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阜宁高中202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021.10.08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战国时期,粮食价格已用铜币来计算;临时雇工即“佣客”工资已用铜币来支付;国家征收的 一部分赋税已开始用铜币来交纳;当时在各国流通的铜币有“布”“刀”“圆钱”“铜贝”四种形制。 这表明()A. 重农抑商政策效果不佳 B. 商业发展促使货币广泛流通C. 青铜铸造技术有所进步 D. 社会政治影响到货币的形制2. 唐朝中后期,看重文章词华的进士科地位超越了明经科,许多寒庶子弟因而置身高官,而一些擅 长儒家旧学经术的山
2、东士族“转成孤寒之族”。由此可知,唐朝中后期()A. 儒家思想受到佛道冲击B. 选官取士标准不够合理C. 士族子弟的仕途被阻断D. 科举制有助于阶层流动3. 公元1274年,元世祖正式任命具有中书省宰执衔的官员赛典赤为“平章政事,行省云南”。赛典赤 经元世祖批准,把宣慰司和元帅府归于行省统属之下,改万户、千户为令长,并改云南郡县,分 设路、府、州、县等机构,革除了军管民政的弊端。赛典赤在地方上还任命流官,与世袭土官的 统治区域犬牙交错。这说明()A. 元朝中书省直接管理云南B. 元朝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C. 行省长官的权力集中专断D. 云南行省加强对边疆的治理4. 学者考证,后世广为流传的康熙
3、朝耕织图是宫廷画师奉旨而作,但不是原创,而是在南宋临 安于潜县令楼璹同名图画基础上改绘而成,二者大同小异。关于“改绘”而不“原创”的原因分析最 接近本质的是耕织图之一耕图A南方北方农耕技术基本相同 B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特点未变C古代农业发展未有根本突破 D南宋以来经济重心都在南方5. 清初的地方总督与巡抚的职位大多是由满族官员担任,自咸丰、同治开始,汉族官僚担任督抚的 比例大大超过满族官僚。地方督抚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出现了督抚专权的局面。清朝政治格局的 这一变化起源于()A. 太平天国运动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6. 1874年9月,轮船招商局在申报发布公告:“今届一年结总
4、之期,除将办理情形及总账刊刻分 送外,务请在股诸公于八月初一日午刻至本总局看账议事,凭折取利。倘远在他省,即请就近赴 各分局看账,凭折支利。特此布闻。”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A. 采用近代企业经营模式 B. 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C. 初步达成“自强”目标 D. 己具官僚资本主义雏形7. 右图是漫画战争病患者的末日(1937年),该漫画反映了()A. 正面战场日本侵略者的嚣张 B. 敌后战场军民团结抗敌的士气C. 战争初期敌我双方力量悬殊 D. 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斗志8. 如图是王文彬始于1957年创作的油画夯歌,该作品A. 深受苏联文化的影响 B. 表现人民劳动的热情C. 符合现代主义的
5、审美 D. 凸显女性地位的提高9. 1979年,中共中央提出对贫困地区的粮食、棉花、油料、畜产品、水产品等农副产品提高收购价 格,给予贫困地区1至5年的农业税减免,对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小企业、个体商贩等均给予 一定的税收减免等优惠。由此可见()A. 党和政府的扶贫方略趋于成熟 B. 扶贫工作与农村改革同步进行C. 非公经济率先在贫困地区试点 D. 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10.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38年前的10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的是一个关于台 湾问题的政府文告,其主要内容有:“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台湾现 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据此可知
6、()A. 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开始确立 B.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正式提出C. 党和国家对祖国统一的认识深化 D. 海峡两岸“一个中国”的共识已达成11.1804年,杰斐逊总统操纵众议院以8项罪名对最高法院法官蔡斯提起弹劾,但是经过一年的调查, 参议院提出查无实据,投票驳回该项弹劾。该案结束后,杰斐逊政府放弃了以弹劾干预司法的做 法。该案例体现出美国()A. 参众两院权力斗争不断 B. 最高法院与国会矛盾突出C. 总统尚未成为权力中心 D. 司法权没有真正获得独立12. 斯文贝克特在其著作棉花帝国中指出,自1809年利物浦棉花交易所正式成立后,“利物浦 价格”成为全球棉花贸易的晴雨表,英国
7、成为了世界棉织品贸易的领头羊,而印度、中国和奥斯 曼帝国从全球的生产国转变为欧洲棉纺织品的购买国。这反映了()A. 技术力量改变经济格局 B. 国际贸易开始出现制度化趋势C. 棉纺织业推动工业革命 D. 自由贸易政策的效果颇为显著13. 马克思和恩格斯吃惊地发现,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在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区里,每到星期 天就有3000多个工人集体坐在路边谈论政治、社会和文化。这是很震撼的场景。工人们把宗教 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这反映出()A. 工人意识到自身困境的根源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C. 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理论指导 D.工人阶级
8、渴望建立自己的政党14. 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爆发后,美苏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美苏粮食贸易协议, 协议规定苏联每天向美国出口20万桶石油,同时苏联每年至少进口600万吨美国粮食,否则协 议作废。由此可见,当时()A. 苏联在两极对抗中处于劣势 B. 美国对苏联经济依赖程度加深C. 冷战局势的缓和存在可能性 D. 苏联被卷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15. 下表反映了19241939年苏联人口的阶级构成,表中数据反映出苏联()成分年份工人和职员集体农民和合作化手工业者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资产阶级、地主、商人和富农192414.8%1.3%75.4%8.5%192817.6%2.9%74.9%
9、4.6%193950.2%47.2%2.6%0.0%A. 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B. “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C. 经济和社会结构改变 D. 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16. 以下两幅非洲地图分别绘制于20世纪初和20世纪末,从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A. 20世纪初,非洲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B. 20世纪初,资本输出是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C. 20世纪末,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步趋于瓦解D. 20世纪末,非洲完成独立但仍带有殖民阴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17.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战后初期,日本吉田茂政权在政治上始终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10月,中苏两国在
10、对日关系的联合宣言中传递了力图实现同日本邦交正常化的信息,日本以与自由主义阵营各国强化关系是日本最为迫切的外交课题为理由,拒绝了中国和苏联的请求。日本外相冈崎胜男访问台湾时,表明日本政府既然和台湾当局建立了正式关系,就不能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摘编自张文彬日本对华政策19521972转变期间民间因素的影响评析材料二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在军事和防务政策上强调法国的独立性,十分重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重要地位,希望推动对华关系。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戴高乐要发展中法关系的言行,希望通过中法关系的突破,来推动中国同其他西欧国家的关系。1964年,法国与中国建交,成为西方大国中同中国建交最早的国
11、家。法国的这一举动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国内围绕对华政策的讨论,影响了后来尼克松的对华政策。摘编自翟强从隔阂到建交: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四年的中法关系(1)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50年代日本、法国对华政策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8分)(2)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日、中法关系最终实现正常化的相同因素及重要影响。 (8分)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综合各家学者看法,清末中国工业未显著发展的原因约有下列几项。(1)关税不能自主,外商在中国拥有许多特权,使中国工业难以大幅发展。(2)外商在中国设立的企业,因其所获利润多汇回本国,故其发展对中国国内经济的
12、助力不大。(3)因金融组织不够健全,一般人仍以土地、高利贷为主要投资对象,这导致工业发展的资金不易 筹集。(4)清末农业的不发达,以致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都市人口增加之后所需的粮食,以及销售的工 业产品市场,均不充裕,这是工业未能发展的最根本因素。(5)工业本身管理的不健全,如官方干涉、没有企业精神、滥用外籍人士或多用族亲本籍等。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论述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9.(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所取得的效果是相当可观的。以熙宁八年兴修的木兰陂为例,该工程修成后
13、,“溉南洋之田万余顷,岁输军储三万七千斛”,“自是南洋之田,天不能旱,水不能涝”。南宋后期,人们还为主持修陂的李长者修庙祭祀,颂其功德。摘编自吴泰熙宁、元丰新法散论材料二宋初务弱外兵。其后中央的军政,不加整顿,禁军也弄得很腐败。又历代厢军升为禁军的很多,每遇荒年,又把招兵看作救荒的政策,于是兵数骤增。熙宁三年行保甲之法,以十家为一保,保有长;五十家为一大保,有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有都保正、副。户有二丁的,以其一为保丁。保丁中每日轮派五人备盗。后来才教保长以武艺,教他去转教保丁。王安石欲以民兵代募兵。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史(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田水利法实施所取得的效果。(4分)
14、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实行保甲法的目的。(4分)(3) 综合上述材料,简评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和性质。(4分)20. (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将王翦平定楚江南地,降服居于浙江一带的越族,于其地置会稽郡。同时,命尉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南下:一路出余干之水东进,征服闽越及东瓯,于其地置南海、桂林、象郡。又迁徙五十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共处。南方新置郡县后,遣大量逃亡者、奴仆、商人、罪犯去充实戍守。摘编自杨洪贵秦始皇移民政策的政治功能材料二(唐太宗击败突厥后,曾与大臣反复讨论过对他们的政策,最后,唐太宗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自幽州至灵州,置顺、祐
15、、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居长安者近且万家。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已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摘编自贞观政要(1) 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处理边疆问题的主要方式。(6分)()比较材料一、二,指出秦始皇与唐太宗边疆政策的不同点,并分析他们相同的历史贡献。(6分)202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5 BDDCA 610 ADBBC 1115 DACCC 16.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17. (16分)(1) 不同:日本敌视中国,政治
16、上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法国积极发展中法 关系。(4分)原因:日本依赖和追随美国;固守意识形态思维;(2分)法国强调自身政策的独立性;认识到中国的 重要地位。(2分)(2) 相同因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形势的变化(法国和日本力图摆脱 美国的控制);中国在外交上的努力。(一点2分,任答2点得4分)重要影响:进一步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 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一点2分;任答2点得4分)18(12分)论点(2分)主语:晚清近代工业、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其它:阻碍(或不利)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发
17、展艰难等论证8分任答3个方面6分其它言之成理也可得分关税:南京条约丧失关税自主权、马关条约外国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等,丧失关税自主权不利工业发展;外商:企业拥有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利用在中国享有的特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追逐利润并汇回本国,不利于我国工业发展;农业:中国农业生产落后且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农民贫困,不能提供城市更多粮食的同时,工业发展所需原料与市场贫乏;金融:现代金融组织不健全,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多以土地、高利贷为主要投资对象,工业发展缺乏资金;企业自身也有不利因素如缺乏企业家精神、用人唯亲、管理混乱等;社会环境:晚清中国列强的侵略战争、农民的反抗等社会动乱、政治腐败、落后的
18、观念等多方面的不利因素;2分根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环境下诸多因素都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2分)总结2分重述论点1分、结论较论点有升华2分19. (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 效果:保证了农业灌溉,耕地面积大大增加;对防洪抗灾起到重要作用;充实军粮储备;推动农 业生产的持续发展。(4分)(2) 目的:纠正禁军腐败问题;解决冗兵问题(精简军队);防止盗贼(维护社会治安);以征兵制取代 募兵制。(4分)(3) 目的: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以巩固和加强统治。(2分) 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挽救统治危机和巩固封建统治的一场改革运动。(2分)20. (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 方式:军事征服、设置行政机构、移民。(6分)(2) 不同点:移民方向不同,秦始皇使中原汉人迁往边疆地区,而唐太宗则使边疆少数民族人民迁入中原地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方式不同,秦始皇采用中原的郡县制管理模式,而唐太宗任用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理。(4分)历史贡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