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三12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涂在答题卡上)和第卷(做在答题纸上)两部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1、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某中学学生对中法建交的历史背景进行讨论。下列选项中分析合理的是( )A美国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促使法国改变对中国的态度B法国戴高乐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希望摆脱美国控制C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法国不能忽视庞大的中国市场D中法建交表明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2、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
2、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该观点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B该观点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C该观点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该观点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3、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是对下列哪一战役发表的评论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4、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
3、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 5、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6、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
4、普遍流通的货币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图片与这一论断无关的是( )8、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B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D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9、19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国这样的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此话含义是( )A肯
5、定法国是民主国家 B批评英国是封建国家C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 D批判法国贵族的特权10、“从1500至l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与19世纪的欧洲统治世界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这一阶段( )A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日趋加强 B代议制度普遍建立C马克思主义产生 D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11、史学家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导致这一历史性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B工业革命迅速扩展C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争夺世界霸权加剧12、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
6、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论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兴起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度的建立13、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但是诺曼人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 )A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 B诺曼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 C诺曼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新航线D诺曼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14、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来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
7、间茶叶生丝鸦片战争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1846年7010132201850年8919230401854年1412262896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5、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 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16、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
8、: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他们共同目标是(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7、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日常生活中,国民仍然把许多国产商品冠以“洋”字,如棉布称之“洋布”,雨伞叫做“洋伞”,铁钉直呼“洋钉”等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国人仰慕欧美的心理 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落后C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结果 D国人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飞跃18、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B人
9、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 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19、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20、“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21、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
10、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这意味着当时列宁认识到了( )A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落后性 B国内外局势的严重性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D农业集体化的片面性22、下面是苏联(俄)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苏联(俄)农业的发展 B苏联(俄)农业发展超过了工业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俄)农业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经济发展23、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把苏联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时代、退却时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
11、战后年代,其中“退却时代”是指( )A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D卫国战争时期24、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25、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他是在(
12、 )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C纪念林肯做出的伟大贡献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26、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评论: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作用。这种经济模式的特点是( )A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B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D国家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27、“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
13、的方式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A B C D28、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时发现:上个世纪20年代,苏俄国曾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曾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0年代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上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29、“战后的欧洲正需要这样的计划,并以此履行其维持和平的责任。这一点写在法国宪法的前言中:政府保证为人民提
14、供适当的发展条件,并保证给予个人在健康、安全、休息、娱乐等方面加以保护。”为此( )A西欧普遍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 B西欧各国接受了马歇尔计划C法德两国倡导建立欧洲共同体 D各国间取消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30、有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此处所说的“这个时候”应当是( )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40、5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材料分析题: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僇
15、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二 郑观应主张“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张謇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国人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较赔款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材料三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
16、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英国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四 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并吸引了不少工人群众参加其活动。1846年,国会在社会压力下终于废除谷物法, 18461849年英国取消了大约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政策大大帮助了英国工业品的出口并使原料和粮食进口增加,价格下降,促进了英国工业的更大发展。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概括指出材料一两段引文所体现的不同经济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和郑观
17、应两人思想认识的异同点。(4分)(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英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8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32、(20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15世纪早期这段畀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材料二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
18、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请回答:(1)材料一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2分)二者有何内在联系?(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创立的市场
19、经济模式分别是什么?(2分)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共同历史原因是什么?(4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丁哪些有利条件?(6分)并分析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2015届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三12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15 BACAD 610 BDCCA 1115 BDABD 1620 ABDCA 2125 CCBBD 2630 DBDAD31题(共20分)(1)经济思想:前者主张重农抑商,后者主张工商皆本(2分)。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形成;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4分)(2)异:
20、郑观应主张以商立国;张謇主张以工立国,重点发展棉、铁工业(2分)。同:都主张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2分)(3)变化:由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发展为贸易自由主义政策。(2分) 原因: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分享国家政权;工人群众的支持。(6分)(4)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具体的国情制定本国的经济政策。(2分)32题(共20分)(1)含义:中国实行海禁;西方新航路开辟。(2分)联系: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为维护封建统治,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分)(2)模式创新:英国实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或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市场经济模式。(2分)共同原因:资产阶级统治和民主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创新与推动。(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条件: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技术手段;对外侵略扩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为世界市场发展创造条件。(6分)积极影响: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充足的劳动力和市场(2分);中国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