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555.12KB ,
资源ID:538581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3858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常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常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含解析.docx

1、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二语文2022.04(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准考证号要填涂清楚。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卷的整洁。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

2、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科学是一个来自西方的舶来品,要理解科学就必须回到西方的语境中。在西方历史上,科学有两个前后相继的形态,第一是希腊科学,第二是近代科学。希腊科学是非功利的、内在的、确定性的知识,源自希腊人对于自由人性的追求。这一科学形态的典型代表是演绎数学、形式逻辑和体系哲学。近代科学继承了希腊科学的确定性理想,但增加了主体性、力量性诉求,成为今天具有显著的实际用途、支配人类社会发展、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导力量。近代科学的主要代表是数理实验科学。它通过实验取得科学知识的实际效果,通过数学取得科学知识的普遍有效性。数理实验科学的模式最早在物理学中取得

3、成功,后来相继在化学和生命科学中大展宏图。从19世纪开始,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陆续转化为相应的技术,引发了相关的产业革命,兑现了数理科学早期的求力理想。然而,大规模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也引发了环境危机、生态危机,这是人类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有必要关注另一种已经被边缘化的科学类型,即博物学(或译为“自然志”)。它是与希腊以来的自然哲学传统相对应的另一种科学类型,即着眼于事物的具体性(而非抽象概念)、探讨事物的直接经验特征(而非一般本质)的科学。在人类的诸种文明中,博物学(自然志)比数理科学更为常见。数理科学是希腊人的独特创造,而每一种古代文明都有自己的自然志传统。自然志亲近自然

4、、鉴赏自然,比数理实验科学更少侵略性,可以用来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国古代没有出现数理实验科学,但不缺少自然志。作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之大成的明末四大科技名著农政全书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和徐霞客游记均是自然志作品。以自然志(博物学)的眼光重修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可以获得更多的教益和启示。追问和思考“什么是科学”的问题,在今天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中国人从19世纪后期开始接受西方的科学,实则是时代大变故造成的被动、无奈之举。驱使我们发展科学的仍然是富国强兵、民族振兴这样的功利主义动机,对真理的追求、对未知的好奇、以求知为乐趣的自由心态远远没有被充分激活。中国人要在未来引领世界文明的发展方向

5、,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就不能再满足于出于单纯功利主义的目的学习和运用科学,而是要习得居于源头处的希腊科学精神,改造我们的文化土壤,使科学能够在中华文化中生根发芽,否则,科学对于我们永远只是达成其他目的的手段、工具,无法成为有独立价值、自主发育生长的文化母体。其次,发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正在给人类造成新的生存危机,这种危机已被西方人意识到。然而,单纯作为手段和工具进入中国的科学,酿成了严重的危机却未能为国人所意识到,国人也尚未动员自身文化中的资源以克制这种危机。盛行于20世纪中国社会的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当下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恰恰反映了中国人对现代科学的本质和来源缺乏基本的反思。就此而言,追

6、问什么是科学,实际上具有极其紧迫的现实意义。最后,就科学而言,中国传统的优长之处在技术,在博物学(自然志),不在数理科学。如果一味考虑面子,挖空心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数理科学方面的世界第一,那是自欺欺人,也不能真正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世界的交汇点。重写中国古代科技史,不仅是科技史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当代科学文化建设的需要。(摘编自吴国盛什么是科学)材料二:自近代科学兴起以来,人类见证了科学改造世界的力量,也充分享受到了科学成果带来的社会福祉。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自主性,如果任其无约束地发展,它的潜在成果既有可能造福人类,也有可能摧毁人类。如何让科学始终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是今

7、天人类亟需解决的问题,科技伦理的兴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科技伦理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有效的规范,保证科学研究的所有环节都处于伦理的规训下,使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科技伦理发生作用的空间结构包括政策环境、研究主体、研究手段、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等,这个研究链条的每个环节内都存在伦理缝隙。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科学就会从人类福祉变成人类的噩梦。近代科学是西方的产物,对于中国人来讲,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我们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与经验,因而在科技伦理上存在先天的不足。另外,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也缺少这方面的系统训练,从而导致我国科技人员对科技伦理的认识严重不足,部分科

8、研人员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约束地从事后果高度不确定的研究。再加上国人对于前沿科技成果的极度期盼,促成需求的扩张,加剧了科技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这就无形中助长了科研人员冒险的热情。因此可以说,践行负责任的研究,恰恰是中国科技界应该展现给世界的一种形象。(摘编自李侠科技伦理:没有约束的科技是危险的)1. 下列关于“科学”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希腊科学和近代科学两者的代表不同,后者对前者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具有显著的实际用途。B. 数理实验科学主要通过数学取得科学知识的实际效果,通过实验取得科学知识的普遍有效性。C. 科学进入中国是出于民族振兴的功利主义动机,在中国生根还

9、需国人探索科学的本源和精神。D. 科学具有强大的自主发展的力量,任其无约束发展可能摧毁人类,由此促使了科技伦理的兴起。2.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化中既缺乏科学的基因,也缺乏科学发展壮大的土壤,所以科学在中国无法拥有独立价值,自主发育生长。B. 为了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难题,需要关注被边缘化的博物学,因为中国古代没有数理实验科学,但不缺少博物学。C. 科技伦理的目标是使科学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只要目标是美好的,科学研究就是符合科技伦理的。D. 中国科学界在科技伦理上先天不足,与中国从19世纪后期才开始接受西方科学,此前缺乏相对应的传统与经验有

10、关。3. 材料一是吴国盛什么是科学一书的结语,总结了该书各章节内容,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该书章节标题的一项是( )A. 西方科学溯源B. 科技伦理研究C. 中世纪的科学形态D. 中国古代的博物学4. 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作者皆为科学哲学系教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两人观点的异同。5. 你将代表班级在学校科技节学生论坛上发言,主题是“我国该如何应对科技发展所引发的人类新的生存危机?”,请结合两则材料,列出发言稿的要点。【答案】1. B 2. D 3. B 4. (1)同:都认为科学(科技的发展)既造福了人类,又引发了人类新的生存危机;都旨在探讨我国应如何应对科技发展所引发的人类新的生存危机。(2)

11、异:材料一强调解决危机的办法是回归科学史,重新思考“什么是科学”的命题;材料二强调解决危机的办法是着眼于科技伦理的研究和践行。 5. 反思现代科学本质和来源,学习希腊科学精神;改变出于功利主义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以博物学(自然志)的眼光重修中国古代科技史;重视科技伦理,使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保证我国科技人员践行符合科技伦理的、负责任的研究。【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数理实验科学主要通过数学取得科学知识的实际效果,通过实验取得科学知识的普遍有效性”错误,原文材料一“近代科学的主要代表是数理实验科学。它通过实验取得科学知识的实际效果,通过数学取得科学知

12、识的普遍有效性”,可知主要通过实验取得科学知识的实际效果,通过数学取得科学知识的普遍有效性。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所以科学在中国无法拥有独立价值,自主发育生长”错误,根据原文材料一“中国人要在未来引领世界文明的发展方向,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就不能再满足于出于单纯功利主义的目的学习和运用科学,而是要习得居于源头处的希腊科学精神,改造我们的文化土壤,使科学能够在中华文化中生根发芽,否则,科学对于我们永远只是达成其他目的的手段、工具,无法成为有独立价值、自主发育生长的文化母体”,可知因果关系不恰当。B.“因为中国古代没有数理实验科学,但不缺少博物学”

13、错误,根据原文材料二“然而,大规模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也引发了环境危机、生态危机,这是人类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有必要关注另一种已经被边缘化的科学类型,即博物学(或译为“自然志”)”,“中国古代没有出现数理实验科学,但不缺少自然志”,“以自然志(博物学)的眼光重修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可以获得更多的教益和启示”,可知因果关系不恰当。C.“只要目标是美好的,科学研究就是符合科技伦理的”错误,根据原文材料二“科技伦理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有效的规范,保证科学研究的所有环节都处于伦理的规训下,使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科技伦理发生作用的空间结构包括政策环境、研究主体、研究手段、

14、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等,这个研究链条的每个环节内都存在伦理缝隙。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科学就会从人类福祉变成人类的噩梦”,可知,只要就过于绝对,目标美好,科学研究不一定符合科技伦理。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材料一“科学是一个来自西方的舶来品,要理解科学就必须回到西方的语境中”“在西方历史上,科学有两个前后相继的形态,第一是希腊科学,第二是近代科学。希腊科学是非功利的、内在的、确定性的知识,源自希腊人对于自由人性的追求。这一科学形态的典型代表是演绎数学、形式逻辑和体系哲学”,可知材料一讲了西方科学溯源、中世纪的科学形态。根据原

15、文材料一“近代科学的主要代表是数理实验科学。它通过实验取得科学知识的实际效果,通过数学取得科学知识的普遍有效性。数理实验科学的模式最早在物理学中取得成功,后来相继在化学和生命科学中大展宏图。从19世纪开始,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陆续转化为相应的技术,引发了相关的产业革命,兑现了数理科学早期的求力理想。然而,大规模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也引发了环境危机、生态危机,这是人类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有必要关注另一种已经被边缘化的科学类型,即博物学(或译为自然志)”,可知材料一讲了近代科学的主要代表是数理实验科学以及中国古代的博物学。根据原文材料二“科技伦理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有效的规范,保

16、证科学研究的所有环节都处于伦理的规训下,使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科技伦理发生作用的空间结构包括政策环境、研究主体、研究手段、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等,这个研究链条的每个环节内都存在伦理缝隙。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科学就会从人类福祉变成人类的噩梦”可知材料二讲了科技伦理研究,所以B不属于材料一章节标题下的内容。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相同点:根据原文材料一“近代科学继承了希腊科学的确定性理想,但增加了主体性、力量性诉求,成为今天具有显著的实际用途、支配人类社会发展、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导力量”“然而,大规模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也引发了环

17、境危机、生态危机,这是人类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材料二“自近代科学兴起以来,人类见证了科学改造世界的力量,也充分享受到了科学成果带来的社会福祉。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自主性,如果任其无约束地发展,它的潜在成果既有可能造福人类,也有可能摧毁人类”,可知都认为科学(科技的发展)既造福了人类,又引发了人类新的生存危机;根据原文材料一“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有必要关注另一种已经被边缘化的科学类型,即博物学(或译为“自然志”)”,材料二“如何让科学始终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是今天人类亟需解决的问题,科技伦理的兴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可知都旨在探讨我国应如何应对科技发展所引发的人类新的生存危机。

18、不同点:根据原文材料一“追问和思考什么是科学的问题,在今天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其次最后”可知材料一强调解决危机的办法是回归科学史,重新思考“什么是科学”的命题;根据原文材料二“科技伦理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有效的规范,保证科学研究的所有环节都处于伦理的规训下,使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科技伦理发生作用的空间结构包括政策环境、研究主体、研究手段、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等,这个研究链条的每个环节内都存在伦理缝隙”“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也缺少这方面的系统训练,从而导致我国科技人员对科技伦理的认识严重不足,部分科研人员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约束地从事后果高度不确定的研究。再加上国人对于前沿科

19、技成果的极度期盼,促成需求的扩张,加剧了科技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这就无形中助长了科研人员冒险的热情。因此可以说,践行负责任的研究,恰恰是中国科技界应该展现给世界的一种形象”,可知材料二强调解决危机的办法是着眼于科技伦理的研究和践行。【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根据原文材料一“在西方历史上,科学有两个前后相继的形态,第一是希腊科学,第二是近代科学。希腊科学是非功利的、内在的、确定性的知识,源自希腊人对于自由人性的追求。这一科学形态的典型代表是演绎数学、形式逻辑和体系哲学”,可知要反思现代科学的本质和来源,学习希腊科学精神。根据原文材料一“近代科学继承了希腊科学的确定性理

20、想,但增加了主体性、力量性诉求,成为今天具有显著的实际用途、支配人类社会发展、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导力量”,“然而,大规模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也引发了环境危机、生态危机,这是人类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可知要改变出于功利主义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根据原文材料一“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有必要关注另一种已经被边缘化的科学类型,即博物学(或译为“自然志”)”,可知要以博物学(自然志)的眼光重修中国古代科技史。根据原文材料二“自近代科学兴起以来,人类见证了科学改造世界的力量,也充分享受到了科学成果带来的社会福祉。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自主性,如果任其无约束地发展,它的潜在成果既有可能造福人类,也有可能

21、摧毁人类。如何让科学始终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是今天人类亟需解决的问题,科技伦理的兴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可知要重视科技伦理,使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根据原文材料二“近代科学是西方的产物,对于中国人来讲,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我们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与经验,因而在科技伦理上存在先天的不足。另外,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也缺少这方面的系统训练,从而导致我国科技人员对科技伦理的认识严重不足,部分科研人员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约束地从事后果高度不确定的研究。再加上国人对于前沿科技成果的极度期盼,促成需求的扩张,加剧了科技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这就无形中助长了科研人员冒险的热情。因此可以说,

22、践行负责任的研究,恰恰是中国科技界应该展现给世界的一种形象”,可知要保证我国科技人员践行符合科技伦理的、负责任的研究。(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儿子的敌人莫言黎明时分,震耳欲聋的巨响把正在恶梦中挣扎的孙寡妇惊醒了。爆炸的强光像闪电抖动,气浪震荡窗纸,发出嗦嗦声响。她走到院子里。下雪了。她想,大慈大悲的菩萨,保佑我的儿子吧。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大林前年死在打麻湾的战斗中,小儿子小林正在随军攻打县城。炮声停止了,从西南方传来一阵刮风般的枪声,似乎还夹杂着人的呐喊,军号的声音似乎漂浮在枪声和人声之上。她知道,只要有号声,就说明儿子还活着。小林是个号兵。中午

23、时分,又一阵枪声响过,但这一次她没有听到军号。她浑身打着哆嗦,飞快地跑出去。没等她跑出村子,络绎不绝的担架队就挡住了去路。担架队漫长得像一条河。她哭嚎着,跟着往前跑。担架队停在打谷场上。还没落地,就有七八个医生冲出来。她也跟着冲过去。哭喊着儿子的名字。女卫生员拉住她的胳膊,粗声粗气地说:大娘,您就不要添乱了!她把哭声强压下去,悲哀鼓得胸膛疼痛难忍。黄昏时刻,做完手术的伤兵都抬走了,神情疲惫的医生和嗓音嘶哑的女卫生员也走了,留在场院里的,是死去的士兵。天依然阴沉,但西边的天脚出现了一片杏黄的暖色。轻薄的雪片在空中团簇,宛如毛草草的柳絮,降落在死者脸上。她一遍遍地看着他们,从一具尸体到另一具尸体。

24、她用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拂去他们脸上的雪花。她感到手上粗糙的老皮,摩擦着那些年轻的面皮,就像摩擦着绸缎。后来,村长和民兵架着她的胳膊把她送回了家。民兵把她抬到炕上,村长大声说:睡吧,老婶子,小林没死!她嗫嚅着:不,你们骗我,小林死了,小林她迷迷糊糊地闭上了眼睛。二她刚刚闭上眼,就听到胡同里一阵喧哗。一个清脆的声音问讯着:“这里是孙小林的家吗?”她大声答应着坐起来,就像一团云从炕上飘下来,随即她就看到,昨天见过的那个女卫生员提着一盏放射黄色光芒的马灯,背着一个棕色的牛皮挎包,带子上拴着一个伤痕累累的搪瓷缸子,还有一条洁白的毛巾,清脆的声音就从她口里发出:“这里是孙小林家吗?”女卫生员表情严肃。两

25、个青衣民夫抬着担架站在身后,担架上捆着一根粗大的席筒。女卫生员将一把金黄色的铜号递给她:“孙大娘,您的儿子孙小林,在攻打县城的战斗中牺牲了!”她感到那把军号就像一块烧红了的热铁,烫得手疼痛难忍,还发出滋滋啦啦的声响。她把烫人的铜号紧紧地接在怀里,就像接住吃奶的婴儿。“孙大娘,您的儿子牺牲在冲锋的队列里,他的死是光荣的。请您赶快验收,我们去送别人的儿子回家。”村长歪过头吩咐民兵队长:“把席子解开,让大婶看看儿子。”一道灿烂的绿光随着席筒的张开流泄出来,一个身穿绿衣的士兵鲜明地出现在她的眼前。她的哭声一下子堵住了。菩萨啊,她的心激动地跳动着,这不是我的儿子!他们抬来的不是我的儿子!她把头低下去,一

26、直低到离那个士兵很近的地方。她嗅到了像结了冰的糖葫芦散出的甜丝丝的气味。死者很年轻,跟她的儿子同样年轻,肯定也没超过二十岁。一绺看上去非常柔软的头发遮住了他的额头,脸色像冻了的苹果,凝着一层深红的蜡光,两道浓眉下,漆黑的睫毛交叉在一起。这是一张年轻漂亮的脸,脸上凝固着甜蜜的微笑。女卫生员眼里跳动着惊恐不安的光芒:“这怎么可能?我亲眼看着他卷进席筒的,他没穿敌人的衣服。”民兵队长冷冷地说:“好啊,你们把一个敌人抬了回来!你们把烈士的遗体抛弃了!”“也许是临时换了套衣服?这种事情打扫战场时经常有。大婶子,你好好认认,这是不是小林?”村长老练地说。她把眼睛几乎贴到了青年的脸上,嗅到一股熟悉的奶腥气。

27、她将死者额上那绺头发拢上去,看到他双眉之间有一个蓝色的洞眼,边缘光滑而规整,犹像匠人用钻子钻出来的。她默念着:也是个苦孩子啊!她的眼泪如同连串的珠子,滴落在死者手上。这时,她听到一个细弱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大娘,我不是您的儿子,但请说我就是您的儿子,否则我就要被野狗吃掉。大娘,求求您,您对我好,我娘也会对您的儿子好”她感到鼻子一阵酸热。她把脸贴到士兵脸上,大声哭喊着:“儿子,你就是我的儿子”院子里只剩下她和年轻人了。她找出一条新的毛巾,蘸了热水给他擦脸。她将小林与眼前的士兵进行了对比,越来越感到他们相似,简直就像孪生兄弟。她找出小林的衣裳,给他换上。她想,无论如何也得弄副棺材。她把墙根那个木柜

28、拖出来,将破衣烂衫揪出来。她嘟哝着:“孩子,委屈你了”三她听到有人在胡同里大声喊叫;“这是孙小林的家吗?”她急忙从炕上爬起来,到了大门外,看到那个女卫生员提着一盏马灯,斜背着一个牛皮挎包带子上拴着一个伤痕累累的搪瓷缸子和条洁白的毛巾急匆匆地走过来。女卫生员身后,两个青衣民夫抬着一副担架,担架上捆着一根粗大的席筒。女卫生员满面悲凄,低声问讯:“这里是孙小林的家吗?”(有删节)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对络绎不绝的担架队、冲出来的医生、声音哑的卫生员的描写,体现出伤亡的严重、战事的惨烈残酷。B. 女卫生员嗓音的变化以及孙大娘听到问讯后像一团云从炕上飘下来,

29、暗示了当时的场景是孙大娘的一个梦境。C. 孙大娘认下眼前的士兵,是在儿子生死未卜的悲痛中将其认作了儿子的“替身”,找到了自己情感倾泻的对象。D. 铜号像烧红的热铁般烫手,还发出声响,以鲜明的幻觉形象地写出了孙寡妇听闻小林牺牲之后的巨大悲痛。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对马灯、铜号、牛皮挎包等意象进行色彩描写,既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隐藏着战争的气息。B. 小说兼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描写,刻画了鲜明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内心细腻的情感。C. 小说主要采用全知叙述视角,全面地展现战斗场景。同时兼用孙大娘的有限叙述视角,丰富叙述的层次性。D.

30、小说运用幻觉现实主义手法,以虚写实,以梦境折射出孙大娘真实而丰富内心世界,强化了主题的呈现。8. 文中画线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小说标题“儿子的敌人”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答案】6. C 7. C 8. 写出环境的温暖(温馨)、轻盈、美好,与死亡士兵的景象形成对比,表达了死亡的冷酷和沉重。 9. “儿子的敌人”是孙大娘梦境中被误抬回来的敌方士兵;“儿子的敌人”也是“苦命的孩子”,借孙大娘的感慨表达对死者的同情与悲悯。“儿子的敌人”“就像”儿子的“孪生兄弟”,彰显了人性的光辉与伟大。【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

31、“在儿子生死未卜的悲痛中将其认作了儿子的替身,找到了自己情感倾泻的对象”错误,根据原文“她默念着:也是个苦孩子啊!她的眼泪如同连串的珠子,滴落在死者手上。这时,她听到一个细弱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大娘,我不是您的儿子,但请说我就是您的儿子,否则我就要被野狗吃掉。大娘,求求您,您对我好,我娘也会对您的儿子好”,“她感到鼻子一阵酸热。她把脸贴到士兵脸上,大声哭喊着:儿子,你就是我的儿子”,可知孙大娘认下眼前的士兵是出于一个母亲对不幸孩子的同情和悲悯,并不是找一个替身来倾泻悲痛。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全面地展现了战斗场景”错误,小说基本没有展现战斗场景,只是

32、写了孙寡妇耳中所闻的枪炮声,以及战场后方的情况,更显示不出“全面”。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原句“西边的天脚出现了一片杏黄的暖色”,写出环境的温暖(温馨)、轻盈、美好;“天依然阴沉”,渲染了压抑的气氛;“轻薄的雪片在空中团簇,宛如毛草草的柳絮,降落在死者脸上”,写了死亡士兵的景象,与“杏黄的暖色”形成对比,突显了死亡的冰冷残酷。【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标题的含义的能力。“一道灿烂的绿光随着席筒的张开流泄出来。她的哭声一下子堵住了。她看到,一个身穿绿衣的士兵鲜明地出现在她的眼前。菩萨啊,她的心激动地跳动着,这不是我的儿子他们抬来的不是我的儿子”“

33、好啊,你们把一个敌人抬了回来!你们把烈士的遗体抛弃了”,在孙大娘梦境中,“儿子的敌人”是被误抬回来的敌方士兵,是被符号化的具体的人。“她默念着:也是个苦孩子啊她的眼泪如同连串的珠子,滴落在死者手上”,“儿子的敌人”也是“苦命的孩子”,借孙大娘的感慨表达对死者的同情与悲悯,所以孙大娘认下了这具可能是“儿子的敌人”的尸体。“她将小林与眼前的士兵进行了对比,越来越感到他们相似,简直就像孪生兄弟。她找出小林的衣裳,给他换上”,“儿子的敌人”“就像”儿子的“孪生兄弟”,“儿子的敌人”也是人,也有父母家人,彰显的是普遍人性的光辉与伟大。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

34、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

35、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二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

36、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泪罗以死。(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三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选自新书校注)四世言

37、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B.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C.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38、D.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奉车,奉车都尉,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驾。B. 斧钺,古代作战用兵器,也是斩刑所用工具,这里指受重刑。C. 黔首,与“黎庶”“南冠”“鲰生”意思相同,指百姓。D. 少牢,指古代祭祀用羊、猪各一头,再加上牛一头即“太牢”。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武立场坚定,大义凛然。面对李陵的软硬皆施,威逼利诱,苏武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表现冷峻。B. 屈原正道直行,高洁不屈。面对“举世皆浊”“世人

39、皆醉”的现实,屈原坚守理想,不受玷污,以死警世。C. 秦始皇武力统治,威振四海。对外向南北军事出击,对内废仁政弱化百姓,还加强防卫策略,固守天险。D. 庄宗恪守父命,矢志复仇。用兵前请三矢,凯旋后还三矢,恭敬收藏,于强敌中竭诚忧劳,故能有所成就。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2)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4. 请结合一、二则材料,简要谈谈苏武和屈原忠君报国表现的异同。【答案】10. D 11. C 12. A 13. (1)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江边一边走一边吟唱,面容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

40、瘦削)。(2)这三件事,是我感到遗憾的事。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愿! 14. (1)相同点:两人都以赤诚事君,不惜捐躯报国。(2)不同点:苏武以君臣之义为上,宁死不辱使命(宁死维护国家尊严):屈原则更忧愤君王不辨贤佞,以死抗争明志(以死警醒君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本题中,“故使陵来说足下”,“足下”是“说”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BC;“终不得归汉”,“汉”是“归”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A

41、。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南冠鲰生指百姓”错误。“南冠”指囚犯,“鲰生”指浅陋无知的人。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面对李陵的软硬皆施,威逼利诱”错误。李陵没有对苏武威逼利诱。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被”,披散;“行吟”,一边走一边吟唱;“颜色”,脸色;“形容”,形体面貌;(2)“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恨”,遗憾;“与”,给。【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相同点:结合“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人又谁能以身之察

42、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泪罗以死”分析可知,两人都以赤诚事君,不惜捐躯报国。不同点:结合“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分析可知,苏武以君臣之义为上,宁死不辱使命(宁死维护国家尊严):结合“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泪罗以死”以及课文“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分析可知,屈原则更忧愤君王不辨贤佞,以死抗争明志(以死警醒君王)。

43、参考译文:(一)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棫阳宫,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随皇上去祭祀河东土神,骑着马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杀。我离开长安的时候,你的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的夫人年纪还

44、轻,听说已改嫁了,家中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如今又过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精神恍惚,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 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侍

45、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二)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

46、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三)到了秦始皇,他发扬六代传下来的功业,像驾车似的挥动长鞭来驾御各诸侯国,吞并了东周和西周两个小国,灭亡了六国诸侯,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控制天下,手持刑杖来鞭笞天下的人民,声威震慑四海。向南方夺取了百越的土地,把它设为桂林郡(今广西百色东北)和象郡(今广西崇左);百越的君长们,低着头,用绳子拴住自己的脖子来投降,把自己的性命交给秦王朝的下级官吏掌握。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

47、筑万里长城,作为边疆上的屏障来防守,把匈奴向北驱赶了七百多里;匈奴人不敢到南边来牧马,兵士也不敢搭起弓箭来报仇。于是废除了先王的治国之道,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著作,以图使老百姓愚昧无知;他还毁坏各地的名城,杀戮豪杰,收集天下的武器集中到咸阳,熔化刀剑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像,来削弱天下人民的反抗力量。然后依凭华山当作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依据亿丈高的华山,临守着深险莫测的黄河,作为守卫的险要之地。良将拿着强弓,防守重要的地方,可靠的大臣带领精干的士兵,摆列着锋利的武器,严厉盘查过往的行人是谁。(选自新书校注)(四)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

48、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支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用漂亮的锦囊装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注武均州:指均州知府兼内安抚使武巨。胡儿:指金人。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历代皇帝的陵墓在西京

49、,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15.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首联写诗人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赋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B. 额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一朝破灭。C. 颈联用比喻手法,写宋王朝历代皇帝的仁恩深如“雨露”,国家中兴后颁布的赦令传得快如“风雷”,生动形象。D. 本诗和陆游书愤的感情异中有同,都流露出抗金复国、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抒发自己功业难成的悲愤伤感。16. 本诗尾联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都采用了融情于景的手法,请简要

50、分析这两联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之处。【答案】15. D 16. 本诗尾联运用了想象(虚写),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北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西京,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临安春雨初霁颔联写自己整夜未睡,从听觉角度写自己听到春雨与叫卖杏花之声,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反衬出自己郁闷、惆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抒发自己功业难成的悲愤伤感”错,从全诗来看,诗人的情绪是乐观自信的。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尾联“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意为:可以料想明年寒食

51、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驿路梨花处处开”是一处想象的景色,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第二年寒食节朝廷将派出祭扫官沿着开满梨花的驿道,去西京洛阳祭扫,画面温馨优美。诗人听闻了“武均州报已复西京”的消息,可以说欣喜若狂,但本句却不直接写自己的心情,而是通过想象来年梨花处处盛开,扫墓使者经过驿道前来向先帝报告喜讯的景象,通过梨花的繁盛开放来形象细腻地表达自己“心花怒放”之喜悦,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临安春雨初霁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写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其实,“小楼一夜听

52、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听”字以及“卖杏花”都表明这是从听觉角度写的,“一夜”“听春雨”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而“卖杏花”则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反衬出自己郁闷、惆怅。(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兼有国风“_”和小雅“_”的写作内容和特点。(2)下图是丰子恺依据杜甫诗客至所绘漫画,与画中情形对应的诗句是“_,_”。(3)诸葛亮被奉为旧时代官员的典范,他忠贞与智慧兼备,鞠躬尽瘁,功绩彪炳,仅宋代就有无数诗词对他高度褒扬,如“_,_”。【答案】 . 好色而不淫

53、. 怨诽而不乱 . 肯与邻翁相对饮 . 隔篱呼取尽余杯 . 出师一表真名世 . 千载谁堪伯仲间#借君白羽扇,万马饮黄河#称吴称魏已纷纷,渭水西边独汉臣#惟有忠臣心,风雨不可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淫”“诽”“篱”“载”“渭”“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个国家总是在不断摸索中逐渐成长壮大。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是起着 的作用。一百多年前,五四运动爆发,爱国学生面对敌人枪弹的威胁而 ,他们通过举行游行示威、街头公开演说、直接参与

54、抗战、组建政治社团、开展政治请愿等多种方式参与爱国政治斗争,做出了很多 的事情。即便有许多的青年学生喋血身亡,但后继者毅然 ,奋然前行。五四运动由青年发起,它开启了中华民族命运的重大转折,促进了全民族的觉醒,扭转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以“爱国、民主、科学、进步”为重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作为一种基因,在一百多年的风雨兼程中已植入到中国人的思想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青年更应肩负使命,勇挑重担。不必空羡先辈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留下了闪光青春,也不用遗憾没有赶上新中国初期如火如荼的建设高潮,有我们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今天,我们这一代青年责任更沉重,使命更伟

55、大。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举足轻重 殒身不恤 惊天动地 长歌当哭B. 举足轻重 鞠躬尽瘁 惊天动地 声泪俱下C. 不可估量 鞠躬尽瘁 摄人心魄 声泪俱下D. 不可估量 殒身不恤 摄人心魄 长歌当哭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用遗憾没有赶上新中国初期如火如荼的建设高潮,也不必空羡先辈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留下了闪光青春,我们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B. 不用遗憾没有赶上新中国初期如火如荼的建设高潮,也不必空羡先辈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留下了闪光青春,我们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C. 不必空羡先

56、辈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留下了闪光青春,也不用遗憾没有赶上新中国初期如火如荼的建设高潮,我们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D. 不必空羡先辈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留下了闪光青春,也不用遗憾没有赶上新中国初期如火如荼的建设高潮,我们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20. 鲁迅笔下的刘和珍就是文中所说的青年学生的代表。请结合所学内容,为刘和珍获评“我最感动的课文人物”写一段颁奖词。要求:符合人物特征,语言表达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80字。【答案】18. A 19. D 20.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

57、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举足轻重:一挪脚就影响两边分量的轻重。形容有实力,所处的地位很重要,一举一动都对全局有重大影响。不可估量:难以估计。语境强调大学生在历史进程中作用很重要,应选“举足轻重”;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鞠躬尽瘁:指不辞辛劳,尽力于国事,形容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语境指爱国学生面对敌人枪弹的威胁,即使献出生命也不顾惜,应选“殒身不恤”;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这里是说爱国学生做出了很多声势浩大的爱国的事情,应选“惊天动地”

58、。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声泪俱下: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这里指后继者应当把对牺牲的爱国学生的悲痛化为力量,应选“长歌当哭”。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语序不当,“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应改为“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成分残缺,“有我们自己的际遇和机缘”缺主语,可将“我们”提到前面做主语,改成“我们有自己的”。AB项“不用遗憾没有赶上新中国初期如火如荼建设高潮,也不必空羡先辈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留下了闪光青春”语序不当,应先说“不必空羡先辈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留下了闪光青春”,再说

59、“也不用遗憾没有赶上新中国初期如火如荼的建设高潮”。全部改对的是D项。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颁奖词的能力。首先把握颁奖词的写法: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人物的事迹,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人物。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而是将人物事迹点到为止,让人们自然而然地心领神会。语言要有文采,有感染力。刘和珍应重点突出其勇敢无畏、心怀国家的特点,可以抓住她始终微笑这一细节;另外要突出其牺牲的意义,在于唤醒人们的爱国热情,让“庸人”警醒等。(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因此,我们

60、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他们从对恶事的无知中得到的益处,比别人从对美德的认识中得到的益处多得多。此外,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心。我认为这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

61、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且不说母兽对幼兽的温情和在危险时刻不惜牺牲性命保护它们,我们经常看到,就连马也是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的身体跑过去的。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的;有些动物甚至还以某种方式掩埋它们死去的同类。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感同身受的。21.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A. 在黑猩猩救援中心,一只老黑猩猩去世后,它的同伴送它最后一程。B. 一名残疾人由他的服务犬拉着轮椅奔跑。C. 地震后大熊猫紧紧抱住饲养员,生怕他离开。D. 一名战士退伍时,他一直训练的警犬拉扯他的行李,

62、不让他走。22. 文中的“野蛮人”和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小邦寡民”有哪些相似之处?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答案】21. A 22. 欲念平静,对恶事无知,不会过于为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画线句子的观点是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怜悯指的是哀怜、同情。A.黑猩猩送去世的老黑猩猩一程,体现的是同伴之间的哀怜、同情,符合支撑画线句观点的论据。B.服务犬拉着轮椅奔跑,体现的是为身障人士日常

63、生活提供协助,有助减少身障人士对他人的依赖并找回自信心。此句与画线句观点不太符合。C.地震后大熊猫紧紧抱住饲养员,体现的是震后熊猫的害怕、紧张之情,与画线句观点不符合。D.战士退伍,训练的警犬拉扯他的行李,不让他走,体现的是警犬对战士的依依不舍的感情,与画线句观点不符合。故选A。【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根据原文“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

64、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心”,可知“野蛮人”有欲念平静,对恶事无知,不会过于为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的特点。国家小、人口少。让有十倍百倍人力的各种器械没有用处;让百姓重视生死之地而不往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人乘用;虽然有铠甲、兵器,却没有地方展示。让百姓重新过上结绳记事那样原始纯朴的生活。让百姓吃得甘甜、穿得漂亮、住得安生、依照当地的风俗活得快乐。尽管国家与国家之间彼此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彼此听得见,但是百姓自给自足、安居乐业,到老至死也不相往来。老子的“小邦寡民”,针对的是当时已经开始的、危害人民的大国兼并行为通过战争兼并土地、掠夺人民。

65、老子的这段话,表述了他的理想社会。老子并不是要求人们倒退到原始社会,而是要求人们“知其文明,守其朴素”,即欲念平静,对恶事无知,“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会过于为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动静相因,动则有静,静则有动。程颐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动与静美好的人生,应该是“动”与“静”巧妙相融的。人生,不能没有

66、进取。我们应该用进取的“动”创造人生的辉煌。蛹脱壳而出,化成翩翩飞舞的蝴蝶;苗在岩石逢中扎根,开出艳丽的花朵;鹱飞越太平洋,最终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万物进取,才创造了欣欣向荣的美好世界。人生,没有了进取,就如没有了灵魂的躯壳,思想已经一去不复返;人生,没有了进取,就如停滞不前的时钟,永远也不能找到正确的钟点。我们若只留恋过去的美景,或只陶醉于现实的风光,就永远无法到达彼岸的天堂。但是,生命中,除了进取的“动”,还有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蕴藏着强大的力量,把最明净、澄澈的一面推至灵魂深处。这,是“静”,是心灵发出的深呼吸,是喧哗与浮躁中的宜人阳光。但丁在神曲中这样描述人的欲望:“他们似乎充其量只是

67、渴望得到一个苹果;随后逐渐变为渴望得到一头小羊,再进一步渴望得到漂亮的衣裳;然后是马匹,再后是女人”人生,仅仅求“动”是不完美的。“动”就像不停飞驰的车轮,长久运转必然会滞重。一味地“动”,是对生命资源过多的掠夺,会让生命倦怠,让心灵负债。“你把眼光只停留在财物上面,你便从真理之光中收获到黑暗。”“静”,才会安抚心灵,让身心享受愉悦,让人生呈现坦然。在丰富的安静中,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68、今天,在这个充满浮躁和喧嚣的世界中,我们更需要坚守心灵的静,精神的静,生命的静。“动”与“静”,是人生的两端:一端给你激情和活力,一端给你宁静与安闲。没有“动”,就没有人生的峰峦,就没有人生的俯瞰;没有“静”,就不会有淡定与沉着,就不会有从容与睿智。我们“动”要动得精彩,“静”要静得安闲!一个忙于奔波的人需要“静”下来,对自己的静,对周围的静,以及对功利的静。学会“静”,我们才会从容应对繁杂的生活,才会不断改变生活模式,学会在生存状态里轻松转身,让自己的脚步更轻松。让“动”去书写人生的豪迈,让“静”去感悟生命的柔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材料

69、由三则名言构成,第一则是吕氏春秋中的名言,重点讲动;第二则是诸葛亮的名言,重点讲静;第三同是程颐的名言,重点讲动与静的关系。写作这个题目,可以先理解什么是“动”?什么是“静”?“动”指的是活动、运动、躁动、行动,也可以指拼搏进取,还可以是打破旧的世界,创造新的世界等。而“静”指宁静、静止不动,也可以是沉静思考,还可以是沉着淡定等。但写作时,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静与动是相对而言的,生命应该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才合乎规律。过动则犹如紧绷的琴弦,于忙碌疲惫中损伤元气;过静则有如一潭死水,于停滞僵硬中失去活力。因此,写作时可以从自然现象写起,水为动,而山为静;然后再由人的身体引申到生活与工作;再从人引申到社会发展等,这样可以体现层次感。写作时还要注意二者的辩证关系,这样更容易写出文章的深度。比如吕氏春秋察今中“刻舟求剑”的故事,尽管人坐在船上似乎静止不动,但船是行驶的,江水也是流动的。楚人与剑、楚人与船、船与落水的剑,还有停靠的船与江水,或动或静,动与静互为参照、互为对应。如果能够抓住动与静的关系展开论述,文章会更有深意。这个作文更适合写成议论文,尤其是对动与静的关系进行阐述分析,更容易写出好文章。立意:1.动静相衬,方能生生不息。2.动静相宜,才能成功。3.动静是相互转化的。4.人生要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