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笔下刘邦这一人物形象,因文悟言,积累常见文言现象,。2认识体会史记中“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3感悟文本,领略史记文史结合的特点。4了解司马迁首创的互见法。【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刘媪( ) 须髯( ) 贳酒( ) 大泽之陂( ) 每酤留饮( ) 酒雠数倍( )乃绐为谒( )( ) 酒阑( ) 箕帚( ) 轘辕( )( ) 玉卮( )乃以秦王属吏( ) 日夜跂而望归( ) 击筑( ) 献飨军士( ) 黥布( ) 荥阳( )郦食其( ) ( ) 颍阳( ) 氾水(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昌邑未拔 摄衣谢之,延上坐
2、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乃以秦王属吏 非有功伐 还军霸上 去辄烧绝栈道 汉王复入壁 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 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乃即皇帝位泛水之阳 父兄不能给 可四千余人 意豁如也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2)高祖常繇咸阳 (3)遂坐上坐,无所诎 (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 (5)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6)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7)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8)兵罢戏下 (9)不如决策东乡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大度:古义 今义“气量宽宏能容人” 家人:古义 今义“一家人” 作业:
3、古义 今义“学习完成的功课” (2)诽谤者族 诽谤:古义 今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 (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约束:古义 今义“限制使不出范围” (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 渐: 古义 今义“稍微” (5)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 山东:古义 今义“山东省,省份名” (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无赖:古义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5翻译下列句子。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 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3)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张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4) 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人解,因大破之。 【我的疑问】 【走进文本】用简练短语概括文章情节: 刘邦出生: 刘邦:好酒及色、不事生产、壮志初现、诈称“贺千万”的无赖之举。 刘邦:入关灭秦、 、大败项羽。 刘邦: 、举杯噱父、 、高祖之死。【合作探究】人物形象探讨刘邦是司马迁笔下最生动、最丰满、最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之一。本文中作者是通过哪些艺术手法加以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