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989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A).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临川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A卷本试卷共21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计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把,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自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仅有文字,也包括物品。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的。最能清楚地表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

2、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队与澳大利亚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相遇。在英国方面,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子有科学记载及船长日志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盾牌。如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谨地对这面盾牌进行研究和解读。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在只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这些全部知易行难。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程式,数百年来我们

3、已经学会该如何判断文字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科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我们需要借助尽可能丰富和诗意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所传达的深刻内涵。这是我们了解许多文化的唯一途径。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这些历经层层文化转译的物品需要再次被严格审视,重新想象。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关键,对过往文化的重建是理解人类共性的基石。启蒙时代的收藏家与学者们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既仰赖对史实的科学排序,也发挥了诗意地进行重建的罕见能力。通过物品思考

4、历史或去了解一个遥远的世界,是一种诗意的重构过程。我们承认自己所确知的事物有限,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既然,这些物品的制作者从根本上说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那么,我们理应能够解密他们制造这些物品的用意及用途。有时,这甚至是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不只针对过去,也包括现在。我们是否真能了解他人?也许可以,但一定要借助诗意的想象,再结合严谨获取和归纳的知识。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叙述历史时,文字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只有在人类发展后期文字才开始发挥作用。B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当靠文字和物品的结合来记

5、录,尤其是当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记录自己的历史时更是如此。C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地位的不平等使只凭文字叙述历史变得不客观公正,而物品可以消除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D相对于人类熟知的通过文字解读历史的方式,借助物品时还必须加入诗意的想象才更能理解它们传达的内涵。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三段分别从文字叙述历史的局限性、历史事件双方的文字不对等、战争双方的记录文字不对等方面论述研究历史时所用方法的必然性。B文章的第段是个过渡段,指出人们对通过文献解读历史的方式很熟悉也很擅长,而要通过物品解读历史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这要借助想象。C文章的后四段反复强调想象在借助物品解读历史

6、时的巨大作用,由“唯一途径”“关键”“全新的认知方式”等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的轨迹。D整篇文章论述的是“通过文物看历史”时必备的认知能力想象力的问题,以前后对比组织结构,以大量史实支撑观点,极有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物品和文字对历史记录同等重要,离开两者中任何一个去还原历史都意味着失真和变形,由此可知现在所见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B除了借助想象去构建物品承载的历史,我们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去了解一些文化,而这种想象不可避免地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C乾隆研究他喜欢的一枚玉璧,推测其用途并作诗纪念这一过程,方法值得肯定。这一事例

7、可以作为“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的证明。D诗意地重建历史依靠的是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建立的基础是物品制造者和研究者同样是人类,而诗意的想象有时可以成为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计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老闷班琳丽老闷是个义士。名声传得很远,香远益清,像莲。老闷跟老蔫对门。两家的女人好比两家的鸡鸭串门,出大门,进对门, 方便得很。男人们又都不爱说话,她们便同病相怜似的,觉得投缘,也就好得跟亲姐妹一样。聚在一块儿免不了牢骚,叨唠最多的,当然是她们的爷们儿,说摊上这样的活哑巴,比树叶还稠的日子就像咸饭不咸,淡饭不淡,没滋味透了。其实老闷跟老蔫不同,老蔫没活

8、,因为他蔫;老闷没话,则是因为他有话不说。老闷像个舞者, 好的是肢体语言,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那次他的二小子虎子偷了李寡妇家一兜酸杏,被李寡妇骂骂咧咧找上门来,好一番数落。等李寡妇颠着小脚走后,老闷将儿子扔进粪堆的青杏疙瘩一个个捡了回来,拿手捧了往儿子面前一放,手指着“赃物”,眼瞪着儿子。他儿子就乖乖地一个一个拿了往肚里吞,小脸跟眼睛 挤一块儿了,挤出好多的泪珠儿,和着酸口水,流了一肚皮。老闷不说,或者说他那肢体语言已告诉儿子:小子,“青疙瘩”吞多了,你脑瓜里跟种庄稼似的,自会长出道理。还有一次,邻庄上一个愣头青拎着砍刀来庄上骂街,庄上的人没伸头的。恰好老闷从城里送货回来,赶上了,他东西

9、朝地上一丢, 紧前两步,铁塔似的在小青年面前站成“八”字,瞪圆眼睛,指指自己的左脸。那愣小子被老闷的眼神激怒了,举起砍刀照着老闷脸上砍去。再看老闷,还是铁塔一样站着,那小子却木头桩子似的,横地上了。老闷的颧骨跟凸额头上因此贯穿着一条长长的刀疤。老闷是个生意人,常跟老闷合作的有个陈老板,这人做事巧诈、世故。他欺老闷是乡里巴人,眼力短,路子窄,就经常在老闷的货物上采取地毯式寻“刺”,借机压价。老闷的交易有一条底线,在他的成本与同等货物市场价格的中间画着。生意嘛,讲究双赢。我不多赚,绝不亏本;你不多占,绝不吃亏。一天下午,陈老板将货物验了四个多钟头,价格一压再压。老闷烦了,他突地站起身,一挥手,示意

10、跟车的几个人装车走人。陈老板慌了,拉他到背静处,说他老母亲要换眼角膜,手术费十几万,他一时手紧,才出此下策,实在没别的办法。老闷的神情缓了,但坚定地举出四个指头,那是这一车货的触底价。陈老板把四万现金交到老闷手上,挥手谢客。没想到老闷一把抓住陈老板挥过来的手,将刚刚过到自己名下的四捆“老人头”啪的一声拍到上面,转身走出门去。陈老板诧异了许久。他过后懂老闷了,刚才叫交易,现在叫帮忙。本质不同,心情不同。事后不久,陈老板就提着重礼登老闷的门了,执意要拜老闷为大哥,并许诺老闷的货物一律免检。老闷做事,义字当头。大人不蒙,小孩不骗,权富不攀,贫贱不欺。义士!村主任“闻香到”死后,村里再没人敢接任,怕呗

11、,他家里还有“五只虎”呢。最后村民推举老闷,一是老闷有领大伙儿致富的能力和资本,二是老闷不怕“五虎”,是“五虎”怯他。“好!”老闷说,此后便上台了,扎扎实实领乡亲们致富。老闷给各家张罗生意,就像给儿子张罗婚事。他老婆嘴一撇:“傻种,没听说狼多肉少的理儿,不怕人家争份儿?” 他眼一瞪,脸上是佯吓:娘们儿家,懂球?老闷古道热肠的行为,许是表达这样的一段话:狼多肉少,也可能是另一种情况,狼多了,地界大了,猎物也多,天宽地阔。后来,有记者想把老闷推成美丽乡村建设路上的领军人物。老闷给来送信的乡通讯员只一个连挥两下的手势。那通讯员闹了个红脸, 对着老闷的后影一连说:“你看你老闷,你看你这个老闷!”有人说

12、老闷那手 势的意思是:别来这一套。还有人说,老闷的意思是:跟着学就是。老闷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费琢磨的人,可琢磨透了,也许就像有人说的,老闷是个火炉,可以供你烧饭,也可以让你取暖。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开头写老闷跟老蔫两家的女人聚在一块儿像亲姐妹一样,叨唠自己的丈夫,流露出她们对自己丈夫的厌恶。B.老闷教训偷李寡妇家酸杏的二小子虎子,将扔到粪堆里的酸杏捡回来,让儿子一个一个吞下,这种教训儿子的行为表现了其残暴 的一面。C.老闷面对前来滋事的愣头青,不躲不避,用为人的气势灭其邪性,这件事表现了老闷的正义感,照应文章开头的“老闷是个义士”。D

13、.村主任去世之后,没人敢接任,老闷得村民推举担当重任,给各家张罗生意,就像张罗自家生意一般用心,全然没有私欲杂念。E.小说语言自然流畅,长短句错落,既多用口语,又有一种诗性表达,如“老闷是个义士。名声传得很远,香远益清,像莲”。5.小说是如何描写老闷这一形象的?请简要分析。(4分)6.小说结尾写道:“老闷是个火炉,可以供你烧饭,也可以让你取暖。”这句话有何作用?“老闷”这一人物有何现实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5)(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计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 4%,较2014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从阅读量来看,2015年我国国民

14、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0.02本,但对比2013年的4.77本还有微弱下降。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和4.91期,与2014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阅读环境,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重要的阅读方式。据林克艾普大数据,2012年至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2.35本、2.48本、3.22本和3.26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4年的58.1上升至64.O,提升了5.9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

15、增速最快。据统计,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比2014年的33. 82分钟增加了28.39分钟。这是历次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形式。在数字化阅读用户中,9 0后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军,占比达到53%;80后以22%的占比紧随其后;其他年龄层占比25%,可以预见的是,未来OO后的数字阅读潜力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摘编自林克艾普公司 2016年最新国人阅读大数据分析报告)材料二:2014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较2007年增加了3.48个百分点,基础教育进一步普及

16、,人口识字率持续上升;2014年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2007年上升4.9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发展有效提高了国民综合文化素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并发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对国民图书阅读量、阅读习惯、数字阅读发展趋势等进行统计研究。近5年来,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与年均图书阅读量均稳步上升,2014年人均图书阅读量4. 56研、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0%,反映了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图书产业发展,

17、也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颁布读书振兴法、美国颁布卓越阅读法,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图书市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摘编自2017 - 2022年中国图书零售连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材料三: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这其中还包括教材教辅。而据不完全统计,犹太人以64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日本、法国、韩国的人均阅读读书量分别为40本、20本和11本。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纸质图书平均阅读量差距不小。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确实没时间读书,首份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

18、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3.156个小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18个国家平均值5.736小时,而中国人工作的时间则达到9.249小时。有限的休闲时问,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相对于其他国家,我们中国人工作强度是全世界最大的。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品味。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影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习,读死书,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摘编自天下趣事网2016年中国人读书数据等)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材料一,虽然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

19、的阅读方式,但数字化阅读更受年轻人的喜爱,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B根据材料一,2015年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相比2014年增长了接近一倍,是历年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C材料二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不断增长的阅读消费需求将支撑图书市场进一步发展。D材料三认为,我国国民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比日韩等国少的最直接原因,是中国人的工作强度全世界最大,导致国民没有时间读书。8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显示2013至2015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中,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电子书的阅读量呈逐年增长的

20、趋势。B材料一显示,2015年手机阅读增速最快,这一趋势与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任何时 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阅读的倾向一致。C材料二中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方式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的社会读书氛围来促进国民阅读,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D材料三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了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虽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9请你对提高我国国民阅读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4分)二、古诗文阅读(共计4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计19分)阅

21、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赵世延,字子敬。世延天资秀发,喜读书,究心儒者体用之学。弱冠,世祖召见,俾入枢密院御史台肄习官政。至元二十一年,授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时年二十有四。元贞元年,除江南行御史台都事,丁内艰,不赴。十年,除安西路总管。安西,故京兆省台所治,号称会府。前政壅滞者三千牍,世延既至,不三月,剖决殆尽。陕民饥,省台议请于朝赈之,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延佑元年,省臣奏:“比奉诏汉人参政用儒者,赵世延其人也。”帝曰:“世延诚可用,然雍古氏非汉人,其署宜居右。”遂拜中书参知政事。明年,仁宗崩,帖木迭儿复居相位,锐意

22、报复,属其党何志道,诱世延从弟胥益儿哈呼诬告世延罪,逮世延置对,至夔路,遇赦。世延以疾抵荆门,留就医。帖木迭儿遣使督追至京师,俾其党煅炼使成狱。会有旨,事经赦原,勿复问。帖木迭儿更以它事白帝,系之刑曹,逼令自裁,世延不为动,居囚再岁。中书左丞相拜住屡言世延亡辜,得旨出狱,就舍以养疾。未几,帖木迭儿死,事乃释。至顺元年,诏世延与虞集等纂修皇朝经世大典,世延屡奏:“臣衰老,乞解中书政务,专意纂修。”帝曰:“老臣如卿者无几,求退之言,后勿复陈。”四月,仍加翰林学士承旨,封鲁国公。秋,以疾,移文中书致其事。元统三年十一月卒,享年七十有七。至正二年,谥文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3、(3分)A. 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B. 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C. 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D. 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除”指任命官职,选文中的“授”“拜”也是指任命官职。B. “弱冠”指男子20岁,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

24、称“弱”。C. “丁内艰”是古代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D. “至顺”是元朝元文宗的年号,帝王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选文中的“元贞”“延佑”“仁宗”“至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赵世延年轻有为。20岁就被世祖召入枢密院御史台学习官政,24岁被授予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B. 赵世延怜惜百姓。陕西饥荒,不等朝廷赈济,他以自己的身家财产担保,希望先开仓赈民,救活了许多人。C. 赵世延备受重视。他以年老为由多次上奏请求解职,告老还乡,但皇帝不同意,还又给他加封官职。D. 赵世延屡遭陷害。帖木迭儿指使其

25、党羽诬陷赵世延,他自己也向皇帝诬告赵世延有罪,直至帖木迭儿去世,这件事才罢休。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1) 前政壅滞者三千牍,世延既至,不三月,剖决殆尽。(2)帖木迭儿更以它事白帝,系之刑曹,逼令自裁,世延不为动,居囚再岁。(二)古诗歌阅读(共计11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415题。 客游 李贺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注】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

26、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裂帛:指写家信。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B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C“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E“老作平原客

27、”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年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15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三)名篇名句填空(共计10分,每空1分)16.补出下列句子的和空缺部分。韩愈在师说中“_,_,_”古今对比,批判了当下人们不良的学习风气。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廉颇蔺相如传中,蔺相如面对舍人质疑他怕廉将军,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给出的解释的句子是

28、-,-,-。三、语言文字应用(共计13分)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検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即使现有的产品杨销,也要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 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A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C .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徽杜渐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我国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一旦中东地区局势出现动荡,我国的燃油市场也将随之出现波动。 B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让他们在亚太市长峰会期间各显其能

29、,使来宾们从中感受到重庆青年的友好。C一位优秀的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调到北京去了。D他清楚地记得,一周前,一个人背着一个黑色的皮包,从这条小路匆匆地走进村子,径直走进了王明那有些破败的小院。19.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推辞不了,只好笑纳!B本月二十六日,小女举行婚礼,届时请务必光临。C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拜读,专候宝贵意见D老朽退休多年,而获此殊荣,颇为羞愧,感谢诸位厚爱!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

30、化的。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 ,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底蕴,没有这个积累,你就很容易被网上那些信息的潮流裹着走,失去了你自己。四、写作(共计60分)21 .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要求写作。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

31、蓉乡愁)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这些意象生动,含义隽永的诗句引起了你的那些联想,感受和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以记叙、议论、抒情为主皆可,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答案A卷1D A“因为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只有在人类发展后期文字才开始发挥作用”强加因果,书写在人类发展后期才发挥作用不是由文化发展不平衡所致。B“尤其是当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记录自己的历史时更是如此”曲解文意,原文是“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也

32、包括物品”。C“物品可以消除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表述不当,原文仅仅认为“需要参考”,并非“可以消除”。2D “以前后对比组织结构”分析有误,没有对比,文章的结构是层层递进的。3A “由此可知现在所见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于文无据。4. AB解析A项“流露出她们对自己丈夫的厌恶”错误,她们只是对自己丈夫话少发牢骚,并无“厌恶”之情。B项“表现了其残暴的一面”错误,教训儿子的情节只是为了说明老闷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5.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小说中老闷教训儿子、镇住愣头青、帮助陈老板、出任村主任带领村民致富等情节是正面描写;开头写老闷和老蔫两家的女人对丈夫的唠叨以及结尾他人

33、对老闷的评价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多角度展现老闷的形象。对比描写。小说开头将老闷和老蔫进行了对比,两人同样不爱说话,但老蔫是没话,老闷是有话不说,突出了老闷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的形象特点。6.作用:以“老闷是个火炉,可以供你烧饭,也可以让你取暖”结尾,铿锵有力,画龙点睛,既突出老闷古道热肠的品性,又突出了小说的主旨,高度赞 扬了老闷这种权富不攀、贫贱不欺、古道热肠的品性。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古道热肠的人是一种引领和榜样,会起到表率的作用。和谐美好的生活,需要这种正能量。像老闷这 种品性的人,大到国家民族、社会集体,小到家庭,都需要。7.B (A.“数字化阅读将取代纸质化

34、阅读”文中没有根据;C.“取决于”的说法绝对。D.“最直接原因”错误)8. B C (A.纸质书图2015年的阅读量高于2014年;D.“抵触”一句分析不恰当;E.“都认为”错误,材料一并没有和其它国家进行比较同时,材料三没有任何信息表明“越来越好”。)9制定我国的阅读法,从立法角度保障国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权利,鼓励国民读书。从材料看,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途径促进全社会阅读氛围,如韩美均颁布读书法,这值得我们借鉴。,而从现实环境看,我国尚未就阅读立法,这方面的空白需要填补。大力发展教育,进一步养成和深化国民的阅读习惯。从材料看,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国民识字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提

35、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且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还包括教材和教辅,如能在这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好教材、教辅的作用,会更有利于阅读的推广与深化。10B11D12C13(1)前任官积压公文三千件,世延到任后,不出三个月,全部处理完毕。(2)帖木迭儿又拿其他事向皇帝诬告,世延被关进刑狱,帖木迭儿想逼迫他自杀,但世延不为所动,又被囚禁了两年。参考译文赵世延,字子敬。世延天资聪慧,朝气蓬勃,喜爱读书,专心推究儒家关于本体与现象的学说。二十岁时,世祖召见,让他进入枢密院御史台学习官政,至元二十一年,授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年仅二十四岁。元贞元年,授江南行御史台都事,由于亲丧,未赴任。十年,授安西

36、路总管。安西,过去是京兆行省与御史台衙门所在地,号称会府。前任官积压公文三千件,世延到任,不出三个月,全部处理完毕。陕民闹饥荒,省台决定请求朝廷赈灾。世延说:“救灾如救火,应先开仓赈济,以后朝廷如不同意,愿倾尽我的家产偿还。”省台听从了他的意见,救活的人很多。延佑元年,省臣奏:“近奉诏汉人参政用儒生,赵世延为适当人选。”帝说:“世延确实可以用,但他祖先雍古氏,不是汉人,其官职应该居右。”于是授中书参知政事。第二年,仁宗驾崩,帖木迭儿又居相位,他极力报复世延,叮嘱他的同党何志道,诱导世延的堂弟胥益儿哈呼诬告世延有罪,逮捕世延并指对,至夔路遇赦。世延因病到荆门并留下就医。帖木迭儿派使者强迫他至京师

37、,并让他的党羽罗织罪名,陷世延于罪。适逢有旨,终于赦免,不再问罪。帖木迭儿又拿其他事向皇帝诬告,世延被关进刑狱,帖木迭儿想逼迫他自杀,但世延不为所动,又被囚禁了两年。中书左丞相拜住屡次说世延无罪,得旨出狱,回家养病。不久,帖木迭儿死,这件事才罢休。至顺元年,诏令世延与虞集等人纂修皇朝经世大典,世延多次上奏:“臣衰老,请求解除中书政务,专心纂修。”皇帝说“:老臣中像你这样的人才没几个了,求退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四月,仍加翰林学士承旨,封鲁国公。这年秋天,因病给中书省写信谈辞去官职的事。元统三年十一月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至正二年,谥号文忠14 B E (B项,“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

38、比”错,应是“暖”和“悲”形成对比。E项,“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错,“老”是“总是”的意思,突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时间长,表现了诗人羁旅漂泊和怀才不遇的凄楚与痛苦。)15同: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异:杜诗描写沦陷后长安的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李诗主要是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16.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17.B18

39、. D 19. D 20.(6分)什么叫文化?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而是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2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我最大嘈杂之感的地方是学校。谈起学校,我总是会条件反射地想到作业和考试。偏偏这是一个最令学生头疼的问题,我也是如此。有时候真恨不得不去学校,作业和考试总是让我的心反复撞击,不得平静。有一天晚上,忙作业、忙考试复习,一直忙到半夜。已是十一点钟,我终于完成了今天有关学校的一切。在书桌前站起来,我却毫无睡意。夜晚的微风轻轻地吹进来,卷开了我的窗帘。我像被微风吸引似的,鬼使神差般向窗户走去。伫立在窗前,我享受着清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我一直很怀念那种感觉,只是平日功课繁重,脚步也是匆匆

40、,连风拂过脸颊、吹起发丝,甚至撩开衣角,都不曾感受到。我忽然在窗外发现一点微弱的光。是月亮吗?我把头凑过去,才发现那是我家养的吊兰枝叶上新长出的嫩苗,借着月色,被渲染了一层柔润的光泽。嫩苗很小很小,只有一个小指头大小。有两三片小叶子,最长的一片也不足一厘米,都带着浅绿色的边,绿边包裹着中央的一片纯白。嫩苗中心的最深处还有一片蚂蚁大小的叶子,同样勾勒着绿色的边,但似乎不同于其他的叶子,显得更加浅淡。被那抹绿色环绕着的也是一片纯白,一种十分圣洁的很轻很透亮的白色。几片新生的叶子自由地舒展着身体,仔细看去,才发现了它们在无形之中流露出的一种东西,一点“清心”的感觉。一片一片地排列着,仿佛上帝在领着它

41、们到来时,它们是踩着鼓点从上至下旋转踏步而成的。我为这嫩苗所震撼,那种丝毫不掺杂质的真和圣,仿佛心灵深处的一根弦被拨动了。可以说我“喜新厌旧”,我真的更偏爱那新长出的美丽的奇迹。我不喜欢那嫩苗的母亲,它的叶子所呈现的白色太浑浊,饱经风霜,仿佛经历遍了人情世故。我曾经想将它擦拭干净,于是很细心地收集了满满一个玻璃瓶的清亮的雨水。后来发现那是徒劳的,因为没过几天那株吊兰就又弄得“饱经风霜”了。是的,我渴望宁静的生活,不喜欢每天公路上的车水马龙,甚至是憎恶。然而在那天夜晚之后,再读海子的那首诗,我忽然就笑了。因为我明白,渴望宁静,不一定非要拥有宁静的生活。保持一颗本来的心,不随波逐流,每天对着前方的

42、路途笑一笑,也是一件幸福的事。【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仿照课标2卷的方式命制的作文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注意选准句子,找到联系点立意行文。如“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和“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写人生的洒脱;“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组合写要有一种豁达之情。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

43、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此题注意题目的驱动条件: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体现自己的联想,感受和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