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32KB ,
资源ID:540092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009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2013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 文综历史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2013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 文综历史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

1、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第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9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促成了大批文学家的出现C造成了官僚机构的庞大 D维护了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答案】A考点:科举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

2、能力,材料从西方人士的角度正面评价了科举制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项说法正确,但是材料并未体现,C D两项表述错误,科举制无法起到此项作用。10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商品运输成本提高 市场上洋货流行 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生活习惯日趋文明A B C D【答案】C考点:近代交通的发展。本题可用排除法。从题干来看,江南铁路通车

3、后,并没提及商品价格问题,因此排除所有带的选项。从材料可以看出,民众的自给自足的状态开始发生变化,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正确,故选C。11著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答案】B考点: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国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

4、一些新变化与进步,材料只表明辛亥革命的影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并没有说没有进步作用,所以C项不正确。A项明显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的错误与C项是一样的。121933年初,申报刊登“永安堂”的广告词:“国难紧急中,我们需要的是民族英雄;天气严寒日,我们需要的是虎标良药。”并附上蔡廷锴将军的题辞:“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热心救国,仁术济人。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感奋。书此以留纪念。”于是“永安堂”的产品卖得火热极了。这则广告作为史料不能用于研究A近代民族企业 B实业救国思想C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D八年抗战【答案】D考点:大众传媒的发展。由“1933年”、“热心救国,仁术济人”和

5、“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感奋。书此以留纪念”可体现A项;由时间信息可知是局部抗战,并不是全面抗战,D项符合题意;由” 申报刊登“永安堂”的广告词”可知可用以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C项不符合题意;由“国难紧急中,我们需要的是民族英雄;天气严寒日,我们需要的是虎标良药”体现了抵制日货的思想,B项不符合题意。13某中学学生进行研究性课题,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D上海,红色的摇篮【答案】C考点:近代中国工业化。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近现代以来,上海的发

6、展历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崛起,民主革命的政治中心,对外开放的标志。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中国现代化的缩影。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因为从头到尾都跟上海有关故应否定A项;改革开放最早是在广东故应该否定B项;红色摇篮是江西瑞金故应否定D;应该理解为从洋务运动的发昌机器厂到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意味着上海在中国工业现代化中的地位,而中共二大会址说明上海在中国政治现代化中的地位,随着浦东的开放说明上海在对外现代化的热潮中的地位。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14“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此评价针对的是 A十二铜表法

7、 B民法大全 C权利法案D拿破仑法典【答案】A考点:十二铜表法。依据材料中的“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选A。15蔡元培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是因为两者 A都提倡吸收外来文明 B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 C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D都主张古典文明的复兴【答案】C考点:文艺复兴的内涵;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8、及影响。本题通过材料考查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共同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而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也体现了对人性的自由的尊重,故两者的共同点应该是都蕴涵了人文主义色彩。故本题选C。16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反映的改革是指A邓小平改革 B罗斯福新政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答案】C 考点: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可首先排除AB两

9、项,A项为美国总统,B项并非进行局部的改革;CD 项中的两个人物都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进行了改革,而戈尔巴乔夫从根本上触动了斯大林模式,而赫鲁晓夫则没有,所以C项正确。第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必做部分】28(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摘自清实录 材料二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

10、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三 “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 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月) 材料四 过去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

11、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 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60年剧变(1) 概括材料一中乾隆帝的“世界观”。(4分)试分析材料二中所说的中国人从“洋务”再到“时务”转变的原因。(6分)(2)从材料三看,中国此时是否找到了救世良方?为什么?(6分)(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转变轨迹。(4分)【答案】(1)以“天朝上国”自居;视他国为臣属;把正常的中外交往 视为对清朝的效忠 。 ( 4 分) 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改革政治;西方先进思想对国人的影响。 ( 6 分)

12、 (2)是。 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转向学习俄国革命经验,开 始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 否。虽然学习俄国十月革命,但尚未 与 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答是的层面得 5 分,否的层面得 6 分) (3)轨迹:从以世界中心自居到向西方学习再到以俄为师,到交流与发展; 由封闭走向开放到融入世界;由简单(片面)走向成熟;由被动转向主动; 中国从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到逐渐摆脱半殖民 地 体系,争取民族独立,继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最终主动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过程。( 6 分, 任答其中一条轨迹即可 )考点: 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潮。(1)从材料“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

13、,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可以看出乾隆帝的世界观,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英国前来贸易是来朝贡的。(2)此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此中国找到了救世的良方。从西方学习科技和制度都是以失败告终,中国从而转向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俄国的经验,走社会主义道路。(3)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持续的过程。从最初的夜郎自大,到学习西方的科技,最后学习西方的文化,到最后学习马克思主义,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的光辉的道路。29(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中世纪曾是“黑暗时代”,但在15世纪的某一时期,黑暗终于消失了,欧洲苏醒了,涤除了污垢,又开始了思考和创造,欧洲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结构,已在世

14、界上所有其他文明当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16-19世纪早期所形成的是以欧洲体系为骨架的世界体系,还不具有充分的世界性,以战争与革命为基本特征的20世纪上半叶是该体系的解构过程,而恰恰在这一解构性运动中,世界历史的整体性进一步增强了,到20世纪末基本完成了地域性世界向整体世界历史的转变。(1)依据材料一,分析欧洲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决定性优势”。(6分)(2)试举政治经济两方面的事例说明16-19世纪的早期所形成的世界体系,还不具有充分的世界性?(6分)(3)20世纪末基本促成地域性世界向整体世界转变的因素有哪些?(4分)【答案】( 1 )政治:教会势力削弱,以君主为

15、代表的世俗权力增强 。 ( 2 分)经济:生产力水平的 提高,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产生 。 ( 2 分)文化:教会所控制的思想文化专制开始衰弱,出现宗教改革。人文主义观念产生( 2 分)( 2 )经济方面: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活动 等都是以欧洲为 中心,或者工业革 命也刚从英国兴起,尚未形成世界体系。政治方面:英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也是发生在欧洲 ; ( 4 分,每一方面 2 分)总之,从 1 6-19世纪的早期形成的世界体系基本上都是发生于欧洲并逐渐向世界发展的 。 ( 2 分)( 3 )冷战结 束,美苏两极格 局终结,和平发展 成为主流,世界 各地政治、经济、 文化交流加强

16、, 世界向多极化方 向发展。欧洲一 体化(区域经济集 团化 ) ;经济全 球化(跨国公司 )与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等一批 国际组 织的完 善和强 化等; 第三次 科技革 命推动 ,交通 通讯网 络的发 展等 。 (回 答其中 三点即 可, 4 分)考点:(1)依据材料一“.但在15世纪的某一时期.欧洲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结构,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当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提供的时间线索和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分析出现的“决定性优势”。(2)可以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分析。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后建立的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活动范围,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尚未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推广。(3)20世纪末基本促成地

17、域性世界向整体世界转变的因素可以借鉴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比如:美苏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跨国公司、科技革命、交通通讯网络等。35(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世纪末,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他们地位相当,所处时代和大环境也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几乎同时起跑。怀着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尽管日本起步比中国还迟,然而最终的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大清

18、王朝愈加摇摇欲坠,日本帝国则一飞冲天。李鸿章对伊藤博文:大臣与首相的差距(1)19世纪末,中日两国“最终的结局却大相径庭”,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上述不同的原因。(6分)(2)明治政府在制度方面确立了1889年宪法,试简要评价之。(4分)【答案】(1)态度不同:中国清王朝统治腐朽,顽固势力强大,反对变革封建专制制度。而 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 通过武装倒幕 , 改革力量建 立 了新政权 , 因而能够实行全面 、 有效的改革 。(3分) 力度不同:中国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 , 实行 “ 有限变革 ” ; 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实行包括改革政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全方位 “ 变革 ” 。

19、 ( 3 分)(2) 评价 :宪法具有浓厚的 封建性 , 国家权力仍掌握 在天皇手里 ; 但确立了三权分 立的体制 , 承认了人们的基本权利,是历史的进步 。 ( 4 分)考点: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1)戊戌变法中国失败,但是日本的明治维新确是以成功而告终,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清王朝统治腐朽,顽固势力强大,反对变革封建专制制度。而 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通过武装倒幕, 改革力量建立了新政权,因而能够实行全面、有效的改革。(2)此题考查的是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评价,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36(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夫如

20、是则西洋之民,其尊且贵也,过于王侯将相,而我中国之民,其卑且贱,皆奴产子也。设有战斗之事,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夫驱奴虏以斗贵人,固何所往而不败?选自严复辟韩(1895年)(1)材料中严复认为“西洋之民”和“中国之民”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试分析产生区别的原因。(6分)(2)维新派为改变中西之民的区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试简要评价之。(4分). 【答案】(1) 区别:西方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居于奴隶的地位 。 ( 2 分)原因:制度不同 :西方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中国实行封建的制度。西方实行法 治,实行三权分立 ,中国实行人治 , 实行君主专制 。 民主权

21、利不同 : 人民享有的民主 、 自由平等等权利西方高于中国 。 ( 4 分 )( 2 )主张: 改革封建制度, 兴民权,实行君主 立宪制。评价: 改革没有动摇封建 专制制度。但其 民主学说,推动了中国的民主进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 ( 4 分)考点: 维新思想。(1)从材料“西洋之民,其尊且贵也,过于王侯将相”、“我中国之民,其卑且贱,皆奴产子也”可以看出严复关于中西国民的认识。(2)此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严复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兴民权。严复的措施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维新变法是以失败而告终。37(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第二次世界大

22、战爆发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法西斯力量逐渐联合起来,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据此回答:(1)分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原因。(6分) (2)简要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二战中的作用。(4分)【答案】( 1 ) 法西斯国家疯狂 的侵略扩张 , 加深了世界反法 西斯国家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 随着战争规模的 不断扩大,反法西斯力量团结起来,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 6 分)( 2 )增强了 世界反法西斯的 力量,鼓舞了世界 反法西斯人民的 胜利信心,加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胜利进程 。 ( 4 分)考点:二战。(1)此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是在法西斯国家进行疯狂的侵略,世界面临着共同的敌人的前提下形成的,反法西斯国家团结一致,共同战斗。(2)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 力量,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信心,加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