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三单元单元跟踪测评(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经,专指儒家文化。因为自汉武帝时期以来,儒家文化超越诸子百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此后的历朝历代,儒家思想都被看作社会发展中的纲常伦理,被认为是思想文化界的_。史,便是史书。中国历史上的“正史”,从汉代的史记开始,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史书清史稿,总称为“二十六史”。子部,就是指人们常说的“诸子百家”。百家之长与儒家
2、之尊共同盛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才使得中国文化_、鲜活有力。集部,泛指一切文化艺术,包括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综合来看,如果我们将国学比喻为一座_的文化大厦,那么:经,是这座大厦的钢筋结构,有了儒家经典,就立起了中国主流思想;史,是大厦的水泥浇筑,水泥的巍然填充与钢筋的昂然挺立,就构筑起了中国文化的坚实外形;(),所以,子部的百家思想,就如同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正因为有门窗的参与,才使得空气流通、阳光照耀;集部,像是大厦里一切装潢与内饰,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是“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全面支撑起了中国文化这座_的殿堂。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按照学问体系上的
3、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B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而“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C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D“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B解析画线句有两处语病:其一,成分残缺,“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缺少主语,从句意上分析,应将“一说起”删去,让“经史子集”作其主语
4、;其二,语序不当,应是先说“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再讨论“经史子集”的意义。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中流砥柱栩栩如生富丽堂皇古色古香B擎天之柱生生不息富丽堂皇美轮美奂C中流砥柱生生不息高耸入云美轮美奂D擎天之柱栩栩如生高耸入云古色古香C解析第一处,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门峡)一样。擎天之柱:古代传说中能支撑住天的柱子,现多用来比喻能够支撑局面的重要人物或团体。语境强调儒家思想在思想文化界中的地位,应填“中流砥柱”。第二处,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生生不息:指变化的发生和新生事物的产生没
5、有终止。语境强调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旺盛,应填“生生不息”。第三处,富丽堂皇:形容建筑或陈设宏伟华丽、气势盛大。高耸入云: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高峻挺拔。语境中强调国学这座文化大厦的高峻坚实,并没有富丽华美之意,应填“高耸入云”。第四处,古色古香: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或情调。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语境强调中国文化这座殿堂的高大美观,应填“美轮美奂”。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钢筋水泥建起的这座楼宇既非常庞大,也密不透风、缺乏生机B虽然用钢筋水泥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这座楼宇却密不透风、缺乏生机C水泥钢筋建起的这座楼宇缺乏生机、密不透风,虽然它是一座
6、庞然大楼D而钢筋水泥虽然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却也使得这座楼宇密不透风、缺乏生机D解析根据后文“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使得空气流通、阳光照耀”可知,括号内的语句的句末应是“密不透风、缺乏生机”,排除C项。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先肯定钢筋水泥建起了大厦,然后再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前后分句之间应为转折关系,排除A项。比较B、D两项,D项以“钢筋水泥”作主语,和前文联系更加紧密。故选择D项。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学生小明因在外地出差,不能参加恩师七十大寿的庆祝会,发短信祝福语给老师:迟暮之年,年华已逝,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B在得知自己被应聘公司录取的消息后,小王激动
7、地说:“很感谢敝公司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会努力工作,多积累经验,争取上进的。”C钟医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为患者解除病痛。患者们十分感激他,特地赠送一面锦旗表示感谢:“杏坛高手,医者仁心。妙手回春,再世华佗。”D张先生获得了年度“最受读者欢迎作家”称号,报社总编辑特意致祝贺信:“张先生台鉴,值此先生获此殊荣之际,谨致此函,以示诚挚祝贺。”D解析A项,“迟暮之年,年华已逝”比较伤感,不符合祝寿语境,此处可改为“春秋不老,古稀重新”。B项,“敝”,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此处应用“贵”。C项,“杏坛”是教育界的代称,此处应用“杏林”。D项,“台鉴”是书信套语,表示请对方看信。使用得体。5下面是
8、宋代诗人王珪的七言律诗金陵怀古,中间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怀乡访古事悠悠,_。_,_。_,_。_,人心无复更风流。萧萧暮吹惊红叶 故国凄凉谁与问 惨惨寒云压旧楼一鸟带烟来别渚 数帆和雨下归舟 独上江城满目秋ABCDD解析作答本题,可根据律诗颔联(颈联)上下句对仗的原则,确定诗歌的中间四句。通读待排句可知,对仗,对仗。观察选项可知,只有D项满足这一要求。将D项带入诗中,进行检验,可知D项正确。二、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
9、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载厉王时的邵公说:“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
10、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言说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
11、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不过,即使是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
12、之乐是后来附加的。(摘编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6下列有关先秦“诗”与“歌”的比较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与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歌不同源。B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C“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形式上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D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B解析A项,“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歌”这一说法于文无据。C项,根据原文第三段可知,不光是“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D项,“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
13、有语言的”错,原文最后一段是说“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B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C早期的歌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其教化作用。D“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C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可知,歌和音乐是一体的,选项把二者割裂开来,是不正确的;另外借助音乐传播,更
14、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的是“诗”而不是“歌”。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在当时社会承担着政治言说的两方面功能,一是可以补察时政,二是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B第一段中引用国语和礼记,论证了“诗”的产生与当时统治阶级的礼乐政治活动的紧密联系。C通过与“歌”的大量比较分析,本文重点论述了“诗”的起源、作用和所承担的更多的社会功能。D本文作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歌”无法满足统治者教化百姓的需要,因而才产生了“诗”这种形式。C解析“重点论述了诗的起源、作用和所承担的更多的社会功能”错,本文论述了“诗”和“歌”的起源以及各自的功能。(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
15、分)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这些历史事实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尽管如此,多数人愿意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五四新文学不仅改变了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而且,相当多的作家动手译介域外文学,使各种西方文化元素逐渐汇入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这开辟了汉语白话文学的新阶段“现代文学”。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
16、家就曾经深刻地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这同时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是,“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相反,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如果说,五
17、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人们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一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恰恰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儒冠儒服、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的机器节奏响彻生活的每个角落时,农耕社会的
18、古典诗学例如“意境”“情景交融”乃至“天人合一”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以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在一个群雄争霸、风起云涌的时代,“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文化传统而言,如何转化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B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承受来自现实世界横坐标的压力要大于来自文化
19、传统纵坐标的压力。C一批批饱学之士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中国文化的工作,他们的学术贡献值得我们认可。D当今社会,人们已意识到,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是维护传统礼仪,力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C解析A项,“转化”错,原文第一段的表述是“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B项,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是说:任何时期的文学都会受到这两种压力;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观念、流派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现实主义者更追求表现当下现实世界。D项,“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是维护传统礼仪”错,原文最后一段的表述是“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A文章前两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B文章第二段不仅对比了“盗火者”与崇洋分子的异同,也包含着对二者的褒贬评价。C文章结尾指出一系列与中国文化相关的问题,目的是让读者思考,并对话历史和现实。D围绕中国文化的活力,文章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C解析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和“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可知,“目的是让读者思考,并对话历史和现实”说法错误。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近代中西
21、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中,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关键问题更加复杂了。B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个成功范例,汉语白话文学相对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更适合表现当今的中国经验。C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才能深刻理解整理中国文化典籍的意义,而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D古典诗学中保存了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这与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有密切联系。D解析“有密切联系”错,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内容可知,这是两个问题,文中没有说明二者的关系。(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2分)诗使万物变得可爱英雪莱诗的确是神圣之物。它既是知识的圆
22、心,同时又是知识的圆周。它包含了所有科学都要涉及的东西,是其他一切思想体系之根和花朵。倘若没有诗,那么什么能成为我们尘世的安慰,什么又是我们对天国的希冀呢?诗不是推理,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人不能说:“我要写诗。”即使最伟大的诗人也不能这样说。创作状态中心灵的力量是内发的,而我们的天赋无法预见它的来去行踪。即使这种力量能长久保持它原有的纯洁和力度,谁也无法预测它的结果将如何伟大。然而创作一旦开始,灵感亦渐消失;因而,留在这个世界的最值得夸耀的诗篇,可能只是诗人最初构想的一个淡淡的影子。有人声称最优美的诗篇产生于勤奋和学习,我愿求助于当今最伟大的诗人对这一点作出评判。创作上的埋头苦干以及作品
23、的精雕细刻,一向为评论家所称道,然而,我们这样的理解更为正确:这不过是提醒作家注意灵感袭来的瞬间,在没有灵感之时,作家就得用这种传统、常规的手法对灵感的空白进行补缀,这是人的诗歌天赋本身的局限所造成的一种必然。弥尔顿在分段创作失乐园之前,早已有了作品的整体构思,这一点,我们有诗人本人的话语为证,因为他曾说缪斯已向他“口述”了这首“未曾预想的诗歌”。诗是最快乐、最美好的心灵在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刻留下的记录。每个人都能感到自己的心中常有转瞬即逝的思想、感情的造访,它们总是不期而至又不辞而别,然而总是无以言喻地使我们的心头升腾起快乐与庄严。在它们的消逝带来的遗憾和惆怅中,我们依然能感到快乐,这快乐已
24、融入了我们的本质中。缪斯的到来,仿佛一个更为神圣的天性渗透到我们自身的天性中,只是它的脚步好似一阵掠过海面的风,当波浪平静之后,它也消失了踪影,只剩下层层细沙铺满寂静的海滩。这一切以及类似的情景,只有情感特别细腻、想象力特别丰富的人才能体味到。处于这种状态下,人的心境容不得任何一种低级粗俗的欲望。在本质上,美德、爱情、友谊、爱国主义等炽热的感情正是与这些快乐的感情相连的,只要这些感情存在,自我就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诗人不仅是感情细腻的精灵,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一切,他们还要饱蘸这来自天国的瞬息即逝的颜色来渲染他们所体味的一切。一个单词,一个笔触,在写景或抒情中都会扣向人们沉醉中的心弦,从而在那些曾
25、体验过这些情感的人们当中,唤醒那沉睡的、冰冷的、埋葬了的往昔的意境。就这样,诗能使世间一切最美好的事物得到永生。它捕捉到飘入人生阴影中的转眼即逝的幻象,用语言或形式来点缀它们,然后,把它们送往人间,给人类带去快乐的喜讯。诗使万物变得可爱。它使美的东西锦上添花,使畸形的东西变得美丽;它使狂喜与恐惧、悲伤与快乐、永恒与变幻缔结姻缘;在它柔和的压力下,势不两立的事物变得彼此相容。在它的光芒照耀下,每一种形态的生活都获得一种神奇的同感,变成了它所呼出的灵气的化身。它揭开了世界平淡无奇的面纱,露出赤裸的酣眠的美,这美就是世界一切形象的精神。(选自西方文论选,有删改)【注】缪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女神的总
26、称,文中代指灵感。12作者为什么说诗是“神圣之物”?请根据第一段文字简述其理由。(4分)答:_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第一段为答题区域,作答时需找出关键词句,如“它包含了所有科学都要涉及的东西”“安慰”“希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分条概括即可。答案诗既是知识的核心,又覆盖所有科学领域和思想体系。诗给尘世的人们带来慰藉和希望。诗不是推理,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3简要分析第二段的论述层次。(4分)答:_解析本段前四句为第一层,可以提取出关键点“我们的天赋无法预见它的来去行踪”;第五句为第二层,可以提取出关键点“创作上的埋头苦干以及作品的精雕细刻”;最后一句为第三层,可以提取出关键点“弥尔顿在分段创作
27、失乐园之前,早已有了作品的整体构思”。据此加以概括即可。答案首先,阐述灵感的特点:难把握而易消逝,只给诗人留下影子。其次,分析勤奋和学习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补缀灵感的空白。最后,以弥尔顿创作失乐园为例,证明自己上述的观点。14诗在哪些方面有使万物变得可爱的功能?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4分)答:_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通读文本,明确文中主要观点,如第一段“它包含了所有科学都要涉及的东西,是其他一切思想体系之根和花朵”,第三段“诗是最快乐、最美好的心灵在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刻留下的记录”“在它们的消逝带来的遗憾和惆怅中,我们依然能感到快乐,这快乐已融入了我们的本质中”“处于这种状态下,人的心境容不得
28、任何一种低级粗俗的欲望”等。然后抓住上述语句中的关键词或短语,用规范的语言组织答案。答案审美功能:能提高所有事物的审美价值。记忆功能:记录快乐美好的心灵,唤醒美好回忆。愉悦功能:使人类快乐、精神和谐。升华人生的功能:使人高尚,使生活神奇而有灵气。三、语言运用(15分)15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游子他乡之情怀,佳节思亲之愁绪,穷形尽相。古代风行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茱萸入药,可养身祛病。插茱萸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且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常有灾难所以这天人们喜欢 茱萸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29、”。(1)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一处应该删去,序号是_。(2)画线的句子有一处有语病,序号是_。(3)画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_和_。解析(1)处前面的句子是“茱萸入药”,所以“可”前面省略主语“茱萸”,“用它”多余,应删去。(2)成分残缺,可在“又”前加“这一天”。(3)处逗号应改为顿号,处分号应改为逗号。答案(1)(2)(3)16仿照示例,根据以下汉字的字形推断成语,并说明理由。(6分)示例:扰,半推半就,理由:“推”字的一半加“就”字的一半组成“扰”字。炭,_,理由:_。闹,_,理由:_。泵,_,理由:_。解析根据示例可知,作答本题,首先要对所给汉字进行拆分,然后根据每部分的
30、含义推出成语。如“闹”由“门”和“市”组成,由此可联想到“门庭若市”。答案(示例)(炭,)头重脚轻上面是“山”,重;下面是“灰”,轻(闹,)门庭若市“门”中一个“市”字(泵,)水落石出“水”落在下面,“石”显露在上面17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一个表达对故土或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5分)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她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情操,净化了无数人的心灵。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后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答:_解析仿写句在内容上应引用表达对故土或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古诗文,在形式
31、上应为反问句。答案(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朗读着这亲切的诗句,谁不生起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四、作文(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60分)2018年10月19日,世界女排锦标赛半决赛中,中国女排经过五局苦战,以2:3惜败意大利,无缘决赛。有人说,意大利队是中国队的劲敌,如果中国队采用不违反规则的规避战略,在六强赛中故意输给荷兰队,以小组第二的成绩进入半决赛,就可以避开意大利队。也有人说,中国女排放弃精心算计,把每一场比赛都当硬仗来打,这种守诚精神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对于“规避”和“守诚”,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
32、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材料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叙述事实,后一部分陈述两种不同的意见。事实部分介绍了中国女排在半决赛中的表现和成绩,是为了引出关于此事的两种意见,因此写作时所要关注的重点应是这两种不同的意见。意见分歧的焦点是中国队是不是应在六强赛中故意输给荷兰队,以避免在半决赛中遇上强大的对手意大利队。命题人已经将这种意见分歧用“规避”和“守诚”予以明确概括,所以作文时要围绕“规避”和“守诚”进行思考,而不能流于歌颂女排的苦战精神。角度一:赞同“规避”,歌颂机智巧为,批判简单鲁莽。角度二:赞同“守诚”,歌颂不忘初心。角度三:辩
33、证分析,综合立意。佳作展台自重人生不放水一个青年跳入河中,救出落水的儿童,一时被传为英雄。可是在记者问他救人动机时,他竟说是因为岸上围观的人太多而把他挤进河里去了。许多人说他傻,认为他白白失去了就要到手的“英雄”称号。然而,我为这个青年的诚实点赞,巧取的桂冠无光彩,自重人生不放水。所谓自重人生不放水,就是坚守初心,自我尊重,不虚与委蛇,为自己谋求名利。在2018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半决赛中,中国女排以23惜败意大利,失去决赛权。有人认为意大利队是中国队的劲敌,在六强赛中,如果中国队故意输给荷兰队,以小组第二的成绩进入半决赛,就可以避开意大利队。但是在郎平的竞技词典里,从来没有“放水”一词,她把每一
34、场比赛都当成硬仗来打。不采取规避的战略,一心一意打好每一场球,这就是尊重自我,这就是自重人生不放水。放弃精心算计,不希求靠技巧胜出,只想真刀真枪地干一场,这才是自重自强的体育精神!通过“放水”,避开强队,虽然并不违规,但也失去了自重自强的精神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也是一场竞赛,社会把种种桂冠戴到各类佼佼者的头上,以表彰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作为参赛者,每一个人都应当如实地表现自己,优劣等第皆应由裁判根据规则去评定。可是,有些人偏不这样。他们功力不足,又求胜心切,非要登上冠军宝座,于是就施展种种“放水”技巧,上演种种夺冠的闹剧和丑剧。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作家方方曾披露的鲁迅文学奖“跑奖”内幕,就是一个典型。做人做事当然要讲究策略,但是人们一味追求机巧的现状不能不让人担忧。许多人在拜金浊浪的冲击下,以夸逞聪明、纵恣弄巧为能事,为了金钱竟把“伪诈”视若拱壁,将“厚黑”奉为圭臬。“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当靠着诡计偶获胜利,便以为永远都会获胜,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实在太多了。陶渊明有诗云:“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学着做一位守拙者,不忘初心,不断升华人生境界,渡过人生的大江大河,走向光明的未来。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