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检测241(2011西安八校联考1题)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宰相专权而实行的“合议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三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A唐朝中书省、明朝的六部、宋朝的通判B唐朝门下省、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宋朝的通判C汉朝的内朝、清朝的军机处、秦朝的御史大夫D明朝的内阁、宋朝的二府三司、元朝的行中书省【解析】回答本题突破点是三个制度需分别对应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
2、防止宰相专权而实行的“合议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根据所学知识,有“封驳”职责的是唐朝门下省;“合议制度”是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特点;宋朝的通判负责监察。本题选B项。【答案】B2(2011广州调研14题)针对某一政权成立之初的人员成份,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说:“为天地一大变局”,“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该政权是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唐朝【解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政权更迭。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后夺取天下,建立汉朝。汉初年出现了“布衣将相”的政治局面。故选C。【答案】C3.(2011黄山毕业班第一次质检)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
3、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 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 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这首诗反映了该文官对早朝时间过早的埋怨。而对田园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从中反映了官员的从政的精神压力。而该压力则来源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加强对官员的控制。故选B。【答案】B4.(2011海南四校联考7题)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
4、度的变迁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解析】图表数据呈现的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总的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不符合题意,项反映的本质是项。【答案】B5.(2011河南郑州毕业班第一质检2题)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解析】“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
5、(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大意是:当今,天下的形势像得了严重的浮肿病:小腿粗得差不多像腰围,脚指粗得差不多像大腿。平时都不能伸屈自如,一两个指头抽搐,浑身就觉得无所依赖。丧失了今天的机会而不医治,一定要成为难治的顽症。以后即使有扁鹊那样神医,也都无能为力。再联系所学,治安策是贾谊就诸侯国等问题向汉文帝的上书。本题选C项。【答案】C6.(2011河南郑州毕业班第一质检3题)时期,曾出现“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象,与此相伴随,各地相继出现了40多个大小军阀(藩镇)。导致上述局面的原因
6、是( )A节度使膨胀 B安史之乱 C吐蕃的攻掠 D藩镇割据【解析】分析材料和结合所学,导致材料中局面出现的原因应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答案】B7.(2011浙江十二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一次联考2题)对于清代军机处的设置,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政令统一的需要 C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D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解析】考查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置主要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必修一第4课。【答案】C8.(2011北京顺义区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3题)有学者
7、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清只能“跪奏笔录”,这反映的问题是( )A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C君主权威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制度日趋完善【解析】考查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强化,本题较为常见,大臣从“坐”到“站”再到“跪”,反映了大臣的地位不断下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本题选C项。【答案】C9.(2011襄阳四校高一期中11题)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
8、务,明朝的措施是( )A设立中朝 B设立丞相 C设立内阁 D设立军机处【解析】考查明朝的内阁制。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政务繁忙,到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助理机构,符合题干和材料的要求。【答案】C10.(2011襄阳四校高一期中12题)宋朝以前,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其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到宋朝情况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A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日渐疏远B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D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题干中的信息说明大臣地位下降,君权加强,反映的趋势和本质
9、问题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答案】C11.(2011襄阳四校高一期中13题)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以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辅助皇帝,参与决策 B纵论军机,谋划战事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解析】 考查军机处的相关知识。由材料中军机处的办事的程序:“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可以看出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由皇帝决断,军机处只是起了个上传下达的作用而已。【答案】D12(2011山西太原学段测评4题)“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10、”这是雍正皇帝镌刻在故宫养心殿的一对漆红圆柱上的一幅楹联,它反映了( )A皇权的“乾纲独断” C中央集权空前加强B统治者执政为民的理念 D相权对皇权的牵制作用【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关键信息:惟以一人治天下。因“岂为天下奉一人”,错选B的可能性大,BCD都说法错误,无从体现。【答案】A13(2011福建四地六校联考2题)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
11、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 )A都符合事实 B都与史实不符合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解析】依据所学,秦始皇与唐太宗是与史实符合的;废丞相不是明成祖而是明太祖;实现皇位世袭从秦始皇就开始了,所以选C。【答案】C14.(2011福建厦门双十中学第一次月考)(21分)中国古代的疆域发展经历不断发展变化过程,阅读下列三幅地图,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西周分封示意图 材料二 秦朝疆域图材料三 元朝行省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列举西周巩固统一的措施,特点和影响。(8分)(2)比
12、较材料二与材料一,与西周相比,秦朝加强对地方管辖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2分)并分析该措施的特征?(4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元朝对地方管辖的措施、特点;(5分)(4)由以上几幅地图可见,古代中国中央对地方管理发展有何趋势?(2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点。第(1)问根据材料一回答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可根据所学来回答。第(2)问考查了郡县制及其特点。第(3)问考查元代地方管辖制度,有实行行省制、“腹里”、宣政院辖区等,反映出元代对于不同的区域根据实际实行不同的制度。第(4)问根据以上几个时期不同的地方管辖制度,反映古代中国中央对地方管理的趋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越来越加强,地方的自主权越来越削弱。【答案】(1)分封制。(2分)特点:周武王和周成王两次分封;地点主要在黄河中下游。(2分)影响:巩固西周统治,扩大统治区域。(4分)(2)实行郡县制度。(2分)特点:建立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血缘政治被官僚政治所取代。(4分)(3)行省制度,中书省辖地,宣政院。(3分)特点:因地制宜。(2分)(4)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越来越加强,地方的自主权越来越削弱。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