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部分高中全程质量检测卷高中全程质量检测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9山东济南市上学期期末)下列有关原核生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养型的原核生物只有蓝藻,且蓝藻体内没有叶绿体B原核细胞的细胞壁组成成分与真核细胞的细胞壁组成成分相同C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体内含有的碱基种类相同且遗传物质都是DNAD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答案C解析原核生物中除了蓝藻以外,硝化细菌等也是自养型生物,A错误;原核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核生物中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原核细胞的细胞壁组成成分与真核细胞的细胞
2、壁组成成分不同,B错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且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故体内含有的碱基种类相同,C正确;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但部分细胞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蓝藻等,D错误。2(2019河南六市一模)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形成的基本骨架对跨膜运输没有作用B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能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D运用盐析法分离出的蛋白酶活性丧失答案B解析脂溶性小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能通
3、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B正确;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也有关,C错误;运用盐析法分离出的蛋白酶结构没有改变,故活性没有丧失,D错误。3(2019江苏省泰州市上学期期末)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由ATP直接供能B钠离子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也存在于红细胞膜上D载体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不同答案D解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据图可知该过程不靠ATP水解提供的能量推动,而是依赖于Na浓度差,当Na顺电化学梯度流向膜内时,葡萄糖通过专一
4、性的运送载体,伴随Na一起运送入小肠上皮细胞,A错误;钠离子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方向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故没有,C错误;载体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不同,D正确。4(2019湖南岳阳市一模)下列实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B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亮暗亮三层结构C蓝藻细胞与水绵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没有叶绿体D质壁分离和台盼蓝染色法都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D解析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在高倍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A
5、、B错误;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水绵细胞是真核细胞,二者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没有细胞核,C错误;活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染液无法透过细胞膜,细胞不能被染色,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台盼蓝染液可进入细胞,细胞被染成蓝色,因此,质壁分离和台盼蓝染色法都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5(2019江苏苏州市学期期末阳光指标调研)某兴趣小组探究了水溶性物质M对光反应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蓝色氧化剂DCPIP被还原后变成无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分离细胞中叶绿体常用的方
6、法是差速离心法B实验乙、丁中的Y为2 mL细胞等渗溶液C实验说明水溶性物质M能促进光反应D若实验条件不变,蓝色消失后氧气仍可持续产生答案D解析分离细胞器一般用差速离心法,A正确;叶绿体离开细胞后需放在细胞等渗溶液中才能维持正常形态,乙和丁分别为甲和丙的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则乙、丁中的Y均为2 mL细胞等渗溶液,B正确;分析表中数据,实验甲与乙(或丙与丁)比较,可知加入水溶性物质M则蓝色消失的时间变短,说明物质M能促进光反应,C正确;因实验未通入CO2,暗反应不能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所以光反应不能持续进行产生氧气,D错误。6(2019唐山一模)线粒体在合成ATP时,下列哪个条件不
7、需要()A基质中含有O2 B基质中含有ADPC基质中含有NADPH D基质中含有丙酮酸答案C解析当线粒体基质中存在氧气时,细胞质基质中的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少量的ATP,A、D正确;合成ATP的原料是ADP和Pi,B正确;NADPH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用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线粒体有氧呼吸中所用的还原剂为NADH,C错误。7(2019天津市蓟州等部分区第一学期期末)下图的纵坐标表示某种植物O2吸收相对速率的变化(非适宜条件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判断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降低土壤中的Mg2浓度,一段时间后D点将向右移C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
8、,E点将向右下移D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O2的相对速率是4答案A解析D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因此该植物D点以前就已经进行光合作用了,A错误;降低土壤中的Mg2浓度,则叶绿素合成不足,导致光合速率降低,因此一段时间后D点将右移,B正确;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光合速率增强,因此E点将向右下移,C正确;曲线与纵坐标相交的点代表呼吸作用强度,即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O2的相对速率是4,D正确。8(2019湖北八市第二次联考)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坏死对生物体均有积极意义B成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是已发生分化的细胞C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人体的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9、D细胞分裂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都出现纺锤体答案B解析细胞坏死对生物体是有害的,细胞凋亡才有积极意义,A错误;造血干细胞属于专能干细胞由全能干细胞分化而来,所以已发生了分化,B正确;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所以正常细胞中两者都需要表达,C错误;细胞分裂都需要复制遗传物质,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有纺锤体形成,无丝分裂和原核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体形成,D错误。9(2019广西梧州市2月联考)下列有关人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正确的是()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
10、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可能相同D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可能相同答案C解析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C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是体细胞的两倍,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DNA含量与体细胞相同或者是体细胞的一半,D错误。10(2019北京丰台期末)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
11、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不同性别中的发病率一般无区别,A错误;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必患病,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通常多于男性患者,C错误;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表现出隔代遗传的特点,D错误。11(2019甘肃酒泉三中第二学期模拟)已知白化病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控制,色盲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
12、双方父母的表现型正常),生了一个患白化色盲的男孩,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是基因组成为AAXBXB的次级精母细胞B细胞和细胞结合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C该白化色盲男孩的基因b来自其外祖父D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1/2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该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基因型分别是AaXBY、AaXBXb,生了一个患白化色盲的男孩,其基因型应为aaXbY,因此判断是aY,是aXb。根据分析可知,是aY,是由aaYY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与其对应的另外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即细胞应是AAXBXB,A正确;细胞和细胞结合为受精过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13、,不是雌雄配子结合的过程,B错误;该白化色盲男孩的基因b来自其母亲,由于这对夫妇的双方父母表现型都正常,故母亲的色盲基因来自该男孩的外祖母,C错误;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3/43/49/16,D错误。12(2019广东汕头市一模)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H、h)和乙遗传病(基因T、t)患者,系谱图如下(已知3无乙病基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B2的基因型为HhXTXt;5的基因型为HHXTYC如果5和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1/36D如果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
14、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3/5答案B解析由遗传系谱图可知,1与2不患甲病,生有一患甲病的女儿2因此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和4不患乙病,且3无乙病基因,生有一患乙病的儿子9,说明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A正确;由系谱图可知,2的基因型为hhXTX,1的基因型为H_XtY,故1和2的基因型分别是HhXTY和HhXTXt,进一步可推测5的基因型为2/3HhXTY或1/3HHXTY,B错误;由系谱图可知,9的基因型为hhXtY,故3和4的基因型分别是HhXTY和HhXTXt,进一步可推测6的基因型为1/3HhXTXT或1/3HhXTXt或1/6HHXTXT或1/6HH
15、XTXt。如果5和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1/36,C正确;如果5(2/3Hh、1/3HH)与h基因携带者(Hh)结婚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hh,不患甲病的概率为,Hh,不患甲病的个体中,h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因此二人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3/5,D正确。13(2019山东枣庄第一学期期末)果蝇的红眼基因(H)对白眼基因(h)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A)对残翅基因(a)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两只红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红眼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H的配子占1/4BF1中雌果蝇的表现型有4种C
16、F1中出现红眼长翅雌果蝇的比例是3/8DF1中红眼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雄果蝇中长翅果蝇占3/8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两只红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红眼残翅,亲本都为长翅果蝇,若产生残翅果蝇,则亲本关于翅型的基因型均为Aa,则后代残翅的比例为1/4,由于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红眼残翅,说明亲本中雌果蝇关于眼色的基因型为XHXh,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XHXh、AaXHY。据分析可知,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H的配子占1/2,A错误;F1中雌果蝇的表现型有2种,B错误;F1中出现红眼长翅雌果蝇的比例是3/41/23/8,C正确;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中红眼果蝇自
17、由交配,产生的雄果蝇中长翅果蝇占3/4,D错误。14(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如图所示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流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检测结果可得出进入大肠杆菌的是T2噬菌体的DNAB标记T2噬菌体时,T2噬菌体侵染的是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C该实验与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D若检测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则可能与保温时间较短有关答案C解析根据检测结果可知,进入大肠杆菌的是T2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A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必需依赖于细胞,因此标记T2噬菌体时,T2噬菌体侵染的是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B正确;肺炎双球
18、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是格里菲思将完整细菌感染小鼠,而在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将细菌分离成多种单类物质后再混合培养,因此该实验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C错误;若检测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则可能与保温时间较短有关,导致部分噬菌体的DNA还没有来得及注入大肠杆菌就被离心到上清液中去了,D正确。15(2019北京朝阳期末)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性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孔雀开屏是在向异性传递物理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B蓝孔雀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突变和基因重组C对配偶的选择属于种群内部因素,
19、不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D雄性蓝孔雀大尾屏的有害或有利并不是绝对的答案D解析据“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性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推知雄性蓝孔雀大尾屏的有害或有利并不是绝对的,D正确;孔雀开屏是在向异性传递行为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A错误;蓝孔雀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对配偶的选择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B、C错误。16(2019四川成都市高新区一诊)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的是()A人类的猫叫综合征个体的形成B人类的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C卵裂时21三体综合征个体的形成D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
20、不育答案D解析人类的猫叫综合征个体的形成是由于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没有关系,A不符合题意;人类的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时Y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到两个细胞中,形成了YY的精子所致,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无关,B不符合题意;卵裂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进行同源染色体的联会,C不符合题意;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是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致,D符合题意。17(2019广东珠海一模)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及进化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种生物的性状都是通过DNA遗传给后代的,DNA是遗传物质B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
21、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C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改变D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答案A解析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变异具有多害少利性,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B正确;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改变,C正确;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可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D正确。18. (2019山东潍坊一模)如图是神经
22、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时,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重新吸收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都需要消耗ATPB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D过程说明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间双向传递答案C解析为钠离子内流过程,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会导致钠离子内流,进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B错误;Ca2能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因此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C正确
23、;是释放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过程,而是神经递质被重新吸收利用,不是传递兴奋的过程,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D错误。19(2019河北衡水全国高三统一联合考试)研究发现,剧烈运动过程中肌细胞会增加分泌鸢尾素(一种多肽类激素),鸢尾素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细胞利用氨基酸为原料合成鸢尾素B剧烈运动时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上升C鸢尾素通过神经运送至胰岛B细胞D胰岛素促进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答案C解析据“鸢尾素(一种多肽类激素)”可知,鸢尾素是一种激素,其调节生命活动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C错误;细胞利用氨基酸为原料合成鸢尾素,A正确;据“剧烈运动过程中肌细胞会增加分泌鸢尾素(一
24、种多肽类激素),鸢尾素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可知,剧烈运动时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上升,B正确;胰岛素能促进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D正确。20(2019山东青岛市第十七中期中)护士每6小时为某位病人测量一次体温,根据测量结果绘制成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5月6日612点,该患者的产热总量小于散热总量B5月68日,该患者体温的波动与激素调节没有关联C该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热觉产生于皮肤D5月68日,该患者的体温处于波动状态且一直不正常答案A解析5月6日612点,该患者的体温不断下降,说明其产热总量小于散热总量,A正确;5月68日,该患者体温出现了下
25、降和上升的过程,该体温调节过程中有甲状腺激素等的参与,B错误;该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热觉产生于大脑皮层,C错误;5月68日,最开始该患者的体温处于不正常范围且波动幅度大,最后趋于正常范围内的小波动,D错误。21(2019河北石家庄质检)下列关于动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A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导致其向光弯曲生长B甲状腺激素经体液运输可作用于下丘脑内分泌细胞C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的组织液运输后能作用于肌肉或腺体D唾液淀粉酶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以囊泡形式运输答案A解析向光生长的原因是由于尖端在单侧光的刺激下,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使背光侧生长
26、速度快于向光侧,A错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为全身的细胞,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B正确;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的,神经肌肉接点类似突触结构,细胞之间的液体为组织液,故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的组织液运输后能作用于肌肉或腺体,C正确;唾液淀粉酶为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后,由内质网形成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分类和包装后,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包裹运输到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故唾液淀粉酶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以囊泡形式运输,D正确。22(2019海南省“八校联盟”第二次联考)某小组做实验
27、探究了解生长素类似物NAA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丙组为对照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纵坐标可表示插条生根的数量或插条生根的长度B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时,需要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C由图可知,甲组的NAA浓度高于乙组的D由该实验不能确定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答案C解析图中横坐标的含义即是自变量NAA的浓度,纵坐标的含义即是因变量生根数量或长度,A正确;由于浸泡法所用浓度低,浸泡时间相对较长,所以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时,为了减少蒸发散失插条内的水分,需要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B正确;由于NAA溶液的作用特点与生长素类似,存在最适浓度,所以无法得出甲、乙两组的NAA溶液
28、浓度大小,C错误;要确定最适浓度必须设置一系列具有浓度梯度的实验组进行对比,所以由该实验不能确定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D正确。23(2019河北石家庄3月质检)下列关于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生物圈内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答案C解析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动物必需依赖于植物提供的营养,所以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一定是植食
29、性动物,B正确;生物圈内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错误;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24(2019浙江金华十校第一学期期末联考)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陆地B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C臭氧层的破坏会引起人类免疫能力减退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CO2分子吸收太阳直射到地球上的热量引起答案D解析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以下八类,即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还有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物质和
30、化学品、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因此,水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陆地,A正确;开发利用潮汐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可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B正确;臭氧层被破坏后,其吸收紫外线、X射线和Y射线的能力降低,使人类接受短波辐射的机会增大,引起人类免疫能力减退,C正确;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CO2分子吸收地球的反射热,使地球升温引起的,D错误。25(2019江苏南通一模)下图是某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的部分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建立该立体养殖模式主要遵循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B用分解者蚯蚓喂鱼和鸡,可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C鸡、鱼、牛和猪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该立体养
31、殖模式能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建立该立体养殖模式主要遵循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等,A正确;用分解者蚯蚓喂鱼和鸡,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但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鸡、鱼、牛和猪等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该立体养殖模式能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019唐山一模)(14分)图甲是玉米及其他两种农作物的光照强度和光合速率关系图,图乙表示某日光温室大棚蔬菜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变化趋势。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_植物适宜与玉米间作,理由是_。(2)分析图乙中的两条曲线,温度为25 、光照强度小于
32、2 klx,采取_措施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判断依据是_。(3)由图乙可知,若某一天温度为25 ,光照强度大于1 klx小于2 klx,光照时间为12小时,则一昼夜后该蔬菜的干重将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答案(14分,除标注外,每空3分)(1)(2分)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明显低于玉米(植物在低光照强度下就可以达到最大光合速率),与玉米间作能充分利用光能(2)适当降低温度光照强度小于2 klx时,25 净光合作用强度低于15 净光合作用强度(3)减少解析(1)据图分析,图甲中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明显低于玉米,在低光照强度下就可以达到最大光合速率,因此其与玉米间作能充分利用
33、光能。(2)据图分析,图乙中,当温度为25 、光照强度小于2 klx时,其净光合作用强度低于15 净光合作用强度,因此可以采取适当降低温度的措施来提高作物的产量。(3)若某一天温度为25 ,光照强度大于1 klx小于2 klx,光照时间为12小时,则这12小时净光合量在(022.4)12之间,而12小时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量为1222.4,因此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12小时净光合量12小时呼吸消耗量0,所以一昼夜后该蔬菜的干重将减少。27(2019陕西西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14分)某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由基因A、a控制茎的高度(高茎和矮茎),由基因D、d控制花的颜
34、色(红花、粉红花和白花,其中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科研人员用高茎红花植株和矮茎白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所得F1均表现为高茎粉红花;让F1的雌雄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粉红花矮茎白花363121。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上述杂交实验结果,_(填“能”或“不能”)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_(填“能”或“不能”)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不属于伴性遗传,作出后一项判断的依据是_。(2)科研人员对F2中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最好采用_法,即让F2中高茎红花植
35、株与_植株杂交,请预测结果并指出相应结论:_。(3)科研人员将抗虫蛋白基因M导入该植物一雄株的某条染色体上,使之具备抗虫性状。为了确定基因M所在的染色体,可让该雄株与雌株杂交,测定后代的抗虫性。请补充以下推论:若产生的后代中_,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若产生的后代中_,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若产生的后代中_,则基因M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能(1分)能(1分)亲本植株进行的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是一致的,与性别决定无关(2)测交(1分)矮茎白花(1分)若子代均为高茎粉红花,则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若子代中高茎粉红花植株与矮茎粉红花植株的数量比
36、为11(或子代出现矮茎粉红花植株),则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3)仅雌株具备抗虫性仅雄株具备抗虫性不论雌雄均有一半抗虫,一半不抗虫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科研人员用高茎红花和矮茎白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F1均为高茎粉红花,说明两对等位基因是细胞核遗传,且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是高茎红花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粉红花矮茎白花363121,共有16种组合,因此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Dd。(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结合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可以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
37、自由组合定律;亲本植株进行的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是一致的,与性别决定无关,说明在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不属于伴性遗传。(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子一代基因型为AaDd,则子二代中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AaDD或AADD,可以让其与aadd进行测交,根据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判断其基因型。若子代均为高茎粉红花,则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若子代中高茎粉红花植株与矮茎粉红花植株的数量比为11(或子代出现矮茎粉红花植株),则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3)根据题意分析,将抗虫蛋白基因M导入该植物一雄株的某条染色
38、体上,让该雄株与雌株杂交,测定后代的抗虫性。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株具备抗虫性,表现为与性别相关联,性状交叉遗传,则说明基因M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雄株具备抗虫性,表现为与性别相关联,且只发生在雄性中,则说明基因M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若产生的后代中不论雌雄均有一半抗虫,一半不抗虫,表现为与性别无关,则说明基因M位于常染色体上。28(2019湖北名校冲刺第二次模拟)(10分)为探究亲代小鼠长期摄入高碘对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影响及硒的干预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若干生理状态相同的亲代小鼠随机分为3组,进行不同的处理,饲养四个月后雌雄交配,子鼠出生后测定血清中T4的含量
39、。处理方法及结果见下表。组别正常对照组高碘组高碘加硒组T4(nmol/L)100.8568.7893.15注:T4的含量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_(答出一点即可)。(2)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为确保实验的严谨性,还需要增加_处理组。(3)研究小组还测定了子鼠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是高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原因是_。答案(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促进细胞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2)小鼠长期摄入高碘会导致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但是补硒能缓解这种影响(或补硒能缓解高碘所致子鼠血清中甲状
40、腺激素含量的减少)(3分)单独补硒(3)高碘组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对下丘脑、垂体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高于正常对照组(3分)解析(1)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促进细胞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产热;可以促进幼小动物体的生长发育;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2)据表可知,高碘组子鼠血清中T4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高碘加硒组子鼠血清中T4的含量高于高碘组,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小鼠长期摄入高碘会导致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但是补硒能缓解这种影响。验证硒的作用,可增加单独补硒组,测定子鼠血清中T4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3
4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高碘组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对下丘脑、垂体抑制作用较弱,所以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高于正常对照组。29(2019河南省南阳上学期期末)(12分)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多地结合当地实际,把食用菌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农民通过种植食用菌和增加养殖业脱贫,建成了很多食用菌基地、养殖场和大型沼气池,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地在发展此生态农业时,食用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调整结构后的生态系统,能够使能量更有效地被人们利用,原因是_。(2)部分家禽养殖户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了家禽的产蛋率,该过程中光刺激传
42、递的信息属于_信息。由此说明,信息传递在_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4)某些农户开始发展生态果园模式(如下图)。若该生态系统中,家禽的能量4/5来自杂草,1/5来自害虫,那么家禽增重1 kg,至少需要消耗_kg生产者。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碳元素在该生物群落内部以_形式传递。答案(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分解者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且让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2)物理保证种群的正常繁衍(3)物种数量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4)9(1分)(含碳)有机物(1分)解析(1
43、)某地在发展此生态农业时,食用菌是真菌,可利用植物遗体中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调整结构后的生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光刺激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了家禽的产蛋率使得种群的繁衍正常进行,说明了信息传递在保证种群的正常繁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农业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低,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抵抗力稳定性较低。(4)若该生态系统中,家禽的能量4/5来自杂草,1/5来自害虫,那么家禽增重1 kg,至少需要消耗杂草(按高效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14/520%11/520%20%9 kg。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