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4.61MB ,
资源ID:531210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3121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B. 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C. 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D. 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答案】D【解析】【分析】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详解】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为两种不同的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羊和兔为两种生物,故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为两种不同的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属于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为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D。【点睛】理解相

2、对性状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 F1总表现出显性性状B. 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C. 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D.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学三大定律之一(1)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3)适用范围: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4)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分离。(5)作用时间: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即D正确。故选D。【点睛】3. 孟德尔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验证了自己的假说。下列杂交组合中,属于测交的是( )A. DDDDB. DdDdC. DdddD. DDDd【答案】C【解析】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

4、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因此测交是指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即Dddd,故选C。4. 选择豌豆做实验材料是孟德尔成功的关键之一,下列不属于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的是( )A. 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B. 相对性状易于区分C. 自然状态下的植株一般是纯种D. 等位基因的数量少【答案】D【解析】【分析】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详解】AC、豌豆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

5、,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AC正确;B、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B正确;D、豌豆的等位基因的数量较多,D错误。故选D。5. 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C. 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在赤道板上【答案】B【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

6、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未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

7、】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发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A正确;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有丝分裂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发生,B错误;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都是复制一次,C正确;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故选B。6. 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 磷酸和五碳糖排列在内侧C. 具有规则双螺旋结构D. 碱基对构成分子的基本骨架【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A错误;B

8、D、磷酸和五碳糖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BD错误;C、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C正确;故选C【点睛】7. 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中,mRNA的三个碱基是UAC,则DNA模板链上对应的三碱基是A. ATGB. TACC. TUCD. AUG【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的有关知识,能结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作出准确的判断。【详解】信使RNA的三个碱基是UAC,而mRNA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该信使RNA的一条DNA模板链上对应的三个碱基是ATG,B、C、D错误,所以选A。【点睛】mRNA是由DNA模板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而来

9、, DNA中的A与RNA中的U配对。8. 豌豆种子的黄色(Y)和绿色(y)、圆粒(R)和皱粒(r)是两对相对性状。下列基因型中属于纯合子的是()A. YyRrB. YYRrC. YYRRD. YyRR【答案】C【解析】【详解】A、基因型为YyRr个体可能是基因型为YR、yr配子形成的受精卵或基因型为Yr和yR的配子形成的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个体,形成受精卵的配子的类型不同,是杂合子,A错误;B、基因型为YYRr个体是由基因型为YR和Yr的配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个体,配子的类型不同,是杂合子,B错误;C、基因型为YYRR个体是由基因型为YR的雌雄配子受精形成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个体,是纯合子,C

10、正确;D、基因型为YyRR个体是由基因型为YR和yR的配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个体,配子的类型不同,是杂合子,D错误。故选C。9. 下列物质或结构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 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B.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世D. 脱氧核苷酸DNA基因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详解】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1、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因此由大到小排列的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故选B。10. 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该种变异来源属于( )A. 基因重组B. 染色体重复C. 染色体易位D. 基因突变【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组的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

12、组。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交换是基因重组的类型之一,即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进而导致配子具有多样性。即A正确故选A。【点睛】11. 下列关于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株开花后需立即对母本去雄以防自花授粉B. 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自花授粉C. F1自交,其F2中出现白花的原因是基因突变D. 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故F1均开紫花【答案】D【解析】【分析】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

13、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2.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A、豌豆花瓣开放前(花蕾期)需对母本去雄以防自花授粉,A错误;B、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外来花粉的干扰,B错误;C、F1自交,其F2中出现白花属于性状分离现象,其原因是基因分离,C错误;D、F1全部为紫花是由于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D正确。故选D。【点睛】12. 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雌蜂是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AD

14、、Ad、aD、a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A. AADd和adB. AaDd和AdC. AaDd和ADD. Aadd和A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雄蜂的基因型是AD、Ad、aD、ad,因其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故其母本产生的卵细胞是AD、Ad、aD、ad,得出其基因型为AaDd,再据子代雌蜂的基因型AADD、AADd、AaDD、AaDd,逆推出父本雄峰的基因型为AD。【详解】据题意,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子代中雄蜂基因型是AD、Ad、aD、ad,所以其母本的卵细胞是AD、Ad、aD、ad,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推出亲本雌蜂的基因

15、型是AaDd,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子代中雌蜂基因型是AADD、AADd、AaDD、AaDd,而卵细胞是AD、Ad、aD、ad,所以精子是AD,故亲本中雄蜂的基因型是AD。 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这一条件,另要知道雄峰的减数分裂是特殊情况,减I后期染色体全部移向一极,产生的精子和其体细胞染色体一致,故雄峰的基因型和其精子的基因型相同。13. 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A. 鼠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B. 后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

16、有纯合子C. 老鼠体色的遗传不遵守孟德尔遗传定律D. 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1/2【答案】D【解析】【分析】题意分析,让多对黄鼠交配,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黄鼠相对于黑鼠是显性性状(设用A、a表示),则亲本黄鼠的基因型均为A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它们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黑鼠占1/4,而事实上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说明A纯合致死。【详解】A、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出现黑鼠,说明出现了性状分离。因此,鼠的黄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鼠的黑色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A错误;B、子代分离比为黄色黑色=31,其中黑鼠占1/4,而实际

17、杂交后代中黑鼠约占1/3,说明显性纯合子致死,即后代黄鼠均为杂合子,B错误;C、多对黄鼠交配,后代总出现1/3的黑鼠,说明该比例是显性纯合致死导致的,据此能说明老鼠体色的遗传遵守孟德尔遗传定律,C错误;D、黄鼠(Aa)与黑鼠(a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黄鼠)aa(黑鼠)=11,其中黄鼠约占1/2,D正确。故选D。【点睛】14. 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2、N1N2、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 1/3B.

18、1/4C. 1/8D. 1/9【答案】D【解析】【分析】1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2二聚体蛋白由N1和N2随机组合形成,所以形成的二聚体蛋白有N1N1、N1N2、N2N2三种。【详解】由于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且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所以表达产物中N1N2=12。因此,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1/31/3=1/9。即D正确。故选D。【点睛】15. 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

19、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B. 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D.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果蝇为例,考查了减数分裂的过程与变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等物质的行为变化规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详解】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染

20、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复制,即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XBXBYY,而基因型为AAXBXb的细胞基因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说明其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即该细胞不是初级精母细胞,而属于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B、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了间期的DNA复制(核DNA加倍)和减一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DNA减半),该细胞内DNA的含量与体细胞相同,B错误;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A与a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D、该细胞的亲本AaXBY没有无节律的基因,而该细胞却出现了无节律的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节律的基因发生了突变,D正确。故选D。【点睛】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21、,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影响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者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进而产生异常的细胞,考生要能够根据所给细胞的基因型或者染色体组成,判断出现异常细胞的原因。16. 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动物细胞,其减数分裂某时期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与该图不相符的是( )A.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次分裂后期,其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B. 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C. 分裂产生该细胞的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D. 该细胞可能是由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次分裂后产生的【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

22、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Aa,说明产生该细胞时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详解】A、B、由图示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减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且细胞质均等分,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因此其子细胞可能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A、B正确;C、已知该高等动物基因型为AaBb,分裂产生该细胞(基因组成AaBB)的同时,若发生交叉互换,则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若发生基因突变,则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b,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可能为第一极体,因此可能是由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次分裂后产生的,D正确。故选C。17. 一对表现型正常

23、的夫妻,夫妻双方的父亲都是红绿色盲。这对夫妻如果生育后代,则理论上()A. 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B. 儿子和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都为1/2C. 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D. 儿子正常,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及概率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是:(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3)女性患病,其父亲、儿子一定患病;(4)男性患病,其母亲、女儿至少为携带者;(5)男性正常,其母亲、女儿一定表现正常。【详解】据题意

24、夫妻表现型正常,双方的父亲都是红绿色盲,故丈夫的基因型是XBY,妻子的基因型是XBXb,生育后代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A错误;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0,B错误;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C正确;儿子正常概率为1/2,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0,D错误。故选C。【点睛】关键要据题干的条件,夫妻表现型正常,双方的父亲都是红绿色盲,推出丈夫的基因型是XBY,妻子的基因型是XBXb。18. 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B. 该细胞能产生Ab

25、D、ABD、abd、aBd四种精子C. Bb与Dd两对基因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 图中染色体发生的变化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表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这会导致基因重组。【详解】A、由图可知,基因b所在的片段发生了交叉互换,因此等位基因B和b的分离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而等位基因A、a和D、d的分离只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中,A错误;B、若不发生交叉互换,该细胞将产生AbD和aBd两种精子,但由于基因b所在的片段发生过交叉互换,因此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C、基因B(b)与D(d)位于同

26、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之间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B。【点睛】19. 下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 1、2、3、4 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B. 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C. 染色体 1 与 2 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D. 染色体 1 与 3 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且发生了联会,故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期;图示细胞染色体数与体细胞同;到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1与2会分离;

27、据自由组合定律,1既可以与3、也可以与4组合进入子代细胞。【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和四分体的数目分别是8和4,B错误;C、染色体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相互分裂,C正确;D、染色体1和3是非同源染色体,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染色体1和3可能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而不是必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D错误。故选C。20.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形成新的体细胞过程中不发生分离B. 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

28、自父方C. 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D. 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受精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以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详解】A、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离,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形成新的体细胞过程中不进行减

29、数分裂,因此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A正确;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B正确;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这是分离定律的基础,C正确;D、自由组合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该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不是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的受精作用过程中,D错误。故选D。【点睛】2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S型肺炎双球菌的表面光滑,R型肺炎双球菌的表面粗糙B. S型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型菌后的小鼠仍存活C. 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

30、炎双球菌只有S型菌而无R型菌D. 该实验未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答案】D【解析】【分析】1.图示为格里菲斯的体外转化实验: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详解】A、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为光滑的,R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粗糙的,A错误;B、S型菌的蛋白质经过加热后已经失活,但其DNA经加热后没

31、有失去活性,B错误;C、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既有S型菌又有R型菌,C错误;D、该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不能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D正确。故选D。【点睛】22. 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 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双链DNA和双链RNA都有碱基对,碱基之间形成氢键,tRNA有氢键,A错;一种病毒只能含DNA或含RNA,B错;只要是细胞,都有DNA和RNA

32、,C正确;叶绿体、线粒体都含有 DNA,核糖体不含DNA,D错误。23. 下列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噬菌体能够利用细菌的相关物质和结构合成自身的蛋白质B. 肺炎双球菌需利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C. 转运RNA、信使RNA、核糖体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D.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可以合成部分自身所需的蛋白质【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发生在核内,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病毒为非细胞生物,无独立的代谢系统,其核酸以及蛋白质的合成需要宿主细胞为其提供原料和相应的合成调节。详解】A、噬菌体是病毒,病毒是寄生在细胞上的,无独立

33、的代谢能力,故通过宿主(大肠杆菌)的合成系统,合成自身的蛋白质,A正确;B、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能利用自身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B错误;C、tRNA是携带单个的氨基酸,搭载在rRNA(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mRNA是携带编码序列的RNA,决定氨基酸种类和顺序,因此,转运RNA、信使RNA、核糖体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D、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含有DNA,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因此可以合成部分自身所需的蛋白质,D正确。故选B。【点睛】24. 通常正常动物细胞中不具有的酶是( )A. 以DNA为模板合成DNA所需的酶B.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所需的酶C. 降解多余的RNA等物质所需

34、的酶D. 以RNA为模板合成DNA所需的酶【答案】D【解析】【分析】正常动物细胞会有DNA的复制、转录,对发挥作用后的RNA的降解等过程,而逆转录一般出现在病毒中。【详解】A、正常动物细胞进行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A正确;B、正常动物细胞进行DNA转录需要RNA聚合酶,B正确;C、正常动物细胞降解多余的RNA等物质需要RNA水解酶,C正确;D、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即为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酶不会存在于正常动物细胞中,D错误。故选D。25. tRNA具有转运氨基酸的功能,如图tRNA携带的氨基酸是(各选项括号中内容为相应氨基酸的密码子) A. 精氨酸(CGC)B. 丙氨酸(GCG)C.

35、甘氨酸(GGC)D. 脯氨酸(CCG)【答案】B【解析】【分析】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 3个相邻的碱基。据图分析,tRNA的一侧3个碱基,即反密码子是CGC,而翻译过程中mRNA上密码子和tRNA上反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因此mRNA上的3个碱基是GCG。【详解】A、精氨酸(CGC)的反密码子是GCG,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CGC,则密码子是GCG,决定的氨基酸是丙氨酸,B正确;C、甘氨酸(GGC)的反密码子是CCG,C错误;D、脯氨酸(CCG)的反密码子是GGC,D错误。故选B。26. 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种类繁多、仅包含21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

36、RNA(简称miR),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RNA结合,形成局部双链,进而抑制基因的表达。由此可以推断这些miR抑制基因表达的最可能途径是( )A. 阻断mRNA的合成过程B. 妨碍双链DNA分子的解旋C. 干扰tRNA识别密码子D. 影响RNA分子的远距离转运【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化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tRNA与mRNA配对,将运载的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缩合成多肽。【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已知,miR是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的,并未与DNA形

37、成互补区域,故不会阻断mRNA的合成过程,A错误;B、根据题意分析已知,miR是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并没有与双链DNA分子结合,所以不会妨碍双链DNA分子的解旋,B错误;C、根据题意分析已知,miR是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则mRNA就无法与tRNA互补配对,即干扰tRNA识别密码子,C正确;D、根据题意分析,miR是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只是阻止了mRNA发挥作用,即影响了翻译过程,但不能影响RNA分子的远距离转运,D错误。故选C。【点睛】27. 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遗传信息转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DNA可转录出多个不同类型的RNAB. 以

38、完全解开螺旋的一整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C. 转录终止时成熟的RNA从编码链上脱离下来D. 可发生在该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答案】A【解析】【分析】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2、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3、叶绿体只分布在绿色植物细胞中。【详解】A、一个DNA含有多个基因,因此一个DNA可以转录出多个不同类型的RNA,A正确;B、转录时,边解旋边转录,B错误;C、转录终止时从模板链上脱离下来的RNA还没有成熟,C错误;D、洋葱根尖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错误。故选A。【点睛】28. Q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

39、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Q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过程B. Q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C. 一条Q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D. Q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Q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RNA,可以翻译出相关的蛋白质,可以进行RNA复制。【详解】A、RNA复制过程为RNA互补RNARNA,该过程不涉及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A错误;B、RNA复制过程中,模板RNA与互补RNA之间会形成双链,B正确;C、依图示

40、,一条QPRNA能翻译出多条肽链,C错误;D、依题干信息,QPRNA先翻译出复制酶,然后在复制酶催化下进行自身的复制,D错误。故选B。【点睛】Q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可以进行RNA复制,不能进行逆转录过程。29. 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断片发生了颠倒B. 染色体发生了断裂和重新组合C. 该变异是由染色单体分离异常所致D.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答案】B【解析】【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根据染色体断裂后断片连接的方式,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分为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详解】由题图

41、可知,图中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断裂,断片交换位置后重接,属于易位,B正确;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的断片发生了互换,没有发生颠倒,A错误;染色单体分离异常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不是结构变异,C错误;改变异仅有位置的改变,没有染色体片段的增减,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没有出现重复和缺失,D错误。故选B。30. 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 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辐射可恢复为敏感型C. 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辐射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42、D. 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型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三大来源之一,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特征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详解】A、由于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所以经诱变后,显性的敏感型基因随那段染色体的缺失而消失了,剩下的是隐性的抗性基因,所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A正确;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缺失的片段不会恢复,故不能恢复为敏感型,B错误;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

43、再经诱变使抗性基因突变,这样有可能恢复为敏感型,C错误;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则该抗性基因可能编码肽链,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31. 孔雀鱼的斑纹有蕾丝和非蕾丝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研究者用纯种非蕾丝雌鱼和蕾丝雄鱼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显性性状是指_,由杂交结果可知,孔雀鱼的斑纹类型中_是显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2)F1孔雀鱼的基因型是_,F1雌雄交配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自交,理论上F2雄鱼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_,F2雌鱼的基因型为_。研究者进一步

44、用蕾丝雄鱼与_(选填“F1”或“F2”)非蕾丝雌鱼杂交,从而更大比例地获得了蕾丝雌鱼。(3)另有纯种马赛克非蕾丝孔雀鱼,己知马赛克体色是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B)控制,故马赛克与非马赛克、蕾丝与非蕾丝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定律。(4)在上述所有杂交实验得到的孔雀鱼中,选取一条表现型为_的个体与纯种马赛克非蕾丝孔雀鱼杂交方可确保在子一代获得马赛克蕾丝孔雀鱼。【答案】 (1).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表现出的性状 (2). 非蕾丝 (3). X (4). XAXa、XAy (5). 不属于 (6). 蕾丝:非蕾丝=1:1 (7). XAXA、XAXa (8). F1

45、(9). 自由组合 (10). 蕾丝【解析】【分析】题意分析,亲本为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子一代中全部表现为非蕾丝,因此可以判定非蕾丝为显性性状,而子二代中只有雄鱼中表现了蕾丝这种隐性性状,因此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判定为伴性遗传。【详解】(1)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表现出的性状,故非蕾丝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2)F1孔雀鱼的基因型是XAXa、XAY,F1雌雄交配不属于自交,因为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过程,理论上F2雄鱼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XAY(非蕾丝)、XaY(蕾丝),且比例为11.,F2雌鱼的基因型为

46、XAXA、XAXa均表现为非蕾丝。因为F2雌鱼有两种基因型,故研究者进一步用蕾丝雄鱼与F1非蕾丝雌鱼(XAXa)杂交,从而更大比例地获得了蕾丝雌鱼。(3)另有纯种马赛克非蕾丝孔雀鱼,己知马赛克体色是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B)控制,故马赛克与非马赛克、蕾丝与非蕾丝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故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4)在上述所有杂交实验得到的孔雀鱼中,因为非蕾丝为显性,若要用纯种马赛克非蕾丝孔雀鱼杂交获得蕾丝鱼,则需要选取一条表现型为蕾丝的个体与之杂交方能达到目的。【点睛】熟知伴性遗传的实质与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

47、和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前提。32. 下图中,甲、乙、丙是某动物体内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图1表示该动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该动物个体的性别为_性,若该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为ZW型,则其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应为_。(2)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条,乙图中的细胞正在进行_(选填“有丝”或“减数”)分裂,丙图中有同源染色体_条;丙图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为_。(3)图1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是_(选填“实线”或“虚线”),图中GH段为_分裂_期,EF段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答案】 (1). 雌 (2). ZW (3

48、). 4 (4). 有丝 (5). 0 (6). 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7). 虚线 (8). 减数第二次 (9). 后 (10). 同源染色体【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虚线为减数分裂染色体含量变化,实线为减数分裂DNA含量变化,其中,AC为间期,CE为减数第一次分裂,FH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GH段为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甲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图:含有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为有丝分裂后期;丙图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1)甲细胞不均等分裂,该生物个体的性别为雌性。若该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为ZW型,则其细胞

49、(卵原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应为ZW,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或W。(2)乙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据此可判断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丙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据此可判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偏向细胞一极的部位向内凹陷,所以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3)由分析可知:虚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

50、胞核内DNA数目的变化。GH段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在图1中的EF段,染色体数目与细胞核内的DNA数目均减半,是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子细胞中所致。【点睛】熟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以及卵细胞形成过程的特殊之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分析图中细胞有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进而判断细胞分裂的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前提。33. 下图是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链片段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左图中的碱基为U,则左图所示的核苷酸名称为_,该核苷酸_(选填“是”或“不是”)组成图所在核苷酸长链的基本单位之一。(2)右图中结构1

51、、4的中文名称分别为_和_。(3)依据_,与图中5组成同一分子的对应的核苷酸链碱基排列顺序由上至下依次为_,两条链之间由_连接。【答案】 (1).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2). 不是 (3). 磷酸基团 (4).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5).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6). AGCT (7). 氢键【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左图中的五碳糖是核糖,因此图1是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右图中含有碱基T,因此图示为由4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是图中的5,其中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3是胞

52、嘧啶碱基,4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详解】(1)左图是核糖核苷酸,如果碱基是U,则该核苷酸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不是组成右图所在核苷酸长链的基本单位之一。(2)右图中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3是胞嘧啶碱基,4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5是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5)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测,与图中5组成同一分子的对应的核苷酸链碱基排列顺序由上至下依次为AGCT,两条链为互补关系,它们之间通过氢键连接。【点睛】熟知核酸的组成与结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中各部分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34. 科学家运用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研究DNA

53、复制的机制。请回答问题:(1)将两组大肠杆菌分别在15NH4CI培养液和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多代,培养液中的氮可被大肠杆菌用于合成四种_分子,作为DNA复制的直接原料,最终得到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2)实验一:从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中分别提取亲代DNA,混合后放在100条件下进行热变性处理,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再测定离心管中混合的DNA单链含量,结果如图a所示。_处理使得每个DNA分子的两条DNA单链分离,图a中出现_个峰。(3)实验二,研究人员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4NH4Cl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F1DNA),将F1

54、DNA热变性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出现的两个条带对应图b中的两个峰。若将未进行热变性处理的F1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则离心管中只出现一个条带。据此分析,F1DNA是由_(选填中的序号,单选)组成,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有_(选填中的序号,多选)。本研究说明DNA具有_复制的特点。两条15N-DNA单链两条14N-DNA单链两条既含15N、又含有14N的DNA单链一条15N-DNA单链、一条14N-DNA单链双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只有一个条带,排除“全保留复制”单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有两个条带,排除“弥散复制”图b与图a中两个峰的位置相同(4)本研究使用了_技术和密度梯

55、度离心法,从而成功的对DNA分子进行了标记和分离。【答案】 (1). 脱氧核糖核苷酸 (2). 热变性 (3). 2 (4). (5). (6). 半保留 (7). 同位素标记【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a:从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中分别提取亲代DNA,即一个2条链15N的DNA分子和一个2 条链都是14N的DNA分子,混合后放在100条件下进行热变性处理,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应该含有2个条带,1个14N条带,1个15N条带,图b: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到14N培养基中培养,因合成DNA的原料中含14N,所以新合成的DNA链均含14N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

56、一代的2个DNA分子都应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详解】(1)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是DNA复制的原料,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元素是C、H、O、N、P,培养液中的氮可被大肠杆菌用于合成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2)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以氢键相连,热变性处理导致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形成两条DNA单链。因为DNA分子分别从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中提取的,即一个2条链15N的DNA分子和一个2 条链都是14N的DNA分子,热变性形成的单链只有15N条带和4N条带,故图a中出现2个峰。(3)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到14N培养基中培养,因合成DNA的原料中含14

57、N,所以新合成的DNA链均含14N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代的2个DNA(F1DNA)分子都应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若为全保留复制,则双链的F1DNA,1个DNA分子是两条链都14N,1个DNA分子是两条链都15N,密度梯度离心结果有2个条带,1个14N条带,1个15N条带,而本实验双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只有一个条带,排除“全保留复制”。 若为分散复制则单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只有1个条带,而本实验单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有两个条带,排除“弥散复制”。 从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中分别提取亲代DNA,即一个2条链15N的DNA分子和一个2 条

58、链都是14N的DNA分子,混合后放在100条件下进行热变性处理,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应该含有2个条带,1个14N条带,1个15N条带,如图a,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到14N培养基中培养,因合成DNA的原料中含14N,所以新合成的DNA链均含14N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代的2个DNA分子都应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如图b,图b与图a中两个峰的位置相同,支持“半保留复制”。故本研究能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的。(4)本研究使用了15N对DNA分子进行了标记,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同时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对DNA分子进行分离。【点睛】解答本题要求学生能在全保留复制、弥散复制、

59、半保留复制的情况下推导出子代DNA所含子链的标记情况,再根据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推导出离心结果。35. 下图中,图1、2、3所代表的生理过程均与遗传信息的表达有关。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1为_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判断依据是_。(2)图2所示过程称为_,即以_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中,能与密码子特异性结合的分子是_,在此过程中,该分子还具有_功能。(3)图2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相对模板向_(选填“左”或“右”)。(4)图3表示_,图2所示过程对应图3中的_(请用图3中的字母回答),大肠杆菌T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过程有_(请用图3中的

60、字母回答)【答案】 (1). 原核 (2). 图中显示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开始,这是原核生物的特点。 (3). 翻译 (4). mRNA (5). tRNA (6). 携带氨基酸 (7). GCA (8). 右 (9). 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10). e (11). ab、e【解析】【分析】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是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RNA流向RNA和RNA流向DNA两条途径。题图分析,图1和2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其

61、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图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进行,发生在原核生物细胞中。图2表示翻译过程,其中a为多肽链;b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c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d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图3中a为DNA分子复制过程,b为转录过程,c为逆转录过程,d为RNA分子复制过程,e为翻译过程。【详解】(1)图1为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因为图中显示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开始,这是原核生物的特点。一个mRNA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提高翻译的效率。(2)图2是翻译过

62、程,该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过程。tRNA能特异性识别密码子的分子。该过程中,能与密码子特异性结合的分子是tRNA上的反密码子,该分子起着转运氨基酸的功能。(3)密码子位于mRNA上,图2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A。根据图中tRNA的移动方向可知,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向右。(3)图3表示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即中心法则,图2所示的翻译过程对应图3中的e,T2噬菌体为DNA病毒,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即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是a、b、e。cd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在正常动植物细胞内不存在。【点睛】熟知转录和翻译过程并

63、明确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中的相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中心法则的内容也是本题的考查点。36. 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 性状,其中长刚毛是 性性状图中、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 (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 种基因型为 ,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3)根据果蝇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

64、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 【答案】(1)相对 显 Aa、aa (2)2 AA (3)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4)核苷酸数量减少(或缺失)【解析】【分析】分析实验1:果蝇S(腹部有长刚毛)野生型个体(腹部有短刚毛)后代腹部有长刚毛:腹部有短刚毛=1:1,属于测交类型分析实验2:腹部有长刚毛的个体后代腹部有长刚毛:腹部有短刚毛=3:1,可知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且控制长刚毛的基因为显性基因,亲本均为杂合子【详解】(1)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由实验2得到的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3:1,可知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且控制长刚毛的

65、基因为显性基因实验属于测交类型,则的基因型为Aa,的基因型为aa(2)野生型果蝇的表现型是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实验2后代中表现出的腹部有长刚毛和胸部无刚毛的2种性状都是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则A_( AA、Aa)后代腹部有长刚毛,其中 胸部无刚毛,则图中基因型为AA,占实验2后代的比例是 1/4(3)根据题干信息“果蝇和果蝇S基因型差异”可推知:的基因型为AA,而果蝇S的基因型为Aa,即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4)mRNA相对分子质量变小,说明基因的模板链变短,那么相关基因发生的改变很可能是DNA中核苷酸数量减少(或缺失)【点睛】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