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测控1 (人民版历史必修2)一、选择题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的出现D.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解析: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农业的先进者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答案:A 2.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A.简单协作B.小农经济C.分工合作D.庄园经济解析: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以小农户的个体经营为主,即“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答案:B 3.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种植业
2、为主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借用牛力耕田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色之一牛耕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已出现了曲辕犁A.B.C.D.解析:以牛、牛耕命名的现象,说明了春秋时期专门用于祭祀的牛已步入了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体现了牛耕在春秋时期的兴起,也说明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答案:B 4.下列材料能够反映土地兼并现象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解析: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耕者无其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C项能鲜明反映此问题。答案:C 5.牛耕和铁铧犁推广到淮河地区是在()A.春秋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
3、解析:东汉时,牛耕和铁铧犁推广到淮河地区和一些边远地区。答案:D 6.崔寔的四民月令反映了_的发展情况。A.田庄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解析:四民月令反映了汉代田庄里的生产生活方式。答案:A 7.据元史刑法志记载:“诸匠户子女,使男习工事,女习黹绣,其辄敢拘刷者,禁之。”这说明了()A.官府用法令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B.官府用法令保护手工业者世代为官府劳作C.私营手工业比重日益增大D.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技艺水平高解析:解决材料解析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发掘利用,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是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答案:A 8.设官营织造机构对民营纺织业加以严格
4、限制的朝代是()A.汉B.唐C.明D.清解析:清代设织染局、织造局对民营纺织业课以重税,严格限制。答案:D 9.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人们开始用煤做燃料是在()A.汉代B.北宋C.南宋末年D.明朝解析:冶炼金属需要燃料,早在汉代,人们就开始用煤做燃料来冶铁。答案:A 10.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是在()A.汉朝B.唐朝C.北宋D.明朝解析: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窑享有盛名。答案:B 11.西汉流行着“刺绣文不如倚市门”的话。这表明()A.丝织业已经衰退B.商业的不断繁荣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D.手工业者地位低下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的意思,即
5、生产丝织品的不如贩卖丝织品的收入高。生产者不如贩卖者的收入高,恰恰反映了商业的繁荣。此外,解答本题也可用排除法,首先排除与题干要求没有关系的选项。答案:B 12.下列朝代最早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市”的是()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解析:秦代只是对商品标价、收受金钱作了规定,而汉代“市”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后六朝设“草市尉”管理草市,唐代也有管理制度,所以最早是在汉代设立机构管理“市”。答案:B 13.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商业都会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战国已经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B.汉代已经形成全国性的商业中心C.宋代长安和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D.东京梦华录反映了汴京商业的繁荣解析:
6、唐代的长安、洛阳商业最繁盛,宋代的汴京商业最繁荣,所以C项表述错误。答案:C 14.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适应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B.中国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C.中国人口多,吃饭是首要问题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专制统治解析: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专制统治,根本原因则是由于自然经济具有封闭、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答案:A 15.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奢侈之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严重的社会动乱的根源B.往往自上而下地迅速蔓延C.为历代开明的政论家所关注D.主要是由于平民百姓崇尚奢侈解析:古
7、代奢侈之风往往是自上而下蔓延,逐渐形成社会风习,所以D项错误。答案:D 16.古代王朝加强对私营工商业控制的主要方式是()A.征发劳役B.加重赋税C.颁布法律D.限制流通解析:结合封建王朝的阶级立场进行分析,由此得出B项正确。答案:B 17.下列有关汉代工商业管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抑商政策B.关税的数额相当高C.允许盐铁私营D.对“市”严格管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对工商业的管理情况。汉武帝时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所以C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始制造各类日用陶器。自从火发明后,烧造出各种汲水器、炊煮器和
8、储藏器,并设计出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各式不同器皿造型,还创造了绳纹、划纹、蓖纹、压印纹、指甲纹、锥刺纹以及堆贴、彩绘、镂空等装饰手法,使陶器在器皿的基础上,发展为原始社会灿烂的艺术之花。黄河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已发现的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材料二:夏、周、商三代,灰陶占制陶工艺的主流。商代原始陶器的出现,为发展到瓷器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此,陶和瓷形成了各自发展的两个支流。采用纯白的高岭土制造器皿,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东汉晚期创造性地烧成了青瓷,对人类的物质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三国时期,越窑的青瓷造型质朴,纹饰单纯。材料三:隋、唐、宋时期,正处于中国
9、陶造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在继承的基础上,唐代的青瓷、白瓷都进入成熟阶段,釉下装饰开始出现,斑驳炫烂的三彩陶开始大量生产。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高峰期,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各有特色的陶瓷制品名扬天下。材料四:元、明、清是中国陶瓷美术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元代的青花瓷器在中国制造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明代,已进入到以彩瓷为主的灿烂的黄金时期。景德镇瓷窑已成为“天下窑器所聚”。中国陶瓷发展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国陶器产生的时间和区域。(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自汉至明各朝对我国制瓷生产所作的突出贡献。(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制瓷业具有怎样的世
10、界地位?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状况及历史地位。第(1)问可通过提取材料中的“新石器时代产生陶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密集”等有效信息进行解答;第(2)问依据材料进行高度概括即可;第(3)问需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技术、影响、地位等角度分析中国制瓷业的世界地位。参考答案:(1)时间:商代。区域:黄河流域。(2)东汉的制瓷技术达到成熟阶段,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是我国制瓷业的高峰时期,元代青花瓷在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代中后期,烧制出多彩瓷,把我国的制瓷业进一步推向高峰。(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中国的制瓷技术高超,享誉世界;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也开
11、始生产瓷器;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具有无可替代的独尊地位。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荟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他物者,必由于此。燕翼诒谋录材料二: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瓦肆(娱乐场所)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东京梦华录请回答:(1)北宋都城东京是今天的什么地方?(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当时东京商业繁华
12、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与唐代相比,北宋的商业活动有什么发展?解析:解答此类依据材料进行比较的问题时,应首先最大限度地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然后回顾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将两者进行比较和分析。第(1)问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应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解答;第(2)问中发展的表现可从地位、规模、时间等角度思考,其发展则应在比较唐、宋商业繁荣主要表现的基础上归纳出宋代与唐代不同的表现。参考答案:(1)开封。(2)表现:东京是全国商品交易的中转站;商品交易规模大;夜市通宵达旦;娱乐场所商业活动丰富多彩。发展:商业活动已经突破坊、市的界限;商业贸易更加繁荣,出现娱乐场所。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雍正帝
13、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
14、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李文知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解析:解题时首先应审清题目,针对每一个设问,准确、全面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问题。第(1)问涉及材料一,考查的是雍正帝对“农工商关系的看法”,只需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将其观点和理由加以概括即可;解答第(2)问时,首先应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所反映的现象,然后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阐释。参考答案:(1)观点:重本抑末(重农抑商)。根据: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国富民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夺劳动力。(2)社会现象: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买卖。影响: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