】B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A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B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矣。C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答案】B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荆轲计划周密:首先提出用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地图换取秦王的信任,然后到秦国
2、面见秦王说燕国不敢抵抗,甘心臣服,秦王听后十分高兴。B 荆轲处乱不惊:秦王在咸阳宫接见荆轲和秦武阳,秦武阳胆怯露出破绽,荆轲巧妙周旋,没有被秦王和群臣发现,才得以进献地图,使计划能继续进行。C 荆轲勇猛异常:荆轲面对秦王毫无惧色,行刺过程的几个动作“取”“发”“把”“持”“ 揕”一气呵成,迫使秦王惊慌失措,险些丧命。D 荆轲视死如归:荆轲被击倒后仍然用匕首掷击秦王,受八处剑伤后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没有一点畏惧的心理。【答案】A 4阅读下面荆轲刺秦王中的一段文字,请展开联想与想象,扩写成一段描写性文字。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
3、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要求:(1)突出环境描写和人物动作描写。(2)要有比喻修辞。(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连贯生动。(4)内容要符合原文意思,不少于200字。 【答案】易水边,寒风彻骨。绵延的易水,奔腾不息。一地的萧瑟,漫天沧桑,不存一丝余温。长时间的沉寂之后,高渐离凝目侧耳,双手扶筑,琴声响起,荆轲曼声和拍而歌。变徵之音破空而至,犹如死水中激起一朵浪花,顿生了活力;又如黑暗中射入一束光线,带来了光明。风乍起,高渐离长发飘飞,荆轲且歌且舞:“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突然,琴筑之声戛然而止,剑舞之影收缩无形。高渐离挣扎起身,顺手一挥,琴筑击碎在岸边的崖石上,粉身碎骨!荆轲翻身上马,双腿一勒,绝尘而去,空留下君臣故友,默然流泪!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