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2010江苏卷)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2(2011江苏卷,13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3(2011广东理综卷,4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4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5兴奋传导的方向就是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6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结构基础反射弧: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2反射 反射:指在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中枢神经系统规律性应答1.感受器、效应器各是指的什么结
2、构?提示: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而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结构,参与反射和感觉的形成过程,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的。 二、兴奋的传导 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后,由相对变为显著的过程。感受外界刺激静止状态活跃状态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静息电位: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电位是。(2)兴奋的产生: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电位是。(3)特点:。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双向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2)传递特点:。单向传递2.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各是什么结构?提示:突触前膜是指突触小体膜
3、;突触后膜是指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连线) 1反射弧结构(如图所示) 2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兴奋传导反射弧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传入神经感受器感觉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兴奋传导反射弧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可有感觉但无效应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对内外界刺激发生相应的活动 1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4、(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2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是单向的,因为神经冲动在突触中传递是单向的。 1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反射弧由A、B、C、D、E组成 B若从结构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结构处,效应器不产生反应 C若从结构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结构处,效应器不产生反应 D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解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A、传入神经B、神经中枢
5、C、传出神经D、效应器E五部分。若从结构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结构,效应器也能产生反应;但是若从结构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结构处,效应器不产生反应。答案:B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局部电流)(1)过程 (2)特点 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1)突触: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鞘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由此可分为两类:(2)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如下图所示 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等物质。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
6、信号。传导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特点:单向性。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1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方向(1)在膜外,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2)在膜内,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测定方法(1)静息电位的测量 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如图甲),观察到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2)动作电位的测量 灵敏电流计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如图乙),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
7、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解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图示中乙处外负内正,则乙处兴奋,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丁区域外正内负,则是Na内流所致。答案:A 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传导方向的判断 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 (2011江苏卷)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
8、,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析:选项 正误判断理由A反射弧中神经细胞之间突触的存在,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B图中d为传入神经,切断d后刺激b,仍能引起效应器收缩C仍能引起效应器收缩;结构b处为神经纤维、结构c处为突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突触部位的要快D处为突触后膜,其上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A1.神经递质的释放是什么方式?可以说明什么问题?提示:胞吐方式;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突触小体与
9、突触(1)混淆突触小体与突触:突触小体是指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其顶端的膜为突触前膜;突触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的总称。在突触小体上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而突触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外排),由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有两种:促进或抑制。(3)同一神经元的末梢只能释放一种神经递质,或者是兴奋性的,或者是抑制性的。(4)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2012河南濮阳调研)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神经元兴奋时,将中的物质释放到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10、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 C若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外祖母 D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解析:选项A的说法不对,因为递质的释放是细胞的外排而非主动运输。选项C则考查了细胞质遗传问题,说法是正确的。选项D也是正确的,因为兴奋的传导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答案:A(2012营口模拟)如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的结构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射弧包括五部分,完成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一个图乙的结构 B图乙的结构是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结构基础 C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11、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D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前膜时,化学信号变为电信号 解析:图甲是反射弧,图乙是突触。一个反射弧至少含有两个神经元,两神经元相邻部位形成一个突触。在突触处,兴奋是单向传递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产生动作电位。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电信号变为化学信号。答案:D(2010江苏卷)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若在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在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解析
12、: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均与伸肌相连,所以伸肌肌群中含有感受器和效应器;b为该反射弧位于脊髓的神经中枢,肌肉伸缩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而大脑皮层通过控制低级反射中枢来实现其控制功能;处受刺激后,产生兴奋传导到a处,a处由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变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然后恢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处施加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该过程没有通过整个反射弧完成,因此不属于反射。答案:D 2.(1)刺激处,神经冲动传到处有几次信号的转换?(2)刺激处,处有膜电位的变化吗?提示:(1)4次。(2)无。 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验证 (1)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设计:电刺激图处,观察
13、A的变化,同时测量处的电位有无变化。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2)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设计:先电刺激图处,测量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处,测量处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图甲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
14、d表示_;最简单的反射弧由_种神经元组成。(2)若将该反射弧放入较低浓度的钠盐培养液中,传入神经元静息时,膜内Na浓度将_(高于、低于、等于)膜外。(3)用a刺激神经,c测到的电位变化如乙图。膜电位从到变化时,膜上打开的离子通道是_。 (4)正常时,分别用a、b刺激神经和骨骼肌,会引起骨骼肌收缩。某同学用a刺激神经,发现骨骼肌不收缩。是传出神经元受损、d部位受损还是骨骼肌受损导致骨骼肌不收缩?为探究骨骼肌不收缩的原因,该同学利用图甲中的反射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注:只考虑一个部位受损)请根据该实验步骤预测现象及结论。 第一步:用a刺激神经,观察c的电位变化和骨骼肌是否收缩;如果_,则说明传
15、出神经元受损;如果_,则要继续往下做实验。第二步:用b刺激骨骼肌,观察骨骼肌是否收缩;如果_,则说明部位d受损;如果_,则说明骨骼肌受损。 解析:(1)图中d是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的接点,即由神经与肌肉形成的突触。最简单的反射弧也应含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2)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内Na低于细胞外,但K高于细胞外。(3)图2中是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即兴奋过程,是兴奋后的恢复过程,此时K外流。(4)若传出神经受损,则刺激a处,c处不能测得电位变化;若骨骼肌受损,则刺激b处,骨骼肌不收缩。 答案:(1)神经肌肉接点或突触 2(2)低于(3)钾通道(4)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 在c
16、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 骨骼肌收缩 骨骼肌不收缩 1.下图为一个完整反射弧的示意图,与之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的传导方向是EDCBA B刺激B点或D点,刺激点两侧均有电位变化 C刺激D点,B点有电位变化,刺激B点,D点也有电位变化 D此图表示的反射弧不能用来表示缩手反射 答案:C 2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中,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传入神经 B刺激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 C结构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D刺激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 解析:根据题意,该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可以判定表示神经中枢,表示传入
17、神经,表示传出神经,表示效应器,表示感受器。刺激时,效应器会产生具体效应。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刺激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有、,即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答案:C 3(2011海南卷)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解析: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是Na内流的结果,Na内流是被动运输的过程。答案:A 4(2011浙江理综卷)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
18、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解析:AB段Na内流是通过Na通道进入,不需要消耗能量,BC段仍为Na内流,不消耗能量。CD和DE段是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主要是K外流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答案:C 5(2011广东理综卷)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解析: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主要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躯体运动
19、中枢等神经中枢的调节下完成的条件反射,其反射弧中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参与,形成多个突触,兴奋在多个中间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使它们先后兴奋,故C正确。在此过程中,小脑主要起调节躯体平衡的作用。答案:C 6(2011海南卷)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解析:A为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无高级神经中枢参与;B和C均为仅由高级神经中枢控制的活动;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说明排尿反射是由低级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但
20、无意识的人不能控制而有意识的人能控制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答案:D 7(2011安徽名校一次联考)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代表效应器的应为标号_,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及膜内电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2)图2中的1表示_,该结构可能由_(一种细胞器)形成,1中的物质是_。(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具有使突触后膜产生_的作用,此反射属于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是
21、因为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作用,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解析:(1)根据神经节的位置或突触A的结构可以推断为感受器、为传入神经、为神经中枢、为传出神经、为效应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的膜外是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当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Na通过细胞膜快速内流,此时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2)图2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1应为突触小泡,内有神经递质,该结构可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3)图3中的Y来自脊髓,X来自大脑皮层。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当兴奋到达Y后,引起突触前膜释放出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并传导,最后引起肌肉收缩,此反射属于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取指血手指并未缩回是因为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此时X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具有抑制作用,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这正好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答案:(1)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Na通过细胞膜快速内流,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2)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神经递质(3)兴奋 非条件 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