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054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本卷共40个小题,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31-40题附加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君主为了获得智谋,对士人免去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有些君主还拜名士为师,屈执弟子之礼。这些想象说明A. 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视B. 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C. 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形成D. 教育奉行“以吏为师”【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是战国时期君主对士人待之以宾主之礼,甚至弟子之礼,这反映出战国时期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故A项正确;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

2、局面,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形成,故C项错误;“以吏为师”是秦朝的史实,故D项错误。2.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今,借古代帝王的贤明来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儒者的这种做法目的就是以此希望君主贤明,社会安定和谐,因此C选项正确。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现实政治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材料

3、中没有反映;儒者主张复古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因此D选项错误。【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者的政治诉求3.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是A. 强调制度与秩序B. 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 重视道德与人伦D. 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答案】B【解析】从孔孟儒学开始,强调“礼”,讲究的是社会秩序,是其相同点,故A项不符合题意。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汉代儒学的特点,不属于孔孟儒学,故B项是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符合题意,B项正确。孔孟儒学提倡“仁”“仁政”,汉代儒学讲究三纲五常的纲常伦理,重视道德与人伦是

4、二者相同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孔孟儒学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汉代儒学提倡“五常之道”作为人伦道德的标准,故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是二者的相同点,故排除D项。4. 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 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 儒学统治地位动摇C. 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D. 南宋社会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北宋佛道盛行,程朱理学初创,只有狠批才能让自己的学问被人认识,到了南宋时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三教合流,所以答案选A。考点:中国传统

5、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影响【详解】5.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齐治平”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 规范秩序,实现社会和谐C.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D.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存理去欲”“格物致知”“成贤成圣”“修齐治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家的根本出发点是规范秩序,实现社会和谐,为封建统治服务,故B项正确;选项A不属于根本出发点,排除;理学思想中“修齐治平”体现了经世致用,但是其修养论、认识论并未体现这一主张,排除C;选项D不是理学思想家能左

6、右的,因此不能构成根本出发点,排除。6.顾炎武既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又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乾隆、嘉庆学者推崇其考据学之建树,而道光、咸丰学者则重视其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反映出A. 学者重视近代科学技术B. 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C. 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D. 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答案】D【解析】重视近代科学技术是洋务派的主张,与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政府对文化的控制政策,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的科举考试还是传统八股文形式下的内容,没有发生巨变,故C项错误。根据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研究内容转向经世致用的学问,可见人们更多的开始关注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这与当时中国遭受外来侵

7、略,国内农民起义不断的社会危机加剧有关,故D项正确。7. “反对用具体形象反应显示,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A. 新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D【解析】题干中“反对用具体形象”、“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主观心灵”等有效信息,据此与现代主义美术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艺术家“自我感受”、“自我表现”等所学知识相关联,因此选D.【考点定位】必修三19世界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美术的辉煌8.当爆发于18世纪的这场运动使“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

8、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时,它所产生的重大政治影响是A. 推动了欧洲对罗马教廷的迷信B. 促进了欧洲人思想的进一步解放C. 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D. 彻底摧毁了欧洲人的宗教信仰【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批判”、“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由此可以看出这一运动以理性为旗帜,构建理性王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重大政治影响是为资产阶级构建政治制度,推动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故选C;根据“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可知,A错误;B是思想影响,不是政治影响,排除;D表述太绝对,不

9、符合史实,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8世纪”“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联系所学启蒙运动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9.伏尔泰在针对各种形式的镇压、狂热、偏执的“丑行”时说:“因为意见不同而迫害他人的人与怪物无异。”据此可知,伏尔泰意在强调A. 法律的权威B. 宗教信仰自由C. 人人平等D. 人的思想自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没有涉及法律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材料“伏尔泰在针对各种形式的镇压、狂热、偏执的“丑行”可知,不仅仅是针对天主教会的束缚,而是针对一切限制自由的行为,故B项错误;材料针对的是对自由的压制,没有体现人人平等,故C项

10、错误;从“因为意见不同而迫害他人的人与怪物无异”可知,宣扬人们应该有思想自由,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10.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A. 人身的自由B. 主权在民C. 思想的自由D. 社会契约【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说明康德强调人要独立思考,不受别人引导和支配,即思想的自由,故C项正确;材料未

11、涉及人身的自由,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指的是主权的根源在于人民,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社会契约指的是国家是如何形成的,故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即人不受别人引导和支配,应该思想自由。11.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概念最准确的表述是A. 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 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C. 批判禁欲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D. 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

12、的能力,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是批判封建制度,并提出符合资产阶级思相的自由平等思想,故B项正确;A项只是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的思想;CD属于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共同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理解【名师点睛】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倡导科学、自由和平等,为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蓝图,促使近代人文精神发展到高峰阶段,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与文艺复兴相比最大不同是反封建制度。12.卢梭说:“我情愿生在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主权者和人民只能有唯一的共同利益,因之政治机构的一切活动,永远都只是为了共同的幸福。这只有当人民和主权者是同一的时候才能做到。”这“共

13、同的幸福”得以实现的主要前提是A. 主权在民B. 自由平等C. 分权制衡D. 以人为本【答案】A【解析】作为小资产阶级利益打代表,卢梭的主要观点是“天赋人权”与“人民主权”学说。“人民主权”的“主权者和人民只能有唯一的共同利益,因之政治机构的一切活动,永远都只是为了共同的幸福”意思是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和主权者是同一的”,表明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故A项符合题意。主权在民,才能推行自由平等等政治措施,故主权在民是自由平等的前提,排除B项。分权制衡是政府的运行原则,保障政府的合理运作,有利于实现 “共同的幸福”,但不是主要前提,故排除C项。以人为本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是

14、“共同的幸福”实现的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前提,故排除D项。13. 薄伽丘在小说十日谈中说:“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拿点本领出来呢。如果你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呢。”这一材料表明作者认为 ( )A. 要遏制人类天性必须具有非凡的本领B. 只要头破血流就能遏制住人的天性C. 人性迟早要突破各种束缚而解放出来D.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顺应天性【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薄伽丘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最大特点突出个性解放,材料表明作者对人类天性崇尚,根据“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呢”可知C项符合题意,故选择C项

15、。其他说法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详解】14.蒋百里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中说,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同流而异趋”、“二者在智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在方法上二者都大力主张借古变今B. 异趋指二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C. 同流指二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彩D. 在评价体系上二者对教廷褒贬不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理解。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方法,而宗教改革以宗教异端为方法,二者不同。故A项错误。二者对古代文化都持借鉴、复兴的态度。故B项错误。二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彩,文艺复兴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而宗教改革是想让宗教回归早期基督教的状态。故

16、C项正确。文艺复兴与宗教运动都对教廷进行了批判。故D项错误。15. 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A. 虔诚信仰上帝B. 妇女解放C. 实行三权分立D. 反对盲目信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材料可以看出他的主张并不是虔诚信仰上帝,而是反对信仰上帝、反对盲目的信仰,“妇女解放、实行三权分立 ”和材料毫无关系,因为材料的主旨是“信仰”的问题,综

17、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反对盲目信仰16.伊索克拉底(前436前338)说:“雅典的学生已成为他人的老师;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下列能代表当时雅典人“精神面貌”的是(1)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2)拥有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3)拥有千行百态的海湾(4)古代西方人文精神之源A. (1)(2)B. (2)(3)C. (3)(4)D. (1)(4)【答案】D【解析】雅典是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故(1)项正确。拥有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是古罗马法律,故(2)项错误。拥有千行百态的海湾是地理位置,非精神面貌,故(3)项错

18、误。雅典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古代西方人文精神之源,故(4)项正确。综上,D. (1)(4)正确。17.他晚年失聪,却与命运不屈地抗争,用欢乐笑对人生,留下不朽的命运交响曲,是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人物。他是A. 贝多芬B. 威尔第C. 比才D. 刘德华【答案】A【解析】由材料“失聪”“命运交响曲”“浪漫主义音乐”“乐圣”,可知该人物是贝多芬,故A项正确。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第5交响曲是命运交响曲。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先河,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乐圣”。四十六岁的贝多芬听觉完全丧失,依然坚持音乐创作。朱塞佩威尔第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19、,代表作一日国王阿依达假面舞会等。乔治比才是法国作曲家,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刘德华是中国演员。故BCD三项排除。18.“不管奥地利人相逢在世界的什么地方,这首歌就是他们无形的身份证!”“这首歌”就是蓝色的多瑙河,其作者是A. 柴可夫斯基B. 约翰。斯特劳斯C. 威尔第D. 普莱斯利【答案】B【解析】蓝色的多瑙河是约翰斯特劳斯德的作品,故B项正确。蓝色的多瑙河,作者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这是一首典型的圆舞曲风格的管弦乐作品。音乐华丽、明快、活泼,通俗易懂。柴可夫斯基,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伟大的

20、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代表作他的第4、第5、第6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等。朱塞佩威尔第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代表作一日国王阿依达假面舞会等。普莱斯利,美国摇滚乐歌手 ,作曲者。歌迷称之为猫王 。故ACD三项排除。19. “米米奇妙屋”、“快乐男声”等电视节目分别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A. 艺术鉴赏性B. 传播信息作用C. 娱乐功能D. 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米米奇妙屋”、“快乐男声”等电视节目,体现了电视具有娱乐功能。所以答案选C。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的产生

21、与发展电视的功能20.在20世纪初的“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是A. 莫扎特B. “猫王”C. 卢米埃尔兄弟D. 卓别林【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的“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是卓别林,故D项正确。莫扎特是音乐家, “猫王”是美国摇滚乐歌手普莱斯利,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故排除ABC项。21. 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研究课题,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B.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D. 袁隆平培育的灿型杂交水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袁隆平培育的灿型杂

22、交水稻是世界领先的技术,故D符合题意。22.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的情况,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下列各项可取的是A. 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 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 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D. 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恢复高考的背景是粉碎四人帮,因此选项A正确;1977年尚未进行改革开放,排除B;“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时间是1995年,排除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时间是1978年,排除D。23.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

23、,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A. “东方红一号”卫星B.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C.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D.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答案】C【解析】据材料“在太空中面对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但并不符合“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故A项错误;2007年“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发射成功,但不属于太空领域挑战美国的科技成就,故B项错误;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

24、家,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C。24.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对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 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B. 民权主义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 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D. 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三民主义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分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它是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和儒家的小康思想并且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民族主义指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是三民主义的

25、前提;民权主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是核心。因此ABD均正确。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为三民主义的发展,但是民生主义的平均地权并不是要变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只是核定地价。故选C考点:三民主义点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革命的指导思想。1924年孙中山发展了三民主义,使之符合时代的需要。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25.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质的飞跃”的主要表现是它A.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B. 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C. 增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D. 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旧三民主义所突

26、出的是“反满”,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而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认清了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关系,这是其思想“质的飞跃”的突出表现,故B正确;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故A错误;新三民主义是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纲领,没有涉及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故C错误;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故D错误。26.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A. 毛泽东故居B. 瑞金苏维埃旧址C. 延安窑洞D. 遵义会议旧址【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是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这个时期是中共

27、历史上的延安时期,故C项正确;A项是毛泽东出生的地方,排除;B项是毛泽东思想诞生,排除;D项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排除。点睛:首先要明确“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个选项找出正确答案。27. 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主要“新”在( )A. 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B. 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C. 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关注世界D. 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A选项是在近代化过程中逐步发现的,并不是直接受到鸦片战争的影响;B选项没有体现出“新”的含义;C选项说法错误,清政府并没有改变观念;D选项说法

28、正确,有志之士如林则徐和魏源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28.李鸿章说:“自嬴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后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该段话表明李鸿章A. 反对改变中国的传统B. 主张革新落后的传统C. 建议大臣要逢迎君主D. 反对西方的革新活动【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李鸿章以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为例,说明变法使国家富强,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蒸蒸而上,中国不变法就会败亡。所以材料说明李鸿章主张革新落后的传统。所以答案选B。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29.史学家

29、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的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A. 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 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 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 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解读题干:从题干“夷务”变成“洋务”和“西学”,改变了对西方的藐视,体现了人们对西方的认识逐步加深,向西方学习层次也不断加深。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其余BCD三项表述均是对题干信息的曲解和误读,排

30、除BCD。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30.从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 确立了清朝君主立宪的政体B. 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C.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D.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百日维新”的内容中,没有涉及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内容,因而A项错误;戊戌变法失败以后,除设立中小学堂和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之外,其他措施都被废除,由此可排除B、C两项;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影响在于思想启蒙,促进中国人的思想解放,D项正确。31.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

31、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材料表明当时的陈独秀是A. 民族主义者B. 马克思主义者C. 民主主义者D. 改良主义者【答案】C【解析】“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说明追求民主和科学,反映陈独秀是个民主主义者,故C项正确。民族主义即是指将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的思想或运动,和题干内容不符,故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题干在马克思主义内容的三个方面均为涉及,故排除B项。改良主义,是指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主张以不剧烈触动现存社会制度的渐进式的改良来代替激进的暴力革命的一种思潮。改良主义者反对激进暴力,提倡阶级调和,主张通过 阶级合作实行

32、社会的变革。和材料不符,故排除D项。32.1921年,有人谈到:“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 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B. 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C. 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D. 日本侵略者利用儒家经典进行奴化教育【答案】C【解析】清政府在1911年被推翻,和题干1921年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材料说的是“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和材料意思相反,故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使儒家文化遭到批判,和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日本侵略者利用儒家经典进行奴化教育最早是在伪满洲国(1932年3月

33、1日1945年8月18日),和材料时间不符,意思也相反,故排除D项。点睛: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可知对儒家思想持的否定态度。BD两项均是肯定,故予以排除。注意材料表述的感情色彩,明白作者是肯定还是否定态度。33.当代史学家袁伟时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告别中世纪的思想革命”,这一评论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作用是A. 扩大个人自由B. 促进思想解放C. 推动科学发展D. 动摇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答案】D【解析】从材料“告别中世纪的思想革命”可以看出,涉及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反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内容,故选D。扩大个人自由、促进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和题干

34、 “告别中世纪的思想革命” 即反对儒家思想无关,故排除ABC项。点睛: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拜占庭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大体上相当于中国的封建社会。中世纪时的经济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园式自然经济。34.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 神创论与进化论B. 经典力学与相对论C. 经典力学与量子论D. 相对论与量子论【答案】B【解析】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些定

35、律只有在物体低速运动的情况下才适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时空绝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是全盘的否定,它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它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时的一个特例。B项符合题干要求。A项错误,进化论否定了神创论;C项错误,量子论与经典力学不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D项错误,相对论与量子论不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名师点睛】首先要抓住关键信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提取新理论和旧理论之间的关系。其次要能正确把握相对论和经典力学的关系,前者不是否定后者,而是

36、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35.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而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 有力地冲击了神创学说B. 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C. 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D. 开辟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根据材料“自然选择”、“适合生存”、“物种发展”等信息可知,该理论指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有力冲击了神创世

37、说,故A项正确;开辟微观物质世界研究新途径的应该是量子论的提出,而不是进化论,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开始于17、18世纪,进化论于19世纪才提出,没有对启蒙运动产生影响,故C项错误;生物进化论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打破了神学的禁锢,进化论的提出得益于科学的进步,它没有开辟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故D项错误。36.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

38、大贡献是A. 发明水力织布机B. 改良了蒸汽机C. 研制成了发电机D. 发明了内燃机【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由“1819年”时间和“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处判断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解决了机械的动力问题的相关人物,应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机械的普及,故B项正确;A是阿克莱特发明,不符合题意,排除;C和D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和发现,排除。37.“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指A.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 法拉第

39、的电磁感应现象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 普朗克的量子论【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奠定20世纪物理学基础的两大支柱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硏究宏观世界,量子论研究微观世界,从材料信息“原子、分子”看这一发现指的是普朗克的量子论、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排除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出现在17世纪末,故排除A。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发现于19世纪30年代,故排除B。38.永乐九年(1411年)规定:“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违者杖一百”。“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规定的实施A. 强化了正统伦理道德观念B.

40、促进了官民平等的实现C. 抑制了戏曲事业的发展D. 取消了市民文化的娱乐性【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反映的明朝关于杂剧的禁令可以看出,禁止扮演帝王将相和支持宣扬封建道德楷模,是为了强化正统伦理道德观念。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官民平等”,排除B项;这一规定的效果从材料信息不能看出,排除C项;这一规定没有涉及杂剧戏文的表现形式,不能说明取消娱乐性,排除D项。39.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A. 民族主义B. 民生主义C. 民权主义D. “联俄、联共、扶

41、助农工”【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民生主义思想是指由国民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这是孙中山针对当时资本主义各国社会问题的“积重难返”而提出的,符合“最具前瞻性”、“最为曲高和寡”的评论;而今世界各国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下,尤其是当今的中国更是注重民生,所以符合“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等评论,故B项正确。民族主义是指推翻满清政府统治,民权主义是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孙中山的三大政策,都是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措施,与“最具前瞻性”不符,故排除A、C、D项。40.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年代1830年),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内心十分苦

42、闷,他们不安于现状,但又看不到出路,往往把希望与理想寄托于未来或遥远的异国。此时兴盛的绘画风格是。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由“18151830年”把希望与理想寄托于未来或遥远的异国,可知当时的绘画风格应该是浪漫主义,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41.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孟子认为“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43、韩非子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材料二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挨打、屈辱、抗争,让民族复兴成为近代中国无法绕开的主题,更激发起无数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抱负;梁启超提出了“少年中国”,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李大钊呼吁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萦,亿万人心结难解。任忠平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材料三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

44、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治国主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资产阶级各派别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做出的反应,新文化运动后期在道路选择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请结合建国初期的相关史实,从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概述中国共产党“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答案】(1)老子:无为而治;孟子:施行仁政;韩非子:依法治国;墨子:以贤治国。(2)反应:维新派:否定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变化:从“走西方人的路”到“走俄国人的路”。(3)民族: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5、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权: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颁布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民生:进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实行一五计划(大力发展生产力)。【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春秋时期不同思想家代表着不同的学派:老子是道家学派,因此主张的是清静无为;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因此主张的是仁政;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因此主张的是依法治国;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因此主张的是兼爱非攻、尚贤节用。(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到底有几个派别,有多少主

46、张。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有维新派,主张是君主立宪制;还有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推翻政权。此外,材料还有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文化知识。变化我们要从内容上看,也就是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3)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能力。所谓的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他的思想主要体现。中国共产党把三民主义赋予新内涵,民族方面是将民族扩展为中华民族,取得了民族的独立;民权方面是实现了人民的当家作主;民生方面是经济上使人民翻身做主人,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是主要表现。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主要思想流派;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思想派别;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

47、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内涵【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将中国古今的思想演变综合在一起的题目,涉及到了古代思想史、近代思想、以及时代赋予思想的新内涵。这种类型题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往往还会出现历史对比性的问题,以及现实性的思考,所以在备考的时候要格外注意。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朝的京师与各州县,均设有店宅务,负责时政府公屋的出租与管理。京师的左右厢店宅务,设“勾当店宅务”一员,“勾押官”各三四员,“掠房钱亲事官”各四五十名负责招租、收租,另有“修造指挥”各五百人,店宅务的账目管理非常周密、严格。店宅务每日需要登记的账簿多达二十八种,包括旧管入库簿、赁簿、欠钱薄、新

48、旧界倒塌屋簿等。由于店宅务公屋具有廉租房性质,政府对租赁店宅务公屋之人有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应监官、典押公文人员、作匠之类,在京管辖两务官吏,不得承赁官宅、舍屋、地段,违者杖一百以上,”在京城拥有房产的市民,也不得承租汴京店宅务的公屋。摘编自吴钩宋朝的廉租房制度堪称完备材料二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在住房保障方面,美国的一大特色是通过立法保障来实施各项措施,住房法规定政府必须为低收入者提供较低租金住房,其租金一般不到私有住房租金的一半。而英国则是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菅、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

49、屋,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摘编自陈小春、扬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廉租房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推行廉租房制度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廉租房制度形成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上述举措对我国改善居民住房问题启示。【答案】(1)特点:设机构直接管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账目管理周密;资格审查程序严格等。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壮大;科考制度

50、及文官政治的推动;人房矛盾突出;市坊界限的打破;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影响。(2)原因:战争的破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启示:以政府为主体,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加强监管,建立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解析】【详解】(1)特点可以从材料中概括出来,“宋朝的京师与各州县,均设有店宅务,负责对政府公屋的出租与管理”,可以看出宋朝设立机构进行专门管理;“京师的左右厢店宅务.另有修造指挥各五百人”,可以看出管理廉租房的各级官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店宅务的账目管理非常周密、严格.”,可以看出账目管理周密;“由于店宅务

51、公屋具有廉租房性质,政府对租货店宅务公屋之人有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可以看出,宋朝对廉租房资格审查程序严格。背景需要结合所学来回答,考生可以从经济(如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坊界限的打破)、政治(如科举制度和文官政治的推动)、思想(如儒家治国理政思想)和现实需求(如人房矛盾突出)等方面来回答。(2)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各国努力恢复和发展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不断发展,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逐步完善。(3)启示,根据宋朝的廉租房建设,可以看出政府在其中起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我们的启示是以政府为主体,构建住房保障体系;根据材料二中介

52、绍的二战后西方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给我们的启示有,一是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监管,建立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要增加政府资金投入,比如可以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或者提供房屋租金补贴等。4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材料二“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

53、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材料三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请完成:(1)韩非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答案】(1)赞扬态度。(2)与什伍制度相结合,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3)是其推行耕战政

54、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的推行。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4)使秦的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联系“小过不生,大罪不至”可知其赞赏商鞅的做法。第(2)问,结合材料中“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回答,其直接目的要从巩固统治的角度概括。第(3)问,从“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实质联系这是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是进行文化的专制。第(4)问注意回答的是“消极影响”,要从矛盾激发了人民反抗入手,例如其

55、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成为导致秦亡的重要原因。考点:商鞅变法的措施、特点和影响点评:此题分析和理解材料是关键:(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所给的材料文字多少,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当然,也别忘了有时关键信息还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即材料的介绍和出处上,它有时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 (2)从材料与课本的关联找取相似点。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迄今为止,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

56、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貌离神合”于课本知识。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材料解析题,顾名思义是要求把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材料的分析应用上,突出运用材料论证,说明问题的特征和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以纠正在答题时抛开材料或设问,随意发挥、答非所问的错误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