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四测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2015肇庆)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这说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A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B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C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D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答案】B【解析】题干点明的时间是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阶段,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制定的,A、C两项排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思想,D项说法不正确。 从材料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宪法起草委员会的成员”可以分析出,宪法起草委员会是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组成,体现民主协商的精神。 故选B项。2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种宪法都体现了()A“人民主权”思想B“三权分立”思想C社会主义思想 D三民主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意图是对“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社会主义思想”“三民主义”的理解,材
3、料的信息反映主权在民,即“人民主权”思想。B、C、D三项都不是两部宪法的共同点。3(2015漳州)俞可平在60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建立的新政权,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最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追求。”其中“根本政治追求”的根本体现是()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政党,她的根本政治追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追求充分体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4又是一年烟花三月,又是一年“两会”时。2015年3月“两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两会”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
4、民政治协商会议都是 ()A通过选民普选产生B国家权力机关C实践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D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答案】C【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行使国家权力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也不是通过选民普选产生。5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答案】C【解析】“政党制度是大合唱”体现了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61954年12月,中国人
5、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机构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ABCD【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情况。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结束了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错误;政协是参政议政机构,错误。故答案为C项。7“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
6、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故选B。8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中的“归绥”“迪化”带有民族征服意味,体现了民族间的不平等,地域命名的改变体现了新中国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故选D项。
7、9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设立西藏自治区。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有()开创了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实现了藏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促进了藏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A B C D【答案】C【解析】我国最早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是内蒙古,时间是1947年,故排除。答案选C。10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在各民族间增加隔阂,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8、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仅表明联邦制不适合我国国情,故不正确;材料只是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并未说明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一观点,而且本身说法错误,故不正确。11某省委大楼外曾出现过一副“赠省委诸公”对联:“歧路亡羊,滑下去,便是修正主义烂泥坑;悬崖鞍马,改过来,还算无产阶级当权派。”此场景应该出现在()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C“大跃进”运动时期
9、 D“文革”时期【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修正主义”“无产阶级当权派”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一场景应该出现在“文革”时期。12某地方电台播放了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红卫兵,红卫兵,革命的烈火燃在胸,阶级斗争风浪考验了我,路线斗争锻炼的心更红”歌曲播放后开始播报新闻。下列内容最有可能被播报的是()A将革命进行到底,争取实现全国解放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C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刘某全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C【解析】“红卫兵”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A项是解放前,B项是建国初期,D项是新中国成立,从时间上可以判断选C项。13“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
10、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答案】A【解析】“民主”的含义是人民当家作主,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文化大革命”时期却曲解了民主的含义,将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根本,被少数人利用,打击大批党政机关、各级领导人及各界人士,是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4由于历史原因,下图开国大典在1972年被修改过,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的是()A涂掉了宋庆龄的形象B改掉了刘少奇的形象C淡化了朱德的形象D增加了李济深的形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1972年处在
11、“文革”时期,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是这一时期最大的冤案,反映在图中,应选B项。15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所作出的决策中,具有创新意义的是 ()A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为经济建设【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其决策具有创新意义的是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6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法制建设成就有()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颁布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加强了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A B C D【答案】C【解析】是在1
12、954年,是在1949年,不属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法制建设成就。17(2015菏泽)右图为1997年利比亚国家银行发行的题有“一国两制”的邓小平纪念币。有四位同学对此进行解读,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发行的B乙:“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的重要贡献C丙:“一国两制”规定港澳台地区享有同样的自治权D丁:“一国两制”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答案】C【解析】在“一国两制”下,台湾地区可以享受更大的自治权,可以保留军队,故选C项。18我国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A新中国的成立 B停止炮击金门C香港回归祖国 D澳门回归祖国【答案】D【解析】考查对历
13、史事件的准确理解,关键是明确不同事件的意义。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停止炮击金门是海峡两岸实现真正停火的标志,港澳回归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状态,但香港回归早于澳门回归的时间,故D项符合题干中“彻底结束”的要求。19“一国两制”的构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主要表现在()A一国之内两种社会制度并存B扩大民族区域自治的范围C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的成果D无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夺取政权【答案】A【解析】根据关键词“发展”、“国家学说”可判断选A项。20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联合声明的发表()开创了港、澳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圆满解决了中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是
14、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成功运用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A B C D【答案】D【解析】“解决”不符合史实,排除。21当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现实时,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一国两制”的提出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D“九二共识”的达成【答案】D【解析】题干中有“两岸关系发展”的限定条件,A、B、C均是单方面的努力。22对于两会(海基会和海协会)复谈取得新进展,陈云林曾引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中的“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来比喻。对陈云林用意的理解正确的有()两岸关系是内部问题两岸关系虽然一波
15、三折,但交流与统一是大势所趋两岸双方一直都在积极努力改善关系一笑泯恩仇,合作促发展ABCD【答案】B【解析】台湾岛内存在意图分裂国家的“台独”势力,曾导致两岸关系空前紧张,故应该排除,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项。23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了两岸的分裂,所以两岸的分裂是内战遗留问题,A项不
16、符合题意;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排除B项;两岸分裂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台独势力”并不接受“一国两制”,符合题意。242012年春,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首次提出“一国两区”,即一个国家,两个地区(大陆,台湾)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下列选项中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的事件是()A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B1984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C1992年,两会(海基会,海协会)发布“九二共识”D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答案】C【解析】材料中“一国两区”强调“一国”。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
17、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2525年前,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表明蒋经国()希望共同维护民族利益希望实现国家统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方针ABCD【答案】C【解析】蒋经国的言论体现了“海峡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观点,体现了前三个方面,并没有说明其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方针。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0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4分,共50分)26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
18、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材料三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
19、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以上均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1)依据材料一,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3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发展?(3分)(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2分)【答案】(1)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2)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发展:民主政治
20、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4)认识:新中国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能把普选由个别地方逐渐推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年9月7日)材料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就人民政协的
21、性质问题再次指出:“政协,不能搞成国家机关,因为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政协也搞成国家机关,那就成为二元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政协不仅是人民团体,而且是各党派的协商机关,是党派性的机关。”材料三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五年共提出提案1 347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9 992篇,提交大会发言310篇,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贾庆林201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报告材料四协商民主的出现,确实考虑到选举民主的不足西方民主主要是选举民主,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说,选举的时候公民是主人,选完了以后公民是奴隶。协商
22、民主的特点首先是由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政党、民族、宗教,通过协商达成共识。选举前可以协商,选举中可以协商,选举完以后还可以协商。并不像选举民主,选的时候很高兴,选完以后就不能更改了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议政。协商民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摘编自李君如中国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原因。(2分)(2)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了什么
23、变化?其主要职能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协商民主政治的作用。(4分)(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我国协商民主政治制度的认识。(4分)【答案】(1)原因:全国尚未完全解放;土改还没有完成;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较低。(答出两点即可)(2)变化:由权力机构变成协商机构。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3)作用:弥补选举民主的不足;方便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及时对中共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保证各阶层公民有序地参政议政。(4)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辅相成;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
24、实性。28阅读下列材料:(1)指出三个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分别是什么政府?在涉及民族利益、国家主权的重大问题时他们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6分)(2)这三幅图反映的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标志性的历史事件,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其历史地位。(3分)(3)同样是签约,但面对不同的场景,你的内心所产生的感受必然不同,你认为三种场景对你震撼最大的是哪个?请表达你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3分)【答案】(1)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清政府:妥协投降;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组织抗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收回国家主权。(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
25、平等条约;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收回香港主权是“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一次成功运用,洗雪了百年国耻。(3)图一,悲愤、悲伤:中华民族从此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愤怒:清政府苟且偷安,丧权辱国。图二,倍受鼓舞: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御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图三,无比自豪:祖国的强大提高了国际地位,香港结束被英国侵占的历史,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开了关键性的一步。(本题为开放性的题目,答出其中一种感受即可)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不久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致使台
26、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我们党进一步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并且提到同国民党实行第三次合作。在党的台湾问题新方针指导下,对台工作曾取得一定进展,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受到严重干扰30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面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论述。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实现了历史性第一次“汪辜会谈”。因李登辉和陈水扁“台独”立场干扰破坏,“海协会”和“海基会”中断联系多年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
27、好势头。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材料二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又发表声明,宣称:“共产党占领台湾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他还公开否定了美国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的立场,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联合国考虑。”材料三2008年12月17日报道美国政府15日对台海两岸正式启动空运直航、海运直航以及直接通邮表示欢迎。另外,“美国在台协会”新闻组长暨发言人何志也在昨天就两岸实现“大三通”表示,美国欢迎两岸“大三通”的建立,因为这对于区域和平有帮助。何志说:“美国认为两岸互动的增温,包括台海两岸大三通的实施,对于区域的和平稳定
28、与繁荣有相当程度的帮助。”东方日报材料四“我写的是一部抗争与泣血的回归史。两岸统一不是人为的遐想,也不是标语式的口号,而是被生生割裂的海峡两岸发自生命本身的呐喊,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阎延文(台湾风云作者)(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台湾问题由来、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概括海峡两岸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所作出的努力。(7分)(2)阅读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对台湾问题态度发生怎样转变?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3)材料四为什么说两岸统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3分)【答案】(1)由来:解放战争,蒋介石失败,退居台湾。阻碍因素:美国的介入;文化大革命干扰;台独势力。作出的努力:告台湾同胞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提出;汪辜会谈,九二共识;反分裂国家法;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只要答中其中任意3点即可)。(2)转变:从武力威胁、干涉内政向欢迎两岸实现“大三”通转变。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美国霸主地位的削弱。(3)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顺应国家统一的历史潮流;两岸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