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版《优化方案》高考政治(全国卷Ⅱ)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应试能力3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078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版《优化方案》高考政治(全国卷Ⅱ)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应试能力3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版《优化方案》高考政治(全国卷Ⅱ)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应试能力3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版《优化方案》高考政治(全国卷Ⅱ)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应试能力3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高考能力要求要求目标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二、方法技巧指导所谓“描述事物”,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细致、全面、准确的表述;所谓“阐释事物”,则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理解、分析和说明等有意义的解说。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指能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叙述问题。它有三个层次的具体要求:一,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

2、的阐释;三,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述,意义完整。描述和阐释要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做到不跑题、不乱写。描述和阐释要用政治术语,要注意语言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书写认真、段落分明。1透过现象看本质图表题、漫画题是政治高考的常见题型,其设问方式常采用“材料反映了现象或问题”,“分析材料所体现的道理”,“谈谈你对现象或问题的理解或认识”等。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材料中的现象或问题,概括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并能运用教材相关知识对所描述的现象或问题加以阐释,分析其原因、影响等。由于此类题目的提示语言很少,因此学生在解答题目时,

3、往往会茫然不知所措,导致描述现象仅停留在概括或照抄材料上,而忽视对其深层本质的揭示;阐释现象时材料与观点相互分离(只答知识或只搬材料),或貌合神离(虽然既有“材料”又有“知识”但两者不相匹配)。这就要求我们在描述和阐释事物时,坚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材料概括与观点表述的统一,防止表面化和片面性。2015高考山东卷,T42(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

4、。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是“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包括唯物论和认识论,属于“体现类”试题。解答时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抓住关键信息:“法律的规范和引导”“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以此调动运用意识的作用、认识的无限性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等知识进行回答,实现材料与原理的有机结合。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

5、作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必须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一分为二辨析法近几年高考中辨析类、评析类、认识类题目屡有出现。这类试题多与时政相联系,角度新颖、形式活泼、综合性强,学生在答题时明显感觉到题目难度大、干扰性强,不好下手组织答案。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基础知识辨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辨析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克服思维的单一性和表面性。在辨析或评析某一观点时,既要看到观点中正确的或合理的成分,又要看到观点中不正确或不合理之

6、处。对正确的、合理的成分要加以肯定,并简要说明理由;对不正确、不合理之处要加以否定,并分析原因;对观点或条件不完整、不全面的,要加以补充。在认识某一现象或问题时,既要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又要分析其影响(积极的意义或消极的影响),还要指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2014高考福建卷,T39(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材料文化交流逐步增进了国家间的合作。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举行“庄园会晤”。两国元首就共同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

7、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国际社会对此充满期待。但也有一些西方人士担忧,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影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运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和“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对材料中一些西方人士的担忧进行评析。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看清材料中一些西方人士“担忧”的内容:文化差异会影响中美关系。其次要把握题目中“评析”的要求,即必须同时说明观点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最后抓住“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和“当代国际社会”的要求,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对西方人士的“担忧”分别进行评析。答案(1)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美文化差异可能会阻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但不同文化间的借鉴交流也可以促进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2)国家间出现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虽然中美两国存在着价值观念等文化差异,但两国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