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东辽市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卷 阅读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书法的气质就是中国人的气质气质原本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也指风度、模样。借用到书法上来,讲的也是其稳定的个性特点。书法的气质便是在色彩、布局、笔墨、线条中展现。那么,除了表现之外,书法的气质来源于哪里呢?一个人的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和修养的外在体现,是内心平衡及文化修养的结合,是持之以恒的结果。同样,书法的气质也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书法的气质首先来源于法度,书法的“法”就是方法和尺度。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字由篆而隶,进
2、而有楷、草,在书写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法度。从单字结构到章法布局,再到笔墨精神,都有一整套行为规则,不同的书写者如何拿捏运用这些规则,便是“度”。面对同一规则,每个人运用的度不同,所以形成了风格迥异而又内在统一的书法作品。书法的气质,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灵累积。这种累积,不仅是总和,更多的是特质。文人,是笔墨里生出来的魂灵,这样的魂灵,源于笔墨,而又付于笔墨。书法是他们的心迹,如果说“迹”是书写,由心而生的迹则是书法。书法最讲心迹。“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讲的便是这个道理。中国文人的气质成就了书法的气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的气质也代表了中国文人的气质,更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
3、人的气质。讲书法,最具特点的两句话是:结构严谨,法度庄严。两个“严”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和书法的高度自律精神。法籍华人哲学家熊秉明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这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书法的地位和意义。书法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汉字最初多是象形文字,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而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书写要求更加简便、快捷,汉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符号化。而书法把这种生活的具体和符号的抽象统一起来,用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各种书写风格,把这种黑白、动静、虚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体现了“极高明而道中庸”,而且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精髓: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思维、情感与生活的统一。从兰亭序
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欣喜、祭侄文稿“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悲痛,到弘一法师临终写的“悲欣交集”,无不表现出活生生的灵魂与现实的对话。中国哲学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书法便是这种结晶的表现形式之一。所以说,书法的气质就是中国人的气质。(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气质原本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也指风度、模样,是内在稳定不变的个性特点。B. 书法的气质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书法的气质来源于法度,即方法和尺度。C. 中华文字在长期的书写中经历了篆、隶,楷、草的阶段,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法度。D. 书法的气质影响了中国文人的气质,从这一意义上说书法的气
5、质就是中国人的气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由“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发出后文对“书法的气质”的分析论述。B. 文章第二段论述了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灵累积是书法的气质的重要来源这一问题。C. 文章第三段所举兰亭序等例,为书法的书写风格“极高明而道中庸”提供论据。D. 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书法的气质在色彩、布局、笔墨、线条中展现,每一幅书法作品的气质都完全不同。B. 书法作品的风格迥异而又内在统一,是因为不同的书写者对同一规则拿捏运用的“度”不同。C.
6、 书法特点中的两个“严”字,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和书法的高度自律精神。D. 汉字最初是象形文字居多,而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汉字越来越抽象和符号化。【答案】1. C 2. C 3. A【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偷换概念,“内在稳定”应为“相对稳定”;B项,以偏概全,见第一段“书法的气质首先来源于法度”,第二段开头“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灵累积。”D项,曲解文意,“书法的气质影响了中国文人的气质”有误,原文是“中国文人的气质成就了书法的气质。故选C。【2题详解】试题分析
7、: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C项,兰亭序等例,应为“书法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精髓:思维、情感与生活的统一”提供论据。故选C。【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无中生有,“每一幅书法作品的气质都完全不同”在文中缺少依据。故选A。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
8、,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西瓜熟了孙全鹏我家种的西瓜熟了,一个个滚圆滚圆的惹人喜爱。我爹一边抽着旱烟,一边不无感叹地说:“今年总算是个丰收年哪。”那几天,我娘可忙坏了,天天没事就去地里数西瓜,她心里盘算着等卖了西瓜,一定要给我添置一件新衣服。因为过了暑假,我就要到离家几十公里的县城上初中了。娘说:“可不能委屈了三儿,咱家三儿可得上学,今后还要考大学哩!” 家里人都叫我三儿,因为我上头还有两个姐。她们都辍
9、了学,在家里帮着忙。有一天,我娘回来就对我爹说:“靠河边的地方少了一个西瓜,瓜地里肯定进小偷了,今晚你去看瓜吧,一定要抓住偷瓜贼。”当天下午,我爹就开始忙活起来,在瓜地里搭了个“人”字形棚子,我和二姐也吵着跟爹去看瓜。夜里的西瓜地一片安静,微风吹过,送来丝丝凉意,将军寺沟的河水像玉带一样绕着西瓜地,河水映照着点点繁星,非常迷人。我们姐弟俩躺在瓜棚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迷糊地睡着了。到了半夜,爹要起床,我问爹怎么回事,他说,河边有动静,我去看看。我们也想一看究竟,就赶紧从床上爬了起来。河里的青蛙比赛似的呱呱地叫着,那些不知名的虫子也嘤嘤地唱着。河边的那片幽深而漆黑的小树林,一阵阵地随风而动。爹把手
10、电筒打开,黑夜里一团光束闪烁着。灯光一遍遍地掠过西瓜地,可是什么都没有发现。我拿起手电筒失望地移动着灯光,突然,在沟边晃动的树影下发现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妇女,40多岁的样子,怀里抱着一个西瓜。灯光下的她缩着头,默默不语,只是用手死死地护着西瓜。“爹,小偷!小偷!”我大声地喊叫着,声音有点激动,生怕爹没有发现。这时,爹却把手电筒关了,轻声地对我们说:“走,孩子,我们赶紧回去吧。”我急不可待地对爹说:“我看见了,是村西头的疯子,咱们去抓住她!”“别说了,别说了,孩子,赶紧回去。”爹说。我不解地跟在爹的屁股后面,满脸不悦地回到了瓜棚,那一夜,我翻来覆去,没怎么睡好。天亮的时候,娘给我们送饭,还没走到就
11、笑着对我们说,“看我给你们做什么好吃的了。”我迫切地扯开篮上的遮布,竟然是四五个白嫩嫩的麦面馒头,个个模样都可爱极了。平日里,家里多是吃那野菜和着玉米面做的窝头,我猴急地伸手去拿,一不小心把篮子碰翻在地,从里面咕噜滚出一个。爹一边数落着我,一边捡起,拿到鼻前闻了闻,然后择掉土颗粒,轻轻咬了一口,满足地说真香。接着,父亲把那个馒头塞到我手里,然后兀自走到一旁去抽烟。趁我们吃饭的空,娘又开始数起西瓜来,她疑惑地问爹:“西瓜怎么又少了一个呢?你们还没有发现是谁偷的吗?”我爹还是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沉默了好长时间都不说话。我看爹没说话,赶紧对娘说:“娘,我看见了,是咱村西头的疯子。”“咦?是老邢?咋是
12、她?”娘很吃惊。“是啊,怎么是她哩?”爹放下旱烟也说。“前几天老邢来问我西瓜啥时候卖,她说她们家瘦猴想吃瓜,我告诉她说西瓜熟了,用麦子换的话,是一斤麦子三斤瓜,她嫌贵就走了。我本来狠下心想送她一个不小的瓜,她却执意不要。唉,没想到她竟然夜里偷,也真是个怪人”爹感叹道:“一个疯子,还要带个孩子,也不容易,可怜得很啊!”我问娘:“为什么都喊她疯子?”“其实,你老邢婶以前不仅不疯,还很能干,屋里屋外,都是一把好手。有一年,将军寺沟的河水疯涨,很多人在河里游泳,你邢大伯为了救张家落水的小子被淹死了,留下了孤儿寡母,后来你老邢婶说话做事就不正常了。她的病时好时坏,有时疯疯癫癫,骂骂咧咧,有时梳妆打扮,收
13、拾得利利索索。不过,她对瘦猴可是真好,家里养了几只老母鸡,下了蛋,自己也舍不得吃,都让他吃。可瘦猴还是瘦成那样!”我静静地听着,也明白了爹的做法。晚上,我爹和我娘一前一后到了瓜地,专门摘了两个蛮大的绿皮西瓜,趁着夜色来到了老邢家大门口,悄悄地放在那里。第二天,我爹我娘起床,打开门一看,门口竟放着一篮子鸡蛋,足足有二三十个,一个个在朝霞中泛着金色的亮光(有删改)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西瓜是串联全文的物线,由瓜熟到丢瓜,由主人守瓜到疯婶偷瓜,再到送瓜等,脉络清晰,推动着情节发展,也有利于本文主旨的表达。B. 第5段描绘瓜地夜景,营造了一种寂静的氛围。第7
14、段更是以动衬静,用蛙鸣和虫唱来反衬静夜,兼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景,为下文情节作铺垫。C. 文中的“娘”形象丰满,性格复杂,具有多面性。她疼爱孩子,心地善良。她常去数西瓜,发现少了瓜就断定是贼所为,表现其武断的一面。D. 标题“西瓜熟了”富含深意,不仅实指瓜地的绿皮西瓜熟了,也暗指人性的光辉与美好,就如同成熟的西瓜一般香甜。5. 小说充满了温情,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6. 小说最后一段的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4. C 5. 知恩图报。尽管自家缺吃少喝,孩子瘦弱如猴,疯子仍用一篮鸡蛋报送瓜之恩。舐犊情深。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如父亲塞馒头给我、娘对我的期
15、望与关爱、疯婶对瘦猴的疼爱等。宽容善良,有同情心,帮扶弱势人群。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更是难能可贵。主要体现在“我”的爹娘身上。自尊与尊人。如爹对疯婶偷瓜的宽容,爹娘第二天悄悄送瓜在门口等是维护他人尊严,疯婶第一次不接受母亲送瓜,多是出于自尊舍身救人。主要体现为老邢叔救人殒命的事迹。 6. 情节再添波澜,疯子也知报恩,出人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结尾以鸡蛋报送瓜之恩,与前文瓜主的善行、疯婶的病情、家中养鸡等内容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严密。结尾处描写鸡蛋上泛起亮光,语含双关,以景衬情,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辉。结尾处内容拓宽了主题,增添了知恩图报这一新的主题。同时,深化了主旨,揭示了人间有大爱、好人有好
16、报的主题。(答出三条且言之有理即可,比如从人物形象等角度分析;若考生将第一条拆分为两条详细的表述,亦可得分,如:结尾再生波澜,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一个疯子居然也懂得知恩图报,用鸡蛋报送瓜之恩,实在出人意料。结尾与前文的多处伏笔形成照应,使得结构圆融完整。如前文写两次送瓜、疯婶病情时好时坏、疯婶养了母鸡等,使得结局又在情理之中。)【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认真阅读文本,通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选项鉴赏文章在写作上的写作手法,根据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判断选项的正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
17、当的答案。C项,“文中的娘形象非常丰满,性格复杂,具有多面性”有些言过其实;“旨在展现其武断的一面”也有误,写“娘”常去数西瓜,催促家人查出原因,旨在展现她对年成的关心,这种关心与期望背后蕴含着她对整个家的负责以及对“我”的爱。点睛:选择题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算是比较难的一道题,命题人常常会从多个角度来设置一些令考生迷惑性的或隐性的陷阱,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人物精神、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结构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
18、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5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说“小说充满了温情,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要求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这是赏析作品丰富的意蕴,作答时围绕“温情”“人性的光辉”展开,而“温情”和“人性的光辉”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事迹表现出来的。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有“我”的爹娘、疯婶和老邢叔,娘对“我”充满期望与关爱,爹对“我”也是疼爱有加,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的爹娘对对疯婶偷瓜宽容,并在第二天悄悄送瓜到疯婶的门口,维护她的尊严,体现了他们宽容善良,有同情心,维护他人尊严,帮扶弱势人群的美好品质等。另外,小说中
19、交代老邢叔救人殒命的事迹,体现了他舍己救人的精神品质,而他的妻子疯婶老邢婶,自家缺吃少喝,孩子瘦弱如猴,在爹娘第二天悄悄送瓜在她家门口后,仍用一篮鸡蛋报送瓜之恩,体现了人物的知恩图报。可以说小说中人物身上都充满了温情,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这也是这篇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6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小说最后一段的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情节构思的作用。作答时可以从小说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刻画、主题表现等角度考虑,小说最后一段写了第二天早上我家门口放着一篮子鸡蛋,足足有二三十个,一个个在朝霞中泛着金色的亮光。无疑这篮鸡蛋是疯婶老邢婶送的,她为了感恩“我”的爹娘对她偷瓜
20、行为的宽容,以及悄悄送瓜给她的恩情。从情节角度看,与前文“我”爹娘对疯婶宽容、同情的善行及疯婶的病情,和她“家里养了几只老母鸡,下了蛋”等情节想照应,使得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从人物形象角度看,“一个个在朝霞中泛着金色的亮光”,写鸡蛋上泛起亮光,语含双关,折射出了疯婶人性中的闪光点,除了自尊外,在自家缺吃少喝,孩子瘦弱如猴的情况下,仍用一篮鸡蛋报送瓜之恩,丰富了人物形象。从小说主题表现角度看,小说增添了知恩图报这一新的主题,深化了小说的主旨,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近代国立大学校长中的唯一女性:杨荫榆汪春劼1907年,江苏省举办第一次公派赴日留学考试,全
21、省只有五个指标。杨荫榆在大考中脱颖而出。同年10月,23岁的杨荫榆坐上海轮,来到了她向往已久的日本,追求新知。回国后,杨荫榆就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被聘为江苏省第二女子师范教务主任,教生物学课程。翌年,她到了北京,任国立女子高等师范(简称“女高师”)的学监兼讲习科主任。此时的杨荫榆因其丰富的学识、精彩的讲课,受到学生的欢迎。命运之神再一次垂青了杨荫榆。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第一次选派七位教授赴欧美留学,这七人中有:朱家骅、陈大齐、周作人、邓萃英、杨荫榆等。1924年2月28日,40岁的杨荫榆受教育部委任,接替许寿裳任女高师的校长。同年6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升格为“国立女子师范大学”(类似于
22、现在的学院升格为大学),杨荫榆成为中国近代史教育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许寿裳的黯然下台,足以让杨荫榆意识到女师大校长之职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可是她没有接受朋友、亲人的提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兴高采烈走马上任的杨荫榆,想得更多的是把她在西方所掌握的现代教育管理经验运用到中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但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职位带来的欢乐非常短暂,而痛苦却绵延无期。当时学生们忙于参与社会上的政治活动,无心问学,杨校长对此非常不满,她认为学生应以学业为主,多掌握知识,不要掺和社会上的事情。学校应如同一个家庭,老师要爱学生,学生要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安排。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学校一定要有秩序,学生
23、要守纪律。她还规定寄宿女生如果需要外宿须有所在地的负责人出具证明才能得到批准。杨校长这些管理理念本是老生常谈的正确常识,没有新意,可是那个学生为王的时代,杨荫榆的举措被视为限制学生自由的清规戒律,她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刚刚对其交口称赞的学生转眼间对她恨之入骨。在如此背景下,杨荫榆不适时宜地秉承教育部的旨意,要整顿校风、学风。她自然就成为女师大学生运动的阻力和学生攻击的目标,自然也就是北洋政府的附庸。杨荫榆采取的另一举措是取消教员的兼任制度,一律改为专任制,以提高教师的责任心。时女师大教员多由北京大学教师兼任,专任教员较少,这一改革关系到部分人切身利益。一场风暴由此酝酿产生。引发“女师大风潮
24、”的导火索,是1924年11月杨荫榆勒令国文系预科的三名浙江籍学生退学,她们因江浙战争,交通阻隔,缺课两个月。同学们认为校长的惩罚不合理,便派了代表找杨荫榆说理,让她收回成命,为杨所拒。1925年1月18日,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召开全校学生紧急会议,讨论驱逐杨荫榆之事。女师大共有学生237人,主张驱杨的有172人,物理、哲教、音乐、体专四个年级学生65人声明中立。于是会议通过:从即日起,不承认杨荫榆为北京女师大校长。因杨继续上班,23日,这些女大学生们发表宣言,要校长杨荫榆离校。寒假结束后,学生与校长间的关系仍是冰炭不容。学生们完全是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模样,任意侮辱学校的管理人员,女师大二号人物教务
25、长薛培元4月3日不堪压力而辞职。杨荫榆仍不顾群情激愤,坚守岗位。学潮中心人物校长杨荫榆在矛盾漩涡中苦苦“坚守岗位”200来天后,终于撑不下去了。她于8月初递交辞职书。任女师大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杨荫榆不仅没有任何政绩,反而大多数时间都在“灭火”,可因外在政治力量的介入,火是越烧越旺。最终,她在心烦意乱精疲力竭中,带着满腹的委屈与精神的创伤,离开北京来到江南。其后,她在苏州的一些大学、中学担任教学工作,曾任东吴大学日语与教育双聘教授。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进入更年期的杨荫榆性格变得更加古怪:不会穿衣打扮,不会做家务,不懂得人情世故。1935年夏天,清华才子钱钟书和她的侄女杨绛喜结连理,杨荫榆也来“
26、吃喜酒,穿了一身白夏布的衣裙和白皮鞋。贺客诧怪,以为她披麻戴孝来了”。1937年底,日军侵犯苏州,军纪败坏,杨荫榆邻居的房屋为日军强占,杨荫榆跑到盘门外青阳地日本领事馆,向日本人抗议。回来时经过高高的吴门桥,被一日军踢下河中。杨荫榆就这样悲壮地离开了,她在这个世界上只逗留了五十六个春秋。(选自中外文摘,有删改)相关链接:杨荫榆曾发表言论称:“窃念女子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且为国民之母之母,其关系顾不重哉?”这段话见报后,一时传为笑谈,人民给她取了一个外号叫“国民之母之母之婆” (杨荫榆:“骂”声中的江南烈女)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杨荫榆是江苏省首次官费派往日本留学的五
27、人中的一员,23岁的她坐海轮前往日本,追求新知,为国效力。B. 40岁的杨荫榆接替许寿裳任女高师的校长,前途充满坎坷,她不畏艰险,不顾朋友、亲人的提醒,依然前往。C. “女师大风潮”之后,学生的态度发生转变,出现得理不饶人的情况,侮辱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务长也被迫辞职。D. 抗战爆发后,日军侵占苏州,杨荫榆因邻居房屋被日军占领前往日本领事馆抗议,回家途中受到日军蹂躏而死。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杨荫榆在被选派赴欧美留学之前,教授生物学课程时,凭借丰富的学识、精彩的讲课,深受广大学生的爱戴。B. 杨荫榆刚就任校长之时,她对学生将过多精力投入社会上的政治活动表示不满
28、,认为学生应以学业为主,学校师生之间应和谐相处。C. 杨荫榆没根据形势采取管理办法,一味秉承教育部的旨意,成为学生攻击的目标,被学生认为是北洋政府的附庸。D. 1925寒假后,女师大学生与校长之间的关系微妙,之前学生曾多次不承认杨荫榆为女师大校长并要求其离校。E. 杨荫榆任职女师大校长期间,没取得任何政绩,带着满腹的牢骚,离开北京回到苏州,从事大学、中学的教学工作。9. 作为近代国立大学校长中的唯一女性,杨荫榆在哪些方面加强学校管理?【答案】7. C 8. BC 9. (1)运用西方现代教育管理经验加强学校管理。(2)整顿校风、学风,维护学校秩序,对寄宿女生加强管理。(3)取消教员的兼任制度,
29、一律改为专任制。【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C项,“学生的态度发生转变,出现得理不饶人的情况”说法不符合原文,根据原文“刚刚对其交口称赞的学生转眼间对她恨之入骨”,学生态度发生转变起于管理寄宿学生。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出“对
30、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A项,杨荫榆受学生欢迎应该是她担任学监兼讲习科主任时。D项,根据原文“从即日起,不承认杨荫榆为北京女师大校长。因杨继续上班,23日,这些女大学生们发表宣言,要校长杨荫榆离校。”,选项中“多次”系夸大其词。E项,“带着满腹的牢骚”说法曲解文意。原文是“带着满腹的委屈与精神的创伤”。故选B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出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题目是:作为近代国立大学校长中的唯一女性,杨荫榆在哪些方面加强
31、学校管理?通读文章,可以确定阿嚏区域为文章四到七段,仔细阅读这几个自然段,可以从文中筛选出“兴高采烈走马上任的杨荫榆,想得更多的是把她在西方所掌握的现代教育管理经验运用到中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学校一定要有秩序,学生要守纪律。她还规定寄宿女生如果需要外宿须有所在地的负责人出具证明才能得到批准”“在如此背景下,杨荫榆不适时宜地秉承教育部的旨意,要整顿校风、学风”“杨荫榆采取的另一举措是取消教员的兼任制度,一律改为专任制,以提高教师的责任心”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整合概括作为近代国立大学校长中的唯一女性,杨荫榆在哪些方面加强学校管理。【点睛】信息筛选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题目,有局部信息
32、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几种在文段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此题书局部信息筛选,答题时注意从材料中分出角度进行概括。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王审琦,字仲宝,其先辽西人,后徙家洛阳。汉乾佑初,隶周祖帐下,性纯谨,甚亲任之。从平李守贞,以功署厅直左番副将。广顺中,历东西班行首、内殿直都知、铁骑指挥使,从世宗征刘崇于河内,力战有
33、功,迁东西班都虞候,改铁骑都虞候,转本军右第二军都校。世宗召禁军诸校宴射苑中,审琦连中的,世宗嘉之,赏赉有加。亲征淮南舒州坚壁未下诏以郭令图领刺史命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一夕拔之擒其史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令图既入城,审琦等遂救黄州,数日,令图为舒人所逐。审琦选轻骑衔枚夜发,信宿至城下,大败舒人,令图得复还治所。世宗嘉之,授都指挥使。世宗围濠州,审琦率敢死士数千人拔其水砦,夺月城,濠州遂降。及攻楚州,为南面巡检。城将陷,审琦意淮人必遁,设伏待之。少顷,城中兵果凿南门而溃,伏兵击之,斩数千级,系五千余人,献于行在,赐名马、玉带、锦彩数百匹。建隆二年,出为忠正军节度。在镇八年,为政宽简。所部邑令以罪停
34、其录事吏,幕僚白令不先咨府,请按之。审琦曰:“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闻者叹服。审琦重厚有方略,尤善骑射。镇寿春,岁得租课,量入为出,未尝有所殊求。素不能饮,尝侍宴,太祖酒酣仰祝曰:“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方兴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祝毕,顾谓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开宝二年,从征太原,为御营四面都巡检。三年,太祖尝召审琦宴射苑中,连中的,赐御马、黄金鞍勒。七年,卒,年五十。初,审琦暴疾,不能语,帝亲临视,及卒,又幸其第,哭之恸。赐中书令,追封琅琊郡王,赙赠加等
35、。葬日,又为废朝。(节选自宋史王审琦传,有删改)【注】信宿:连住两夜。 录事吏:官职名。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亲征淮南舒州坚壁/ 未下诏 /以郭令图领刺史命/ 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一夕/ 拔之/ 擒其史/ 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B. 亲征淮南/ 舒州坚壁未下 /诏以郭令图领刺史/ 命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 一夕拔之/擒其史/ 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C. 亲征淮南舒州坚壁/ 未下诏/ 以郭令图领刺史/ 命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 一夕拔之/ 擒其史/ 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D. 亲征淮南/ 舒州坚壁/ 未下诏/ 以郭令图领刺史命/ 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一夕/拔之/ 擒其
36、史/ 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乾佑是年号。此纪年法由汉武帝首创,后形成制度,历史上一个皇帝可用多个年号。B. 出,是指京官因获罪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C. 衔枚,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形状如筷子的器具,以禁喧哗。D. 赙赠是指封建时代,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拿出钱财帮助丧家办理丧事的习俗。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审琦箭术超群。在一次各位禁军校官聚宴射箭时,他连续射中靶子,得到了世宗的称赞和赏赐。B. 王审琦战功赫赫。他与司超率精骑一晚攻下舒州城;楚州将陷,他准确预估,提
37、前埋伏,又获大胜。C. 王审琦施政宽厚。他的幕僚请求审查越权县令,审琦认为自己只是守边将领,无权干涉地方政务。D. 王审琦深受皇帝器重。审琦重病,皇帝亲临探视;审琦死后,皇帝到家吊唁;审琦下葬日,皇帝没有上朝。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2)镇寿春,岁得租课,量入为出,未尝有所殊求。【答案】10. B 11. B 12. C 13. (1)然而我管辖的县令能够斥责撤掉狡猾的属官,确实是值得赞扬的,又有什么该处理的呢? (2)镇守寿春,每年收取租税,按照收入的多少来支出,从来没有过分的要求。【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
38、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画线句子是省略句,句前省略主语“周世宗”,“亲征”是谓语,“淮南”是宾语,故“亲征淮南”后应断开,排除AC两项。再比较BD两项,“舒州”是地名,B项中,“坚壁”是“未下”的原因,“下”应为“攻下”的意思,故“舒州坚壁未下 /诏以郭令图领刺史”可理解为“舒州城墙坚固未能攻下,下诏让郭令图担任刺史”,与上下文衔接自然,符合情理;而D项中“未下诏/ 以郭令图领刺史命”只可理解为“没有下诏,让郭令图担任刺史”,不合逻辑,故排除D项。答案为B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
39、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是指京官因获罪被贬谪到地方任职”不正确。“出”是京官外任,不一定是因获罪被贬谪。故此题答案为B项。【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审琦认为自己只是守边将领,无权干涉地方政务
40、”不正确,由原文“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可知,审琦表示没必要干涉,而非无权干涉。故此题答案为C项。【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而”,然而;“部内”,管辖内的;“黠”,狡猾;“诚”,确实、的确、实在;“按”,查验、调查、考察;“何按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什么该处理的呢。(2)“镇”,镇
41、守;“岁”,每年;“租课”,租税;“量”,按照;“为”,动词,作为;“未尝”,从来没有;“所”,助词,所加动词构成所定结构;“殊”过分的;“有所殊求”,有过分的要求。【点睛】第1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
42、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参考译文:王审琦,字仲宝,他的祖先是辽西人,后来搬家到了洛阳。后汉乾佑初年,隶属周祖帐下,性格单纯谨慎,周祖十分亲近信任他。跟从周祖平定李守贞,因为功劳被任命为厅直左番副将。广顺年间,历次担任东西两班的行首、内殿直都知、铁骑指挥使等职务,跟从周世宗征讨刘崇,奋力作战立了大功,调动官职做了东西班都虞候,改任铁骑都虞候,调任本部军队右第二军都校。世宗召集禁军的各位校官在园苑中聚宴射箭,王审琦连续射中靶子,世宗称赞他,大加赏赐。周世宗亲自征伐淮南,舒州城墙坚固未能攻下,下诏让郭令图担任刺史,命令王审琦从中路带领骑兵进攻舒州城,一晚上就攻下舒州城,捉
43、住了舒州刺史。郭令图已经进入城中,王审琦等人于是去救援黄州,几天后,令图被舒州人驱赶。王审琦选拔轻装骑兵嘴里含着木棍在夜里出发,中间住了两夜,就到达舒州城,打败了舒州人,令图能够回到原来的官衙。周世宗赞赏他,授予他都指挥使的官职。周世宗围困濠州,王审琦率领几千名敢死战士攻下了水砦,夺取了月城,濠州于是投降。等到进攻楚州,做了南面巡检。城池将要陷落的时候,王审琦预料淮人定会逃跑,于是设置埋伏等待他们。不久,城中的士兵果然凿开南门而溃逃,埋伏的士兵攻击他们,斩杀了几千人,俘虏了五千多人,到皇帝临时驻扎的地方献功,世宗赏赐他名马、玉带河几百匹锦色绸缎。建隆二年,出京做了忠正军节度使。在任上镇守八年,
44、施政宽厚简单。所管理的属县中有个县令因为一个官吏犯法就停了那个小官吏的职务,幕僚上告县令没有首先请求上级(就擅自做主),请求处理他。王审琦说:“五代以来,诸侯强横,县令官员不能够行使自己的职权。现在天下太平,我驻守边疆重镇,然而我管辖的县令能够斥责撤掉狡猾的属官,确实是值得赞扬的,有什么该处理的呢?”听到这话的人都很佩服。王审琦沉稳宽厚有谋略,尤其擅长骑马射箭。镇守寿春,每年收取租税,按照收入的多少来支出,从来没有过分的要求。一向不能饮酒,曾经陪皇帝饮酒,太祖喝酒到兴头上,仰头向天祈祷说:“酒,是上天赐给的美好待遇;王审琦,是我的平民(百姓)朋友。这正是帮我兴旺发达共同享受的时候,为什么对他那
45、么吝啬不让他喝酒呢?”祈祷完毕,回头对王审琦说:“上天一定会赐给你酒量,试着喝一杯,不要害怕。”审琦接受皇帝命令,喝了十杯也不难受。开宝二年,跟着太祖征伐太原,做御营四面都巡检。三年,太祖曾召王审琦在皇宫花苑里喝酒射箭,王审琦连续射中靶子,太祖赏赐他御马、黄金做的马鞍。七年,王审琦死去,年龄才五十岁。开始,王审琦得了急病,不能说话,太祖亲自来看他,等到他死了,又到他家里去,哭得很悲伤。死后,赐给他中书令的官职,追封他做琅琊郡王,待遇增加一等。埋葬他那一天,又因为他停止上朝一天。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留诲曹师等诗杜牧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学非探其花,要
46、自拨其根。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注此诗作于大中二年(852),杜牧临终留诗,诲其子。曹师,杜牧之子晦辞的乳名。14. 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前两句诗是说万物都有美丑之别,姿态各异, 意在教诲曹师等要努力追求美好的品质,摈弃丑恶的行为。B. 三、四两句诗意在强调人生的关键在于学,学与不学是人与人之间区别的核心,力学能获得美德,废学难免有鄙陋浅浮之弊。C. 五、六两句诗承接上文,进一步告诫曹师等学习要紧抓关键,紧抓根本,不可在表面上、虚华处、非关痛痒的地方下功夫。D. 这首诗主要写了作者教导儿子求学、做
47、学问的方法,表达对孩子的期望,语言含蓄蕴藉,余味悠扬。15. 结合全诗,就表达技巧方面谈谈杜牧的“诲子”方法。【答案】14. D 15. 开头两句采用了起兴手法,引出勤学话题;前四句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的好丑在于学与不学;56、910句运用比喻,以“根本”喻修身立德,“树叶”喻事业功名;结尾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期望和劝诫。【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
48、细辨析。题中D项,本诗语言直白平实,并无含蓄蕴藉,余味悠扬。故选D。【15题详解】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此题开头两句采用了起兴手法,引出勤学话题;前四句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的好丑在于学与不学;结尾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期望和劝诫。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
49、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写霞光与野鸭映衬、秋水与蓝天一色的句子是“_, _”。(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3)苏轼在赤壁怀古中写自己神游故国时发出了“_,_”的感叹,自嘲自己因多情而早衰,貌似悲观,实则旷达。【答案】 (1). 落霞与孤鹜齐飞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3). 问征夫以前路 (4). 恨晨光之熹微 (5). 多情应笑我 (6). 早生华发【解析】【详
50、解】此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鹜”“华”的写法。第II卷 表达题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教育的普及、出版的繁荣、互联网的兴盛,使得知识获取的成本大大下降。“学好数理化”不再成为求知边界,通识教育正不断打开知识视野。因此,若以知识宽度论,今天学子可以完胜过去。然而,广度之外,同样需要有深度。书不多,反能精读以致“ ”;诱惑少,所以 不断钻研。将有限的注意力资源用到最有效的地方,才会有“ ”的成就。因此,既要重视知
51、识的宽度,也要重视学习的深度,在努力扩大知识半径的同时,避免陷入平面化的“知识焦虑”,落入 的学习路径。既有知识的宽度,又有知识的深度,才能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卓越的见识。当前,许多领域深入发展,创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芯片技术如何突破?人工智能领域如何推进?东西方文化如何更好交融?这有赖于“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尽管往往在高等教育,但是培养钻研精神却需要从小抓起。面对全球化竞争,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摆脱简单的记诵,在慎思明辨上下功夫;关注知识的积累,更注重思维的锤炼。换句话说,一种好的教育,既教会学生如何数清掉落的苹果,更激发学生思考为何苹果是掉下来而非飞上天。同时,知
52、识传承很重要,见识的培育更关键。在古汉语中,“知”与“识”相连又有别。知是获取信息,是第一层级;识是具备见解,是更高层级。由知而识,方为智慧。一方面,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才算得上学懂弄通;( )。从路径上说,培养见识,离不开课堂,但也不能囿于课堂,既需要言传,更需要鼓励学生在敏于求知、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过程中去主动领悟与把握。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而另一方面,具备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力、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力、把握时代大势的洞察力,方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容不迫。B. 而另一方面,具备把握时代大势的洞
53、察力、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力、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力,方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容不迫。C. 一方面,具备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把握时代大势的洞察,就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容不迫。D. 一方面,只有具备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力、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力、把握时代大势的洞察力,就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容不迫。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韦编三绝 心无羁绊 替古人担忧 细大不捐B. 韦编三绝 心无旁骛 铁杵磨成针 浅尝辄止C. 丹书铁券 心无羁绊 铁杵磨成针 细大不捐D. 丹书铁券 心无旁骛 替古人担忧 浅尝辄止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54、 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虽然往往在高等教育,但是培养钻研精神却需要从小抓起B. 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尽管常常在高等教育,但是培养钻研精神却需要从小抓起C. 只要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常常在高等教育,那么培养钻研精神就需要从小抓起D. 尽管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往往在高等教育,但是培养钻研精神却需要从小抓起【答案】17. A 18. B 19. D【解析】【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前面说“一方面”,且括号前面是分号,这就说
55、明后面应该是从另一个角度说,且“一方面”一般与“另一方面”相搭配,这就排除CD两项;“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力”“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力”“把握时代大势的洞察力”三者的程度不同,呈现出逐步加深、提高的顺序,B项,“把握时代大势的洞察力、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力、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力”三者的语序不当,故选A项。【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韦编三绝”,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亦即
56、民间叙事中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第一处,是说“读书”,故应使用“韦编三绝”。“心无羁绊”,内心没有束缚的东西;“心无旁骛”,形容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心中没有另外的杂念。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第二处,此处形容钻研的状态,应使用“心无旁骛”。“替古人担忧”,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第三处,此处是说学习的成就,应使用“铁杵磨成针”。“细大不捐”,形容爱惜物力、人力,无论小的大的都不废弃。“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第四处,文中是形容对知识学习不作深入研究
57、,应使用“浅尝辄止”。故选B项。【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尽管往往在高等教育,但是培养钻研精神却需要从小抓起”,关联词的语序不当,前一句的主语是“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而后一句的主语是“培养钻研精神”,两句的主语不一致,前一个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前面,这就排除AB两项;C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化,且“只要”与“那么”也不搭配;“常常”也使用不当,“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
58、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因此,“常常”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或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这就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
59、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0.下面是介绍中国“端午节”的思维导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
60、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答案】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又称龙舟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起源于部落图腾祭祀、纪念屈原、曹娥、伍子胥,有划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系彩线等习俗,对世界文化影响重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介绍中国端午节的思维导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这是一个思维导图,这就要求考生先分析该图对“端午节”的哪些知识进行介绍,主要是“时间”“别称”“起源”“习俗”“影响”,而每
61、个角度又包括不同的内容,考生需要把这些内容都概括出来。【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首先要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把握概念间的关系,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图中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作用;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等,根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21.下面的文稿在表达和形式上有五处不妥,请指出并改正。通告为保障冬季期间用电通畅,我公司决定对辖区电网进行维护,现将有关事宜宣布如下
62、:维护将于2018年10月20日7时至20日19时施工。涉及范围:东到云中路,西到牧马路,南至长征街,北至雁门大道。对维护工作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如有疑问,欢迎垂询。2018年10月15日忻府区电力公司【答案】“宣布”改为“通告”“通知”或“公告”;“维护施工”改为“维护展开”“维护进行”或“我公司施工”;“贵用户”改为“您”或“各位用户”或删去“贵”字;“不安”改为“歉意”;落款单位应在日期之上。【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应用文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
63、此题格式上落款和日期颠倒;“宣布”“维护将于施工”用词不当,不合语境;“贵用户”称呼不当;“不安”不合语境,应是表达歉意。写作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某地开通了一条新公交线路,公交线路的一处站点命名,引发社会热议。 有人建议,以不远处的烈士陵园的名称作为站名。70多年前,解放本地时,牺牲了几百名战士,烈士就埋葬在陵园内。有人建议,以千年前的一本著名的文化典籍的名称,作为站名。千年前,这本书的作者,谪居于此地此处,写成了这本书。有人建议,以附近的一所幼儿园的园名来命名。一切应为孩子和未来着想,为明天着想,为教育着想。有人建议,以不远处一所企业的名称,来作为站名。这家民营企业,开拓创新,
64、不懈奋斗,所生产的产品,远销到海外几大洲,赢得全球赞誉。你的建议是哪一个?你也可以给出以上建议之外的其它建议。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少于800字。【答案】灵魂停泊点对于公交站点的命名,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看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私下以为,把烈士陵园的名称作为站点名也许是最好的结果。那些崇高的灵魂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足以承受我们的一切敬意。而表达我们敬意的方式,也许仅仅从一个公交站点的命名开始。九三年里有一句话:“我们无法在时间的长河中垂钓,但我们可以把对苦难的诘问,化为觅渡的力量。”我曾长久地为这句话所感动,那些觅渡人身上所展现出的力量,总给我一温柔的启迪。而追
65、本溯源,七十多年前的那些烈士,不也正是一帮觅渡人吗?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能使此地得以解放。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浇灌了下一代希望的花朵,而觅渡的花朵,也在时间的长河中熠熠闪光。以陵园为名,能潜移默化地将这种力量慢慢汇集,以一种柔软的姿态传承。当地不仅有烈士的陵园,同时也有一所幼儿园。当孩子开始向着世界迈出善意的第一步时,烈士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也足以为他们点亮人生的第一盏明灯。在幼小事物的发展阶段,传递的美好力量,将会在之后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思议的力量。也许仅仅以公交站点命名这样的方式,慢慢滋养孩子的心灵,于无声处传递美好,即像水溶于水中。时间本是洪水猛兽。一代人的死去,除了生命的终结,
66、也许还有时间的遗言。消逝于漫漫长河中的死去,才是真正的死去。而这样一批精神明亮的人,我想不应该孤独的消逝。也许把陵园作为站点名,作为一条路线,也能让我们有力量和时间对抗撕扯,忠实地记着那段泛旧的时光,而记忆、印象,尚未忘记,是我们能带给那帮精神明亮的人的最大的敬意,也是他们因得的荣光。用烈士陵园给公交站点命名,给灵魂一个停泊点。时间太瘦太窄而指缝太宽。作为后来人,以一种细小的方式表达敬意,并不是一种倒退,而是未来对过去的悼念。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对于那帮可爱的觅渡人,也许早已不复少年时,但我想他们的赤诚之心,若能感受到这小小举动的温度,也许会缓下前行的脚步,回以一个标准的军礼,轻声说道
67、:“以浮沉七十年的荣誉,多谢。”以站点倡教育,为孩子撑片天近日,某地开通一条新公交线路,公交线路的一处站点命名引发了社会热议。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看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该点附近的烈士陵园、文化典籍著作处、幼儿园、企业,各有特色。而我认为,从多方面考虑,用幼儿园园名来命名最为恰当。首先,从实用性上考虑。如今年轻家长基本较忙,接送幼龄儿童的责任,大多落在了老年人的身上。而最近老年人使用最多的代步工具,便是公交车,以幼儿园名命名,既能提醒老年人及时下车,又为更多的家长接送孩子提供方便,同时也给孩子送上了一份温暖,何乐而不为?较之其他名字,以幼儿园的人流量为最大,且大多是弱势群体,故以幼儿园名
68、命名最为周到。其次,教育是一个民族之根本。只有发展好教育,一个民族才能持续发展繁荣。而幼儿园作为教育的起点,理应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以幼儿园园名作为站点,是对该幼儿园在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显示出当地政府对其的关心与重视,同时也给予了该幼儿园以更强的责任感,实践好、发展好幼龄儿童的教育,给该地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历史应该被铭记,但更为重要的是未来。我们要向前看,目光应更多地聚集在这些少年、这些初升的朝阳身上,为社会着想,为教育着想,更为美好的明天着想。因此,以幼儿园园名为站点,实为最佳。最后,从影响上看。烈士陵园的筑造以及每年的扫墓,是对烈士们的尊敬与铭记,已刻在大家
69、心里,以之为站台影响不足。对于文化典籍,需要人们传颂;对于企业,需要政府褒扬和奖励。而以幼儿园园名为站名,则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要做好教育,把教育作为根本。不仅影响着学生、家长和教师,更影响着公交车上的每一为旅客,使得更多的人对教育关心、上心。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总之,为孩子、为教育撑起一片天,是每一个人都该尽力去做的事。以幼儿园为站名,给孩子以鼓励,给家长以方便,给社会大众以提醒。让教育的船,在社会的护航下,驶得更快更远。【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写作时要仔细
70、阅读所给材料,把握材料中心,确定立意。本题所给材料讲的是给一处公交车站点命名引热议的事。材料中列出了为这个站点命名的四种建议,第一种建议是用烈士陵园来命名,可以提醒世人缅怀先烈,不忘历史,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第二种建议是用文化典籍的名称来命名,不仅可以扩大当地的文化影响,还可以给路人以教育,表达传承传统文化的美好愿望。第三种建议是以幼儿园来命名,可以方便接送孩子的乘客,体现爱护下一代的意思。第四种建议是以企业命名,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扩大影响,同时突出创新精神等。题干要求考生提出自己的建议,考生写作可以从以上四种建议中选择一种作为自己的建议,也可以在四种之外提出其它建议。需要注意的是,题干中说“
71、你的建议是哪一个”,这就要求考生只能选一种建议来详细阐述,若选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建议来阐述,则违反了材料的要求,偏离题意。具体选择的时候,建议考生选择那个利于自己阐述的建议。如选择用企业给站点命名,行文中行文时可从材料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可抓住材料中“创新”“奋斗”“面向世界”等关键词进行分析,同时对比分析另三种建议的利弊,使得论述时更有针对性。立意角度参考:以烈士陵园命名,不忘历史,砥砺前行;以文化典籍命名,发挥教育意义;以幼儿园命名,倡导教育,为孩子撑一片天;以企业命名,发热开拓创新精神,为家乡经济发展扬名;等等。【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
72、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公理婆理众说纷纭,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如题干要求“你的建议是哪一个?” “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就要求写作时学生有个性化的思考。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