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7年邵阳地区高考大预测卷(政治).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510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邵阳地区高考大预测卷(政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7年邵阳地区高考大预测卷(政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7年邵阳地区高考大预测卷(政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7年邵阳地区高考大预测卷(政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7年邵阳地区高考大预测卷(政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07年邵阳地区高考大预测卷(政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07年邵阳地区高考大预测卷(政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07年邵阳地区高考大预测卷(政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07年邵阳地区高考大预测卷(政治).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邵阳地区2007年高考政治(科目)大预测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山东省青岛市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有拉长产业链的动作,有缩短战线的举措;有增力领域,有减劲项目;有上调动作,有下调方案。用心“调弦”,从而弹奏出了发展的新乐章。据此回答12题。 1青岛市的上述做法坚持了 ( )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事物发展 A B C D 2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应以 为主。 ( ) A市场手段和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和市场手段 D经济手段和法律

2、手段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大型公共建筑也越来越多。然而,一些地方不顾财力,盲目上马中看不中用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群众反映强烈。针对这种现象,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规定,要求大型建筑必须顾及地方财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并严格控制造价,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据此回答34题。 3一些地方上马“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做法,从哲学角度看 ( ) A违反了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B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表现 C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D没有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要使国务院的规定落到实处,从政治学角度看,各级地方政府必须 ( ) A切实履行政治职能 B坚持对人民负责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C尊重公民

3、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D放弃对政绩的追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07年经济工作的基调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相对于以往的“又快又好”,“又好又快”的提出是一种决策重心的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政策措施和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把“好”放在优先位置上。据此回答56题。 5中央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强调“又好又快”,把“好”放在优先位置。这一做法符合的哲学道理是 ( ) A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 C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的发生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指导作用 6下列有助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是 ( )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限制高能耗、高物耗产业的发展 A B C D 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自2006年1月1日实施以来,中国大约减少个人所得税纳税人2000余万人,个人所得税虽然保持增长,但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1.8个百分点,个别地区个人所得税收入出现了负增长,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有所减轻。据此回答7-8题。 7材料反映了个人所得税 ( ) A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杠杆 B是增加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C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D具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 8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导致纳税人中的中低收入者减少,这反映了公民是否成为纳税人是由 ( ) A税法的规定决定的 B税

5、法的规定和个人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C公民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国家和税收的性质决定的 2006年11月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4.7,并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创下当年新高。为平抑不断上涨的粮油价格,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有关部门连续组织竞价销售,将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的临时存储粮投向市场。据此回答910题。 9粮食价格的上涨 ( ) A是通货膨胀的表现 B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C是由国家宏观政策决定的 D是由粮食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10国家有关部门通过竞价销售的方式平抑粮价的做法说明 ( ) A国家自觉利用价值规律进行调控,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B商品的价格影响供求关系 C商品交换在竞争

6、中得以实现 D国家进行粮食收储是为了获取较高利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2007年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11在上述四大目标中,正常情况下,国家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 ( ) A促进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 C稳定物价 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22006年我国的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1774.7亿美元,过高的贸易顺差正越来越多地引发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摩擦增多和国内资源更多流向国外等问题。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减少贸易摩擦,国家应 ( ) 转变出口方式和利用外资的方式 提高我国的关税水平 积极扩大进口 努力地增加

7、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A B C D 2007年1月10日,铁道部宣布,今年春运期间,铁路票价不再上浮;1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发出通知,要求今年春运期间各地公路客运票价不上浮;1月14日,在国际油价回落到一年半以来的最低点时,发展改革委下调了国内汽油和航空煤油价格;1月17日,发展改革委、民航总局宣布下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收取标准。据此回答1314题。 13国际油价的跌落和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下调,反映了 ( ) A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B我国已完全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 C各国经济日益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D原油和成品油的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改变 14有关专家指出,政府在对公用事业进行定

8、价时,不仅要考虑企业利益,也要充分考虑到百姓实际承受力和社会各界感受,充分发挥监管职责,努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这表明 ( ) A政府具有协调不同利益关系的责任 B公用事业的定价可以不遵守价值规律 C公用事业不应考虑效益 D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加大公用事业投入 2006年12月28日经济日报报道,近几年来,在国务院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进煤炭订货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初步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企业自主衔接资源、协商定价的新机制,为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据此回答1516题。 15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常识道理

9、是 ( ) A宏观调控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B宏观调控必须以经济和行政手段为主 C国家积极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D国家具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职能 16上述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支配的 B要促进事物发展,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C做工作必须善于解决主要矛盾 D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针对国内粮油市场价格出现波动,一些地方米、面、油价格上涨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分批次出售临时存储粮等措施,增加供应,稳定粮食价格。据此回答1718题。 17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分批次出售临时存储粮等措施,增加供应,稳定粮食价格的原因在于 ( ) A市场配置资源不利于资源的

10、合理利用 B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市场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缺陷 D国家是资源配置的主体 18国家的上述措施属于宏观调控的 (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强制手段 2006年,我国钢铁工业工作的重点是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920题。 19采取上述措施有利于 ( ) 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A B C D 20加快结构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 ) A整体制约着部分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 D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12006年

11、以来,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已见成效,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销售增长加快,市场价格相对平稳,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继续改善,商品市场运行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这说明 ( ) A价值规律支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 D国家的宏观调控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2006年11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货币执行报告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对经济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据此回答2223题。 22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目的是 ( ) A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B稳定

12、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使人民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升值 23下列属于国家宏观调控工具的有 ( )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银行利率 按劳分配政策 A B C D 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是2007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投资政策的取向是:合理控制投资增长,着力调整投资结构,注重提高投资效益,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据此回答2425题。 24上述投资政策的取向符合的哲理是 ( ) A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C原因和结果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矛盾的主要方

13、面支配着次要方面 25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 ) A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 B必须自觉遵循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C能够确保国有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D具有间接、迅速、全面的特点 搞好宏观调控是一个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据此回答2629题。 2620世纪50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重视发展信息产业技术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实行五年经济计划 A B C D 271958年,党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在实施中 ( ) A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发展 B直接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

14、只讲多与快忽略了好和省 D是发动大跃进运动的根本原因 28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核心是 ( ) A提高 B充实 C巩固 D调整 29读“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 ( ) 年份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比上年增长 9.6% 4.2% 9.2% 11.9% “文革”初期,国民经济受严重影响 “九一三”事件后,经济开始迅速回升 “文革”仅是政治动乱,经济仍然迅速发展 周恩来、邓小平调整国民经济,使经济迅速回升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30材料一:国家统计局发

15、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前11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911亿元,增长13.6,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6。近几年我国的GDP增长一直是9以上,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只有7左右,农村居民收人增长是5。 材料二:2006年12月5日至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什么问题?它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3)结合两则材料,从经济学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1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面

16、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在火热的投资和充裕的资金推动下,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为了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我国政府一方面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减少投资,紧缩银根;另一方面让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力求严格控制土地供给,收紧“地根”。根据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一方面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另一方面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项目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分类指导。在政府的努力下,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态势。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2)从政治学角度看,我国为什么能够

17、使国民经济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3)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 32材料一: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良好局面,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比较突出。2006年前三季度,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9.8,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39.2,降低O.6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51.1,而在上世纪80年代曾达62。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7年经济发展战略时明确提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保持和

18、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2)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3)从政治学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 33材料一:2006年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能耗为702千克标准煤,同比下降6.7,低于国家钢铁产业政策2010年730千克标准煤的目标,接近2020年700千克标准煤的目标。钢铁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但中国钢铁业节能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20的差距。 材料二:2006年前三季度,我国粗钢产量再创新高,突破了3亿吨。在炼钢产能中,落后的300立方米及以下的小高炉、20吨及以下的小转炉和小电炉能力分别占总能力

19、的27和13.1。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有关经济学知识回答: (1)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能耗水平不断降低有何经济意义? (2)如何才能不断降低我国钢铁行业的能耗水平?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青岛市的做法体现了全面看问题,同时也是针对不同领域的具体特点采取的措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表现,故应选。调控经济能够取得好的效果,是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所以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内因和外因,故应排除。 2D。 3A。“不顾财力”违反了从实际出发。 4B。AC与材料不符。D说法错误。 5A。“放在首位”体现了重点解决的问题,即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要求。BCD均与题意无关。 6D。所有措施都有利于提高经济

20、增长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7A。BC观点错误。D与材料意思不符。 8B。A没有全面反映成为纳税人的条件。CD观点错误。 9B。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所以,粮食价格的上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不能因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就简单地理解为“通货膨胀”,故A不能人选。CD观点错误。 10A。国家通过增加粮食的供应,平抑上涨的粮食价格,是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BC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D观点错误。 11A。 12D。出口方式粗放,以低价竞争和耗费资源为主是导致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同时外资企业在我国的贸易顺差中占有较大比重,所以正确。提高关税对进出口都会产生影响,同时也不符

21、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和我国的入世承诺,因此错误。应入选,因为贸易顺差过大是由于进口小于出口,所以,积极扩大进口可以减少贸易顺差。观点不符合减少贸易顺差的要求。 13C。A与材料不符。BD说法错误。 14A。对政府定价的要求体现了要协调不同利益关系。BC观点错误。D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5C。 16B。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体现。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进改革,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17C。正是由于市场存在着缺陷,因而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8A。 19A。与题干没有直接联系。观点本身错误。 20C。事物在结构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另一

22、种情形。 21C。AB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意思不符。D说法是错误的。 22B。注意题干中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关键词。 23A。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政策,它不属于宏观调控的工具。 24B。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 25B。ACD说法均是错误的。 26C。发展信息技术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 27C。大炼钢铁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大跃进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犯了“左”倾错误。 28D。调整失调的国民经济。 29D。政治动乱严重破坏了经济建设。 二、非选择题 30(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投资增长过快、居民收入和消费

23、的增长相对缓慢的问题。它会导致生产的目的不能很好地实现,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2)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需求,体现了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主要依靠国内需求来拉动,而不能过分地依赖国外市场。因此,扩大国内需求体现了重视内因的要求。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不能够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这是全面的观点的要求。 (3)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多种手段,抑

24、制投资过快增长,扩大消费需求。努力促进就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重视促进商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消费者创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31(1)材料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政府提高了履行经济职能的水平,有能力组织好经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共产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科学的领导,调动了全国各

25、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制定政策坚持从实际出发。我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坚持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采取措施。解决矛盾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项目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分类指导”,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坚持适度原则。国家重视抑制投资过热,防止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目的是使我国经济保持适度的发展速度,体现了适度原则的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处理问题。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而不是孤立地采用一种手段,从而保证了调控的效果。 32(1)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发展滞

26、后;投资和消费结构不合理,投资增长过快,消费不足。 (2)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和部分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目的就是改变三大产业、投资和消费等的不合理结构,消除影响资源优化配置的因素,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增长。 (3)加强宏观调控是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的需要。国家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调控是对人民负责,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

27、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加强宏观调控是提升国际地位的途径。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3(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大中型钢铁企业能耗水平降低,会导致它们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提高其在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能耗水平的降低使企业以较少的能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既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不断降低能耗,有利于我国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要依靠科技和管理创新,提高钢铁企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优化钢铁企业的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大型钢铁企业对中小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借鉴、消化、吸收发达国家节能降耗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