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916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9分)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的词语。自此,这条联通中 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 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 海外。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 丝绸之路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 的天文、历法、医药

2、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不论是出使西域 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都与丝路密不可分。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让人们对丝 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 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 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

3、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 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 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英国山水画大家康斯保罗的杰作绿野长桥洒脱出尘,一如江南的旖旎风光;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19 世纪初的共鸣。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源自印度的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融合,并在灾融过程中对中原地区的音乐美术、工艺建筑等产生深远影响; 而起源于中国的儒家文

4、化传到欧洲后,受到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成为百科全书派中激烈的无神论者或 自然神论者的有力武器。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丝路使彼此的血液与基因交融起来,逐渐形成了真 正的“命运共同体”。(摘编自李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丝绸之路涉及陆路与海路,陆路早在汉代就存在了,海路则直到明代才逐渐兴起。B. 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之说后,丝绸之路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就被载入史册。C. 中亚、中东及中欧的文艺作品中都可找到阿凡提的原型,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D. 在丝路文化这一多种文化混合体的影响下,艺术家们创作出不少具有创新性的作品。2. 下列对

5、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简介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再逐层论述丝路文化的交流碰撞及产生的成果。B. 对于丝路文化的传承,作者从其交流的丰富性、多样性及交融成果丰硕等方面展开论证。C. 对于丝路文化交融所产生的丰硕成果,文章具体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证。D. 文章在论证中自始至终渗透着丝路文化源于丝路、依托于丝路的观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丝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告诉我们,不同地区的物质交流最终可以带动并促进文化的交流。B. 如果没有中西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就不可能出现19 世纪初中西文学共鸣的局面。C. 佛教文化在中国与儒家文化在欧洲的表现足以证明

6、:文化输出可以获得更强的生命力。D. 要形成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中西方与各国之问不同文化的交融。【答案】1. D 2. B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陆路早在汉代就存在了”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丝绸之路到汉唐时达到鼎盛”,由此可知“早在汉代”应为“早在汉代以前”。B项,“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之说后,丝绸之路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就被载入史册”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

7、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且“丝绸之路”一词出现之前,史书已有了丝路历史的记载。C项,“中亚、中东及东欧的文艺作品中都可找到阿凡提的原型,因为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错误,选项强加因果。文章第三段的表述是“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8、、“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

9、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对于丝路文化的传承,作者从其交流的丰富性等方面展开论证”错误,“丰富性”一说错,文中“丰富性”是就“物质交流”而论的,对于“丝路文化的传承”,文章只从交流的多样性及交融成果丰硕两方面展开论述。【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

10、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项,“佛教文化在中国与儒家文化在欧洲的表现足以证明:文化输出可以获得更强的生命力”错误,选项以偏概全。文章在最后一段说的是“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可见各国文化的生命力之所以“比原生地还旺盛”,是“文化交融”的结果,而并非只有“文化输出”。D项,要形成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中西方与各国之间不同文化的交融。这是合理

11、推断,不是无中生有,故正确。AB两项,可以从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中推断出来,也是正确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抬头见喜老舍对于时节,我向来不特别的注意。拿清明说吧,上坟烧纸不必非我去不可,又搭着不常住在家乡,所以每逢看见柳枝发青便晓得快到了清明,或者是已经过去。对重阳也是这样,生平没在九月九登过高,于是重阳和清明一样的没有多大作用。端阳,中秋,新年,三个大节可不能这么马虎过去。即使我故意躲着它们,账条是不会忘记了我的。也奇怪,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不但来信,送账条,而且要找上门来!设若专讲三节的热闹有趣那一面儿,我似乎是最喜爱中秋。我至少有三次喝醉是在中秋;酒入愁肠呀!这三次“非杨贵妃式

12、”的醉酒我还都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是在北平,好友卢嵩庵从柳泉居运来一坛子“竹叶青”。又约来两位朋友内中有一位是不会喝的大家就抄起茶碗来。坛子虽大,架不住茶碗一个劲进攻;月亮还没上来,坛子已空。干什么去呢?打牌玩吧。各拿出铜元百枚,第一把牌将立起来,不晓得至今还不晓得我怎么上了床。牌必是没打成,因为我一睁眼已经红日东升了。第二次是在天津,和朱荫棠在同福楼吃饭,各饮绿茵陈二两。吃完饭,到一家茶肆去品茗。我朝窗坐着,看见了一轮明月,我就吐了。这回决不是酒的作用,毛病是在月亮。第三次是在伦敦。那里的秋月是什么样子,我说不上来地许根本没有月亮其物。中国工人俱乐部里有多人凑热闹,我和沈刚伯也去喝酒。我们俩喝

13、了两瓶葡萄酒。酒是用葡萄还是葡萄叶儿酿的,不可得而知,反正价钱很便宜;我们俩自古至今总没作过财主。喝完,各自回寓所。一上公众汽车,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的脚尖去踩。这回可不是月亮的毛病。对于中秋,大致如此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它坏。就此打住。至若端阳,似乎可有可无。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自从一记事儿起,家中就似乎很穷。爆竹总是听别人放,我们自己是静寂无哗。记得最真的是家中一张王羲之换鹅)图。每逢除夕,母亲必把它从个神秘的地方找出来,挂在堂屋里。姑母就给说那个故事;到如今还不十分明白这故事到底有什么意思,只觉得“王羲之”三个字倒很响亮好听。后来入学,读了兰亭序,我告诉先生,王羲

14、之是在我的家里。中学的时期是最忧郁的,四、五个新年中只记得一个,最凄凉的一个。那是头一次改用阳历,旧历的除夕必须回学校去,不准请假。姑母刚死两个多月,她和我们同住了三十年的样子。她有时候很厉害,但大体上说,她很爱我。哥哥当差,不能回来。家中只剩母亲一人。我在四点多钟回到家中,母亲并没有把“王羲之”找出来。吃过晚饭,我不能不告诉母亲了我还得回校。她愣了半天,没说什么。我慢慢的走出去,她跟着走到街门。摸着袋中的几个铜子,我不知道走了多少时候,才走到学校。路上必是很热闹,可是我并没看见,我似乎失了感觉。到了学校,学监先生正在学监室门口站着。他先问我:“回来了?”我行了个礼。他点了点头,笑着叫了我一声

15、:“你还回去吧。”这一笑,永远印在我心中。我好象没走就又到了家,母亲正对着一枝红烛坐着呢。她的泪不轻易落,她又慈善又刚强。见我回来了,她脸上有了笑容,拿出一个细草纸包儿来:“给你买的杂拌儿,刚才一忙,也忘了给你。”母子好象有千言万语,只是没精神说。早早的就睡了。中学毕业以后,新年,除了为还债着急,似乎已和我不发生关系。我在哪里,除夕便由我照管着哪里。别人都回家去过年,我老是早早关上门,在床上听着爆竹响。平日我也好吃个嘴儿,到了新年反倒想不起弄点什么吃,连酒不喝。在爆竹稍静了些的时节,我老看见些过去的苦境。可是我既不落泪,也不狂歌,我只静静的躺着。躺着躺着,多处烛光在壁上幻出一个“抬头见喜”,那

16、就快睡去了。(有删节)注抬头见喜:老北京人过年的风俗,原以残烛结穗在墙上的烛花投影取譬,现多指在屋内贴上“抬头见喜”等吉祥字样。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笔下的传统节日是矛盾的:既是喜庆之日,又是忧虑催债之时。这一领悟源于作者底层平民生活的深切体验。B. 本文并未遵循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叙事,而是以节日为线索谋篇布局,结构自由开放,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C. 作者更喜欢中秋,是因为他所经历的中秋比新年热闹欢快得多,三次充满喜剧色彩的醉酒经历构成了作者对中秋的美好回忆。D. “抬头见喜”既是在呼应文中的新年时节,又是对“我”的实际心境构成反讽和

17、自嘲,使这篇散文汕头市一模语文第的悲郁与戏谑达到自然浑成。5.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章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6. 老舍的语言风格以幽默见长,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是如何体现其幽默的风格的。【答案】4. C 5. 新年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节,但这种热闹只属于他人;作者与新年相关的记忆,只有亲人的离世的悲伤,与母亲相依守岁的“凄凉”,因生活的贫瘠而被人催债的苦恼,并没有感受过新年的喜庆,他人的热闹反而更映衬了自身的凄凉,所以作者对新年冷淡,觉得没劲。 6. 幽默在本文中主要体现为:反语的使用,如“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比喻、夸张等手法的使用

18、,如“看见了一轮明月,我就吐了”“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的脚尖去踩”;自嘲,如“我们俩自古至今总没作过财主”;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如“架不住茶碗一个劲进攻”等。【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C项,作者并不是“更喜欢中秋”,中秋的醉酒是“酒入愁肠”而并非“美好回忆”,喜剧表面的背后仍是深切的悲哀和孤独。【5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句子含义的题目,要求回答“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的含义,句子的含义注意句不离段的原则,同时注意句中的词语,分析此句注

19、意先答出句子的内容,然后分析句中“我对它老是冷淡的”的原因“作者与新年相关的记忆,只有亲人的离世的悲伤,与母亲相依守岁的凄凉,因生活的贫瘠而被人催债的苦恼,并没有感受过新年的喜庆”。【6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语言分析的题目,题干中给出“幽默”,答题时结合文中的内容具体的解释即可,如,“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使用反语;“看见了一轮明月,我就吐了”“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的脚尖去踩”使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我们俩自古至今总没作过财主”运用自嘲。点睛:文章常见的语言特色:表达技巧方面,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节描写、白描等;在语言风格方面,有质朴、含蓄、群众方言、

20、口语化、诗意化语言等;在句式上,短小明快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央电视台与全国9 家博物馆合作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持续热播,这些国宝级文物 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让很多观众感叹:中国文物很丰富,中国文化有内涵。不仅是国家宝藏,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出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一大批“现象级”作品。这些节目就像一股清流,让曾经浮躁的 电视沉静下来,悄然涵养出优雅的文化气质和温暖的人文关怀。这些节目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契合了全社会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 信。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征

21、途上,中国的观众更加渴望找寻到内心的精神归属,扎牢自己文化上的根。 因此,当战火中辗转守护先秦石鼓的故事被深情演绎,当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徐徐展开,当有着“瓷母”之称的各种釉彩大瓶震撼亮相观众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责任感被一一激发,产生强烈共 鸣。一方荧屏变幻,历史使然,时代使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 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一段时间里,电视曾被各种真人秀“霸屏”,过度娱乐化的 现象让人不安。国家宝藏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的探索强有力地表明,观众需要娱乐,更需要精神的滋养,我们的需求 远比“明、星蹦蹦跳跳”来得更多。关键在于,如

22、何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诗词、文物、书法等传统文化“活起来”,变得更有故事、更有感情、更有温度,易于接受、易于感知、易于亲(摘编自2017年12 月27 日人民国家宝藏持续热播观众不只需要“更快的马”)材料二:近日,位于故宫文华殿内的清乾隆各色釉大瓶前人满为患,很多中小学生拉着家长专门来观看这件有 着“瓷母”称号的文物。在国家宝藏)中,各色釉大瓶因被戏称为乾隆皇帝“农家乐审美”的象征,一 夜之间成了“网红”。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学生刘晓在各色釉大瓶前驻足许久,看了又看不愿离去。他是(国家宝藏的“铁杆粉丝”,电视上看完后又上网找来节目视频反复看了几次,“既爱听文物背后的故事,也爱

23、看自己喜欢的 明星”。“原本怕影响孩子学习,挺反对他看的。跟着看了一集后就放不下了,一到播出时间就陪孩子一起看。”刘晓的母亲于女士说,原本对历史兴趣不大的孩子自此迷上了历史。“历史节目也能真实又轻松好看,这样寓教于乐的节目应该大力提倡。”一位带学生在故宫参观文物的 初中历史教师说,不仅自己爱看国家宝藏,在课堂上向学生大力推荐,还计划结合课堂教学把节目里 涉及的知识点融入期末考试试题中。北师大历史系学生刘媛更关注每件文物背后守护人的故事,尤其令她感动的是节目第一期的最后,梁 家三代故宫人接力守护“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故事,“感谢每一位文物守护者,是他们将中华民族的信 念留存下来”。(摘编自201

24、801.09 中国评:历史文化课需要怎样的“打开方式”)材料三:一档综艺节目又一次带火了旅游,只不过这次不再是旅游类真人秀,而是一档“正经到骨子里”的文化节目。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自 12 月初国家宝藏开播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 据骤然上升了 50%有旅游网工作人员预计,随着该节目热度的攀升,尤其寒假临近,不少有亲子游和 游学计划的家长,已开始把目光转投“寻宝之旅”。在经济领域,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经济”的说法,它是指以博物馆或博物馆群为依托,通过充分发 挥博物馆的特有优势和经济价值,将博物馆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有机融合的一种经济形态,能带动区域软 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博

25、物馆事业功能发挥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某种程度上,国家宝藏所“意外”带动的博物馆旅游热,也就是对博物馆经济的一次间接激励。国家宝藏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让国宝重器“说话”,其实就是拉近丈物、历史与公众的 距离,将文物的魅力、历史的细节以恰当的方式展示、诠释给公众,告别了过去的“高冷范”和“养在深 闺无人识”的状态。它的成功,既实现了一种高效的历史文化科普,也为发展博物馆经济乃至整个文博、文旅产业,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启示,那就是要有“受众意识”,要创新展现和供给形式,找到市场的“痛点”(摘编自2017年12 月26 日中国新闻网国家宝藏走红博物馆经济大有可为)7. 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

26、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肯定了央视推出的节目国家宝藏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极具优雅的文化气质和温暖的人文关怀,是目前大型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B. 材料一认为国家宝藏这个节目成功的原因就在它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同时还契合了全社 会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C. 像国家宝藏这样的文化类节目受热捧,说明了观众需要娱乐,更需要精神的滋养。D. 虽然近几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都持续热播,获得 成功,但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如何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变得 更有温度,更易于接受。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27、 国家宝藏中讲述的这些国宝级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激发了观众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责任感,可以说,国家宝藏节目的成功是历史使然,时代使然。B. 材料二通过叙述中小学生及家长、老师和大学生等观众对国家宝藏节目的喜爱和欣赏,说明 要让历史节目获得观众的认可,要从孩子做起,照顾到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C. 材料二多角度引用学生、家长、老师对历史节目国家宝藏的理解和评论,体现了新闻的客观 性和时效性。D. 国家宝藏带动了博物馆旅游热,它在各领域都带动了区域软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在各个 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E. 国家宝藏能够为发展博物馆经济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启示,主要是因为这个节目有“受

28、众意识”,创新展现和供给形式,找到市场的“痛点”。9.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就如何在电视综艺节目中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看法。【答案】7. B 8. AE 9. 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诗词、文物、书法等传统文化“活起来”,变得更有温度,更易于接受、感知、亲近。历史节目的制作要坚持真实又轻松好看,寓教于乐。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拉近文物、历史与公众的距离,将文物的魅力、历史的细节以恰当的方式展示、诠释给公众,要有“受众意识”。【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项,国家宝藏“涵养出人间的文化气质和人文关怀”,

29、不是直接说“节目极具优雅的文化气质和温暖的人文关怀”,“国家宝藏是目前大型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错,应该是“这些节目”在“电视播出”中像一股清流,不仅指国家宝藏,关键的是“像国家宝藏一类的综艺节目是电视节目中的清流,而不是“是综艺节目中的清流”。点睛: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

30、征。【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B项,要“让历史节目获得观众的认可,要从孩子做起,照顾到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无从说起,让历史节目获得观众的认可,真实又轻松好看是主要因素。C项,“时效性”错,多角度引用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D项,国家宝藏主要是带动博物馆旅游热和文博、文旅产业发展,在“各领域、各个方面”错。【9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如何在电视综艺节目中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看法,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结合文本内容“电视综

31、艺节目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诗词、文物、书法等传统文化活起来,变得更有故事、更有感情、更有温度,易于接受、易于感知、易于亲近”“历史节目也能真实又轻松好看,这样寓教于乐的节目应该大力提倡”“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拉近文物、历史与公众的距离,将文物的魅力、历史的细节以恰当的方式展示、诠释给公众”“要有受众意识,要创新展现和供给形式,找到市场的痛点”分析阐述即可。文言文阅读李勉,字玄卿,郑惠王元懿曾孙。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从肃宗于灵武,擢监察御史。时武臣崛兴,无法度,大将管崇嗣背阙坐,笑

32、语哗纵,勉 劾不恭,帝叹曰:“吾有勉,乃知朝廷之尊!”迁司膳员外郎。累为河东王思礼、朔方河东都统李国贞行军司马,进梁州刺史。勉假王晬南郑令,晬为权幸所诬,诏诛之。勉曰:“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谗杀郎吏乎?”即拘晬,为请得免。晬后以推择为龙门令,果有名。羌、浑、奴剌寇州,勉不能守,召为大理少卿。然天子素重其正,擢太常少卿,欲遂柄用。而李辅国讽使下己,勉不肯,乃出为汾州刺史。历河南尹,徙江西观察 使。部人父病,为蛊求厌者,以木偶署勉名埋之,掘治验服,勉曰:“是为其父,则孝也。”纵不诛。入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鱼朝恩领国子监,威宠震赫,前尹黎干谄事之,须其入,敕吏治数百人具以饷。至是吏请,勉不从,曰:

33、“吾候太学,彼当见享,军容幸过府,则修具。”朝恩衔之,亦不复至太学。贞元初,帝起卢杞为刺史,袁高还诏不得下。帝问勉曰:“众谓卢杞奸邪,朕顾不知,谓何?”勉曰:“天下皆知,而陛下独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时韪其对,然自是益见疏。居相二岁,辞位,以太子太 师罢。卒,年七十二,赠太傅,谥曰贞简。勉少贫狭,客梁、宋,与诸生共逆旅,诸生疾且死,出白金曰:“左右无知者,幸君以此为我葬,余则君自取之。”勉许诺。既葬。密置余金棺下。后其家谒勉,共启墓出金付之。(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六,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

34、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B. 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C. 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D. 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 尧典中说:“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这里的“朔方”、“幽都”和本文的“朔方”一样都是指北方。木兰辞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中的“朔”也是指北方。B. 羌,是我国古代西部的个少数民族,在唐朝时期,经常因与争夺资源而与唐朝政府

35、发生冲突。C. 太学,即古代的大学,在汉朝时候设立,在唐朝,太学与国子、广文、四门一起隶属国子监。D. 逆旅,指住宿的地方,这里指李勉和儒生们在梁、宋两地学习时一起住在学校的宿舍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勉指佞触邪,一身正气,面对毫无法度,背对天子而坐,大声喧哗笑谈的大将管崇嗣,李勉敢于向朝廷弹劾。B. 李勉刚正不阿,面对权贵不讨巧谄媚。既不肯阿谀讨好权倾朝野的权宦李辅国,也不愿意学 前任京兆尹专门置办宴席招待显赫一时的鱼朝恩,更要求鱼朝恩到他府上设宴。C. 李勉能体恤下属,宽以待人,他部下的父亲生病了,为了在下神祝祷时能够找到一个去妖除 病的人,就在

36、木偶上写上李勉的名字,并埋在地下。后来事情暴露,李勉认为他是为了尽孝,就把这 个部下释放了。D. 李勉言信行果,不贪人财物,他不仅信守承诺,安葬了临死前留下银子请李勉代以安葬的儒 生,而且在安葬后,暗中将剩下的银子藏起来,等到与儒生的家属见面时交还给他们。【答案】10. A 11. D 12. B【解析】【10题详解】本题重点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此类题目,可以结合语感、语义和语法三种方法。可以先通过语感判断,再结合语义判断,语义不明或不通处再结合语法判断。本题中,由“调”是动词,“开封尉”是官职,作“调”的宾语,后面“汴州”另一陈述对象,“开封尉”后面断开,排除BC两项,

37、“都会”是名词,联系上下文可知都在描述李勉所到之地,排除D项。故选A。【11题详解】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平时学习众多积累有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包括地理、教育、民族等,而且有关地理方面的常识近年来出现,应引起重视。但是课内所学仍是学习的重点。如D项中的“逆旅,这里指李勉和儒生们在梁、宋两地学习时一起住在学校的宿舍里”错误,“逆旅”一词出自教材古诗文选修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原文为“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逆旅:逆,迎接; 旅,客。“逆旅”即客舍。迎客止歇,所以客舍称逆旅。所以逆旅是我国古代对旅馆的别称,并非学校的宿舍。故选D。【12题详解】本题

38、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仔细比对。B项中的“更要求鱼朝恩到他府上设宴”错误,由原文“吾候太学,彼当见享,军容幸过府,则惰具”可知,并非要求鱼朝恩到他府上设宴。吾候太学,彼当见享,军容幸过府,则惰具。译为:他过去太学见鱼朝恩,应该由鱼朝恩宴请他,只有鱼朝恩有到府衙,他才准备招待鱼朝恩。故选B。【点睛】古代文化常识地理: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中原:又称中土

39、、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

40、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江表: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鸿门宴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

41、财货。”过秦论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译文: 李勉,字玄卿,

42、是郑惠王李元懿的曾孙。李勉少年时好学,内心沉静儒雅,外貌清洁整齐。一开始调任开封尉。开封是汴州水陆的一个都会,民俗杂乱,是号称难于治理的地方。李勉以挫折奸邪、破除隐患知名。李勉跟随肃宗到灵武,被提拔为监察御史。那时,武臣崛起,不守法度,大将管崇嗣背对天子而坐,且笑语喧哗。李勉弹劾他不恭敬。皇帝叹息说“:我有了李勉,才知道朝廷的尊严。”升李勉为司膳员外郎。 李勉累官至河东王思礼、朔方河东都统李国贞的行军司马,又晋升为梁州刺史。李勉暂任王晬为南郑令。王晬遭权贵们诬蔑,朝廷下诏令诛杀他。李勉说:“现在正应该顾惜为民父母的州县长官,怎么可以因为谗言而诛杀官吏呢?”就把王晬拘捕起来待命。由于李勉的奏请,

43、王晬得以免死。王晬后来被推优为龙门令,果然有好名声。 羌、浑、奴刺联合侵扰梁州,李勉不能守住,朝廷征召他回去担任大理少卿。但是天子一向看重他的正直不阿,提升他为太常少卿,准备重用他。而李辅国暗示他必须讨好自己,李勉不肯,于是出京任汾州刺史。后来历任河南尹,转任江西观察使。 李勉的有一个部下的父亲病了,下神祝祷时要找一个能去妖灭病的人。就做了个木偶,上面写上李勉的名字埋在地下。后来事情被发觉,挖出木偶,审出实情,李勉说:“他是为父亲治病,是尽孝。”就放了这人没有杀他。李勉入京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其时,鱼朝恩管理国子监,威宠显赫,震惊一时。前任京兆尹黎干巴结谄媚,每当鱼朝恩来,就要办几百人的宴席接

44、待他们。此时,官吏们请李勉也这样做。李勉没有答应,说:“我到太学来见他,应该他宴请我。如果军容使(指鱼朝恩)到府衙,那就准备招待。”鱼朝恩知道后,心中怀恨,以后再也不到太学来了。 贞元初年,皇帝起用卢杞为刺史,令给事中袁高草拟制书。袁高认为卢杞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不肯下笔拟制。皇帝问李勉:“大家都说卢杞奸邪,只有我并不知道,为什么?”李勉说:“天下人都知道,唯独独陛下不知道。这就是他成为奸邪的原因。”当时皇帝认为李勉的回答是正确的,但从此却渐渐疏远了他。李勉任宰相两年后辞去相位,此后又在太子太师的官位上被免去官职。死时七十二岁,追赠太傅,赐谥为“贞简”。李勉年轻时贫穷窘困,客居梁州、宋州,与另一

45、些儒生同住客栈。有个儒生病危将死,拿出一块白金交给他:“旁边没人知道这件事,希望你用这钱为我埋葬,多余的钱就送给你。”李勉答应了。入葬后,李勉秘密地把剩下的钱放置在棺材下面。后来,那人的家属来拜见李勉向他道谢,李勉与他家人一同挖开坟墓拿出剩钱交还他们。古代诗歌阅读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注: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十年后,循例被召至京师,因有人梗阻,柳宗 元再度被贬谪为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 别出

46、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此诗为诗人初到柳州所作。百越:即百粤,泛指五岭以南的 少数民族。文身:在身上纹上花绣,古代有些民族有此习俗。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歌首联从登楼写起,感物起兴,愁思充溢于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既统摄诗题之魂,又为下文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B. 诗歌颔联写出惊风密雨中芙蓉和薜荔使人心灵颤悸的情状。“飐”、“侵”二字在描写上错落有 致,摇曳生姿,曲折多澜,情趣动人。C. 诗歌颈联对仗工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D. 诗歌中间两联写诗人目之所及,既写近景,也写远景,既涉动景,又涉静景,既

47、有实景,又有虚景,可谓工微入画,令人称叹。E. “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再度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 四州”,使全诗结构严谨,照应自然。14. 结合诗歌后三联,简要分析诗人“愁思”的原因。【答案】13. BD 14. 诗人因美好的人格(理想)被政治上的风雨所侵袭而愁。颔联以“芙蓉”、“薜荔”象征其美好的品格(理想),而风飐芙蓉,雨侵薜荔不免让诗人产生美好人格(理想)被政治现实所侵的愁思。(或:诗人因看到自然景物遭受风雨侵袭而引发愁思,临水的芙蓉被疾风所打而更显娇弱,覆墙的薜荔也因密雨的侵袭而凋残。)诗人因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而引发愁思(或因好友各散东西难以见面而引

48、发愁思)。颈联作者心驰远方,远望四州,无奈却被重岭密林所遮断,内心未免如曲折江流般愁肠九转。诗人因朋友音信互通困难而愁。尾联诗人先说他和四位朋友一起来到这莽荒之地,又彼此隔离,音书难达,惆怅之情不免更深了一层。【解析】【1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

49、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曲折多澜,情趣动人”评价不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意思是“狂风四起,惊动了水中荷花;暴雨骤下,抽打着墙上的薜荔”,“乱飐”意思是“吹动”,“乱飐”和“斜侵”写出风雨之大,同时也写出芙蓉和薜荔在风雨中的情态。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诗句中愁思弥漫。D项,错在“又有令人忧伤的虚景”,中间两联写的都是诗人登上柳州城楼所见之实景,并无虚景。【14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后三联,简要分析诗人愁思的原因”,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从诗歌标题来看,“登柳州

50、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可见这是登高怀远诗,诗歌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诗人近处所见,写的是狂风中的芙蓉和密雨下的“薜荔”,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诗人人格的美好与芳洁,诗人以暴风雨中的芙蓉与薜荔来写遭受政治风雨的自己,诗人因美好的人格理想被政治上的风雨所侵袭而愁。颈联写的是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这就引发望而不见的愁思。尾联从前联生发

51、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

52、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题中,考生要结合诗歌的注释把握写作的背景,然后结合诗歌中所写的景物来体会诗人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劝学中。荀子用登高望远、顺风疾呼、骑马行千里、划桨渡江河等四个类比,推出了“_,_”的结论。(2)登飞来峰诗中揭示“站得高、看得远”原因的句子是:“_”。(3)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

53、心情的句子是“_,_”。【答案】 (1). 君子生非异也 (2). 善假于物也 (3). 只(自)缘身在最高层 (4). 干呼万唤始出来 (5). 犹抱琵琶半遮面。【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划桨渡江河等四个类比”“站得高、看得远”“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生”的写法。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6.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项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传播社会正能量,当是责无旁贷的责任。在一年一度的苹果产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

54、 CEO 蒂姆库克振振有词 地介绍了苹果新品的各项实用功能,对苹果产品的销售业绩作出了乐观的展望。各大手机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瞄准了海外市场,华为集团惨淡经营,2017年销量继续攀升。我俩是同班同学,他是我最真诚也是最有责任心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提出忠告,使我不断进步。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保有强大的内心,坚持个性化的写作,作品能经得起时间检验就好了,不 必顾忌文学上的清规戒律20日下午,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走进阳城文化大讲堂,他一身布衣,娓娓而谈,为现场数百名听众带来了一场题为我的文学我的梦的精彩讲座。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55、成语的正确运用。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句中该成语与后面的“责任”略含重复,可将“责无旁贷”改为“义不容辞”,或将“责任”改为“义务”。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感情色彩不当。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要求严格。适用于长辈对晚辈、师长对弟子或上级对下级,不能用在同辈之间。清规戒律: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寺规和戒律。现泛指束缚人的不合理的陈腐规章制度。娓娓而谈:指人说话时连续不断、生动地谈论。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A. 岭南大学急救协会志愿者走进街道社区,向小朋友

56、传授防溺水、伤口包扎、心肺复苏等,帮助他们健康安全度暑假。B.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隋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 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C. 我们对子孙未来的影响,不在于我们现在为他们建了多少工程,架了多少桥梁,盖了多少房 屋,留下了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能否为他们留下足够的生态养育的空间。D. 雄安新区三县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批违法企业负责人受到查封整顿、行政 拘留、刑事拘留等惩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57、项,成分残缺,应在“等”字后加上中心词“知识和技能”。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去掉“凭着”。D项,搭配不当,不能说“企业负责人受到查封整顿”。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今年高考刚结束,一外地老师就发来微信:向您垂询一下,您觉得全国卷第21题考的是逻辑问题 还是语言表达准确性问题?B. 李老师,我们敬请您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问,如果能得到您的应允,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C.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 校领导研究落实。D. 再一次见到崔老师,他已是名闻天下的大画家。我激动地说:“老师,您二十年前的作品,还惠存 在我家,我时

58、常拿出来欣赏一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句中应改为“请教”。C项,“责成”一般用于上级要求下级做某项工作,这里说学生会“责成”学校领导,不当。D项,“惠存”是说别人。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5 个字。隶书是_。“隶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_,即是对正体篆书字形结构的改造,这种改造的主要方向是简化;二是书写方式的变化

59、,即是改变原有正体篆书的书写方式,_,这种字形结构的简化和书写方式的简捷流便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对文字应用的要求,才使隶书在秦汉之交获得普遍应用。【答案】 (1). 通过“隶变”从篆书字体中产生的 (2). 一是字形结构的变化 (3). 这种改变的主要目的是简捷流便【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为总结句,答出“隶变”“篆书字体(或正体篆书、篆书)”;照应下句的“二是书写方式的变化”,答出“一是”、“字形结构变化”;第三句照应上句的“,这种改造的主要方向是简化”,勾联下句的“这种字形结构的简

60、化和书写方式的简捷流便”,答出“主要目的(或主要方向)”、“简捷流便”。2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初高中阶段,正是大量阅读世界经典名著的最佳时期。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它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海明威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今被奉为每个人成长必读的励志经典。其超拔的构思、动人的故事、隽永的语言,给人以深层的思维空间和文学熏陶。它的内容和精神,正能满足青少年的精神 需求、阅读需求和应试需求。不朽的经典,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精华,阅读经典,就能很大程度提高孩子 的文学素养,使孩子成为视野开阔的人,更能养成孩子深度阅读的习惯。阅读经典,不一定能很大程度提高孩子

61、的文学素养。_【答案】 (1). 阅读经典,孩子不一定能成为视野开阔的人; (2). 阅读经典,不一定能养成孩子深度阅读的习惯。【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逻辑推理的题目,注意抓住语段中推理错误,或表述绝对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仿照给出的例句填写,此题注意抓住语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阅读经典,就能很大程度提高孩子 的文学素养,使孩子成为视野开阔的人,更能养成孩子深度阅读的习惯”,两个句子前后的关系是“可能”,不是“必然”。四、作文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流行词反映了青年的生活世界,以下为社会关注的关于青年生活的流行词:网络原住民、燃文化、有温度、打call、无问西东。媒体对这

62、五个词的解释是:网络原住民,意为当代青年从小就面一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燃 文化,是指青年呈现的一种充满阳光热血的生活文化状态;有温度,意为让人感受到热度、暖意;打call,意为给某人点赞加油,活跃气氛;无问西东,源于清华大学校歌,指立德立言要超出传统的东学西学,取 得世界级的成果。请以其中的两三句流行词为基础来谈谈你对当下青年生活的感触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我的中国梦弘扬真善美对我而言梦遥不可及,所以不会去接触梦更不会谈论梦,但这次却想挥笔洒墨诉写一个属于自己,关于祖国的梦。我,一个普通的初中生,我的梦很简单却又不容易实现

63、:让这个世界处处存在着着真善美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记着一件平凡而又不普通的事。它既不关于亲情也不是关于友情而是一个真善美的故事。“姐姐,我能借你的电话用下吗?”一个炎热的夏天一名初中生正逛着街,这时那个稚嫩的童声滑过她的耳畔她犹豫了,大概是想起了小时候家长对她的叮嘱”不能和陌生人讲话不能对陌生人有同情心等。好吧,“抱歉,姐姐没带电话”。她怎么知道这孩子真的只想借她电话,所以她并没觉得自己做错什么“这样啊,谢谢姐姐,打扰了”。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失望,亮晶晶的眼眸渐渐暗淡下去。她不由得想起动漫里的话“并不是路人薄情寡义这我知道,就算真的插手进来也帮不上什么忙只会白白受伤而已,无论是谁都懂得珍惜自己

64、这很正常,如果真的有人会帮忙那他就只是个笨蛋。这是女主角被害时所说的。她也一直认为女主角是对的,世界上谁会向陌生人伸出援手呢?大家都是避而不见的吧。但就是那天那个所谓的笨蛋出现了,他改变了她对陌生人的定义。“小朋友你怎么了,手机我借你要不要跟叔叔说说?”是一个比她大一些的青年男子。她迫切想要知道故事的结局。那个男子真是好心吗?还是说他“我和妈妈走散了,喂妈妈吗,我用的一个叔叔的电话,我在一个大超市的门口你快来接我谢谢叔叔我打完了”小女孩笑了,她的声音如泉水涓涓细流,让人听了在炎炎夏日里有一股甘冽的感觉。“没事”那个青年男子潇洒一笑“还要叔叔帮忙吗”“不用不用”小女孩甜甜的笑着“我自己等,不然妈

65、妈会误会你的”“我不放心还是陪你等吧”他用一本正经公事公办的口气说话。“好吧,麻烦你了”小女孩没有再多话,他们就这样静静的站在超市门口等着。她悄悄的走了。路人的喧哗吞噬了她的背影。我想故事的结局我们早已明白。文中的初中生就是我没错,我终于明白那个怀疑别人的我有多不堪也终于明白陌生人并不是冷漠的代言词。真善美,清如水面。真善美,朗若微风不畏浮云遮望眼拔开云雾世界中真善美的阳光将更加灿烂。如果赠我一台时光机我必回到过去将故事改写由我来帮助那个小女孩而并不是以一个过路人的角色出现在故事里。【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写作材料由两段话构成,呈解说关系。第一段主要为考生提供了五个流行

66、词。这一段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于“流行词”的作用和功能作出了界定,即“反映了青年的生活世界”。这里旨在为考生提供思考的导向,使考生将材料所提供的流行词与青年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以这些流行词去折射青年的生活世界。这里的“生活世界”既可以指青年所接触和创造的物质生活(客观世界),也可以指青年对社会对人生的价值判断和思考(主观世界)。第二部分则列出了社会关注的关于青年生活的五个流行词:网络原住民、燃文化、有温度、打call、无问西东。这五个关键词之间用顿号隔开,表示并列关系,显示词语之间可以自由组合,考生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只要能够理顺其间的逻辑关系即可。所给出的五个关键词一方面具备社会热点,另一方

67、面贴近当前的时代,同时因为是网络流行语,也十分切合考生的认知,使考生感到新鲜、熟悉、亲切,容易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与交流。材料的第二段从媒体的角度对第一段所提供的五个流行词分别作了阐释,这一解说进一步使考生能够对每一个流行词的内涵都能有所了解,便于对应要求中的“五选二三”进行辨析取舍。当然,考生还应该对这五个流行词的解释做出进一步的思考。写作任务是“以其中的两三句流行词为基础来谈谈你对当下青年生活的感触与思考”。这个任务有三个关键词,即“以两三句流行词为基础”、“当下青年生活”和“感触与思考”。把握好这三个点,是写好文章的关键。这里要求考生对材料内容中所给出的五个流行词进行辨析取舍,然后做出选择

68、。所谓的“基础”,是指考生必须在这五个流行词中选择两三句作为全篇文章的整体框架,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要求在“青年生活”这一框架下写作,所以,议论的主体就应该是“青年生活”,议论的归结点是“当下青年”。作文的写作主体不能脱离“青年生活”。可以立意为:奋斗的青春要立足高远。(燃文化+无问西东);青春的世界洒满阳光,有激情,有热血,有爱心。(燃文化+有温度);青年的网络生活不是用虚拟来逃避现实,而是用科技缔造火热青春的真价值。(网络原住民+燃文化+有温度);青年人要为真善美加油点赞,更要践行真善美,温暖社会。(打call+有温度)。行文时注意观点明确,层次清晰,体现所选句子之间的联系,体现对当下青年生活的感触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