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卷 选择题,共44分1台湾的称呼在历史上时有不同。古有称“台员”、“大员”、“大湾”、“东番”、“笨港”、“北港”等,葡萄牙人取名为福尔摩沙,乃“婆娑之洋,美丽之岛”之意。台湾在元代被称为A琉球 B澎湖 C泉州 D番禺【答案】A【解析】2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说: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孔子和孟子都强调:A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 B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职C臣子要为君主做出牺牲 D君臣的“离合”,以道是否相同为前提【答案】D【解析】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3亚里士多德:“多数人被少数人奴役,平民起来反抗贵族
2、直到后来他们才共同选择梭伦为调停人和执政官,把政府委托给他。”材料表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B废除债务奴隶制C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D推行财产等级制【答案】C【解析】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4下表反映出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是事件意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理性精神达尔文进化论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A神本化、人本化 B理性化、科学化C宗教化、神本化 D科学化、宗教化【答案】B【解析】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意义;近代科学技术进化论意义5有学者指出:“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
3、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以下表述不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A称呼演变:夷务到洋务 B西方侵略使中国对世界的认知发生变化C由模仿到“走自己的路” D对西学的看法:从鄙视到推崇【答案】C【解析】6右图的阴影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时期的统辖区。据此判断这一时期正处于A北伐战争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时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地图信息的能力。阴影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统辖区,
4、从地图来看,中共控制了东北、华北、华中等大片地区,与此相符合的是解放战争时期。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7天津的解放桥最初建于1902年,原名“万国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将“万国桥”改为“中正桥”。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透过解放桥名称的变更历程,我们可以了解近代天津A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 B经济的近代化C半殖民地化加深 D文化的平民化【答案】A【解析】放战争8右图是苏俄(联)1913年1937年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下列对19321937年工业发展程度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B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C是一五计划的
5、重要成果D苏联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五年计划,到1937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D项正确。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影响9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一时代“好”在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A B C D【答案】B【解析】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
6、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10下列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是A颁布义务教育法 B培育“南优二号”杂交水稻C“银河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D建成秦山、大亚湾核电站【答案】B【解析】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新中国的科技各时期成就;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新中国的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11在谈及俄罗斯出兵乌克兰时,美国 芝加哥论坛报认为,“这是美国与欧洲的慕尼黑时刻”。下列对发生在“一个世纪以前的慕尼黑时刻”评述不正确的是A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加速了“二战”的爆发C确保了欧洲的安全 D企图将祸水引向苏联【答案】C【解析
7、】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第卷 选择题,共56分12(19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合作中谋发展日渐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战后的西欧呈现着一个利益多元化与各利益主体需要进行多重整合的局面,而美国鼓励西欧不但在经济上联合,而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也加强合作与联合。这就使得走欧洲联合之路的决策在客观上顺应了美国和法国各自的战略需要,尽管它们的战略出发点完全不同。谢伟良世界的分裂:冷战的兴起材料二 1964年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三天后,戴高乐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法
8、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的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材料三 只有同欧洲既合作又竞争,才能在全球化中搞活日本的外交通过同欧盟合作,给世界造成日本可以信赖的印象,这在外交上有利。通过统计可以知道,在联合国的投票中,日本同欧洲一致的时候比同美国一致的时候多。2002年日本外交论坛月刊7月号(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与法国战略出发点有何不同?(6分)(2)材料二中戴高乐总统的预言是否成为现实?(1分)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加以说明。(4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欧洲 “既合作又竞争”的原因及目的。(6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与国之间关系的
9、认识。(2分)【答案】(1)法国:保障自身安全,谋求经济发展,避免战争。(3分) 美国:壮大资本主义阵营,控制西欧,对抗苏联。(3分)(2)判断:是(1分) 说明: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同中国的建交高潮(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3)原因:有共同利益,利于合作;实力都不断增强,互为竞争对手。(4分) 目的: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2分)(4)和平、合作中有利于发展;国家利益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2分)【解析】试题分析: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今国际局势;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0、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13(21分)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大都市的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摘编自全球城市发展史材料二 曼彻斯特人充满活力,富有进取精神。曼彻斯特主要受惠于它的商业和制造业的地位。最近,它已经在英国的任何其他城镇,乃至世界
11、“鹤立鸡群”了。它的工业产品几乎输入到地球上可居住的任何一个国家。在1832年的改革法案中,在国会中拥有代表席位,并且中产阶层的男子获得了选举权。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访问曼彻斯特,并且授予其皇家宪章(Royal Charter)。摘编自企业行名录序言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城市的功能结构偏重于工业,呈现出工业型城市化。尤其是在前3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由905%上升到1368%,平均年增长率为015%,而同期世界人口比重由282%上升到40%,年增长率达04%。摘编自新中国城市化建设初探材料四 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集聚关系,
12、然后是辐射关系。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然后中心城市又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发展起来;最后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 。郭楚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前后中国城市活力“开始消散”的主要原因。(4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曼彻斯特能够荣获 “皇家宪章”的原因。(6分)(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后30年内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5分)(4)当代中国对发展城市群也在进行实践与探索,试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说明。(4分)【答案】(1)
13、变化:由政治功能到经济功能。(2分) 原因:君主专制加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新航路开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1分)【解析】试题分析: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地位;“在1832年的改革法案中,在国会中拥有代表席位,并且中产阶层的男子获得了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外开放14(16分)“软实力”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除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之外
14、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等方面的吸引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朝的建立基于游牧文明征服农耕文明这样一个民族融合模式。汉族人对于满洲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诸如圈地运动、剃发易服等,都表示强烈不合作和反抗。清王朝若没有足够的文化软实力结束基于民族冲突的动荡时局,那么经济发展、国力强大、民众富足、文化繁荣就无从谈起,其统治也很可能如元朝经过短暂的形式统一之后分崩离析。论康熙治国与清初文化软实力 摘自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材料二 拿破仑执政后, 颁布了宪法, 稳定了政局。拿破仑与教皇达成协议, 1802年正式实施政教协议, 恢复宗教信仰自由, 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宗教矛盾, 消除了社会
15、不稳定因素。1804年制定拿破仑法典, 从法律上巩固了大革命的所有制关系, 确保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摘编自赵立冲伟人与历史论拿破仑的两重性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凭借其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行文化外交。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应对文化全球化,就是要提倡文化多样性。”(1)分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皇帝构建“文化软实力”的特点(2分),并举出具体措施。(4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在构建法国“软实力”方面的建树及其作用。(6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全球化加速的原因。(4分)【答案】(1)特点: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2分) 措施: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尊重喇嘛教;多伦会盟;册封活佛。(4分)(2)建树:解决宗教矛盾;制定拿破仑法典(4分) 作用: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法国资本主义发展。(2分)(3)原因: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4分,三取二)【解析】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康熙帝;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拿破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