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012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控(人教版必修1)单元测评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世袭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C.井田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D.君主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特点,而我国早期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参考答案:B2.“鼎”是代表权力和地位的礼器,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尧舜禹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解析:“鼎”是周朝时王位的象征。参考答案:B3.西周分封诸侯国,诸侯国实质上是()A.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的需要B.西周的地方政权机构C.由中央直

2、辖的地方行政单位D.拱卫中央的藩属国解析:诸侯国与周天子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尽义务,同时在自己的领地内有一定的权力,诸侯国有一定的独立性。参考答案:B4.秦始皇时军权掌握在谁手中()A.丞相B.太尉C.皇帝D.宗正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是否认真研读教材,迷惑性较大。按照秦时官制,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是太尉,但实际上秦始皇并没有任命太尉,而是自掌军权。参考答案:C5.我国最早在地方设县开始于()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解析:考查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春秋时期县制已经开始推行。参考答案:A6.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酹金助祭,以所献酹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

3、废列侯106人。这则材料说明了()A.列侯献酹金的金子有问题B.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D.汉武帝贪财暴虐解析:解决此问题需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所献酹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只是借口,最重要的是以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参考答案:B7.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A.丞相权力增大B.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D.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原则解析:三省六部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地位,是隋唐时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参考答案:C8.目前,我国的国防建设正朝着信息化方向迈进,而秦朝构建的国防体系除直道、长城外,还包括()A.驻扎在上郡的边防

4、军B.西南夷的“五尺道”C.屠睢对岭南的征讨D.史禄主持开凿的灵渠解析:秦朝时,直道、长城与蒙恬率领的驻扎在上郡的边防军相匹配,形成有效的国防体系。参考答案:A9.隋朝开创的三省六部制中,掌管科举的部门是()A.吏部B.民部C.礼部D.工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较为简单,礼部掌管科举,应选择C项。参考答案:C10.唐玄宗后期,藩镇权限增大,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唐玄宗重视边境防御B.唐玄宗时期,边疆地区已出现严重威胁C.朝政衰败,中央集权削弱D.民族矛盾已成为尖锐的矛盾解析:古代政治制度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地方藩镇权限增大,反映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削弱。参考答案:C11.唐朝时

5、,为皇帝草拟政令的中央机构是()A.内史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尚书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中书省掌管为皇帝草拟政令。参考答案:B12.北宋时掌管中央军政的机构是()A.兵部B.太尉C.枢密院D.都督府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枢密院掌管中央军政。参考答案:C13.元朝管理全国政务的机构是()A.尚书省B.中书省C.内史省D.门下省解析: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的认识和再现能力。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参考答案:B14.下列能够提高办事效率的机构有()A.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北宋的枢密院B.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清朝的军机处C.明朝的

6、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D.明朝的内阁和北宋的枢密院解析:明朝的内阁和北宋的枢密院均不符合题意。参考答案:B15.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表明()A.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B.丞相权力得到加强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得到缓和D.皇权日益强化解析:明废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清设军机处直接对皇帝负责,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参考答案:D16.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削弱地方,加强中央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B.C.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我国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参考答案:A17.宋太

7、祖和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A.废除原来的行政区划B.分散地方机构的权力C.设置特务机构D.实行八股取士解析:宋太祖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地方政权改为路州县三级。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参考答案:A18.下列对明朝设三司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B.通过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权力C.使封建君主的专制权力进一步强化D.有利于加强边境的军事防御力量解析: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这种题型在高考中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故一定要仔细审题。三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隶属中央。这样,既分散了地方权力,又加强了中央权力。根据分

8、析,可判定A、B、C三项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干要求。参考答案:D19.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从根本上讲,它是()A.因为宰相胡惟庸“谋危社稷”B.地方上设三司后,宰相职权扩大C.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D.宰相之职可以由六部替代解析:请注意题干要求“从根本上讲”,参考答案就要求不是废除丞相一事的表面含义。参考答案:C20.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解析:君主专制越强化,封建制度越腐朽,表明封建制度越是走向了衰落。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

9、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续资治通鉴材料二:“诏殿前、侍卫两司各阅所掌兵,简其骁者升为上军,而命诸润州长吏所部兵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阙下。”续资治通鉴材料三:“罢宰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分大都督府为五,而征调隶于兵部。”请完成:(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一朝代的什么措施?试把它归纳为三个方面

10、,并指出这些措施着重解决的问题。(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官职变化?变化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和灵活运用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2)问题的是材料一、二、三各反映了哪一朝的措施并归纳具体措施和目的。根据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进行整合归纳即可。第(3)问中的“最大不同点”和说明的问题可在回答第(1)问的基础上,比较出宋朝和明朝在对待相权问题上的不同。归纳参考答案时请注意用简捷的语言表述出来。参考答案:(1)北宋。措施:第一方面,集中行政权。在地方,设知州与通判;派文臣做知州,派通判

11、监督知州。第二方面,集中财权和司法权。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司法官员,收回地方的司法权。第三方面,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权,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削减节度使实权;要求各地挑选精壮士兵补充禁军。以上措施主要是为了改变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以加强中央集权。(2)明朝废除宰相职权。目的是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3)材料三解决的是相权和君权的矛盾,而材料一、二解决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在中国古代,君主为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都必须解决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2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循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

12、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治之得以明矣。”汉初设置的地方制度与秦朝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柳宗元评论的原因和结论是否正确?结合史实并从制度的继承性方面说说你的认识。解析:本题为史论结合题,难度较大。解决本问题的大体思路是:先判断观点,再举证,然后谈结论。参考答案:西汉地方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这是与秦朝的主要区别。柳宗元评论的原因基本是正确的。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新生事物,在汉初出现反复现象是正常的。汉初刘邦分封同姓王,是从确保刘家天下考虑的。汉初确定的封国制继承了三代以来奴隶制天下为家的传统。七国之乱证明封国制削弱了中央集权,地方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础。此后历代主要封建王朝(除西晋)均吸取汉初的教训,再没有实行封国制,“秦制得以明矣”的结论是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