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33.50KB ,
资源ID:540809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080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两校联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两校联考试题.doc

1、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两校联考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得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卷(选

2、择题)一、 单选题(共70分,每小题2分)1殷墟甲骨辞中商王称死去的父王为“帝”,而不称旁系先王为“帝”,帝即“嫡”字之前身。辞中还有“介子”“介兄”“介父”“介母”等称谓,“介”有“副”义,与“庶”义相近。这一现象说明A历史传统为宗法制创造条件B君权神授源于甲骨卜辞C古代王权与神权结合很紧密D君主专制促成祖先崇拜2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中的五帝嬗递和尧舜禹的禅让都是纯粹出于公心,即所谓“公天下”;禹传启,把原属于部族内部的传递,变为父子相传,古人谓之“家天下”。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D继承人的品德优良3孟子在严格区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阶

3、级地位的同时,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要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要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这说明孟子A强调重建西周等级秩序B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C注重协调缓和阶级关系D发展墨家“兼爱”思想4“自从春秋时代王纲解纽,篡杀频仍,兼并盛起,夷狄横行,一般盟主用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诸夏成为一个集团,禁抑篡弑中国的雏形在那时方才出现。”材料意在说明春秋时期A社会动荡不安B民族交融不断加强C郡县制已确立D蕴含着统一的因素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三种政治统治模式。以下排序正确的选项是A方国联盟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郡县制度行省制度封邦建

4、国C封邦建国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方国联盟封邦建国郡县制度6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7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击败匈奴浑邪、休屠等部。汉武帝把投降的匈奴人分别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之故塞外与黄河以南之间地区,“因其故俗,为属国”。汉武帝的这一做法A导致王国问题反复出现B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消除了匈奴的军事威胁D推动了少数民族的

5、封建化8汉文帝时,政府将田租减为三十税一,开放山林川泽供百姓樵采;汉武帝时,盐铁酒官营,官府在京师设平准官平抑物价;到汉昭帝、元帝时,政府废除酒类专卖改为向卖酒者征税,并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说明西汉时期A统治者的好恶决定经济政策B经济手段成为集权的重要方式C工商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增强D经济政策受制于政治经济形势9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王氏家族代表着魏晋时期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的社会阶层是A封爵领将B士族门阀C节度使D外戚势力10北魏孝文帝规定:“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己

6、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罢官,所宜深戒。”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A旨在实现民族融合B得到官民的拥护C沿用了汉族的制度D具有灵活性特点11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为此,太宗A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B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12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琢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得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了民族融合13唐代晚期盐铁使刘晏推行“榷盐法”,即在产盐区设置盐官,督促生产、采购食盐,随后将盐税加在盐价中

7、就地转卖给盐商,由盐商自由运销。“榷盐法”的推行A废止了食盐专卖制度B减少了民众消费支出C抑制了民营商业发展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14研究发现,唐代宰相多来自世家大族;而五代宰相出身却复杂得多,有出身行伍、官吏、幕僚、寒门甚至家奴等,进士出身者在整个宰相群体中超过了半数。这一变化反映出A社会阶层的流动B中央集权的强化C农耕经济的繁荣D门阀制度的兴盛15唐前期,政府规定每位纳税者可授田总额为100亩,事实上纳税者实际拥有的土地面积往往比这要少很多,但每位纳税者的纳税数目都是固定的,并不考虑个人的经济状况。由此可知A赋税制度亟待做出重大调整B纳税者实际负担较为沉重C租庸调制缺乏稳固运行基础D均田制徒

8、有其名并无其实16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ABCD17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书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这种书体是A篆书B隶书C行书D楷书18宋太宗在军事力量部署上实施“守内虚外”政策,将大部分兵力布置在内地,注重对内部的防范,而减少了边境的防守力量。宋代“守内虚外”政策造成的直接影响是A实现中央与地方分权B军队数量不断地增加C边患问题

9、层出不穷D政府对地方管理失控19以枢密院(首长为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使得宰相与枢密使文武分立,宰相的政事堂与枢密使的枢密院并称为“二府”。这一措施的推行A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B有效地预防了内部的动乱C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D勉强获得北部边防的安定20元朝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和统治,开创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一省制度B行省制度C猛安谋克制D急递铺制21“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中的这句话所揭示的特殊政治体制是指A内服外服制度 B宗法分封制度 C南面官北面官制度D猛安谋克制度22“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

10、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这说明辽朝A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B强化南北分裂对峙政治局面C建立起因俗而治的行政体制D实施分化相权的三省六部制23南宋时期,“杭城(杭州)乃四方辐辏之地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其余坊巷桥道,院落纵横,城内外数十万户口,莫知其数。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材料主要表明当时A城市经济功能增强B小农经济丧失主导地位C政府放弃抑商政策D商品生产地域分工明显24元代建立初期就面临着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分离的难题,如何将丰裕的物资运往大都,是统治者面临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元代采取的举措是A修运河,开海运 B迁国都,促生产 C修驿道,设驿站D迁人口,兴农业25朱熹提

11、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26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确立统治地位是在A北宋时期B南宋时期C唐朝中期D明朝初期27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其中“第三种”东西指的是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28苏轼在诗词书画领域皆有造诣。他曾称:“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又称“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反映他的文艺作品A气势恢宏,辞藻华美B感情奔放,想象奇特C语言通俗,手法多样D强调个性,崇尚意趣29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郑和

12、等人立碑写道:“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驱除倭寇B扩大政治影响C寻找黄金D传播中国文化30明朝前期,“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隆庆年间,内阁首辅兼理吏部事务。这一变化A有利于明朝内阁制度法定化B进一步推动专制皇权的发展C表明内阁制度发展进程异化D体现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31明代后期,朝廷有命令,必传之于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内阁权力发生了膨胀B司礼监和内阁相制衡C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D明朝中枢机

13、构的变化32明朝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所封诸王都在封地设王府,设置官署,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这一规定A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B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恢复了周代的分封制D提高了中枢决策者的效能33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上述材料表明我国中央政府A开始管辖东北地区B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C开始管辖西藏地区D运用法律手段管辖边疆3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道古之人君未尝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

14、,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这一观点阐述的是A农商皆本的合理性B广纳财源的强制性C让利于民的重要性D政府干预的促进性35明清时期江南的大型茶叶种植园慢慢开始向民间发展,小户人家的种植业慢慢兴起,大型的种植园雇佣了很多的无地农民,使他们成为茶园生产的雇佣工人,大片的土地被地主用来种植茶叶,城市里出现了茶叶制作的手工作坊,越来越多的新兴工艺被用在了茶叶的生产上。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A茶叶种植的规模不断扩大B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商品经济向农村地区延伸D种茶业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第卷(非选择题)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公元前6世纪至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

15、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材料二 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摘编自中国

16、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11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董仲舒以春秋经的权威,高度肯定了“大一统”,这符合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但是孔子的“吾从周”仍是肯定了周朝的封建制,而董仲舒的“大一统”则已是对“汉承秦朝”的郡县制的肯定。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使儒学成为“独尊”的国家意识形态,由此完成了“汉承秦制”与儒家文化的整合。”摘自李存山董种舒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损益材料二 朱熹把大学中的一

17、些理论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至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因此,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重新解释论语孟子中庸,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对儿童的生活习惯提出了行为规范。摘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 “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摘自黄宗羲明夷

18、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对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对儒学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对儒学发展所做的贡献。(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共同主张。(4分)参考答案1A2B3C4D5D6A7B8D9B10D11B12C13D14A15C16D17C18C19B20B21C22C23A24A25C26D27C28D29B30C31C32B33D34C35D36(1)不同:春秋战国时期主张藏富于民,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期主张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民争利,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

19、较多。(4分)(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进步,农业和工商业发展,经商逐利思想渐浓;小农经济产生;为了富国强兵、赢得战争胜利,重视耕战。汉武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富商大贾实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王国问题亟待解决;对匈奴的战争导致政府财政困难;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11分)37(1)态度:继承与发展。表现:春秋大一统;罢端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或(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7分)(2)贡献: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将儒学通俗化、普及化;用儒学规范人们行为;重视在青少年中普及儒学。(4分)(3)主张:政治: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经济: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认为工商皆本 ;思想:注重实学,主张经世致用。(4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