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含解析)I选择题1. 做实验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可判断细胞死活。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的功能是 ( )A.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 流动性D.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有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为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活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但死细胞会丧失选择透过性。【详解】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用台盼蓝
2、染色,台盼蓝为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胞不吸收,死细胞膜失去了活性,丧失选择透过性功能,台盼蓝进入细胞,细胞才会被染成蓝色,所以该实验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故选D。【点睛】2. 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 细胞膜上部分和糖类结合,具有识别的作用C. 细胞膜上的全部镶嵌在的内、外表面D. 构成细胞膜的和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B正确;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分布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内、外表面,或磷脂
3、双分子层之间,C错误;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3. 下列有关生物学中“骨架”或“支架”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B.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 DNA分子以碱基对为基本骨架D. 生物有机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答案】C【解析】【详解】A.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A正确;B.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C. 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错误;D. 生物有机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D正确。4. 用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鼠细胞的膜蛋白,在一定时间不
4、同温度情况下,两种膜蛋白在融合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的百分比如图所示,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 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膜融合的影响B. 观察的指标是形成嵌合体的数量C. 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膜蛋白的运动速率增强D. 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当温度高于15后,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膜蛋白在融合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的嵌合体的百分比上升,说明温度会影响膜蛋白的运动。【详解】A. 根据曲线,实验自变量是温度,因此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膜融合的影响,A正确;B. 根据曲线,实验应变量是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的百分比,因此观察的指标是形成嵌合体的数
5、量,B正确;C. 由图可知,当温度增加到15以上,形成嵌合体的百分比增大,说明膜的流动性增大,说明温度升高膜蛋白的运动速率增强,C正确;D. 该实验中不能说明时间对膜融合的影响,D错误。5. 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a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B. 在b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C. 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D. 在b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答案】C【解析】球形脂质体的双
6、层脂分子的亲水端朝外,疏水端朝内,所以图中a处可嵌入水溶性物质,b处可嵌入脂溶性物质,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6. 下列细胞结构中具有单层膜的是( )高尔基体 叶绿体 中心体 液泡 细胞核线粒体 核糖体 内质网 细胞膜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中心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和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液泡、内质网、细胞膜、溶酶体。【详解】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叶绿体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中心体由
7、垂直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无膜结构; 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属于单层膜结构; 细胞核的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具有双层膜; 线粒体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无膜的结构;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单层膜折叠体;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由单层膜组成故上述各种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中,属于双层膜结构的是,属于单层膜结构的是;非膜结构的是。故答案为:。故选A。【点睛】7. 下列对于线粒体分布数量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 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B. 新生细胞比衰老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多C. 生长和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线粒体数量较多
8、D. 精子的鞭毛部位,线粒体比较集中【答案】A【解析】【分析】线粒体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它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被喻为“动力车间”,一般在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数量较多;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并且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解】A.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含线粒体,A错误;B.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新生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比衰老细胞旺盛,线粒体数量多,B正确;C. 生长和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线粒体数量较多,C正确;D. 鞭毛的摆动引起精子的运动,精子的线粒体主要集中在鞭毛基部,D正确。8. 某同学利用黑藻细胞
9、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环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B. 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有两层膜结构C. 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分布在大液泡周围D.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环流方向与实际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详解】A. 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保持细胞的活性,A正确;B. 该实验不能观察到叶绿体的两层膜结构,B错误;C. 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分布在大液泡周围,C正确;D.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环流方向与实际相同(把试卷颠倒180度即为实际方向),D正确。故选B。9. 下图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
10、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由图中可以看出蓝细菌细胞没有叶绿体,但有内质网B. 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黑藻等都属于蓝细菌C. 以上两种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液泡D. 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答案】D【解析】【分析】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分裂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
11、分裂和减数分裂2、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有真正的细胞核)。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详解】A、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也不含内质网,A错误;B、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等都属于蓝藻,而黑藻不属于蓝藻,B错误;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C错误;D、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结构具有统一性,D正确。故选D。10.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
12、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叶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增强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1、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关。2、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绝大多的酶属于蛋白质,但有少数是RNA,性激素等属于脂类。3、衰老的细胞代谢减弱,线粒体功能降低。【详解】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正确;中心体只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的植物细胞中,错误;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
13、藻叶,正确;在核糖体上只合成的蛋白质,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激素部分是蛋白质,错误;衰老的细胞代谢减弱,线粒体功能降低,错误。故正确是。故选D。【点睛】11. 图中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具有结构,一定不是植物细胞B. 结构是所有细胞生物都具有的细胞器,结构是核糖体C. 结构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包装的车间D.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部分细胞结构,其中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是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
14、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为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详解】A、是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A错误;B、结构是线粒体,不是所有细胞生物都具有,如原核细胞,结构是核糖体,B错误;C、结构是高尔基体,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包装的车间,C正确;D、该细胞具有核膜,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具有中心体,这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D错误。故选C。【点睛】12. 科学家在单细胞伞藻幼体嫁接的实验中,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A.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B.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15、C. 欲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进一步进行实验D.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则“生物性状主要由细胞核决定”,新组合的“伞藻”将来长出何种形状的帽,是由细胞核决定。【详解】由于实验是将伞柄嫁接到假根上,所以证明了伞藻的伞帽由假根决定,A错误;该实验没有证明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B错误;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这说明乙的伞帽形成可能与假根有关,该实验中缺少对照实验,不能证明细胞核的功能,要证明细胞核的功能必须再增添对照实验,C正确;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伞帽乙,假根中有乙细胞
16、核和部分乙的细胞质,伞柄中有部分甲的细胞质,不能说明细胞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错误。13. 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主要场所B.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发育、衰老和凋亡C. 具有完整的细胞核是所有细胞能够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D. 核孔的存在有利于DNA和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A错误;B.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发育、衰老和凋亡,B正确;C. 原核生物无细胞核,也可以进行
17、生命活动,C错误;D. 核孔不允许D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D错误。故选B。14. 图为渗透装置示意图,a、b分别为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c为一层纱布,则不会发生此现象B. 实验开始时,c两侧的溶液浓度大小是abC. 实验过程中漏斗管内的液面先上升后保持稳定D. 当漏斗管内的液面停止上升时,水分子进出漏斗达动态平衡【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如果c为纱布,漏斗内的蔗糖会扩散到外界溶液中,浓度差无法维持,液面不会上升,A正确;B、看图可知:b漏斗液面上升,故实验开始时,c两侧的溶液浓度大小是ba,B错误;C、实验过程中漏斗管内的溶液浓度较大,水分子
18、进入漏斗内的多余从漏斗出来的,液面先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当上升的液柱产生的静水压=水分子进入漏斗的渗透压时,液面不再上升,水分子进出漏斗达到动态平衡,C正确;D、当漏斗管内的液面停止上升时,水分子进出漏斗达到动态平衡,D正确。故选B。15. 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 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暑天新鲜蔬菜在空气中萎蔫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具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原生质层:
19、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详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属于全透性的,不属于半透膜,则水分子通过扩散进入细胞壁,错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属于渗透作用,正确;蔗糖分子不属于溶剂分子,细胞壁也不属于半透膜,错误;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则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属于渗透作用,正确;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属于渗透作用,正确;新鲜蔬菜在空气中萎蔫是水的蒸发,错误。故属于渗透作用的是。故选C。【点睛】16. 植物体内有三个相邻的细胞a、b、c,已知它们的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是abc,那么它
20、们三者之间水分渗透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水分进出细胞的规律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哪儿溶液浓度大,哪儿总体变为吸水a的溶液浓度最大,所以b和c都失水,a吸水,bc,所以,b又从c吸水,C正确故选C【点睛】17. 下列各项中,不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必备条件的是A. 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B. 有成熟的液泡C. 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D. 细胞核的多少【答案】D【解析】质壁分离发生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A正确;只有具有成熟大液泡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C
21、正确;细胞核的多少与质壁分离没有直接的关系,D错误。18. 如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基本保持不变B. 若该细胞处于04g/ml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C. 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 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0.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示意图。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时,液泡缩小,细胞液浓度变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A表示细胞长度,B表示原生质体的长度。【详解】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吸水,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长度基
22、本不变,即A基本保持不变,A正确;B、若该细胞处于0.4g/ml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更多,B将变的更小,所以B/A值将变小,B正确;C、原生质体的长度与细胞长度的比值可以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A、B可分别表示细胞和原生质体的长度,D错误;故选D。【点睛】19. 某学生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撕取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图像甲),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并观察(图像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像甲中洋葱外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B. 图像从甲到乙是由于细胞周围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C. 图像乙所示细胞出现质壁分离,b处充满蔗糖溶液D
23、. 图像甲和乙,细胞的a,c中存在紫色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察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图甲与图乙构成对照,可得出在03g/mL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内原生质层收缩。a为细胞液,b为外界溶液,c为细胞液。【详解】A、图甲中细胞存在于清水中,此时细胞会渗透吸水,但存在细胞壁的限制,使得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A正确;B、图像从甲到乙发生了细胞的渗透失水,是由于细胞液浓度低于细胞周围溶液浓度导致的,B错误;C、图像乙是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壁以内,原生质层以外的部分充满了蔗糖溶液,C正确;D、图像甲与乙中,a和c都因含有色素而呈现紫色,D正确;故选B。20.
24、 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可以预测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A.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 甲乙两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 只有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都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答案】B【解析】【分析】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1)活细胞;(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具有大液泡和细胞壁;(3)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所以放入蔗糖溶液
25、中的细胞只质壁分离不复原,而放入甘油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可复原。【详解】由于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所以甲乙两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又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所以放入蔗糖溶液中的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而放入甘油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故选B。【点睛】21. 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的一组是( )A. K+和Na+B. 氨基酸和葡萄糖C. O2和甘油D. 苯和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 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 例自由扩散(简单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
26、、酒精等协助扩散(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详解】A、K+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Na+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A错误;B、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B错误;C、O2和甘油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特点不需要载体和能量,C正确;D、苯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特点不需要载体和能量;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D错误。故选C。22.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脂溶性物质较易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B.
27、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C.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 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此外,大分子物质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详解】A、脂溶性物质较易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A正确;B、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失水过
28、多死亡,细胞膜丧失选择透过性的结果,B错误;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D、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B。23.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的物质是( )A. K+B. Na+C. 胰岛素D. CO2【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甲分析,Na+离子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K+离子是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胰岛素存在于细胞外,二氧化碳是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根据乙图分析,糖蛋白能进行细胞识别,分布在细胞膜外;图乙所示物质运输方向
29、是从膜外运输到膜内,特点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且耗ATP,属于主动运输。【详解】B、K+离子是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从膜外运输到膜内,属于逆浓度运输,符合乙图,A正确;B、图甲中Na+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但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与图乙不符,B错误;C、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运输方式属于胞吐,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C错误;D、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D错误。故选A。24. 下列关于图中序号描述正确的是( )A. 和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B. 只有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C. 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 碘离子进入甲状腺细胞与过程有关【
30、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详解】A、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共同点都需要载体,A错误;B、是主动运输能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即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B正确;C、大分子物质是通过胞吞进入细胞的,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D、碘离子进入甲状腺细胞属于主动运输,与
31、过程协助扩散无关,D错误。故选B。25. 红苋菜的叶肉细胞中含有花青素。若将红苋菜叶片放在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热,随着水温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成红色,其原因是( )A. 花青素在水等无机溶剂中难以溶解B. 水温升高使花青素的溶解度增大C. 加热使细胞壁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 加热使叶肉细胞的生物膜被破坏【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将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原因是花青素不能透过原生质层。加温后,细胞膜和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被破坏,花青素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水中,从而水的颜色逐渐变红。【详解】A、花青素能溶于水,A错误;B、水
32、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固然会加大,但是这不会导致色素流出细胞,B错误;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也不具有生物活性,其透性与温度无关,C错误;D、由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花青素无法扩散细胞外,加热后生物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花青素通过液泡膜和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D正确。故选D。26.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转运B. 细胞质中过多的Na+可能影响酶蛋白的分子结构C. 该载体蛋白作用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D.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
33、耐盐性【答案】C【解析】【分析】题中指出“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这符合主动运输的特点,从而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使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而适应盐碱环境。【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Na+逆浓度梯度转运,同时要依赖载体蛋白,故属于主动转运,A正确;B、根据题干中“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说明细胞质中过多的Na+可能影响酶蛋白的分子结构,B正确;C、Na+逆浓度转运入液泡后,使细胞液的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C错误;D、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D正确。故选C。【
34、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盐运输的方式及对细胞的作用,意在利用新情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主动运输的特点。27.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 酶只能在活细胞内发挥作用C. 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显著D. 酶具有专一性【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
35、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详解】A、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正确;B、酶既可以在活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如消化酶,B错误;C、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显著,C正确;D、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本质及酶的特性。28. 下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温度为t2时,该反应的活化能最高B. 当反应物浓度提高时,t2对应的数值可能会增加C. 温度在t2时比在t1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 酶的空间结构在t1时比t2时破坏更严重【答案】
36、B【解析】【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值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达到最高;低于最适温度条件时酶活性会下降,高于最适温度条件时酶活性也会下降;并且在高温条件下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进而导致酶失活;在低温条件下会使酶活性降低。【详解】A、当温度为t2时,化学反应速率最快,即酶的催化效率最高,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为显著,则该反应需要的活化能最低,A错误;B、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加快,t2对应的数值可能会增加,B正确;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但低温条件下,酶的分子结构稳定,即酶适合在t1条件下保存,C错误;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t1时的低温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
37、,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D错误。故选B。【点睛】29. 下列关于水稻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与ADP相互转化B. 只能由细胞呼吸产生C. 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D. 释放的磷酸基团能与某些蛋白质结合【答案】B【解析】【分析】1、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2、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
38、TP能与ADP相互转化,A正确;B、水稻叶肉细胞中的ATP可以通过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生,B错误;C、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中主动运输提供能量,C正确;D、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转移到某些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上,使蛋白质磷酸化,D正确。故选B。30.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 )A. 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B. 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C. 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D. 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答案】A【解析】【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
39、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酶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合成酶;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有ATP的水解和合成。详解】A、由于题干中没有说明ATP供能的过程,所以不能说明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A错误;B、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部分32P标记
40、的ATP是重新合成的,B正确;C、由于是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形成ADP,C正确;D、ATP含量变化不大和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D正确。故选A。【点睛】二、非选择题31. 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由图可推测溶酶体起源于乙_(细胞器名称)。溶酶体的功能是_。(2)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_ _高尔基体细胞膜及分泌物中,该过程需要_(细胞器名称)提供能量。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
41、中的O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填写基团)。(3)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是_(填写细胞器),它的功能是_。细胞器膜、_以及细胞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的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答案】 (1). 高尔基体 (2).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3). 核糖体 (4). 内质网 (5). 线粒体 (6). -COOH (7). 内质网 (8). 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9). 核膜 (10). 一定流动性 (1
42、1). (特异性)受体 (12). 信息交流【解析】【分析】图中:甲表示内质网,乙表示高尔基体;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进入细胞的病菌。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1)由图可推测溶酶体起源于乙高尔基体,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消化分解外来的细菌等异物,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
43、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及分泌物中,该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以脱去的水分子中的H来自氨基和羧基,O来自氨基酸的-COOH(羧基)。(3)内质网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细胞器膜、核膜以及细胞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流动性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
44、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膜的成分及特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成分及结构特点;识记细胞中各细胞器的图象及功能,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图解答题。32. 如图1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组成离子通道的通道蛋白是横跨生物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相应的离子通过,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图2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1)图1生物膜的功能与其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_的种类与数目越多。(2)图2与图1中的_(填序号)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一
45、致。若需要跨膜运输的物质足够多,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_。(3)代表的运输方式为_,二者的运输机制_(填相同或不同)。其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顺浓度梯度,而且需要载体蛋白,这种运输方式为_,水主要以_方式进入细胞。(4)柽柳是泌盐植物,其叶子和嫩枝可以将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为探究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柽柳幼苗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Na+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C_实验结果及结论:结果结论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_两组植株对Ca2+、Na+的吸
46、收速率相同_【答案】 (1). 蛋白质 (2). (3). 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 (4). 协助扩散 (5). 不同 (6). 协助扩散 (7). 协助扩散 (8). 完全抑制呼吸 (9). 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Na+的吸收速率 (10). 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11). 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被动运输【解析】【分析】图一中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代表自由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且不消耗能量,代表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代表主动运输方式。【详解】(1)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来体现的,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与数目越多。(2)图
47、2中的物质运输方式一定范围内与氧气浓度成正比,应为主动运输方式,与图一中的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一致;若跨膜运输的物质足够,但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故图中曲线BC段运输速率不再增加。(3)的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是协助扩散;是通过通道蛋白,而是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故二者的运输机制不同。其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顺浓度梯度,而且需要载体蛋白,这种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水主要以水通道蛋白,即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4)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消耗能量,故探究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可利用呼吸抑制剂进行有无能量供应的对照实验(甲组正常呼吸,B乙组完全
48、抑制呼吸)。C:一段时间后,检测、计算离子(Ca2+、Na+)的吸收速率是否相同。若提供能量的实验组(甲组)离子(Ca2+、Na+)吸收速率大于对照组(乙组),则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若b若两组实验离子(Ca2+、Na+)吸收速率相同,则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被动运输。【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考查对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特点的理解,要求考生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难度中等。33. 下列A、B、C三图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受反应液中_浓度的限制
49、。(2)图 B中, a点对应的温度称酶反应的_。(3)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甲、乙两支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的水浴锅中, 20min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的反应情况分别是:甲的反应速度会_(填加快或减慢),而乙无催化反应,因为_。【答案】 (1). 酶 (2). 最适温度 (3). 加快 (4). 乙在高温下已经失活【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反应物浓度、温度、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的考查,根据题图梳理反应物浓度、温度、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然后根据曲线反应的信息进行解答。【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升高,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物足
50、量而酶的数量不足,反应速率不再上升。(2)分析题图可知,a点酶促反应的速率最大,a点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3)低温使酶的活性减低,温度适当升高后,酶的活性会恢复,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温度降低后,酶的活性不会恢复。甲试管从12转入37,甲的反应速度会加快,乙在高温下已经失活,所以已无催化反应。【点睛】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反应物浓度、温度、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4. 如图所示为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主要来源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子ATP中含有_个特殊化学键。(2)图中的a、b分别代表_、_。(3)c指_。(4)反应
51、进行时所需要的酶一样吗?_。为什么?_。(5)在生物体内,ATP水解成ADP时,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各种_反应;ADP合成为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各种_反应,所以ATP是细胞内的_。(6)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7)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如表所示:实验组编号ABCDEFX物质的浓度(ng/mL)02481532细胞内ATP的浓度
52、(nmol/mL)8070502051细胞死亡的百分率1310257095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实验数据表明,细胞内ATP浓度下降,_供应减少,细胞死亡率增加。若用混有浓度为2ng/mL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会受到_(填促进或抑制)。【答案】 (1). 2 (2). 细胞呼吸 (3). 光合作用 (4). 绝大多数生命活动 (5). 不同 (6). 和是两个不同的反应,而酶具有专一性 (7). 吸能 (8). 放能 (9). 能量通货 (10). 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迅速转化 (11). 细胞中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12).
53、能量 (13). 抑制【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表示ATP的合成过程,表示ATP的水解过程,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光合作用,c表示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细胞中ATP和ADP的含量不多,是不断的相互转化,维持动态平衡的;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详解】(1)每个ATP分子中三个磷酸基团之间形成了2个磷酸键。(2)图中a表示动植物都能进行的产能过程即细胞呼吸,绿色植物还能通过光合作用产能,所以b为光合作用。(3)ATP水解产生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即c。(4)反应中酶是不同的,因为它是两个不同的反应且酶具专一性,而且其作用
54、的场所不同。(5)在生物体内,ATP水解成ADP时,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各种吸能反应;ADP合成为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各种放能反应,所以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6)动物细胞中的ATP来自细胞呼吸,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迅速转化,来满足能量需要。(7)该实验中,自变量是X物质的浓度,因变量是细胞中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由实验数据可知,细胞内ATP的浓度下降,能量供应减少,使细胞死亡率增加。若用混有浓度为2mg/mL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X物质阻碍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抑制小肠的消化;阻碍主动运输,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点睛】本题以ATP为素材,考查ATP和和探究实验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属于中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