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325.50KB ,
资源ID:537493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3749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淄博市高青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青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水稻起源的专题片,下列选项中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文化遗址D. 仰韶文化遗址【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河姆渡氏族是生活在长江流域下游的母系氏族时期,此时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水稻,故“拍摄我国水稻起源的专题片”应该是到“河姆渡文化遗址”,C正确;元谋人是生活在云南元谋县的原始人群,A错误;北京人遗址是生活在今北京地区的原始人群,B错误;仰韶文化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

2、而黄河流域是粟的发源地,D与材料不符。2.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最能表明分封制A. 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形式B. 森严的等级制度C. 权力分散未形成中央集权D.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下的权力关系的特点。材料没有反映出分封制下家庭结构与政治关系的一致性,没有体现出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故A项错误;虽然材料提及等级森严的“权力金字塔”,但强调的是“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C项正

3、确;“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只体现出分权,没有制衡,故D项错误。3. 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A. 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B. 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C. 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D. 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都佐证了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故C项正确;考古不是历史记述正误的唯一佐证标准,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

4、,我国出现铁犁牛耕,商周时期的是石犁而非铁犁,故B项错误;文献资料分为一手史料、二手史料,故D项错误。故选C。4.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治国思想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A. 君主对权臣的实际控制力有限B. 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严重固化C. 军功阶层全面取代显贵望族D. 削弱旧贵族的势力成为潮流【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择取了四个文献的治国思想,管子强调按功授爵、说苑强调用俸禄来吸引人才、商君说强调奖励军功、史记强调废除旧公族奖励军功,上述信息都指向了废除旧贵族的特权奖励军功,故D选项符合题意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按功授爵,是君主加强对于贵族的控制,A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士农工商等具

5、体信息,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的表述太过绝对,材料并未体现出全面取代,为此C选项错误。5.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即“道”遵循客观规律,不任意妄为,所以无所不为。它有别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这表明道家思想A. 蕴含了科学和人文精神B. 反对征服和利用规律C. 不利于天人关系和谐D. 符合当时的政治现实【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遵循客观规律,不任意妄为”可知,道家思想主张尊重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有利于天人关系的和谐,这反映出道家思想蕴含着科学和人文精神,故A项正确,BC项错误;道家思想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实,故D项排除。【点睛】“遵

6、循客观规律,不任意妄为”是关键信息。6. 秦能实现统一的必要的社会基础是A. 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B.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C. 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D. 嬴政雄才大略,广罗人才【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社会基础”是指社会自身发展所产生的结果,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等方面的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由于诸侯之间的战争,使地域之间、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民族融合趋势加强,这为秦实现统一奠定了的必要的经济和政治基础,B正确;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为秦统一奠定了物

7、质基础,是主观条件,A与材料不符;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这为秦统一提供了群众基础,C片面;嬴政雄才大略,广罗人才是其统一的主观条件,D错误。7. 下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 A. 建立了官僚体制B. 全国推广郡县制C. 继续采用分封制D. 不利于国家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从漫画中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官员由皇帝任命,而不是根据血缘关系来选拔人才,实行官僚政治,故选A。漫画中表现的是选官制度,不是郡县制,B不选;C说法错误,秦废除了分封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

8、于国家统一,不选D。8.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 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各行业人通过努力和智慧而致富,体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C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B项从材料中无法推出,且汉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材料反映的是富人影响力较大,不能得出其控制郡县的结论,故D不正确。9. 班固在汉书儒林传中写道:“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

9、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这反映了A. 儒学与察举制的结合推动儒学的发展B. 儒学研究的功利化推动了儒学的发展C. 儒学的发展对百姓生活影响逐渐增大D. 儒学研究的繁琐倾向使儒学发展受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西汉太学是传授儒学的地方,也是儒生入仕的重要途径,同时儒生入仕人数的增加,客观上刺激了社会上学习儒学的积极性,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察举制和百姓生活,排除A、C;D选项是对材料错误解读。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0.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

10、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这段文字反映了A. 隋朝洛阳,商业盛极一时B. 南朝时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C. 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D. 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5世纪”“洛阳”“礼义富庶,人物殷阜”,联系所学,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繁荣,故D符合题意;隋朝建立于581年,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南朝偏安江南,而洛阳是北方城市,故B不符合题意;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士族制度受到冲击,“北民南迁”,士族制度在江南得到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11. 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

11、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 郡县制的推行B.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C. 科举制的设置D. 中央集权制的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讲述的主要是选官制度,与郡县制的推行并无关系,故A项错误。从时间上“东晋”到“南齐”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正是九品中正制,同时九品中正制是依据出身和门第将人划分九品,将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并不考察才干,因而会出现“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与题意相符,故B正确。从“东晋”到“南齐”可以看出此现象出现的时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而科举制的设置是在隋朝,时间上不符;同时题干中“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可以看出

12、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并不以才能和考试成绩为标准,而科举制选拔官员是通过考试,选取有才干的人,与科举制不符,故C错误。本题中的现象是由于选官制所导致的,与加强中央集权并无关系,故D错误。12. 新唐书说得好:藩镇“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于是,“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由上述引文你认为后代王朝应从中汲取教训是:A. 将领跟军队,应有合有分。铁打的营盘流动的将帅,将领应按一定年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队之间流动B. 将领的权力不能过大,不能大到朝廷失去控制的地步。不能把军权以外的行政、财政等权都交给将领,让他们私自任免文武官吏、征收赋税,任意扩充军队C.

13、军事将领也要有监督。朝廷要掌握军事将领的任免权,此权不能假人,不能旁落D. 要慎择将帅。在委任将帅问题上,就是要实行“疑人不用”【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中央集权,地方藩镇不听中央指挥,拥兵自重,各自为政,唐朝内部战争不断,是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得出的教训是将领的权力不能过大,不能大到朝廷失去控制的地步。不能把军权以外的行政、财政等权都交给将领,让他们私自任免文武官吏、征收赋税,任意扩充军队,B选项符合题意。将领跟军队,应有合有分。铁打的营盘流动的将帅,将领应按一定年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队之间流动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军事将领也要有监督。朝廷要

14、掌握军事将领的任免权,此权不能假人,不能旁落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要慎择将帅。在委任将帅问题上,就是要实行“疑人不用”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13.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 废分封,置郡县B. 废丞相,设三司C. 确立三省六部制D. 实行科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确立三省六部制,使三省之间相互制约,故C符合题意;A是秦朝时期实行

15、的,故A不符合题意;B是明朝朱元璋采取的措施,B不符合题意;实行科举制是为了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D不符合题意。14.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多种土地制度,如曹魏的屯田制、南朝宋颁布的占山令、北魏的均田制等。其影响是A. 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B. 实现了社会长期稳定C. 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D. 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答案】D【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制度是来解决当时土地兼并以及农民无地或者少地的问题,而不是解决人地矛盾问题,故A项错误;这些土地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稳定,但不能实现社会长期稳定,故B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是是在唐宋以后,切是多种因

16、素作用的结果,故C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制度使无地或者是少地的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的使用权,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是对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土地制度改变的本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15. 201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距今(2019年)4500年左右“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专家在此发现了大片的水稻田,面积很大,平整得很好,有沟渠等设施。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良渚的稻作农业较为发达B. 表明了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C.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完善D. 良渚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展示

17、 “良渚古城遗址”的大片水稻田,“平整得很好,有沟渠等设施”,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良渚的稻作农业较为发达的结论,A项正确;良渚文化遗址比河姆渡遗址要晚两三千年,其种植水稻不是中国最早的,不能说是水稻的发源地,B项错误;良渚的稻作农业处于父系氏族时期,其原始生产,还没有产生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项错误;单凭材料中的信息,不能得出良渚时期就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D项错误。16. 在大汶口一些富有的大墓中,既有棺椁,又有大量的随葬品,最多的达180多件,包括精美的彩陶、黑陶等,这与葬在同一墓地而几乎一无所有的墓葬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A. 出现财产私有现象B. 处于母系氏族社会C.

18、 发明陶器制作技术D. 阶级社会已经产生【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大汶口墓葬出现了“富有”和“一无所有”的差别,由此可判断出此时期出现财产私有现象,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C选项错误,中国古代先民至少在1万年以前就已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技术,不是大汶口文化时期。D选项错误,大汶口文化时期阶级社会尚未产生。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7. 有学者评述西周某项政治制度:“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常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该制度A.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 实现了对地方的直

19、接控制C. 形成了君主专制统治秩序D. 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常驻于若干要地”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分封制加强了西周王室对地方的管理,故选D项;A项是秦统一的意义,排除;B是郡县制的意义,排除;西周没有形成君主专制,排除C项。18. 老子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深刻地认识到“万物负阴而抱阳”,他提出“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观点,这体现了老子的A. 道的思想B. 无为思想C. 辩证法思想D. 以柔克刚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万物负阴而抱阳”、“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等涉及“阴”与“阳

20、”、“成”与“缺”、“盈”与“缺”的辩证关系,故C符合题意;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强调虚无的道是世界的根源,故A不符合题意;老子的“无为”强调清静自守,故B不符合题意;老子的“以柔克刚”揭示柔弱可战胜刚强的道理,故D不符合题意。19. 西汉初年,在王国的政治架构上,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这一举措A. 推行于“推恩令”颁布后B. 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C. 直接导致“七国之乱”D. 意在防范封国的势力壮大【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和相“总纲纪、统众官”来看,西汉政府通过官僚制度的安排来加强中央对地方封国的控

21、制,防范封国势力壮大,D正确;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不符合“西汉初年”,排除A;“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和相“总纲纪、统众官”加强中央对地方封国的控制,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B错误;汉景帝削藩政策直接导致“七国之乱”,故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和相“总纲纪、统众官”,紧扣关键信息和中央集权的含义分析解答。20. 丝绸之路开通后,丝路上的商队从西方运来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这表明丝绸之路开通A. 促进了中西直接交流B. 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

22、质生活C. 扩大了汉朝统治区域D. 体现了汉朝的世界中心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丝绸之路传播了东西方的物质文明和技术文明,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选项B正确;选项A脱离材料主旨,排除;丝绸之路是商路,并未拓展汉朝的统治区域,排除C;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21. 晋朝官员陈寿所写正史三国志视曹魏政权为正统,而成书于宋元时期的三国演义则以蜀汉为正统,至清代毛氏修订后更突出了蜀汉的正统地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专制统治者干扰史学家的客观记录B 曹氏篡位事实逐渐被史家考证清晰C. 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D. 正史与文学互相印证才能确认史实【答案】C【解析】三国演义从儒家

23、传统道德观、伦理观出发,歌颂表现的是以仁、 义、礼、智、信为主要特征的正义行为和势力,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体现出儒家思想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特点,C正确;三国演义是小说,并未体现被史家考证,AB错误;正史与文学不能印证史实,D错误。22. 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唐高祖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妹;唐太宗的母亲窦氏、皇后长孙氏、唐睿宗的皇后窦氏,都是鲜卑人后裔。这说明A. 唐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B. 鲜卑人是唐朝的统治民族C. 唐朝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D. 唐朝对鲜卑实行和亲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高祖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

24、妹”“唐太宗的母亲窦氏、皇后长孙氏、唐睿宗的皇后窦氏,都是鲜卑人后裔”等信息可知,在唐朝时期各民族之间有频繁的交流和融合,导致唐朝皇后、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人后裔,故C选项正确;材料“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并不代表唐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没有体现鲜卑人是唐朝的统治民族,并且也不符合史实,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没有体现唐朝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故D选项错误。23. 唐高祖下诏“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令老先、次孔、末后释。”此召旨在A. 文化建构B. 厚古薄今C. 崇内抑外D. 政教

25、合一【答案】A【解析】【详解】“老教、孔教,此土之基;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今可先老,次孔,末后释宗”表明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目的是建构思想文化,故A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厚古薄今、崇内抑外、政教合一,排除B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令老先、次孔、末后释”,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24. 下表中所列言论,其共同的着眼点是言论作者出处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张居正杂著三代至秦A. 秦国奠定霸业B. 始皇个人品行C

26、. 秦朝速亡原因D. 秦朝制度创新【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等信息可知,三则材料分别强调秦的“法律”、“郡县制”、“秦的创制立法”的积极作用,D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秦统一的积极作用,而不是“秦国”,A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始皇个人的品行”,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秦统一的积极意义,而不是其弊端,C错误。25.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把获利最大的资源垄断型制造业全部国营化”的经济政策是A. 重农抑商B. 休养生息C. 盐铁官营D. 均输平准【答案】C【解析】【详解】

2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任命桑弘羊等人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把获利最大的铸钱、煮盐、冶铁和酿酒等资源垄断型制造业全部国营化。所以,C为正确答案;A不够具体,不能体现出“把获利最大的资源垄断型制造业全部国营化”,排除;B是汉初实行的,而不是汉武帝时实行的,排除;D是对商业的政策,而不是制造业,排除。26. 汉代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如图反映了当时A. 统治区域的扩大B. 民族关系的概况C. 地方制度的演变D. 丝绸之路的开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中的路线起点和终点以及骆驼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汉代的丝绸之路,D正确;丝绸之路是商路,不等同于统治区域,排除A;仅仅从丝绸之路线路无法判断民

28、族关系,和地方制度情况,排除B、C。27.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 “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C. 张骞通西域解除了匈奴的威胁D. 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促使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并没有解除匈奴的威胁,C项推论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促使儒学成为封建统治

29、的正统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推动了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不符合题意,排除。28. 魏徵主编的隋书食货志记载,北朝末期,中国河西走廊地区东罗马(395-1453)金币、萨珊波斯(224651)银币是官方认可的民间流通货币。后来考古学者在新疆和田与吐鲁番分别发现了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这一考古发现( )A. 有利于印证北朝民间货币的使用情况B. 表明中欧之间的交流始于南北朝C. 证明隋书食货志的内容皆为信史D. 可印证当时中西贸易的繁盛【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东罗马(395-1453)金币、萨珊波斯(224-651)银币是官方认可的民间流通货币”

30、“考古学者在新疆和田与吐鲁番分别发现了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表明,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中西之际的贸易交流,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河西走廊地区的货币使用情况,是与中欧进行贸易,“北朝民间货币的使用情况”与之不符,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北朝时期中欧之间的交流状况,但仅根据材料无法判断中欧之间的贸易“始于南北朝”的推论,故B错误;“隋书食货志的内容皆为信史”的表述绝对化,故C错误。故选D。29.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如图所示对应的朝代是A. 蜀、西晋B. 东汉、南宋C. 东汉、西晋D. 蜀、西夏【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魏

31、、吴同时鼎立存在的是蜀国,空应该填蜀;三国之后西晋完成了暂时的统一 ,故应填写西晋;综上,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本题选A。30. 如图所示现象A. 开始于西晋时期B. 引发了北方战乱C. 促进了民族交融D. 导致了南北并立【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材料中的图片可以看出,北方少数民族向中原挺进,中原人口迁移到南方,这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民族融合过程,故C正确;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开始于东晋时期,排除A;引发北方战乱不能完整体现材料信息,排除B;导致南北并立不是材料信息的主旨,排除D。故选C。二、材料解析题31. 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

32、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二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班固汉书儒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答案】(1)民本:儒家(或墨家);孔子(或孟子、荀子等)。专制:法家;韩非子。(2)原因: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大一统时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

33、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学;国家将学与仕相结合。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详解】(1)民本: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代表“民本思潮”的是儒家(或墨家);代表人物:有孔子(或孟子、荀子等)。专制:法家;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代表“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是法家;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2)原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从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学和国家将学与仕相结合等方面回答。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汉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2. 制度创新是人类

34、社会发腮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废止“田里不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郡国的管理,把全国除了三辅、三河和弘农以外的地区分成了十三个州部、中央在每个州设立刺史一名,负责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 材料三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

35、“怀牒自列”、既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钱穆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是如何摧毁奴隶主贵族特权,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科举制度的意义。【答案】(1)说明:建立军功爵制度,废除旧贵族世袭特权;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2)影响:维护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改善吏治,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3)意义:打破世家大

36、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人才选拔更加公平、公正。【解析】【详解】(1)说明: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商鞅在军事上建立军功爵制度,废除旧贵族世袭特权;在经济上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废除井田制,促进经济发展;在地方制度废除原有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2)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首先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其次刺史负责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创造了地方良好的政治环境;最后刺史制度有利于推动社会稳定,促进地方发展。考生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进行分析。(3)意义:本题为意义类主观题,考生要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内容分析,首先唐代科举制度作为有利于选拔人才,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其次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有利于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进选拔人才更加公平;最后科举制度不局限于阶层门第,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