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793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0-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评价评述类材料题解题模板题型特点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类偏重于叙述史实;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 解题方法1、根据材料评价这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说长道短”,即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说明积极影响

2、或作用、消极影响或局限。这种题型一般会出示正反两面材料、单面材料或无明显情感态度评价的材料,其解答方法相近,都要求两面兼顾、一分为二、客观准确。如果材料出示的是正反两面的材料就分积极和消极两面概括材料回答,让材料成为你论证的史料。若是单面材料则答题时一般以该层面为答题重点,捎带另一面的评价。2、根据所学知识评价无材料可依托时则需依据所学知识,“说长道短”,双面兼顾。根据教材介绍的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经过、结果、意义、影响等因素进行评价。3、依据某一评论角度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类型的答题要领在于理解该评价角度,并只用该角度评价。该类型经常碰到两种具体类型:一是材料提供的角度;二是从历史史观角

3、度。材料提供角度尽量准确完整理解材料的含义,历史史观角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史学基本功底,关键在于弄清各史观的区别。这类型试题的答题都非常忌讳脱离角度。 4、答题模板:(1)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或两者之一)+结论 .(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1)“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2)“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3)“怎么样”,即你对该意见如何评价,

4、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者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高考真题1.(2020全国卷46节选)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巴黎和会上,瓜分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时,法国坚持要占有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摩苏尔在内的大叙利亚。英国反对,认为大叙利亚的面积过大。即使法国放弃对巴勒斯坦和摩苏尔的要求后,英国仍不同意大叙利亚计划,逼得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这样一来“留给劳合乔治选择的只有枪或剑了”。 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

5、,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法争执,评价威尔逊的委任统治主张。(8分)【答案】(2)被纳入国联盟约,暂时解决了英法争执;没有根本解决列强之间矛盾;暴露了美国意图领导世界的野心;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解析】(2)评价威尔逊的委任统治主张,积极影响方面,材料“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后来委任统治被纳入国联盟约,可见暂时解决了英法争执;局限性方面,委任统治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的目的是意图领导世界,因此不可能从根

6、本上解决列强之间矛盾。2.(2020全国卷45节选)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 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 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戍。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2)根

7、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9分)【答案】(2)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减少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未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解析】(2)由材料“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得出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由材料“精简军队,压缩编制”、“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得出减少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得出未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3.(2020江苏卷,26节选).章学诚是清代著名学者,主张将地方志纳入史书的范

8、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地方志简称方志,是记述地方疆城沿革、古迹险要、人物、物产、风俗的著作。章学诚积极提倡编修方志,并参与或指导一些地方的修志工作,形成了一套编修方志的理论。他提出的修志主张有“乘二便,尽三长,去五难,除八忌,而立四体,以归四要”。其中所谓乘二便者:地近易核;时近迹真也。这是说要利用两个便利条件,既然是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事情,就应当就近核实,以免以讹传讹。所谓尽三长者:识足以断凡例;明足以决去取;公足以绝请托也。这是说编修方志的人应该具备并充分发挥三方面的长处,“识”即是卓识,对体例有正确的认识;“明”即是对所掌握的材料具有清晰的认识;“公”即是具有公正的“志德”,谢绝一切不合

9、原则的请托。摘编自严昌洪中国近代史史料学完成下列要求:(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章学诚修志主张。【答案】(2)评价:其修志主张内容丰富;扩展了史学研究的范围;注重修志者品德;使修志有了可行的依据;对后世修志有指导作用。【解析】(2)评价: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从其修志主张内容丰富、扩展史学研究范围、注重修志者品德、使修志有可行的依据、对后世修志的指导作用等角度评析。4.(2020天津卷16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

10、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12分)【答案】(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

11、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解析】(1)解答本题需注意题干要求“评述”,即既要有对史实的描述也要有对其评价,唐朝:史实包括,据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可知,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据材料“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可知,赋予节度

12、使较大权力;评价:据材料“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并结合所学唐朝政治制度的知识可知,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宋朝:史实包括,据材料“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可知,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据材料“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并结合所学宋朝政治制度的知识可知,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评价:积极方面,据材料“革除前朝之弊并采取多项措施,

13、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可知,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消极方面,结合所学宋朝政治制度的知识可知,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元朝:史实包括,据材料“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可知,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据材料“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可知,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评价:据所学元朝行省制的知识可知,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5.(2020天津卷17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1949年12月,在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

14、“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动员国外留学生早日回国,统筹解决回国留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安排。50、60年代,2500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效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邓稼先、钱学森等。 摘编自中华留学教育史录(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留学生归国的原因。(6分)以近代以来一位杰出的留学归国历史人物为例,简评其志向情怀和历史贡献。(4分)【解析】(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三“1949年12月“这一时间背景并结合所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废待兴,急需建设人才;据材料三”在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

15、委员会统筹解决回国留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可知,国家高度重视,成立专门机构妥善安排;据材料三“2500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效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可知,留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热忱。第二小问简评,可以选择材料中提到的邓稼先、钱学森等,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历史人物,对其志向情怀和历史贡献进行简评即可。【答案】(2)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废待兴,急需建设人才;国家高度重视,成立专门机构妥善安排;留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热忱。简评:略6.(2020北京卷,19)(9分)“十三行” 材料一 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次年,仿明末“牙行”(向政府申请外贸特许经

16、营权的贸易组织),开设“洋货行”,与洋商进行贸易。此后洋货行数目不断变化,但在广州俗称“十三行”。十三行的行商须为洋商提供住所,交易完成后,洋商限期离境。1757年,清廷将广州定为唯一的外贸商埠。“豪商大贾,各以其土所宜(当地特产)相贸,得利不赀,故曰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材料二 1759年,清廷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凡非开洋行之家,概不许寓歇。其买卖货物,必令行商经手方许交易。”清廷还规定,外国商船到广州后,“进口货物应纳税银,督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输纳(纳税)。至外洋夷船出口货物应纳税银,洋行保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清,先行完

17、纳。”南京条约签订后,十三行逐渐衰落。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十三行的兴衰。(9分)【答案】清朝前期曾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1685年清政府放开海禁,次年广州开始设立十三行。一口通商后,十三行获得对外贸易的垄断权,依靠这一特权赚取了大量财富, 十三行因此走向兴盛。十三行是中西沟通的重要窗口,也是一种新型的半官方组织,兼有对外贸易、监管外国商人、负责缴纳关税等职能。然而,此时清政府对西方人仍抱有疑惧心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洋商的管控,限制其在华进行自由贸易。 由于一口通商和十三行的垄断,西方国家对华贸易难以扩大,引起它们的不满。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18、中外贸易范围扩大,外商可以与中国商人自由贸易。十三行由此丧失了贸易垄断权,因此开始衰落。近代中国面临着如何与世界接轨的难题,十三行的兴衰就是这一问题的缩影。因为不能适时应变,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解答本题需注意题干要求“评析”,即评价分析,一般从评析对象即十三行兴衰的背景、十三行的职能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如兴盛的背景,根据材料一中“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次年,仿明末牙行(向政府申请外贸特许经营权的贸易组织),开设洋货行,与洋商进行贸易”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前期曾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1685年清政府放开海禁,次年广州开始设立十三行,根据材料一中“1757年,清廷

19、将广州定为唯一的外贸商埠。豪商大贾,各以其土所宜(当地特产)相贸,得利不赀,故曰金山珠海、天子南库”可知,由于一口通商,十三行获得对外贸易的垄断权,依靠这一特权赚取了大量财富, 十三行因此走向兴盛。职能上,根据材料二中“清廷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清廷还规定,外国商船到广州后,进口货物应纳税银,督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输纳(纳税)。至外洋夷船出口货物应纳税银,洋行保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清,先行完纳”可知十三行是中西沟通的重要窗口,也是一种新型的半官方组织,兼有对外贸易、监管外国商人、负责缴纳关税等职能。衰的背景,由于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

20、施加强对洋商的管控,限制洋人在华进行自由贸易,且由于一口通商和十三行的垄断,西方国家对华贸易难以扩大,引起它们的不满。根据所学,由于急需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中外贸易范围扩大,外商可以与中国商人自由贸易。十三行由此丧失了贸易垄断权,因此开始衰落。最后,对十三行的兴衰作整体评价,近代中国面临着如何与世界接轨的难题,十三行的兴衰就是这一问题的缩影。因为不能适时应变,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2019海南卷23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53年,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这是共和党人在民主党执政20年后首次

21、入主白宫。共和党保守派希望艾森豪威尔回到20年代传统的共和党的老路上去。在他们心目中,新政以来联邦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大规模干预,无异于“滑向社会主义”,而共和党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才是美国社会的正宗。艾森豪威尔也曾表示,政府在国内事务上的作用是确保公平,而不是直接指导全国的经济生活。 摘编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材料二 1956年,艾森豪威尔再次赢得总统竞选。他在阐述执政方针时说,联邦政府负有领导责任,在对我们巨大经济机器的生产力进行安排时,要做到没有一个人无辜地遭受灾难和贫困。现在,它包括了教育、卫生等广阔的领域。 摘编自韩铁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艾森

22、豪威尔在经济指导思想上的基本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9分)【答案】(2)变化:由基本反对国家干预转变为有限度的国家干预。评价:顺应需要进行调整,表明国家干预经济已不可逆转;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9分)【解析】第一小问基本变化,从材料一“艾森豪威尔也曾表示,政府在国内事务上的作用是确保公平,而不是直接指导全国的经济生活”和材料二“联邦政府负有领导责任”得出由基本反对国家干预转变为有限度的国家干预。第二小问评价,由材料一“1956年,艾森豪威尔再次赢得总统竞选。他在阐述执政方针时说,联邦政府负有领导责任”结合所学战后美国推行国家干预得出顺应需要进行调整,表明国家干预经济已不可逆转;从材料一“对我们

23、巨大经济机器的生产力进行安排时,要做到没有一个人无辜地遭受灾难和贫困”结合所学国家干预带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得出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8.(2019江苏卷22节选)翁仕朝(18741944),一位乡村塾师,世居香港,历经英国殖民扩张、日本攻陷香港等重大世局之变,始终秉持志节,期望政治清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充满着时代赋予的家国情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翁氏对于世界地理颇有浓厚兴趣,出于其手编亲辑之简明著作为天下寰球中外交通分五大洲图,简明清晰,并系史志了解世界,求取新知,自以阅览世界地志为重要入手,自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徐继畲、梁廷枏、姚莹等均循此途,当知知书儒生多具共同意趣,翁氏遗留著

24、作,惟此一种最有贡献。 王尔敏儒学世俗化及其对于民间风教之浸濡材料二 孙逸仙,想报仇,行革命,灭满洲。数十年,不变志,以三民,为主义前者仆,后者继,不自由,枉人世。若学买卖,是为商家,有人办丝,有人办茶中国所用,多是洋货,利归外国,每年甚多。 翁仕朝授课教材新三字经三、四、五字书(20世纪初)材料三 民国政府纪念期,列明以后:正月一号,南京政府成立纪念。二月一号,北京宣布共和纪念(五月)九号,条约(廿一条)国耻纪念(八月)廿九号,南京和约国耻纪念。九月七号,辛丑条约国耻纪念。 翁仕朝手稿(20世纪30年代)(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翁仕朝的家国情怀提炼观点,并从内涵和成因方面进行论证。(9

25、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解析】(2)首先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相关观点,如根据“当知知书儒生多具共同意趣,翁氏遗留著作,惟此一种最有贡献”得出“先进知识分子为寻求强国之路孜孜以求”,明确观点后,结合中国近代以来以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的相关活动史实对该观点进行论述,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最后进行总结。【答案】(2)略9.(2019天津卷13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

26、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材料二 1992年后,天津滨海新区“三资”企业发展迅速。2003年,已有几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投资,“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037亿元。1993年到2003年,滨海新区外贸出口由503亿美元增长到8938亿美元,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2006年,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2009年,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区成立。 据国家发改委天津滨海新区重点产业选择和布局研究材料三 2012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

27、“中国一带一路网”)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2017年)(3)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探索与发展的历程,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对这一历程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6分)【答案】(3)答案示例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逐渐深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实现伟大历史转折。20世纪80年代,设立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28、等,引进外资和技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1992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世界互利共赢。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逐渐深入。答案示例二:中国对外开放具有历史必然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开展,大力引进外资和技术;90年代,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天津等地对外开放提供了历史机遇。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世界分享机会和利益,互利共赢。中国对外开放具有历史必然性。【解析】(3)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对外开放政策,在

29、这一决策的引导下,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稳步推进。在作答时,我们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按照步骤逐渐论述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渐深入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设立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引进外资和技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1992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再结合材料三中“一带一路”开通之后,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稳步增长图,以及“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等相关信息,我们可以作以下总结: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世界分享机会和利益,互利共赢。在论述的结尾处,我们要做一个

30、小结,以紧扣论述的导入语部分,即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逐渐深入,这样使得论述的结构更加完整。10.(2018江苏卷24A节选)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

31、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完成下列要求:(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5分)【答案】(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解析】(2)简

32、评,据材料一中“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思想解放,据材料一中“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得出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据材料二“废八股,改试策论”“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 结合所学得出打击了旧学,据材料二“兼及五洲各国政艺” 结合所学得出传播了新学,据材料二“如三场要诀之类”得出改革不彻底。11.(2018江苏卷24B节选)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晚年在患病休养期间,一直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列宁指出,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

33、产主义目标。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国营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改变不讲核算、不要利润的情况。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要健全货币,整顿货币流通,恢复财政信贷制度,使货币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摘编自季正矩列宁传完成下列要求:(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5分)【答案】(2)简评: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商

34、品经济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对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未能在苏联后来的建设中得以坚持);为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借鉴。【解析】(2)简评,据材料中“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 结合所学得出,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据材料中“改变不讲核算、不要利润的情况” “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得出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据材料“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要”结合所学得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结合所学得出,对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积极作用,为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借鉴,从对

35、苏、国家社会主义等角度回答即可。12.(2017海南卷22节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他指出:共产党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达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共产党有自己的党纲与政纲,其党纲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这是与三民主义有区别的。但是,“共产主义是在革命发展的将来阶段实行的,共产主义者在现在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因此,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

36、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实行起来”。他呼吁国民党“放弃个人和小集团的私见,改变过去的老一套,立即实行符合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彻底地与民更始”。 据毛泽东选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毛泽东依据新三民主义提出的建国主张。(8分)【答案】(2)评析:丰富和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指出了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党纲的异同,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8分)【解析】(2)评析毛泽东依据新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对国民党而言,材料中毛泽东指出“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

37、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丰富和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共产党而言,当时看,毛泽东还提出“其党纲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这是与三民主义有区别的”, 进一步指出了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党纲的异同,有利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扩大中共的政治影响;长远看,材料中毛泽东提出“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达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13.(2017江苏卷23节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

38、,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

39、科技与思想文化完成下列要求:(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3分)【答案】(3)评析:消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防止滥用科学;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情愫)。【解析】(3)结合材料一二得出科学的人文主义要防止科学的滥用,人文主义要有科学的指导,但两者不能对立起来,科学主义要有人文精神。14.(2016全国I卷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

40、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

41、是“迟婚与节育”。据康有为全集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答案】(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解析】(2)第一小问主张,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早谋移徙”,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

42、移民;严复则主张“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可以吸收劳动力;民国时期有人主张“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第二小问评价,一分为二的分析,康有为的主张在缓解人口压力的同时可能会加剧环境问题;严复的主张可行但当时中国发展实业的条件还不具备;节制生育的做法有效,但忽视人口的红利。总之,三者都有可取之处,也存在不足。15.(2016全国I卷48节选)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

43、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6分)【答案】(2)评述:维护唐朝的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解析】(2)高仙芝

44、的功在于,据材料“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可得出维护了唐朝统治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他的过在于,据材料“率军征讨,大肆杀掠”“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可得出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16.(2016全国II卷46节选)材料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受命总理朝政,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他认为,对于“世道人心”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即总统)“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

45、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对西方政治制度。他重视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主张“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推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据洪仁玕资政新篇(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洪仁玕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7分)【解析】(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别从洪仁玕对西方民主制度的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的角度进行评析,由材料“对于世道人心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他重视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等,说明其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一定了解

46、,有一定先进性;由“他注意到美国“邦长”(即总统)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等,说明其对西方政治制度认识模糊不清;由此提出的主张不符合实际。(7分)【答案】(2)简评: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一定了解;认识模糊不清;有一定先进性;由此提出的主张不符合实际。(7分)17.(2016全国III卷46节选)材料 1895年,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他认为,开民

47、智是今日一大要政。1905年,严复在与孙中山交谈中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严复参与其中。同时他认为:“吾固知中国民智卑卑,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不得不阴行其中,但政体改变,已四年矣。袁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摘编自严复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严复的“民智”主张。(10分)【答案】(2)评价:戊戍时期,主张开民智,宣传启蒙思想,为变法提供思想武器,推动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意义;辛亥时期,认为民智未开,主张改良;北洋政府时期,

48、以民智未开为由,与专制妥协。(10分)【解析】(2)分别概括严复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北洋政府三个时期的“民智”主张,并进行评价。维新变法时期,严复主张“开民智”,有利于宣传维新思想,推动维新变法,具有进步意义;辛亥革命时期,严复主张“逐渐更新”,主张改良,渐趋保守;北洋政府时期,以“中国民智卑卑”为由与专制妥协。18.(2016全国III卷48节选)材料 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接任校长后,

49、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科的教学工作。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据周天度蔡元培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蔡元培的贡献。(9分)【解析】(2)评价,结合材料可知蔡元培力倡并推行改革,根据“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

50、学挺然特出声誉日隆”得出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了北大的声誉,结合所学可知蔡元培的改革使得北大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成为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对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答案】(2)贡献:力倡并推行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7分)19.(2016海南卷30节选)材料 甲午战争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郑观应认为,君民共主之国“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扞格,难臻富强”。陈炽指出,君民共主之国“合

51、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所以强兵富国、纵横四海之根源也”。主张君民共主的思想家们都将设议院作为基本条件,尽管如何“仿效外洋”设议院有不同方案,但多强调在君主之下设立。议员由选举产生,主要职能是议事和“通上下之情”,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君民共主”思潮。(6分)【答案】(2)简评:认识到西方富强的政治因素;看到洋务运动的不足;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有局限性。(6分)【解析】(2)从第一小题的内容逐点进行评价即可,同时应该总体指出他们的认识仍然不解决中国问题,也具有局限性

52、。20.(2016海南卷32节选)材料一 吴佩孚等在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逮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摘编自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 1923年,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1927年,在北伐军和冯玉祥国民军的夹击下,吴佩孚彻底失败。抗战爆发后,日本特务机关企图以吴佩孚为傀儡建立伪政权,为其所拒绝。吴佩孚死后,重庆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一级上将。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

53、评价吴佩孚。(8分)【解析】(2)由材料一“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可得出其维护主权,同情学生的内容,由材料二“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1927年,在北伐军和冯玉祥国民军的夹击下,吴佩孚彻底失败”可得出军阀的本质,由材料二“抗战爆发后,日本特务机关企图以吴佩孚为傀儡建立伪政权,为其所拒绝”可见其民族气节等。【答案】(2)评价:进行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灾难;镇压工人运动;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同情学生爱国运动;抗战时保持民族气节。(8分)21.(2016上海卷40节选)大航海时代海洋是

54、一个国家通向远方的重要路径。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女王的资助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途。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问题:(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西方在对待外部世界和处理文化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15分)【答案】(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式,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与材料、论述、组织。评分项一:观点水平1:能对中西方两种模式作深刻反思从现实利益的角度看,西方的做法使自己加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中国古代的朝贡贸易秉持厚往薄来的传统,郑和船队的远航活

55、动没有使中国得到类似的“收益”。但是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西方的殖民政策不但给殖民地人民带去了深重的灾难,也破坏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国的做法却提供了不同文明可以和谐相处、兼容并包的实例,也为当今世界新秩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水平2:仅强调现实利益角度水平3: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评分项二:史实与材料水平1:能提取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并能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水平2:仅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或仅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水平3:没有使用信息和史实评分项三:论述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认证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一致,逻辑完整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水平4:回避问题评分项四:组织水平1:叙述成结构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解析】(3)评价中西方不同模式,从现实利益的角度看,西方的做法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最终确立自己在世界市场的中心地位;而中国的朝贡贸易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难以长期维系,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西方的做法值得肯定;但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材料三西方国家对落后地区的掠夺留下的是破坏和灾难,应该否定,中国的海外活动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友好交往,也为当今世界新秩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