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前模拟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第卷共6页,40小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坟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片平常无奇的土堆,而是社会关系、人生价值之所以维系的一个坐标。不像基督教等文明,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古代的A分封制 B宗法
2、制 C道教 D佛教2.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3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相同之处体现在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一家”“大一统”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4.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
3、措是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的选拔手段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了丞相制度走向解体5“官僚阶层过去为豪门大族所垄断,至此而改变为与绅士阶层相表里。军队中的将领逐渐失去了左右政治的力量,文官政治确立为统治帝国的原则儒家单独的伦理性格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必须掺和理智上的新因素,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材料所阐述历史阶段是A战国 B秦朝 C唐宋 D明清6. “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引文意在强调科举制A选拔人才存在缺陷 B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C考试内容较为繁多
4、D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7. 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8文明史学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科举制度的实行 城市商业的繁荣 印刷技术的应用
5、中外交流的扩大A B C D9“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善隐然执政之府矣。”有学者认为此观点用于评价军机处欠妥,最恰当的理由是()A军机大臣只掌握军权 B军机大臣有决策权C军机处是处理西北军务的机构 D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10.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其中,“鸦片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指的是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B.直接加强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交流C冲击了小农经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于列强倾销商品11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
6、。“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首歌谣()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12. 1912年2月12日,溥仪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 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据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体面地保留了封建王室及其待遇 B演绎了一场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C是资产阶级以和平手段夺取政权 D以法律手段有效限制了君主权力13“从18世纪以来
7、,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的这句话表明 ()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4中共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国共合作及共产党员是否加入国民党,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会议,最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在会上以5票的优势(21票赞成,16票反对)通过。该议决案的通过,推动了 ()A五四运动B国民大革命 C土地革命 D抗日战争15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
8、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A坚持“城市中心” B工农武装割据 C坚持“持久战” D实行人民民主16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A新中国对太平天国运动肯定 B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C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蓬勃发展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17. 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
9、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中共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18.“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保证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是 A开展工农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发动广州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C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10、,打土豪、分田地 D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革命统一战线19. 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20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
11、造者,是历史的主人”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21.亚洲许多国家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韩国等国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特别重视在修己爱人、诚信谦和等方面的教育。其体现的思想是()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22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23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民国教育总长,他一
12、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A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24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下列对其“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B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钳制了国人的思想C理学家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D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13、25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26.中国早期人文主义的形成,多数学者认为在晚明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A对传统专制主义的批判 B传统自然科技发展到顶峰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27.拉奥孔雕塑取材于希腊和特洛伊战争的神话传说:祭司 拉奥孔出来警告特洛伊人,不要把木马拉进城,以免中计。 这触犯了雅典娜要毁灭特洛伊城
14、的计划。于是雅典娜调来两 条巨蟒把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活活缠死。群雕鲜明地表现了 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受蟒蛇折磨、挣扎的痛苦情状。l506 年雕塑在罗马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赞叹“真是不可思议!”因为A蕴含人文主义思想 B体现民族的特征 C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D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28“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引文中两部著作反映出的思想基础是 A“约定是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B“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C“
15、再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D“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29荷兰裔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房龙在谈到莎士比亚时曾说:“莎士比亚是这样一个蒸汽挖掘机手,他所挖掘的对象是人类,而不是大地。”下列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莎士比亚为“蒸汽时代”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 B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思想巨匠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 D莎士比亚的作品顺应了市民社会成长的潮流30.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
16、制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31在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被攻陷,广东籍的户部侍郎罗惇衍说:“人心愤夷已极,而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这说明()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B战争推动洋务思想发展C古代华夷观念彻底崩溃 D清朝外交方针发生转变32 “(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兼容并包”33 1876年建立的上海格致书
17、院曾开展九年季课和五年特课,试题大都由洋务派官员来命制。以下题目可能出现在格致书院的这类考试中的是()物体凝流二质论 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当以何者为先论立宪法议,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电报、轮船二事如何剔弊方能持久论A B C D34严复在原强中称:“民力已堕,民智已卑,民德已薄,虽有富强之政,莫之能行。”为此,晚清知识界提出了()A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C革命与民主共和的思想 D新民强国的政治主张35中国近代有人认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判断此人的政治派别是()A保皇派 B维新派C革命派 D洋务派36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认为孙中山不是
18、“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37孙中山在1915年给第二国际(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写了一封信,信中要求第二国际赶快派专家到中国来,“帮助我将中国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共和国”。这表明孙中山()A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最早领导者B已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C对民国初期政治状况非常失望 D希望利用国际因素推动民国建设38.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中说:“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
19、动者当做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做机器、牛马、奴隶看待。”该文应该是发表于 A. 1913年 B. 1915年 C. 1917年 D. 1920年39“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挺进大别山40“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这是一篇文章中的两句话,它最有可能出自于()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民报.发刊词 D青年杂志创刊号 第
20、卷(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41题22分,42题18分,共40分41.(22分)14-16世纪的东西方,都有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但其性质和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却是迥异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先秦的人文主义思潮就以道德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形式在诸子百家的相互辩难、相互补充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中国古代哲学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乔根锁论中国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1)结合所学,指出先秦儒家和墨家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2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先秦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材料二 “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都有”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
21、的幸福” 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1304-1374) “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 波吉奥(意大利历史学家,约1380-1459) (2)归纳材料二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2分)简要分析该思想产生的原因。(6分)材料三 他(李贽)不是一个哲学体系的创立者,确切些说,他是一个时代主导价值观的“反叛者”、主体价值观的“补漏者”一一正如他临死前说的,我的所作所为,于“圣教”有益无害,然其所说之“漏”,且言辞之烈,毕竟痛彻当权者之内心深处。 试论李贽人性论思想及其局限(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性质和历史作用两个方面谈谈东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8分)42. (18分)“文明”一词,古今
22、有不同的内涵和寓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人的价值判断里,“文明”也指“文治教化”。 “文明”一词其核心内涵都在于“文”,以“文”为体,以“明”为用,文明即以文教化那么,“文明”之意义何在?北宋石介作了很好的回答:“三纲,文之象也,五常,文之质也尊卑有法,上下有纪,贵贱不乱风俗归厚,人伦既正,而王道成矣。” 19世纪中叶前中国与欧洲的“文明”观念(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北宋人石介“文明观”的出发点,联系相关知识指出其思想基础。(2分)材料二 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
23、微妙之乐,来自至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漾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如刘姥姥初入大观园,手舞足蹈,忘其所以狂喜,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摘自论文明第一要素及中国不能文明之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归纳近代部分国人眼中“文明”的表现。(6分)材料三 西人百年以来,民气大伸,遂尔勃兴。中国苟自今日昌明斯义,则数十年其强亦与西国同,在此百年之内进于文明耳地球既入文明之运,则蒸蒸相逼,不得不变。不特中国民权之说既当大行,即各地土番亦当丕变(大变)。其不变者,即澌灭(消亡)以至于尽。 1897年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3)材料三休现了梁启超怎样的思想观念?结合相关知识说明
24、其时代背景。 (5分)材料四 有一出话剧(文明人第一幕公演于1914年11月),其主角贾人俊在国外游学数年在他看来,“外国都是些文明先进国凡事都有要从学习文明国入手,哪怕只学得一点皮毛,横竖比咱们的骨格还强得多”贾氏的妻子聪娘说:“中国不及外国的地方,并不是专门学一个文明的形式就可以了结的”。 罗检秋清末民初知识界关于“文明”的认知与思辨(4) 对于贾氏夫妇的观点,你的看法如何?(结合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相关史实任选贾氏夫妇一方作答)(5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BBBAC BDADC BCCBB
25、CDADC CACCA AADBC ABBDB CDDB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41题22分,42题18分,共40分41、(22分)答案:(1)表现:儒家:仁者爱人,仁政,民贵君轻。 墨家:兼爱、非攻。(2分) 影响: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容。缓和阶级矛盾,和谐人际关系,规范了社会统治秩序,影响了人们的思想道德准则。(4分)(2)内涵:追求人性,追求金钱财富。 (2分)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天主教实行神学思想专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在思想领域反封。(6分)(3)性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东方:仍然属于地主阶级的思想,并不具备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性质。(4分)作用:西方
26、:推动欧洲近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东方:是对传统儒学的丰富和发展,没能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4分)42、(18分)答案:(1)出发点:推崇纲常伦理,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稳定统治秩序。思想基础:儒家思想。(2分)(2)表现:西方生活方式的流行;近代化的城市生活环境;近代工业的发展。(6分)(3)主张:兴民权是世界发展趋势,中国必须兴民权才能自强。(2分)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西方思想的传播(3分)(4)贾人俊的话过于片面。中国也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如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3分)但也有其合理之处,如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等都从学习西学入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2分)贾氏妻子的观点正确。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必须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3分)如近代中国推行宪政制度,最终未能真正完成政治民主化的任务。(2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