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0046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1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同步测控1 (人教版必修2)我夯基 我达标1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1解析:苏联建立后,遭受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而重工业是国防工业的基础。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由当时险恶的环境决定的。【答案】B2下列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的是A把大中企业收归国有 B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C取消一切市场贸易活动 D对生活必需品由国家进行分配

2、2.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是为了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革命战争,并未涉及土地制度问题。【答案】B3下列对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目的在于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B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C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D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的3解析: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并非是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途径,因而A项是错误的。【答案】A4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重大意义在于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巩固了工农联盟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A

3、B C D4. 解析:新经济政策虽然提出允许自由贸易,尝试用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并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答案】C5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有是在苏联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包围的险恶国际环境中形成的 它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根本改善 它超越了苏联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成为以后苏联经济发展的桎梏A B C D5解析: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片面发展重工业,而且实行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道路。这决定了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导致农民的生活水平长期难以提高,必然会

4、严重制约农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答案】A6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主要“新”在 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中小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6.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想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而新经济政策是想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然后再过渡到共产主义,这是新经济政策不同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处,也是它“新”的所在。【答案】C7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本质是 A为工业化创造条件 B调整生产关系C加快社会主义农业建设 D发展生产力7解析: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将整村、整

5、乡、整区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通过农业集体化引导众多的农业小生产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农业集体化的本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答案】B我综合 我发展8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8解析: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为保证工业化的实现,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农业集体化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资金保障。【答案】C9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B实践证

6、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9解析: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内容。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的政策,其基本特征是实行“粮食税”,是恢复商品贸易。【答案】D10列宁认为:从俄国革命和未来一切社会主我革命来看,最根本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工人阶级同农民的关系,就是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下列有关巩固工农联盟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D农业集体化运动10解析: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粮食税”,规定农民上交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可以自由支配。

7、这一政策赢得了农民的拥护,有效地巩固了工农联盟。【答案】B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苏联史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列宁选集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

8、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请回答:(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依据材料一、二,苏俄实施这一政策除保证战争需要外,还有别的什么主要目的?(2)材料三反映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变化后的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1解析:“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等规定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较有代表性的措施。材料一、二较为明确地指出了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来恢复和发展生产,是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征。材料三表明,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影响,教材中有明确表述。【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按共产主义原则,依照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来调整社会生产和产品分配,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2)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战争结束以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它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造成工农关系紧张,导致经济困难的形势进一步加剧。苏俄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俄国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