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得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卷(选择题)一、
2、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A民贵君轻的主张B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C克己复礼的思想D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2孔子曾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孟子也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董仲舒也认为:“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据此可知,三人都A 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B 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C 体认、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D 提升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3下表是有关孔子诞辰的记载,据此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推论是A 公羊
3、传成书最早,故说法最可信B 史记记载最详细,故说法最可信C 海昏侯墓葬文物是地下最新发现,故说法最可信D “纸上之材料”应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4春秋战国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种民本思潮A 证明了儒家思想成为主流B 成为了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C 反映了天命观念影响深远D 有利于缓和紧张的社会矛盾5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 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B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 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 都体现“礼”
4、、“法”并用思想6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意味着A 老子认为仁礼很重要B 老子把道德仁义礼等量齐观C 老子认为道是最高境界D 老子融合了道家和儒家思想7战国时期,某位思想家提出,人生下来就有物质欲望。物质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有争夺。争夺使社会秩序紊乱,这就产生了维持社会秩序的礼。该思想家是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庄子8易中天教授曾经评价先秦某思想家说:“在他心目中,民权高于君权。在他看来,君权虽为天授名为天授,实为民授。”以下各项中,能够为上述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 “我无为而民自化” B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5、”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9.“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A.孟子“仁政”学说 B.韩非子的变法革新C.墨子“兼爱”思想 D.庄子“齐物”观点10.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A.是因为儒家思想不利于巩固统治 B.是出于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是出于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D.是出于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11.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选项中体现的思想与这一主张属于同一派别的是:A.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6、 B.法不阿贵,绳不绕曲C.人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D.俭节则昌,淫佚则亡12.史料是历史片段的记录和遗存,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不属于史料的是A.殷墟出土的刻有卜辞的牛骨 B.明朝内阁大堂旧址C.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的主张 D.史记、汉书13萧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他认为该学说A 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B 迎合君主谋取权位的需要C 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D 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14人类自古便喜欢仰望天空。每逢日食,现代人不分阵营,不论
7、信仰,纷纷驻足观看这宇宙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独尊儒术 B大一统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15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向全社会敞开,但那繁琐的过程,漫长的求学之路,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说明科举制A 阶层的流动性有限 B 没有改变平民的等级观念C 具有封闭性 D 违背了公平原则16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著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
8、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A 专制集权的巩固B 封建经济的衰退C 理学思想的影响D 审美意识的觉醒17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A 唯心主义的世界观B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C 明道德之善的情怀D 求科学之真的精神18李贽并未绝对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这在当时A 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 B 开启了清代的考证学术之风C 有助于摆脱正统儒学的束缚 D 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19顾炎武说:“君子
9、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A 以天下为己任 B 抨击君主专制C 提倡民主法治 D 反对宋明理学20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术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现此可知A 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B 唐朝四川地区印刷术最发达C 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D 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21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
10、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A 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B 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C 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D 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22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可以看出,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是A 造纸术的革新 B 雕版印刷的推广C 活字印刷的普及 D 科举取士的需要23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9A 儒家
11、思想重人伦轻科技B 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C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D 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24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了变革的作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子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穿铠甲的贵族骑兵同归于尽了。”这从本质上说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到欧洲后A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过程B 促使生产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革C 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 大大改善了欧洲各国的军事装备25.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
12、念一致的说法是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26.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27.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28.
13、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倘若国家违背了人民的意志,侵害了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起来推翻这个国害。”这一思想反映了A伏尔泰的“开明主张”主张 B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C狄德罗的“自然神论”学说 D康德的“思想自由”学说29. 物种起源和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发表是19世纪思想界的两件大事。两者都A掀起思想解放潮流 B挑战固有传统观念C揭示社会发展规律 D开辟历史发展新纪元30.儒家思想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这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第卷(非选择题)二、 材料题(共40分)二、 非选择
14、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6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0分,共40分。)31.(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材料二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
15、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三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动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
16、世纪卷(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4分)(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6分)32.(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
17、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
18、概括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4分)(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共同原因。(6分)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4分)3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截至17世纪的千余年间,中国人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方面都远远走在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如英国著
19、名学者李约瑟所说,此时的中国“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摘编自张西平向世界说明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根据材料,提取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任意一条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材料的观点(10分)(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DCDDCCBDBCBCCCA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BCACCBDACCCBBA31.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
20、妇女。(3分)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3分)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4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6分)32.(1)原因:儒家的某些观点是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的说教;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4分)(2)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封建文化专制残酷。(6分)原因:中国,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2分)欧洲
21、,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2分)33(10分)示例1:论题:儒学精髓造福于人类社会。(2分)阐述:儒家注重积极有为的人生实践,求道、求真、求诚的价值本体论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儒家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价值原则培育了讲道德、重教化的民族精神,为中国人树立了正人君子观念,对建立道德观念、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培育中华礼仪之邦起到了根本的指导作用;儒家向往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天下为公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培育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魂。孔子“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思想,以及儒家和合观念有助于化解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宗族与宗族之间的矛盾冲突,既认同
22、自身,又尊重他人,从而发挥儒家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使东方文明的精髓造福于人类社会。(8分)示例2:论题: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成就。(2分)阐述: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火药武器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8分)示例3:论题:中国科举制实为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2分)阐述:中国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其内涵是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人才。近代随着西方传教士东来,也将这一制度传入西方并为西方国家推崇和借鉴,西方文官政体是西方各国结合本国国情所创立的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西方文官政体源于中国的科举制,而又在中国的科举制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言之成理即可)(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