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526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公元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它是在说明A、德拉古法典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B、德拉古法典的制订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斗争C、德拉古法典在实施中遭到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贵族强烈反对D、德拉古法典没有任何进步意义2、公元前594年,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改革,力图解决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是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C、奴隶主与平民的矛

2、盾D、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3、促使梭伦决心消除社会动荡,振兴雅典城邦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是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 B、萨拉米斯岛危机 C、“疯诗人事件”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精神D、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4、梭伦说:“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文中的“他们”是指A、贵族B、平民C、外邦人D、奴隶5、右图反映的是梭伦任首席执政官后人民焦急等待他宣布改革法令的史实,你认为他所宣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A、遗嘱法B、财产等级制度C、解负令D、建立“四百人会议”6、梭伦改革中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 B、

3、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7、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8、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A、中庸和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9、公元前594年开始的梭伦改革对雅典开辟了一条通

4、向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不包括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B、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D、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10、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使土地私有成为合法化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11、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目的在于 A废除奴隶制度 B发展封建经济 C废除井田制 D取得军事优势12、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其中主要的体现是 “为田开阡陌封疆” 重农抑商 法律严酷 一定

5、程度上剥削加重A B C D13、秦国在正式变法之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民贵君轻C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14、对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 B所有贵族不再拥有爵位C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打击了贵族的特权15、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16、商

6、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人农业 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 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17、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 D禁止弃农经商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共18、商鞅变法首先着手于A.发展农业生产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普遍推行县制19、商鞅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内在联系应是A.变法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统一 B.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C.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无关 D.变法减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20、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名而

7、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遵循先代旧制 B.因时进行变革 C.加强思想控制 D.强化专制统治 21、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的是 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先进文化的吸引 民族矛盾尖锐 A、 B、 C、 D、22、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A、北方各族的上层人物 B、鲜卑贵族 C、地主阶级的守旧势力 D、汉族地主阶级23、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A、整顿吏治 B、迁都 C、汉化政策 D、颁布均田令24、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C、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D、恢复和发展

8、经济25、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为进行其它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的是:、均田制 B、革除旧俗 C、租调制 D、整顿吏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3分,27题22分,28题15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选自梭伦的两首诗材料一 “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材料二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

9、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1)材料一、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2分)他们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4分) (2)假如你是生活在梭伦改革时代雅典欠债为奴的平民,你会支持改革吗?请阐述你的理由。(5分)(3)从梭伦的自白中可以看出梭伦的改革政策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2分)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共27、(22分)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

10、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材料二 有关商鞅变法的两幅图片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 商君列传材料四 “自古趋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咏商鞅诗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到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变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2分)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2)商鞅为什么要“城门立木”?为什么要“舌战

11、群雄”?舌战会争论什么?(6分)(3)为什么会出现“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的局面?这对后来的变法会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4分)(4)王安石自己也是改革家,他从商鞅变法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王安石的诗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8、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作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使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2分)它能抑制“富强者兼山泽”吗?为什么?(6分)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2分) 简要评价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5分)宾川四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9月考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山东、北京、天津、云南、贵州)五地区试卷投稿QQ 858529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