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537.50KB ,
资源ID:538832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3883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二地理复习试题(中图版必修3).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二地理复习试题(中图版必修3).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2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3、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是地球表面的时间单位 B、区域都是有明确的边界C、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D、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4、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热量带干湿区我国三大自然区文化区ABCD5、区域的特征有整体性 差异性独立性开放性ABCD6、“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A整体性B阶段性C开放性D

2、综合性7、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内部所有特征完全一致B区域划分的指标一般都是综合性的,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区域很少C区域划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了解区域内部特征D区域是按一定指标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划分出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8、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兼跨内、外流区B都兼跨地势三级阶梯C都兼跨四类干湿区 D都兼跨四个温度带9、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10下列关于我国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在我国境内分别只能影响东南、西南地区B受季

3、风影响的地区叫季风区,受不到季风影响的地区叫非季风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既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又能受来自印度洋的夏季风影响D广东、广西、海南只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受不到西南季风的影响11、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我国分为三大经济地带,南京与银川分别属于A中部、西部地带B东部、西部地带C东部、中部地带D西部、东部地带12、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所属区与三个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13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4、14、下列工业区中,工业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A德国慕尼黑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C沪宁杭工业基地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图4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830题:阶段中国大陆、越南等地香港、台湾地区阶段欧美图115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16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17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图2是我两大工业基地示意图,箭头表示民工的主要流动方向。回答18-22题。18、关于甲乙两个工业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受亚热带

5、季风气候影响,乙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 B、甲乙都综合性工业基地C、甲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比乙高 D、乙的经济腹地比甲地广阔19、民工的流动方向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面临民工流失与短缺的问题 B、乙地出现劳动力过剩的问题C、甲地的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少了 D、乙地的产业发展技术要求较低20、近年来,图中甲地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A、环境和技术 B、交通和市场 C、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D、原料和能源21、从本质上讲,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目的是:A、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B、追求更高的利润 C、提高劳动力的就业率 D、改善区域生态环境22、1990

6、年上海浦东的开放开发,世界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把其研发中心与地区总部一起迁入上海,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实行生产与开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的生产周期,快速实现本土化战略 B、促进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 C、上海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科技力量雄厚 D、上海拥有丰富的劳动力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2326题:2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24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25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7、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26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阅读资料洞庭湖变迁,完成27-28题。湖泊是河流重要的调节中转站。洞庭湖从故到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在明清以前,人们对湖泊的开发利用较少,洞庭湖有“八百里洞庭,水天相接”之称;近代,人口的快速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大,人们纷纷开发洞庭湖,进行围湖造田,使湖泊的面积缩小,湖泊的蓄水功能大大降低,长江下游受洪水灾害影响的次数增多,灾害加重;目前,随着人们的认识提高,退田还湖,退田还林已成为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27、洞庭湖区经历了三个发

8、展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的变化主是是因为:A、经济压力 B、人口压力 C、环境需求 D、政策变化28、洞庭湖对长江水流量的调节作用一度下降很多,主要的原因除了围湖造田导致湖面的缩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A、长江流域降水量逐渐增大 B、洞庭湖区人口增多,污水排放量大C、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在河湖中淤积 D、洞庭湖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29、甲图与乙图比较,水域面积减少了许多,但实际防洪面积却每年扩大,请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A、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 B、人口越来越多,损失越来越大C、河湖变浅,水面扩大,灾害范围扩大 D、温室效应导致长江水量增大,湖水增多图485%我国荒漠化

9、土地成因构成示意图读右图,回答30-32题。30、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31、从图4中看出荒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32、在这些荒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C、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D、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森林有“地球

10、之肺”之称,但目前全球森林正受严峻考验,完成33-34题。33、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A、人口增长 B、国家贫困 C、债台高筑 D、开发34、封山育林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但是要使其真正实现,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A、农民的耕地问题 B、育林区的管理问题 C、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 D、人口迁移问题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35-38题。35造成田纳西河流域土地肥力消耗大、土地退化的主导因素是 A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 B为扩大耕地和炼铜而毁林、烧炭 C大规模开采当地矿产 D炼铜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36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统一管理,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将下列

11、哪个因素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河流的洪涝治理 C流域内农业的多种经营 D流域内的矿产开发37、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38、提高库区水质的有效措施有:A、大力发展旅游业 B、水源涵养林的保护 C、沿岸禁止工业的发展 D、大力发展养殖业读德国鲁尔区在20世纪50年代、90年代的工业分布与工业部门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下面3944小题:20世纪50年代的鲁尔区 20世纪90年代的鲁尔区39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其形成的能源条件叙述是( ) A本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多样 B本地区有便利水运交通条件 C发展成为发

12、达的重工业基地 D能源利用和工业技术先进4020世纪90年代与50年代比较,新增的工业部门具有特点是( )A仍以钢铁、煤炭等重工业部门为主 B新能源工业处于大幅度衰落的状态C形成以汽车、电子等高技术工业为主 D能源工业的发展仍以当地能源资源为主41鲁尔区中电子、汽车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是( )A大量煤炭工业的减少促进电子、汽车工业发展 B政府大量增加对农业、轻工业和旅游业的投入C大量发展和更新工业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D政府的政策大力鼓励电子、汽车等工业的发展42下列关于德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北高南低 B气候北干南湿 C北部以畜牧业为主,南部以种植业为主 D新兴工业区分布在北部43以

13、下不属于德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靠近消费市场 D铁矿石储量丰富4420世纪50年代以后,德国传统工业区迅速衰落,其原因是( )A煤炭资源耗尽 B军事订单减少C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新兴工业部门涌现 D国家对国土的开发和整治45东北大米因质优而广受欢迎,其主要原因是 A东北农业实行的是机械化耕作 B东北地区土壤肥沃 C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 D东北地形平坦,水源充足46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深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开发早,但人口密度低 B农业生产类型受市场条件影响最大 C位于我国东北边远地区,交通不便 D工业基础好,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47东

14、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玉米等 B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水稻种植已扩展到了540N以北 C玉米分布由南向北种植的比例逐渐减少 D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48下列有关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是其突出特点 B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C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D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的12多49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原因是 A土壤肥沃 B耕地面积广 C.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D人口密度低,人均耕地面积多50、东北地区今后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是:A、发挥现在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产 B、积极

15、开垦荒地C、实现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改变耕作制度,实现一年三熟51、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52有关东北林业生产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原木的采伐量 B只育不采,保护生态 C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D在森林砍伐区域,实行“立体开发”,发展多种经营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据此回答5355题。53在这种形势下,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

16、可行的措施有 培育优良品种 增加科技投入 改用如水稻种植一样精耕细作的方式,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增施化肥、农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A B C D54有关东北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把大部分的耕地,改种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水稻 B加快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C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发 D发展农产品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55下列人们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过度焚耕开垦 B大量砍伐树木出口换外汇 C无规划地进行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D有节制、有计划地砍伐森林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

17、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5657题:56“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57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58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 D人均耕地面积广59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60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

18、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61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请根据下图,回答4446题。62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 A北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南部地区 D北部和中部地区63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ABCD64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19、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6519世纪后期,人口激增引发了田纳西河流域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土地退化 B植被破坏 C海水富营养化 D酸雨66GIS的全称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球卫星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网络系统67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运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 B很难对区域内的人口和劳动力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C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价预测 D有助于建立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68建立数字地球的重要基础是 A地理信息技术 B高速宽带网络的建设及其传输速度 C虚拟现

20、实技术 D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69在利用GPS卫星定位时,对地面任何一点,在任一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A一颗GPS卫星 B二颗GPS卫星C三颗GPS卫星 D四颗GPS卫星70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个在飞机或卫星上对地物进行感知,获取信息的系统 B是地图的延伸C能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 D具有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71地理信息技术在减灾防灾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GIS技术是重大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B.RS技术主要用于交通导航、地震监测等方面C.运用GIS技术,可以建立一种功能强大、快速高效的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D.运用GPS技术,可以进

21、行洪水预报、淹没分析等72、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全球定位技术 A、 B、 C、 D、(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关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原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地形因素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特征差别显著,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因素 C、东部季风区,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大约为200mm等降水量线2有关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大 B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大的

22、重要原因是地形条件C西北干旱半干旱东西差异大 D青藏高寒区从四周向中心差异大 3、“地球之肾”为我们带来的效益有:A、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B、 保护农田 C、净化水源 D、调节气候4、下列行动是属于保护“地球之肾”的是:A、退田还湖 B、退耕还林 C、退耕还泽 D、退耕还牧5、图9中分别是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近年来,这“三江并流”的河源地区河流流量减少,有的支流出现干涸现象。其主要自然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川后退 B、植被遭到破坏,水源涵养量减少C 、人口剧增,农业灌溉用水增多 D、工业发展快,引水量增多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

23、据此回答67题:6、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关于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B、是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7、关于淮河南北地理特点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淮河以北的耕地以旱地为主,以南的耕地以水田为主 B、淮河以北的主要水果是柑橘,以南的主要水果是苹果C、淮河以北的民居注重通风透气,以南的民居注重防寒保暖 D、淮河以北的森林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以南的森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8三峡电站成为我国最大电站的自然条件有 A长江上游流量大且为唯一入海通道 B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C地势落差大

24、 D解决华东、华中能源的需要9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B山西劳动力资源丰C山西炼铝工业的社会协作条件较好 D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1993年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以后石油进口的数量逐年增长。2003年入夏以来,全国许多省区又不同程度地面临供电不足的问题,据此,回答1012题: 10我国能源分布的特点是A山西和内蒙古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B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C西南地区水能资源比较集中 D煤炭资源在北方各省区较均匀分布11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C水陆交通便利 D城市

25、密集,智力资源丰富12流域的自然背景,主要影响着河流的 A利用方式 B矿产的开发程度 C开发方向 D交通运输方式二、综合题1、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如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下列自然区的名称:A ,B 。(2)A区与C区的界线与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3)图中A与B之间大致以 为界。(4)G流域的中游经常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形成该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是 。(5)填写下表,比较A、C两区自然特征的差异。AC主要地貌单元气候植被河流2、读“五大湖地区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最重要的(矿产)产区。(2)图中B是市, E是市,其中有“汽车城”之称的是,享有“钢都”之称的是(

26、填字母)。(3)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矿产)的运输方向,实线箭头表示(矿产)的运输方向。(4)图中各城市共有的工业部门是工业,该种工业布局的方式属型,发展该种工业的有利条件有:资源条件是 ,交通条件是 ,农业条件是 ,历史条件是。3、对比下表中有关三江平原与太湖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的有关资料,分析并回答:(1)两大商品粮基地中,水热条件较好的是 ,其气候类型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2)三江平原人均粮食比太湖平原高,其原因主要是: (3)太湖平原耕地面积比三江平原小,但粮食总产量是三江平原的近十倍,为什么?(4)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并请你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4、阅读资料,完成各小

27、题。资料1:中国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中国的前沿阵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资料2:珠江三角洲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示意图。 (1)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作为产业转入区的原因是: A是珠江三角洲在第一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的产业,主要为 产业。 (2)第一次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有何影响?5、读甲、乙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1)对比甲、乙两幅图中A、B所表示的区域的地理特征,填下表。地 区AB地形区气候异类型特点同土 壤耕地类型耕作制度主要

28、能源(2)A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其形成主要原因是: 这种生态问题对当地及黄河下游地区造成哪些危害? 针对这种生态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3)A所在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该区域能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哪些?该区域在能源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4)乙图中C处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是什么?一、 单项选择题二、双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ACBDADACABACADACADACCDAC三、综合题1、(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青藏高原区(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与半湿润区分界线、草原带与森林带的分界线、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3)昆仑山阿尔金山祁

29、连山(4)水土流失 土质疏松,暴雨集中,地面缺乏植物保护(5)AC主要地貌单元高原、盆地、山地平原、丘陵、高原气候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润植被草原、荒漠森林河流较少,水量小较多,水量较大2、(1)铁矿 (2)芝加哥匹兹堡CE (3)铁矿石煤炭(4)钢铁资源(或煤铁复合体)煤、铁资源丰富五大湖和运河廉价水运条件农业基础好开发历史悠久(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3、(1)太湖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2)耕地面积比太湖平原大,但总人口不到太湖平原的四分之一 (3) 太湖平原水热条件好,稳产高产农田比重高,一年可以耕种两次。(4)存在问题:主要问题是稳产高产农田比重低,水热条件较差

30、。改进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确保旱涝保收;培育优良品种,提高作物的抗旱防寒能力。4、(1)原因: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优惠的政策 A 劳动密集型产业。 (2)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缩短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进程。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其他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一体化。 改变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环境,使部分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原来的乡村变成高度工业化的地区,同时使部分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加重。 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劳动力转向第二产业。 5、(1)地 区

31、AB地形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气候异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同雨热同期土壤类型黄土紫色土耕地类型旱地水田耕作制度二年三熟一年二熟到三熟主要能源煤水能、天然气(2) 水土流失严重。自然原因: 1、黄土的特性 :黄土以粉沙颗粒为主,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 2、降水特点: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3、地质构造:地质灾害频繁,4、植被稀少人为原因:毁林开荒, 过度放牧和采樵,开垦陡坡,滥用土地危害。对当地的影响是:土壤中养分流失,土层变薄,土壤结构受到破坏,造成耕地质量恶化,土壤肥力下降,导致生态恶化。对黄河下游地

32、区的影响:水土流失导致淤塞河道,加剧洪涝灾害。 生物措施: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工程措施:通过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3)A区域能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煤种齐全,媒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因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且随人口增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广阔。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较好的条件。(4)C处位于我国第一和第二及第二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 C处处于我国湿润区,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 1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