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907KB ,
资源ID:530423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3042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天津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天津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1、天津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应是A. 新生产关系的推动B.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C. 劳动人民勤劳本质D. 农业上重视适时耕作【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铁犁牛耕使用使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2.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反映了A. 无为而治推动思想统一B. 法制建设有利文教发展C. 国家统一促

2、进文化认同D. 开疆拓土助力汉赋传播【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可知,汉武帝时期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表明了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认同,C正确;无为而治是汉初的统治思想,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统治思想是董仲舒的新儒学,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法制建设”,B与题意无关;材料体现的是汉武帝时期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没有涉及“开疆拓土助力汉赋传播”,D错误。3. 在事死如生的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

3、葬的骆驼俑蔚成风尚。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由此可见,唐代A. 海上丝绸之路畅通B. 民间制造瓷器技术高超C. 汉藏文化交流频繁D. 经济交流影响社会习俗【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陪葬的骆驼俑蔚成风尚。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可知,陪葬的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这反映了当时民族间经济交流密切,也体现了经济交流影响社会习俗,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陪葬的骆驼”,与海上丝绸之路无关,A错误;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制陶业和制瓷业成为两个独立的部门,B说法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

4、汉藏文化交流频繁”,C错误。4. 中国民族史名词解释中对古代史某一政治制度做出如下解释:产生于女真氏族社会末期,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最初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后来逐渐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转化。平时出猎、战时作战。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A. 刺史制度B. 南北面官制C. 四等人制D. 猛安谋克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产生于女真氏族社会末期”“平时出猎、战时作战”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指的是金朝创立的猛安谋克制,故选D;刺史制度是汉朝创立的地方监察制度,故排除A;南北面官制,是辽朝的制度,故排除B;四等人制是元朝的制度,故排除C。5. 清朝继承发展明朝督抚制度的同时,在东

5、北、外蒙和新疆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在内蒙古设立盟旗。以上这些措施A. 比元代行省制更先进B.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 推动朝贡体系的发展D. 说明国家治理方式灵活多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说明清朝在地方管理上不仅有督抚制,还有将军辖区和盟旗,即国家治理方式灵活多样,故选D;这些措施并不一定比元代行省制更先进,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国家治理方式的灵活多样,并不是强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清朝内部的地方管理制度,朝贡体系属于对外交往,排除C。故选D。6.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哪位思想家A.

6、孔子B. 董仲舒C. 朱熹D. 黄宗羲【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这位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主张出自于黄宗羲,他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故选D;孔子、董仲舒、朱熹等人均没有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故排除ABC。7. 某同学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历史论文。下列著作中,他应查阅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17世纪以前中国农业、手工业技术,可以为撰写明代手工生产技术论文提供重要资料,D项正确;明代徐光启的农业专著农政全书、清代小说红楼梦、明代医药学

7、专著本草纲目,都不能为撰写关于明代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论文提供实际可用的史料,ABC三项错误。8. 下图中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几个重要的都城,其中处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 嬴政创立皇帝制度B.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C.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D.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嬴政创立皇帝制度在陕西咸阳,即图中,故A项错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在河南开封,即图中,故B项错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在江苏南京,即图中处,故C项正确;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在北京,即图中,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图中不同地点与四个选项所述史实之间的联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在

8、江苏南京的史实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9. 李鸿章在试办织布局折中写道:“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由此可见,李鸿章创办民用工业是为了A. “求强”,打败西方列强B. “求富”,巩固清朝封建统治C. “求强”,镇压农民起义D. “求富”,完全剥夺洋商利润【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可知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提出的“求富”口号,目的是巩固清朝封建统治,故答案为B;AC不符合“求富”题意,排除;根据材料“冀稍分洋商之利”可知不是完

9、全剥夺洋商利润,D错误。10. 中国古代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近代女权意识逐渐增强C. 社会生活日趋现代时尚D. 封建正统思想已经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一声音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后,女性力量和女权意识的逐渐增强,女子要求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故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共和,故排除A;材料与社会生活日趋现代时尚无关,故排除C;材料说明社会思想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不能说明封建正统思想已经瓦解,新文化运动后封建正统思想逐渐瓦解,故

10、排除D。11. 有人说:“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为此,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此处“启蒙”的主要内容是A. 民主科学B. 马克思主义C. 实业救国D. 君主立宪【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要以看出这是指在辛亥革命之后国人思想上仍然处于愚昧的状态,因此通过开展新文化运动促进人们思想解放,而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民主与科学,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2. 下表反映了1937年底至1939年底日本陆军总兵力与派往中国兵力的对比情况。这从侧面说明了时间日本陆军总兵力派往中国兵力占总兵力的比例1937年底

11、24个师团21个师团88%1938年底34个师团32个师团94%1939年底41个师团34个师团83%A. 中国抗战的局面日益恶化B. 敌后抗战牵制了日军主力C. 日本的陆军兵力已经枯竭D. 中国持久抗战效果显现【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的图表信息可知,日本派往中国的兵力高达总兵力的80以上,说明中国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大部分兵力,故选择D选项;材料只是说明日本的大部分兵力投放在中国,并不能体现中国抗战的局面恶化以及日本兵力的枯竭,故排除A、C选项;材料无法看出是中国的敌后抗战还是前线抗战,故排除B选项。13. 近代中国先烈们的不懈抗争和探索,为民族精神赋予了时代的内涵

12、。下列精神按其产生先后排列准确的是五四精神 长征精神 抗战精神 红船精神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的五四运动、1921年中共成立、1934到1936年红军长征、1931到1945年中华民族抗战,对应产生了五四、红船、长征和抗战精神,其正确的产生顺序应该是,B选项符合题意;其他几个选项在时间排列上均有错误和混乱,ACD三项不符合题意。14. 如图为1978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曲线图(单位:亿吨)。造成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改革B. 进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3、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1978年-1984年粮食总产量快速增长,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正值农村开始并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期,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得到快速发展,故选C;1952年底,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A;1953-1956年进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于1984年开始,且与粮食产量变化无关,故排除D。15.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4、这四大思想理论成果共同的特点是A.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 与时代发展同进步C. 实现人民当家做主D. 谋求实现民族独立【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均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的产物,体现的是与时代发展同进步,B正确;A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C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排除;D是毛泽东思想的特征,排除。故选B。二、非选择题16. 我国疆域辽阔,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

15、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及其特点。材料二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明)宋濂元史地理志(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有何影响?元朝在地方管理.上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什么?并根据材料分析如此创新的主要原因。材料三 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

16、官方出面组织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摘编自张研等著清史十五讲(3)据材料三,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基层管理发展趋势及其积极作用。【答案】(1)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特点:等级森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中央权力尚未集中。(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巩固了国家统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最主要创新:行省制

17、。原因:疆域辽阔。(3)主要特点:官方参与基层管理组织:宗法关系作用重要;经济组织发挥作用;三大组织相互关联。(完全照抄原文不得分)(4)趋势:中央集权加强。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等。【解析】【详解】(1)政治制度根据“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得出分封制、宗法制。特点主要是等级森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且中央权力尚未集中。(2)“自封建变为郡县”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巩固了国家统

18、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最主要创新根据“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得出是行省制。原因根据“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是疆域辽阔。(3)主要特点:根据“官方出面组织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得出官方参与基层管理组织:根据“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得出宗法关系作用重要;根据“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得出经济组织发挥作用;根据“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得出三大组织相互关联。(4)中国古代地方基层管理发展趋势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中央集权加强。作用主要是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交融;

19、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等。17.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从未间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辉煌的过去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志士仁人,首先觉察到了这种危机。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摘编自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1)举例说明18401912年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危亡、振兴中华而探索的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们之间

20、的内在联系。材料三 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系和经济基础,调动了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本前提。(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和经济基础内容。【答案】(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事件: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联系: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新中国成立的根本前提;

21、五四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解析】【详解】(1)18401912年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危亡、振兴中华而探索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农民阶级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有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事件:根据“1919年北京街头散发的传单”并结合所学可知是五四运动;根据“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可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根据“开国大典”可知是新中

22、国成立。内在联系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新中国成立的根本前提;五四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3)新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和经济基础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上主要是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

23、业,而不是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大城市,比起国内贸易的突飞猛进,对外贸易增长更为明显,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材料二 1757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种对外政策,这种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材料三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英国德国法国年份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1913969109

24、441002830240310052995171001914105207580108.51669694558.9495147193.419175198918553.6230916043.619184989029351.5156885329.6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3)根据材料三,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材料四 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

25、说明材料四中两种历史分期的史实依据。【答案】(1)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或成为商业中心);海外(对外)贸易空前繁荣。(2)政策:海禁或闭关锁国;后果: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3)趋势:英、法、德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原因:欧洲各国忙于-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任取两点)(4)依据: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详解】(1)根据“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

26、,而不是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大城市”得出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根据“对外贸易增长更为明显,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得出海外贸易空前繁荣。(2)政策:根据“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得出海禁;后果根据“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并结合所学可知造成的后果主要是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3)根据表格内容可看出趋势主要是英、法、德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根据表格中的时间可知原因主要是欧洲各国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4)依据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以1992年为界是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依据,这一年的会议上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2001年为界是因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