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589KB ,
资源ID:528672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2867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首发》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Ⅰ考试历史(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首发》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Ⅰ考试历史(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1、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卷历史部分21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别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避免平民沦为奴隶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 【答案】C【KS5U解析】考察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的目的是消除矛盾,维护雅典社会稳定。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只有项C项符合题意。故应选C。22“至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这使秦国A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B加强了各地经济联系C促使地主制经济发展 D发展了商品

2、经济【答案】C【KS5U解析】考察商鞅变法。材料 “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正是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这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故应选C。23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冗兵冗官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对唐代治世的向往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 B C D【答案】D【KS5U解析】考察王安石变法。材料中“入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说明王安石对唐代贞观盛世民众安定,赋役轻和兵事少的向往,这也从反面表达了王对北宋孱弱的无奈,所以两项准确解读了材料信息,而两项材料中并未体现,

3、故应选D。24“正当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南迁),中原鼎沸之际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这一王朝是 A东汉 B北魏 C隋朝 D唐朝【答案】B【KS5U解析】考察北魏孝文帝改革。由材料“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可知这一王朝是北魏。故应选B。25孝文帝规定“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4、他这样做有利于加快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保存鲜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迅速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对北方的统治A B C D【答案】C【KS5U解析】考察北魏孝文帝改革。由“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得知材料主要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汉化政策。是错误的;与材料不相符合。故应选C。26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倾”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C 青苗法、募役法 D免役法、更戍法【答案

5、】A【KS5U解析】考察王安石变法。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和所学史实可知是因为采取保甲法,农民在农闲时忙于军事训练,维护了社会治安;通过政府鼓励兴修水利的措施保障了农业生产环境。B、C、D三项措施内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故应选A。27在工业革命大潮直接有力地冲击之下,穆罕默德阿里对埃及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进行彻底改造,能体现这一改造的措施是A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盗匪C坚决打击马木路克割据势力 D创办第一批近代工厂【答案】D【KS5U解析】考察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解答此题注意材料中的“在工业革命大潮直接有力地冲击之下”和“对埃及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进行彻底改造”,体现上

6、述内容的正是D项。28著名史学家戴逸谈及维新变法的历史影响时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答案】C【KS5U解析】考察维新变法的最重要意义。“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说明维新变法的最重要意义是促进了思想的启蒙。故应选C。29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

7、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答案】A【KS5U解析】考察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84条体现了急于求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能体现形势紧迫,民族危机严重。变法不能推动社会进步不符合实际,是一个错项。故应选A。30马丁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丰厚地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为了宣扬A上帝的权威 B因行称义 C因信称义 D先定论【答案】C【KS5U解

8、析】考察欧洲的宗教改革。路德认为,人们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救,即“因信称义”,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故应选C。31克里米亚战争(又名“克里木战争”)前夕,俄国有识之士指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说明俄国有识之士强烈要求A改变现状,走向近代化 B退出帝国主义战争C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答案】A【KS5U解析】考察1861年改革的背景。注意材料中的时间(克里米亚

9、战争(又名“克里木战争”)前夕)提示。这时俄国社会矛盾尖锐,农奴制面临严重危机,而这时英法等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社会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俄国社会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故应选A。321881年,俄国沙皇说:“朕的父皇(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时建立了法院,并使他的臣民毫无区别地永远成了自由的人。”此言主要表明农奴制改革A彻底解放了农奴 B损害农奴主利益C提高农奴的地位 D实现革命的目的【答案】C【KS5U解析】考察1861年改革的影响。1861年改革,使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农奴获得自由的同时获得一份份地。之后,俄国也开始了缓慢地政治变革,民众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应选C。3319世

10、纪末,日本建成第一个大型冶金企业八幡制铁所。它的部分资金来自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赔款,铁矿石来自中国大冶铁矿。它投产第一年生产的钢铁就占日本钢铁产量的53%,钢材产量的82%。据此下列论述正确的有日本政府大力发展近代企业日本的钢铁行业已经出现垄断日本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对外侵略和掠夺A B C D【答案】D【KS5U解析】考察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1868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置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企业。材料仅是钢铁业的发展情况,并不能说明优先发展重工业。仅八幡制铁所的产量就占日本钢铁产量的53%,钢材产量的82%,说明出现了垄断。也符合题意。故应选D。34俾斯麦

11、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这里的“两个大国”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指 A俄国和奥匈帝国 B英国和法国 C法国和俄国 D英国和德国【答案】D【KS5U解析】考察一战前的欧洲局势。随着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而英国则下降到第三位。实力与占有的殖民地形成倒挂,英德矛盾逐渐成了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故题干中所说的“两个大国”是指英国和德国。故应选D。351914年秋,正当欧洲国家纷纷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评论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一战结束时出现的历

12、史现象中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欧洲文明遭到严重破坏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国际联盟的成立 A B C D【答案】D【KS5U解析】考察一战的影响。一战使欧洲的力量严重削弱,美国实力大增,国际关系中心向大西洋两岸扩展。战争主要在欧洲进行的,也使欧洲遭到严重破坏。欧洲正日益失去国际关系中心的地位。国联仍由英法控制,不合题意。故应选D。3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用伍德罗威尔逊的话来说:“如同一切战争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这句话直接反映出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国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

13、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参加一战的国家大多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战各个参战国家都是为了各自国家人民的利益而战【答案】C【KS5U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都是为各自利益而战,意大利的临战倒戈更能说明这一点。当然,对塞尔维亚来说,他所进行的是一场民族自卫战争,但这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分析选项,C项最为合适。故应选C。371918年陈独秀把威尔逊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次年却觉得威尔逊提出了 “不可实行的理想”,是“威大炮”。陈独秀对威尔逊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美日在亚太地区激烈争夺 B 战后没有对

14、日本天皇进行审判C巴黎和会损害了中国权益 D美国最终未参加国际联盟【答案】C【KS5U解析】考察凡尔赛条约。巴黎和会上,会议操纵者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这与会前威尔逊许诺归还中国大相径庭,故出现陈独秀前后不同的看法。故应选C。38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其中的含义显示的时代背景是A普法战争时两方的针锋相对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结盟集团的对立C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D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并结成了稳固的集团利益【答案】B【KS5U解析】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一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最终形

15、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协约国和已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漫画正说明了这一点,故应选B。39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下列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答案】C【KS5U解析】考察一战对中国的影响。1917年,当时的中国北洋政府参加了一战,排除大量华工参展,为

16、一战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人民的表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题高。材料中法国高度评价“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证明了这一点。故应选C。40下列图片是一战时欧洲各国征兵宣传海报,下列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C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 D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答案】A【KS5U解析】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同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实力与殖民地占有量成倒挂,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终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故应选A。

17、41在一场灾难过后,几位学者对欧洲前途发出这样的感叹。学者甲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欧洲之没落。”学者乙说“欧洲已进入了艰困的时代。”学者丙说“我们欧洲的命运只能这样。”从材料中推断,这些学者担忧的是A宗教改革后,罗马教会学者对欧洲陷入信仰分裂感到忧心B法国大革命期间,欧洲保守派对革命运动的传播深感不安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知识分子对欧洲文明的前途失去信心D冷战期间,西欧学者对于亚洲新兴势力的崛起,甚为疑虑【答案】C【KS5U解析】考察一战的影响。一战使欧洲受到严重破坏,欧洲正日益失去国际关系的中心地位。各种矛盾也日益激化,人民斗争层出不穷。一些学者对欧洲的其他忧心忡忡。题干正是这一现象的体现。

18、4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等原材料缺乏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战争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B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C科学技术是维持战争的根本保证 D发展化学工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答案】B【KS5U解析】考察科技发展与战争的关系。一战期间,主要交战各国为了战争的需要,大力发展与战争有关的科学技术。实际上,战争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社会的需要,它说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需要是紧密相连的。题干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应选B。43右图为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A战争使西欧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工业生产

19、水平远远低于战前B德国工业水平接近英国C战争带来了饥饿和灾荒,战火将村庄化为灰烬,作为主战场的法国损失尤为惨重D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答案】A【KS5U解析】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从图表中不难发现英、德、法三国1921年的工业生产指数明显低于1913年的水平,说明了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西欧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B、C、D三项没有体现材料的意图,故应选A。4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妇女进入了生产部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一些欧洲国家的妇女陆续取得了普选权。这表明A战争改变了社会的结构B战争在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C战争必然促进社会进步D妇女的重

20、要作用在战争中被逐渐发现【答案】B【KS5U解析】考察一战的影响。由于妇女在一战中的作用,战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一些欧洲国家的妇女甚至获得了普选权。故应选B。45一个西方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这种观点 A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B不正确,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都是无罪的、正义的C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人知道战争的责任在谁D正确,这场战争是秘密外交的结果【答案】A【KS5U解析】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

21、是非正义的。尽管塞尔维亚是为民族独立而战,但这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作者混淆了战争的性质,是错误的。故应选A。50阅读下列材料:(22分)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

22、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刘涛中国崛起策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

23、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6分)(4)综合以上材料,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4分)【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6分)(2)依据:政治上,提倡君主立宪,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思想上,宣扬民权、平等、进化论,起到启蒙作用,影响近代民主革命。(6分)(3)主要表现:政治上,宪法赋予天皇拥有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文化上,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对天皇的神道崇拜。(6

24、分)(4)启示:既要顺应历史趋势即时改革,又要与本国国情结合。(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4分)【KS5U解析】第(1)问,要紧扣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回答。克里米亚战争发生在1853年至1856年,正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迅速发展的时代,而俄国仍是落后的农奴制国家。第(2)问,结合维新变法的内容,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归纳。第(3)问,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回答。第(4)问,开放式题目,只要自圆其说即可。主要可从时代潮流、本国国情等方面解答。51阅读下列材料:(28分)材料一第一百一十九条,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让与主要协约及参战各国。凡尔赛和约材料二第二十二条,(二)实现

25、此项原则之最妥善途径,莫如将此种人民之管理,委诸资源上、经济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责任且乐于加以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受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管理。国际联盟盟约材料三所谓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任去盗窃和抢劫的权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列宁全集材料四第一条,(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九国公约请回答:(1)材料一是对什么方面问题的规定?性质如何?(5分)(2)材料三中“一小撮人”具体指哪些国家?其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具体情况怎样?(8分)(

26、3)根据材料二说明,材料三中“对多数人进行剥削”为什么成为一种“权利”?(4分)(4)材料四中“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什么?(3分) “友邦人民”主要指哪国?(2分)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规定?(3分)(5)材料四中“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的实质是什么?(3分)【答案】51.答案:(1)关于处置德国殖民地的规定。是帝国主义掠夺性质的规定。(5分)(2)英法日。日本。合法地获取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及胶州湾租借地。(8分)(3)英法等国被认为有能力且愿意承担责任,盟约的规定使它们的侵略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4分)(4)指日本趁一战之机迅速攫取在华的各种权利,形成了对

27、中国的独占。美国。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对美国构成威胁,限制日本扩张,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8分)(5)反对一国独霸,维护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3分)【KS5U解析】第(1)问,要紧扣材料,从材料“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让与主要协约及参战各国。凡尔赛和约”可知是指巴黎和会对德国的处置,因德国在一战中战败。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2)问,结合材料“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任去盗窃和抢劫的权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中的“委任统治”可知这是一战后战胜国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的政策。主要国家是英、法、澳、日等。日本获得德国

28、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第(3)问,从材料及所学可知,“委任统治”是国际联盟盟约中规定的,这为英法等国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第(4)问,根据材料提示,九国公约是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它打破了一战时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使美国在中国的地位得到提升。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的局面”。 第(5)问,依据所学可知,华盛顿会议上,与会各国签订了九国公约。它打破了一战时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使美国在中国的地位得到提升。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的局面”。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卷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答案CCDBCADCAC

29、ACD题号343536373839404142434445答案DDCCBCACBABA50.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6分)(2)依据:政治上,提倡君主立宪,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思想上,宣扬民权、平等、进化论,起到启蒙作用,影响近代民主革命。(6分)(3)主要表现:政治上,宪法赋予天皇拥有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文化上,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对天皇的神道崇拜。(6分)(4)启示:既要顺应历史趋势即时改革,又要与本国国情结合。(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4分)51.答案:(1)关于处置德国殖民地的规定。是帝国主义掠夺性质的规定。(5分)(2)英法日。日本。合法地获取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及胶州湾租借地。(8分)(3)英法等国被认为有能力且愿意承担责任,盟约的规定使它们的侵略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4分)(4)指日本趁一战之机迅速攫取在华的各种权利,形成了对中国的独占。美国。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对美国构成威胁,限制日本扩张,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8分)(5)反对一国独霸,维护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3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