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宁二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g的摩尔质量是24 gB. 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molC. 在标准状况下,22.4 LH2O的质量约为18 gD. 9 g H2O与0.5 mol NO2有相同的分子数【答案】D【解析】【详解】AMg的摩尔质量是24 g/mol,A错误;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错误;C在标准状况下,H2O不
2、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C错误;D9 g H2O的物质的量是0.5 mol,由于H2O、NO2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根据N=nNA可知:0.5 mol H2O与0.5 mol NO2有相同的分子数,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2.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钙固体铜蔗糖三氧化硫熔融氯化钠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从定义中可以知道电解质是化合物是纯净物,另外电解质导电应是其本身电离出的离子,而不是和水反应的生成物电离的。据此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是导电的,但是氢氧化钠溶液属于混合物,故不属于电解质;
3、硫酸钙属于盐,虽然微溶于水,但熔融状态是导电的,故属于电解质;铜虽然导电,但铜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蔗糖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故不属于电解质;三氧化硫水溶液虽然是导电的,但导电是它和水反应生成的硫酸所致,故不属于电解质熔融氯化钠是导电的,故氯化钠是电解质,熔融氯化钠是纯净物,所以是电解质;综上所述,属于电解质;故本题答案 D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中含有共价键总数为0.4NAB. 58.5克NaCl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NAC. 1L1.0mol/L的盐酸中含有HCl分子数为NAD. 常温常压下,88gCO2气体中含
4、有的原子总数为6NA【答案】D【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体,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B.58.5克NaCl固体,其物质的量为,所含的离子应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故离子总的物质的量为2mol,离子数目为2 NA,故B错误;C.HCl为强电解质,则1L1.0mol/L的盐酸中没有HCl分子,故C错误;D.虽然条件是常温常压,但CO2给的是质量,可以用质量求出其物质的量,故 88gCO2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故D正确;本题答案为D。4. 在标准状况下,3.4gNH3的( )A. 分子数约为6.021023B. 物质的量为0.1molC. 体积约为4.48LD. 摩尔质量
5、为17【答案】C【解析】【详解】3.4gNH3的物质的量n(gNH3)=0.2 mol, 据此分析:A. N(NH3)= n(gNH3)NA=0.2 mol6.021023=1.2041023,故A是错误的;B. 3.4gNH3的物质的量n(gNH3)=0.2 mol,故B是错误的;C. 在标准状况下,V(NH3)= n(gNH3)Vm=0.2 mol22.4L/ mol=4.48L,故C是正确的;D. NH3的分子量是17,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分子量,故其摩尔质量为17g/ mol,但D项数值后少了单位,故D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为C 。5. 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场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
6、还原反应的是( )A. 爆竹声中一岁除黑火药受热爆炸B. 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石分解C. 蜡炬成灰泪始干石蜡的燃烧D.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铁的冶炼【答案】B【解析】【详解】A. 黑火药受热爆炸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B. 石灰石分解生成氧化钙和CO2,没有化合价的升降,发生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C. 石蜡的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D. 铁的冶炼过程中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6. 下列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D. 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7、是离子反应,则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没有离子参加或生成,不是离子反应,A正确;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属于离子反应,B错误;C.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离子反应,C错误;D.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属于离子反应,D错误;答案选A。7. 古籍天工开物收录了井盐的生产过程。其中“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的描述,涉及的物质分离操作为A. 趁热过滤B. 萃取分液C. 常压蒸馏D. 浓缩结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文中描述,将海水倒在锅中加热煮沸,看见白色的固体出现,这种白色的固体为盐,此过程涉及浓缩结晶的过程,故答案选D。8. 下列反应
8、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用稀硫酸清洗铁锈(Fe2O3):Fe2O3+6H+=2Fe3+3H2OB. 铝片与硝酸汞溶液反应:Al+Hg2+=Al3+ HgC.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 +SO42=BaSO4D. 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答案】A【解析】【详解】A稀硫酸与Fe2O3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O36H=2Fe33H2O,故A正确;B铝片与硝酸汞溶液反应硝酸铝和汞,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Al+3Hg2+=2Al3+3 Hg,故B错误;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Cu(OH)2
9、沉淀,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a2+SO42-+2OH-+Cu2+=Cu(OH)2+BaSO4,故C错误;D碳酸氢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钙溶于水应改写成电离形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故D错误;故选A。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KHCO3=K+H+COB.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C. 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D. SO3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SO3是电解质【答案】B【解析】【详解】AKHCO3属于弱酸的酸式盐,其电离方程式为KHCO3=K+,A错误;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因为非金
10、属氧化物不能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B正确;C酸、碱、大多数盐是电解质,活泼的金属氧化物也是电解质,C错误;DSO3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导电的离子是由SO3与水化合生成的H2SO4电离产生的,SO3自身不能电离,SO3是非电解质,D错误;答案选B。10. 能用CO+2H+=H2O+CO2来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是( )A. CaCO3+2HCl=CaCl2+H2O+CO2B. Na2CO3+2HCl=2NaCl+H2O+CO2C. NaHCO3+HCl=NaCl+H2O+CO2D. Na2CO3+H2SO3=Na2SO3+H2O+CO2【答案】B【解析】【详解】ACaCO3难溶于水的,不能拆成离
11、子形式,不能用CO+2H+=H2O+CO2来表示,故A错误;B离子拆分正确,可以用CO+2H+=H2O+CO2来表示,故B正确;CNaHCO3应该拆成Na+和HCO,不能用CO+2H+=H2O+CO2来表示,故C错误;DH2SO3是弱电解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不能用CO+2H+=H2O+CO2来表示,故D错误;答案选B。11. 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B. 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COC. 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2I-+Cl2=I2+2Cl-D.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Ba2+
12、OH-=BaSO4+H2O【答案】C【解析】【详解】A含的溶液为紫色,不符合题干无色溶液要求,且酸性能氧化Cl-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项说法错误;B的溶液中存在大量,与反应可生成或和,不能大量共存,故B项说法错误;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将和I-氧化,但由于通入氯气少量,故其先和还原性强I-反应,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故C项说法正确;D稀硫酸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与的化学计量数均为2,正确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故D项说法错误;答案为C。12. 下列反应会导致溶液导电性减弱的是( )A.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B.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C. 硫酸钠溶液中
13、加入氯化钡固体D. 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答案】A【解析】【详解】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主要和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和带有的电荷有关,据此分析:A.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两者会发生反应,生成物氢氧化铜和硫酸钡都难溶于水,反应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会减小,故导电性会减弱,故A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两者不会反应,氯化钾是电解质,溶于水会电离出离子,故加入氯化钾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会变大,故导电性会增强,故B不符合题意;C. 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钡固体,两者会反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 BaSO4,虽然消耗了一个,但同时又会引进2个,故溶液的导电
14、能力可认为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 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由于氯化钠是电解质,溶于水,会电离出离子,故导电能力是增强的,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答案 A 。13. N2O曾作麻醉剂,对于反应:3CO+2NO2=3CO2+N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B. N2O作还原剂C. 反应中每生成1molN2O,转移4mol电子D. CO发生氧化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CO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A错误;B.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二氧化氮是氧化剂,N2O是还原产物,B错误;C.氮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
15、到+1价,因此反应中每生成1molN2O,转移6mol电子,C错误;D.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CO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答案选D。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mol/L的NaCl溶液是指由1 mol NaCl和1 000 mL水配制成的溶液B. 从1 L 0.5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剩余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C. 常温常压时,1 mol Cl2的体积为22.4 LD. CaCl2的摩尔质量是111 g【答案】B【解析】【详解】A. 1 mol/L的NaCl溶液是指1 mol NaCl溶于水配制成1 L溶液,所得溶液得浓度,A错误;B.
16、溶液时均一、稳定的,浓度不变,B正确;C. 标准状况下,1 mol Cl2的体积为22.4 L,C错误;D.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CaCl2的摩尔质量是111 g/mol,D错误。15. 向碘水中滴加Na2SO3溶液时发生反应:Na2SO3+I2+H2O=2HI+Na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2SO3为氧化剂B. 每生成1个Na2SO4,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个C. 氧化性:Na2SO3HID. I2发生氧化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 Na2SO3中的硫元素化合价由+4价到生成物Na2SO4中的的+6价,化合价升高,所以Na2SO3是还原剂,故A说法错误;B.
17、 每生成1个Na2SO4,就要使1个Na2SO3发生氧化,根据化合价变化和得失电子数关系,所以生成1个Na2SO4,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个,故B说法正确;C. 在这个反应中Na2SO3做还原剂,HI是还原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只能证明还原性:Na2SO3HI,而不是所谓的氧化性,故C说法错位;D. I2中的碘元素从反应物中的0价到生成物HI中的-1价,是降低的,故I2在反应中是做氧化剂的,是被还原的,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故D说法错误;本题答案 B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C. 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
18、中只能作氧化剂D.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答案】C【解析】【详解】A. 从置换反应定义中,可以知道,反应时必然有元素从0价变成其他价态,也有元素从其他价态变成0价,存在化合价变化,故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说法正确;B. 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故只能做还原剂,故B说法正确;C. 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故既可以作氧化剂也可以作还原剂,故C说法错误;D.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剂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D说法正确;本题答案 C 。17.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A. CuO + H2 Cu
19、 + H2OB. 2KMnO4 K2MnO4 + MnO2+O2C. Fe2O3 + 3CO 2Fe + 2CO2D. NaOH + HCl = NaCl + H2O【答案】C【解析】【详解】ACu、H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选;BMn、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分解反应,故B不选;CFe、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C选;D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不选;故选C1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盐酸,出现
20、红褐色Fe(OH)3沉淀可用渗析法分离淀粉胶体和NaCl溶液Fe(OH)3胶体在通电后可作定向移动,是因为Fe(OH)3胶体带电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在土壤上施用含氮量相同的碳酸氢铵和硝酸铵肥料,硝酸铵肥效高(土壤胶体分散质粒子带负电)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江水、河水中含有胶体粒子,海水中含有电解质,它们相遇会后,发生了胶体的聚沉,从而形成三角洲,与胶体的性质有关,故正确;因为盐酸是电解质,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盐酸,会使Fe(OH)3胶体粒子发生聚沉,从而出现红褐色沉淀,故正确;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而溶液可以通过,故可以用渗析法分离淀
21、粉胶体和NaCl溶液,故正确;Fe(OH)3胶体在通电后可作定向移动,是因为Fe(OH)3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不能说Fe(OH)3胶体带电,故错误;溶液、胶体与浊液三种分散系的划分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来划分的,而不是依据丁达尔现象,故错误;土壤胶体粒子带有负电荷,容易吸附带有正电荷的粒子,所以铵根阳离子容易被吸附,而硝酸根离子是阴离子,不能被吸附,因此施含氮量相同的碳酸氢铵和硝酸铵肥料时,由于硝酸根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粒子吸附,故肥效硝酸铵要低于碳酸氢铵,故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19. 当溶液中X2O和SO离子数之比为1:3时,正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22、 )A. +1B. +3C. +2D. +4【答案】B【解析】【详解】题目中问是“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那么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得到电子,得到电子的个数等于失去电子的个数,而过程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2价,即每个离子失去2个电子,则3个离子共失去6个电子,那么1个在反应过程中应得到6个电子,中X的化合价为+6价,设还原产物中X的化合价为a,则1个离子得到个电子,故,解得,本题答案为B。【点睛】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运用电子守恒,即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20.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物质中:酒精,熔融KCl,NaHSO4固体,氢氧化钠溶液,
23、铜,CO2,Fe(OH)3胶体,熔化的NaOH,醋酸,溴化氢。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填编号,下同),其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有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2)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先出现_,后出现_,出现现象2的原因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答案】 (1). (2). (3). (4). 红褐色沉淀 (5). 沉淀溶解至消失 (6). Fe(OH)3+3H+= Fe3+3H2O【解析】【详解】(1)酒精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熔融KCl,属于电解质,熔融状态能导电;NaHSO4固体属于电解质,固态时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导电;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但其
24、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铜是金属单质,故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能导电;CO2是非电解质,自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故不导电;Fe(OH)3胶体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能导电;熔化的NaOH属于电解质,熔化时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醋酸是电解质,但没溶于水,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导电;溴化氢属于电解质,但没溶于水,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导电。综上所述,属于电解质的有:;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有;属于非电解质:(2)由于盐酸溶液是电解质溶液,故开始滴加时,因Fe(OH)3胶体粒子所带电荷被中和而发生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随着盐酸滴入过量,产生的Fe(
25、OH)3沉淀又会和盐酸反生酸碱中和反应,而导致沉淀溶解至消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H)3+3H+= Fe3+3H2O,故本题答案:沉淀溶解至消失;Fe(OH)3+3H+= Fe3+3H2O;【点睛】电解质导电条件是必须溶于水或受热熔融,非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融不导电。21. 按要求写出方程式:(1)Fe2(SO4)3的电离方程式:_。(2)氢氧化铜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_。(3)离子反应方程式CO+2H+=CO2+H2O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4)足量Mg(HCO3)2和少量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_。(5)写出NaHSO4在熔融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_。【答案】 (1).
26、Fe2(SO4)3=2 Fe3+3 (2). Cu(OH)2 +2H+ =Cu2+ +2H2O (3). Na2CO3+2HCl=2NaCl+H2O+CO2(符合题意即可) (4). Mg2+HCO+OH-=MgCO3+H2O (5). NaHSO4=Na+【解析】【详解】(1)Fe2(SO4)3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故其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 Fe3+3(2)氢氧化铜溶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2HCl=CuCl2+2H2O,故其离子方程式为Cu(OH)2 +2H+ =Cu2+ +2H2O;(3)离子反应方程式CO+2H+=CO2+H2O表示的化学反应是溶于水的碳酸盐和强
27、酸反应生成了溶于水的盐这类化学反应,故答案不是唯一的,符合题意即可,如Na2CO3+2HCl=2NaCl+H2O+CO2;(4)足量Mg(HCO3)2和少量NaOH溶液反应,由于NaOH溶液少量,所以碳酸氢根不能完全反应,故其离子方程式为Mg2+HCO+OH-=MgCO3+H2O;(5)NaHSO4在熔融条件下电离不出氢离子,故其在熔融条件下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22.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1)已知反应:Cu+2Fe3+=Cu2+2Fe2+,Cu2+Fe=Cu+Fe2+,两个反应中各种离子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2)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Cl
28、2+SO2+2H2O=H2SO4+2HCl_。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_,还原剂:_。(3)已知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4)下列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还原剂的有_;常作氧化剂的有_。(均填序号)KMnO4铝氯水FeCl3一氧化碳【答案】 (1). Fe3+Cu2+Fe2+ (2). (3). Cl2 (4). SO2 (5). 3Cu+8H+2NO3Cu2+2NO+4H2O (6). (7). 【解析】【详解】(1)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反应Cu+2Fe3+=Cu2+2Fe2+
29、可知氧化性Fe3+Cu2+,由反应Cu2+Fe=Cu+Fe2+可知氧化性Cu2+Fe2+,则氧化性Fe3+Cu2+Fe2+;(2)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氯气是氧化剂,二氧化硫中的硫由+4价升高为+6价,是还原剂,所以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为;(3)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2NO+4H2O,(4)KMnO4中Mn元素处于最高价,常作氧化剂;铝是活泼的金属,常作还原剂;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和氯气等,常作氧化剂;FeCl3中铁元素是+3价,常作氧化剂;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是+2价,常
30、作还原剂,常作还原剂的有,常作氧化剂的有。三、实验题23. 某同学欲用450mL0.5mol/L的稀H2SO4,他准备用98%的浓H2SO4(=1.84g/cm3)进行配制。(1)填写下列操作步骤: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_。如果实验室有10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_mL量筒量取。将量取的浓H2SO4沿玻璃棒慢慢注入盛有约100mL水的烧杯里,并不断搅拌。立即将上述溶液沿玻璃棒注入_中,并用50mL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其中,并不时轻轻振荡。加水至距刻度1到2厘米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盖上瓶塞,上下颠倒数次,摇匀。(2)请指出上述操作中一
31、处明显错误:_。(3)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无影响)操作中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所配溶液浓度将_;(4)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如何处理_?【答案】 (1). 13.6 mL (2). 20 (3). 500mL容量瓶 (4). 中硫酸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至容量瓶中 (5). 偏低 (6). 重新配制【解析】【分析】(1)先计算出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然后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来计算;根据“大而近”的原则,根据需要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来选择合适的量筒;移液是将稀释并冷却好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根据“大而近”的原则选择容量瓶;(2)根据浓
32、硫酸稀释放热来分析;(3)根据c=并结合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来进行误差分析;(4)配制过程中操作失误,需重新配制。【详解】(1)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8.4mol/L,设需浓H2SO4的体积为V,据溶液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 18.4mol/LV=500mL0.5mol/L,解得V=13.6mL;需要浓硫酸的体积是13.6mL,根据“大而近”的原则,应选用20mL的量筒,故答案为20;移液是将稀释并冷却好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根据“大而近”的原则,选择容量瓶,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2)浓硫酸稀释放热,故应将稀释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再进行移液,故错误是中硫酸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至容量瓶中;(3)操作中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会导致浓硫酸被稀释,所取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将偏低;(4)实验过程中出现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则实验失败,应洗净容量瓶,重新配制。【点睛】本题需注意,虽然欲用450mL的稀硫酸,但配制时却需要用500mL的容量瓶,故所需的浓硫酸体积需按500mL的稀硫酸的量来计算,另外根据量筒的精确度,计算后体积只保留一位小数。还有就是填写容量瓶答案时容易漏写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